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作业答案(下)
- 格式:doc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36
1.(1)1012(34)d 3107210(T)125i k B k .j −−+=××=×G GG GG(2)1012(34)d 3102410(34)(T)125i j B k .j i −−+=××=×−G G G G G G2. ()002I B i j Lµπ=+G G G[SI]; 或 00,452I B L απ==° [SI] 3. (1) 若取n G垂直纸面向里,0211114B I nR R µ⎛⎞=−⎜⎟⎝⎠G G [SI](2)()222112m I R R n π=−G G [SI]4. (1)(022I R µπ[SI]; (2)(022I R µπ+06IRµ [SI],方向均垂直纸面向内6. (1)2429.3410A m −×⋅;(2)12.55T;方向同磁矩方向,图(略)7. 6026.3710(T)IB Rµπ−==× 作业261. 02IB xµπ= [SI];0[SI]; 2. 222m v e Bπφ=[SI]; 3. 0I µ;4.6053 2.1910Wb n µφπ−==×A5. ()()122022203022B r a I r a B a r b r b a I B r b r µπµπ⎧⎪=<⎪−⎪⎪=<<⎨−⎪⎪⎪=>⎪⎩[SI],图略6.0,02in out NIB B rµπ==[SI]磁感应线为逆时针方向同心圆环;证明略 7.略1.24R IB [SI],方向在纸面内指向上方 2. 02afv e Iπµ=[SI];方向在纸面内垂直力f 的方向指向左上方 3.(1)ab 之间的电势差;b 点高;(2)2cm,0.1cm l h ==,41.0710(m/s)Hd V v Bl−==×; (3)2835.8510(m )H IBn V eh−==× 4. 12Il l B[SI],方向在纸面内指向上方 ;122Bl l I [SI] 5. 负功;d d A F r =⋅G G.6. 恒定磁场不能;洛仑兹力方向与速度垂直,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大小 ,对粒子不做功,不改变动能。
第9章 静电场习 题一 选择题9-1 两个带有电量为2q 等量异号电荷,形状相同的金属小球A 和B 相互作用力为f ,它们之间的距离R 远大于小球本身的直径,现在用一个带有绝缘柄的原来不带电的相同的金属小球C 去和小球A 接触,再和B 接触,然后移去,则球A 和球B 之间的作用力变为[ ](A)4f (B) 8f (C) 38f (D) 16f答案:B解析:经过碰撞后,球A 、B 带电量为2q,根据库伦定律12204q q F r πε=,可知球A 、B 间的作用力变为8f。
9-2关于电场强度定义式/F E =0q ,下列说法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电场场强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0q 的大小成反比 (B) 对场中某点,试验电荷受力F 与0q 的比值不因0q 而变 (C) 试验电荷受力F 的方向就是电场强度E 的方向 (D) 若场中某点不放试验电荷0q ,则0=F ,从而0=E 答案:B解析: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E 的大小与试验电荷无关,方向为试验电荷为正电荷时的受力方向。
因而正确答案(B )9-3 如图9-3所示,任一闭合曲面S 内有一点电荷q ,O 为S 面上任一点,若将q 由闭合曲面内的P 点移到T 点,且 OP =OT ,那么[ ](A)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B)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改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习题9-3图(C)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改变 (D) 穿过S 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O 点的场强大小不变 答案:D解析:根据高斯定理,穿过闭合曲面的电场强度通量正比于面内电荷量的代数和,曲面S 内电荷量没变,因而电场强度通量不变。
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与所有电荷有关,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大小的计算公式204q E r πε=,移动电荷后,由于OP =OT ,即r 没有变化,q 没有变化,因而电场强度大小不变。
因而正确答案(D )9-4 在边长为a 的正立方体中心有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则通过该立方体任一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 ](A) q /ε0 (B) q /2ε0 (C) q /4ε0 (D) q /6ε0 答案:D解析:根据电场的高斯定理,通过该立方体的电场强度通量为q /ε0,并且电荷位于正立方体中心,因此通过立方体六个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大小相等。
奥鹏15春北航《大学物理(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25 道试题,共100 分。
)1. 把一个静止质量为m0的粒子,由静止加速到υ=0.6c(c为真空中的光速)需作的功等于()A. 0.18m0c*cB. 0.25m0c*cC. 0.36m0c*cD. 1.25m0c*c正确答案:B2. 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B. 导体是个等势体C. 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压存在D. 通过导体某个截面的电量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都不相等正确答案:C3. 无限长直圆柱体,半径为R,沿轴向均匀流有电流. 设圆柱体内(r < R)的磁感强度为B1,圆柱体外(r >R)的磁感强度为B2,则有:A. B1、B2均与r成正比.B. B1、B2均与r成反比C. B1与r成正比, B2与r成反比D. B1与r成反比, B2与r成正比正确答案:C4. 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通过导线截面的电量越多,电流越大B. 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C.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D. 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正确答案:C5. 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B. 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C. 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D. 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正确答案:C6. 两块平行平板,间距为d,平板面积均为S,分别均匀带电+q和-q,若两板的线度远大于d,则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为[ ]A. q*q/4πεd*dB. q*q/εSC. q*q/2εSD. ∞正确答案:C7. 关于稳恒磁场的磁场强度H的下列几种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 H仅与传导电流有关B. 若闭合曲线内没有包围传导电流,则该曲线上各点的H必为零C. 若闭合曲线上各点的H均为零,则该曲线所包围传导电流的代数和为零D. 以闭合曲线L为边缘的任意曲面的H通量相等正确答案:C8. 如果(1)锗用锑(5价元素),(2)硅用铝(3价元素)掺杂,则分别获得的半导体属于下述类型:A. (1)、(2)均为n 型半导体B. (1)为n 型半导体,(2)为p型半导体。
大学物理作业本(下)姓名班级学号江西财经大学电子学院2005年10月第九章 稳恒磁场练 习 一1. 已知磁感应强度为20.2-⋅=m Wb B 的均匀磁场,方向沿x 轴正方向,如图所示。
求:(1) 通过图中abcd 面的磁通量;(2) 通过图中befc 面的磁通量;(3) 通过图中aefd 面的磁通量。
2. 如图所示,在被折成钝角的长直导线通中有20安培的电流。
求A 点的磁感应强度。
设a=2.0cm ,ο120=α。
3.有一宽为a的无限长薄金属片,自下而上通有电流I,如图所示,求图中P点处的磁感应强度B。
4.半径为R的圆环,均匀带电,单位长度所带的电量为 ,以每秒n转绕通过环心并与环面垂直的轴作等速转动。
求:(1)环心的磁感应强度;(2)在轴线上距环心为x处的任一点P的磁感应强度。
练习二1.一载有电流I的圆线圈,半径为R,匝数为N。
求轴线上离圆心x处的磁感应强度B,取R=12cm,I=15A,N=50,计算x=0cm,x=5.0cm, x=15cm各点处的B值;2.在一半径R=1.0cm的无限长半圆柱形金属薄片中,自上而下通有电流I=5.0A,如图所示。
求圆柱轴线上任一点P处的磁感应强度。
3.如图所示,两无限大平行平面上都有均匀分布的电流,设其单位宽度上的电流分别为1i 和2i ,且方向相同。
求:(1) 两平面之间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2) 两平面之外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3) i i i ==21时,结果又如何4.10A 的电流均匀地流过一根长直铜导线。
在导线内部做一平面S ,一边为轴线,另一边在导线外壁上,长度为1m ,如图所示。
计算通过此平面的磁通量。
(铜材料本身对磁场分布无影响)。
练习三1.半径为R 的薄圆盘上均匀带电,总电量为q ,令此盘绕通过盘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求轴线上距盘心x 处的磁感应强度。
2.矩形截面的螺绕环,尺寸如图所示。
(1) 求环内磁感应强度的分布;(2) 证明通过螺绕环截面(图中阴影区)的磁通量,210ln 2D D NIh πμ=Φ 式中N 为螺绕环总匝数,I 为其中电流强度。
