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山大网络民法总论
- 格式:docx
- 大小:25.18 KB
- 文档页数:7
民法总论(二)一、单项选择题1、张某因工厂锅炉爆炸而死,该死亡在民法上是()A、民事法律行为B、民事法律事件C、生活事实D、偶发事实民事法律事实分行为和事件两类。
事件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事件主要有人的出生与死亡、诉讼时效、自然灾害等。
杨某的死亡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
生活事实不是民法上具有法律含义的概念,故不当选。
2、下列不属于民法基本原则功能的是()A、评价功能B、约束功能C、指导功能D、补充功能3、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抵消权是一种形成权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C、债权请求权是不具有排他性的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4、下列关于法人机关的表述哪个是错误的?()A、法人机关无独立人格B、财团法人没有自己的意思机关C、法人的分支机构为法人机关的一种D、监督机关不是法人的必设机关5、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入伙前合伙已经存在但未清偿的债务,对外()A、承担有限责任B、承担按份责任C、承担连带责任D、不承担任何责任6、甲乙签订一份房屋租赁合同,双方约定:若甲的儿子2010年考上大学,则甲将房子租给乙。
此约定属于()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B、无效民事行为C、附期限的民事行为D、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7、意思表示不包括下列哪个要素()A、表示行为B、效果意思C、目的意思D、主体适格二、名词解释1、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公民只具有一部分民事行为能力,因而也叫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年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3、无效民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指已经成立的民事行为,严重欠缺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因而自始、绝对、确定、当然、永久地不按照行为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表示发生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
民法总论19秋在线作业1【东北师范大学】1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1.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C2.王家有三兄弟甲、乙、丙,丙幼年时送给胡某作养子,丙结婚时,胡某为其盖了新房,后因失火致使该房屋被烧毁。
丙的生母就将自己的住房腾出1间来,让丙夫妇及胡某居住,不久丙的生母病故。
甲与乙要收回房子,丙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母亲遗产,拒不搬出,依照法律规定,死者的遗产由谁继承?()[A.]甲和乙[B.]甲、乙和丙[C.]甲、乙、丙和胡某[D.]甲、乙丙及胡某[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A3.下列协议中哪个适用《合同法》?()[A.]甲与乙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B.]乙与丙签订的监护责任协议[C.]丙与本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联产承包协议[D.]丁与戊企业签订的企业承包协议[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D4.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为()。
[A.]主体、行为、权利和义务[B.]物、行为、智力成果[C.]主体合格、内容合法、意思真实[D.]主体、客体、内容[仔细阅读以上题目,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参考选择:D5.下列情形中甲行使的属于抗辩权的是()。
[A.]乙向甲请求返还5万元,甲以从未欠乙钱为由拒绝,经查,甲言属实。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XX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1 -山东大学继续(网络)教育一、单选题1.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是否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C.是否由法律规范予以调整D.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2.根据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可以将民事权利分为()。
A.财产权和人身权B.主权利和从权利C.绝对权和相对权D.原权利和救济权3.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A.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B.法人之间C.公民和法人之间D.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4.下列民事法律关系中,可以以行为作为其客体的是()。
A.物权B.债权C.人格权D.继承权5.下列权利中,其客体既可以是动产也以是权利的是()A.所有权B.抵押权C.地役权D.留置权6.无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是()。
A.父母 B.成年子女C.监护人D.其他近亲属7.张某是某市个体工商户,其妻和子女均无其他收入,依靠张某的经营收入生活。
张某的债务应该以谁的财产承担() A.张某个人财产 B.全家的财产 C.张某和妻子的财产 D.经张某同意,可以全家财产承担二、多选题1.下列行为中,可适用代理的有()。
A.代理合同订立 B.代理税款缴纳C.代理订立遗嘱D.代理专利申请2.下列机构为法人机关的是()。
