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广州市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规划研究_谢志明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16
广州新塘站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
谢志明;徐士伟;苏业辉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13(029)004
【摘要】新塘站位于广州东部增城市新塘镇旧城区内,是广州市城市空间“东进”拓展轴和综合交通网络上的重要节点.围绕将新塘站打造成广州东部门户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规划首先从现状复杂地形、规划条件制约等方面分析新塘站一体化规划设计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其次通过借鉴体化综合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与经验,提出一体化规划设计的目标与思路;最后基于人性化、集约化的设计理念,提出由水平方向三大功能模块、垂直方向五大功能层面构成的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总页数】5页(P37-41)
【作者】谢志明;徐士伟;苏业辉
【作者单位】广州新地交通咨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6
【相关文献】
1.新形势下广州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站城一体化规划 [J], 苏业辉;徐士伟;谢志明
2.探讨都市新区交通枢纽建筑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以上海轨交8号线汇臻路站公交枢纽城市综合体为例 [J], 侯炬
3.站城一体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从概念设计到实施方案的思考 [J], 李盛楠
4.空铁联运模式下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以广州白云机场T3站为例 [J], 王岚;向曾皙;王帅
5.基于广州东部综合交通枢纽——新塘站的城市综合体规划设计研究 [J], 苏业辉;谢志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公布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结果的公告提供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协会
提供时间:2010-7-15
按照《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管理办法》有关规定,“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共收到申报项目426项,经专业评审、综合评审、公示和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评选组织委员会会议审定,共评出获奖项目188项,其中一等奖15项,二等奖42项,三等奖85项,表扬奖46项。
现将获奖项目名单予以公布。
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灾后重建规划项目另行公告。
希望获奖单位戒骄戒躁、再创佳绩。
广大城乡规划编制单位和规划编制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高规划编制水平,为我国城乡规划建设事业做出积极贡献。
特此公告。
二○一○年七月六日
附件:
2009年度全国优秀城乡规划设计奖
获奖项目名单
一等奖(15项)
二等奖(42项)
三等奖(85项)
表扬奖(46项)。
《城市交通枢纽优化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人口和车辆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压力日益增大。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市民出行条件,现对城市交通枢纽进行优化施工。
本次施工旨在提升交通枢纽的设计与功能布局,使其更加科学、合理、高效,满足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节点,承担着多种交通方式的换乘功能,包括地铁、公交、出租车、私家车等。
目前,现有的交通枢纽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换乘不便、标识不清、设施老化等,严重影响了市民的出行体验。
因此,本次优化施工将重点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交通枢纽的服务水平。
二、施工目标1. 优化交通枢纽的功能布局,提高换乘效率。
2. 完善交通标识系统,方便市民出行。
3. 更新交通设施,提升交通枢纽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4. 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枢纽的运行效率。
三、施工步骤1. 规划设计阶段(1)对现有交通枢纽进行详细的勘察和分析,了解其功能布局、交通流量、设施状况等情况。
(2)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制定交通枢纽优化施工方案。
(3)邀请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评审,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拆除旧设施阶段(1)按照施工方案,对交通枢纽内的旧设施进行拆除,如老旧的标识牌、破旧的候车亭等。
(2)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对周边环境和设施造成损坏。
3. 基础施工阶段(1)进行交通枢纽的基础施工,包括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地下管线铺设等。
(2)确保基础施工质量,为后续的主体施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4. 主体施工阶段(1)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交通枢纽的主体施工,包括候车大厅、换乘通道、站台等。
(2)主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工程结构安全可靠。
5. 设施安装阶段(1)安装交通枢纽内的各种设施,如标识牌、候车亭、电子显示屏、自动售票机等。
(2)设施安装要牢固、美观,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6. 调试运行阶段(1)对交通枢纽内的设施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4.04.30•【字号】穗府办〔2024〕10号•【施行日期】2024.04.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道路交通管理正文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的通知穗府办〔2024〕1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实施中遇到问题,请径向市交通运输局反映。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4年4月30日附件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交通运输发展,先后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对交通强国建设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
2021年10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广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进一步加快建设交通强省。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加快构建广州市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结合广州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广州市域,规划期为2023至2035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在轨道、民航、港口、邮政等方面吸纳了国家、省及我市有关职能部门编制的交通相关最新规划成果,重点深化完善道路交通网络布局、交通设施与运输服务融合等任务,明确我市规划期内综合立体交通网总规模和主骨架布局,着力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推进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是指导广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中长期规划。
