35-10(6)kV供配电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1.54 MB
- 文档页数:34
注册电气工程师专业考试(供配电专业)-17(总分2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35kV架空线路采用铝绞线及铝合金线时,最小截面积为( )。
A.10mm2 B.16mm2 C.25mm2 D.35mm22. PLE( )通过通信接口与CPU相连,实现人机对话,用户可通过它对PLC进行程序编制。
A.编程器 B.控制器 C.存储器 D.输出设备3. 火灾应急备用广播扬声器,其容量不小于保护范围内广播扬声器总容量的( )倍。
A.1.1 B.1.2 C.1.3 D.1.54. 下列关于直流传动系统在扰动信号作用下恢复时间的定义正确的是( )。
A.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又称响应时B.输出量第一次回到扰动信号作用前输出值时对应的时间C.输出量进入原稳态值的95%~98%范围内并不再溢出的时间D.输出量进入稳态值± (2%~5%)这一区域而不再溢出的时间,又称过渡过程时间5. 在火灾危险区域21区,固定安装的照明灯具,其防护结构为( )。
A.IP2X B.IP5X C.IP44 D.IP216. 他励直流电动机磁通减小时对其机械特性的影响,以下哪种说法正确?( )A.理想空载转速降低,机械特性变硬 B.理想空载转速降低,机械特性变软C.理想空载转速提高,机械特性变硬 D.理想空载转速提高,机械特性变软7. 普通电抗器的额定电流选择应( )。
A.按回路最大工作电流选择 B.按回路最大工作电流1.1倍选择C.按回路最小工作电流选择 D.按回路最小工作电流1.1倍选择8. 电磁波中的超短波指( )范围内的电磁波。
A.频率为100~300kHz,相应波长3~1kmB.频率为300kHz~3MHz,相应波长为1~100kmC.频率为3~3MHz,相应波长为100~10mD.频率为30~300MHz,相应波长为10~1m9. 用于耐火防护的材料产品,应按有效工程使用条件的燃烧试燃满足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要求,且耐火温度不宜低于( )。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专业)分类模拟题79(总分100, 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发电厂、变电所内,不同用途和不同额定电压的电气装置、设备的接地应符合哪项要求?______• A.防静电接地需要作等电位联结• B.系统接地与雷电保护接地,间距不小于5m• C.系统接地与保护接地分开,间距不小于5m• D.应使用一个总的接地网,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T 50065—2011)第3.1.2条。
所以答案选D。
2.规范规定下列哪项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接地?______• A.交流额定电压11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 B.直流额定电压11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 C.手持式或移动式电气装置• D.Ⅰ类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B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第12.3.1-1条、第12.3.1-6条、第12.3.3-1条。
选项CD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接地。
干燥场所的交流额定电压50V及以下和直流额定电压110V及以下的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可不接地。
所以答案选B。
3.对于采用低压IT系统供电要求场所,其故障报警应采用哪种装置?______• A.绝缘监视装置• B.剩余电流保护器• C.零序电流保护器• D.过流脱扣器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A依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5.2.20条。
所以答案选A。