A.某公司的销售科 B.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C.某公司董事会D.某企业的工会3.乙到甲家玩,看到甲家有一幅山水画,甚为喜爱,甲知该画为伪作,故意称画乃某名画家遗迹。
乙遂以2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
后经鉴定,此画并非名家遗迹,市值仅为1000元。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受欺诈的民事行为B.甲乙之间的行为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C.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4.甲到西安旅游,在乙旅游商店见一兵马俑,讯问是否当地泥土烧制品,丙店员告知确为当地泥土烧制品,甲遂花费1000元价格购买之。
《民法总论》(A-C)民法总论模拟卷A一、判断:1、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对)2、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对)3、监护人只能由一人充当,不能是数人。
错)4、诉讼吋效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能约定排斥适用。
对)5、因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对)二、填空:2、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休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我国民法通则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4、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撤销)时无效。
5、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三、简答:1、民事权牙I」白勺概念及其取得方式。
答:民事权利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在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的范用内,根据其意愿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为行,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法律之力。
収得方式有二种:原始収得和继承収得。
原始収得是基于一定的法律事实, 法律确认某项民事权利第一次产生或不依原权利人的权利及其意志为前提而依法取得某项事事权利。
继受取得指基于一定的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从原权利人处取得民事权利。
2、民法上的物的概念及特征。
答:民法上的物是指存在于人体Z外,占冇一定空间,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冃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冇稀缺性的物质对彖。
物的特征:一是物须存在于人体之外。
物的这一特征表明物具有非人格性。
二是物主要限于有体物。
三是能满足人的需要。
四是物必须具有稀缺性。
五是物必须能为人支配。
六是物须独立成为-•体。
3、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要件答:正当防卫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的人身或财产免受不法侵害而采取的造成加害人人身或财产损失的行为。
构成要件:1)、防卫是对不法侵害行为进行的。
2)、须有防卫的必要性。
3)、正当防卫的目的是具有合法性和正义性。
刑法学总论模拟题一、单项选择题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论理解释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
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B、抢劫和绑架行为C、盗窃和绑架行为D、绑架行为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B、行为犯C、危险犯D、举动犯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
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
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B、拘役C、有期徒刑D、无期徒刑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B、侦查的时候C、起诉的时候D、审判的时候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B、5年以上15年以下C、5年以上11年以下D、6年以上11年以下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B、未成年人犯罪C、立功D、犯罪动机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案例分析(1/3)1.被告人张乙,男,17周岁,某村村民。
被告人张甲,男,50周岁,系张乙之父,某村村民。
因琐事,张甲在村部与村长卜某争吵起来。
在争吵中,卜某动手打了张甲两拳。
这时张甲高喊:“村长打人啊!村长打人啦!”。
在附近干活的张乙(张甲不知其儿子在附近干活)听到其父呼喊,手持铁锹赶来,照着村长卜某头部猛劈--下,将卜某的颅骨劈碎。
卜经抢救无效死亡。
问:对张氏父子应如何定性处理?张甲与张乙是否构成共同犯罪?为什么?答(1)张乙闻父呼喊,赶来朝被害人头部猛劈一锹致被害人死亡,系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
(2)张甲与张乙不构成共同犯罪。
1)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成立共同犯罪必须是共同犯罪人主观上有共同犯罪的故意,客观上有共同犯罪的行为。
张甲主观上没有杀害卜某的故意,他不知道其子就在附近,其喊人不是希望其子来杀人,而是出于气愤,为了让别人知道真情好评理,不料却引来其子,这是出乎他的意料的。
2)张甲在客观上也没有杀害卜某共同行为。
仅从他高喊不能说明是在实施杀人的预备行为,更不是在与其子配合,其行为与卜某的死亡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3)张甲与村长吵架以及呼喊的行为,并非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2、张三从监狱逃回市,找到其老朋友郭四,告诉了自己的处境,并要求在郭四家暂住些日子。
