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作业与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013.50 KB
- 文档页数:11
《大学物理I 》作业 No.03 角动量 角动量守恒定律 (A 卷)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一、选择题[ ]1、一质点沿直线做匀速率运动时,(A) 其动量一定守恒,角动量一定为零。
(B) 其动量一定守恒,角动量不一定为零。
(C) 其动量不一定守恒,角动量一定为零。
(D) 其动量不一定守恒,角动量不一定为零。
答案:B答案解析:质点作匀速直线运动,很显然运动过程中其速度不变,动量不变,即动量守恒;根据角动量的定义v m r L⨯=,质点的角动量因参考点(轴)而异。
本题中,只要参考点(轴)位于质点运动轨迹上,质点对其的角动量即为零,其余位置均不会为零。
故(B)是正确答案。
[ ]2. 两个均质圆盘A 和B 密度分别为A ρ和B ρ,若A ρ>B ρ,两圆盘质量与厚度相同,如两盘对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轴的转动惯量各为A J 和B J ,则 (A) A J >B J(B) B J >A J(C) A J =B J(D) A J 、B J 哪个大,不能确定答案:B答案解析:设A 、B 联盘厚度为d ,半径分别为A R 和B R ,由题意,二者质量相等,即B B A A d R d R ρπρπ22=因为B A ρρ>,所以22B A R R <,由转动惯量221mR J =,则B A J J <。
[ ]3.对于绕定轴转动的刚体,如果它的角速度很大,则 (A)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一定很大 (B) 作用在刚体上的外力矩一定很大(C)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和力矩都很大 (D) 难以判断外力和力矩的大小答案:D 答案解析:由刚体质心运动定律和刚体定轴转动定律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只影响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角加速度,因此无法通过刚体运动的角速度来判断外力矩的大小,正如无法通过速度来判断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一样。
大学物理力学一、二章作业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一、选择题1、一质点在xo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ct b y at x +==,式中a 、b 、c 均为常数。
当运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x 轴成450角时,它的速率为[ B ]。
A .a ;B .a 2;C .2c ;D .224c a +。
2、设木块沿光滑斜面从下端开始往上滑动,然后下滑,则表示木块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是图1-1中的[ D ]。
3、一质点的运动方程是j t R i t R rωωsin cos +=,R 、ω为正常数。
从t =ωπ/到t =ωπ/2时间内该质点的路程是[ B ]。
A .2R ;B .R π;C . 0;D .ωπR 。
4、质量为0.25kg 的质点,受i t F =(N)的力作用,t =0时该质点以v=2j m/s 的速度通过坐标原点,该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置矢量是[ B ]。
A .22t i +2j m ; B .j t i t2323+m ;C .j t i t343243+;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1、一质点沿x 轴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25t t x -+=(x 以米为单位,t 以秒为单位)。
质点的初速度为 2m/s ,第4秒末的速度为 -6m/s ,第4秒末的加速度为 -2m/s 2 。
2、一质点以π(m/s )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 的圆周运动。
该质点在5s 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 2m/s ,平均加速度的大小为 22m /5s π 。
3、一质点沿半径为0.1m 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程为22t +=θ(式中的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质点在第一秒末的速度为 0.2m/s ,切向加速度为 0.2m/s 2 。
4、一质点沿半径1m 的圆周运动,运动方程为θ=2+3t 3,其中θ以弧度计,t 以秒计。
T =2s 时质点的切向加速度为 36m/s 2 ;当加速度的方向和半径成45º角时角位移是 38rad 。
作业 10 稳恒磁场四1.载流长直螺线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r μ的均匀抗磁质,则螺线管内中部的磁感应强度B 和磁场强度H 的关系是[ ]。
A. 0B H μ>B. r B H μ=C. 0B H μ=D. 0B H μ< 答案:【D 】解:对于非铁磁质,电磁感应强度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关系H B r μμ0=抗磁质:1≤r μ,所以,0B H μ<2.在稳恒磁场中,关于磁场强度H →的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H →仅与传导电流有关。
