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尖放血降血压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耳尖放血是什么
耳尖穴是耳穴之一,耳尖放血是临床和家中常用的清火泻热的方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可以广泛推广。
取穴:折耳向前,于耳郭上端取穴。
耳尖穴具放血可清热解毒、镇静醒脑、明目止痛,具有抗炎、抗过敏、降血压等功效。
主治肝胆火旺、肝火上炎所致的一切发热、眼科、咽喉病、脑神经病症等。
操作前医者的手和患者的耳郭必须严格消毒,否则极易发生感染。
消毒后,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并按揉耳尖使其充血,而后右手用三棱针耳尖刺血而出,用酒精棉球擦拭出血处避免凝血,待血凝后用干棉球按压止血。
耳尖放血对肝胆火旺、肝火上炎所致的高血压、急性结膜炎、睑腺炎、病毒性感冒发热等,有奇效。
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慎用。
孕妇慎用。
血虚者忌用。
耳尖穴是耳穴之一,耳尖放血是临床和家中常用的清火泻热的方法。
该方法简单易行,价格低廉,可以广泛推广。
取穴:折耳向前,于耳郭上端取穴。
耳尖穴具放血可清热解毒、镇静醒脑、明目止痛,具有抗炎、抗过敏、降血压等功效。
主治肝胆火旺、肝火上炎所致的一切发热、眼科、咽喉病、脑神经病症等。
操作前医者的手和患者的耳郭必须严格消毒,否则极易发生感染。
消毒后,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并按揉耳尖使其充血,而后右手用三棱针耳尖刺血而出,用酒精棉球擦拭出血处避免凝血,待血凝后用干棉球按压止血。
耳尖放血对肝胆火旺、肝火上炎所致的高血压、急性结膜炎、睑腺炎、病毒性感冒发热等,有奇效。
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慎用。
孕妇慎用。
血虚者忌用。
2016年10月第23卷第19期·中医与中西医结合·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危象效果观察余承云高血压危象指高血压患者,在某些诱导因素的作用下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通常SBP≥180mmHg或DBP≥120mmHg),并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肾脏系统等靶器官的急性损伤,甚至不可逆转的靶器官损伤。
耳尖放血是中医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一种降血压方式,笔者现将耳尖放血疗法在高血压危象中的短期降压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与分组我院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住院及急诊科确诊为高血压危象的患者80例,年龄40~75岁,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无法接受放血疗法、不能耐受;有严重的心、肝、肾及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障碍或神志异常;对治疗物过敏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
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61.3±6.8)岁。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8±7.5)岁。
两组一般资料接近。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卡托普利25mg,即刻舌下含服,血压控制情况欠佳者,在舌下含服卡托普利基础上酌情予硝普钠静脉滴注。
观察组加用中医耳尖放血疗法,即在患者双侧耳尖处常规消毒后,予三棱针迅速点刺耳尖皮肤2~3作者单位:311700 浙江淳安县中医院心内科通信作者:余承云,Email:315972009@ 下,任耳尖部血液流出,必要时可辅助患者挤出耳尖血液。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耳尖放血操作完全结束、耳尖血流停止后开始计时)10分钟、30分钟、1小时及2小时的血压。
显效:DBP下降10mmHg以上,并降至正常范围;或虽未降至正常,但下降≥20mmHg。
有效:DBP下降小于10mmHg,但降至正常范围;或下降10~19mmHg,未降至正常;或SBP下降≥30mmHg。
无效:未能达到上述标准。
耳尖放血降血压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是“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重点项目,计划在全国基层医院推广。
此技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同时,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适合对象: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
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操作:①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耳尖穴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②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
③用棉球蘸取碘酊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
④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毫米深,随即出针。
⑤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
每次放血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毫米直径大小。
疗程:隔日治疗1次,一周治疗3次,12次(即1个月)为1个疗程。
初次治疗取双侧耳尖放血,以后两耳隔次交替操作。
注意: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此法;挤压要注意方法,不能在局部挤压,要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以防血肿产生。
降压不用愁不妨试试耳尖放血疗法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放血疗法吧,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对于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功效,对于高血压也是具有独特的疗效的。
那么如何进行耳尖放血才能有效的控制血压呢?下面就为大家说说治疗高血压的耳尖放血疗法!