郭四于是把他留下。
某日晚,张、郭二人潜入某商店,窃得香烟100条,电脑1台。
他们正要离开时被值班员发现,拦住去路。
张三冲过去将值班员脖子卡住,郭四用地下捡来的砖块猛击值班员头部,将值班员打倒在-边后二人夺路逃走。
他们直接到朋友五家中,存放窃来的香烟和电脑。
第二天,张三、郭四、五三人-道去县城的集市将香烟和电脑卖掉,得款14000余元,张三、郭四二人各分6000元,给王五2000元。
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张三、郭四、班人的行为性质,并说明理由。
3、马骐挖菜窖占了被告人张某家的地,张某便找马某讲理。
民法总论一、简答题1、请求权的意义、类型和效力请求权,指权利人得请求他人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
请求权的类型:根据基础权利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物权请求权、债权请求权、人格权请求权、身份权请求权、继承权请求权和知识产权请求权。
根据请求权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基础性请求权和救济性请求权。
根据请求权是否能够独立存在和能否独立进行转让为标准可以分为:独立性请求权和非独立性请求权。
请求权的效力:请求权的权利人不能对权利客体直接支配,必须通过义务人的作为或不作为才能实现权利。
2、简述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定义: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法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有待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作出追认或拒绝的意思表示来使之有效或无效的法律行为。
类型:(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依法不能从事的法律行为;(2)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的行为;(3)无权代理人以他人名义从事的法律行为;(4)未经同意的债务负担行为。
3、法律行为区分为有偿与无偿的法律意义以财产给付为标的的法律行为,以双方当事人均获利益或仅一方当事人获得利益为标准,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
有偿法律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各因其给付而获得利益的法律行为,如买卖、租赁等。
无偿法律行为,是指一方当事人不须为给付而获得利益的法律行为如赠与、无偿保管等。
区分的意义:(1)确定行为性质。
法律规定某些民事法律行为必须是有偿或者无偿的,对此当事人不能自己约定;(2)认定行为效力。
有偿法律行为显示公平时受损害方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无偿法律行为不受此限制;(3)确定行为人责任。
一般有偿法律行为的民事责任要高于无偿法律行为;(4)主张撤销权。
有偿民事行为只有在受让人明知的情况下才可以主张合同法74条的撤销权,无偿民事行为不用考虑当事人主观意图即可主张撤销权;(5)对当事人行为能力要求有不同。
有偿民事行为要求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无偿民事行为对于获得利益的当事人的行为能力不作要求。
《民法总论》作业第一章民法概述一、辨析题(辨别对错并简要说明理由)1、民法上的财产包括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有形财产是有形的物质实体,无形财产是肉眼看不见的物体。
答:错误;电、天然气等肉眼无法分别的物体,也属于有形财产2、民法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其最基本的职能是确认和保护现有的社会经济关系,鼓励和引导正常的民事活动,为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答:正确。
3、民法是权利法,国家对民事活动和对当事人的行为不能主动予以调解。
答:错误;民法是权利法,并不等于国家对民事活动的放任自流和对当事人不法行为的纵容。
4、民法是实体法,其主要内容在于规定私法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过程中财产和人身方面的本体性权利和义务。
答:正确。
5、民事法律包括民事基本法和一般法律。
《物权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民商法部门中起中枢作用。
答:错误;《民法通则》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调整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民商法部门中起中枢作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到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近代的《法国民法典》公布施行的年代是(A )A. 1804年3月21日B.1804年4月21日C.1904年3月21日D.1905年3月21日2、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是( A )A. 《十二铜表法》B. 《优士丁尼民法典》C. 《学说汇纂》D. 《法学阶梯》3、现代民法的特点有(ABC )A. 限制所有权的绝对性B.限制契约自由C. 确立无过错责任原则D.建立过错责任原则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民事立法有(ABCD )A. 1950年4月13日《婚姻法》B. 1985年4月10日《继承法》C. 1991年12月29日《收养法》D. 1981年12月13日《经济合同法》三、简答题1、近代《法国民法典》的特点是什么?答:《法国民法典》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法典是典型的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的法典,确立了契约自由、所有权绝对和过失责任等一系列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民法原则。
民法总论一、判断:1、我国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对)2、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都具有民事行为能力。
(错)3、监护人只能由一人充当,不能是数人。
(错)4、诉讼时效具有强制性,当事人不能约定排斥适用。