4.请用简易计算法计算如下图所示水平接地极为主边缘闭合的复合接地极(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值最接近下面的哪一项数值?(假定土壤电阻率ρ=1000Ω·m)______•**Ω•**Ω•**Ω**Ω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2答案:D依据《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GB 50065—2011)附录A式(A.0.4-3)~式(A.0.4-4),《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附录A表A2。
2018年供配电专业案例(上午)(共25题,每题2分)【题1-5】某料技园区有办公楼、传达室、燃气锅炉房及泵房、变电所等建筑物,变电所设⁄,Dyn11,1600kVA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系统接地方式采用TN-S系统。
请置两台100.4kV回答下列问题,并列出解答过程。
【18-2-A-1】办公室内设置移动柜式空气净化机,低压AC220V供电,相导体与保护导体等截面,假定空气净化机发生单相碰壳故障电流持续时间不超过0.1s,下表为50Hz交流电流路径手到手的人体总阻抗值,人站立双手触及故障空气净化机带电外壳时,电流路径为双手到双脚,干燥的条件。
双手的接触表面积为中等,双脚的接触表面积为大的。
忽略供电电源内阻,计算接触电流是下列哪项数值?A、15mAB、77mAC、151mAD、327mA张工培训答案【B】解答过程:依据GB 50054-2011 5.2.8条文说明故障回路的组成以及题干,相导体与保护导体等截面,净化机单相碰壳故障时,外壳接触电压为220/2=110V。
依据GB/T 13870.1-2008附录D例1、图3以及表1注1和已知表格110V干燥、中等截面时,手到手阻抗为4720Ω,则手到躯干的阻抗为4720/2Ω,双手到躯干的阻抗为:4720/2/2=1180Ω;110V干燥、大的截面时,手到手阻抗为1655Ω,则手到躯干的阻抗为1655/2Ω,一手到一脚的阻抗为:1655*0.8Ω;躯干到一脚的阻抗为:1655*0.8-1655/2=496Ω,躯干到双脚的阻抗为:496/2=248Ω则:双手到双脚的阻抗为:1180+248=1428Ω依据附录D式IT=UT/ZT=110/1428=0.077A=77mAB选项合格【18-2-A-2】某配电柜未做辅助等电位联结,电源由变电所低压柜直接馈出,线路长258m,相线导体截面35mm2,保护导体截面16mm2,负荷有固定式、移动式或手持式设备。
由配电柜馈出单相照明线路导体截面采用2.5mm2,若照明线路距配电柜30m处灯具发生接地故障,忽略低压柜至总等电位联结一小段的电缆阻抗,阻抗计算按近似导线直流电阻值,导体⁄,计算配电柜至变电所总等电位联结保护导体的阻抗是下列哪项电阻率取0.0172 ·mm2m数值?并判断其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供配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第⼀节供电电源产业升级后,⽣产能⼒提⾼,矿井负荷发⽣变化,地⾯设35kV变电站⼀座。
本矿双回路电源供电电源电压为35kV,双回路分别引⾃鸿畅镇变电站和神垕镇变电站,电源线路均为LGJ-120mm2架空线路,鸿凤线路长3.4km,⼤凤线路长4km。
经校核计算,供电线路可以满⾜要求。
当任⼀回路发⽣故障停⽌供电时,另⼀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供电。
以上两回电源线路均为矿井专⽤电源线路,不分接其他负荷。
第⼆节电⼒负荷根据⽤电负荷统计与计算,矿井产业升级后,⽤电负荷如下:地⾯负荷合计:有功功率 P=2413.5kW⽆功功率 Q=1951.52kVar视在功率 S=3104kVA功率因素 cosφ=0.78井下负荷合计(最⼤):有功负荷 P=4956.3kW⽆功负荷 Q=3974.9kVar视在功率 S=6244kVA功率因素 cosφ=0.79为了提⾼矿井⽤电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提⾼电⽓设备的利⽤率,考虑0.85、0.9的同时系数,矿井产业升级后,本矿井地⾯35kV变电站6kV母线上安装3060kVar⽆功功率补偿装置,补偿后本矿井地⾯变电所6kV母线上负荷为:最⼤涌⽔量时:有功负荷 P=6264.3kW⽆功负荷 Q=2273.8kVar视在功率 S=6664kVA功率因素 cosφ=0.94吨煤电耗: 63.22kW·h。
有关计算详见负荷统计表12-2-1、12-2-1、12-2-3、12-2-4、12-2-5。
第三节输变电⼀、供电系统技术特征矿井两回35kV电源以架空⽅式引⾃鸿畅镇变电站和神垕镇变电站。
35kV输电线路导线选⽤LGJ-120mm2架空线路,避雷线选⽤GJ—35钢绞线(全线架设),鸿凤线线路长3.4km,线路电压降为1.50%,鸿凤线长4km,线路电压降为1.80%,经校核计算,供电线路可以满⾜要求。
