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3
1 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产程中实施导乐顺利分娩的个案分享摘要:总结了一例产妇在产程中实施导乐分娩的护理措施。
护理要点有:全程导乐陪伴分娩,生命体征的严密观察,非药物镇痛的应用,产程中尿潴留的护理,饮食的指导等;思考此个案,在产程中如何对产妇进行规范的饮食管理。
关键词:导乐分娩;护理;心功能1级导乐分娩是一种以产妇为中心的产时医疗服务模式,在整个产程中,由一位有助产经验的女性给产妇以持续的心理、生理及感情上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再配以安全有效、无创的镇痛措施使产妇有一个满意安全的分娩经历和结果,因其支持和促进自然分娩,保障母婴健康而被倡导。
本例产妇孕期B超提示二尖瓣、三尖瓣返流,常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实施导乐后顺利分娩,未发生产后并发症,现将此案例的临床护理过程分享给大家。
1.病例介绍患者朱某某,30岁,孕2产0,停经38+4周,宫颈环扎术后6月,下腹坠胀感1天,于2018年10月17日入院。
患者在本院定期产检,4月19日至24日因“宫颈机能不全”在我科住院,4月20日行宫颈环扎术,术后恢复好,无腹痛无阴道流血流液,6月19日患者诉孕期自宫颈环扎后,除日常必需活动外,均卧床休息,活动后感心悸,尤以饭后为著,心率活动后为 120-130次/分,平静状态下心率80-90次/分,行心脏彩超示:左房饱满,轻度二尖瓣返流,轻度三尖瓣返流,左室收缩舒张功能正常。
7月12日行动态心电图示:显著窦性心率不齐,一过性窦性心动过速,偶发房性早搏,就诊心内科。
9月19日孕34周患者在门诊拆除宫颈环扎线。
孕前体重57KG,现体重77KG,身高165CM,BMI:20.9KG/M2。
孕妇专科检查宫高35cm,腹围:106cm,胎方位LOA,胎心音132次/分,未扪及规则宫缩,估计体重3500g。
阴道检查:宫颈居中,质软,宫颈管消退60%,宫口未开,先露S-3,宫颈Bishop评分5分查体:体温36.3°C,脉搏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22/82mmhg。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概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发病率约为1.06%,死亡率为0.73%,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如发生心力衰竭,可因缺氧而引起早产、胎儿窘迫、甚至胎儿死亡。
是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不同生理变化引起心脏负荷加重所致。
[护理诊断]1.活动无耐力与妊娠增加心脏负荷有关。
2.自理能力缺陷与心脏病活动受限及产后需绝对卧位休息有关。
3、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自我护理知识。
4.焦虑与担心自己无法承担分娩压力有关。
5.潜在并发症充血性心力衰竭、感染。
6.母乳喂养中断与产妇心功能不良、不能耐受母乳喂养有关。
[护理措施](一)一般护理1. 按产前产后护理常规。
2.绝对卧床休息,以防发生心力衰竭和突然死亡,呼吸困难者可取半卧位,心要时给氧。
3.饮食按医嘱,禁刺激性食物。
4.测呼吸、脉搏时必须准确计数1分钟,应注意脉搏速度节律、强弱和呼吸情况,遵医嘱测血压。
(二)心理护理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患者情绪激动或烦躁,预防着凉。
(三)用药护理1.严密观察输液情况,严格控制输液速度2.如有水肿,应限制水,钠摄入量,每日入水量不得超过1500ml,遵医嘱记入量,每周测体重1次,每日测血压1次。
3.如服洋地黄类药物时,应严格遵守服药时间,服药前应数脉搏1分钟,并注意观察有无中毒现象(呕吐、缓脉),脉搏每分钟少于60次或不规则应暂停给药,报告医生。
(四)分娩护理1.注意临产征象,缩短第二产程。
2.胎儿娩出后,立即沙袋压腹部并包扎固定,防止产后腹压骤减引起心力衰竭。
(五)产后护理1.产后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慎用宫缩剂,使用时应遵医嘱,有心力衰竭者不应哺乳。
2.注意保暖,预防感染,减少疲劳,做好避孕等健康指导。