(对)5、因受欺诈订立的合同是无效合同。
(错)二、填空:1、我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2、我国民法通则将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三种。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4、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开始)时无效。
5、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
三、简答:1、民事权利的概念及其取得方式。
答: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可能性。
取得方式有:(1)继受取得:买卖、赠与、继承、受遗赠、互易。
(2)原始取得:劳动生产、孳息、添附(混合、附合、加工)、没收、征收、税收、征用、国有化、无主财产、拾得遗失物、先占2、民法上的物的概念及特征。
答:物是指存在于人体之外,占有一定空间,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并且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具有稀缺性的物质对象。
特征有(1)物须存在于人体之外。
(2)物主要限于有体物。
(3)能满足人的需要。
(4)物必须具有稀缺性。
(5)物必须能为人支配。
(6)物须独立成为一体。
3、正当防卫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使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遭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进行反击,致使侵害人受到某种损害的行为。
构成要件:(1)必须有侵害事实(2)是侵害须为不法(3)须合法防卫为目的(4)防卫须对加害人本人实行(5)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
4、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答:是由民事法律规范调整所形成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关系,是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
民法总论(一)
一、单项选择题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d)
A、都是无偿的
B、都是有偿的
C、一般是无偿的
D、一般是有偿的
2、甲知其房屋南边领地将建一高层楼房,但佯装不知,将房屋出售与乙。
半年后,南边高楼建成,乙之房屋受不到阳光照射。
在此例中甲违反了民法的哪一项原则?(d)
A、权利不受侵害原则
B、平等互利原则
C、情势变更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
3、12岁的甜甜与他人订立了一个与其年龄和智力均不相符合的买卖合同。
后来,甜甜的父亲追认订立的合同有效,甜甜的父亲行使的权利属于(a)
A、形成权
B、抗辩权
C、请求权
D、支配权
4、8岁的儿童属于(b)
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
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5、高中生赵某于1990年9月2日出生,2008年6月1日在校将同学李某打伤,致其花去医药费3000元。
2008年7月赵某毕业后进入一家工厂工作。
2009年2月,李某起诉要求赵某赔偿医药费。
该民事责任应由谁承担?(d)
A、赵某承担,因赵某在诉讼时已满18周岁,且具有经济能力。
B、赵某父母承担,因赵某在侵权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没有经济能力。
C、主要由赵某父母承担,赵某适当赔偿。
D、主要由赵某承担,赵某父母适当赔偿。
6、在下列类型的法人中,具有意思机关的(a)
A、股份有限公司 B国务院
C、市公安局
D、县人民政府
1。
第10章民法的效力、适用与解释第一节民法的效力民法的效力又称民法的适用范围,是指民法生效、失效的时间,以及生效后的民事法律规范对其生效前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否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
一、民法的时间效力民法在时间上的效力即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是指民事法律规范在何期间内有效,也就是在何时间内可适用该法律规范。
一般来说,民法的效力自实施之日发生,至废止之日停止。
(一)民法的生效时间民事法律规范何时开始生效,可以由法律规范本身规定,也可以由制定法律的机关根据实际需要以命令或决议予以规定。
从我国的民事立法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1.自法律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
如1979年7月1日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第15条规定:“本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2.由法律规定具体的生效时间。
如《民法通则》第156条规定:“本法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此所谓“施行”之日,当然也即是生效之日。
3.规定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期限开始生效。
如《企业破产法(试行)》第43条规定:“本法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实施满3个月之日起试行。
”(二)民法的失效时间民法的失效时间,也就是民法终止生效或被废止的时间。
在我国民法的失效时间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况:1.明示的废止,即在新的法律或法令中明文规定,对旧法加以废止。
如1999年3月15日公布的《合同法》第428条规定,本法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经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同时废止。
2.默示的废止,即新法并不明确规定废止旧法,而只是规定旧法与新法相抵触的条款无效。
如《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第24条规定:“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过去颁布的有关农副产品购销合同的规定与本条例有抵触者,应按本条例执行。