当任⼀回路发⽣故障停⽌供电时,另⼀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供电,以上两回电源线路均为矿井专⽤电源线路,不分接其他负荷。
第一章1-1: 电力系统——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电能用户组成的一个整体。
1-2:供配电系统--由总降变电所、高压配电所、配电线路、车间变电所和用电设备组成。
总降压变电所是企业电能供应的枢纽。
它将35kV ~110kV 的外部供电电源电压降为 6 ~10kV 高压配电电压,供给高压配电所、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高压配电所集中接受 6 ~10kV 电压,再分配到附近各车间变电所和高压用电设备。
一般负荷分散、厂区大的大型企业设置高压配电所。
1—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和变压器的额定电压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答(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等于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5%;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升压变压器)或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降压变压器);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较电力线路的额定电压要高10%或5%(视线路的电压等级或线路长度而定).(2.)额定电压是能使电气设备长期运行在经济效果最好的电压,它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电力的水平和发展的趋势经过全面技术经济分析后确定的.1-4,电能的质量指标包括哪些?答:电能的质量指标有电压.频率.供电可靠性.1-5什么叫电压偏移,电压波动和闪变?如何计算电压偏移和电压波动?答:电压偏差是电压偏离额定电压的幅度。
电压波动是指电压的急剧变化。
周期性电压急剧变化引起光源光通量急剧波动而造成人眼视觉不舒适的现象,成为闪变。
电压偏差一般以百分数表示,即△U%=(U-UN)/UN ×100电压波动程度以电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或其百分数来表示,即&U=Umax-Umin&U%=(Umax-Umin)/UN ×100式中,&U为电压波动;&U%为电压波动百分数;Umax ,Umin为电压波动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V);UN为额定电压(KV)。
1—6 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哪几种?中性点不接地电力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各有什么特点?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有三种: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UDC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2009-11-11 发布2010-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GB50052-2009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7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37 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2-2009,自2010 年7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 ○ 一~二○ ○ 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 002 ]85 号)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研究单位共同修订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在研究了原规范内容后,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先后完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等阶段,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源及供电系统,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无功补偿,低压配电等。