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 单元4 甘地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16
第四单元亚洲觉悟的前驱第2 课“圣雄”甘地课标要求叙述甘地领导印度公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教课要点难点甘地和印度公民大会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
教课过程一、成长历程(即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历程)(一)从前出身及修业生涯1、从前熏陶:博爱、素食、苦行、不杀生2、英国修业:掌握丰富法律知识基督教影响——宗教观的形成(不要与恶人作对)3、南非工作:领导南非争取印侨权益斗争——人生观的滋长(第一次遇到种族鄙视的味道)接受托尔斯泰思想——形成社会政治观以非暴力为武器领导反南非种族鄙视的斗争,迫使南非政府取销鄙视印度人的法律。
(二)提出“非暴力主义”思想1、甘地非暴力思想形成的原由(1)家庭影响:博爱、不杀生、素食、苦行。
(2)受《圣经》中对于不要与恶人作对的教训的影响。
(3)接受托尔斯泰以宗教之爱改革社会,实现人人同等的思想。
(4)在南非尝到种族鄙视味道。
2、甘地非暴力思想的内容(1)以为任何政治斗争都要以“博爱”精神为要旨;(悲观抵挡)(2)重申爱与真谛的一致,即在坚持“真谛”的同时,情愿牺牲自己也不向仇敌施加暴力。
(坚持真谛—中心)(三)“苦行僧”生活1、“苦行游说”:四漫游说,和缓各教派之间的矛盾。
2、土布运动:倡议土布运动,抵制英国的经济侵略评论:①以手工纺织抵制西方经济侵略,保护印度的民族经济,表现了其争取民族自治的民族主义精神。
② 反对资本主义及其物质文明,扔掉先进技术,是历史的倒退。
3、漫游各国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运动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阻挡印度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来源因)(二)运动内容:包含“非暴力抵挡”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两部分1、学生停课,抵制英人学校2、律师抵制英人法庭3、官员拒绝在英国殖民机构任职4、士兵不接受英发奖章(三)运动特色:采纳和平易合法的手段(四)主要形式:土布运动,食盐进军、不合作和绝食祷告。
高中历史选修4 圣雄甘地高中历史选修4 圣雄甘地课前准备阅读教材,列表整理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的概况,并谈谈你对“非暴力不合作运”的看法。
教学过程导入投影:“我们后代的子孙恐怕很难相信,世界上真有过这样一个人。
――爱因斯坦” 师:(我帅不帅?)我的同事们都说我像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你们看像谁?看不出来吧,我提示一下(用“开心辞典”的方式让学生)猜猜他是谁?新课: 环节一:他是谁――甘地印象师:投影展示以下材料(注:斜体字填空):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文明的不服从;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他1869年出生于印度教家庭。
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
人们称他为"马哈特马",意思是"伟大的灵魂"。
他领导了三次“不合作运动”,以争取民族独立。
为争取祖国独立和人间公正,他一生中曾17次绝食,18次进监狱,5次遇刺。
1948年1月30日,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9岁。
板书:甘地。
师:很好,仅凭这几段不完整的材料就能作出准确的判断,说明大家对甘地是有一定了解的。
哪位再来填一下空,把材料补充完整?从这些关键词中我们可以获得有关甘地的信息?板书:印度――印度教――文明不服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环节二:他做了什么――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知识梳理过渡:坚守“仁爱”,坚持真理,不仅是甘地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准则,也是他的政治理想。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斗争:为南非侨民的尊严和权利而战、为印度自由和独立而战、为人类和谐而战。
在这些斗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甘地作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和民族独立运动的领导人,为争取印度自由和独立,领导的三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并拿出预习作业。
对照下表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三圣雄甘地他是个瘦骨嶙峋的秃头印度教徒,半裸着身子,只裹着一块缠腰布;他周游印度各地拥挤的城市和贫穷污秽的乡村,主张用一种革命性武器:和平的不服从;他没有办事处,没有兵卒,也没有正式权力,可是能使印度瘫痪,因为他一句话,群众就会停工;他发动了三大群众运动:反对殖民地统治,反对种族主义,反对宗教偏执。
他为印度作出了两大杰出贡献:促进印度的自治独立和推动印度民族团结。
他就是印度圣雄甘地,第61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将每年的10月2日,即印度圣雄甘地的诞辰,定为“国际非暴力日"。
思考:“圣雄”是人们对甘地的称谓,意为“伟大的灵魂”。
你认为人们称甘地为“伟大的灵魂”的原因是什么?提示:甘地创立并宣传非暴力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他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信心。
课标要求:讲述甘地领导印度国民大会党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事迹,认识其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历史作用。
一、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思想1.产生过程(1)甘地从小熟读________经典,把“____________,用德报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2)在南非工作期间,甘地把印度教毗温奴派的仁爱、素食、不杀生主张同《圣经》《古兰经》中的______思想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非暴力主义”的思想,提出了非暴力抵抗的主张。
2.主要内容:认为暴力孕育暴力,“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报复原则,只能导致人类丧失______;主张以______改造人类,并创造了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3.最初实践(1)在南非的实践:投身于当地反对________的斗争中,迫使南非政府废除歧视______人的法律。
(2)在印度的实践①1909年,甘地出版《________》一书,阐述了争取印度自由的思想。
②______年,甘地回到印度.为了使各宗教派别和睦相处,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到各处访问,安抚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