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数与代数(1)
- 格式:doc
- 大小:138.0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案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1)》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并能够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规律。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字母表示数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需要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代数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能够用字母表示简单的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代数式的意义。
2.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代数式,理解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代数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例题和练习题,突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和代数式的应用。
2.准备教学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教学内容。
3.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问题。
例如:小华买了3个苹果,每个苹果的价格是2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这个问题?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讲解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例如:用字母表示苹果的价格,假设苹果的价格是x元,那么小华买3个苹果花费的金额可以表示为3x元。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实际问题,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表示出来。
例如:小明买了2个香蕉,每个香蕉的价格是3元,他一共花费了多少钱?用数学符号如何表示这个问题?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92 页第3~5题,第93 页"相互启发",第94、95 页第1~5 题、第9题前三题。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与除法及其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乘与除法及其混合运算的运算方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本学期的课程已经学习完了,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哪些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回顾、整理学过的知识——加减法、乘除法及混合运算。
二、复习整理(一)知识回顾1.出示教材第92 页第3 题。
(1)先让学生圈一圈,算一算,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
(2)结合点子图和小棒图,重点说说每步计算的实际意义。
(3)师生共同小结∶乘、除法的计算方法。
①乘法的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十位计算时要加上个位进的数。
如果十位也满十,就要向它的前一位百位进。
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可先用十位数除以一位数,再用个位数除以一位数,最后把十位商和个位商合起来。
2.出示教材第92 页第4 题。
(1)先让学生说说每一道题包含几个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学生在草稿本上练习,交流计算结果。
(3)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师生共同小结∶乘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混合运算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出示教材第92 页第5题。
让学生出示在平时练习中的错题集,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错题。
集中反馈错误的原因和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4.出示教材第93 页"相互启发"对话1。
(二)基础练习1.完成教材第94 页第1 题。
2.完成教材第94 页第2 题。
3.完成教材第94 页第3 题。
学生独立解答,反馈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4.完成教材第94 页第4 题。
5.完成教材第95 页第5题。
第9单元总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内容】教材109~110页第1题第(3)问和第2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2.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能通过自我反思,检查纠正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4.提高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1.明确复习内容。
师:从今天起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两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课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2.再现知识。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自主复习。
出示复习提纲:①整体快速阅读这两单元的内容,弄清楚这部分内容分几个小节。
②仔细阅读各小节,弄清各小节有几个例题。
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举例说明。
(2)学生组内交流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3.知识梳理。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中,你学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发言。
教师适时板书:学生了解要复习的内容。
开门见山,明确复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建构的重要途径,详细的复习提纲可以引导学生独立整理数学知识。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感受自我的价值,获得成功的喜悦。
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备在组内交流。
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引导。
学生组内交流,小组间进行交流。
通过整理使学生对本册的乘、除法计算有了清晰的整体认识。
进一步弄清在乘、除法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除法计算。
二、深化提高1.计算246÷5,并验算。
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0 总复习本单元的复习包括四则运算、观察物体(二)、运算律、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三角形、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这九个单元的内容。
其中,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关系,运算律,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加、减法运算,图形与运动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知识,统计知识中的平均数等是本册教科书的重点内容,回顾与整理时要重点处理。
在内容的具体安排上,本单元既遵循所学知识的顺序,同时又对相关内容进行集中安排。
这样,一方面对新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另一方面突出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本学期学生理解、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在学习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较多。
部分学生做口算题比较容易出错,特别是简单的小数加法和减法口算习题。
对于运算律的应用,以及稍微有难度的简便计算,学生也会出现失误。
个别学生对三角形的分类和特征掌握不牢。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部分学生不能够画出同一物体从不同方向观察所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正确掌握平移的方法等。
这些问题都是本单元复习要突破的难点。
1.在复习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本学期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概念的理解水平、对易混淆概念的掌握情况、计算的正确率、普遍容易出错的问题等,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恰当有效的复习计划。
2.重视知识的融会贯通,引导学生学会梳理知识的方法。
复习中应引导学生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将零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实际教学中,一是可采取抓住核心知识,辐射扩展的方式来复习。