广州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3-2035年)目录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形势要求第三节运输需求第二章总体要求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扩能提效,推进高水平综合立体交通布局第一节编织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第二节构筑高效的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第三节打造多层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第四节完善面向全球的运输网络第四章融通全球,打造高能级综合门户枢纽第一节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航空枢纽第二节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航运枢纽第三节构建多向链接的世界级铁路枢纽第四节建设韧性高效的国际邮政快递枢纽第五章引领湾区,构建高效率城市交通网络第一节构建多网融合的轨道网第二节构建外联内畅的道路网第三节强化南沙湾区交通中心功能第四节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绿色升级第六章统筹融合,促进综合交通高标准协同第一节强化综合交通一体化融合发展第二节加快交通与物流融合发展第三节推进交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第七章守正创新,实现综合交通高质量发展第一节增强安全韧性水平第二节提供便捷舒适服务第三节加快绿色集约转型第四节推进经济高效发展第八章保障措施第一章规划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动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运输发展取得显著成就。
《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通过审议大洋网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18(16)6
【摘要】《广州综合交通枢纽总体规划(2018—2035年)》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为广州市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制定了路线图。
广州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及广州东站综合交通枢纽规划项目已开始招标。
此次规划招标的预算金额为3500万元。
其中,广州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分为8个专题:广州市轨道交通网络发展现状及规划评估;广州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研究客流调查与预测;粤港澳大湾区广州铁路通道方案及广州市内布局方案;广州铁路枢纽客站分工优化调整及新客站选址研究;越珠江通道规划布局研究;三眼桥至新塘通道扩能方案研究;广深港高铁引入广州中心城区方案研究;广州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规划方案研究。
【总页数】1页(P106-106)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广州市;审议;轨道交通网络;通道方案;铁路枢纽;客流调查
【作者】大洋网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15
【相关文献】
1.《白云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提交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J], 杨成;
2.广州:《广州市城市更新总体规划(2015-2020年)》审议通过 [J],
3.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广州白云(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工程国有土地上非住宅房屋的决定(云府[2021]27号) [J],
4.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关于征收广州白云(棠溪)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建设工程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的决定(云府[2021]28号) [J],
5.广州审议通过城市更新总体规划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运输效率低下,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旨在整合各种交通方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一体化”。
这一理念要求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无缝衔接。
常见的综合交通枢纽包括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交枢纽和港口枢纽等。
在规划与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换乘便利、信息共享等要素,以达到最优化的交通网络布局。
首先,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交通方式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这些新兴交通方式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因此,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中,应该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容纳这些新兴交通方式的需求。
其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往的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往往只关注交通运输的效率,而忽略了环保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而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该朝着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例如,可以在交通枢纽周边建设互联网配送中心,以减少货运车辆进入城区,同时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和骑行。
这些措施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整体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与城市功能布局。
不同城市的交通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规划与建设时需要根据城市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对于游客众多的旅游城市,需要建设以旅游为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以满足游客的交通需求和提供相关服务设施。
对于产业城市来说,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应该以服务生产和流通为导向,以提高物流效率。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研究综述建议发表时间:2017-08-17T14:42:11.6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1期作者:柯桂儒[导读] 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协调规划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广州市花都区规划编制研究信息中心 510800摘要:随着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大型现代化综合交通客运枢纽的相继建成和投入使用,尤其是面临作为亚洲最大的大型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北京南站的建成和在奥运会前将要投入运营的形势,采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型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协调规划和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特别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建设以及城际高速铁路规划建设的不断加快各地正在兴起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热潮。
与之相适应国内关于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的研究也逐步引起了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界以及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形成了一批规划研究和设计成果为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关键词: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综述0引言在快速建设的大背景下,由于对整个城市的综合交通考虑不充分或缺乏经验和理论研究支撑,大多城市出现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片面化的问题,多表现为过于注重建筑美学和景观协调性,使得各种交通方式之间衔接不合理、恶意竞争、人性化缺失等,不仅恶化了交通状况,而且严重阻碍了城市品质的提升。
因此展开对现有综合交通枢纽的问题研究与反思非常有必要。
综合交通枢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各种交通方式相互连接的中心环节,对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高效运行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综合交通枢纽同时也承载了城市交通与经济服务的功能成为区域联系城际联系、都市圈通勤与市内交通衔接的综合性枢纽是高客流、高可达性、高吸引力的城市生长点和增长极。
