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放血疗法
- 格式:ppt
- 大小:3.38 MB
- 文档页数:11
奇穴妙用(六):耳尖、十宣穴放血治疗高热不退“放血”是中医古老而有效的“去火”方法,是指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血管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
常用于中暑、头痛、咽喉肿痛、疔疮、腰痛等。
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
并明确地提出刺络放血可以治疗癫狂、头痛、暴喑、热喘、衄血等病证。
相传扁鹊在百会穴放血治愈虢太子“尸厥”,华佗用针刺放血治疗曹操的“头风症”。
对于高热惊厥,反复发作,中医常常有妙计,在耳尖、十宣穴放血就是其中之一,效果甚佳。
一、耳尖放血耳尖定位:在耳廓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耳尖耳尖穴放血的作用:1.泄胸膈以上之火。
中医认为“火性炎上”,故上火症状多表现在咽喉以上部位,所以选择耳尖部位放血是比较合理的。
2.泄肝经之火。
耳尖在耳廓微经络中为肝经所主,肝在中医里被称作“将军之官”,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肝脏功能失常,容易产生肝火症状,此时就可耳尖放血。
故耳尖放血主要可以治疗如头痛、发热、咽痛、高血压、结膜炎、腮腺炎、麦粒肿等实热病症。
结合中西药及耳穴贴敷等疗法,耳尖放血的适应症可扩大至失眠、痤疮、肺心病等常见临床疾病。
操作方法:耳尖放血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如此数次,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
二、十宣穴放血十宣穴定位:是指位于十个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个穴,称其为十宣穴。
十宣穴定位十宣穴放血的作用:它具有消肿止痛,祛风止痒、开窍泄热、镇吐止泻、通经活络之功效。
1、用于急救:热病,癫痫,小儿惊风,失眠,昏厥昏迷、休克、中暑、癔病、惊厥等。
2、用于各种热证:急性咽喉炎、急性胃肠炎、高血压等。
操作方法:医者左手握住患者左(右)手,捏紧拇指指尖,展露十宣穴之一,即指尖端,距指甲0.1寸处,右手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取15mm 毫针或1ml一次性注射器针头,点刺十宣穴出血,出血量达3-5滴即可,再以消毒干棉签或棉球压迫止血后完成。
中医放血疗法之耳尖放血耳尖一般不针刺,可灸,但用的最多的是三棱针放血。
放血疗法古代称为"刺络",有开窍泄热、活血消肿的作用。
采用耳尖穴放血能泻火、解毒、活血、散瘀及调和阴阳。
具体放血方法1、按摩耳廓:先用手指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2、消毒:双手消毒后戴上无菌指套或手套后(指套一般只戴接触穴位的指头即可),先用棉球蘸取碘酊仔细擦拭穴位及其四周,再用酒精棉球擦拭以严格消毒。
3、针刺手法:左手固定耳廓,右手持一次性采血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约1~2mm深,随即出针。
4、放血: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的耳廓,使其自然出血,然后用酒精棉球吸取血滴。
出血量一般根据患者病情、体质而定。
每次放血约5~10滴,每滴如黄豆大小,约5毫米直径大小。
耳尖放血的常见治疗高热这是耳尖放血最常用最有效的适应症,适用于感冒、肺炎、扁桃体炎所引发的高热,尤其是在以上疾病经过几天后仍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用耳尖放血可迅速退热,有时一两次放血即可(可结合十宣、大椎)。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中医称之为火眼)单侧患病取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
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
急性眼结膜炎多因外感疫疠之邪所致,或兼肺胃积热,内外合邪交攻于目而发病。
《灵枢·口问》云:"耳为宗脉之所聚"。
《杂病源流犀烛》亦云:"肺主气、一身之气贯于耳"。
《素问、脏器发时论》也指出:"肝病者……虚则耳无所闻。
",说明耳与全身脏腑经络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全身脏腑经络。
五官等有病,取耳部穴位治疗,可收至满意的治疗。
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未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腮腺炎.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作痄腮)每日1次,一般3-6次腮腺肿胀可以消退。
耳穴放血法(疗法荟萃)耳穴放血法是采用三棱针、梅花针或蜂针在耳穴区或耳背络脉针刺、切割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
耳穴放血,尤其是耳尖和轮1~轮6部位放血,能够改善耳廓血液循环,从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除用于实热证外,还可用于某些虚证。
一、操作方法1.按摩耳廓使其充血。
2.严格消毒放血部位及针具。
3.左手固定耳廓放血部位,右手持针具,用三棱针点刺穴位2毫米左右,或用梅花针叩刺穴区,或用蜂针切割耳背络脉。
4.挤压放血部位使出血5~8滴,用消毒干棉球吸附出血。
5.一般病症,两耳廓穴位轮流放血,急症可双侧同时放血。
6.一般病症,每周2次,急症可1日1次。
二、常用耳廓放血部位及其适应证1.耳尖:用三棱针在耳尖放血具有显著的法风清热、通经止痛之功,临床上广泛用于发热。
炎性病变、神经官能症、高血压、皮肤病、各种痛症、眼病及耳呜、耳聋等。
由于耳尖部位血管丰富,操作方法容易掌握,因此,是最理想的耳廓放血部位。
2.屏尖:用三棱针在屏尖放血有清热、止痛、镇静之功,用于发热、各种炎性病变、神经官能症。
3.耳背沟:用梅花针叩刺耳背沟出血有降压作用,用于治疗因高血压所致头晕,头痛,目眩,视物昏花及耳呜等。
4.耳背络脉:用蜂针在耳背络脉放血具有显著的法风清热作用,常用于治疗皮肤病及炎性病症。
5.轮1~轮6:用三棱针点刺轮1~轮6穴位具有显著的清热之功,常用于治疗各种急性病。
三、注意事项1.放血前按摩耳廓,使血管扩张,易于出血。
2.严格消毒放血部位及针具,防止耳廓感染。
3.采用三棱针放血时,不宜刺入太深,以免损伤耳廓软骨。
4.出血量以5~8滴为宜,对实证、热证者,可适当增加放血量。
5.耳背络脉需多次放血者,应从络脉的远端开始。
6.免疫功能不全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禁止使用此法。
耳朵后放血什么原理耳朵后放血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也被称为“刺血”,它通过刺激耳朵后部的特定穴位,使局部组织发生微量出血,进而达到调节机体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以下是对耳朵后放血原理的详细解释。
耳朵后部放血的原理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1. 反射区:耳部是人体多个器官和部位的反射区,即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的穴位,能够影响和调节对应的器官和部位功能。
