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语言连贯
- 格式:ppt
- 大小:1.75 MB
- 文档页数:50
考点四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衔接语句的连贯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者是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语句前后照应,搭配得当,脉络清晰,文气顺畅,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
【知识图解】读语段,明大意读选项,明内容入语境,析对应步骤方法语句衔接]基本要求保持话题、陈述对象一致保持结构、句式一致保持顺序的合理性保持语言形式的衔接与呼应【备考建议】本考点主要讲解“词语复位''“语句复位”“语句排序”三种题型。
要求考生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语句补写,后面章节专讲。
一、词语复位题——理解语境,理清关系词语复位题的考查侧重于连词的关联作用和副词的语法功能,连带考查个别实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语法功能。
这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解答这类题既要考虑到语言的连贯性,又要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相关虚词、实词的意义和语法功能。
词语选用答题“三步骤”d止):通读文段,了解大意,关注标点,划分层〔第G步h.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育¥正¥凭第一步划分的层次和语感逐空试填某一1H■词语,直至出现有较大区分度和正确把握11L匿的至笛也.嬖丕现定签&__________苴三?初步选择的答案,确定最终答案。
典例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一①―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一②一…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摒弃功利性…也…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一④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①②③④⑤⑥A其实这而要确定所以/B这其实/能认为因为即使C实际上却会/可能就是D这当然就是如果/虽然[自主尝试]_________二、语句复位题一一着眼5角度语句复位题是定位选句,指的是将某一语段中的句子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考生从中选出原句,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2022年高考语文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专项练习附答案一、高中语文语句连贯(排序)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汉文帝“崇尚节俭”。
他不仅管住自己,①________ ,所宠幸的慎夫人“衣不曳地,帐不文绣”,就是后人津津乐道的例子。
②________ ,甚至预先安排后事时一再强调丧事节办,厉行“薄葬”,严防浪费。
当然,他任意赏赐铜山于近佞宠臣邓通之类记载的传世,说明③________ ,但这毕竟瑕不掩瑜。
2.欢送词是主人在活动结束时欢送客人而发表的讲话。
假设姚江中学学生会成员应邀来东山中学参加“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假如你是东山中学学生会主席,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在活动结束时,致辞表示欢送。
请在横线处补写欢送词。
(100字左右)亲爱的姚江中学学生会的同学们:首先,我谨代表东山中学学生会,对你们参加我校“地球一小时”公益活动,表示真诚的感谢。
________最后,祝大家一路顺风,万事如意!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016年11月15日上午8时,北上广三个城市正式启动了中国版的“丢书大战”活动(注:“丢书大战”指的是人们将书本丢在地铁、商场等公共场所,供他人取阅的一种公益行为。
)黄晓明、徐静蕾等明星也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贴出自己即将要“丢弃”的书本,①________。
公众人物的正面示范,②________,很多网友纷纷转发“丢书大战”的相关活动链接。
不少其它城市的网友则遗憾地留言:“③________?”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陆续开发出各种电子皮肤,电子皮肤不仅像人类皮肤一样具有一定的柔韧性,①________,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制的电子皮肤遍布高灵敏度电子感应器,甚至可感知一只蝴蝶落在上面的压力,如果电子皮肤能应用于临床,对于需要皮肤移植的病人来说无疑将是一大福音。
【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讲】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07.1 语言表达的连贯——语句衔接教学目标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重点难点能够根据语境选用恰当的句子,做到语言连贯。
教学过程一历年高考题型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命题特点2022年国考4套卷均为补写语句2021新高考Ⅰ、2020新高考Ⅱ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1)语言连贯考查总体特点:①考查的频率“高”(或“热”)。
无论采用何种题型,连贯题从未“缺席”过全国卷。
②考查的题型“活”。
或用客观题,或用主观题;或用复位题,或用补写题,或同时用两种题型。
③考查的重点“显”。
虽然题点、题型在变,但有一个重点很突出,那就是情境补句。
该题型近5年来,除2018年暂缺外,都是必考题。
④考查的趋势“综”。
单独设题的可能性有,但很小,更多的是命题趋向综合性、情境化,即提供一个语段,与词语、病句、修辞等一起考查,尤其是情境补句题,不大可能再单独设题了,更多的是与其他考点综合考查。
(2)语句衔接考查特点:①所选句子或为语段中完整的一句,或为语段中完整句子的一部分。
②与上下文高度衔接,几乎都有“过渡”性质。
③采用单选题型,与词语、病句等一同考查。