医院产科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护理常规
一、绝对卧床,半卧位,保暖,注意面色有无紫绀,如有早期心衰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给氧气吸入。
二、进低盐、高蛋白饮食。
三、记录出入水量。
四、严密观察产妇情况,每小时记录血压、脉搏、呼吸。
五、第一产程时减少产妇身体消耗及精神疲劳,遵医嘱可给予吗啡或杜冷丁肌肉注射。
六、宫口开全后,可用低位产钳或吸引器吸引,避免产妇用力。
七、胎儿娩出后,腹部放沙袋压迫子宫。
八、注意减少出血,胎儿娩出后,一般不用子宫收缩剂,以免促使更多的血液涌向心脏,加重心脏负担。
九、气急严重时,取半卧位,给氧,注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十、产后在临产室观察2小时,方能送回病房,详细交班。
十一、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注意做好与病人及其家属的沟通工作,及时解释和说明病情,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及需求并予以满足,以取得病人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做好出院指导,
告诉病人用药的具体方法、复诊的时间、饮食、休息及有关注意事项,以利康复。
妊娠合并心脏病护理常规
1.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的毒性反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
尿量。
了解心脏功能,识别早期心力衰竭的征象,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心功能Ⅱ级以上患者,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严格控制
输液速度。
3.心功能I~Ⅱ级患者,在严密监测下,行阴道分娩。
心功能Ⅲ
~Ⅳ级患者行手术终止妊娠(术后护理措施同剖宫产术)。
4.分娩期严密观察患者产程进展,监测胎心音。
取半卧位,双
下肢放低,避免屏气用力,尽量缩短第二产程。
遵医嘱应用镇静剂。
5.患者发生急性心力衰竭时,取坐位,双腿下垂,减少静脉回
流,给予高流量、50%酒精湿化氧气吸入,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抢救。
6.胎儿娩出后,腹部立即放置沙袋加压,以防腹压骤降诱发心
力衰竭。
7.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尤其是洋地黄类制
剂的毒性反应。
8.心功能Ⅲ级及以上患者,不宜母乳喂养。
9.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劳累及情绪波动。
10.指导患者进低盐、低脂、高蛋白、富有维生素饮食,少量多
餐,多食蔬菜水果,防止便秘。
参考文献《临床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人:邱**
审核人:
修订日期:2020年8月
拟定日期:2020年8月。
6.1心脏病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护理,不正确的措施是A休息取左侧卧位B避免过度疲劳 C间断吸氧D为防止便秘,予以灌肠E预防感染1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错误的一项是A恐惧B有感染的危险C活动无耐力D缺乏知识::缺乏隔离知识E病人心功能状况稳定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减轻妊娠期心脏负担、预防心力衰竭的措施哪项应除外A积极防治贫血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C终止妊娠 D限制钠盐E充分休息,避免疲劳1孕早期心脏病病人,决定能否继续妊娠的重要依据是A心脏病种类 B心脏病变部位C心功能情况D症状严重程度E是否有生育史1心脏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病病程长B产程中用力过度C孕产妇年龄大D心力衰竭与感染E产后哺乳致心力衰竭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间A妊娠20~24周 B妊娠28~30周 C妊娠32~34周 D妊娠36~38周 