在新的交通换乘方式与空间组织理念下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也不再是单一的交通集散空间而是城市新型功能混合区并进而成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地和城市的重要门户区。
– 29 –粤港澳一体化背景下南沙庆盛枢纽交通规划思考□ 张润朋,林俊琦(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州 510030) 摘 要:以南沙庆盛枢纽为例,剖析庆盛枢纽片区建设现状及问题,庆盛枢纽从用地开发商来看与周边尚未形成一体化开发;从交通系统来看,道路集疏运系统尚未形成,交通优势尚未发挥较好的引导作用。
研究从既有规划存在的问题入手,重点从片区功能整合、区域交通内外衔接、交通与用地的互动发展(TOD)以及内部交通的接驳提出了优化建议,提出庆盛枢纽交通规划一要促进交通与用地功能协调,强化功能混合布局;二要面向湾区东岸强化内外交通的衔接;三要推进片区TOD 综合开发引导;四要强化枢纽交通接驳,提高枢纽交通可达性。
以期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交通枢纽建设政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交通规划;南沙区;粤港澳一体化中图分类号:U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400(2020)08-0029-06Planning of Qingsheng Hub in Nansha Based on GuangdongHong Kong Macao BayZHANG Runpeng, LIN Junqi(Guangzhou Transport Planning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30, China)收稿日期:2020-05-08第一作者简介:张润朋(1976-),男,汉族,江西赣州人,博士,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规划等。
Abstract: Taking Qingsheng hub in Nansh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Qingsheng hub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nd developers, the Qingsheng hub has not formed a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with the surrounding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network of transportation system has not yet been formed, as result, the transportation advantage has not played a good guiding role. The study starts with the problems of the existing planning, focusing on the integration of the area function,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connection of the regional transportation, the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of traffic and land use (TOD), and the internal transit system, and proposes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as followed. Firstly, the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of the Qingsheng hub should be promoted with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functions of transportation and land use, and the strength of mixed layout of functions. Secondly,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affic to the east coast of the Bay Area. Thirdly, it shoul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and guidance of TOD in the area. Fourthly, it should strengthen the transportation connection of the hub and improve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hub. With all the views above, it will provide a basis for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polici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ortation hubs.Keywor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Nansha district; Integration of the Greater Bay Area(GBA)约和增流效益、优化产业结构都有着重要作用。
广州:综合、系统、精确的交通规划模型
贺崇明;马小毅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08(006)001
【摘要】@@ 1 发展历程rn1)自主研发时代(1984-1992年)rn为了应对20世纪80年代突然而来的"交通危机",1984年,广州继天津之后开展了城市居民出行调查,试图了解城市交通特征和规律,并在1986年成立了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长期跟踪研究.当时国内城市交通研究和计算机技术都处于起步阶段,定量分析一般采用简单的数学回归公式或自编的四阶段法程序,虽然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但不适应于千变万化的城市交通.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贺崇明;马小毅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510030;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所,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
【相关文献】
1.提升山地城市交通规划中步行系统战略地位的必要性——以涪陵区综合交通规划为例 [J], 杨源;颜毅;郭大忠
2.基于GIS技术的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的特点与应用 [J], 马小毅
3.基于GIS技术的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的特点与应用 [J], 马小毅
4.基于GIS技术的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的特点与应用 [J], 马小毅
5.广州市交通规划模型的历史、现状及发展 [J], 欧阳志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计经验及启示
谢志明;陈海伟
【期刊名称】《城市交通》
【年(卷),期】2016(014)005
【摘要】由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统一布局和规划,且不同方式之间的管理机制和
运营模式等各不相同,导致中国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存在诸多交通衔接问题。
针对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典型案例,系统研究综合客运枢纽的交通衔接布局模式。
从提高枢纽换乘便利性以及枢纽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两方面,总结日本城市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计和布局的经验。
从客流组织角度出发,提炼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设施衔接布局的关键要点及对中国的启示:换乘距离最短化、优化信息服务和换乘空间、票务支付系统一体化、共享出行信息、交通设施与城市功能融合。
【总页数】7页(P56-62)
【作者】谢志明;陈海伟
【作者单位】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0;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广东广州51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1+2
【相关文献】
1.既有铁路场站改扩建为综合客运枢纽站的方案设计探讨——以黄岩综合客运枢纽设计为例 [J], 齐岩;战国会;柳丽娜
2.高速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交通衔接设施配置指标研究 [J], 过秀成;马超;杨洁;李星;龚小林
3.日本城市景观设计的倾向、经验及启示 [J], 季玲
4.基于现状改建的综合客运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以石河子火车站综合客运枢纽为例 [J], 孙丹;余辰;李晓锋
5.日本电力市场零售电价套餐体系设计的经验及启示 [J], 王美艳;何永秀;陆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