”另外,最高法院对我国民事法律、法规所作的司法解释的失效时间,一般也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于法律或法律的具体条文本身作了修改或废止,依照该法律或法律条文作出的司法解释当然失效;(2)由于颁布了新的司法解释,原司法解释或其中的有关规定失效;(3)有关规范性文件自行失效,依照该规范性文件作出的司法解释自行失效。
1.12岁的李某为给病危的父亲治病,急需用款10万元,王某表示愿意借给李某,但1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须以其三居室住房代偿,李某表示同意。
此行为属于(BC)。
A.无效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2.在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A.有委托必有代理B.委托是基础关系而代理是单方授权的结果C.超越代理权意味着修改委托合同D.代理是委托的外部表现形式3.属于禁止或限制流通的物是(BCD)。
A.大米B.外币C.黄金D.矿藏4.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判断合同效力的直接依据的是(AB)。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5.下列行为中,可适用代理的有(ABD)。
A.代理合同订立B.代理税款缴纳C.代理订立遗嘱D.代理专利申请6.乙到甲家玩,看到甲家有一幅山水画,甚为喜爱,甲知该画为伪作,故意称画乃某名画家遗迹。
乙遂以2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
后经鉴定,此画并非名家遗迹,市值仅为1000元。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C)。
A.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受欺诈的民事行为B.甲乙之间的行为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C.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7.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A B)。
A.某市公安局与其辖区内的家具公司订立买卖办公桌合同B.公民张某向某公司借款C.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收营业税D.公民王某盗窃所在单位的生产材料8.依据我国现行法,下列物中,应归国家所有的是CDA.从垃圾堆里捡回的棉衣B.从河里捞到的鱼C.耕作土地时从地里发现的古董D.国家公共机关收缴的遗物,公告期满后无人认领9.下列机构为法人机关的是(BC)。
A.某公司的销售科B.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C.某公司董事会D.某企业的工会10.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成立条件有(ACD)A.依法设立B.无需依法设立,企业法人决定即可C.有自己的名称,企业机构和场所D.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11.我国公司法第6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ben 法规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等级机关分别登记1为.。
1.12岁的李某为给病危的父亲治病,急需用款10万元,王某表示愿意借给李某,但1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须以其三居室住房代偿,李某表示同意。
此行为属于(BC)。
A.无效的民事行为B.可撤销的民事行为C.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2.在委托与代理的关系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CDA.有委托必有代理B.委托是基础关系而代理是单方授权的结果C.超越代理权意味着修改委托合同D.代理是委托的外部表现形式3.属于禁止或限制流通的物是(BCD)。
A.大米B.外币C.黄金D.矿藏4.下列选项中可以作为判断合同效力的直接依据的是(AB)。
A.法律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行政规章5.下列行为中,可适用代理的有(ABD)。
A.代理合同订立B.代理税款缴纳C.代理订立遗嘱D.代理专利申请6.乙到甲家玩,看到甲家有一幅山水画,甚为喜爱,甲知该画为伪作,故意称画乃某名画家遗迹。
乙遂以2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
后经鉴定,此画并非名家遗迹,市值仅为1000元。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C)。
A.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受欺诈的民事行为B.甲乙之间的行为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C.甲乙之间的行为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D.甲乙之间的行为为无效的民事行为7.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民法调整的是(A B)。
A.某市公安局与其辖区内的家具公司订立买卖办公桌合同B.公民张某向某公司借款C.税务机关向纳税人征收营业税D.公民王某盗窃所在单位的生产材料8.依据我国现行法,下列物中,应归国家所有的是CDA.从垃圾堆里捡回的棉衣B.从河里捞到的鱼C.耕作土地时从地里发现的古董D.国家公共机关收缴的遗物,公告期满后无人认领9.下列机构为法人机关的是(BC)。
A.某公司的销售科B.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厂长C.某公司董事会D.某企业的工会10.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成立条件有(ACD)A.依法设立B.无需依法设立,企业法人决定即可C.有自己的名称,企业机构和场所D.有一定的财产或经费11.我国公司法第6条规定,设立公司,应当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符合ben 法规的设立条件的,由公司等级机关分别登记1为.。
