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场景描写
- 格式:docx
- 大小:24.16 KB
- 文档页数:10
一个场景的细节描写篇一:关于场景描写关于场面描写场面描写简介场面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
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述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场面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怎么写场面描写写好场面要注意以下四点:第一,要交待清楚场面的背景。
如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社会或自然环境中发生的。
第二,要在写好总体的基础上写具体。
写场面时,要对场面有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
但场面同时也应该有重点部分,对这部分要写详细、写具体,做到有点、有面。
第三,要写出气氛。
气氛是人在一定环境中看到的景象或感觉到的一种情绪或感情。
无论什么场面,都会有气氛,如庆祝场面有欢乐的气氛;比赛场面有紧张的气氛;送别场面有难舍难分的气氛等等。
第四,写场面要有顺序。
场面是由人、事、景、物组合起来的综合画面,不可能几笔就同时都写出来。
因此,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的顺序。
一般来说,场面描写可以按照由面到点来安排顺序。
比如,描写庆祝教师节的场面,可以先写欢庆活动的总体气氛,勾勒“面”的情况,然后分别写校长、老师、同学的表现。
这样就能点面结合、条理清楚。
场面描写即把活动的场面和情景有重点地具体地进行描写。
关键是在场面描写中要写出应有的气氛,展示一幕幕精彩的场面,使人有种身临其镜的感觉。
场面描写的要点在场面描写中,人物不能是一个,必须是很多个。
场面描写要为表现人物服务为突出中心服务的。
场面描写少不了景物,人物心里活动,人物语言。
篇二:点面结合场面描写片断作文点面结合,留住精彩——场面描写片断写作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确场面描写的内涵,通过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切实具备进行场面描写的能力。
《记叙文训练之描写》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用动作、心理、细节等描写的方法,把记叙文写得具体生动。
【学习过程】一、写作导入:同学们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常出现的毛病是:以简括的叙述代替具体的描写;有的虽然将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但由于缺乏描写,使所记之事不具体,所写之人不生动,所写内容单薄。
要使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得充实具体,生动形象,就要学会描写,描写什么呢?记叙文离不开写人记事,描写事情发生过程中人的动作、语言、肖像、神情、心理。
通过这些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形象,体现文章的中心。
今天,我们就来做把“概括的内容写具体、生动”的训练,写出具体生动的记叙文。
什么是叙述,什么是描写呢?叙述就是对人物、事件、环境作一般性的介绍、说明和交代,或对过程作一般性的陈述。
描写就是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细致的描述和刻画。
记叙文写作的内容要求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要使读者过目难忘。
具体来说就是:写人要绘言绘形,达到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效果;写事、写景、写物,要绘声绘色,绘形绘状,给人如经其事、如睹其物之感;主体内容要细腻可感。
二、写法指导把事写具体丰满。
具体,是记叙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要求。
而有些同学在写记叙文时却常常会把文章写成“流水帐”,出现泛泛而叙、空洞笼统的毛病。
即使是很熟悉、很精彩的人或事,也觉得没有什么可写的,也写不具体。
那么如何才能克服这些毛病,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呢?(一)概括内容具体化方法指导: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象延伸+局部细写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步步追问:小到什么程度?怎么个瘦法?穿得怎么个差法?【问】:改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抽象概念形象化【名篇一得】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