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对原规范的适用范围作了调整;2.增加了“ 有设置分布式电源的条件,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合理时” 作为设置自备电源的条件之一;“ 当有特殊要求,应急电源向正常电源转换需短暂并列运行时,应采取安全运行的措施”;6 60V 等级的低压配电电压首次列入本规范;3.对保留的各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
4.电源及供电系统4.0.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用户宜设置自备电源:1需要设置自备电源作为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的应急电源时或第二电源不能满足一级负荷的条件时。
2设置自备电源较从电力系统取得第二电源经济合理时。
3有常年稳定余热、压差、废弃物可供发电,技术可靠、经济合理时。
4所在地区偏僻,远离电力系统,设置自备电源经济合理时。
5有设置分布式电源的条件,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合理时。
4.0.2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应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当有特殊要求,应急电源向正常电源转换需短暂并列运行时,应采取安全运行的措施。
4.0.3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除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外,不应按一个电源系统检修或故障的同时另一电源又发生故障进行设计。
4.0.4需要两回电源线路的用户,宜采用同级电压供电。
但根据各级负荷的不同需要及地区供电条件,亦可采用不同电压供电。
4.0.5同时供电的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中,当有一回路中断供电时,其余线路应能满足全部一级负荷及二级负荷。
4.0.6供配电系统应简单可靠,同一电压等级的配电级数高压不宜多于两级;低压不宜多于三级。
4.0.7高压配电系统宜采用放射式。
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分布及地理环境等情况,亦可采用树干式或环式。
4.0.8根据负荷的容量和分布,配变电所应靠近负荷中心。
当配电电压为35kV时,亦可采用直降至低压配电电压。
4.0.9在用户内部邻近的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
4.0 10小负荷的用户,宜接入地区低压电网。
5 .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5.0.1用户的供电电压应根据用电容量、用电设备特性、供电距离、供电线路的回路数、当地公共电网现状及其发展规划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5.0.2供电电压大于等于35kV时,用户的一级配电电压宜采用10kV;当6kV用电设备的总容量较大,选用6kV经济合理时,宜采用6kV;低压配电电压宜采用,工矿企业亦可采用660V;当安全需要时,应采用小于50V电压。
第一章负荷计算用无功功率补偿第一节概述⋯⋯⋯⋯⋯⋯⋯⋯⋯⋯⋯⋯⋯⋯⋯1⒈ 荷算的内容和目的⒉ 荷算的方法第二节设备功率的确定⋯⋯⋯⋯⋯⋯⋯⋯⋯1⒈ 台用的功率⋯⋯⋯⋯⋯⋯⋯⋯⋯2⒉用的功率⒊ 所或建筑物的功率⒋柴油机的荷第三节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3⑴用的算荷⑵配干或所的算荷⑶配所或降所的算荷⋯⋯⋯⋯⋯ 7⑷ 于台数少的用(4 台及以下 )的算荷用系数⑸自柴油机的算荷第四节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7⑴用在最大荷班内的平均荷⑵平均利用系数⋯⋯⋯⋯⋯⋯⋯⋯⋯⋯⋯⋯⋯⋯ 8 ⑶用的有效台数⋯⋯⋯⋯⋯⋯⋯⋯⋯⋯⋯ 8 ⑷算荷⋯⋯⋯⋯⋯⋯⋯⋯⋯⋯⋯⋯⋯⋯⋯⋯ 9 ⑸例 1-1第五节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11⒈ 位面功率( 或荷密度 )法⒉ 位指法⒊ 位品耗法第六节单相负荷计算⋯⋯⋯⋯⋯⋯⋯⋯⋯⋯12⒈ 