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简谐振动1. 一质点作谐振动, 振动方程为X=6COS (8πt+π/5) cm, 则t=2秒时的周相为:π5116, 质点第一次回到平衡位置所需要的时间为:s 0375.0.2. 一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为T 0, 若将弹簧剪去一半, 则此弹簧振子振动周期T 和原有周期T 0之间的关系是:022T T =.3. 如图为以余弦函数表示的谐振动的振动曲线, 则其初周相φ=3π-,P 时刻的周相为:0.4. 一个沿X 轴作谐振动的弹簧振子, 振幅为A , 周期为T , 其振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 如果在t=0时, 质点的状态分别是:(A) X 0=-A; (B) 过平衡位置向正向运动;(C) 过X=A/2 处向负向运动; (D) 过A x 22-= 处向正向运动.2 1 0 P t(s) X(m)试求出相应的初周相之值, 并写出振动方程.)2cos()(ππ+=t TA x A ; )22cos()(ππ-=t T A x B)32cos()(ππ+=t T A x C ; )452cos()(ππ+=t T A x D5.一质量为0.2kg 的质点作谐振动,其运动议程为:X=0.60 COS(5t -π/2)(SI)。
求(1)质点的初速度;(2)质点在正向最大的位移一半处所受的力。
解(1))5sin(00.32π--==t dtdxv 10.00.3,0-==s m v t(2)x x dtdv a 2520-=-==ω 22.5.7,30.0--===s m a m x AN ma F 5.1-==班级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简谐振动的合成1. 两个不同的轻质弹簧分别挂上质量相同的物体1和2, 若它们的振幅之比A 2 /A 1=2, 周期之比T 2 / T 1=2, 则它们的总振动能量之比E 2 / E 1 是( A )(A) 1 (B) 1/4 (C) 4/1 (D) 2/11)()(;)(2222221122112=⋅==A A T T E E T A m E π2.有两个同方向的谐振动分别为X 1=4COS(3t+π/4)cm ,X 2 =3COS(3t -3π/4)cm, 则合振动的振幅为:cm A 1=, 初周相为:4πφ=. 3. 一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 同频率的谐振动, 已知其中一个分振动的方程为X 1=4COS3t cm, 其合振动的方程为分振动的振幅为A 2 =cm 44. 动方程分别为X 1=A COS(ωt+π/3), X 2 =A COS (ωt+5π/3), X 3 =A COS(ω程为:)6cos(3πω+=t A x5. 频率为v 1和v 2的两个音叉同时振动时,可以听到拍音,可以听到拍音,若v 1>v 2,则拍的频率是(B )(A)v 1+v 2 (B)v 1-v 2 (C)(v 1+v 2)/2 (D)(v 1-v 2)/26.有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谐振动,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0.20m ,周相与第一振动周相差为π/6。
第十章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参考答案1. B ;2. A ;3. B ;4. B ;5. B ;6. A ;7. C ;8. B ;9. C ;10. C ;11. A ;12. C ; 13. C ;14. D ;15. D ;16. C ;17. B ;18. C ;19. B ;20. C ;21. B ;22. B ;23. D ;24. D ;25. C ;26. A ;27. B ;28. B ;29. A ;30. D二、填空题参考答案1、(1)气体分子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距离比较,可以忽略不计;)气体分子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距离比较,可以忽略不计; (2)除了分子碰撞的瞬间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除了分子碰撞的瞬间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 (3)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分子之间以及分子与器壁之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碰撞。
2、体积、温度和压强,分子的运动速度(或分子运动速度、分子的动量、分子的动能)3、一个点;一条曲线;一条封闭曲线。
、一个点;一条曲线;一条封闭曲线。
4、s /m kg 101.2-23×´;s ×´229m /1031;a 5P 104´5、1;46、kT 23;kT 25;mol/25M MRT7、12.5J ;20.8J ;24.9J 。
8、1:1;2:1;10:3。
9、241092.3´10、1:1:1 11、(1)ò¥100d )(v v f ;(2)ò¥100d )(v v Nf12、(1)ò¥d )(v v v Nf ;(2)òò¥¥v v f(v)dv v v v /d )(0f ;(3)ò¥0d )(vv v f13、氩;氦、氩;氦14、1000m/s ; 10002´m/s15、2000m/s ;500m/s16、保持不变、保持不变17、495m/s 18、219、12M M20、17s 1042.5-´;cm 1065-´三、计算题参考答案1.解:.解:据力学平衡条件,当水银滴刚好处在管的中央维持平衡,表明左、右两边氢气的体积相等,压强也相等。
作业2 动量与角动量 功与能2-1一步枪在射击时,子弹在枪膛受到的推力满足 t F 51034400⨯-= 的规律,已知击发前子弹的速率为零,子弹出枪口时的速度为300 m/s ,受到的力变为零. 求: ⑴ 子弹受到的冲量? ⑵ 子弹的质量为多少克? 原题 3-32-2 一个质量m = 50 g ,以速率υ= 20 m/s 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在1/4周期向心力加给它的冲量是多大? 原题 3-42-3 有一运送砂子的皮带以恒定的速率υ水平运动,砂子经一静止的漏斗垂直落到皮带上,忽略机件各部位的摩擦及皮带另一端的其它影响,试问:⑴ 若每秒有质量为t M M d d ='的砂子落到皮带上,要维持皮带以恒定速率υ运动,需要多大的功率?⑵ 若='M 20 kg/s ,5.1=υm/s ,水平牵引力多大?所需功率多大? 解: ⑴ 设t 时刻落到皮带上的砂子质量为M , 速率为υ,t + d t 时刻,皮带上的砂子质量为 M + d M ,速率也是υ,根据动量定理,皮带作用在砂子上的外力 F 的冲量为:)0d ()d (d ⋅+-+=M M M M t F υυυ⋅=M d∴ M t M F '==υυ d d由第三定律,此力等于砂子对皮带的作用力F ',即F F ='. 由于皮带匀速运动,动力源对皮带的牵引力F F '='',因而,F F ='',F F ='',F ρ''与υρ同向,动力源所供给的功率为: t M F P d d υυυρρρρ⋅=⋅=t M d 2υ=M '=2υ⑵ 当t M M d d ='=20 kg/s ,5.1=υm/s ,时, 水平牵引力 M F '=''υ= 30N 所需功率 M P '=2υ=45W2-4 哈雷彗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它离太阳最近的距离是1011075.8⨯=r m ,此时它的速度是 411046.5⨯=υm/s ,它离太阳最远时的速率是221008.9⨯=υm/s ,这时它离太阳的距离r 2是多少? 原题 3-82-5 假设一个运动的质子P 只受某重核N 的有心排斥力的作用.已知质子的质量为m ,当它运动到与N 相距最近的A 点时,距离为a ,速度为A υρ,运动到某点B 时,速度为B υρ,求此时重核N 到速度B υρ的垂直距离b .(图左侧的长虚线为与B υρ方向平行的直线). 解:重核N 的质量 M >> m ,在质子P 从接近到远离重核N 的全过程中,重核 N 可视为静止. 质子P 只受重核N 的有心排斥力作用,P 对N 中心的角动量守恒.υρρρm r L ⨯= = 恒矢量 B B B A A A m r m r θυθυsin sin = a r A A =θsin , b r B B =θsin ∴ b m a m B A υυ= 得 a b BAυυ=2-6 一质量为 3102-⨯kg 的子弹,在枪膛中前进时受到的合力 x F 98000400-= (SI),子弹在枪口的速度为300 m/s .试计算枪筒的长度. 原题 4-1题2-5图2-7 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指向圆心的平方反比力2--=kr F 的作用下,作半径为r 的势能零点,则其机械能为 )2(r k - .原题 4-32-8 有一劲度系数为 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质量为 m 的小球,先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再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 地面为止.在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为 )2(22k g m .原题 4-72-9 有一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 ,在地球表面上空 2 倍于地球半径 R 的高度沿圆轨道运行,用m ,R ,引力常数 G 和地球的质量 M 表示⑴ 卫星的动能 ;⑵ 卫星的引力势能为 . 原题 4-82-10 一长方体蓄水池,面积为S = 50 m 2,贮水深度为 h 1 = 1.5 m .假定水平面低于地面的高度是h 2 = 5 m ,问要将这池水全部抽到地面上来,抽水机需做功多少?若抽水机的功率为80%,输入功率为P = 35 kw ,则抽光这池水需要多长时间? 原题 4-22-11 某弹簧不遵守胡克定律,若施力F ,则相应伸长为x ,力与伸长的关系为: F = 52.8 x + 38.4 x 2(SI ),求:⑴ 将弹簧从伸长x 1 = 0.50 m 拉伸到伸长 x 2 = 1.00 m 时所需做的功; ⑵ 将弹簧横放在水平光滑桌面上,一端固定,另一端系一个质量为2.17 kg 的物体,然后将弹簧拉伸到伸长 x = 1.00 m ,再将物体由静止释放.求当弹簧回到伸长x 1 = 0.50 m 时,物体的速率. 原题 4-52-12 一质量为m 的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其位置矢量为j t q it p r ˆ sin ˆ cos ωω+=ρ (SI),式中p 、q 、ω是正值常数,且p > q .求:⑴ 求质点在点 P ( p , 0) 和点Q ( 0, q ) 处的动能; ⑵ 质点所受的作用力 F ρ,以及当质点从点 P 运动到点Q 的过程中的分力F x 和F y 分别作的功.解:⑴ 由位矢 j t q it p r ˆ sin ˆ cos ωω+=ρ 可知: cos t p x ω=, sin t q y ω= t x x d d =υ sin t p ωω-=, t y y d =υ cos t q ωω=点P ( p , 0 ) 处 1 cos =t ω, 0 sin =t ω, 22k 2121y xP mv mv E +=2221ωmq = 点Q ( 0, q ) 处 0 cos =t ω, 1 sin =t ω, 22k 2121y xQ mv mv E +=2221ωmp = ⑵ t a x x d υ= cos 2t p ωω-=, t a y y d υ= sin 2t q ωω-=)ˆˆ(ˆˆj a i a m j F i F F y x y x +=+=ρ)ˆ sin ˆ cos ( 2j t q it p m ωωω+-= 由点P →Q x F A p x x d 0⎰=x ma p x d 0⎰=x t mp p d cos 02⋅-=⎰ωωx x m p d 02⎰-=ω2221ωmp =y F A qy y d 0⎰=y ma qy d 0⎰=y t mq qd sin 02⋅-=⎰ωωy y m qd 02⎰-=ω2221ωmq -=作业4 气体动理论4-1 氧气钢瓶体积为5升,充氧气后在27℃时压强为20个大气压,试求瓶贮存有多少氧气?