E妊娠38周以上1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哪项不妥:A妊娠合并心脏病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B妊娠32~34周血容量增加达高峰C分娩第二期比第一期心脏负担重 D分娩第三期心脏负担仍很重 E产后2~3天心脏负担减轻1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下列那项护理是错的:A每日至少睡眠10小时 B给予低盐易消化无刺激饮食 C便秘者给予灌肠 D心功能三级以上者,记出入液量 E防止受凉2李女士,有心脏病病史,产钳助产,临床诊断产后出血。
宫底脐上2横指,质软,膀胱脐下2横指。
不恰当的护理措施是A导尿排空膀胱 B肌注麦角新碱C按摩宫底D协助医师查找原因E备血并输液2王女士,28岁。
患心脏病多年,心功能Ⅱ级,现足月临产,宫口已开全,但比较疲劳。
不妥的处理措施是A立即剖宫产B适当使用镇静剂C给氧D会阴切开,阴道助产E产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2某产妇,31 岁,第1 胎,妊娠合并心脏病,孕38周,临产后心功能Ⅱ级,在护理措施中,正确的是A取左侧卧位 B可在室内作适当活动 C常规静脉输液补充营养 D协助医师缩短第二产程 E产后常规注射宫缩剂1下述哪项药物不宜用于心脏病的产妇A 杜冷丁B 西地兰C 毒毛旋花子苷甙KD 麦角新碱E 催产素1心脏病人孕期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间是A孕28—30周 B孕30—31周 C孕32—34周 D孕35—36周E孕38—40周2分娩期心脏病人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是A第一产程 B第二产程 C第三产程 D均一样重 E均不加重1产褥期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间是A产后第二天 B产后第三天 C产后一周 D产后一周后 E产后最初3天A心脏病人均可妊娠 B均不可妊娠 C不宜妊娠者如已受孕者应在2个月内终止妊娠D可以继续妊娠者应加强产前检查 E每天给孕妇吸氧1心脏病人产褥期处理正确的是A产后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 B产后均不可哺乳 C实行床边隔离 D绝对卧床一周 E须绝育者,一般在产后2周进行2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的护理诊断及预期目标,下述哪项是错的A焦虑 B有感染危险 C活动无耐力 D预期目标是在住院期心功能状况稳定 E 缺乏隔离知识2有关妊娠合并心脏病,下述那项是错的A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B胎儿易发生缺氧 C易发生出血 D易发生心力衰竭 E心功能ⅢⅣ级病人均不宜妊娠6.2肝炎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护理,不妥的一项是A加强营养 B给予保肝药物C隔离D临产时防止出血E产后不宜哺乳,用雌激素回奶1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的正确处理是A妊娠早期确诊后应做人工流产B妊娠中晚期应终止妊娠C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D产后常规用雌激素回奶E病人的新生儿不必与其他新生儿隔离1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措施哪项不妥:A严格隔离,杜绝交叉感染 B出入病房应用消毒水洗手 C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均应严格消毒处理 D病人的新生儿不必与病人隔离 E新生儿应注射乙肝疫苗1关于妊娠合并肝炎下述哪项不对A使早孕反应加重 B孕晚期易发生妊高征 C分娩期易发生产后出血 D尽量争取剖宫产 E妊娠期易发生病毒性肝炎2姜女士,28岁。
妊娠合并症孕产妇的护理(二)(总分:3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3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孕妇王女士,28岁,G1P0,先天性心脏病。
孕16周出现心慌、气短,经检查发现心功能属于Ⅱ级。
经过增加产前检查次数,严密监测孕期经过等,目前孕37周,自然临产。