算原⒉ 相荷算等效三相荷的一般方法⒊ 相荷算等效三相荷的化方法⋯13 ⒋例 1-2第七节电弧炉负荷计算⋯⋯⋯⋯⋯⋯⋯⋯ 14 第八节尖峰电流的确定⋯⋯⋯⋯⋯⋯⋯⋯ 15⑴ 台机、弧炉或器的支尖峰流公式⑵接有多台机的配路,只考一台机起的尖峰流公式⑶ 于自起的一机⑷供起重机的路第九节企业年电能消耗量计算⋯⋯⋯⋯⋯15⑴用年平均荷来确定 (公式 ) ⑵ 位品耗量法第十节电网损耗计算⋯⋯⋯⋯⋯⋯⋯⋯⋯⋯16⒈ 网中的功率耗⑴三相路中有功及无功功率耗(公式 )⑵ 力器的有功及无功功率耗(公式 )⑶ 器空无功耗公式⋯⋯⋯⋯⋯⋯⋯⋯1 9⑷ 器无功耗公式⑸ 器荷率不大于85%,功率耗公式⒉ 网中能耗⋯⋯⋯⋯⋯⋯⋯⋯⋯⋯⋯⋯⋯20⑴供路年有功能耗公式⑵ 器年有功能耗第十一节无功功率补偿⋯⋯⋯⋯⋯⋯⋯⋯20一、提高用的自然功率因数二、采用并力容器⋯⋯⋯⋯⋯⋯⋯⋯2 1⒈功率因数算⑴ 前平均功率因数公式⑵已投入使用的用,其平均功率因数⒉ 容量的算⑴ 容量的算方法⑵ 算荷下的功率因数三、利用同步机⋯⋯⋯⋯⋯⋯⋯⋯⋯⋯22⒈同步机出无功功率公式一⒉同步机出无功功率公式二四、力容器、控制及安装方式的⋯23五、全厂荷算及无功功率算例⋯⋯23第二章供配电系统第一节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25一、范荷分的原定⋯⋯⋯⋯⋯⋯⋯25㈠一荷及一荷中特重要的荷(4 条)㈡二荷 (2 条 )㈢三荷二、部分行的荷分⒈机械工厂的荷分表⋯⋯⋯⋯⋯⋯⋯⋯⋯⋯26⒉民用建筑荷分⋯⋯⋯⋯⋯⋯⋯⋯⋯⋯⋯⋯27三、一荷供源的要求(2 条 ) ⒈ 由两个源供,一个源故障,另一个不同坏⒉特重要的荷,必增急源四、二荷供源的要求⋯⋯⋯⋯⋯⋯⋯⋯27⒈ 由两个源供,即两回路供,供器亦有两台⒉ 荷小地区可由一回 6kV 及以上用架空供;采用路,采用两根成的段供,每根能承受 100% 的二荷第二节供配电系统设计要则⋯⋯⋯⋯⋯⋯⋯29⒉用位宜置自源符合的条件(4 条)⒊ 急源与正常源之必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保用性、防止反送)⒋除特重要的荷外,不考源修,另一个又生故障⒌需要两回源路的用位,宜采用同⒍有一荷的用位,从地区力网取得两个源,宜从近位取得第二源⒎同供的两回及以上供配路中,一回中断,其余能足全部一、二荷的用需要同一供配系的配数不宜多于两⒏ 所、配所宜靠近荷中心,可将35kV 直降至 220 /380V 配⒐ 位内部近的所之宜置低⒑小荷的一般用位宜入地区低网⒒冲性荷引起的网波和(不含机起 ),宜采取下列措施(4 条 )⒓非性用的波引起的网正弦波形畸率,采取的措施(4 条 ) ⋯⋯⋯⋯⋯⋯⋯⋯⋯ 30第三节高压配电系统⋯⋯⋯⋯⋯⋯⋯⋯⋯⋯30一、⒈3kV 及以上交流三相系的称及气的最高 (表 ) ⋯⋯⋯⋯⋯⋯⋯⋯⋯⋯⋯⋯⋯⋯ 31 ⒉各路的送能力 (表) ⋯⋯⋯⋯⋯⋯⋯ 31 ⒊决定配高低的因素⒋供 35kV 及以上的位,配宜采用 35kV二、接地方式⋯⋯⋯⋯⋯⋯⋯⋯⋯⋯⋯⋯⋯⋯⋯⋯31 ㈠接地种⒈中性点直接接地( 大接地流系、有效接地 ) ⑴零序抗与正序抗的比 X0/ X1≤ 3,零序阻与正序抗的比R0/X1≤ 1⑵ 水平、水平低,升高不超系定的 80%⑶ 相接地流大。
1.一般110KV以上电力系统均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运行方式。
6-10KV电力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运行方式。
2.变电所用以变换电能电压,接受电能与分配电能;配电所用以接受接受电能和分配电能。
3.N线称为中性线,P线称为保护线,PEN线称为保护中性线。
4.一般工厂的高压配电电压选择为 35-110 KV低压配电电压选择为380/220 V。
5.影响电能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电压和频率。
6.高压断路器的文字表示符号是 QF ,图形符号是,它既能分断正常负荷电流,也能分断一定时间的短路电流。
SN10/10表示少油户内,额定电压为10KV的断路器。
7.负荷型跌开式熔断器的表示符号是 FDL ,是在一般跌开式熔断器的上静触头上加装了简单的灭弧装置,灭弧速度不快,不能在短路电流到达冲击电流值前熄灭电弧,属于非限流式熔断器。
8..电压互感器的图形表示符号是,它的一次绕组匝数多,二次绕组少,工作时近乎开路。
使用时二次侧不得短路。
9.电力变压器的正常过负荷能力,户外变压器可达到 30% ,户内变压器可达到 20 % 。
10.工厂车间变电所单台主变压器一般不宜大于 1250 KVA。
11.母线也称汇流排,即汇集和分配电能的硬导线。
12.工厂高低压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有放射式,树干式和环式三种类型。
13.电缆是一种特殊的导线,它的心线材质是铜或铝。
它由线蕊,绝缘层,保护层三部分组成。
14.两个电源能否进行并列运行,在技术上主要取决于它们的电压,频率和相位是否相同。