现高空中使用这些氧气,在高空空气的压强为0.67个大气压,温度为-27℃,试问这时钢瓶可提供在高空使用的氧气是多少升?0.13 kg ,117升;原题 8—14-2 在P-V图上的一点代表系统平衡状态;一条光滑的曲线代表气体的准静态过程.4-3 设想每秒有1023个氧分子以500 m/s的速度沿着与器壁法线成30°角的方向撞在面积为3 104m2的器壁上,求这群分子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强.原题 8—34-4 两瓶不同类型的理想气体,它们的温度和压强相同,但体积不同,则它们的分子数密度 相同 ;气体的质量密度 不同 ;单位体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不同 .原题 8—44-5 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 ,压强为P ,温度为T ,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 ,k 为玻耳解: kT VN nkT p == kT pVN = 4-6 质量相同的氢气和氦气,温度相同,则氢气和氦气的能之比为 10 : 3 ,氢分子与氦分子的平均动能之比为 5 : 3 ;氢分子与氦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之比为 1 : 1 .原题 8—64-7 试指出下列各量的物理意义⑴ kT /2; ⑵ 3kT /2; ⑶ ikT /2.答: ⑴ kT /2 ——理想气体分子任一自由度的平均动能; ⑵ 3kT /2 ——理想气体的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⑶ ikT /2 ——理想气体的分子的平均总动能 4-8 将0.2mol 氧气从27℃加热到37℃,其能增加了多少?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变化了多少?解:氧气为双原子分子,5=i ,则能增量为55.411031.82.025)(212 =⨯⨯⨯=-=∆T T R i E νJ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kT E K 23=,其增量为22231007.2101038.12323--⨯=⨯⨯⨯=∆=∆T k E K J4-9 一绝热密封容器的体积为102m 3,以100 m/s 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容器中有100g 的氢气,当容器突然停止时,氢气的温度、压强各增加多少?原题 8—74-10 容器有一摩尔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气体的摩尔质量为μ,能为E ,则气体的温度T = R E 52 ,分子的最可几速率 p υ= )5(2μE ,分子的平均速率 υ= )π5(4μE .原题 8—84-11 已知)(υf 为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函数,N 为分子总数, 则速率大于100 m/s 的分子数目的表达式 υυυd )(d 100⎰⎰∞=='f NN N ; 速率大于100 m/s 的分子数目占分子总数的百分比的表达式 υυd )(100⎰∞=f P ; 速率大于100 m/s 的分子的平均速率的表达式 υυυυυυd )(d )(100100⎰⎰∞∞=f f .∵d )(d υυυf NN =—— 速率区间 υυυd ~+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几率)4-12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A ,B 两部分面积相等,则该图表示[ ](A )0υ为最概然速率 (B )0υ为平均速率(C )0υ为方均根速率(D )速率大于和小于0υ的分子数各占一半 参考解:A 部分面积()N N f S AA Δd 00==⎰υυυ; B 部分面积 ()NN f S BB Δd 0==⎰∞υυυ B A S S = ∴B A N N ΔΔ= 答案为 [ D ]4-13 容积为33100.2m -⨯的容器中,有能为J 21075.6⨯的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求:⑴ 气体的压强;⑵ 设分子总数为22104.5⨯个,求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及气体的温度;解:(1) 由 RT i M m E 2•=和 RT Mm PV = 可得气体压强 5321035.1100.251075.622⨯=⨯⨯⨯⨯==-iV E P Pa (2)分子数密度V N n =,则该气体温度k .NkPV nk P T 210623⨯=== 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211049723-⨯==.kT k εJ4-14 真空管的线度为 210-m ,真空度为 310333.1-⨯Pa .设空气分子的有效直径为10103-⨯m ,摩尔质量为28.97310-⨯kg .求在27℃时真空管中空气的分子数密度、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 解:P301 12.26空气的分子数密度为 kTpn == …… = 3.2×1017 (m -3 )平均自由程为 nd 2π21=λ= …… = 7.8(m) 0(υf 题4-12图平均碰撞频率为 υn d z 2 π2=MRT nd π8 π22= = …… = 59.9 (s -1)*4-15 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kTm kT m f 22322eπ2π4)(υυυ-⎪⎭⎫⎝⎛=,求速率倒数的平均值⎪⎭⎫⎝⎛υ1,并给出它与速率的平均值υ的关系. 解:P296 12.9由平均值的定义有υυυυd )(110f ⎰∞=⎪⎭⎫ ⎝⎛υυυd eπ2π4 22230kTm kT m -∞⎪⎭⎫ ⎝⎛=⎰⎝⎛-⎪⎭⎫⎝⎛-⎪⎭⎫ ⎝⎛=-∞⎰220232d eπ2π42υυkT m m kT kT m kTm ∵速率的平均值υkT m 8 π=∴*4-16 假定 N 个粒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如图示.⑴ 由 N 和0υ求a ;⑵ 求速率在1.50υ到2.00υ之间的粒子数 N ∆; ⑶ 求粒子的平均速率 υ 和方均根速率2υ. 解:P295 12.7 ⑴ 由归一化条件有υυd )(0⎰∞f 1d d 00 0200=+=⎰⎰υυυυυυυa a, 解之,得 032υ=a ⑵ υυυυd )(025.1⎰=∆f N N υυυd 025.1Na ⎰=)5.10.2(32000υυυ-=N N 31== 0.333 N ⑶ υυυυd )( 0⎰∞=f υυυυυυυυd d 00 02020a a⎰⎰+=03031υυυa =002221υυυa +0911υ== 1.220υυυυυd )(022⎰∞=f υυυυυυυυd d 220300 0a a⎰⎰+=004041υυυa =002331υυυa +301231υa =201831υ= 021831υυ=0662υ== 1.310υ 0题4-16图作业6 狭义相对论基础6-1 惯性系S 和S '的坐标在 0='=t t 时重合,有一事件发生在S '系中的时空坐标为()8108 ,0 ,10 ,60-⨯.若s '系相对于s 以速度u = 0.6c 沿x x '-轴正方向运动,则该事件在S 系中测量时空坐标为( , , , ). 原题 6-16-2 天津和相距120 km .在某日19时整有一工厂因过载而断电,在天津同日19时0分0.0003秒有人放了一响礼炮. 试求在以 c u 8.0= 速度沿到天津方向飞行的飞船中,观察者测量到这两个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哪一个事件发生在前.原题 6-36-3 长为4m 的棒静止在s 系中xOy 平面,并与x 轴成ο30角,s '系以速度0.5c 相对于s 系沿x x '-轴正向运动,0='=t t 时两坐标原点重合,求s '系中测得此棒的长度和它与x '轴的夹角.原题 6-46-4 中子静止时的平均寿命为15 min 30 s ,它能自发地衰变为三个粒子(质子、电子和中微子).已知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1.4961110⨯m .有一个中子被太阳抛 向地球,它必须具有 1.418×108 = 0.473 c m/s 的速率,才能在衰变前到达地球.解: 0γττ=20)(1c u -=τ ♉ τu l =20)(1c u u -=τ ♉ 220)(c l lu +=τ6-5 一火箭静止在地面上测量时长度20 m ,当它以 0.8 c 在空间竖直向上匀速直线飞行时,地面上观察者测得其长度为 .若宇航员在飞船上举一次手用2.4 s ,则地面上测到其举手所用时间为 . 原题 6-66-6 以地球-月球作为参考系测得地-月之间的距离为 810844.3⨯m ,一火箭以0.8c 的速率沿着地球到月球的方向飞行,先经过地球(事件1),之后又经过月球(事件2).要求分别用:⑴ 洛仑兹变换公式,⑵ 长度收缩公式,⑶ 时间膨胀公式,求在地球-月球参考系和在火箭参考系中观测,火箭由地球飞向月球各需要多少时间? P369 15.4;P371 15.9解: 取地-月系为S 系,地-月距离=∆x 810844.3⨯m ,固定在火箭上的坐标系为S '系,其相对S 系的速率 u = 0.8 c ,则在S 系中火箭由地球飞向月球的时间为u x t ∆=∆= …= 1.6 s由已知 8.0=≡c uβ 35112=-≡βγ⑴ 由洛仑兹变换公式 )(x c t t βγ-=' )(x c t t ∆-∆='∆βγ可求得在火箭S '系中 t '∆= …= 0.96 s⑵ S '系中,测地-月距离为l ',是运动长度,由长度收缩公式 l l '= γ 有 l l =' 则 l t '='∆)(γu l t ='∆ =…= 0.96 s⑶ S '系中,两个事件在同一个地点发生,t '∆为固有时间0τ;S 系中两事件时间间隔t ∆为运动时间τ,由时间膨胀公式 0γττ=γττ=='∆0t γt ∆==…= 0.96 s6-7一匀质薄板静止时测得长、宽分别是a 、b ,质量为m ,假定该板沿长度方向以接近光速的速度υ作匀速直线运动,那么它的长度为 )(122c a υ- ,质量为面积密度(单位面积的质量).(原题6-8) 解:∵ 沿运动方向 0l l =,)(1 22c a a a υγ-=='∴;m m γ=')(122c mυ-=∵ b ⊥ 运动方向,b b ='∴ , b a m '''=∴σ )1(22c ab m υ-=6-8 一静止长度为 l 0 的火箭,相对于地面以速率 u 飞行,现从火箭的尾端发射一个光信号.