BCA.自由设立主义B.准则设立主义C.标准设立主义D.特许设立主义12.中国农业银行某县支行为某企业提供了担保BCA.该担保合同无效,因为支行不具有缔约能力B.该担保合同有效,因为支行具备能力C.债权人应以支行为被告,因为该支行具有诉讼能力D.债权人应以中国农业银行为被告,因为支行不具有能力13.某村民甲11岁,父母双亡,无其他监护人,有权为其指定代理人的有ABDA.人民法院B.甲父母所在单位C.民政部门D.甲所在村委会14.甲被依法宣告失踪,乙为甲的财产代管人。
下列选项中,由乙从甲的财产中支付的有(ABCD)。
A.甲所欠税款B.甲所欠债务C.甲应该支付的赡养费D.乙代管财产的管理费简答题1.请简述法人的基本法律特征?(1) 法人是一种社会组织,该组织不同于自然人。
(2) 法人是依法成立的社会组织。
依法成立是指成立法人必须符合法人成立的条件和程序。
(3)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社会组织。
这表明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可以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从事民事活动。
(4) 法人是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社会组织。
法人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使法人的财产与法人成员的财产相分离。
法人财产的独立性决定法人不同于企业合伙。
2.请简述无权代理的概念和类型一)无权代理的概念无权代理,是指行为人不具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实施代理行为。
无权代理不具备代理的实质特征,即欠缺代理权,但具备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在民法理论中,无权代理分为广义的无权代理和狭义的无权代理,广义的无权代理包括表见代理,而狭义的无权代理不包括表见代理。
(二)无权代理的类型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66条的规定,无权代理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
没有代理权的代理即当事人在实施代理行为时,根本未获得被代理人的授权。
2。
超越代理权的代理即代理人虽然有被代理人的授权,但其实施的代理行为,不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而是超越了被代理人的授权。
其超越代理权所实施的代理行为构成无权代理。
3。
代理权已终止后的代理即代理人获得了被代理人的授权但代理授权所规定的代理期限届满后,代理人继续实施代理行为,其超过代理权存续期限所为的代理行为,构成无权代理。
3.请简述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一般成立要件1、当事人。
即进行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
在单方民事行为中,存在一方当事人即可;在双方民事行为中,需要有双方当事人;在共同行为中,需要有两方以上当事人;在决议行为中,需要有某一组织的成员或内部机构参与表决。
[4]2、有意思表示。
单方法律行为,当事人意思表示完成,法律行为既告成立;双方法律行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时法律行为方告成立。
3、标的须确定并且可能。
标的的确定,指关于标的表示须达到能被具体认定的程度。
认定标的确定与否的时点,通常为行为成立时。
标的可能,指标的在客观上须具有实现的现实性。
特殊成立要件特殊成立要件是成立某一具体民事行为除一般条件外的其他特殊事实要素。
1、在有因行为,原因欠缺法律行为不成立,原因就成了特别要件。
2、在实践性民事法律行为,物之交付就是特殊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在交付完成前不成立。
4.请简述宣告自然人失踪的条件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公民下落不明满两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他为失踪人。
宣告失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主体条件:必须由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申请。
利害关系人包括配偶、父母、成年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与被宣告失踪的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公民和法人。
客体条件1.有下落不明的事实。
如发生洪水、地震、战争等情况。
如果知道某人在某地,即使很久没有回来,也不能认为失踪。
2.下落不明必须满两年。
其中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算。
形式条件:申请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不得口头申请。
必须经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失踪,任何单位与个人没有这个权利。
5.请简述代理制度及其特征?⑴代理,是一人以他人的名义或以自己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或间接归属于该他人的法律制度。
⑵代理的特征:①代理人以作出或接受意思表示为职能;②代理人得以被代理人的名义或自己的名义进行活动;③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或经由间接代理人归属于被代理人。
三.论述题1.试论述合伙企业设立的条件(1)有符合要求的合伙人。
设立合伙企业,必须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并且必须都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合伙人的人数没有上限的要求。
合伙人为自然人的,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国有独资企业、国有企业、上市企业及公益性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成为普通合伙人。
(2)必须有合伙协议。
合伙协议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合伙协议经全体合伙人签名盖章后生效。
(3)有合伙人认缴或者实际缴付的出资。
合伙人必须向合伙企业认缴或者实际缴付出资,至于缴付出资的期限,国家司法考试不进行限制,由合伙协议约定。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
合伙企业名称中应标明“普通合伙”字样。