15.车间线路绝缘导线的敷设方式有明配线,暗配线。
16.工厂常用的用电设备工作制有长期连续工作制,短时工作制和反复短时工作制。
17.工厂主要采用提高自然功率因数和人工补偿无功功率因数的方法来提高功率因数。
18.断路故障的原因主要有过电压、雷击、绝缘材料老化、运行人员的误操作、施工机械的破坏等等,短路形式单相短路,两相短路,两相短路接地和三相短路几种。
三相短路电流最大。
DGJ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DGJ32/J14-2005 35kV及以下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2005年12月13日发布2006年1月1日实施江苏省建设厅审定发布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前言本标准是为了规范我省用户变电所的建设,由江苏省电力公司组织编写。
在编写过程中,编制组认真总结了全省各地近几年来,在用户变电所建设上的经验,是遵照国家和我省有关对变电所建设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江苏省相关规范、标准、导则,结合我省实际情况进行编制的。
本标准共分十五章及附录。
有关现行国家标准﹑行业(电力﹑建设)标准已做明确规定的,应遵照执行,一般不在本标准中列入。
本标准由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负责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有关资料和意见向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经贸委、江苏省电力公司反映,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提出单位:江苏省建设厅江苏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本标准主编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强﹑季强﹑吴洪振﹑文乐斌﹑陈林荣﹑毛士良﹑宋建刚﹑金农﹑张卫民﹑周晓梅﹑胡向阳﹑肖明﹑杨晓梅﹑王益新目次1 总则2 术语3 电气设计3.1 一般规定3.2 电气主接线3.3 变压器3.4 所用电源3.5 操作电源3.6 自备应急电源3.7 电测量仪表装置3.8 中性点接地方式3.9 电缆4 无功补偿装置5 电能质量和谐波管理6 电气设备选择6.1 污秽等级6.2 变压器6.3 高压开关柜6.4 高压电力电缆6.5 低压电力电缆及控制电缆6.6 高压电缆分支箱6.7 互感器6.8 高压熔断器6.9 低压设备7 电能计量装置8 负荷管理终端装置8.1 一般规定8.2 二次回路8.3 电源8.4 其他要求9 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及自动装置9.1 保护配置9.2 继电保护﹑控制装置配置及布置方式9.3 二次回路9.4 自动装置10 变电所的布置10.1 一般规定10.2 变电所的型式10.3 配电装置的布置11 电缆敷设12 通讯和远动13 防雷和接地14 土建14.1 一般规定14.2 荷载14.3 建筑物14.4 通风和照明15 施工及验收15.1 施工15.2 竣工验收附录:A 参考文献B 供电方案主要内容C 应提供设计文件和资料内容D 变电所工程竣工报告的主要内容E 常用电气主接线F 变电所电气捕鼠装置图G 本标准用词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促进客户端变电所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结合我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安全、经济、实用、适度超前的原则,特制定本标准。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一章负荷计算用无功功率补偿第一节概述 (1)1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⒉负荷计算的方法第二节设备功率的确定 (1)⒈台用电设备的设备功率 (2)⒉电设备组的设备功率⒊电所或建筑物的总设备功率⒋油发电机的负荷统计第三节需要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 (3)⑴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⑵配电干线或车间变电所的计算负荷⑶配电所或总降压变电所的计算负荷……………7 ⑷对于台数较少的用电设备(4台及以下)的计算负荷用系数⑸自备柴油发电机组的计算负荷第四节利用系数法确定计算负荷…………7 ⑴用电设备组在最大负荷班内的平均负荷⑵平均利用系数……………………………………8 ⑶用电设备的有效台数……………………………8 ⑷计算负荷…………………………………………9 ⑸例1-1第五节单位面积功率法和单位指标法确定计算负荷 (11)⒈单位面积功率(或负荷密度)法⒉单位指标法⒊单位产品耗电法第六节单相负荷计算 (12)⒈计算原则⒉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一般方法⒊单相负荷换算为等效三相负荷的简化方法…13 ⒋例1-2第七节电弧炉负荷计算 (14)第八节尖峰电流的确定 (15)⑴单台电动机、电弧炉或电焊变压器的支线尖峰电流公式⑵接有多台电动机的配电线路,只考虑一台电动机起动时的尖峰电流公式⑶对于自起动的一组电动机⑷供电给起重机的线路第九节企业年电能消耗量计算……………15 ⑴用年平均负荷来确定(公式) ⑵单位产品耗电量法第十节电网损耗计算…………………………16 ⒈电网中的功率损耗⑴三相线路中有功及无功功率损耗(公式)⑵电力变压器的有功及无功功率损耗(公式)⑶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公式……………………19 ⑷变压器满载无功损耗公式⑸变压器负荷率不大于85%时,功率损耗公式⒉电网中电能损耗…………………………………20 ⑴供电线路年有功电能损耗公式⑵变压器年有功电能损耗第十一节无功功率补偿……………………20 一、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数二、采用并联电力电容器补偿……………………21 ⒈功率因数计算⑴补偿前平均功率因数公式⑵已经投入使用的用户,其平均功率因数⒉补偿容量的计算⑴补偿容量的计算方法⑵补偿计算负荷下的功率因数三、利用同步电动机补偿 (22)⒈同步电动机输出无功功率公式一⒉同步电动机输出无功功率公式二四、电力电容器补偿、控制及安装方式的选择...23 五、全厂负荷计算及无功功率补偿计算实例 (23)第二章供配电系统第一节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25)一、规范对负荷分级的原则规定…………………25 ㈠一级负荷及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4条) ㈡二级负荷(2条) ㈢三级负荷二、部分行业的负荷分级⒈机械工厂的负荷分级表…………………………26 ⒉民用建筑负荷分级………………………………27 三、一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2条)⒈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一个电源故障时,另一个不应同时损坏⒉特别重要的负荷,还必须增设应急电源四、二级负荷对供电电源的要求……………………27 ⒈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即两回线路供电,供电变压器亦应有两台⒉负荷较小地区可由一回6kV及以上专用架空线供电;采用电缆线路时,应采用两根电缆组成的电缆段供电,每根应能承受100%的二级负荷第二节供配电系统设计要则…………………29 ⒉用电单位宜设置自备电源时符合的条件(4条) ⒊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保证专用性、防止反送电) ⒋除特别重要的负荷外,不应考虑电源检修时,另一个又发生故障⒌需要两回电源线路的用电单位,宜采用同级电压⒍有一级负荷的用电单位,难从地区电力网取得两个电源时,宜从临近单位取得第二电源⒎同时供电的两回及以上供配电线路中,一回中断时,其余能满足全部一级、二级负荷的用电需要同一电压供配电系统的变配电级数不宜多于两级⒏变电所、配电所宜靠近负荷中心,可将35kV直降至220/380V配电电压⒐单位内部邻近的变电所之间宜设置低压联络线⒑小负荷的一般用电单位宜纳入地区低压电网⒒冲击性负荷引起的电网电压波动和电压闪变(不含电动机起动),宜采取下列措施(4条)⒓非线性用电设备的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应采取的措施(4条) ………………………30 第三节高压配电系统…………………………30 一、电压选择⒈3kV及以上交流三相系统的标称电压及电气设备的最高电压值(表) ……………………………………31 ⒉各级电压线路的送电能力(表) …………………31 ⒊决定配电电压高低的因素⒋供电电压为35kV及以上的单位,配电电压宜采用35kV 二、接地方式…………………………………………31 ㈠接地种类⒈中性点直接接地(大接地电流系统、有效接地) ⑴零序电抗与正序电抗的比值X0/X1≤3,零序电阻与正序电抗的比值R0/X1≤1⑵过电压水平、设备绝缘水平低,动态电压升高不超过系统额定电压的80%⑶单相接地电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