试根据洛仑兹变换计算,在地面系中观测,光信号从火箭的尾端到前端所经历的位移、时间和速度. P370 15.6 解:取固定在地面上的坐标系为S 系,固定在火箭上的坐标系为S '系,自火箭尾端发射光信号为事件“1”, 光信号到达火箭前端为事件“2”,则有S 系中:事件1),(11t x ,事件2),(22t x , 12x x x -=∆, 12t t t -=∆S '系中:事件1),(11t x '',事件2),(22t x '', 012l x x x ='-'='∆, 12t t t '-'='∆c l c x 0='∆= S '系相对S 系运动速率为u ,由洛仑兹变换)( t c x x '+'=βγ,)(x c t t '+'=βγ可得位移 )( t c x x '∆+'∆=∆βγ200)(1)]([c u c l u l -+=cu c u l -+=110时间 )(x c t t '∆+'∆=∆βγ2200)(1)]([c u c l u c l -+=cu cu cl -+=110 速度 c t x =∆∆=υ6-9 设火箭的静止质量为100 t ,当它以第二宇宙速率 3102.11⨯=υm/s 飞行时,其质量增加了 0.7×10 kg . P374 15.13 解: c <<υ,2)(2020k υm c m m E =-=,)2()(2202k 0c m c E m m m υ==-=∆=… 6-10 电子静止质量 310101.9-⨯=m Kg ,当它具有2.6 ⨯ 105 eV 动能时,增加的质量与静止质量之比是 0.508 原题 6-9 解:2k mc E ∆=Θ,2kc E m =∆∴,20k 0 c m E m m =∆∴= 0.508 = 50.8% 6-11 α 粒子在加速器中被加速,当其质量为静止质量的5倍时,其动能为静止能量的 4 倍. (解:2k mc E ∆=Θ,020km m c m E ∆=∴005m m m -= = 4 ) 原题 6-106-12 设某微观粒子的总能量是它的静止能量的k 倍,求其运动速度的大小.(用c 表示真空中光速) 原题 6-11 解: 02020m m c m mc E E k ===γ=2211c υ-=, 1 2-=∴k k c υ,211 k c -=υ6-13 ⑴ 粒子以多大速度运动时,它的相对论动量是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 ⑵ 如果粒子的动能与它的静能相等,粒子的速率是多少? 原题 6-12 解:⑴ Θγ=0p p2211c υ-== 2,c 23 =∴υ= 0.866 c ⑵ 202k c m mc E -=Θ2020 c m c m -=γ20c m =,2 =∴γ,c 23 =∴υ= 0.866 c6-14 要使电子的速率从1.2 ×108m/s 增加到2.4 ×108m/s ,需做多少功?P374 15.15解:做功等于电子动能的增量201202k )()(c m m c m m E ---=∆212)(c m m -=⎪⎪⎭⎫ ⎝⎛---=221222201111c c cm υυ = … = 4.7×10 J = 2.94×10 eV6-15 在氢的核聚变反应中,氢原子核聚变成质量较大的核,每用 1 g 氢约损失0.006 g 静止质量.而1 g 氢燃烧变成水释放出的能量为1.3 × 105J .氢的核聚变反应中 释放出来的能量与同质量的氢燃烧变成水释放出的能量之比为 4.1×106 . 解:每用1g 氢释放核能 21mc E ∆=∆=…= 5.4×1011 J ;1g 氢燃释放能量2E ∆= 1.3×105 J6-16 两个静止质量都是m 0的小球,其中一个静止,另一个以=υ0.8c 的速度运动,在它们作对心碰撞后粘在一起,求碰撞后合成小球的质量、速度及静止质量. 原题 6-13 m=2.67m 0,=υ0.5c ,0031.2m m =' 6-13 (没详解)*6-17 ⑴ 如果要把一个粒子的动能写作 220υm ,而误差不大于1%,试问这个粒子的最大速率等于多少?⑵ 以这个速率运动的电子动能是多少?(电子静止质量 31e 101.9-⨯=m Kg ) ⑶ 以这个速率运动的质子动能是多少?(质子静止质量 e 01840m m =) P377 15.21 解: c υβ=,211βγ-=⑴ 相对论动能 20k )(c m m E -=20)1(c m -=γ202][111 c m --=β 依题意有 %12k 20k ≤-E m E υ ♉ %1111 21222][≤---cβυ♉ 01.0111 21][22≤---ββ∵ 211βγ-=, 则 2211γβ-=,上式可写为01.01 112112≤--⋅-γγ ♉ 01.0)1(2112≤+-γγ♉ 0198.12≤--γγ 解方程 0198.12=--γγ ♉ 98.1298.1411⨯⨯+±=γγ取正值有 211βγ-=0067.1≤ ♉ 2211γβ-=115.0≤即 c 115.0≤υ(= 3.45×107 m) ∴ c 115.0m ax =υ⑵ 以速率c 116.0=υ时, β= 0.115,γ= 1.0067运动的电子动能 2e ke )(c m m E -=2e 2][111 c m --=β=…= 5.49×1016(J) = 3.43×103 eV(电子加速电压 V ≥3.5 kV 时,电子速率≥υ=3.5×107m 时,要用相对论公式!!)⑶∵ 质子的静止质量 e p 1840m m =∴以速率c 116.0=υ运动的质子动能 ke kp 1840E E == 6.31×106eV作业8 波 动8-1 一个余弦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试在图中画出A ,B ,C ,D ,E ,F ,G 各质点在该时刻的运动方向.并画出(t + T /4)时刻的波形曲线.原题 20-18-2 地震波纵波和横波的速度分别为8000 m/s 和4450 m/s ,观测点测得这两种波到达的时间差=∆t 75.6 s ,则震中到观测点的距离 r = 7.58×105m . 解: t u r u r ∆=-)()(12 )(2121u u u u t r -⋅∆==…= 7.58×105m8-3 ⑴ 有一钢丝,长2.00 m ,质量20.0×103 kg ,拉紧后的力是1000 N ,则此钢丝上横波的传播速率为 316 m/s . ⑵钢棒中声速5200m/s ,钢的密度=ρ7.8g/cm 3, 钢的弹性模量为2.11×1011(N/m 2).8-4 已知一波的波函数为 )6.0π10sin(105 2x t y -⨯=-⑴ 求波长,频率,波速及传播方向;⑵ 说明x = 0时波函数的意义. 原题 20-3y8-5 一螺旋形长弹簧的一端系一频率为25 Hz 的波源,在弹簧上激起一连续的正弦纵波,弹簧中相邻的两个稀疏区之间的距离为24 cm .⑴ 试求该纵波的传播速度;⑵ 如果弹簧中质点的最大纵向位移为 0.30 cm ,而这个波沿x 轴的负向传播,设波源在 x = 0 处,而x = 0 处的质点在 t = 0 时恰好在平衡位置处,且向x 轴的正向运动,试写出该正弦波的波函数. 解:⑴ νλ=u = 24 ×25 = 600 cm/s⑵ 波源处⎭⎬⎫>-===0sin 0cos 00ϕωυϕA A y 初相位 2π-=ϕ,波源振动方程为 )π2cos(30.000ϕν+=t y )2ππ50cos(30.0-=t 波沿x 轴的负向传播的波函数为])(cos[ϕω-+=u x t A y ]2π)600π(50cos[30.0-+=x t )]24π(252sin[30.0x t +=即,该正弦波的波函数为 )]24π(252sin[30.0x t y += (cm)8-6 波源作谐振动,周期为0.01s ,经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时,作为时间起点,若此振动以υ= 400 ms 1的速度沿直线传播,求: ⑴ 距波源为8 m 处的振动方程和初相位;⑵ 距波源为9 m 和10 m 两点的相位差. 原题 20-58-7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4 m/s ,已知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的振动曲线如图(a)所示.⑴ 写出此波的波函数; ⑵ 在图(b)中画出t = 3 s 时刻的波形图(标明尺度). P317 13.16 解:⑴ 由图知,A = 4 cm = 4 × 102 m , T = 4 s ∴ T π2=ω2π=,uT =λ= 4 × 4 = 16 m 原点处 A A y ==ϕcos 0 初相位 0=ϕ 原点振动方程为 )cos(ϕω+=t A y t A ωcos = ∴ 波函数为 )(cos u x t A y -=ω即 )]4(2cos[1042x t y -⨯=-π⑵ 将t = 3 s 代入波函数,得波形曲线方程)]43(2cos[1042x y -⨯=-πt = 3 s 时刻的波形图见图(b).8-8 一正弦式空气波沿直径为0.14 m 的圆柱形管道传播,波的平均强度为1.8⨯10 2J/(sm 2),频率为300 Hz ,波速为300 m/s ,问波中的平均能量密度和最大能量密度各是多少?每两个相邻周相差为2π 的同相面之间的波段中包含有多少能量? 原题 20-78-9 频率为100 Hz ,传播速度为300 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位相差为31π,则此两点距离为 0.5 m . 原题 20-11 解:νλu ==…= 3 m , x ∆=∆)π2(λϕ,))π2(λϕ∆=∆x =…= 0.5 m(b)u)cm (y 48O1216202444-)m (x 题8-7图(a))cm (y )s (t 12O 34564-(b)cm)(y O)m (x8-10 在弹性媒质中有一波动方程为)2ππ4cos(01.0--=x t y (SI )的平面波沿x 轴正向传播,若在x = 5.00处有一媒质分界面,且在分界面处相位突变 π,设反射后波的强度不变,试写出反射波的波函数. 原题 20-108-11 一平面简谐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波以速率u 沿x 轴正向传播,振幅为A ,频率为v .⑴ 若以图中B 点为坐标原点,并以此时刻为 t = 0 时刻,写出此波的波函数; ⑵ 图中D 点为反射点,且为波节,若以D 点为坐标原点,并以此时刻为 t = 0 时刻,写出入射波的波函数和反射波的波函数;⑶ 写出合成波的波函数,并定出波节和波腹的位置坐标.P326 13.29解:⑴ B 点为坐标原点,t = 0 时刻,A A y -==ϕcos 0 ♉ 初相位 π=ϕ 振动方程 )cos(ϕω+=t A y ♉ )ππ2cos(+=t A yB ν ∴ 波函数为 ]π)(π2cos[+-=u x t A y ν ⑵ D 点为坐标原点,t = 0 时刻,入射波: ⎭⎬⎫>'-=='=0sin 0cos 00ϕωυϕA A y ♉ 初相位 2π-='ϕ 反射波:∵D 点为波节,∴初相位 2ππ=+'=''ϕϕD 点振动方程 )2ππ2cos(-=t A y D ν入, )2ππ2cos(+=t A y D ν反∴波函数为 ]2π)(π2cos[--=x t A y ν入, ]2π)(π2cos[++=x t A y ν反 ⑶ 合成波的波函数 )π2cos()2ππ2cos(2t u x A y y y νν+=+=反入波节:由 π)21(2ππ2+=+k u x ν 得 νu k x ⋅=2 (k = 0, -1, -2, …)波腹:由 π2ππ2k x =+ν 得 νu k x )412(-= (k = 0, -1, -2, …)题8-11图8-12 入射波的波函数为)( π2cos 1λx T t A y +=,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自由端.⑴ 写出反射波的波函数;⑵ 写出驻波的波函数;⑶ 给出波节和波腹的位置. P327 13.30解:反射点为自由端,是波腹,无半波损失, ⑴ 反射波的波函数为 )( π2cos 2λx T t A y -=⑵ 驻波的波函数为 t Tx A y y y π2cos π2cos 221λ=+=⑶ 当1π2cos =x λ,即ππ2 k x =λ时,得波腹的位置为 2 λk x =,k = 0, 1, 2, …当0π2cos =x λ,即2π)12(π2 +=k x λ时,得波节的位置为4)2( λ+=k x ,k = 0, 1, 2, …*8-13 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振幅为A = 10 cm ,角频率π7=ω rad/s ,当t = 1.0 s 时,x = 10 cm 处a 质点的振动状态为0=a y ,0)d d (<a t y ;同时x = 20cm 处b 质点的振动状态为0.5=b y cm ,0)d (>b t y .