B.若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则曲线上各点的H →必为零。
C.若闭合曲线上各点H →均为零,则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D.以闭合曲线L 为边界的任意曲面的H →通量相等。
答案:【C 】解:安培环路定理∑⎰=⋅0I l d H L ρρ,是说:磁场强度H ρ的闭合回路的线积分只与传导电流有关,并不是说:磁场强度H ρ本身只与传导电流有关。
A 错。
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只能得到:磁场强度H ρ的闭合回路的线积分为零。
并不能说:磁场强度H ρ本身在曲线上各点必为零。
B 错。
高斯定理0=⋅⎰⎰SS d B ρρ,是说:穿过闭合曲面,场感应强度B ρ的通量为零,或者说,.以闭合曲线L 为边界的任意曲面的B ρ通量相等。
对于磁场强度H ρ,没有这样的高斯定理。
不能说,穿过闭合曲面,场感应强度H ρ的通量为零。
D 错。
安培环路定理∑⎰=⋅0I l d H L ρρ,是说:磁场强度H ρ的闭合回路的线积分等于闭合回路包围的电流的代数和。
C 正确。
3.图11-1种三条曲线分别为顺磁质、抗磁质和铁磁质的B H -曲线,则Oa 表示 ;Ob 表示 ;Oc 表示 。
答案:铁磁质;顺磁质; 抗磁质。
图中Ob (或4.某铁磁质的磁滞回线如图11-2 所示,则'Ob )表示 ;Oc (或'Oc )表示 。
答案:剩磁;矫顽力。
5.螺线环中心周长10l cm =,环上线圈匝数300N =,线圈中通有电流100I mA =。
班级___ ___学号____ ____姓名____ 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 一、填空题1. 一旋转齿轮的角加速度β=4at 3-3bt 2 ,式中a 、b 均为恒量,若齿轮具有初角速度为ω0,则任意时刻t的角速度 ,转过的角度为 .2.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圆盘,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与桌面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试问圆盘绕中心轴转动所受摩擦力矩为 。
3. 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均质细杆,两端附着质量分别为m 1和m 2的小球,且m 1>m 2 ,两小球直径d 1 、d 2都远小于L ,此杆可绕通过中心并垂直于细杆的轴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则它对该轴的转动惯量为 , 若将它由水平位置自静止释放,则它在开始时刻的角加速度为多大: 。
4. 质量为m ,半径为r 的均质圆盘,绕通过其中心且与盘垂直的固定轴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则对其转轴来说,它的动量为____________,角动量为__________.三、计算题:1. 固定在一起的两个同轴均匀圆柱体可绕其光滑的水平对称轴OO ’转动,设大小圆柱的半径分别为R 和r ,质量分别为M 和m ,绕在两柱体上的细绳分别与物体m 1和物体m 2 相连,m 1和m 2则挂在圆柱体的两侧,如图所示,设R =0.20m ,r =0.10m ,m =4kg ,M =10kg ,m 1=m 2=2kg ,求柱体转动时的角加速度及两侧绳中的张力. 解:设1a ,2a 和β分别为1m ,2m 和柱体的加速度及角加速度,方向如图(如图b).题2-26(a)图 题2-26(b)图(1) 1m ,2m 和柱体的运动方程如下:2222a m g m T =- ①1111a m T g m =- ②12T R T r I α''-= ③rRO ’Om 2m 1式中 112221,,,T T T T a r a R αα''==== 而 222121mr MR I += 由上式求得122212222220.220.129.811100.2040.1020.2020.10226.13rad s Rm rm gI m R m r β--=++⨯-⨯=⨯⨯⨯+⨯⨯+⨯+⨯=⋅(2)由①式 22220.10 6.1329.820.8T m r m g α=+=⨯⨯+⨯=N 由②式11129.820.2. 6.1317.1T m g m R α=-=⨯-⨯⨯=N2. 计算题3-13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设滑轮为质量均匀分布的圆柱体,其质量为M ,半径为r ,在绳与轮缘的摩擦力作用下旋转,忽略桌面与物体间的摩擦,设1m =50kg ,2m =200 kg,M =15 kg, r =0.1 m解: 分别以1m ,2m 滑轮为研究对象,受力图如图(b)所示.对1m ,2m 运用牛顿定律,有a m T g m 222=- ① a m T 11= ②对滑轮运用转动定律,有α)21(212Mr r T r T =- ③又, αr a = ④联立以上4个方程,得 2212s m 6.721520058.92002-⋅=++⨯=++=M m m g m a题3-13(a)图 题3-13(b)图3. 如图质量为M ,长为L 的均匀直杆可绕O 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地转动,开始时杆处于自由下垂位置,一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水平飞来与杆下端发生完全弹性碰撞,若M >3m ,且碰撞后,杆上摆的最大角度为θ=30,则求:(A)小球的初速度v 0,(B)碰撞过程中杆给小球的冲量. (教材)解: (1)设小球的初速度为0v ,棒经小球碰撞后得到的初角速度为ω,而小球的速度变为v ,按题意,小球和棒作弹性碰撞,所以碰撞时遵从角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式:mvl I l mv +=ω0 ①2220212121mv I mv +=ω ② 上两式中231Ml I =,碰撞过程极为短暂,可认为棒没有显著的角位移;碰撞后,棒从竖直位置上摆到最大角度o30=θ,按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列式:)30cos 1(2212︒-=lMg I ω ③ 由③式得 2121)231(3)30cos 1(⎥⎦⎤⎢⎣⎡-=⎥⎦⎤⎢⎣⎡︒-=l g I Mgl ω 由①式 mlI v v ω-=0 ④ 由②式 mI v v 2202ω-= ⑤所以 22001)(2ωωmv ml I v -=-求得glmM m m Ml ml I l v +-=+=+=31232(6)311(2)1(220ωω(2)相碰时小球受到的冲量为 ⎰-=∆=0d mv mv mv t F由①式求得 ωωMl l I mv mv t F 31d 0-=-=-=⎰gl M 6)32(6--=负号说明所受冲量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m v MOL。