别看小小一只耳朵,有100多个穴位,很多病都可以通过耳穴来治疗。
耳廓的最上端有一个耳尖穴,这是治疗高血压的放血穴位,高血压病人眩晕、头痛,面部发红,就是因为热没地方发散,放血可以去热。
病情严重的,放出来的血都是黑的。
结果发现,耳尖放血和络活喜降血压的疗效差不多,但在改善眩晕头痛等症状上,耳尖放血比西药好。
总体来看,中西医的组合疗效最好。
针像圆珠笔一样,对准穴位一按,针头弹出,在耳尖上轻轻刺一下。
针头是一次性的,可以更换。
高血压病人也可以在家里请家人帮忙耳尖放血,不过第一次做之前,最好先到医院里请医生指导一下,找准穴位。
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
(1)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
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禁忌症:
(1)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
(2)年龄在18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
(3)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
耳尖放血疗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功效显着,副作用较小,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降压选择。
耳尖放血疗法作用耳尖放血的禁忌
【导读】耳尖放血疗法作用,放血疗法是我国中医历史非常悠久的一个治疗项目,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那么耳尖放血疗法有什么作用?一起和小编去看看耳尖放血疗法作用的介绍吧!
耳尖放血疗法作用
耳穴刺血疗法符合我国古代“刺络放血”的基本理论,主要是通过泄热祛邪、化瘀通络、开窍启闭、解毒、镇痛等途径,从而祛除邪气,恢复正气,获得良效。
张景岳明确指出:“三棱针出血,以泻诸阳热气”。
刺络放血具有良好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活血祛瘀等作用,能够促进气血正常运行,达到“通”的目的。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耳穴及耳尖放血理论记载。
耳尖放血可以通过刺血而达到活血祛瘀、清热凉血等作用。
实验研究和临床验证表明,运用耳穴刺血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组织供血供氧、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现代研究表明耳尖放血疗法主要有:退烧、消炎、镇静、止痛、降压、抗过敏、清脑明目等六大作用。
耳尖放血疗法作用
属实热之证、血瘀、邪实、热盛等所致的许多疾病均可采用耳尖刺血疗法进行治疗和辅助治疗。
禁忌症
(1)久病体虚、贫血及低血压者慎刺。
(2)过饥、过饱、大醉、大汗、大怒、过度疲劳者禁刺。
(3)孕妇、习惯性流产者禁刺;女性经期慎刺。
(4)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者禁刺。
(5)凝血功能障碍者、有自发出血倾向者及损伤后出血不止者禁刺。
(6)血管瘤患者禁刺。
另需注意:对针具和耳尖必须严格消毒,以免感染。
动作应敏捷,手法宜轻、快、浅、准。
出血不宜过多。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正文:1、引言1.1 背景和目的本文档旨在提供关于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详细信息。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耳尖放血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干预方法,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介绍耳尖放血治疗的原理、操作步骤、效果评估等内容,旨在提供给医疗从业者参考。
1.2 目标受众本文档主要面向医生、护士和医学研究人员等医疗从业者,旨在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耳尖放血治疗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2、耳尖放血治疗概述2.1 原理耳尖放血治疗是通过在耳尖的具体穴位进行放血,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该方法通过刺激耳尖的穴位,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从而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2.2 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消毒耳朵和相关工具。
(2)确定穴位:根据患者情况,确定耳尖上的适当穴位。
(3)放血:用针刺破指定穴位的皮肤,并用吸管或其他吸引器具吸出适量的血液。
(4)处理伤口:用消毒纱布或其他材料处理穴位产生的小创伤。
(5)观察效果:观察患者血压的变化和症状的改善情况。
2.3 注意事项(1)熟悉解剖学知识和相关技术是进行耳尖放血治疗的前提。
(2)严格执行消毒和无菌操作,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3)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穴位和血量,避免过度放血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
3、耳尖放血治疗效果评估3.1 临床研究目前,有关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较少,且研究结果有限。
尽管如此,一些早期的研究表明,耳尖放血治疗对于降低血压和改善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疗效。
3.2 个案报告个案报告是了解耳尖放血治疗效果的另一种方式。
一些病例报告显示,耳尖放血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并改善头痛、头晕等高血压相关症状。
