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
- 格式:pptx
- 大小:542.33 KB
- 文档页数:25
坐堡挫丝叠盘查垫!!笙!旦筮坐鲞筮!翅£堕!』盟!坠翌!:』塑!!盟垫!!:Y丛丝:塑些!即首选药物。
(2)药物评价标准:一线药物:专家选为7~9分(非常情况下更合适和通常情况下合适);--线药物:专家选为4~6分;三线药物:专家选为l一3分(通常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
结果一、基本信息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49份(98%)。
49名专家中,男性38名(77.6%),女性11名(22.4%);年龄35~8l岁,平均(53.9±10.8)岁。
平均从事神经科专业时间为(29.2±10.5)年(11—51年)。
其中,癫痫专业医生43名(87.8%),平均从业时间(17.94-10.2)年(3—45年)。
曾经从事过其他医学专业有:内科学、老年痴呆专业、脑电图专业、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
46名(93.88%)所在单位系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名为癫痫专科医院医生,1名为神经科专科医院医生。
所有专家每月诊治癫痫患者20—800例(中位数100例),其中43例(87.76%)近5年参加或主持过癫痫的临床或基础研究。
完成本问卷所花费的时间为35~2880min(中位数165min)。
二、总体治疗策略有关2种癫痫发作类氆的首选治疗,100%的专家选择单药。
其他步骤治疗策略分别见图1、2(问卷设计中共有7个步骤,但仅少数专家完成丁最后2步,故此处仅归纳第1—5步的结果)。
三、初始用药1.新诊断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丙戊酸是3种发作类型(伞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的一线药物且是惟一的首选药物。
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的一线药物除丙戊酸外,还有托吡酯和拉莫三嗪。
当丙戊酸治疗失败后,用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首选药物拉莫三嗪,一线药物有拉荧三嗪、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
失神发作的首选与一线药物均为拉莫三嗪。
肌阵挛发作无首选药物,一线用药足左乙拉西坦。
拉英三嗪或托吡酯治疗失败后的3种全面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均为丙戊酸(表1)。
脑性瘫痪共患癫痫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完整版)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一组因发育中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导致患儿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1]。
脑瘫患儿常共患多种中枢神经功能障碍,除认知发育落后外,癫痫同样是脑瘫患儿常见共患病之一,其在脑瘫患儿中的发生率为35%~62%,平均为43%[2]。
脑瘫共患癫痫患儿中超过一半是在1岁以内首次发病,92%以上发生在4岁前[2,3,4,5,6]。
脑瘫患儿中的癫痫患病率高达一般儿童的5倍[7],新生儿惊厥、低出生体重、颅内出血、脑损伤性灰白质病变及脑结构畸形为脑瘫患儿共患癫痫的主要高危因素[8,9]。
脑瘫共患癫痫的发生率还与脑瘫类型相关,其中以痉挛型脑瘫共患癫痫者占大多数,且发病年龄大多更小[10,11,12]。
癫痫发作将有可能进一步加重脑损伤,危害患儿认知和运动发育,直接影响康复疗效及预后,同时对患儿家庭尤其母亲生活质量带来显著负面影响[3,6,13,14,15]。
因而,能否尽早对其癫痫发作实现持续控制将直接影响患儿的远期预后。
然而,正是由于脑瘫共患癫痫的高患病率及相互关联性,致使更多患儿面临跨专业就医,容易导致脑瘫患儿的癫痫诊治被延误或处置不规范。
鉴于尽早控制脑瘫共患癫痫的重要性及临床诊治的复杂性,应将所有疑似或确认共患癫痫的患儿及时推荐到具有小儿癫痫专长的专业医师处会诊。
迄今国内外缺乏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