引言概述:正文内容:一、力学1.牛顿三定律的应用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原理,并给出实际应用的例子。
找出物体的质心,并计算其位置坐标。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计算物体所受的合力和加速度。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解释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并给出相关案例。
计算物体所受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动能和动能守恒计算物体的动能,并解释其物理意义。
说明动能守恒定律的原理,给出相应的实例。
利用动能守恒定律解决能量转化问题。
4.力学振动和波动解释简谐振动的特征和公式,并计算相关参数。
介绍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给出波动方程的解释。
分析机械波的传播和干涉现象。
5.万有引力和天体运动介绍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和原理。
计算引力和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描述行星运动的轨道和速度,并解释开普勒定律。
二、热学1.理想气体定律和状态方程解释理想气体和实际气体的区别。
推导理想气体定律,解释每个变量的含义。
计算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
2.热力学第一定律和功解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原理,并给出相应公式。
计算系统的内能变化和热量的传递。
分析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热力学第二定律和熵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概念和表述方法。
计算熵的变化和热力学过程的可逆性。
解释热力学第二定律对能量转化的限制。
4.热传导和热辐射分析热传导的机制和方法,并计算热传导的速率。
描述热辐射的特性和功率密度。
利用热传导和热辐射解决实际问题。
5.热力学循环和效率给出常见热力学循环的定义和示意图。
计算热力学循环的效率和功率输出。
分析热力学循环的改进方法和应用。
三、电磁学1.静电场和电势描述静电场的特性和形成原理,并给出电势的定义。
计算电场和电势的大小和方向。
利用电势差解决电荷移动和电场中的工作问题。
2.电场和电场强度推导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公式。
计算由点电荷、带电导体和带电平面产生的电场。
分析电场中带电粒子受力和加速度。
3.电容和电容器解释电容和电容器的概念和原理,并计算其电容量。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5-1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Pa ,温度为270C ,求:(1)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氧气的质量密度;(3)氧分子的质量;(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设分子均匀等距分布)。
解:(1) nkT p =,325235/m 1044.2)27273(1038.11001.1⨯=+⨯⨯⨯==-kT p n (2) R M mT pV mol= ,335mol kg/m 30.1)27273(31.810321001.1=+⨯⨯⨯⨯===∴-RT pM V m ρ (3) n m O 2=ρ , kg 1033.51044.230.126252-⨯=⨯==∴nm O ρ(4) m 1045.31044.21193253-⨯=⨯==n d 5-2在容积为V 的容器中的气体,其压强为p 1,称得重量为G 1。
然后放掉一部分气体,气体的压强降至p 2,再称得重量为G 2。
问在压强p 3下,气体的质量密度多大? 解: 设容器的质量为m ,即放气前容器中气体质量为m g G m -=11,放气后容器中气体质量为m gG m -=22。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RT M m g G RT M m V p mol 1mol 11-==, RT M mg G RT M m V p mol2mol 22-==上面两式相减得V p p G G g M RT )()(1212mol -=-, )(1212m o lp p G G gV RT M --= 当压强为3p 时, 121233mol 3p p G G gV p RT p M V m --⋅===ρ 压强、温度的微观意义5-3将2.0⨯10-2kg 的氢气装在4.0⨯10-3m 2的容器中,压强为3.9⨯105Pa ,则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多少? 解: RT M mpV mol=,mR pV M T mol=∴J 1088.331.8102100.4109.31021038.123232322235323mol -----⨯=⨯⨯⨯⨯⨯⨯⨯⨯⨯⨯===mR pV M k kT t ε 5-4体积33m 10-=V ,压强Pa 105=p 的气体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的总和为多少? 解:kT Nt 23=∑ε,其中N 为总分子数。