(总题数:4,分数:2.00)1.该产妇产后24小时的护理,正确的是∙A.给新生儿按需哺乳∙B.产后的第一天,注意观察心衰的征兆∙C.不得使用抗生素,以免菌群失调∙D.教产妇如何护理新生儿∙E.积极下床活动,防止便秘(分数:0.50)A.B. √C.D.E.解析:2.该产妇妊娠过程中心脏负担最重的时期是在孕∙A.12周内∙B.13~20周∙C.28~30周∙D.32~34周∙E.35~37周(分数:0.50)A.B.C.D. √E.解析:3.该产妇的卧位最好是∙A.左侧半卧位∙B.平卧位∙C.左侧卧位∙D.右侧卧位∙E.随意卧位(分数:0.50)A. √B.C.D.E.解析:4.该产妇在分娩期护理中,描述错误的是∙A.注意保暖∙B.注意补充营养∙C.采取产钳助产∙D.常规吸氧∙E.胎盘娩出后,腹部放置10kg砂袋(分数:0.50)A.B.C.D.E. √解析:三、孕妇,31岁,G3Pl,孕36周,头痛,视物不清2天,今晨头痛加剧,恶心、呕吐3次,随后剧烈抽搐约(总题数:2,分数:1.00)5.以下护理措施正确的是∙A.取头高侧卧位∙B.将病人安置于双人房间,减轻孤独∙C.留置胃管∙D.留置尿管∙E.每日听胎心一次(分数:0.50)A. √B.C.D.E.解析:6.该孕妇最可能的诊断是∙A.高血压危象∙B.子痫∙C.脑出血∙D.癫痼∙E.癔病(分数:0.50)A.B. √C.D.E.解析:四、患者王某,24岁,平常月经规律,停经40天,阴道出血2天,突发腹痛,并伴恶心、呕吐、晕厥就诊。
检查T7℃,P120次/分,BP10.7/7kPa(80/50mmHg),面色苍白,表情痛苦。
第八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第一节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心脏病是高危妊娠之一,发病率约为1.06%,死亡率为0.73%,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
其中以风湿性心脏病最常见,其次是先天性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性心脏病、围生期心肌病等。
(一)妊娠、分娩对心脏病的影响1 .妊娠期(1)妊娠期总血容量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
(2)心率增快,心排出量增加。
(3)子宫增大,膈肌上升使心脏向上向左移位,大血管扭曲,机械性地增加了心脏负担,更易使心脏病孕妇发生心力衰竭。
2 .分娩期在整个过程中,心脏负担重。
第一产程:宫缩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
第二产程:除宫缩外,腹股、膈肌及盆底肌肉的收缩,使周围循环阻力加大,产妇屏气用力,肺循环压力急剧增加,使内脏血管区域血流涌向心脏,使心脏负担最重。
第三产程:宫缩使子宫骤然缩小,血液大量进入体循环,使回心血量急剧增加。
另外因子宫缩小,腹压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向内脏,回心血量减少,这两种血流动力学的急剧变化,使心脏负担增加。
3 .产褥期产后1-2日内,由于子宫缩复,大量血液进入体循环,加之产妇体内组织中潴留的大量液体回到体循环,使血容量再度增加,也易引起心力衰竭。
从妊娠、分娩及产褥期对心脏的影响来看,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最初3日内,心脏负担最重,是患有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二)心脏病对母儿的影响(三)心脏病代偿功能的分级(四)先兆心力衰竭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如出现下述症状及体征,应考虑为先兆心力衰竭: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
休息时心率每分钟超过IIo次,呼吸每分钟超过20次。
夜间常因胸闷而需端坐呼吸,或需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
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啰音,咳嗽后不消失。
(五)处理原则1 .非妊娠期做好宣教工作,决定能否妊娠。
心功能为I一口级者,可以妊娠。
心功能IH级、IV级,或有心衰史者不可妊娠。
2 .妊娠期对不宜妊娠者,应于妊娠12周前行人工流产。