基于临床实践的迫切需要,在重点参考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nternational League AgainstEpilepsy,ILAE)颁布的癫痫发作类型及癫痫最新分类、2015年ILAE发表的婴儿癫痫诊治专家建议和全球实况调研意见分析等国际共识基础上[16,17,18,19,20],结合中国实情,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康复学组与神经学组相关专家,共同商议并制定本共识。
此共识原则上同样适用于尚不能确诊为脑瘫却已有癫痫发作的婴儿期脑损伤运动障碍的临床诊治。
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 我国约有900万癫痫患者,使用抗癫痫药物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自1912年苯巴比妥问世以来,抗癫痫药物已走过百年历程。
从传统抗癫痫药物、新一代抗癫痫药物,到近年来诞生的第三代抗癫痫药物,抗癫痫药物的发展令临床医生、科研工作者和癫痫患者都为之振奋。
·面对日益繁多的药物选择,如何制定因药而异、因人而异的治疗策略是神经科医生与癫痫专科医生面临的课题。
· 为合理选用抗癫痫药物,减少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国专家对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与症状性部分性癫痫的药物治疗策略,以及在共患病的癫痫患者与癫痫特殊人群中的抗癫痫药物应用达成“抗癫痫药物治疗专家共识”。
图 1 特发性全面性概痛的治疗步骤图 2 症状性部分性撷痫的治疗步骤选 择 该 治 疗 方 法 的 专 家 百 分 比 ( % )选择该治疗方法的专家百分比(%)表2 症状性部分性癫痫的初始与第“种药物治疗选择治疗步骤简单部分性发作首选(%) 一线药物复杂部分性发作首选(%) 一线药物继发性全面性发作首选(%) 一线药物初始药物CBZ(89.8) CBZ、OXC、LTG、CBZ(93.9) CBZ、OXC、LTG、CBZ(87.8) CBZ、OXC、ITG, 0XC(67.3) TPM、LEV 0XC(72.9) TPM、LEV 0XC(64.6)LTG(50.0)TPM、LEV、VPACBZ失败后LTG(64.6)OxC(58.7) LTC、OXC、TPM、LEV,VPALTG(63.8) LTG、TPM、OXC、LEV LTG(63.0) LTG、TPM,OXC、LEV,VPALTG失败后OXC(83.3)CBZ(66.7) OXC、CBZ、TPM、LEV 0XC(81.3)CBZ(76.6))XC、CBZ、TPM、LEV OXC(79.2)CBZ(70.8)OXC、CBZ、TPM,LEV、VPAOXC失败后LTG(57.4) LTG、TPM、LEV LTG(59.6) LTG、TPM,LEV LTG(63.8)TPM(51.0) LTG,TPM,LEV, VPAPHT失败后CBZ(66.7) CBZ、OXC,LTG、CBZ(70.8) CBZ、OXC、LTG, CBZ(63.8) CBZ、LTG、OXC、OXC(72.3) LTG(61.7) TPM,LEV、VPA OXC(76.6)LTG(57,4)TPM、LEV LTG(58.7)0XC(62.5)TPM、VPA,LEVTPM失败后CBZ(68.8))XC(68.1)LTG(59.6】CBZ OXC、LTC,LEV CBZ(76.6)OXC(74,5)LTG(55.3)CBZ、OXC、LTG、LEV CBZ(75.0)LTG(59,6)OXC(68.1)CBZ、LTG,OXC、LFV、VPAVPA失败后CBZ(72.9) CBZ、OXC、LTG、CBZ(83.0) CB7、OXC、LTG、CBZ(77,1) CBZ,OXC,LTG、0XC(71.7) LTC(57.4】TPM、LEV 0XC(80.4)LTG(55.3)TPM、LEV 0XC(71.7)LTG(56.5)TPM、LEVGBP失败后0XC(76.1) 0XC,CBZ,LTG, CBZ(78.7) CBZ、OXC、ITG,LEV、CB7(74.5) CBZ、I.TG.OXC,CBZ(74.5) LTG(65.2) TPM,LEV OXC(82.2)LTC(63.1)TPM ITG(69,6)OXC(68.9)TPM、LEV,VPALEV失败后CBZ(70.8)OXC(67.1)LTG(61.7) CBZ、OXC,LTG.TPM CBZ(79.2)OXC(74.5)LTG(6[.7)CBZ、QXC、LTC、TPM 0XC(74,5)CBZ(70.8)LTG(66.0)OXC,CBZ,LTG、TPM注:CBZ:卡马西平;LTG;拉莫二嗪;OXC;奥卡西平;PHT;苯妥英的;TPM:托吡酯;VPA:丙戊酸钠;GBP: 加巴喷丁;LEV;左乙拉西坦联合用药首选组合表3特发性全面性癫痫联合用药的首选组合药物B药物A 全身强直.