记叙文中的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穿插三言五句或点到而止的简要环境描写,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理、推动情节发展,或映衬人物的意志、品格和形象,突出中心思想。
恰当而精妙的景物描写会营造出文章含蓄优美的意境,让读者很容易走进文章的情境中,并被深深打动,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具有神奇的功效。
下面让我们来比较一下。
同学们一定记得这段文字: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一早上,天就阴沉下来。
天黑,河水也黑,芦苇成了一片黑海。
杜小康甚至觉得风也是黑的。
临近中午时,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纪已到了末日。
四下里,一片呼呼的风声和千万支芦苇被风撅断的咔嚓声。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孤独之旅》如果我们把上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删去,原段就变为:那天,是他们离家以来所遇到的一个最恶劣的天气。
鸭栏忽然被风吹开了……原文中暴风雨那天昏地暗、犹如世界末日般的场景一旦删除,读者原本揪起的心也就在瞬间恢复了平静,原本为杜小康捏着的一把汗也化为旁观的冷漠,文章的表达效果必将大打折扣。
景物描写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其作用有:(1)情境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最常见。
如:一场雨之后那一片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了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
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在前一句景物描写的基础上,抒发了后一句的情感。
(2)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吸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以“关心”为题的中考满分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关于好作文写风景记叙文800字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关于好作文写风景记叙文800字篇1北海,一座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因为盛产珍珠而得到了“珠城”的美誉,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称号,她的美丽与柔情,足以令人忘却生活的琐屑。
我是有幸去游览和体验了一番。
烟雨朦胧的下午,漫步在北海的小巷中,闻着海风带来的腥咸,听着海水拍岸的呼啸,你会感受到一种特别的诗意。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几乎每家的外墙壁上都爬满了一种藤蔓,上面开满了点点的红色花朵。
这是一种北海特有的植物,名为“三角梅”。
近看之,或许它算不上美,花瓣粗糙褶皱,没有四溢的香气;但任你是谁,猛然看到千朵万朵的花儿竞相开放,像瀑布一样倒挂在每家每户的墙壁上,都会被这种美震撼。
北海的小巷是具有文艺气息的,而它的海却是变幻无常的。
如果在晴朗的日子里,走在海边的石岸上,看着阳光倾泻在海面泛着点点金光,心情不由得豁然开朗。
海底清澈见底,时有嬉戏的小鱼游过,水中藻荇悠游,那景象,真是美不可言。
到了黄昏时分,惬意地坐在海边的石椅上,夕阳正缓缓地落下,像是依依不舍的,用霞光将天空染成一片红色。
如果在阴雨天气里,你会看到大海的'狂躁。
海浪从远方接连涌过来,咆哮着,翻滚着,拍打几米高的石岸,又溅起滔天的巨浪,雪白的浪花映在苍茫的天空与大海中,场面惊心动魄得无以复加。
北海还有一处旅游名胜,称为“银滩”。
它素有“天下第一滩”的美称,而这,要归功于那里的沙。
那里的沙子特别细,远远望去,就像盐一样。
在沙滩上,你会发现一个又一个小洞,这是小螃蟹们的家。
沙蟹是银滩的一大特色,它与我们平时见的螃蟹不同,个头特别小,甚至不仔细去看就根本看不到它们,没有去过那里的人,或许很难想象到还会有这么小的螃蟹。
这些小家伙特别狡猾,它们把洞挖得弯弯曲曲的,根本逮不到它们。
北海的美,在于它的小镇风情,那是一种宁静悠闲的安然、一种心平气和的恬淡。
如果有机会,我想再去一次。
