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刀刺伤65例诊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96.28 KB
- 文档页数:1
腹部刀刺伤63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我院收治的腹部刀刺伤患者的治疗情况。
结果 63例腹部刀刺伤患者,腹壁清创缝合术3例,剖腹探查54例,保守治疗6例。
治愈61例,死亡2例。
结论对腹部刀刺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及时剖腹探查,术中仔细探查腹腔脏器,避免漏诊、漏治,是治疗腹部刀刺伤的诊治关键。
关键词腹部刀刺伤诊断治疗腹部刀刺伤所致的腹腔内脏器损伤在腹部外伤中较常见,掌握剖腹探查指征,提高诊治水平,对抢救伤员生命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我科1994~2004年收治腹部刀刺伤6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中男54例,女9例;最大年龄48岁,最小年龄16岁,平均年龄32岁。
1.2 刀刺部位及伤情上腹部33例,中腹部11例,下腹部12例,左、右腰部4例,左、右下胸部3例;2处损伤者8例,3处损伤者1例。
其中大网膜损伤5例,肝裂伤18例,胃裂伤7例(贯穿伤1例),脾裂伤13例,回肠及其系膜裂伤8例,空肠及其系膜裂伤4例,结肠裂伤5例,膈肌裂伤4例,肺裂伤1例,心包裂伤1例,腹膜后血肿2例。
合并颅脑外伤3例,右尺骨骨折1例,血气胸3例。
入院时表现为失血性休克46例,中毒性休克2例,腹膜炎58例。
80%于伤后1h来院,最长于伤后12h入院。
腹腔穿刺57例,腹腔穿刺阳性者44例,腹腔穿刺阴性者11例。
胸、腹透视31例,有膈下游离气体者8例。
B型超声检查33例,提示脏器损伤28例。
1.3 治疗本组剖腹探查54例,占85.7%;保守治疗6例,占9.5%;腹壁清创缝合3例,占4.8%,均系无明显腹膜刺激征,血流动力学稳定,经B型超声检查排除腹腔脏器损伤或反复腹腔穿刺阴性,伤后观察72h病情稳定者。
行修补术者,空、回肠9例,胃7例,肝18例,膈肌4例,十二指肠1例,胰、脾、结肠各1例;脾切除12例,肠系膜血管支结扎及系膜修补6例,2个脏器修补术6例(其中有胃肠道损伤2例)。
临床经验88开放性腹部刀刺伤一般都属于急诊,病情比较复杂,情况比较危急。
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患者腹腔脏器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并且引发并发症的机率比较大,合并胸腔脏器伤是比较常见的类型。
同时,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术后护理也不能够忽视,如果护理不到位,那么很容易引发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心肌缺血等疾病,是临床医学救治过程中难度比较大的疾病之一。
有鉴于此,交流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诊治体会,互通医疗救助过程中经验教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了。
本文将结合具体医疗实践,就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诊断、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1 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诊断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诊断也分为基本性的检查和借助仪器的检查。
基础性的检查一般应用于病情比较直观患者,而对于病情复杂,可能引发其他脏器损伤的开放性腹部刀刺伤则需要借助仪器做进一步的确诊,以便利于后期医疗救助活动的顺利展开。
1.1 基础性诊断需要进行基本性诊断的患者,一般病情都是比较明晰的,可以分为穿透伤及非穿透伤两种情况。
所谓穿透伤是指刀刺造成的腹部开放性损伤中有腹膜损伤,多数穿透伤是伴随内脏损伤的。
如果在腹部刀刺伤害过程中,没有造成腹膜的损伤,则是属于非穿透伤。
在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救治过程中,明确其属于损失类型,对于下一步的医疗救治有着深远的影响,也是实施其他医疗救治手段的基础。
在明确了患者所属损伤的类型以后,还需要对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包括是否休克,血压,脉搏,心率等是否正常。
同时也需要对患者的损伤的程度进行基本的评估。
不能够仅仅依靠体表创口的大小,就开放性腹部刀刺伤诊治体会丛培利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中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阿鲁科尔沁旗 025550 【摘 要】开放性腹部刀刺伤是医学界常见的疾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时有发生。
近几年,随着暴力事件及意外情况的增多,开放性腹部刀刺伤也呈现出日趋增加的趋势,为我国医学界在此方面的治疗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就开放性腹部刀刺伤的诊治问题展开讨论。
76例复杂性腹部创伤的救治体会目的:本文介绍76例腹部创伤包括含有腹部创伤的多發伤,腹部的多器官损伤,腹部同一器官的多处损伤等的救治。
方法:报告我院收治的76例复杂性腹部创伤的病人,从年龄、性别、致伤原因、损伤部位、损伤脏器、损伤程度等方面作以统计,并按创伤严重度评分法(AIS-ISS法以下简称ISS)对伤情进行评估[1]。
结果:本组病人均行手术治疗,治愈71例,生存率93.4%,死亡5例,病死率6.6%。