阵孪发作失神发作肌阵挛发作LTG VPA VPA VPALEV VPA VPA VPATPM VPA VPA VPAVPA LTG LTG 一注:LTG:拉莫三嗪;LEV:左乙拉西坦;TPM:托吡酯;VPA:丙戊酸;-:无表 4 症状性部分性癫痫联合用药的首选组合药物A药物B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部分继发全面性发作CBZ TPM TPM、LEV TPM、VPA、LEV CBP OXC OXC,CRZ 0XC、CBZLTG VPA、TPM VPA、TPM VPA、TPMLEV CBZ、OXC,LTG CBZ、OXC、LTG CBZ、OXC、LTG、TPM,VPA OXC TPM LEV VPAPB 一一一PHT TPM TPMTPM CBZ CBZ,OXC CBZ、LTG、VPA、OXCVPA LTG,CBZ LTG,CBZ,OXC LTG、CBZ,OXC注:CBZ: 卡马西平;CBP: 加巴喷丁;LTG: 拉莫三嗪;LEV; 左乙拉西坦;OXC:奥卡西平;PB: 苯巴比妥;PHT:苯妥英钠;TPM:托吡酯;VPA: 丙戊酸; -:无表5特殊人群的药物治疗选择特殊人群类型全面性发作首选(%) 线药物首选(%)部分性发作一线药物健康育龄期妇女LTG(73.3)LEV(50.0)LTG、LEV、TPM LTG(64.4) LTG、LEV、OXC,TPM计划受孕并哺乳LTG(74.5) LTG、LEV LTG(70.2) LTG、LEV不伴其他系统疾病的老年搬痫患者一LTG(68.8).0XC(51.1) LTG、OXC、LEV,TPM、CBZ,VPA 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老年癫痫患者LTG(59.6)、LEV(56.8) LTG、LEV、OXC、TPM学龄期儿童LTG(54.2) LTC、LEV OXC(74.5)、LTG(58.7) OXC,LTG、LEV、CBZ、VPA 注:LTG;拉莫三嗪;LEV:左乙拉西坦;TPM:托吡酯;OXC;奥卡西平;CBZ:卡马两平;VPA;丙戊酸; -:无表6 伴有共患病的癫痫患者药物治疗共患病首选(%) 全面性发作一线药物首选(%)部分性发作一线药物伴抑郁VPA(78.3) VPA,LTG LTG(68.9) LTC、OXC、CBZ,VPALTG(64.4) 0XC(62.8)CBZ(57.8)伴行为问题VPA(86.0) VPA,LTG CBZ(62.8) CBZ、OXC、LTG、VPALTG(57.8) 0XC(56.8)LTG(59.5)伴肾衰竭 VPA(54.3) LTG、VPA,LEV LTG(50.0) LTG,LEVHBsAg(+),肝功能(-) TPM(56.3) TPM、LEV、LTG 0XC(52.2) TPM、LEV、LTG、OXCLEV(50.0)HBsAg(+),肝功能(+) TPM(57.4) TPM,LEV、LTC TPM(57.4) TPM,LEV、LTCLFV(52.3) LEV(56.8)肝病(除外乙型肝炎) TPM(60.4) TPM、LEV、LTC TPM(60.4) TPM,LEVLEV(55.6) LEV(60.0)认知损害儿童LTG(65.2) LTG、LEV,VPA LTG(63.3) LTG、OXC、LEVOXC(53.1)认知损害老年人 LTG(64.6) LTG、LEV、VPA LTG(70.8) LTG,OXC、LEV0XC(52.2)LEV(50.0) 注:VPA;丙戊酸;LTG:拉莫三嗪;TPM;托吡酯;LEV:左乙拉西坦;OXC;奥卡西平;CBZ;卡马西平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对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丙戊酸治疗失败后,用于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的首选药物为拉莫三嗪,一线药物有拉莫三嗪、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失神发作一线与首选药物均为拉莫三嗪,均与AAN 共识完全一致。
坐堡挫丝叠盘查垫!!笙!旦筮坐鲞筮!翅£堕!』盟!坠翌!:』塑!!盟垫!!:Y丛丝:塑些!即首选药物。
(2)药物评价标准:一线药物:专家选为7~9分(非常情况下更合适和通常情况下合适);--线药物:专家选为4~6分;三线药物:专家选为l一3分(通常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
结果一、基本信息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49份(98%)。
49名专家中,男性38名(77.6%),女性11名(22.4%);年龄35~8l岁,平均(53.9±10.8)岁。
平均从事神经科专业时间为(29.2±10.5)年(11—51年)。
其中,癫痫专业医生43名(87.8%),平均从业时间(17.94-10.2)年(3—45年)。