关于好作文写风景记叙文800字篇2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啊!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如何写好风景记叙文吧。
记叙文侧面描写作文片段发生在作文兴趣班里的一件事今天早晨,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久违的作文兴趣班。
我走到作文兴趣班门前,一推开门,就被眼前的狼狈影像惊呆了:桌椅杂乱无章地摆放着,地上到处是粉笔灰和白花花的小纸片,粉笔、塑料袋横七竖八地放着。
我想:怎么就几个星期不见,教室就成这样了?同学们一进来见教室这样,都扭头溜了。
这么乱,怎么能够营造一个较好的文学创作环境呢?大家最后终于同意,必须在听课之前把教室好好清扫一下。
于是行动已经开始了……首先分工。
由于男同学力气大,就让那两个男同学担任摆桌子摆椅子的任务,还有整理桌子。
由于女同学细心细致,因而负责扫地与擦桌子。
分工完,大家便忙碌上开了。
男同学费力地弄着桌子,桌子不停地收到吱吱的响声;女同学深入细致地洗着地板,很快“雪片”就清扫整洁了。
正当大家要松一口气时,粗心的男同学竞竟不小心把粉笔灰弄到地上去了!女同学不停地责怪着他,怪他破坏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尽管男同学一直赔礼道歉。
那位男同学只好自己把地上的“再生雪片”扫进了垃圾桶。
看见这样,女同学也不再强求,可以心地苦笑了。
这时老师去了,她吃惊地辨认出我们正在刻苦地洗着地呢。
可老师没进来,她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们,不时插上几句表扬:“你们干得真专心呀!”“挺干净的嘛!”或是几个指点:“这儿不够干净。
”“桌子放这儿不太好!”活像一个指挥官,在指挥我们劳动。
终于清扫整洁了,这时的教室和清扫前的教室大不一样了:干干净净的地板,桌椅有条理地摆着,上面没丝毫粉笔灰,和原先的教室构成多么独特的对照呀!看著自己辛勤的劳动成果,同学们都高兴地苦笑了……。
父亲是个真正的男子汉!我曾在日记中偷偷地写道。
据母亲说,父亲是极少流泪的,当年,十几岁的父亲孤身一人去遥远的内蒙古下乡,漫漫黄沙,举目无亲,日子再苦再难,父亲都不曾流泪,父亲遭遇事故,身上大伤小伤十几处,疼痛难忍,夜不能寐,父亲从未说过一个“疼”字,从未叫过一声,默默地坚强地挺了过来。
景物描写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许多同学在写作中不懂得景物描写的特点,有的描写模糊不清,有的分不清主次,有的缺乏情感,出现了许多不应有的败笔。
那么,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应该怎样去描写自然景色呢?具体来说,景物描写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写景要有顺序。
人们观赏景物都有一定的规律:或定点环顾,或边走边看。
描写时也应该“顺其自然”。
例如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一文,描写济南城周围的环境时写道:“小山把济南整个儿围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点口儿。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景物描写与作者的定点鸟瞰相吻合,自然清晰,形象准确。
又如凡妮的《野景偶拾》一文,按照沿途所见,依次描写绕村的溪流,山梁的小路、盆地的高粱、山坡的谷穗、旷野的幽静、落日的霞光、宛如绸带的河流和公路、华美如贝雕的田野和山林。
移步换形,有如移舟前进,时过景迁,景观随之改换,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2、写景要有选择。
写景时应要有所取有所弃,抓住最能代表彼时彼地特征的景物加以描写,其它的景色则略写或不写。
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为了突出天气变化的过程,就着力描写了杨柳的动态:“一点风也没有时——枝条一动懒得动;有一点凉风时——枝条微微动了两下;风大起来时——柳条横着飞。
”通过杨柳的动态。
显示了风的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而对暴风雨降临时其它景象的变化,作者作了简略处理。
这样,抓住特征,既形象地表现了天气变化的过程,又避免了描写的呆板重复,使得文字准确而精练。
3、写景要有情致。
人们观赏景物总是要带有某种感情的。
因此,描写时也应该将这种感情一起表达出来,做到寓情于景,情景相映。