2018—2020全国Ⅰ、Ⅱ、Ⅲ2021全国甲、乙知识图要二掌握选句复位连贯的四要求一、保持话题、陈述对象的一致性话题一致是保持语言连贯的基本要求。
一个长句或句群只有话题和陈述对象一致,中心才会明确,语意才能贯通。
如果中间转换了话题或陈述对象(主语),势必会影响到语意的连贯。
从句子连贯的角度看,保持主语前后一致最重要。
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答案C解析从上文来看,语段的陈述对象是“巨龙”,也就是港珠澳大桥。
高考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连贯)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
(),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
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
A.任何国家的任一经典文艺作品B.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C.不同时代的任何经典文艺作品D.产生经典文艺作品的任何时代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从上空俯瞰港珠澳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千米处倏忽隐没,再在6千米外腾空而起,(),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
A.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两端B.两端的小岛连接在一起,状似蚝贝C.连接两端的小岛,状似蚝贝D.两端的小岛像蚝贝一样连接起来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老生胡子的颜色相沿成习,一般是根据角色的年龄而定:壮年角色戴黑色胡子,中老年角色戴黪色胡子,老年角色戴白色胡子。
是不是年老的角色就是老生呢?也不一定,比如诸葛亮实际上比周瑜的年龄要小,但为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京剧中诸葛亮是老生,周瑜是小生。
京剧老生的人物扮相要贴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同时还要兼顾形象色彩上的搭配。
()。
所以有说法是“宁穿破,不穿错”。
A.如果角色上半身穿红蟒,下半身就不能穿黑彩裤B.如果角色下半身穿黑彩裤,上半身就不能穿红蟒C.红蟒如果穿在角色上半身,下半身就不能穿黑彩裤D.如果角色上半身穿红蟒,黑彩裤就不能穿在下半身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中国网络文学经过多年的发展,培育了大量的写手,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许多网络写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格调不高,不能反映当代中国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而是遵循一种“快感机制”,供大众“悦读”。
这其实是价值错位、急功近利的表现。
网络写手应该摆正心态,自觉跳出“作品点击量”的桎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25年高考复习第九章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简明、连贯语言表达“简明”的“简”就是简简单单,不啰唆重复,它是指量上的要求,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明”就是表述要清晰,明白易懂,它是指质上的要求,是要求表达的效果最佳,表达的明晰度最高。
反之,即是晦涩、有歧义、啰唆、无条理。
语言表达“连贯”是语言表达中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通畅的方法,它的三个条件是:(1)统一的话题;(2)合理的句序;(3)语言的衔接与呼应。
一、要明确语言表达“简明”的具体要求1.做到语言简洁。
大体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一是语句中不要出现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
什么是表意功能完全相同的成分?请看以下例句:“他年龄不大,头上却早早地谢顶了。
”在这句话中“谢顶”就是指成片的头发脱落光这一生理现象,这里再加上“头上”一词,就不够简洁了。
二是可用可不用的虚词,尽量不用。
比如:“这是一件新的毛衣”,这里的“的”字应当省去。
又比如:“我因为心里有点烦,所以出来走一走。
”这里的“因为”“所以”用得就多余。
三是可以用指代性或替代性词语替代的内容,要尽量替代,而不用再重述原来的内容。
比如:“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这个复句中,后一分句中的“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完全可以用“对上述问题”来替代。
2.做到语意明白、确定。
这可以从口语、书面语两个角度来考虑问题。
对于口语,一是要注意重音恰当。
在口语中由于重音不同,同样的话却能表示不同的意思。
比如:“王刚来了”,如果说成“王刚..”,表意重点就不一样,前者..来了”和说成“王刚来了侧重表示来的人是王刚,而不是其他人,后者侧重强调王刚已经来到了,没有缺席。
二是要注意合理停顿。
在口语中,同一句话由于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有时会有很大差别。
例如“演员要演好戏”,如果按如下停顿“演员/要/演/好戏”与按“演员/要/演好/戏”停顿,意思就不大一样。
语言连贯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家乡的味道,就是红薯的味道。
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头,是红薯哺育了我的家乡人。
红薯可在春、夏两季种植。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又加之深秋之后,气温越来越低,红薯很简单霉变坏掉。
①鲜红薯好吃但不易贮存②红薯是高产作物③深秋季节,夜长昼短,天气变凉,红薯已停止生长④所以生产队每收一块地里的红薯,一家都要分得百十斤或者几百斤⑤特殊是在收和分的过程中,都程度不同地碰破了红薯皮⑥这时春红薯和夏红薯都要起先收了A.②①⑥③⑤④B.②④③⑥①⑤C.③①⑥⑤④②D.③⑥②④①⑤答案 D解析首先依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②④是一组,交代红薯的“高产”特点;③⑥是一组,介绍红薯的生长习性;①⑤是一组,介绍鲜红薯不易贮存的特点,由此可解除A、C两项。