根据中医理论,耳后部的穴位直接与肾和腰膝部位相关,通过放血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节和增强肾脏的功能,促进腰膝部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和调节腰膝部相关的问题。
2. 经络疏通:中医理论认为,人体的经络是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输送气血和营养物质,维持各个器官和组织的正常功能。
而经络的畅通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之一。
通过放血刺激耳后部的穴位,能够促进经络的疏通和血液循环,从而改善气血运行不畅的状态。
3. 疏风祛湿:中医认为,风湿是导致许多疾病和症状的根本原因之一。
通过放血刺激耳后部的穴位,可以帮助疏风祛湿,减少湿气对身体的影响,从而缓解与风湿相关的疼痛和不适。
以上是耳朵后放血的一般原理,但具体原理和效应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此外,耳朵后放血对不同人体状况和病症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施术。
同时,耳朵后放血属于一种有刺激性的疗法,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和监护下进行,以避免不当使用和潜在的风险。
总结起来,耳朵后放血是一种通过刺激耳朵后部特定穴位来调节机体功能、疏通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的传统中医疗法。
其原理主要涉及反射区、经络疏通和疏风祛湿等方面,但具体的原理和效应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需提醒的是,耳朵后放血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且个体差异较大,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施术。
耳尖穴点刺放血
耳部是人体经脉气血汇聚之处,通过经络与全身脏腑相联系。
耳尖穴位于耳轮顶部,耳颞神经、迷走神经及舌咽神经的分支均分布于此,耳尖穴点刺放血除了可疏通面部血液循环,还可刺激局部相交的神经和血管来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利于炎症消退。
耳尖穴点刺放血是一种较为特殊的针刺治疗方式,通过放血的方式可以达到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将瘀滞于内的邪毒随血一同排出,因此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达到清热、泻火以及消炎止痛的作用,且其操作方式较为简单,创伤较小,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痛感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
将一侧的耳轮向耳屏对折,在耳廓的上尖端位置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使用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进行针刺治疗,进针时,应保证针头垂直于进针点,进针的深度约为2~3mm,待进针点出血后,轻轻挤压、放血,滴血5~6滴后即可进行止血处理。
每天进行一次针刺治疗,连续治疗3天。
针刺耳朵放血的原理针刺耳朵放血,是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也被称为“耳穴放血疗法”。
它源自于中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被认为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身体健康。
那么,针刺耳朵放血的原理是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耳朵在中医学中的重要性。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各个脏腑器官都与耳朵上的穴位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耳朵被视为一个微缩的人体反射区。
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可以影响到对应脏腑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在针刺耳朵放血的过程中,医生会选择耳廓上的一些特定穴位进行刺激,最常用的是“神门穴”和“乳突下”。
通过使用专业的耳针或者针灸针,轻轻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引起局部的微小出血。
这种微小出血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相反,它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供血情况,有利于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此外,针刺耳朵放血还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身体的内分泌和免疫系统,从而对全身产生调理作用。
这也是为什么针刺耳朵放血被认为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原因之一。
在现代医学的视角下,针刺耳朵放血的原理也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局部刺激疗法。
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可以引起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总的来说,针刺耳朵放血的原理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穴位,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它还可以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同时,它也可以被解释为一种局部刺激疗法。
无论是从中医学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医学的角度,针刺耳朵放血都有其独特的原理和作用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针刺耳朵放血属于专业的中医疗法,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切勿盲目尝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在选择针刺耳朵放血疗法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和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有效。
总之,针刺耳朵放血的原理是多方面的,它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身体产生调理作用。
在接受这种疗法时,一定要慎重选择医生和机构,确保安全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