3.3 效果评估指标评估耳尖放血治疗效果的指标包括患者的血压变化、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相关生理参数等。
4、附件本文档附带的附件包括:耳尖放血治疗相关的研究论文、案例报告、操作指南以及其他相关资料。
5、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包括:(1)高血压:指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疾病,通常以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来诊断(2)非药物干预:指除药物治疗之外的其他治疗方法,如运动、饮食控制等(3)血压:指在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一般用收缩压和舒张压来表示。
耳尖放血疗法改善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可纳入祖国医学“头痛”、“眩晕”、“中风”等范畴,病因病机复杂多变,涉及心、肝、肾诸脏,但其变动在肝,根源在肾,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是其主要发病机理。
肝阳上亢是高血压病的最主要证型,据统计高血压病中肝阳上亢证约占87.33%。
传统耳尖放血疗法经过临床检验和动物实验,证明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推出了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中医疗法。
另外,该疗法还能改善高血压所致的肾脏病变,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1.临床资料1.1适应证①年龄18~70岁;② 属于高血压2级低、中、高危险层,并且有中医肝阳上亢症状的高血压肝阳上亢证;③ 尤其适用于肝阳上亢症状明显的高血压患者。
1.2禁忌证此疗法忌应用于孕妇及哺乳妇女,合并肝、肾和造血系统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病患者,身体特别虚弱及有出血倾向者。
1.3特色耳尖放血法和西药合用,有其独到的作用特点,既能增强西药的降压作用,又能弥补其不足,消除或减轻其不良反应。
2.1临床操作规范① 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②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③ 经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约1~ 2mm深,随即出针;④ 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根据病情、体质而定。
大概每侧穴位放血5~10滴,每滴如黄豆般大小。
2.2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由于挤压,放血部位可能出现小血肿,用消毒干棉球按压放血部位一分钟,以防血肿变大。
一般2天后消失。
2.3注意事项:治疗时先对病人耳廓进行揉按,使其充血,并注意进针要达一定的深度,使其自然出血。
另外,挤压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而应该在较大的范围内进行轻微的挤按,尽可能消除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3.1 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对头痛、眩晕、面部烘热、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证进行评定。
显效:原有症状完全消失或显著减轻;有效:原有症状大部分消失或减轻;无效:治疗后症状未改变。
耳尖穴的三大功效:治失眠、降血压、退烧
在我们耳朵正上方最高处,就是我们的耳尖穴,这个穴位有最显著的三大功效:治失眠、降血压、退烧。
一、降血压:我爱人是保定的,有天她小学的同学向我们求助,说他血压高在,180-200之间,吃药降不下来,到北京住院,没有床位,问我们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我就让他用测血糖的针,在耳朵最高点点上三下,然后挤7-10点血,这样连续三天后,他给我们打电话,说血压降下来了,等什么时候我们回我爱人老家的时候,请我们酒店吃饭。
二、退烧:耳尖刺血,有清热解表的作用,如果再配合推“天河水”退烧效果极佳。
推天河水是指在小臂内侧中线上,用大拇指指肚,从腕横纹推到肘横纹,一边推五分钟,尤其是孩子退烧效果极佳。
三、治失眠:在耳尖刺血,一般刺血当天,就会有明显的缓解失眠的效果。
说到这,还有一个小故事。
记得那是在2014年的时候,有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坐客,朋友的姑娘说失眠能不能调?我说当然可以。
我在她的耳尖刺血。
第二天她就给我打电话,说晚上睡眠明显改头,问我能不能再给她治治。
我一听挺高兴,就说当然可以。
第二天我不但在她的耳尖上刺了血,而且还在她的耳垂上也刺了血,当时我认为耳垂对应人的头部,如果在这个部位刺血,应该可以明显缓解头部压力,对失眠应该是有好处的。
第三天,我就一直等她的电话报好消息,结果电话真打过来了:昨天晚上,我是一直瞪着眼等到天亮,没有丝毫的睡意。
我这时才突然想起:坏了,耳垂刺血我们一般都是治头晕,一刺血马上头就清楚了。
但转念一想,既然这样,用上下都刺血的方法,治嗜睡睡不就行了?结果通过临床验证,治失睡效果真的不错。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亚急症疗效分析高血压亚急症是指血压显著升高(≥180/120mmHg),但不伴靶器官损害[1],患者出现血压明显升高造成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和烦躁不安等。
而耳尖放血法是一种祖国医学的传统的针灸特效疗法,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可以使患者得到良好的降压效果[2]。
那么,耳尖放血为什么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呢?因为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原因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耳部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目之功。