再依据与上文“红薯可在春、夏两季种植”的连接可推断,介绍红薯的生长习性的③⑥应在前,由此即可选定答案。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连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年,__________,到2024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可能会超越美国,居世界第一位。
不过,走向世界的路,对我们来说还“漫漫其修远”。
中国假如要走向世界,就要高度现代化,全盘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技和国防现代化,已经“化”出了很大的成果,__________?细细斟酌,的确,__________。
①中国飞速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了火车头,拉动全球经济增长②中国发展飞速,势头迅猛,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已经成为了火车头③而我们的服务、管理和制度的现代化呢④而我们的管理、制度和服务的现代化呢⑤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⑥我们还要走很长的路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⑥答案 C解析①②句中,应先有“火车头”,才有“拉动”;另外“经济增长”与下文“经济总量”也连接;本题考的是“连接最恰当的”,不是结构一样,所以①比②好。
微专题(九)|连贯(含补写语句)——形式多变语言表达“连贯”指能够调整语句之间的顺序,注意前后照应和衔接。
考查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句子复位题,可以是“定位选句”,即句子的位置已确定,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也可以是“定句选位”,即句子内容已确定,要求从文章、段落中找出合适的位置复位。
二是排列句序题,即将语段内顺序打乱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语意连贯。
三是补写语句题,即根据具体的语段,写出语段中空格处的语句等。
但不论哪种考查形式,连贯考查的都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考查的实质无非两个方面,一是逻辑思维,二是语言组织的规律,即“事理”和“文理”。
事理往往表现为“思路”和语段的“中心”,而文理主要体现为词语、句式等运用,目的是使句子更加通顺流畅。
题型一定位选句式连贯——灵活运用六原则所谓“连贯”,即上下文之间要有明显的联系,话题要统一,陈述对象尽可能保持一致,句子的组合与衔接要自然。
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共同的话题、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衔接与呼应,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原则1 话题统一无论句群、复句还是几个单句,如果构成一个段落,就要围绕一定的中心,比如集中表述一件事情、一个场景、一种思想等。
具体地说,这个段落讲述的内容主旨、观点、思想要统一,同时陈述对象一般是主语要统一。
(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其实,寂寞给人的不仅是真实,而且也是一种锤炼,一种感情与思想的升华。
有时,寂寞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取得非凡成就的人,________。
A.往往都是最有才能的人,又都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B.往往固然是最有才能,但首先是最能耐得住寂寞的人C.往往倒不是最有才能的人,而是最耐得住寂寞的人D.往往是那些首先具有才能,其次还耐得住寂寞的人[自主尝试] 选解析:选B 横线前的文字强调了“寂寞”的意义。
A项,“又”表示并列关系,指“最有才能”和“最耐得住寂寞”同等重要,未突出重点。
专题二语言表达连贯(语句排序、补写句子)——理清语脉找规律,遣词造句须细心从历年高考试题来看,语言表达连贯是考查的热点及重点,显性的考查包括语句排序题、语句复位题等,隐性的考查包括因境补文题、仿句题、图文转换题等,它最容易结合各式各类、推陈出新的开放式语言应用题来考查。
语句复位题在前一个专题已讲,本专题根据高考考题情况,针对“连贯”考点,从语句排序和补写句子两种命题形式来突破,重点突破语句填空题(补写句子)。
解答语句排序题采用“3步骤4排法”的形式突破。
解答语句填空题重要的是能够在了解语段的基础上,辨明句间关系,找准对应点。
1.(2020·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瘦西湖的景妙在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雨丝风片,烟波画船,人影衣香,赤栏小桥,游览应以舟行最能体会到其中妙处。
①白塔与五亭桥分占圆拱门内②回视小金山③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④最巧是从小金山下沿堤至“钓鱼台”⑤又在另一拱门中A.②③④①⑤B.②⑤④①③C.④①②⑤③D.④③②⑤①解析排序时要找准切入点,抓住关系最为密切的句子。
④句“最巧是……”与前文“瘦西湖的景妙在巧”连接最紧密,故④句在最前面,排除A、B两项。
③句“所谓面面有情,于此方得”明显是结论句,应在最后,排除D项。
答案C2.(2019·江苏卷)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南方,芭蕉栽植容易,几乎四季常青。
________至于月映蕉影、雪压残叶,那更是诗人画家所向往的了。
①它覆盖面积大,吸收热量大,叶子湿度大。
②古人在走廊或书房边种上芭蕉,称为蕉廊、蕉房,饶有诗意。
③因此蕉阴之下,是最舒适的小坐闲谈之处。
④在旁边配上几竿竹,点上一块石,真像一幅元人的小景。
⑤在夏日是清凉世界,在秋天是分绿上窗。
⑥小雨乍至,点滴醒人;斜阳初过,青翠照眼。
[导语]语言连贯是考生语言组织运用方面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语言表达的热点与难点。
因为它很能检测出考生语言与思维的双重素养。
全国卷对它“情有独钟”,几乎每年必考,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甚至用一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双重考查,新高考全国卷也有专题考查。
对于连贯题,我们的应对策略是:在充分吃透连贯精神和要求的前提下,对常考的四大题型,尤其是重点题型“重锤猛击”,彻底掌握其答题要领。
一、语句衔接题(语句复位题)试题参见前面“研练真题,探究特点,把握复习方向”部分。