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反映旧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悲惨景象时,笔下的景色是“苍黄的天空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而脑海中闪现出少年闰土的美好形象时,则为“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景物描写之中渗透着作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写活场面身临其境谈记叙文之场面描写〖训练目标〗1、领会并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2、学会升格记叙文之场面描写。
〖技法钩玄〗场面描写一般由人、事、境构成。
它是叙事性作品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刻画人物、展开情节、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
那么我们如何进行逼真的场面描写呢?请看下面嵷上片段升格示例:一、推敲情境,把握氛围。
任何的场面描写都是在特定情意中展开的,都笼罩在特定的氛围之中,离开了特定的情境和氛围,场面描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在场面描写时要把握准场面的气氛,并努力去营造这种气氛。
[病文呈现]大门口坐满了人,有年轻小伙子,有几岁的小孩子,有年长的老者。
小孩子跑来跑去,大人们有的吸着烟,有的拉着家常。
院内很多人都在忙活着。
有的切肉,有的炒菜,有的刷碗,有的烧火,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不知谁喊了一句:“新媳妇来了!”大家都停下了手里的活期待着新娘的到来。
新郎把新娘抱到院里,音乐戛然而止。
主婚人说:“现在我宣布,**和**新婚庆典正式开始!”主婚人念亲戚的名,一对新人就得跪下,规规矩矩地磕头,主婚人念名字一声比一声高,看上去还不到尽了的样子。
新娘子脸上就有了委屈的神色,只得一遍遍地给那些见都没见过的人名磕头……[病理分析]这是一个农村新人结婚的场面描写。
气氛应该是喜庆欢闹的。
但小作者并没有把这种气氛描绘出来。
第一段虽然是突出很多人都在忙,但忙不一定就是结婚,不一定是喜庆,也可以是丧事或者其它。
第二段只是写出新娘磕头的情形,也没有很好地突出欢闹的特点。
[修改建议]既然是结婚,那就要突出喜庆欢闹的气氛。
大家在忙的同时的神态面貌是怎样的?服饰有没有与平日有区别?期待已久的新娘来了后,大家会有怎样的表现?调皮的小伙子有没有“非礼”的动作?引起了大家怎样的反应?磕头时有没有人给新娘闹?……如果把这些内容添补上,我想会出现不一样的效果?[升格示例]大门口外迎亲的几十个男子,有年轻小伙子,有上岁数的老者,他们胸前纽扣上系着红绸条,三三两两谈论着家常。
[中学作文记叙文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是记叙文的一个大类,一般地说,中小学的记叙文就是景物描写、记人作文、记事作文,中学作文记叙文的景物描写。
在这之外好友一个另类——想象作文。
而景物描写大体上有两种写法,一个是无主题的写景,只要把景色写得很美就大功告成了,比如“雾”“秋天”;另一个是有主题的写法,就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去写景,比如,“雾中的醒悟”,“雾中的友谊”,“伤感的秋天”,“秋雨的思念”。
后一种比前一种更有意义,比如,旅游时我们看到了大海,题目是“美丽的大海”,这样无主题地写大海的美没有具体的含义和角度,很难应用到中学作文命题中;如果写“感悟大海的胸襟”,就可以运用到”胸怀之类的作文命题中。
另外,景物描写还分为具体的景物描写和抽象的景物描写,具体的景物描写就是有时间地点人物地具体地写一个景色,抽象的景物描写就是没有时间地点人物凭空地写景色,比如,“我们上山看夏天”,是一次游玩,由此写夏天景色是具体的景物描写;而“我喜欢夏天”,也没说是哪里的夏天,只是按照夏天的特征写,这就是抽象的景物描写。
但是无论是哪种写法,都要把这个景物的特征写出来,都要写出特定的美。
我们要多做“有主题的景物描写”练习,也可以加上题记。
这样练习的意义不仅在于写好这篇文章本身,更在于我们学会按照一个情感的角度去描写景物,在景物取得思想、取得主题的同时,我们对景物有了更具体、更精准的感觉。
这样的景物描写才更有写作意义。
我们学会了这一手,在未来写记人记事作文时,舞台就会变得更宽广。
就可以写出很好的状物抒情文章,写出很好的景物抒情记事作文;学会了景物抒情,我们的作文就会更美,更抒情。
“景物+记事”是一些抒情式记人记事作文的构思方法,就好像是pk照片,把人物肖像照片放进美丽的风景图片中,利用景物来抒情。
景物抒情,是中学作文基本功之一。
——————————————————————————————————————————————1、抽象的景物描写,没有具体的时间地点过程:初一学生王紫臻2009.2.22涟漪是春水的微笑,绿意是青山的微笑,春风是春天的微笑。
记叙文写作之场景描写人间词话:“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记叙文写作的诀窍为以情取胜,场景描写作为抒发作者情感、烘托人物心理的方法之一,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大多数人在记叙文写作中往往忽略场景描写的重要性。