第七章妊娠合并症妇女护理【选择题】A1型题1、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分娩后,24h内应A、作适量室内活动B、绝对卧就休息C、给新生儿按需哺乳D、自己护理新生儿E、按产褥期的常规进行护理2、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力衰竭的时间是A、妊娠24-26周B、妊娠28-31周C、妊娠32-34周D、妊娠35-36周E、妊娠37-40周3、在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产后的护理措施中,何项是错误的A、产后24h绝对卧床休息B、产后3天内应严密观察心功能情况C、产后住院期间与正常分娩者同D、心功能Ⅰ-Ⅱ级者可哺乳,但应避免过度劳累及乳胀E、作计划生育指导4、减轻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期心脏负担、预防心衰的措施应除外A、积极防治贫血和妊高征B、预防上呼吸道感染C、终止妊娠D、限制食盐摄入E、充分休息,避免疲劳5、关于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期处理,正确的是A、应行剖宫产术B、应缩短第二产程C、忌用吗啡D、无感染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E、预防产后出血,应肌注麦角新碱6、妊娠合并心脏病,心功能Ⅱ级的诊断依据是A、能从事强体力活动B、一般体力活动不受限制C、一般活动稍受限制D、一般体力活动显著受限制E、休息时亦有心功不全症状7、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分娩时应做到A、宫口开全后,鼓励孕妇屏气用力以尽快结束分娩B、第二产程中应肌注吗啡C、胎儿娩出后,腹部放置砂袋加压D、宫缩时宜用力E、急性心力衰竭时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8、促使心脏病孕妇死亡的主要因素是A、心脏病病程长B、产程中用力过度致心衰C、孕妇年龄大D、心衰与感染E、产后哺乳致心衰9、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分娩时,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A、尽可能经阴道分娩B、立即行剖宫产C、预防产后出血D、防止肝肾功能衰竭E、预防滞产,缩短第二产程10、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产褥期的处理,错误的是A、产后一周内仍容易产生心力衰竭B、产后应继续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C、凡属不宜再妊娠者,应在产后第3天施行输卵管结扎术D、产前待产时曾有过心力衰竭的产妇,产后仍须继续使用强心药物E、心功能Ⅲ、Ⅳ级者不宜哺乳11、关于风湿性心脏病孕妇的分娩期处理正确的是A、除有产科指征外,不需行剖宫产术B、宫口开全要防止产妇用力屏气C、忌用吗啡D、无感染征象不需使用抗生素E、肌注麦角新碱,预防产后出血12、妊娠合并肝炎的产科处理原则,下述哪项不当A、妊娠<12周,行人工流产B、妊娠>12周,治疗无效考虑终止妊娠C、重症肝炎临产积极治疗均阴道分娩D、分娩时积极作好输液准备E、产时常规用对肝脏无损害的抗生素13、孕妇在妊娠晚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应给予重视,积极治疗主要的原因为A、容易合并妊高征及发生子痫B、容易发展为重症肝炎孕产妇死亡率增高C、容易发生糖代谢障碍影响胎儿发育D、容易发生早产,胎儿不易存活E、容易发生宫缩乏力14、妊娠合并肝炎的正确处理为A、妊娠早期确诊肝炎后应做人工流产B、妊娠中、晚期应终止妊娠C、高脂肪、高蛋白、高糖饮食D、产后常规用雌激素退奶E、患者的新生儿不必与其他新生儿隔离15、下列哪项是确诊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根据A、蛋白尿、水肿B、皮肤瘙痒和黄疸C、妊娠晚期上腹部疼痛咖啡样物D、黄疸昏迷E、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HBsAg阳性16、可以妊娠的心脏病妇女是A、在日常体力活动或操作时即感疲劳、心跳和气急B、活动量少的一般日常体力活动时即感疲劳、心跳、气急C、严重二尖瓣狭窄伴有肺动脉高压的风湿性心脏病D、风湿性心脏病心率快难于控制者E、伴有严重的内科并发症如慢性肾炎、肺结核等17、下列哪种类型的心脏病合并妊娠发病率最高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