曾经从事过其他医学专业有:内科学、老年痴呆专业、脑电图专业、基础医学与预防医学。
46名(93.88%)所在单位系综合性医院神经内科,2名为癫痫专科医院医生,1名为神经科专科医院医生。
所有专家每月诊治癫痫患者20—800例(中位数100例),其中43例(87.76%)近5年参加或主持过癫痫的临床或基础研究。
完成本问卷所花费的时间为35~2880min(中位数165min)。
二、总体治疗策略有关2种癫痫发作类氆的首选治疗,100%的专家选择单药。
其他步骤治疗策略分别见图1、2(问卷设计中共有7个步骤,但仅少数专家完成丁最后2步,故此处仅归纳第1—5步的结果)。
三、初始用药1.新诊断特发性全面性癫痫:丙戊酸是3种发作类型(伞身强直一阵挛发作、失神发作和肌阵挛发作)的一线药物且是惟一的首选药物。
全身强直一阵挛发作的一线药物除丙戊酸外,还有托吡酯和拉莫三嗪。
当丙戊酸治疗失败后,用于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首选药物拉莫三嗪,一线药物有拉荧三嗪、托吡酯与左乙拉西坦。
失神发作的首选与一线药物均为拉莫三嗪。
肌阵挛发作无首选药物,一线用药足左乙拉西坦。
拉英三嗪或托吡酯治疗失败后的3种全面性发作的首选药物均为丙戊酸(表1)。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监护与治疗(成人)中国专家共识(全文)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是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神经科常见急危重症。
据国外文献报道病死率为3%一33%。
中国西南部地区SE的病死率为15.8%。
早期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系统全面的生命支持,能防止因惊厥时间过长导致的不可逆性脑损伤和重要脏器功能损伤,成为改变SE不良预后的关键。
欧洲神经病学学会联盟的《成人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指南》(简称欧洲指南)和2012年美国神经重症学会癫痫持续状态指南编写委员会的《癫痫持续状态的评估与处理指南》(简称美国指南)相继发表,而迄今为止,中国尚无结合国内医疗现状和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的相关指导性文件。
为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重症协作组组织国内相关专家(神经科医师、神经重症医师、临床药师)撰写了《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监护与治疗(成人)中国专家共识》,希望对广大神经科医师、重症医学科医师、急诊科医师和临床药师的医疗实践有所借鉴与帮助。
撰写方法:对癫痫持续状态(成人)文献进行了检索与复习,采用牛津循证医学中心证据分级标准进行证据级别确认和推荐意见确认,对证据暂不充分,但专家讨论达到高度共识的意见提高推荐级别(A级推荐)。
一、定义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1981年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分类和术语委员会将SE定义为:一次抽搐发作持续足够长时间,或反复抽搐发作而发作间期意识未恢复。
2001年ILAE分类和术语委员会修改SE定义为:发作时间超过该类型大多数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或反复发作,在发作间期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未恢复到正常基线。
随着临床试验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SE发作持续时间的限定从最早的30 min,逐渐缩短至Lowenstein等提出的适合临床应用的操作定义,即每次惊厥发作持续5 min以上,或2次以上发作,发作间期意识未能完全恢复。
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CSE):在所有癫痫持续状态发作类型中CSE最急、最重,表现为持续的肢体强直、阵挛或强直一阵挛,并伴有意识障碍(包括意识模糊、嗜睡、昏睡、昏迷)。
()中国颅脑手术后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作者:————————————————————————————————日期:中国抗癫痫协会专家组《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7):751-754癫痫发作是颅脑疾病较常见的伴随症状,在颅脑外科手术后,3-40%的患者出现癫痫发作。