研究证明,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另外,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还可以降低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我科在近半年的工作中运用此方法治疗高血压亚急症100例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00例均为我科收治的高血压亚急症患者,血压大于等于180/120mmHg。
男54例,女46例;年龄平均(56.6±8.8),病程1~32.5年,平均(15.7±0.5)年。
按随机对照表分组法分为实验组51例和对照组49例。
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参照2011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原发性高血压、血压大于等于180/120mmHg、治疗时没有靶器官损害。
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
有耳部疾患者,如耳廓湿疹、冻疮等;体质严重虚弱或合并传染病。
1.2 治疗方法1.2.1两组均入院当日口服纳新酮20mg。
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丹参注射液20ml,日1次,静脉滴注。
30分钟后测血压。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正文】尊敬的医生、医学研究员及相关专业人士:血压异常是世界范围内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高血压尤其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为了解决高血压患者的健康困扰,我们研究并推荐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耳尖放血。
一、治疗原理耳尖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原理是通过在耳尖位置用特殊方法刺激穴位,从而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和神经系统功能,达到缓解高血压症状的效果。
二、治疗步骤1.准备工作:(1)判断高血压患者是否适宜耳尖放血治疗;(2)确定治疗环境和条件,确保患者的安全与舒适;(3)收集患者的病史、体检报告等相关资料。
2.穴位定位:(1)根据中医经络理论,确定耳尖的穴位区域;(2)使用专业仪器或经验定位方法,准确找到耳尖上的穴位。
3.耳尖放血过程:(1)消毒耳尖区域,确保无菌;(2)插入特殊细针,刺激穴位;(3)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控制放血量及时间;(4)完成后进行简单的处理和消毒。
4.观察和随访:(1)治疗后观察患者的反应与症状改善情况;(2)记录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3)根据患者的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三、功效与风险1.治疗效果:根据我们的研究与临床实践,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症状,改善血压控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2.治疗风险:耳尖放血作为一种有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局部感染、出血过多等。
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放血量、操作规范。
【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请参阅:1.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操作指南2.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临床试验数据3.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安全注意事项【法律名词及注释】本文档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如下:1.医疗器械管理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医疗器械管理法律法规,主要管理相关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事项。
2.患者知情同意:指医疗机构在进行医疗行为前,向患者充分、明确地告知医疗风险和可能的治疗效果,并获得患者的同意、理解与选择的过程。
【全文结束】以上是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详细文档,希望能对相关人员提供参考与指导。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技术耳尖放血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一种重要的针灸疗法,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
其特点是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
一、适应症1.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
它主要表现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二、禁忌症:1.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2.年龄在18岁以下及70岁以上的患者;3.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