设波长10>λcm ,求该波的波函数.P315 13.13解:当t = 1.0s 时刻,a 质点 0cos ==a a A y ϕ,0sin )d d ( <-==a a a A t y ϕωυ, ♉ 2ππ2+=k a ϕ ①b 质点 2cos A A y a b ==ϕ,0sin )d d ( >-==a b b A t y ϕωυ,♉ 3ππ2-'=k b ϕ a 、b 两点相位差 b a ϕϕϕ-=∆65π)(π2+'-=k ka 、b 两点间距λ<=-=∆10b a x x x ,∴π2<∆ϕ,则ϕ∆的取值可分两种情况⑴ 当0='-k k 时,b a ϕϕϕ-=∆65π=,♉λϕ2π=∆∆x ,则 )(2πϕλ∆∆=x = 24 (cm)∵波沿x 轴正向传播,可设波函数为)π2cos(0ϕλω+-=x t A y )24π2π7cos(100ϕ+-=x t当t = 1.0 s ,x = 10 cm 时波函数的相位 a ϕϕ=+⨯-⨯01024π21.0π7 ②由式①、②求得: 317ππ20-=k ϕ, 不妨取 k = 0,则 17π0-=ϕ 波函数为 )π31712ππ7cos(10--=x t y (cm)⑵ 当1-='-k k 时,b a ϕϕϕ-=∆67π-= < 0,波将沿x 轴负向传播,故舍去.作业10 光的衍射10-1 如果单缝夫琅和费衍射的第一级暗纹发生在衍射角为︒=30θ的方位上,所用单色光波长为500=λnm ,则单缝宽度为: 1.0 μm . 解: 暗纹公式 λθk a =sin10-2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装置中,设中央明纹衍射角围很小.若使单缝宽度a 变为原来的3/2,同时使入射单色光波长变为原来的3/4,则屏上单缝衍射条纹中央明纹的宽度2ρ将变为原来的 1/2 倍.解:由单缝衍射暗纹公式 λθk a =sin ,暗纹位置 θθsin tan f f x k ≈⋅=,∴中央明半纹宽a f x λρ==1;若43λλ=',23a a =' 代入上式得 2ρρ=' 10-3 在单缝夫琅和费衍射中,设第一级暗纹的衍射角很小.若纳黄光(≈1λ589.3 nm )中央明纹宽度为4.00 mm ,则=2λ442 nm 的兰紫色光的中央明纹宽度为 3 mm. 解:单缝衍射中央明纹半宽度a f x λρ==1,∴2121λλρρ=,1122)(22ρλρ== 3 mm 10-4 单缝夫琅和费衍射对应三级暗纹,单缝宽度所对应的波面可分为 6 个半波带.若缝宽缩小一半,原来第三级暗纹变为第 一级明 纹.(原题22-2)解:由单缝暗纹公式 263sin λλλθ⨯===k a ∴ 单缝面分为6个半波带.若缝宽缩小一半,单缝面分为3个半波带,所以原第三级暗纹为变第一级明纹. 10-5 波长分别为1λ和2λ的两束平面光波,通过单缝后形成衍射,1λ的第一极小和2λ的第二极小重合.问:⑴1λ与2λ之间关系如何?⑵ 图样中还有其他极小重合吗? 解:⑴ 由单缝极小条件 11sin λθ=a 222sin λθ=a而 21θθ= ∴ 212λλ=⑵ 由 111sin λθk a =与 222sin λθk a = ,如有其它级极小重合时,必有21θθ= ,于是 2211λλk k = ,而212λλ=∴ 212k k = 即只要符合级数间的这个关系时,还有其它级次的极小还会重合.10-6 如图所示,用波长为546 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单缝,缝后透镜的焦距为40.0 cm ,测得透镜后焦平面上衍射中央明纹宽度为 1.50 mm ,求:⑴ 单缝的宽度;⑵ 若把此套实验装置浸入水中,保持透镜焦距不变,则衍射中央明条纹宽度将为多少?(水的折射率为1.33) 原题22-1⑴ a = 2.912×10-4m⑵ 中央明纹宽a f x λρ2221=== 1.13×10-3 m10-7 衍射光栅主极大公式λθk d =sin ,Λ,3 ,2 ,1 ,0±±±=k .在k = 2的方向上第一条缝与第六条缝对应点发出的两条衍射光的光程差δ λ10 . 解:光栅相邻缝对应点发出的衍射光在2=k 的方向上光程差为λ2,则1=N 与6=N 对应点发出的衍射光的光程差λλδ1052=⨯=.10-8 用波长为546.1 nm 的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在一透射光栅上,在分光计上测得第一级光谱线的衍射角︒=30θ,则该光栅每一毫米上有 916 条刻痕.解:由光栅方程 λθk d =sin , 得 mm 91630sin 1条=︒==λd N10-9 用一毫米刻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观察钠光谱(3.589=λnm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最多能看到第 3 级光谱.解:63102500101--⨯=⨯=d m ,光线垂直入射时,光栅衍射明纹条件λθk d =sin∵1sin <θ, 得 39.3=<λdk ,取整数 3max =k10-10 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在平面透射光栅上,当光栅常数d /a = 3 时,k = 3, 6, 9级不出现. 解:由光栅缺级条件()k a d k '=,Λ,3,2,1±±±='k 时,Λ,9,6,3±±±=k 级缺级当k '取1时,3=k ,∴a d 3= 10-11 入射光波长一定时,当光线从垂直于光栅平面入射变为斜入射时,能观察到的光谱线最高级数max k 变大 (填“变小”或“变大”或“不变”). 解:正入射光栅方程λθk d =sin ;斜入射光栅方程λθk i d '=+)sin (sin ,…,∵︒<90θ,︒<≤︒900i ,∴1sin <θ,1sin 0<<i , ∴ m ax max k k >' 10-12 用波长围为400~760 nm 的白光照射到衍射光栅上,其衍射光谱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重叠,则第三级光谱被重叠部分的波长围是 400 ~ 506.7 nm . 原题22-6 解:λλ''=k k ,2323λλ=,令 2λ= 760 nm ,得 3λ = 506.7 nm 10-13 从光源射出的光束垂直照射到衍射光栅上.若波长为3.6531=λnm 和2.4102=λnm 的两光线的最大值在︒=41θ处首次重合.问衍射光栅常数为何值?解:由光栅方程公式有 dk d k 2211sin λλθ==∴60.12.4103.6561212===λλk k 而1k 与 2k 必须是整数,又取尽量小的级数 ∴8,521==k k=︒⨯⨯==-41sin 103.6565sin 91θλk d 61000.5-⨯ m10-14 波长为500nm 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于光栅常数为3103-⨯=d mm 的光栅上,若光栅中的透光缝宽度3102-⨯=a mm ,问⑴ 哪些谱线缺级?⑵ 在光栅后面的整个衍射场中,能出现哪几条光谱线? 解:⑴ 根据缺级条件 k a dk '=(Λ,3,2,1±±±='k )则光栅的第k 级谱线缺级(k 为整数) 本题 k k k a d k '='⨯⨯='=--2310210333 当 ='k 2、4、6….时k = 3、6、…则第±3、±6,…谱线缺级根据光栅方程 λθk d =sin , λθsin d k = , 令 2/πθ<得 61050010103933=⨯⨯⨯=<---λdk ,再考虑到缺级.只能出现 0、±1、±2、±4、±5共9条光谱线.10-15 一双缝,缝距 d = 0.40 mm ,两缝的宽度都是a = 0.080 mm ,用波长为480=λnm 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双缝后放一焦距为f = 2.0 m 的透镜,求:⑴ 在透镜焦平面处的屏上,双缝干涉条纹的间距∆x ;⑵ 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围的双缝干涉亮纹数目. 原题22-3⑴ ∆x = 2.4×10-3 m⑵ 在单缝衍射中央亮纹围有 9条 亮谱线:4 ,3 ,2 ,1 ,0±±±±级10-16 光学仪器的最小分辨角的大小[ C ](A) 与物镜直径成正比; (B) 与工作波长成反比(C) 取决于工作波长与物镜直径的比值;(D) 取决于物镜直径与工作波长的比值. 解:Dλϕ22.1δ=10-17 人眼瞳孔随光强大小而变,平均孔径约为3.0 mm ,设感光波长为550 nm ,眼睛可分辨的角距离约为 1 分. 解:取人眼孔径为3 mm ,入射光波长为550nm ,眼最小分辨角 122.1δ'≅=ΛDλϕ10-18 在夜间人眼的瞳孔直径约为5.0 mm ,在可见光中人眼最敏感的波长为550 nm ,此时人眼的最小分辨角为 27.6 秒,有迎面驶来的汽车,两盏前灯相距1.30 m ,当汽车离人的距离为 9.69×103m 时,人眼恰好可分辨这两盏灯.原题22-7 解:Λ==Dλϕ22.1δ; Λ=∆∆=θx l10-19 根据光学仪器分辨率的瑞利判据,要利用望远镜分辨遥远星系中的星体,可采用 增大透镜直径 或 用较短的波长 的方法.10-20 用一部照相机在距离地面20 km 的高空中拍摄地面上的物体,若要求它能分辨地面上相距为0.1m 的两点,问照相机镜头的直径至少要 13.4 cm .(设感光波长为550 nm )解:由 l s D ==λϕ22.1δ,得134.01.010*********.1 22.139=⨯⨯⨯⨯==-s l D λm = 13.4cm 10-21 以未知波长的X 射线掠入射于晶面间隔为10103-⨯=d m 的晶面上,测得第一级布喇格衍射角︒=51θ,则该X . 解:λϕk d =sin 2,k = 1,……10-22 一束波长围为0.095 ~ 0.140 nm 的X 射线照射到某晶体上,入射方向与某一晶面夹角为︒30,此晶面间的间距为0.275 nm ,求这束X 射线中能在此晶面上产生强反射的波长的大小. 原题22-8=λ0.1375 nm10-23 测量未知晶体晶格常数最有效的方法是X 射线衍射法.现用波长07126.0=λ nm (钼谱线)的X 射线照射到某未知晶体上,转动晶体,在三个相互正交的方位上各测得第2级布喇格衍射角分别为59561'''︒=ϕ、79132'''︒=ϕ、14943'''︒=ϕ,请分别求出这三个相互正交方位上的晶面间距. 