死亡与ISS值成正比,ISS值越高,死亡率越高。
其死因主要是不可逆的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症(以下简称MODS)。
结论:我的体会是:①诊断处理是否及时准确往往比伤情本身更影响生存率。
②复杂性腹部创伤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救治成功的关键。
③预防术后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
④加强创伤专业化建设是必要的。
标签:复杂;腹部创伤;救治体会复杂性腹部创伤,伤情复杂,病情危重,诊治难度较大,死亡率高。
我院1991年-2008年度收治的76例复杂性腹部创伤的病人,获得了一定的救治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69例,女7例,年龄最小的有8岁,最大的有62岁,15-40岁,58例(76.3%)。
1.2致伤原因车祸伤43例(56.5%),坠落伤17例(22.3%),斗殴伤7例(9.2%),挤压伤6例(7.9%),锐器刺伤3例(3.9%)。
1.3损伤情况每例损伤器官最少2个,最多达6个。
其中脾破裂29例次,肝破裂18例次,胰腺破裂9例次,胃损伤7例次,十二指损伤4例次,小肠损伤24例次,结、直肠损伤17例次,腹膜后血肿9例次,肠系膜血管断裂3例次,肠系膜血管破裂9例次,膀胱损伤5例次,输尿管损伤4例次,横膈损伤4例次。
本组有腹部以外合并伤40例(52.6%),合并创伤性休克42例(55.2%),腹部闭合性损伤64例(84.2%),腹部开放性损伤12例(15.7%),腹部多脏器损伤40例(52.6%),腹部同一器官多处损伤17例(22.3%),应用ISS以AIS-90版依据评分,本组ISS值小于等于25分者18例(23.7%),25-75分者54例(71%),75分以上者4例(5.2%)。
腹部损伤78例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病人的诊治结果。
结果:痊愈73例(93.6%),死亡5例(6.4%),死亡原因为难以纠正的休克、MODS、及合并症。
结论: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准确诊断,及时手术,注意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及损伤控制复苏的应用,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腹部损伤;诊断;手术;体会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事业的发展及部分治安方面的原因,腹部损伤的发生率居高不下,临床诊治不当可能危及生命,死亡率高达10%~20%[1]。
腹部损伤是常见的急腹症,早期诊断和正确的处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2]。
收集2005年至2011年经手术治疗的腹部损伤共78例,本文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78例,其中男性47例(60.3%),女性31例(39.7%),平均年龄40岁。
伤因:车祸伤51例(65.4%),锐器刺伤及砍伤13例(16.7%),高空坠落伤6例(7.7%),挤压伤5例(6.4%),打伤3例(3.8%)。
腹部闭合伤63例(80.8%),开放损伤15例(19.2%)。
受伤至入院时间为40min~15h,平均2.1h。
损伤脏器:脾破裂33例,肝破裂14例,小肠破裂11例,后腹膜血肿10例,肾破裂8例,肠系膜血管破裂4例,膀胱破裂4例,结肠破裂3例。
全部病例均经开腹探查证实诊断。
结果:73例(93.6%)痊愈(切口一期愈合,无并发症)。
死亡5例(6.1%)(住院期间内),死因:难以纠正的休克3例,合并症(严重感染,胆瘘等)1例,多器官功能不全救治无效1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均有明确的外伤史:(1)腹痛: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
(2)空腔脏器损伤以腹痛为主,伴有明显的腹膜炎表现。
(3)实质性脏器损伤表现为面色苍白、脉率加快、血压不稳定甚至休克,最重者表现为血压为零,心跳微弱接近停跳。
腹部刀刺伤63例的救治体会
李学彪;岳茂兴;李成林;杨鹤鸣;姜玉峰;张诗琳
【期刊名称】《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年(卷),期】2002(10)5
【摘要】目的:本文探索降低腹部刀刺伤患者死亡率的成功经验方法:大血管损伤,抢救时必需争分夺秒,对特殊刀刺伤的患者要进行特殊处理,采用诊断性腹腔穿刺,B 超迅速检查诊断,立即开放二条以上静脉通道,及时、快速、足量的液体复苏,从速作好术前准备,抗休克的同时果断手术,紧急控制来势凶猛的部位伤,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足够的供氧量,短程大剂量地塞米松和山莨菪碱,抗生素联合正确应用等。
结果:63例中共死亡2例,死亡率为3.17%。
结论:腹部刀刺伤多由暴力事件引起,损伤腹腔脏器机会较大,救治要求快速、果断、正确。
积极抗休克的同时,立即行手术止血和修补破裂的脏器,正确处理合并伤,术中避免漏诊,并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采用综合救治方法能降低腹部刀刺伤患者死亡率。
【总页数】2页(P599-600)
【关键词】腹部刀刺伤;救治;治疗
【作者】李学彪;岳茂兴;李成林;杨鹤鸣;姜玉峰;张诗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普通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41
【相关文献】
1.腹部刀刺伤47例救治体会 [J], 程渝
2.腹部刀刺伤致重要血管损伤的救治体会 [J], 高军林
3.腹部刀刺伤致心脏破裂3例救治体会 [J], 俞建琦;李捷;盛其美;李基业;陆家齐