三、治疗原理耳尖放血为什么能有效治疗高血压病呢?因高血压病的主要发病机理是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耳与脏腑关系密切,耳尖穴的周围,散在着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等经脉的支脉、支别;足太阳膀胱经则至“耳上角”,与耳尖穴有着更直接的关系。
耳尖放血具有祛风清热、镇肝潜阳、清脑明目之功。
研究证明,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同时,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四、临床技术操作1.器械准备:一次性无菌采血针、2%的碘酊、75%的酒精、消毒干棉球、止血钳、无菌指套或手套。
2.体位:让患者选择舒适的体位,以坐位为佳。
3.取穴: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耳尖穴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4.操作步骤:①按摩耳廓: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②消毒:医者双手消毒后戴上无菌指套或手套后(指套一般只戴接触穴位的指头即可),先用棉球蘸取碘酊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
○3针刺手法:医者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1~2mm深,随即出针。
④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
每次放血约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毫米直径大小。
高血压耳尖放血疗法有效降高血压*导读:耳尖放血疗法作用,耳尖放血疗法有效降血压方法。
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针灸特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耳尖放血疗法作用,耳尖放血疗法有效降血压方法。
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针灸特效疗法,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具有很好的降压作用,而且还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的作用。
该疗法在临床上作用效果明显,副作用小,深得广大患者的喜欢。
*1、器械一次性无菌采血针。
*2、操作步骤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先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严格的碘酊和酒精消毒后,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施术部位迅速刺入1~2毫米,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临床上刺血治病的出血量,一般是根据病情、体质而定。
每侧穴位放血5~10滴,每滴直径约5毫米(如黄豆般)。
*3、治疗时间及疗程1周治疗3次,12次(1个月)为1个观察疗程。
耳尖放血疗法作用耳尖放血疗法有效降血压*4、关键技术环节针刺前要先对病人的耳郭进行揉按,使其充分充血;注意进针的深度,进针过浅则出血困难,过深则创伤较大,以刺入皮肤1~2毫米为宜,尽量使其自然出血,而又不损伤其他组织。
*5、注意事项医生手指和病人治疗部位严格消毒,防止感染;病人治疗时取仰靠坐位,防止发生晕针;挤压时不能局限于耳尖局部,应从较远的范围向耳尖进行轻微的挤按,尽可能减轻或消除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6、可能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案当病人耳郭小而薄、血液循环不佳、出血量不足时,为了达到一定的放血量,对耳尖部位进行挤压,有时会导致放血部位小血肿。
这时应立即用消毒干棉球按压血肿部位1分钟,以防止血肿变大。
一般血肿会在2天以后消失。
【针灸干货绝学】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赶紧转给圈内好友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注意了: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压力不断增大,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逐年攀升,高血压已经逐步成为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一大疾病。
高血压通常伴随着多种并发症,严重者会引起瘫痪、休克等,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控制水平关系到患者预后。
长期持续性高血压会增加各类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加强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的治疗研究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热点。
中医学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其病因在于体内阴阳、气血失衡。
中医常采取“引血下行”、“养肾调肝”等治疗方法来治疗此病症。
耳尖放血,中医称之为“刺络放血”,通过穴位刺激与放血达到疾病治疗目的。
耳尖放血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在《黄帝内经》中就曾记载其对瘀血阻滞经络的高血压的病症有良好的疗效。
此方法具有祛风清热、镇痛降压的作用,且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发挥作用,使得患者血压在治疗后即刻得到明显降低,减少高血压可能对心脑等器官产生的不利影响。
01选穴与定位:耳尖穴,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02穴位主治耳尖穴位于耳廓尖端处,与全身经络关系密切。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