解:晶体的衍射满足布喇格方程 λϕk d =sin 2 ϕλsin 2k d =已知 k = 2,︒=985.61ϕ、︒=319.32ϕ、︒=161.43ϕ解得:=1d 0.586 nm ,=2d 1.231 nm ,=3d 0.982 nm (该晶体为斜方晶系的无水芒硝)习题参考答案作业2 动量与角动量 功与能2-1 0.6 N·s; 2 g 2-2 1.41 Ns2-3 M P '=2υ;=''F 30N ,=P 45W 2-4 5.30 × 1012m 2-5 B A a b υυ= 2-6 0.45 m2-7 )(mr k ,)2(r k - 2-8 )2(22k g m2-9 )6(R GMm ,)3(R GMm - 2-10 4.23×106 J , 151 s 2-11 31 J ,5.345 m/s2-12 222k ωq m E P =,222k ωp m E Q =222ωp m A x =,222ωq m A y -=作业4 气体动理论4-1 0.13 kg ,117升4-2 平衡状态,气体的准静态过程 4-3 1.53 × 104 Pa 4-4 相同,不同,不同 4-5 kTpVN =4-6 10 : 3, 5 : 3, 1 : 1 4-7 略4-8 =∆E 41.55 J ,221007.2-⨯=∆K E 4-9 =∆T 0.481 K ,41000.2⨯=∆p Pa 4-10 R E 52,)5(2μE ,)π5(4μE4-11 υυυd )(d 100⎰⎰∞=='f NN N ,υυd )(100⎰∞=f P ,υυυυυυd )(d )(100100⎰⎰∞∞=f f4-12 D4-13 51035.1⨯=P Pa 4-14 n = 3.2×1017 m 3 ,=λ7.8 m ,=z 59.9 s 14-15 =⎪⎭⎫ ⎝⎛υ1kT m π2=, υυ1π41⋅=⎪⎭⎫ ⎝⎛4-16 )3(20υ=a ,=∆N 0.333 N ,=υ 1.220υ,=2υ 1.310υ作业6 狭义相对论基础6-1 93,10,0,2.5×107s 6-2 51033.3-⨯-s ,天津 6-3 3.61 m ,143369.33'︒=︒ 6-4 1.418×108 m/s = 0.473 c 6-5 12 m ,4 s6-6 =∆t 1.6 s ,='∆t 0.96 s 6-7 )(122c a υ-,)(122c mυ-,)1(22c ab mυ-6-8cu c u l x -+=∆110,c u c u cl t -+=∆110,c =υ 6-9 0.7×106-10 50.8% 6-11 46-12 211k c -=υ 6-13 0.866 c ,0.866 c 6-14 2.94×10 eV6-15 4.1×1066-16 m = 2.67m 0,=υ0.5c ,0031.2m m =' 6-17 c 115.0m ax =υ,=ke E 3.43×103eV ,==ke kp 1840E E 6.31×106eV作业8 波 动8-1 略8-2 7.58×105 m8-3 316, 2.11×10118-4 10.5m ,5Hz ,52.4m/s ,x 轴正方向x = 0处质元的振动方程 8-5 600 cm/s ,)]24π(252sin[30.0x t y +=(cm)8-6 2π9-=ϕ,2π=∆ϕ 8-7 )]4(2cos[1042x t y -⨯=-π,图略8-8 4106.0-⨯J/m 3,4102.1-⨯J/m 3;71024.9-⨯J 8-9 0.58-10 []2ππ4cos 01.0++=x t y 反 8-11 ]π)(π2cos[+-=u x t A y ν]2π)(π2cos[--=x t A y ν入]2π)(π2cos[++=u x t A y ν反波节:νu k x ⋅=2(k = 0, -1, -2, …),波腹:νu k x )412(-=(k = 0, -1,-2, …)8-12 )( π2cos 2λx T t A y -=,t Tx A y y y π2cos π2cos 221λ=+=波腹 2 λk x =,k = 0, 1, 2, …波节 4)2( λ+=k x ,k = 0, 1, 2, …8-13 )π31712ππ7cos(10--=x t y (cm)作业10 光的衍射10-1 1.0 10-2 1/2 10-3 310-4 6, 一级明10-5 212λλ=,1λ的第k 1极小和2λ的第k 2 = 2k 1极小重合. 10-6 a = 2.912×10-4m,=ρ2 1.13×10-3m 10-7 λ10 10-8 916 10-9 3 10-10 3 10-11 变大10-12 400 ~ 506.7 10-13 61000.5-⨯=d m10-14 第±3、±6,…谱线缺级,只出现0,±1,±2,±4,±5共9条光谱线. 10-15 2.4 mm , 9条亮纹10-16 C 10-17 110-18 27.6, 9.69×10310-19 增大透镜直径, 用较短的波长 10-20 13.4 10-21 111023.5-⨯ 10-22 =λ0.1375 nm10-23 =1d 0.586 nm ,=2d 1.231 nm ,=3d 0.982 nm。
作业1-1填空题(1) 一质点,以1-⋅s m π的匀速率作半径为5m的圆周运动,则该质点在5s 内,位移的大小是 ;经过的路程是 。
[答案: 10m ; 5πm](2) 一质点沿x 方向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a=3+2t (SI),如果初始时刻质点的速度v 0为5m ·s -1,则当t 为3s 时,质点的速度v= 。
[答案: 23m ·s -1 ]1-2选择题(1) 一质点作直线运动,某时刻的瞬时速度s m v /2=,瞬时加速度2/2s m a -=,则一秒钟后质点的速度(A)等于零 (B)等于-2m/s(C)等于2m/s (D)不能确定。
[答案:D](2)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作匀速率运动,每t 秒转一圈,在2t 时间间隔中,其平均速度大小和平均速率大小分别为 (A)t R t R ππ2,2 (B) t R π2,0(C) 0,0 (D) 0,2t R π[答案:B] (3)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矢径),(y x r 的端点处,其速度大小为 (A)dt dr (B)dt r d (C)dt r d || (D) 22)()(dt dy dt dx +[答案:D]1-4 下面几个质点运动学方程,哪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1)x=4t-3;(2)x=-4t 3+3t 2+6;(3)x=-2t 2+8t+4;(4)x=2/t 2-4/t 。
给出这个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并说明该时刻运动是加速的还是减速的。
(x 单位为m ,t 单位为s )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即加速度为不等于零的常数时的运动。
加速度又是位移对时间的两阶导数。
于是可得(3)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其速度和加速度表达式分别为22484dx v t dtd x a dt==-+==- t=3s 时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v =-4m/s ,a =-4m/s 2。
因加速度为正所以是加速的。
1-7 一质点在xOy 平面上运动,运动方程为x =3t +5, y =21t 2+3t -4. 式中t 以 s 计,x ,y 以m 计.(1)以时间t 为变量,写出质点位置矢量的表示式;(2)求出t =1 s 时刻和t =2s 时刻的位置矢量,计算这1秒内质点的位移;(3)计算t =0 s 时刻到t =4s 时刻内的平均速度;(4)求出质点速度矢量表示式,计算t =4 s 时质点的速度;(5)计算t =0s 到t =4s 内质点的平均加速度;(6)求出质点加速度矢量的表示式,计算t =4s 时质点的加速度(请把位置矢量、位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加速度、瞬时加速度都表示成直角坐标系中的矢量式).解:(1) j t t i t r )4321()53(2-+++=m(2)将1=t ,2=t 代入上式即有 j i r 5.081-= m2114r i j =+m213 4.5r r r i j ∆=-=+m(3)∵ 0454,1716r i j r i j =-=+ ∴ 104s m 534201204-⋅+=+=--=∆∆=j i j i r r t r v (4) 1s m )3(3d d -⋅++==j t i t r v 则 j i v 734+= 1s m -⋅(5)∵ j i v j i v 73,3340+=+= 24041m s 44v v v j a j t --∆====⋅∆(6) 2s m 1d d -⋅==j tv a 这说明该点只有y 方向的加速度,且为恒量。
大学物理学_(第3版.修订版)_下册_第十一章 电磁感应习题_答案习题1111.3一半径r =10cm 的圆形回路放在B =0.8T 的均匀磁场中.回路平面与B垂直.当回路半径以恒定速率tr d d =80cm ·s -1收缩时,求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 解: 回路磁通 2πr B BS m ==Φ 感应电动势大小40.0d d π2)π(d d d d 2====trr B r B t t m Φε V11.4 一对互相垂直的相等的半圆形导线构成回路,半径R =5cm ,如题11.4图所示.均匀磁场B =80×10-3T ,B 的方向与两半圆的公共直径(在Oz 轴上)垂直,且与两个半圆构成相等的角α当磁场在5ms 内均匀降为零时,求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解: 取半圆形cba 法向为i, 题11.4图则 αΦcos 2π21B R m =同理,半圆形adc 法向为j,则αΦcos 2π22B R m=∵ B 与i 夹角和B 与j 夹角相等,∴ ︒=45α 则 αΦcos π2R B m =221089.8d d cos πd d -⨯-=-=Φ-=tBR t m αεV 方向与cbadc 相反,即顺时针方向.题11.5图 11.5 如题11.5图所示,载有电流I 的长直导线附近,放一导体半圆环MeN 与长直导线共面,且端点MN 的连线与长直导线垂直.半圆环的半径为b ,环心O 与导线相距a .设半圆环以速度v 平行导线平移.求半圆环内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及MN 两端的电压N M U U -.解: 作辅助线MN ,则在MeNM 回路中,沿v方向运动时0d =m Φ ∴ 0=MeNM ε 即 MN MeN εε= 又∵ ⎰+-<+-==ba ba MN ba ba Iv vB 0ln 2dr cos 0πμπε 所以MeN ε沿NeM 方向,大小为ba b a Iv -+ln 20πμ M 点电势高于N 点电势,即b a ba Iv U U N M -+=-ln 20πμ题11.6图11.6如题11.6所示,在两平行载流的无限长直导线的平面内有一矩形线圈.两导线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大小相等,且电流以tId d 的变化率增大,求: (1)任一时刻线圈内所通过的磁通量; (2)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 解: 以向外磁通为正则(1) ]ln [lnπ2d π2d π2000dad b a b Ilr l r Ir l r Iab b ad d m +-+=-=⎰⎰++μμμΦ (2) tIb a b d a d l t d d ]ln [ln π2d d 0+-+=-=μΦε11.7 如题11.7图所示,用一根硬导线弯成半径为r 的一个半圆.令这半圆形导线在磁场中以频率f 绕图中半圆的直径旋转.整个电路的电阻为R .求:感应电流的最大值.题11.7图解: )cos(2π02ϕωΦ+=⋅=t r B S B m ∴ Bfr f r B r B t r B t m m i 222202ππ22π2π)sin(2πd d ===+=-=ωεϕωωΦε∴ RBfr R I m22π==ε11.8 如题11.8图所示,长直导线通以电流I =5A ,在其右方放一长方形线圈,两者共面.线圈长b =0.06m ,宽a =0.04m ,线圈以速度v =0.03m ·s -1垂直于直线平移远离.