如小数的意义、性质及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的复习,以小数的意义为基本出发点,围绕位值思想和十进制的概念,将小数的性质、读写法、大小比较,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等知识进行系统整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
二是可引导学生在不同梳理方式的比较中学会复习。
如在运算律等知识内容复习梳理时,有学生可能以直接写文字的方式梳理,也有学生用表格的方式来梳理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数与代数(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与代数(1)》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具体的问题,让学生在已有整数运算的基础上,学习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还配备了一系列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加减法运算,对于分数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用不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2.难点:分数的加减法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生动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提高理解和运用分数加减法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生动有趣的PPT,展示实际问题和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如“小明有2/3的苹果,小红有1/4的苹果,他们一起有多少苹果?”引导学生思考分数的加法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的例子,解释和说明分数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技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第1课时数与代数(1)1.填一填。
(1) 43的17倍是( ),600是4的( )倍。
(2)□46÷6,要使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3)最大的两位数和它本身的积是( )。
(4)8□4÷4,要使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
2.选一选。
(1)□÷16=48……○,○最大时,□是( )。
A.777B.783C.5(2)下面各计算中( )正确。
A.B.C.(3)商最接近50的除法算式是( )。
A. 565÷8B.350÷6C.349÷7(4)14×27的计算结果比13×27的计算结果多( )。
A. 1个1B.1个27C.1个133.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20×50= 48÷2= 14×6= 69÷3=13×40= 490÷7= 251÷5≈ 69×82≈(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7×35= 39×24= ※327÷3=910÷7= 36×34= ※468÷5=(3)在( )里填上“>”“<”或“=”。
49×51( )50×50 206÷2( )309÷3 68×15( )34×30819÷3( )948÷4 73×46( )64×37 549÷9( )328÷8(4)脱式计算。
345÷3÷5 144÷6×49 204÷(3×2) 98-84÷74.7个旅游团共564人,一同参观湿地,平均每个旅游团大约有多少人?5.张壮家离学校1400米。
他每分钟走75米,走17分钟能到学校吗?6.李阿姨是一位家政工人,为每户人家每次打扫卫生平均收费23元。
数与代数(第1课时)(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数与代数(第1课时)教科书第8单元“小数乘、除法”复习。
1.帮助学生建构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网络,并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使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按照要求取积或商的近似值,并能解答有关的小数乘、除法应用题。
3.通过题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交流,相互评价,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交流表达能力。
通过知识梳理,建立起小数乘、除法的知识网络,并能准确地用数学语言表达各个知识点,厘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沟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旧知(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师:在“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这两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呢?预设:小数乘法的笔算、小数除法的笔算、积的近似数、商的近似数、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等。
追问:哪位同学来展示一下你画出的知识网络图?学生展示并汇报所画出的知识网络图。
教师引导学生补充完善知识网络图。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1.复习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出示【学习任务一】。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内交流,最后集体订正。
针对第1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左右两组算式,每组算式分别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计算时,它们有什么相通的地方?”针对第2题,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计算小数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怎样验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1)计算小数乘法,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点小数点时,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2)计算小数除法,先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再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小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最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2.复习求近似数出示【学习任务二】。
第9单元总复习
第1课时数与代数(1)
【教学内容】
教材109~110页第1题第(3)问和第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熟练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
2.经历独立整理、相互交流的过程,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3.
4.提高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再现整理知识
同学们都玩过积木吧,老师给你们4个小正方体木块,请你们摆1.
师:从今天起我们进入总复习阶段。
本节课我们主要复习“除数
2.
(1)
①整体快速阅读这两单元的内容,弄清楚这部分内容分几个小节。
③认真思考每个例题,弄懂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并
(2)学生组内交流复习情况,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说出每个例题的主要内容和应该注意的问
3.
教师引导学生集体交流:说一说在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
位数乘两位数中,你学到了什么?
阅读教材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主建构的重要途径,详细的复
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感受自我的价值,获得成功
学生根据复习提纲的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以备在组内交流。
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其中,适时引导。
学
通过整理使学生对本册的乘、除法计算有了清晰的整体
认识。
进一步弄清在乘、除法计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乘、除法计算。
二、深化提高
1.计算246÷5
先观察题目,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跟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订正时说说在除法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2.完成教材第109页“总复习”的第1题第(3
3.完成教材第110页“总复习”的第2
4.完成教材练习二十三的第1-5题
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复习乘、除法的有关知识。
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点拨,
三、同步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选用《新领程》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除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基本笔算除法
笔算除法除法的验算
有关0的除法
口算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笔算乘法
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