习题一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环开有一小空隙而形成一圆弧,弧长为L ,电荷Q -均匀分布其上。
空隙长为()L L R ∆∆<<,则圆弧中心O 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为 [ ] (A)200,44Q L Qi R L Rπεπε-∆-; (B)2200,84Q L Qi R L Rπεπε-∆-; (C)200,44Q L Qi R L Rπεπε∆; (D)200,44Q L Q Li R L RLπεπε-∆-∆。
答案:A解:闭合圆环中心场强为0,则圆弧产生的场强与空隙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之和为0。
由于空隙 ∆l 非常小,可视为点电荷,设它与圆弧电荷密度相同,则所带电荷为/Q L L -∆,产生的场强为204Q L i R L πε∆,所以圆弧产生的场强为204OQ LE i R Lπε-∆=;又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可得04O Q U Rπε-= .2.有两个电荷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为2a 。
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a 为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S 1和S 2,其位置如图所示。
设通过S 1和S 2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为1Φ和2Φ,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S Φ,则[ ] (A )120, /S q εΦ>ΦΦ=; (B )120, 2/S q εΦ<ΦΦ=;(C )120, /S q εΦ=ΦΦ=; (D )120, /S q εΦ<ΦΦ=。
答案:D解:由高斯定理知0Φ=S q 。
由于面积S 1和S 2相等且很小,场强可视为均匀。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120,0E E =<,所以12Φ0,Φ0=>。
3.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球心的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为 [ ]答案:B2∝2∝rRr R解:由高斯定理知均匀带电球体的场强分布为()302041 ()4qrr R R E q r R r πεπε⎧<⎪⎪=⎨⎪>⎪⎩,所以选(B )。
第十二章 机械波12-1 一平面简谐纵波沿着线圈弹簧传播.设波沿着x 轴正向传播,弹簧中某圈的最大位移为3.0 cm ,振动频率为25 Hz ,弹簧中相邻两疏部中心的距离为24 cm .当t = 0时,在x = 0处质元的位移为零并向x 轴正向运动.试写出该波的表达式.(答案:]21)6/(50cos[100.32π--π⨯=-x t y (SI))12-2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的振幅A = 10 cm ,波的角频率ω = 7π rad/s.当t = 1.0 s 时,x = 10 cm 处的a 质点正通过其平衡位置向y 轴负方向运动,而x = 20 cm 处的b 质点正通过y = 5.0 cm 点向y 轴正方向运动.设该波波长λ >10 cm ,求该平面波的表达式.(答案:]3112.07cos[1.0π+π-π=x t y (SI))12-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为A ,频率为ν ,波速为u .设t = 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1) x = 0处质点振动方程;(2) 该波的表达式.(答案:]21)(2cos[π+'-π=t t A y ν;]21)/(2cos[π+-'-π=u x t t A y ν)12-4 一列平面简谐波在媒质中以波速u = 5 m/s 沿x 轴正向传播,原点O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 求解并画出x = 25 m 处质元的振动曲线. (2) 求解并画出t = 3 s 时的波形曲线.(答案:)321cos(1022π-π⨯=-t y ,(SI),图略;)10/cos(1022x y π-π⨯=-,(SI),图略)12-5 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 (1) 分别求x 1 = 10 m ,x 2 = 25 m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求x 1,x 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3) 求x 1点在t = 4 s 时的振动位移.