求:d =0.05m 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题11.8图解: AB 、CD 运动速度v方向与磁力线平行,不产生感应电动势. DA 产生电动势⎰==⋅⨯=AD I vb vBb l B v d2d )(01πμεBC 产生电动势)(π2d )(02d a Ivbl B v CB+-=⋅⨯=⎰με∴回路中总感应电动势8021106.1)11(π2-⨯=+-=+=ad d Ibv μεεε V 方向沿顺时针.11.9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v 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已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中,B 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题11.9图所示),B的大小为B =kt (k 为正常).设t =0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解: ⎰==︒=⋅=22212160cos d klvt lv kt Blvt S B m Φ∴ klvt tm-=-=d d Φε 即沿abcd 方向顺时针方向.题11.9图11.10 一矩形导线框以恒定的加速度向右穿过一均匀磁场区,B的方向如题11.10图所示.取逆时针方向为电流正方向,画出线框中电流与时间的关系(设导线框刚进入磁场区时t =0). 解: 如图逆时针为矩形导线框正向,则进入时0d d <Φt,0>ε; 题11.10图(a)题11.10图(b)在磁场中时0d d =tΦ,0=ε; 出场时0d d >tΦ,0<ε,故t I -曲线如题10-9图(b)所示. 题11.11图11.11 导线ab 长为l ,绕过O 点的垂直轴以匀角速ω转动,aO =3l磁感应强度B 平行于转轴,如图11.11所示.试求: (1)ab 两端的电势差; (2)b a ,两端哪一点电势高?解: (1)在Ob 上取dr r r +→一小段 则 ⎰==320292d l Ob l B r rB ωωε 同理 ⎰==302181d l Oa l B r rB ωωε ∴ 2261)92181(l B l B Ob aO ab ωωεεε=+-=+= (2)∵ 0>ab ε 即0<-b a U U∴b 点电势高.题11.12图11.12 如题11.12图所示,长度为b 2的金属杆位于两无限长直导线所在平面的正中间,并以速度v平行于两直导线运动.两直导线通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I ,两导线相距2a .试求:金属杆两端的电势差及其方向.解:在金属杆上取r d 距左边直导线为r ,则 ba b a Iv r r a r Iv l B v b a b a BA AB -+-=-+-=⋅⨯=⎰⎰+-ln d )211(2d )(00πμπμε ∵ 0<AB ε ∴实际上感应电动势方向从A B →,即从图中从右向左, ∴ ba ba Iv U AB -+=ln 0πμ题11.13图11.13 磁感应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充满一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一金属杆放在题11.13图中位置,杆长为2R ,其中一半位于磁场内、另一半在磁场外.当tBd d >0时,求:杆两端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解: ∵ bc ab ac εεε+=tBR B R t t ab d d 43]43[d d d d 21=--=-=Φε =-=t abd d 2ΦεtBR B R t d d 12π]12π[d d 22=--∴ tBR R acd d ]12π43[22+=ε ∵0d d >tB∴ 0>ac ε即ε从c a →11.14 半径为R 的直螺线管中,有dtdB>0的磁场,一任意闭合导线abca ,一部分在螺线管内绷直成ab 弦,a ,b 两点与螺线管绝缘,如题10-13图所示.设ab =R ,试求:闭合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解:如图,闭合导线abca 内磁通量)436π(22R R B S B m -=⋅= Φ∴ tB R R i d d )436π(22--=ε ∵0d d >tB∴0<i ε,即感应电动势沿acba ,逆时针方向.题11.14图题11.15图11.15 如题11.15图所示,在垂直于直螺线管管轴的平面上放置导体ab 于直径位置,另一导体cd 在一弦上,导体均与螺线管绝缘.当螺线管接通电源的一瞬间管内磁场如题11.15图示方向.试求:(1)ab 两端的电势差;(2)cd 两点电势高低的情况.解: 由⎰⎰⋅-=⋅l S tB l Ed d d d 旋知,此时旋E 以O 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1)∵ab 是直径,在ab 上处处旋E与ab 垂直 ∴ ⎰=⋅ll 0d 旋∴0=ab ε,有b a U U =(2)同理, 0d >⋅=⎰l E cddc旋ε∴ 0<-c d U U 即d c U U >题11.16图11.16 一无限长的直导线和一正方形的线圈如题11.16图所示放置(导线与线圈接触处绝缘).求:线圈与导线间的互感系数.解: 设长直电流为I ,其磁场通过正方形线圈的互感磁通为⎰==32300122ln π2d π2a a Iar rIaμμΦ∴ 2ln π2012aIM μΦ==11.17两线圈顺串联后总自感为1.0H ,在它们的形状和位置都不变的情况下,反串联后总自感为0.4H .试求:它们之间的互感. 解: ∵顺串时 M L L L 221++= 反串联时M L L L 221-+='∴ M L L 4='-15.04='-=L L M H题11.18图11.18 一矩形截面的螺绕环如题11.18图所示,共有N 匝.试求: (1)此螺线环的自感系数;(2)若导线内通有电流I ,环内磁能为多少? 解:如题11.18图示 (1)通过横截面的磁通为 ⎰==baab NIhr h r NIln π2d π200μμΦ 磁链 ab IhN N ln π220μΦψ== ∴ abhN IL ln π220μψ==(2)∵ 221LI W m = ∴ ab hI N W m ln π4220μ=11.19 一无限长圆柱形直导线,其截面各处的电流密度相等,总电流为I .求:导线内部单位长度上所储存的磁能. 解:在R r <时 20π2R IrB μ=∴ 4222002π82R r I B w m μμ== 取 r r V d π2d =(∵导线长1=l ) 则 ⎰⎰===RRm I R rr I r r w W 0204320π16π4d d 2μμπ。
习题一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圆环开有一小空隙而形成一圆弧,弧长为L ,电荷Q -均匀分布其上。
空隙长为()L L R ∆∆<<,则圆弧中心O 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分别为 [ ] (A)200,44Q L Qi R L Rπεπε-∆-; (B)2200,84Q L Qi R L Rπεπε-∆-; (C)200,44Q L Qi R L Rπεπε∆; (D)200,44Q L Q Li R L RLπεπε-∆-∆。
答案:A解:闭合圆环中心场强为0,则圆弧产生的场强与空隙在圆心处产生的场强之和为0。
由于空隙 ∆l 非常小,可视为点电荷,设它与圆弧电荷密度相同,则所带电荷为/Q L L -∆,产生的场强为204Q L i R L πε∆,所以圆弧产生的场强为204OQ LE i R Lπε-∆=;又根据电势叠加原理可得04O Q U Rπε-= .2.有两个电荷都是+q 的点电荷,相距为2a 。
今以左边的点电荷所在处为球心,以a 为半径作一球形高斯面。
在球面上取两块相等的小面积S 1和S 2,其位置如图所示。
设通过S 1和S 2的电场强度通量分别为1Φ和2Φ,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S Φ,则[ ] (A )120, /S q εΦ>ΦΦ=; (B )120, 2/S q εΦ<ΦΦ=;(C )120, /S q εΦ=ΦΦ=; (D )120, /S q εΦ<ΦΦ=。
答案:D解:由高斯定理知0Φ=S q 。
由于面积S 1和S 2相等且很小,场强可视为均匀。
根据场强叠加原理,120,0E E =<,所以12Φ0,Φ0=>。
3.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的静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E 与距球心的距离r 的关系曲线为 [ ]答案:B2∝2∝rRr R解:由高斯定理知均匀带电球体的场强分布为()302041 ()4qrr R R E q r R r πεπε⎧<⎪⎪=⎨⎪>⎪⎩,所以选(B )。
静电场(一)一. 选择题:1.解:在不考虑边缘效应的情况下,极板间的电场等同于电荷均匀分布,密度为o = ±q/S的两面积无限大平行薄板之间的电场一-匀强电场,一板在另一板处之电场强度为£ = o/(2s0),方向垂直于板面.所以,极板间的相互作用力F =q・E = q2 /(2件)。
故选(B)。
2.解:设置八个边长为a的立方体构成一个大立方体,使A(即Q)位于大立方体的中心.所以通过大立方体每一侧面的电场强度通量均为q/(6&o),而侧面abed是大立方体侧面的1/4,所以通过侧面abed的电场强度通量等于q/(24%).选(C)。
3.解:寸亘•丞=jpdV/£°适用于任何静电场.选(A)。
4.解:选(B)。
5.解:据高斯定理知:通过整个球面的电场强度通=q/&. ■内电荷通过昂、&的电通量相等且大于零; 外电荷对品的通量为负,对&的通量为正. 所以0>1 <0>2 •故(D)对。
二. 填空题:1.解:无限大带电平面产生的电场E= —2&oA L 八(5 2(5 3(5A 区:E A= ------------------ = ------2s0 2s02g0CL L b 2b bB 区:E R = ------------ = ------2s0 2s 02s0C区"c=三+至=至2s n 2s n 2s n2.解:据题意知,P点处场强方向若垂直于OP,则入在P点场强的OP分量与Q在P点的场强E QP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Jcp = ------------- c os——= ----------- =也冲= -------- , O — aA .2%。
3 4%。
4%。
之3. 解:无限长带电圆柱体可以看成由许多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无限长圆筒叠加而成,因此 其场强分布是柱对称的,场强方向沿圆柱半径方向,距轴线等距各点的场强大学相等。
65. 如图所示,几种载流导线在平面内分布,电流均为I ,求:它们在O 点的磁感应强度。
1 RIB 80μ=方向 垂直纸面向外2 R I R I B πμμ2200-= 方向 垂直纸面向里 3 RI R I B 4200μπμ+= 方向 垂直纸面向外 66. 一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无限长直圆筒,电荷面密度为σ,该筒以角速度ω绕其轴线匀速旋转。
试求圆筒内部的磁感应强度。