那么,如何能写“真景物”,表达“真感情”,创作“有境界”的文章,令人眼前一亮呢?01 什么是“场景描写”?广义来说,场景描写既包括环境描写也包括场面描写。
二者皆为主题服务,但又有所区别。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以自然界的景物、现象为描写对象,以四季变化、景物盛衰烘托人物心情,如朱自清的《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对春天景物的描写背后是作者对充满生机的春天的期待。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则以时代为着眼点,交代故事背景,奠定文章情感基调,如鲁迅《孔乙己》中对咸亨酒店“短衣帮”和“穿长衫的”的社会背景的交代,以此暗示人物悲剧性的命运。
在鲁迅笔下,短衣帮是出卖劳力为生的,长衫客是以读书人为主的。
对于“短衣帮”和“穿长衫的”的社会背景的描写,目的是突出贫富悬殊、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为孔乙己的出现做铺垫。
“短衣帮”和“穿长衫的”这两种酒客一外一里,一站一坐,一贫一富,写出了社会阶层的差别,为孔乙己的悲剧结局埋下伏笔。
场面描写,可概括为四个“特定”,即特定的人物+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活动+特定的氛围=具有感染力的场面。
常见有:比赛场面(运动会等)、劳动场面、会议场面等。
如:《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中有关鲁智深为民除害“拳打镇关西”的场面,即为特定的人物:鲁智深、郑屠;特定的地点:郑屠肉铺;特定的活动:鲁智深三拳打镇关西,为金翠莲妇女报仇;特定的氛围:惩恶扬善,大快人心。
四个特定,交代了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同时也塑造了鲁智深嫉恶如仇的性格。
综合上述,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都有为主题服务、交代人物性格的作用。
但二者也有一定区别。
环境描写更侧重于静态的描写,侧重于为即将展开的故事情节做铺垫,写作时可穿插于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
场面描写则侧重于动态的发展,可谓是文章的主体,一般处于文章的中心位置。
写作时须加以辨别,结合各自的特点,选取最适合文章的描写,从而为文章加分。
02 如何描写场景:自然环境万变不离其宗,文章千万,方法归一。
不同文章的场景描写,最终都是为了服务文章主题,表达人物情感。
若铭记目的,则下笔有神。
草蛇灰线以景喻人以自然环境的前后变化作为贯穿文章的线索。
前文已说明,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主题服务,为故事情节做铺垫,因此,在一篇文章中,可以以某一景物的前后变化来暗示人物性格的成长、衬托故事情节的发展。
实战演练·2020北京卷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
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解析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要求我们能从一条信息中了解信息背景、形成自己思考,即不盲目评价,不断章取义,从互联网的信息中“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作文立意应取积极向上,从现实生活中取材,抒发饱满的正能量,这就可以使用“自然环境描写”为文章造势。
范文(片段)开头:2020的春天,空气中氤氲着的不是醉人的花香,也不是清新的泥土气,而是浓烈的消毒水的味道,这味道使得春的脚步不再欢快,使得国人的心紧紧地揪着。
此刻,因疫情封闭在家的我,站在窗前,看着窗外春雨迷蒙,初春的树光秃秃的,在雨中微微晃动着,似乎在和春雨诉说着今春的孤寂。
主体:可写自己看了一则鼓舞人心的信息……(如:一线医生的乐观,饭店的公益援助等)结尾:看完信息的我,眼眶早已湿润,我不得不抬头来使眼泪回流。
抬头的刹那,我瞥到了漫进窗户的阳光,那是春雨过后的温暖所在。
树仍旧光秃秃地站立在阳光下,不过不再晃动,而是直挺挺地,似乎是在和我们一起守护这个春天。
树总会生出盎然的绿意,也许是下一场春雨过后。
疫情总会过去,也许是下个春天。
因为希望不会灭,暖意一直在。
范文讲解文章开篇以树的“光秃秃”为始,营造了一种压抑的初春氛围,为文章书写疫情期间的压抑造势。
紧接着,主体部分以一则鼓舞人心的信息来改变文章的压抑氛围,使文章变抑为扬。
结尾,用自然环境的变化,即树木的不再晃动、天气的由雨转晴,暗示人物的心理由消极转为充满希望。
以自然环境的由差变好,暗示现实生活的困难总会过去,以此作为全文的线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自然环境服务主题,文章令人眼前一亮。
花之盛衰,因文而择同样是花,用处却不同。