4.21例严重胸腹部刀刺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J], 何川;陈磊;蔡波
5.腹部刀刺伤51例救治体会 [J], 向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腹部刀刺穿透伤的诊治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刀刺穿透伤的诊治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腹部刀刺穿透伤的诊断和治疗。
结果:剖腹手术62例,伤口清创缝合6例,治愈67例,死亡1例。
结论:利用伤道探查、腹腔穿刺,结合X线、B超、CT 检查,能迅速正确地作出腹部穿透伤的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术中注意避免遗漏受损脏器。
【关键词】腹部;刀刺穿透伤;诊断;手术治疗我院1998年7月~2007年6月收治的68例腹部刀刺穿透伤,回顾性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68例,其中男56例,女12例,年龄15~65岁。
伤后至入院时间0.5~12小时。
刀刺入口部位:腹部61例,腰背部6例,骶尾部1例。
腹部伤口最多4处,全身其它部位合并刺伤16例。
伤口长度1~5 cm。
1.2 临床表现:腹腔脏器从伤口脱出25例,其中大网膜脱出20例,小肠脱出4例,结肠脱出1例,伴休克20例,有腹膜炎15例,全部行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液和混浊液体56例,腹部X线检查60例,膈下见游离气体16例。
1.3 治疗及结果:本组60例行急诊剖腹探查,8例临床表现和体征不明显,诊断为腹壁损伤,行伤口清创缝合后观察,其中2例观察过程中病情变化,再行剖腹探查。
62例行剖腹探查手术中,腹腔内有明显脏器或组织损伤58例,其中腹腔内多脏器损伤33例,最多达4个脏器。
腹腔内出血量1 000 ml以上20例,其中腹腔内出血量超过2 000 ml者8例。
受损破裂脏器有:肝8例,脾10例,胰1例,肾4例,胃10例,十二指肠1例,小肠23例,结肠6例,膀胱1例,网膜及肠系膜血管断裂18例,下腔静脉破裂1例。
手术方式: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2例,结肠外置1例,脾切除9例,其余均为破裂脏器修补术。
本组治愈67例,死亡1例,为下腔静脉破裂大出血。
2 讨论腹部刀刺伤是否穿透腹壁通常经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借助腹腔穿刺、X线检查等,诊断一般不难。
如有疑问,必须行伤道探查。
腹部创伤的诊治体会作者:吐尔洪·沙木沙克,张锋,阿布力米提·阿木提【摘要】目的对136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总结腹部创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136例患者均行剖腹探查术,并对损伤的脏器进行相应处理。
结果经治疗136例患者痊愈133例,死亡3例,均因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病死率2.2%。
结论腹部创伤患者发病急,病情复杂、危重,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
由于腹腔内脏器多、致伤因素复杂、病情严重,给临床诊治造成一定困难。
若不及时正确处理,常造成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
所以腹部创伤患者必须及时、正确、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治疗,手术探查应全面细致,对多发伤应分清轻重缓急。
明确多脏器功能衰竭重在预防,要在脏器功能出现异常的早期,及早发现并予以纠正,可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
【关键词】腹部创伤;早期诊断;治疗原则腹部创伤发病急,病情复杂,是外科较为常见的急腹症,死亡率高,但如果处理及时、妥当,可以减少其死亡率。
我科从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腹部创伤患者136例,均行手术治疗。
结合文献,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8例,女8例,男女之比16∶1,年龄6~60岁,平均30岁,以20~30岁年龄者居多,约占59.3%。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84例(62%),坠落伤32例(23.5%),斗殴伤8例(6%),刀刺伤10例(7%),枪弹伤2例(1.5%)。
其中闭合性损伤28例(21%),开放性损伤108例(79%)。
单纯性腹壁损伤5例,腹内脏器损伤合并后腹膜损伤124例。
单一脏器损伤合并体表软组织损伤55例,2个脏器损伤58例,3个脏器损伤合并血管损伤5例。
脾脏损伤49例,肝损伤33例,胃损伤25例,腹膜后血肿18例,结肠破裂17例,膈肌损伤16例,小肠损伤16例,肠系膜损伤8例,胰腺损伤7例,肾损伤4例,膀胱损伤3例。
1.2 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入院时呈休克状态55例(40%),肠管及网膜外露29例(21.3%),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122例(90%),腹肌紧张伴有腹膜刺激征94例(69.1%),腹穿阳性者29例(21.3%),肠鸣音改变者28例(21%),移动性浊音阳性者49例(36%),经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腹部X线平片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120例(88.2%),行剖腹探查而明确诊断者12例(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