如何在颅脑疾病手术前后应用抗癫痫药物,避免癫痫发作的产生或使发作得到有效控制,将癫痫发作给患者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是神经外科医生的重要责任,由于术后患者也会就诊于神经内科或儿科,所以从事癫痫专业的神经内科和儿科医师,也需注意此问题。
2010年由中国抗癫痫协会主持发表了《癫痫手术前后抗癫痫药物应用共识》,为从事癫痫手术的临床医生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但该《共识》未能涵盖其他颅脑疾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规范化应用问题,为此,中国抗痗痫协会再次组织国内从事瘭痫专业的神经外科及神经内科和儿科专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复习和分析总结,参照循证医学证据,结合抗癫痫药物目前已有的研究证据、药物特性、国内已批准的适应症等因素,对各种颅脑疾病、特别是术前未诊断“癫痫”的患者手术后抗癫痫药物的应用达成如下共识,相信会对从事各类颅脑疾病诊治的神经外科及内科、儿科医生的相关临床医疗实践有所裨益。
一、颅脑疾病术后癫痫发作颅脑外科手术后的癫痫发作,根据发生时间分为即刻 (≤24小时)、早期(>24小时,≤2周)和晚期癫痫发作(>2 周)三类。
手术后的癫痫发作通常发生在幕上开颅手术后,而幕下开颅手术(牵拉或血管原因造成大脑损伤者除外)术后癫痫发作出现率很低。
术后出现癫痫发作,是否诊断为“癫痫”,应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癫痫病分册》(以下简称《指南》)的相关诊断标准做出。
颅脑疾病手术后如有癫痫发作,可能产生颅内出血、脑水肿等诸多危害,而抗癫痫药物也存在高敏反应、肝功损害和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潜在风险,所以应当有甄别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癫痫药物,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特点是发作性脑功能异常。
其中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Generalized convulsive status epilepticus, GCSE)是一种严重的癫痫持续状态,其发作特点为强直阵挛后立即进入全身阵挛,持续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或连续不断的癫痫发作,造成患者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GCSE的治疗一直是癫痫领域的难点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国内众多专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与交流,并于20xx年达成共识。
本文将对成人全面性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进行阐述。
1. 早期治疗的重要性GCSE是一种紧急情况,早期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早期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是首选,如苯妥英钠、丙戊酸钠等。
同时,应给予氧气吸入、辅助通气等支持治疗,早期迅速实施。
2. 终止癫痫状态的治疗策略当早期治疗无效时,需要迅速采用更积极的治疗策略。
具体措施包括:①使用非镇静剂的抗癫痫药物,如托吡酯、左乙拉西坦等,以尽快控制癫痫发作;②使用镇静剂,如氯胺酮、硫喷妥钠等,用于终止癫痫状态;③考虑使用其他治疗方法,如电休克疗法、脑电图反馈治疗等,以提高治疗效果。
3. 病因治疗的重要性GCSE患者主要由于药物治疗不当、脑部损伤、代谢性疾病等原因引起。
因此,在终止癫痫状态的同时,应积极寻找并治疗病因。
若有明确的病因可迅速处理,如血糖异常、电解质紊乱等;若无明确病因,则应进行详细的病因学检查与评估。
4. 高级治疗手段的应用当经过上述治疗仍无法终止癫痫状态时,需采用更高级的治疗手段。
如舒马格林综合征可考虑丙戊酸铵,肉毒杆菌等;颞叶癫痫可考虑外科手术等。
此外,还可以联合使用多种治疗方法,如抗癫痫药物、脑电图反馈治疗等。
5. 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GCSE的并发症包括缺氧、长期癫痫脑损害等,需及时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