二、情境补句题(定位补句题)全国卷Ⅰ1.(2020·全国Ⅰ)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研究发现,有氧运动能增加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从而改善记忆力。
任何时候开始锻炼都不会太晚,即使进入老年阶段,①__________________,你仍然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有氧运动来加以改善。
有30名被试人员(平均年龄66岁)参与了研究,②________________,这两组人都没有定期锻炼的习惯,也没有记忆障碍的迹象。
其中一组每周完成数次有氧运动的任务,而另一组只进行拉伸和平衡训练,同时保持较低的心率。
12个月后,与拉伸平衡组相比,有氧运动组流向与记忆有关的大脑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了。
研究开始和结束时进行的记忆力测试显示,③__________________,而拉伸平衡组的成绩提高不明显。
答案(示例)①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②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③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每空2分)解析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文段,把握主旨,明确层次关系;要“瞻前顾后”,前勾后连,灵活推断。
文段围绕“老年人有氧运动与记忆力之间的关系”展开,共6句话,分为三层。
第1句是基础观点,第2句是核心议题,3~6句描述实验。
第①处在第2句,主要承接第1句语意,可填写“记忆力已经开始衰退”;第②处在第3句,主要呼应下文(尤其是第5句),可填写“他们被随机分成两组”;第③处主要与第6句后半部分相对应,可填写“有氧运动组的成绩有显著提高”。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版)考点06 语言连贯【命题趋势】所谓“连贯”是指语言的表达要做到话题统一、语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这一考点一直是这几年高考考核重点,多和词语、病句、标点、补写句子等放到一个具体的语段中综合考核。
【真题再现】【2021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组拍自南极科考站附近的照片引发关注,照片里的雪竟然不是白色的,而变成红色和绿色混杂的“西瓜雪”。
有研究人员分析,()。
雪衣藻十分耐寒,广泛分布在北极、南极及其岛屿等极端冰雪环境中。
在寒冷的冬季,它们处于冬眠静止状态,但是一旦阳光足够温暖,藻类就开始了春季复苏。
雪衣藻生长期呈绿色,成熟后会产生类胡萝卜素而变为红色,这使它们呈现出从绿色到红色的“西瓜色”。
研究人员表示,近年南极温度升高为藻类的生长提供了便利条件,虽然雪衣藻本身没有危害,但是会降低雪反射的阳光量,从而加快融雪速度,而融雪速度的加快可能使得极地冰雪消融失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雪变色是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的结果B. 雪变色是因为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的大量繁殖C. 微型藻类雪衣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D. 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大量繁殖引起了雪变色【答案】A【解析】阅读文段,厘清上下语句逻辑关系。
上文提到“有研究人员分析”可得出下文需回答雪为什么会变色的原因,叙述主语应为“雪变色”。
CD的叙述对象是“雪衣藻”,所以排除CD。
再依下文叙述对象是“雪衣藻”得知B中的“雪衣藻这种微型藻类”强调的不是雪衣藻,而是“这种微型藻类”,所以排除B。
故选A。
【考点详解】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
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1.话题是否统一。
语言连贯——句子的补写与选择(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题组一句子补写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如果说领土、领海、领空是有形国土,那么,__①__,爱国情感多少直接关系民族生命力的强弱。
爱国情感是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也是青年学生树立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
__②__,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失去正确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就会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自豪感与责任感,也就难以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
新形势下,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深厚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报国志向。
__③__,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
解答此题,要注意联系上下文。
①处,根据前面的“有形国土”和后面的“爱国情感”,可知应补写的内容是将“爱国情感”与“领土、领海、领空”相类比,即“爱国情感就是无形国土”。
②处,前面说“爱国情感是……正确政治信仰的基础”,从正面阐述爱国情感对青年学生的重要性,后面说“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失去……政治信仰”,是从反面阐述失去爱国情感的影响,所以②处应填“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
③处,由前面的“我们要对青年学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后面的“树立正确政治信仰才有坚实基础”可知,③处应补充条件复句的前一个分句,应填“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搞好了”。
答案①爱国情感就是无形国土②青年学生如果没有强烈的爱国情感③只有爱国主义教育搞好了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