”故耳尖放血治疗可起到清脑明目、镇静降压等作用。
常用于辅助治疗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偏正头痛等。
还有退热、消炎、镇静、止痛作用,辅助治疗高血压、神经衰弱等。
03操作方法(附视频)①取穴:患者坐位,将其耳廓对折,耳廓尖端处即为耳尖穴。
②操作:取患者单侧耳尖穴,先用左手拇指食指按摩整个耳廓,其充血,用复合碘消毒耳尖穴,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迅速刺入耳尖穴1~2mm,随即将针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5~10滴直径约5mm(如黄豆大小);然后用消毒干棉球吸取血滴并按压针孔;双耳交替放血;放血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刺血的出血量一般根据病情和体质而定。
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一、概述耳尖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被认为可以调节身体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这种疗法操作简单,效果显著,且无副作用,因此深受广大高血压患者的欢迎。
二、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原理高血压是由于体内气血失衡,导致肝阳上亢,血管紧张度增加,从而引发头晕、头痛等症状。
耳尖放血可以有效地泄肝降压,缓解高血压症状。
耳尖是耳朵上的一处穴位,通过针刺或放血的方式可以刺激穴位,达到泄肝降压的效果。
三、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操作方法1、定位耳尖穴:患者采取坐位或站位,用手指从耳廓前部向后摸,当摸到一处明显的凹陷处时,即为耳尖穴。
2、消毒:用酒精棉球对耳尖穴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3、针刺:取一根一次性采血针或针灸针,快速刺入耳尖穴,深度约为1-2毫米。
然后旋转针身,使局部产生酸胀感。
4、放血:用棉球轻轻擦拭针刺部位,使血液自然流出。
一般每次放血5-10滴,可缓解症状。
5、压迫止血:用棉球压迫针刺部位,防止出血过多。
6、操作完毕:将使用过的针具及棉球等废弃物放入医疗垃圾桶中。
四、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向患者解释清楚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以减轻紧张情绪。
2、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防止感染。
3、操作后应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摩擦。
4、若患者有出血倾向或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应禁止使用此疗法。
5、耳尖放血疗法虽可缓解高血压症状,但并不能完全治愈高血压。
患者仍需坚持药物治疗和健康生活方式。
6、若在使用此疗法过程中出现任何不适或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建议。
五、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的优势1、安全可靠:耳尖放血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中医疗法,无副作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2、操作简便:该疗法操作简便,容易掌握,可在家中或医院进行。
3、疗效显著:许多患者在接受耳尖放血治疗后,可明显缓解高血压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4、经济实惠:相较于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耳尖放血疗法成本低廉,经济实惠。
..
耳尖放血降血压
耳尖放血疗法治疗高血压病,系“百项中医临床实用技术”之一,是“十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重点项目,计划在全国基层医院推广。
此技术用采血针点刺耳尖穴放出血液,具有祛风清热、清脑明目、镇痛降压之功,疗效明显,作用迅速,无副作用。
现代研究发现,耳尖放血可以影响血中一氧化氮的浓度,抑制交感神经活动,降低血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进而降低血压,达到治疗高血压的目的。
同时,该疗法还能减轻高血压病对肾脏的损害。
适合对象:年龄在18岁到70岁之间的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证的患者。
主要症状为: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或者面部烘热,烦躁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
操作:①取患者单侧耳轮顶端的耳尖穴。
耳尖穴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②用手指按摩耳郭使其充血。
③用棉球蘸取碘酊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
④医者左手固定耳郭,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1~2毫米深,随即出针。
⑤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郭,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
每次放血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毫米直径大小。
疗程:隔日治疗1次,一周治疗3次,12次(即1个月)为1个疗程。
初次治疗取双侧耳尖放血,以后两耳隔次交替操作。
注意:身体特别虚弱或有出血倾向者禁用此法;挤压要注意方法,不能在局部挤压,要从远端向近端慢慢地轻轻地挤压,以防血肿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