性心脏病C、妊高征心脏病D、贫血性心脏病E、围生期心肌病18、妊娠早期合并重症病毒性肝炎,最好的处理是A、积极治疗肝炎B、立即做人工流产术C、积极治疗肝炎,病情好转后做人工流产术D、肝炎好转后,继续妊娠E、以上都不是19、妊娠合并心脏病,诊断心衰的可靠依据是A、心界增大B、心尖部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C、活动时心率超过110次/minD、咳泡沫痰,肺底部有持续性湿罗音E、足部出现凹陷性水肿20、关于妊娠合并心脏病,下列哪项正确A、发现Ⅱ级收缩期杂音可确诊心脏病B、发现室上性阵发性心动过速可确诊为心脏病C、心功能Ⅱ级易发生心力衰竭,不宜妊娠D、临产后耐心等待经阴道自然分娩E、临产后均应给予广谱抗生素21、在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的护理措施中,何项是错误的A、孕妇产妇的病室应安静,空气清新B、孕妇每日至少睡眠10小时,中午卧床休息1小时C、酌情增加产前检查、内科检查次数D、临产后,作清洁灌肠E、产后出血多时,可肌注缩宫素22、在对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护理措施中,何项是错误的A、第二产程应配合手术助产B、胎儿娩出后腹部压砂袋C、产后2小时即送母婴休养室D、防止便秘E、同情关心孕产妇,使其对治疗、护理充满信心23、关于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叙述中,何项是错误的A、早期易使早孕反应加重B、晚期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C、分娩时应缩短第二产程D、要预防产后出血E、产后可母婴同室24、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产妇中,何项不是先兆心衰的表现A、心悸、气急、紫绀B、胸闷、咳嗽C、休息时心率大于110次/分、呼吸大于20次/分D、尿量减少E、发热25、妊娠合并心脏病的产妇,分娩期的处理,除下列哪项外是正确的A、心衰时给西地兰静推B、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置沙袋C、产后立即肌注吗啡D、产程开始时加抗生素E、产后出血肌注麦角新碱26、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处理,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第二产程,鼓励产妇迸气,加腹压B、产后肌注度冷丁C、预防产后出血静注麦角新碱D、产后24小时嘱产妇下床活动E、产后立即行绝育术27、妊娠合并心脏病分娩期处理,哪项不恰当?A、产程开始时即给抗生素B、宫口开全后,鼓励产妇迸气用力,加快分娩C、胎儿娩出后,产妇腹部置沙袋D、产后立即肌注吗啡E、产后子宫收缩不良可用催产素28、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常见的炎型是下列哪项?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戌型肝炎29、乙型肝炎病毒传给婴儿主要方式是A、粪一口传染B、注射血浆制品C、输血D、母婴直接传播E、密切生活接触30、下列哪项说明合并乙肝病毒感染?A、皮肤瘙痒及黄疸B、突然上腹痛,吐咖啡样物C、血中尿酸,尿素氮增多D、恶心、腹胀、乏力E、血中HB s Ag阳性31、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A、产褥感染B、产后出血C、宫缩乏力D、急性肾衰E、脑出血32、妊娠晚期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对母体危害最大的是A、妊高征B、糖代谢障碍C、早产D、DICE、产褥感染A1型题参考答案:1.B2.C3.C4.C5.B6.C7.C8.D9.B 10.C 11.B 12.C 13.B 14.A 15.E 16.A 17.B 18.C 19.D 20.E 21.D 22.C 23.E 24.E 25.E 26.B 27.B 28.B 29.D 30.E 31.B 