(答案:)7.3125cos(25.010-==t y x (SI),)25.9125cos(25.025-==t y x (SI);-5.55 rad ;0.249 m )12-6 一横波方程为 )(2cosx ut A y -π=λ, 式中A = 0.01 m ,λ = 0.2 m ,u = 25 m/s ,求t = 0.1 s 时在x = 2 m 处质点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答案:-0.01 m ,0 m/s ,6.17×103 m/s 2)xu O t =t ′y12-7 如图,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波速u = 20 m/s 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A 点的振动方程为 t y π4c o s 1032-⨯= (SI). (1) 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2) 以距A 点5 m 处的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答案:)]20/([4cos 1032x t y +π⨯=- (SI);])20(4cos[1032π-+π⨯=-xt y (SI))12-8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和角频率分别为A 和ω ,波速为u ,设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1) 写出此波的表达式. (2)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的振动方程.(3)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在t = 0时的振动速度.(答案:]21)/(cos[π+-=u x t A y ωω;)4/cos(π+=t A y ω,)4/cos(π-=t A y ω;2/2ωA -,2/2ωA )12-9 如图,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cos[φλν+-π=x t A y (SI),求 (1)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该质点的速度表达式与加速度表达式.(答案:])/(2cos[φλν++=L t A y P π;])/(2sin[2φλνπν++π-=L t A P v ,])/(2cos[422φλνν++ππ-=L t A a P )12-10 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 (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 该波的波长.(答案: )cos(06.00ππ+=t y (SI);])21(cos[06.0ππ+-=x t y (SI);4m )12-11 图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求 (1)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答案:]2)4.05(2cos[04.0π--π=x t y (SI); )234.0cos(04.0ππ-=t y P (SI))ABxuxuOyOP(m) -12-12 图示一平面余弦波在t = 0 时刻与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u ,求(1) 坐标原点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答案:)218/cos(0π-π=t A y (SI);]21)16016(2cos[π-+π=x t A y (SI))12-13 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 Hz ,且此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向下,求(1) 该波的表达式;(2) 在距原点O 为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答案:]41)200250(2cos[π++π=x t A y (SI); )45500cos(1π+π=t A y ,)45500cos(500π+ππ-=t A v (SI))12-14 如图所示,一简谐波向x 轴正向传播,波速u = 500 m/s ,x 0 = 1 m, P 点的振动方程为)21500cos(03.0π-π=t y (SI).(1) 按图所示坐标系,写出相应的波的表达式; (2) 在图上画出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答案:)21500cos(03.0x t y π-π+π= (SI);x x y π=sin 03.0)0,()12-15 一平面简谐波,频率为300 Hz ,波速为340 m/s ,在截面面积为3.00×10-2 m 2的管内空气中传播,若在10 s 内通过截面的能量为2.70×10-2 J ,求(1) 通过截面的平均能流; (2) 波的平均能流密度;(3) 波的平均能量密度.(答案:2.70×10-3 J/s ;9.00×10-2 J /(s ·m 2);2.65×10-4 J/m 3)12-16 已知点波源向外发射球面波,波速为v 0,波源振动的角频率为ω ,初相为零.距波源为 1 m 处质点的振幅为A 0.设介质均匀且不吸收能量,试写出球面波的波动表达式.(答案:)]}/([cos{)/(0v r t r A y -=ω (SI))12-17 如图所示,S 1,S 2为两平面简谐波相干波源.S 2的相位比S 1的相位超前π/4 ,波长λ = 8.00 m ,r 1 = 12.0 m ,r 2 = 14.0 m ,S 1在P 点引起的振动振幅为0.30 m ,S 2在P 点引起的振动振幅为0.20 m ,求P 点的合振幅.(答案:0.464m )12-18 如图所示,两相干波源在x 轴上的位置为S 1和S 2,其间距离为d = 30 m ,S 1位于坐标原点O .设波只沿x 轴正负方向传播,单独传播时强度保持不变.x 1 = 9 m 和x 2 = 12 m 处的两点是相邻的两个因干涉而静止的点.求两波的波长和两波源间最小相位差.(答案:6m ;± π )12-19 图中A 、B 是两个相干的点波源,它们的振动相位差为π(反相).A 、B 相距 30 cm ,观察点P 和B 点相距 40 cm ,且AB PB ⊥.若发自A 、B 的两波在P 点处最大限度地互相削弱,求波长最长能是多少.