解:如图所示,圆筒旋转时相当于圆筒上具有同向的面电流密度i , σωσωR R i =ππ=)2/(2作矩形有向闭合环路如图中所示.从电流分布的对称性分析可知,在ab 上各点B的大小和方向均相同,而且B 的方向平行于ab ,在bc 和fa 上各点B的方向与线元垂直,在de , cd fe ,上各点0=B.应用安培环路定理∑⎰⋅=I l B 0d μ 可得 ab i ab B 0μ= σωμμR i B 00==圆筒内部为均匀磁场,磁感强度的大小为σωμR B 0=,方向平行于轴线朝右.i ω σc deab f67.在半径为R 的长直金属圆柱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r 的长直圆柱体,两柱体轴线平行,其间距为a (如图)。
今在此导体内通以电流I ,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求:空心部分轴线上O ' 点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
解:)(22r R IJ -=π10121r k J B ⨯=μ 20221r k J B ⨯-=μj Ja O O k J r r k J B B B 021********21)(21μμμ=⨯=-⨯=+=j r R IaB )(2220-=πμ68.一无限长圆柱形铜导体,半径为R ,通以均匀分布的I 今取一矩形平面S (长为L ,宽为2R ),位置如图,求:通过该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解:在圆柱体内部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为r 处的磁感强度的大小,由安培环路定律可得:)(220R r r R IB ≤π=μ因而,穿过导体内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1为⎰⎰⋅==S B S B d d 1 Φr rL R I Rd 2020⎰π=μπ=40LIμ在圆形导体外,与导体中心轴线相距r 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 )(20R r rIB >π=μ因而,穿过导体外画斜线部分平面的磁通Φ2为⎰⋅=S B d 2Φr r IL R Rd 220⎰π=μ2ln 20π=ILμ穿过整个矩形平面的磁通量 21ΦΦΦ+=π=40LIμ2ln 20π+ILμ69.如图所示,载有电流I 1和I 2的无限长直导线相互平行,相距3r ,今有载有电流I 3的导线MN = r 水平放置,其两端M 、N 分别与I 1、I 2距离均为r ,三导线共面,求:导线MN 所受的磁场力的大小与方向。
解:载流导线MN 上任一点处的磁感强度大小为:)(210x r I B +π=μ)2(220x r I -π-μMN 上电流元I 3d x 所受磁力: x B I F d d 3=)(2[103x r I I +π=μx x r I d ])2(210-π-μ ⎰-π-+π=rx x r I x r I I F 020103d ])2(2)(2[μμ-+π=⎰rx x r I I 0130d [2μ]d 202⎰-rx x r I]2ln 2ln[22130rrI r r I I +π=μ ]2ln 2ln [22130I I I-π=μ2ln )(22130I I I-π=μ若 12I I >,则F 的方向向下,12I I <,则F的方向向上70.一线圈由半径为0.2m 的1/4圆弧和相互垂直的二直线组成,通以电流2A ,把它放在磁感应强度为0.5T 的垂直纸面向里的均匀磁场中,求(1)线圈平面与磁场垂直时,圆弧AB 所受的力;(2)线圈正法线方向和磁场成30°时,线圈所受的磁力矩。
解:(1) 圆弧AC 所受的磁力:在均匀磁场中AC 通电圆弧所受的磁力与通有相同电流的AC 直线所受的磁力相等,故有F AC =283.02==RB I F AC N 方向:与AC 直线垂直,与OC 夹角45°,如图.(2) 磁力矩:线圈的磁矩为 n n IS p m2102-⨯π==本小问中设线圈平面与B 成60°角,则m p与B 成30°角,有力矩 ︒=⨯=30sin B p B p M m mM =1.57×10-2N ·m 方向:力矩M 将驱使线圈法线转向与B平行.71.有一无限大平面导体薄板,自上而下通有电流。
已知其电流面密度为i 。
(1)试求:板外空间任一点的磁感应强度;(2)有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q>0)的粒子,以速度v 沿平板法线方向向外运动,求:带电粒子最初至少在距板什么位置处才不与大平板碰撞,需经多长时间才能回到初始位置?解:(1) 由安培环路定理: i B 021μ=(大小) 方向:在板右侧垂直纸面向里 (2) 由洛伦兹力公式可求 )/(qB m R v = (至少从距板R 处开始向外运动)返回时间 )/(4/20i q m R T μπ=π=v72.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木球上绕有密集的细导线,线圈平面彼此平行,且以单层线圈覆盖半个球面,设线圈的总匝数为N ,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 。
求:球心O 处的磁感应强度。
解:坐标选取如图:xnIdl dI = 其中RNn π2= θRd dl = 2/32220)(2r x dIr dB +=μθθμπd n B ⎰=20202cos =RNI 40μ 方向沿x 轴正向73.一电子以速度 v 垂直地进入磁感应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如图)。
求: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轨道所围的面积内的磁通量示多少?解: ∵ 半径 eB m R e v =, ∴ eRm B e v= 磁通量 e R m R B BS Φe /2v π=π⋅==74.一半径为R =1.0cm 的无限长1/4圆柱形金属薄片,沿轴向通以电流I =10.0A 的电流,设电流在金属片上均匀分布,试求:圆柱轴线上任意一点P 的磁感应强度。
解:取d l 段,其中电流为 π=π=π21=θθd 2d 2d d I R IR R l I I 在P 点 θμθμμd d 222d d 2000RII R R I B π=π⋅π=π= 选坐标如图 R I B x 20d sin d π-=θθμ, RI B y20d cos d π-=θθμ⎰ππ-=2/020d sin θθμR IB x R I20π-=μ ⎰ππ-=2/020d cos θθμRIB y RI20π-=μ =+=2/122)(y x B B B =πRI 202μ 1.8×10-4T 方向 1/tg ==x y B B α, α =225°,α为 B与x 轴正向的夹角.75.一半径为 R 的圆筒形导体通以电流I ,筒壁很薄,可视为无限长,筒外有一层厚为d ,磁导率为 μ 的均匀顺磁性介质,介质外为真空。
画出此磁场的H — r 曲线及B — r 曲线(要求:在图上标明各曲线端点的坐标及所代表的函数值)0H R r =<时,当rIR d r R π2H =+<<时,当rI R d r π2H =+>时,当0B =<时,当R rrIR d r R πμμ2B 0=+<<时,当rI R d r πμ2B 0=+>时,当76.螺绕环中心周长l=30cm ,横截面S=1.0cm 2,环上紧密地绕有N=300匝的线圈。
当导线中电流I=32mA ,通过环截面的磁通量Φ=2.0⨯10-6Wb ,求:铁芯的磁化率χm 。
解: B = Φ /S=2.0×10-2 T===l NI nI H /32 A/m==H B /μ 6.25×10-4 T ·m/A =-=1/0μμχm 49677.均匀带电刚性细杆AB ,线电荷密度为λ,绕垂直于直线的轴O 以ω 角速度匀速转动(O 点在细杆AB 延长线上).求:(1) O 点的磁感强度0B ;(2) 系统的磁矩m p;(3) 若a >>b ,求B 0及p m .1dr dq λ=dr T dq dI πλω2==rdr r dIdB ⋅==πλωμμ4200ab a rdr dB B ba a+===⎰⎰+ln4400πλωμπλωμ方向 垂直纸面向里2dr r dI r dP m2221λωπ==[]6)(21332a b a dr r dP P ba am m -+===⎰⎰+λωλω3aba b a b a ≈+>>ln,则若aqa b B πωμλπωμ44000=⋅=)31(,33aba b a b a +≈+>>)则(同理 232136a q a b a P m ωλω==78.如图所示,两个共面的带动圆环,其内外径分别为R 1、R 2和R 2、R 3,外面的圆环以每秒钟n 2转顺时针转动,里面的圆环一每秒钟n 1转的转速反时针转动,若二者电荷面密度均为σ,求:n 1和n 2的比值多大时,圆心处磁感应强度为零。
解:(1) 在内圆环上取半径为r 宽度为d r 的细圆环,其电荷为σr r q d 2d π= 由于转动而形成的电流 r rn q n i d 2d d 11σπ== d i 在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 r n r i B d )2/(d d 1001σμμπ== 其方向垂直纸面向外.(2) 整个内圆环在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为==⎰11d B B ⎰π21d 10R R r n σμ)(121R R n -π=0σμ其方向垂直纸面向外.(3) 同理得外圆环在O 点产生的磁感强度 )(23203R R n B -π=σμ 其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4) 为使O 点的磁感应强度为零,B 1和B 2的量值必须相等, 即 )(121R R n -π0σμ)(232R R n -π=0σμ 于是求得n 1和n 2之比122312R R R R n n --= 79.两个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同轴圆形线圈相距x ,且R >>r ,x >>R .若大线圈通有电流I 而小线圈沿x 轴方向以速率v 运动,试求x =NR 时(N 为正数)小线圈回路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答:由题意,大线圈中的电流I 在小线圈回路处产生的磁场可视为均匀的.2/322202/32220)(2)(24x R IR x R IR B +=+ππ=μμ 故穿过小回路的磁通量为322022/322202)(2xRI r r x R IR S B π≈π+==Φ⋅μμ 由于小线圈的运动,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为v x I R r t x x IR r t i 4220422023d d 23d d π=π=Φ=μμε当NR x =时,小线圈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为)2/(32420R N Iv r i π=με80.一导线弯成如图形状,放在均匀磁场B 中,B的方向垂直图面向里. ∠bcd =60°,bc =cd =a .使导线绕轴OO '旋转,如图,转速为每分钟n 转.计算εOO ''.⨯ ⨯ ⨯ ⨯ B ⨯c ⨯ ⨯ ⨯ ⨯b d 'O⨯ ⨯ ⨯ ⨯解: 4/32/32122a a S ==t BS ωΦcos =, 60/2n π=ω∴ t BS t O O ωωΦsin )/d (d =-=' )60/2sin()60/2(nt BSn ππ=)60/2sin()120/3(2nt B na ππ=81.电量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a 、长为L (L >>a ) 的绝缘薄壁长圆筒表面上,圆筒以角速度ω绕中心轴线旋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