32.DA3型题1、26岁,妊娠合并风心病患者,妊娠36周,上楼梯时,自觉心慌,气短,休息后检查:心率110次/分,呼吸22次/分,应采取哪项处理为宜?A、剖宫产终止妊娠B、静滴催产素引产C、静推安定D、口服地高辛E、无需处理2、25岁,孕足月,心尖部可闻及Ⅱ级以上收缩期吹风杂音,宫口开全后,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A、行助产术B、待自然分娩C、产后禁用吗啡D、产后开始给抗生素E、产后宫缩不良可用麦角新碱3、26岁,患风心病的孕妇,妊娠2个月,轻微活动后,即感胸闷、心悸、气短,心率120次/分,呼吸25次/分,双肺底可闻及湿性罗音,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哪项?A、立即终止妊娠B、控制心衰后,继续妊娠C、控制心衰后,行人工流产术D、边控制心衰,边终止妊娠E、控制心衰手,行剖宫术4、25岁,初孕妇,患有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及肺动脉高压,现妊娠12周,下列处理哪些是适宜的?A、继续妊娠B、人工流产C、待妊娠中期,引产D、严密监护,继续妊娠E、待妊娠足月后,行剖宫产术5、妊娠40周,初孕妇,近6天活动后,出现心悸、气短,休息后无症状,已临产10小时,查体心率:100次/分,在胸骨左第2肋间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宫口开大8cm,先露儿头S+2,小囟在母体的左前方,最适宜的处理是:A、剖宫产B、待自然分娩C、静滴催产素加快产程D、第二产程阴道助产E、第二产程加腹压6、初孕妇,25岁,妊娠30周,有风心病史,有心衰史,近2天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夜间不能平卧,检查:心率120次/分,下肝浮肿(+),应选择的处理A、立即行剖宫产术B、控制心衰后引产C、控制心衰后,继续妊娠D、静滴催产素引产E、控制心衰后,剖宫产7、30岁,初孕妇,妊娠10周,无任何症状,查体,心率100次/分,呼吸2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最佳的处理应是哪项?A、加强产前监护,继续妊娠B、立即行人工流产术C、控制心衰后,行人工流产术D、控制心衰,继续妊娠E、控制心衰后,剖宫流产8、26岁,初产妇,患有风湿性心脏病,正常产后,现不能平卧,有心悸,气短,心率110次/分,下列哪项是恰当的?A、应早期下床活动B、禁止哺乳C、产后1个月行绝育术D、不用抗生素E、禁用镇静剂9、先心病的产妇,足月妊娠,正常产后,预防产后出血的最佳方法是A、手法按摩子宫B、胎儿娩出后肌注催产素C、胎盘娩出后肌注催产素D、胎儿前肩娩出后肌注催产素E、胎儿娩出后肌注麦角新碱10、妊娠38周,初孕妇,因腹胀,乏力就诊,检查,皮肤巩膜黄染,宫高32cm,头先露,胎心140次/分,谷丙转氨酶200u,血胆红素170umol/L,HBsAGg(+),凝血酶原时间20分,住院2天,出现规律宫缩4小时,宫口开大3cm,除哪项处理外均是恰当的处理?A、剖宫产B、静滴白蛋白C、输新鲜血D、静注维生素KE、静滴肝素11、初孕妇,妊娠18周,近1周,出现皮肤瘙痒,巩膜黄染,化验:谷丙转氨酶60u,血胆红素100umol/L,最佳的处理应是A、立即行中期引产B、继续妊娠C、治疗肝炎后,终止妊娠D、立即行剖宫术E、严密监护治疗下,继续妊娠12、26岁,初孕妇,妊娠10周,出现乏力,周身黄染5天,逐渐加重,检查谷丙转氨酶180u,血胆红素200umol/L,HBsAg(-),抗HA V—lgM(+),恰当的处理应是哪项?A、立即行人工流产术B、治疗后,可继续妊娠C、治疗后,终止妊娠D、立即行剖宫术E、严密监护,继续妊娠13、初孕妇,妊娠20周,出现食欲不振,巩膜黄染3天,检体,宫底脐下一横指,胎心130次/分,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谷丙转氨酶86u,血胆红素130umol/L,HBsAg(+),恰当的处理应选择哪项?A、立即中期引产B、继续妊娠,无需处理C、治疗肝炎后,终止妊娠D、治疗肝炎,继续妊娠E、立即行剖宫术14、初孕妇,妊娠39周,出现恶心,腹胀,皮肤黄染10天,检体,Bp16/13.3kPa(130/100mmHg),全身皮肤、巩膜黄染,有腹水,宫高30cm,先露胎头,胎位LOA,骨盆正常,化验SGPT60u,血胆红素200umol/L,抗HBc-lgM(+),恰当的分娩方式应选择哪种?A、自然分娩B、择期剖宫产C、产钳助产术D、胎头吸引助产术E、临产后剖宫产15、初孕妇,妊娠36周,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巩膜黄染3天,血谷丙转氨酶89u,HBsAg(+),血胆红素170umol/L,应采取下列哪处理?A、隔离,静滴保肝药物,继续妊娠B、卧床休息,口服保肝药物,继续妊娠C、立即剖宫产,隔离治疗D、立即引产,保肝治疗E、边进行保肝治疗,边剖宫产A3型题参考答案:1.D2.A3.C4.B5.D6.E7.A8.B9.D 10.E 