(答案:10 cm )12-20 如图所示,两列相干波在P 点相遇.一列波在B 点引起的振动是 t y π⨯=-2cos 103310 (SI);另一列波在C 点引起的振动是)212cos(103320π+π⨯=-t y (SI); 令=BP 0.45 m ,=CP 0.30 m ,两波的传播速度u = 0.20 m/s ,不考虑传播途中振幅的减小,求P 点的合振动的振动方程.(答案:)212cos(1063ππ-⨯=-t y )12-21 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 )/(2cos λνx t A y -π=, 而另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 )/(2cos 2λνx t A y +π= 求:(1) x = λ /4 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2) x = λ /4 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式.(答案:)212cos(π+π=t A y ν;)2cos(2πππ+=t A v νν)12-22 一驻波中相邻两波节的距离为d = 5.00 cm ,质元的振动频率为ν =1.00×103 Hz ,求形成该驻波的两个相干行波的传播速度u 和波长λ .(答案:u = 100 m/s ,λ = 0.10 m )12-23 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表达式分别为:)244(31cos 1000.421t x y -π⨯=- (SI))244(31cos 1000.422t x y +π⨯=- (SI)PSS求: (1) 两波的频率、波长、波速; (2) 两波叠加后的节点位置; (3) 叠加后振幅最大的那些点的位置.(答案:ν = 4 Hz ,λ = 1.50 m ,u = λν = 6.00 m/s ;)21(3+±=n x m , n = 0,1,2,3, …; 4/3n x ±= m , n = 0,1,2,3, …)12-24 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 )(2cos 1TtxA y +π=λ,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求(1) 反射波的表达式; (2) 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3) 波腹和波节的位置. (答案:])//(2cos[2π+-π=T t x A y λ;)21/2cos()21/2cos(2ππππ-+=T t x A y λ;波腹位置:λ)21(21-=n x , n = 1, 2, 3, 4,…;波节位置:λn x 21=, n = 1, 2, 3, 4,…)12-25 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t x y ππ⨯=-550c o s )6.1(c o s 1000.32 (SI).(1) 若将此驻波看作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而成,求两波的振幅及波速; (2) 求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3) 求t = t 0 = 3.00×10-3 s 时,位于x = x 0 = 0.625 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答案:A = 1.50×10-2 m ,u = 343.8 m/s ;0.625 m ;-46.2m/s )12-26 在弹性媒质中有一沿x 轴正向传播的平面波,其表达式为)214cos(01.0π-π-=x t y (SI).若在x = 5.00 m 处有一媒质分界面,且在分界面处反射波相位突变π,设反射波的强度不变,试写出反射波的表达式.(答案:)214cos(01.0π+π+=x t y (SI))12-27 火车以u = 30 m/s 的速度行驶,汽笛的频率为ν0 = 650 Hz .在铁路近旁的公路上坐在汽车里的人在下列情况听到火车鸣笛的声音频率分别是多少? (1) 汽车静止; (2) 汽车以v = 45 km/h 的速度与火车同向行驶.(设空气中声速为V = 340 m/s ) (答案:火车迎面而来713Hz ,火车背离而去597Hz ;汽车在前687Hz ;火车在前619Hz )12-28 甲火车以43.2 km/h 速度行驶,其上一乘客听到对面驶来的乙火车鸣笛声的频率为512 Hz ;当这一火车过后,听到其鸣笛声的频率为428 Hz .求乙火车上的乘客听到乙火车鸣笛的频率和乙火车对于地面的速度(设空气中声波的速度为340 m/s ).(答案:468 Hz ,18.4 m/s )12-29 一个观察者站在铁路附近,听到迎面开来的火车汽笛声的频率为640 Hz ,当火车驶过他身旁后,听到汽笛声的频率降低为530 Hz .问火车的时速为多少?(设空气中声速为330 m/s )(答案:31.0 m /s )12-30 甲和乙两个声源的频率均为500 Hz.甲静止不动,乙以40 m/s的速度远离甲.在甲乙之间有一观察者以20 m/s的速度向着乙运动.此观察者听到的声音的拍频是多少?(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30 m/s)(答案:3.3 Hz)12-31 一人手执一频率为400 Hz的声源以2.0 m/s的速度正对一高墙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0 m/s.此人听到的声音的拍频是多少?(答案:4.88 Hz)。
No.1 运动的描述一、选择题1. 一质点在平面上作一般曲线运动,其瞬时速度为v,瞬时速率为v ,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平均速率为v ,它们之间的关系有 [ D ](A) v v v v ==, (B) v v v v =≠, (C) v v v v ≠≠,(D) v v v v ≠=,注意:①平均速度t r∆∆= v ,矢量。
②平均速率t ∆∆=sv ,标量。