一切自然环境的描写,皆为文章主题、人物性格服务。
当需要服务的主题、需要塑造的人物性格不同时,所需要借助的自然环境也当然有所不同。
如:当故事情节与人物心理处于低谷时,这时所需要借助的自然环境一般也是以恶劣的自然环境为主,当故事情节与人物心理皆处于高潮时,自然环境也以怡人的环境为主。
笔下的自然环境千变万化,心中只需铭记环境与主题契合。
实战演练·2020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解题2020年的“中国面孔”,可以说与疫情密不可分。
我们可以感受到冰冷的疫情背后国人所释放的关怀的温暖,也可以感受到复杂的病毒面前科学家与一线医护者所作的坚持,更可以感受到汗水泪水过后的微笑的力量……这些都是振奋人心的“中国面孔”,而这些面孔背后是鼓舞人心的力量。
这股力量是文章的“根”,而怡人的自然环境可以为这个“根”提供养料。
范文(片段)解封后的城市,生活一切如旧。
唯一不同的是,街上的行人都自觉地戴上了口罩,口罩虽然挡住了大家的半张面孔,却实在遮挡不住大家从心底散发的、在眼角流露的那份笑意。
这大概是2020的最美笑容了。
而为这一张张笑脸做背景板的,是那仿佛触手可及的澄澈天空,是令人舒爽的自由空气,是许久未有过的车辆鸣笛声,这也是极其动人的“中国面孔”。
范文讲解封闭之前的与自然环境的隔离,以及解封后的触手可及的温暖环境。
人的笑脸与自然环境的一人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了最美的“中国面孔”。
01 如何描写场景:社会环境以小见大管中窥豹以“小”取胜,小中见大。
首先,社会环境描写必须要避开的一个雷区,即“满园开花”。
社会环境描写涉及方方面面,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筑等,但我们写作时只需选择可为主题服务的一点即可。
其次,当确定社会环境描写的对象之后,还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从这个小描写中让读者窥见大环境。
范例已经是旧历四月中旬了,上午四点过一刻,晓星才从慢慢地推移着的淡云里面消去,蜂房般的格子铺里的生物已经在蠕动了。
——夏衍《包身工》范例解读《包身工》的主题是揭示20世纪30年代上海纺织厂里包身工的苦难生活。
但文章并未以20世纪30年代的整个上海的大环境作为切入点,未触及当时的灯红酒绿与车水马龙,而是直接将“镜头”切入到与主题相关的包身工的居住环境——“蜂房般的格子铺”,并描写其“蠕动”的状态,由此我们可以知晓包身工的居住环境之差,亦可以窥见在那个时代的大环境,即最繁华的都市之下,仍有这样被压迫被剥削着的生命。
小处见全貌的魅力,就在于此。
浅入深出揭示本质选取社会环境描写时,还需注意,应以社会环境的表象入手,并且以社会环境描写暗合文章主题,从而拔高文章立意。
范例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
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鲁迅《祝福》范例解读《祝福》主要批判了封建思想对于祥林嫂的迫害。
作者在结尾,书写了祥林嫂死后鲁镇进行“祝福”时放鞭炮的其乐融融的社会环境,其意不仅仅在于描写社会环境,更在于以此社会状态揭示鲁镇人的麻木与愚昧。
爆竹声所笼罩的社会环境不仅是社会一貌,更是作者立意之所在。
注意: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完全可以结合运用,效果更佳。
如上文举例,无论是《包身工》中将“淡云”这一自然环境和“蜂房般的格子铺”的社会环境做结合,还是《祝福》中将“爆竹声”笼罩的社会环境和“雪花”这一自然环境的结合,二者的出发点都是为主题服务,使文章立意更高。
02 如何描写场景:场面描写空间横向+时间纵向前文已说过,场面描写围绕特定的人物、地点、活动、氛围,侧重于描写动态的发展。
那么,在塑造四个动态发展的特定要素时,可以从空间与时间两个方面着手。
空间的横向:将视线从局部一点扩散到整体,以横向的移动为主,描写可以采用由远及近、由上及下等顺序。
时间的纵向:按照时间的纵向发展顺序,将人物的表情、动作等方面的变化,活动的开始、高潮、结尾的发展,氛围的抑扬更迭,做动态地勾勒。
这种动态地勾勒无需面面俱到,只需要选取能博人眼球的瞬间即可。
范例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刘成章《安塞腰鼓》范例解读《安塞腰鼓》描写了黄土高原特有的民俗活动——击打安塞腰鼓的场面。
以时间的纵向发展勾勒出动人心魄的安塞腰鼓在击打前、击打中、击打完的三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以空间的横向移动(由远处的高粱地到近处的后生)展现出黄土高原的广袤背景。
人物以“后生”为着眼点,地点为黄土高原特有的“高粱地”,活动为打安塞腰鼓,氛围则经历了抑、扬、意犹未尽的变化,震撼人心的场面就这样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实战演练·2019北京卷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