11.E 12.C 13.D 14.B 15.AX型题1、病毒性肝炎对妊娠的影响包括A、可引起流产、早产B、新生儿死亡率增高C、妊娠早期可致胎儿畸形D、妊娠晚期易并发妊高征E、分娩期易发生产后出血2、对妊娠合并肝炎患者的护理包括A、严格使用隔离技术,避免交叉感染B、产妇分娩时可以在一般的产房分娩C、患者的新生儿应与其他新生儿隔离D、产后协助患者用皮硝外敷乳房退奶E、心理护理,避免焦虑情绪3、妊娠合并肝炎,产后宜选用哪种抗生素A、庆大霉素B、青霉不C、氯霉素D、四环素E、链霉素4、妊娠期合并心脏病,在妊娠期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发生尽力衰竭,应采取的措施A、预产期前1-2周住院待产B、充分休息C、避免情绪激动D、不必限制食盐摄入E、预防便秘5、妊娠合并心脏病,在分娩期防治尽力衰竭的措施是A、大量使用镇静剂B、给予氧气吸人C、酌情使用强心甙类药物D、可选择剖宫E、产后出血多时可使用麦角新碱6、妊娠合并心脏病,在产褥期为预防心力衰竭,应采取的措施为A、分娩结束的,需充分休息B、产后24h内应绝对卧床C、产后3天内应严密观察心功能情况D、继续预防感染E、心功能Ⅰ~Ⅱ级者可以哺乳7、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的护理诊断为A、疲乏B、焦虑C、有婴儿感染的危险D、潜在并发症:产后出血E、自尊紊乱8、消毒处理肝炎患者的用物时选用何种药物浸泡A、2%过氧乙酸B、1%苯扎溴铵C、75%乙醇D、1%呋喃西林E、5%漂白粉澄清液9、妊娠合并心脏病的孕妇在孕期必须做到A、适当增加产前检查、内科检查次数B、充分休息C、防止便秘和上呼吸道感染D、防治贫血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E、如先兆流产安胎后即住院至分娩10、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分娩时,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A、尽可能经阴道分娩B、立即行剖宫产C、预防产后出血D、防止肝肾功能衰竭E、预防滞产,缩短第二产程11、患心脏病的孕产妇最早发生心力衰竭的时期为A、产后最初3天B、妊娠32-34周C、分娩期D、产褥期E、妊娠28-30周12、保护及改善心功能的措施正确者A、注意环境与休息B、饮食合理C、加强孕期保健D、预防便秘,禁忌灌肠E、严密监测产科情况13、妊娠合并心脏病产褥期的保健指导中,哪些正确A、帮助制订家庭康复计划B、适当参加一些家庭活动C、教会产妇心功能自我监护方法D、心脏Ⅲ级以上应在监护下渡过产褥期E、心功能Ⅰ级以上者应劝绝育14、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在产褥期的保健中,哪些是正确的A、宜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高糖饮食B、告知孕妇应停止工作,注意休息C、教会孕妇、家属正确掌握隔离消毒措施D、帮助制订治疗的休养计划E、指导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15、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需与哪些疾病鉴别A、妊娠呕吐B、原发性妊娠急性脂肪肝C、妊高征D、妊娠合并糖尿病E、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16、妊娠合并急性病毒性肝炎时,妊娠分娩对肝炎的影响为A、妊娠期母体营养消耗较多B、妊娠晚期肝功能正常C、分娩时疲劳、出血等可增加肝脏负担D、孕妇体内甾体激素减少E、妊娠晚期易并发妊高征17、妊娠合并心脏病时,心脏病对妊娠的影响为A、心功能不佳的患者胎儿可缺氧B、原心功能代偿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转化C、妊娠期孕妇血容量逐渐增加约35%D、第一产程子宫收缩增加了周围血循环阻力和回心血量E、第二产程产妇屏气时肺循环压力和腹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X型题参考答案:1.ABCDE2.ACDE3.ABCE4.ABCE5.BCD6.ABCDE7.ACDE8.AC9.ABCD 10.ACDE 11.ABC 12.ABCDE 13.ABC 14.BCDE 15.ABCE 16.ACD 17.AB【护理病例题】1、孕妇,35岁,G1P0,28周妊娠,幼年曾患急性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