同时,合伙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或者“有限责任”字样。
(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2.试论述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参考答案:⑴公司人格的否认有两层含义①指国家对公司人格的彻底剥夺,即对公司法人人格的取缔;②指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基于特定事由,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使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⑵公司人格否认原则的适用条件①公司须合法有效成立。
②股东在客观上存在着滥用公司法人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的行为。
③股东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的行为严重侵害了债权人的利益。
这一要件是强调滥用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且应为“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
请详细论述。
3.试论述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1.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又称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是指民事行为虽已成立,但是否生效尚不确定,只有经由特定当事人的行为,才能确定生效或不生效的民事行为。
⑴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所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多方民事行为。
①法定代理人即使追认的,民事行为确定为有效。
法定代理人未及时追认的,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合同的相对人可以通过催告的方式,要求法定代理人在催告后的1个月内进行追认。
在此期间内法定代理人未做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②善意相对人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前行使撤销权,撤销其生效意思表示的,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应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前,并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的行为属于单方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导致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⑵无权处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是指当事人在对财产(包括物和权利)没有处分权能的情况下,实施了以引起财产权利变动为目的的民事行为。
无权处分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
⑶无权代理行为无权代理行为,即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在代理权终止后,以代理人的身份所进行的民事行为。
无权代理行为包括广义的无权代理行为和狭义的无权代理行为。
狭义的无权代理行为属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其效力得经由如下途径最终确定:①被代理人及时追认的,民事行为确定有效。
被代理人未及时追认的,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②善意相对人在被代理人追认前行使撤销权,撤销其生效意思表示的,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应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前,并应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善意相对人行使撤销权的行为属于单方民事行为,其撤销权的行使导致民事行为确定不发生效力。
⑷无权代表行为无权代表行为是指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人超越代表权限进行的民事行为。
超越代表权限进行的民事行为,包括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其他组织的负责人未经法人或其他组织授权,超越法人或其他组织章程中规定的经营范围进行的民事行为;也包括他们超越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章程或决议对其代表权设定的其他权限进行的民事行为。
法人或其他组织事后通过决议对无权代表行为进行追认的,民事行为确定有效。
四.判断题1.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由于自己的过错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企业法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甲乙丙三人合伙,甲以资金出资,乙以实物出资,丙以技术性劳务出资,对于合伙经营的亏损额,丙对外按照技术性劳务折抵的出资比例承担责任×3.表见代理的代理行为有效。
√4.对于无须受领的意思表示,通常须采意思主义的解释理论。
√5.时效为法律事实中的自然状态。
√6.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属可变期间√7. 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均由法律直接规定。
×8.民事法律关系的主题即为自然人和法人×9.第三人形式选择仅能够乘为间接代理关系消灭的原因×10.根据我国民法实践的一般做法,有相对人的非对话意思表示需要通过传达媒介才能到达对方当事人,则该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为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五、单选题1.甲是一个智力超常的13岁儿童画家,作品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