③一般情况下,|||r |s ∆≠∆。
④瞬时速度tr ∆∆=→∆0t lim v 。
⑤瞬时速率|v |v=(即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这与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关系不同) 2. 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kt tv -=d d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数。
当t =0时,初速为0v ,则速度v 与t 的函数关系是 [ B ](A) 0221v kt v += (B) 0221v kt v +-=注意:①求积分。
3. 一质点在平面上运动,已知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为j bt i at r 22+=(其中a 、b 为常量)则该质点作 [ B ] (A) 匀速直线运动 (B) 变速直线运动 (C) 抛物线运动 (D) 一般曲线运动 注意:①求导数。
②求运动方程。
4.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 D ](C )tr d d( D)22)d d ()d d (ty tx +注意:①即求模长。
二、填空题★1. 一质点的运动方程为SI)(62t t x -=,则在t 由0至4 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的位移大小为8m ,在t 由0到4 s 的时间间隔内质点走过的路程为 10 m 。
注意:①陷阱,4秒内并不是一直在往前,中间存在一个先去后返的过程。
2. ()()t t r t r ∆+与为某质点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矢量,试在两个图中分别画出三、计算题1.(p36 习题1.6)一质点在xy 平面上运动,运动函数84,22-==t y t x (采用国际单位制)。
《大学物理》课后作业题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作业要求:题目可打印,答案要求手写,该课程考试时交作业。
第一章 质点力学1、质点的运动函数为:54;22+==t y t x ,式中的量均采用SI 单位制。
求:(1)质点运动的轨道方程;(2)s 11=t 和s 22=t 时,质点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
1、用消元法t=x/2 轨迹方程为 y=x²+5 2、运动的合成x 方向上的速度为x'=2, y 方向上的速度为y'=8t+5 将t 带入分别求出x 和y 方向上的速度 然后合成x 方向上的加速度为x''=0 y 方向上的加速度为y''=8 所以加速度为82、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 的小球悬挂在以恒加速度水平运动的小车上,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求小车的加速度和绳的张力。
绳子的拉力F ,将其水平和竖直正交分解为 Fsinα 和 Fcosα 竖直:Fcosα=mg 水平:Fsinα=ma a=gtanα 方向水平向右3、一质量为0.10kg 的质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运动函数为j i 2353+=t r (SI 单位)求在t=0到t=2s 时间内,作用在该质点上的合力所做的功。
质点的速度就是V =dr / dt =5* t^2 i +0 j即质点是做直线运动,在 t =0时速度为V0=0;在 t =2秒时,速度为 V1=5*2^2=20 m/s由动能定理得所求合力做的功是W 合=(m*V1^2 / 2)-(m*V0^2 / 2)=m*V1^2 / 2=0.1*20^2 / 2=20 焦耳第二章 刚体力学1、在图示系统中,滑轮可视为半径为R 、质量为m 0的匀质圆盘。
设绳与滑轮之间无滑动,水平面光滑,并且m 1=50kg ,m 2=200kg ,m 0=15kg ,R=0.10m ,求物体的加速度及绳中的张力。
解 将体系隔离为1m ,0m ,2m三个部分,对1m 和2m 分别列牛顿方程,有a m T g m 222=- a m T 11=因滑轮与绳子间无滑动,则有运动学条件R a β=联立求解由以上四式,可得由此得物体的加速度和绳中的张力为m 2T 1N a m T 38162.75011=⨯== N a g m T 438)62.781.9(200)(22=-⨯=-=第四章 静止电荷的电场1、如图所示:一半径为R 的半圆环上均匀分布电荷Q (>0),求环心处的电场强度。
解:由上述分析,点O 的电场强度由几何关系θd d R l =,统一积分变量后,有方向沿y轴负方向。
2、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Q1,Q2,Q3沿一条直线等间距分布,已知其中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且Q1=Q3=Q。
求在固定Q1,Q3的情况下,将Q2从O点移动到无穷远处外力所做的功。
将Q2从点O推到无穷远处的过程中,外力作功第五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1、如图所示,一个接地导体球,半径为R ,原来不带电,今将一点电荷q 放在球外距离球心r 的地方,求球上感生电荷总量解:因为导体球接地,故其电势为零,即 0=ϕ设导体球上的感应电量为Q 由导体是个等势体知:o 点的电势也为0 由电势叠加原理有关系式:2、电容均为C 的两个电容器分别带电Q 和2Q ,求这两个电容器并联前后总能量的变化。
解 在并联之前,两个电容器的总能量为在并联之后,总电容为C2,总电量为Q 3,于是并联后总能量的变化为并联后总能量减少了。
这是由于电容并联时极板上的电荷重新分配消耗能量的结果。
第六章 稳恒电流的磁场图1、如图所示,几种不同形状平面载流导线的电流均为I ,它们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各为多大?R OIIROIRO(a)(c)解: (a)长直电流对点O 而言,有I d ℓ ⨯r=0,因此它在点O 产生的磁场为零,则点O 处总的磁感强度为1/4圆弧电流所激发,故有RIB 800μ=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将载流导线看作圆电流和长直电流,由叠加原理得RIRIB πμμ22000-=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c)将载流导线看作1/2圆电流和两段半无限长直电流,由叠加原理可得RIR I R I R I RIB πμμπμπμμ24444000000+=++=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2、如图所示,一长直导线通有电流I 1=30A ,矩形回路通有电流I 2=20A 。
求作用在回路上的合力。
已知d =1.0cm ,b =8.0cm ,l =0.12m 。
解:如图所示,BC 和 DA 两段导线所受安培力2F 1和F 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的矢量和为零。
AB 和CD 两段导线,由于载流导线所在处磁感应强度不等,所受安培力34F F 和大小不等,且方向相反,因此线框所受的力为这两个力的合力。
01232I I aF dμπ=01242()I I a F d b μπ=+故线框所受合力的大小为301201234 1.281022()I I a I I a F F F N d d b μμππ-=-=-=⨯+ I 1I 2ld b合力的方向向左,指向直导线。
第七章 电磁感应 位移电流 电磁波1、有一面积为0.5m 2的平面线圈,把它放入匀强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当dB/dt=2×10-2T·s -1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是多少?2、如图所示,正方形线圈边长为a ,以速率v 匀速通过有匀强磁场的正方形区域,以线圈中心为原点做坐标轴x ,如果磁感应强度B 不随时间变化,磁场中心坐标x=2a ,在线圈中心坐标x=0到x=4a 范围内,写出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关于x 的表达式第八章 气体动理论无第九章 热力学基础1、如图所示,系统由A 态经ABC 过程到达C 态,吸收的热量为350J ,同时对外做功为126J 。
(1)如果沿ADC 进行,系统对外做功为42J ,则系统吸收了多少热量?(2)如果系统由C 态沿CA 返回A态,2a外界对系统做功为84J ,则系统吸热多少?解:(1)系统从abc 进行过程中,吸收热量350abc Q J =,系统对外做功,126abc A J =。
故c 态与a 态能量之差为(350126)224c a abc abc E E Q A J J -=-=-=系统经adc 过程之后,系统做功42abc A J =。
系统吸收热量为()22442266adc c a adc Q E E A J =-+=+=(2)系统沿ca 曲线由c 态返回a 态时,系统对外做功84ca A J =-,这时系统内能减少224ca ac E E J ∆=-∆=-。
22484308ca ca ca Q E A J =∆+=--=-,负号表示系统放热。
2、1mol 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做如图所示循环,图中bc 代表绝热过程。
求(1)一次循环过程中,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2)一次循环过程中系统向外界放出的热量;循环的效率。
解(1)在循环过程中,只有在ab 过程吸收热量。
因是等体过程,则吸收热量为J T vC Q Q m V ab 500,=∆==吸(2)在循环过程中,只有在ca 过程放出热量。
因是等压过程,则放出热量为(3)循环的效率为p /105P aV /10-3m 3%301=-=吸放Q Q η第十章 振动和波动1、有一个和轻弹簧相连的小球,沿x 轴作振幅为A 的简谐运动,振动的表达式为余弦函数。
若t=0时球的运动状态分别为:(1)x 0= - A ;(2)过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3)过x=2/A 处,且向x 轴反方向运动。
用旋转矢量法确定上述状态的初相位。
2、作简谐振动的小球,速度最大值v m =0.03m/s ,振幅A=0.02m ,从速度为正的最大值的某个时刻开始计时。
(1)求振动周期;(2)求加速度最大值;(3)写出振动表达式。
解:(1)2220.024 4.2(s)0.033m AT ππππωυ⨯====≈(2)22220.030.045(m/s )43m m m a A Tππωυωυπ===⨯=⨯≈(3)02πϕ=-,3(rad/s)2ω=,∴30.02cos()22x t π=- [SI]3、一简谐波在介质中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A=0.1m ,周期T=0.5s ,波长λ=10m 。
在t=0时刻,波源振动的位移为正方向最大值,把波源的位置取为坐标原点。
求:(1)这个简谐波的波函数;(2)t 1=T/4时刻,x 1=λ/4处质元的位移;(3)t 2=T/2时刻,x 2=λ/4处质元的振动速度。
第十一章波动光学1、由汞弧灯发出的光,通过一绿色滤光片后,垂直照射到相距为0.60m的双缝上,在距双缝2.5m的光屏上出现干涉条纹。
现测得相邻两明条纹中心间距为2.27mm,求入射光的波长。
2、一双缝间距d=1.0×10-4m,每个缝的宽度a=2.0×10-5m,透镜焦距为0.5m,入射光的波长为480nm,求:(1)屏上干涉条纹的间距;(2)单缝衍射的中央明纹的宽度;(3)在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内有多少双缝干涉极大。
3、一束光通过两个偏振化方向平行的偏振片,透过光强为I1,当一个偏振片慢慢转过θ角时,透过光的强度为I1/2。
求θ角。
第十二章量子物理基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