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服用正确方法(全)
- 格式:docx
- 大小:38.10 KB
- 文档页数:5
金毓婷正确服用方法金毓婷是一种常用的避孕药物,具有调节女性内分泌系统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意外怀孕。
下面我将详细介绍金毓婷的正确服用方法。
首先,了解金毓婷的药物成分是非常重要的。
金毓婷主要成分包括左炔诺孕酮和乙炔雌酮,这两种药物能够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使子宫内膜脱落等,从而达到避孕的效果。
接下来是金毓婷的正确服用方法:1. 开始服用时间:金毓婷的服用时间应该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
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可以在月经期内的任何一天开始服用,但是需要同时采用其他可靠的避孕措施,直到服用金毓婷连续服用7天为止。
2. 每日剂量:金毓婷是一种口服避孕药物,通常每天需要服用一片。
最好在同一时间每天服用,以确保药物的稳定血药浓度。
3. 持续服用:金毓婷需要连续服用21天,然后停药7天。
在这7天内,可能会出现类似于月经来潮的返潮出血,这是正常现象。
停药7天后,需重新开始新一轮的服药周期。
4. 动态调整:如果在服用金毓婷的过程中出现副作用或不适症状,比如头痛、恶心、乳房胀痛等,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适当调整剂量或停药。
但是在调整前,一定要咨询医生的意见。
5. 不可遗漏:为了确保避孕效果,金毓婷的每片都需要按时服用,不可遗漏。
如果不小心漏服了1片,应立即补服,并按正常时间继续服药。
如果漏服了2片或更多,需采取其他避孕措施,比如使用避孕套,直到连续服用7天为止。
6. 药物相互作用:金毓婷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在使用金毓婷期间,如果需要使用其他药物,请先咨询医生的意见。
总之,金毓婷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口服避孕药物。
正确使用金毓婷,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可以达到良好的避孕效果。
但是请记住,金毓婷只能用于避孕,并不具备保护性别病和艾滋病的功能,所以在性行为中还需要同时使用避孕套,以确保更有效的避孕。
常用药物药品的正确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时常会听说一些人们在服用药品时常会发生的一些问题,如饭前吃药好,还是饭后吃药好;可不可以不用水直接服用药片等等问题。
还有一些,人们直接也不看药品说明书,或不记得医生的嘱咐,服用了错误的量或错误的药之类的种种问题。
今天就来跟大家按药物剂型讲一讲药物该怎么正确的服用,另外我们在服药之前该注意一些什么。
一、按药物剂型来掌握正确的服用方法1、口服颗粒剂对于西药颗粒剂,特别是抗生素颗粒剂,只可用凉开水冲化后,立即服用。
对于中药颗粒剂,一般须用适量热开水冲化,以保证有效成分快速充分地溶解,待放冷后服用。
注意事项:不可长时间放置。
因为抗生素在高温和有水的条件下,容易分解产生致敏物质,不仅降低疗效,还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
2、口服片剂或胶囊剂首先要明白药片必须整片服用还是嚼碎服用。
其次要明白服药时间,是餐前还是餐后;是两餐之间还是和饭一起服用;是清晨还是睡觉前服。
最后,服药前洗净双手,准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温开水,先喝一口水润湿一下口腔和食道,再把药片放入舌面上,喝一口水,将药片和水同时咽下,接着将剩下的水喝完,站立或走动1-2分钟。
注意事项:切记不可干吞药片,不可喝水过少,不可吃完药就躺下,否则会使服下的药片粘附在食道上,导致食管炎症、溃疡,甚至穿孔等不良反应。
3、栓剂用时将栓剂取出,以少量温水湿润后,戴上指套,轻轻塞入肛门内。
对于起全身作用的栓剂,需塞入肛门内2厘米处,以达到直肠部位,保证药物吸收。
对于起局部作用(如治疗外痔和肛裂)的栓剂,仅塞入肛门口即可。
给药后,丢掉指套,清洗双手。
4、眼药水用药前洗净双手,坐在靠背椅上,头后仰,眼视头顶方向,一手将下眼皮轻轻提起,使下眼皮和眼球之间形成一袋状,另一只手将眼药水滴入袋内。
闭上眼睛几分钟,同时用手指按压靠近鼻梁的眼角。
注意事项:不可将药液滴在角膜(黑眼珠)上;如有药水进入口腔,不可咽下,须用水漱口数次。
5、皮肤用药皮肤用药前,首先应清洗患处并擦干,其次不要用手涂药,最好用棉纤涂擦,然后按摩患处1-2分钟,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吃胶囊药的正确方法
正确的吃胶囊药的方法应该如下:
1. 在服用任何药物之前,先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或咨询医生、药师的建议,确保你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2. 洗净双手,以免细菌传染到药物和口腔。
3. 根据药物说明书或医生的指示,确定每次所需的剂量。
如果需要,可以使用量杯或专用器具来测量剂量。
4. 将胶囊药放在干燥的手掌中或者干净的勺子上。
5. 倾斜头部,将胶囊药直接送入口腔,并用足够量的水将其吞下。
确保胶囊完全被吞咽,避免药物滞留在食道中。
6. 如果你遇到吞咽困难,可以将胶囊药放入一小碗中,用勺子将其打开并将药物与适量的饮料(如果汁)混合后喝下。
7. 在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胶囊药时,确保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时间间隔服药,以免相互干扰或引起不良反应。
8. 注意药物的存储条件,避免阳光直射、高温或潮湿环境。
9. 如果忘记服用一次剂量,不要在下一次剂量时服用双倍剂量,而是按照规定的时间继续服用下一次剂量。
10. 如果出现任何不适或不良反应,请立即咨询医生。
记住,正确的服药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药效,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请严格按照药物说明或医生的建议来使用胶囊药。
口服药品如何正确服用口服药品是现在很常见的药品类型,相信大多数的人都有服用过这类型的药物。
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口服药品正确服用方法,来欣赏一下吧。
口服药品正确服用方法1、爵服:是指把药片口爵碎后用水吞下。
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和促进消化的药物应口爵服。
如江中健胃消食片等。
2、吞服:是指用水将药送入胃中。
因为水有保护和润滑食道的作用,又能加速药物在胃里的溶解,促进吸收,同时可以加速药物的排泻,减少毒副作用,因此大多数药物常采此种方法服用,如服用磺胺类药和对食道粘膜有较强刺激和腐蚀作用的药应注意多饮水,一般要喝200ml~300ml的水并保持站立或坐姿,服药后不宜立即仰卧,如盐酸多西环素片(强力霉素)、硫酸亚铁片、复方新诺明等,吞服缓释片(胶囊)及肠溶片(胶囊)也应注意多饮水但不要嚼碎,从而保持其完整性,以免药物接触胃酸而降低疗效或刺激胃粘膜,如氨茶碱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等。
3、冲服:指用适量的水将药冲化后喝下药液,一般的颗粒剂、冲剂均用此法服用,如板蓝根冲剂。
有些冲剂冲服时应注意用水量及用水温度,如蒙脱石散剂(思密达)每小包应用水量为50ml温开水溶解摇匀后服用,目的就是保证药物有足够溶度,与胃粘膜有良好的接触,从而取得最佳疗效。
4、含服:是指把药片或药液含在舌下或口腔发挥治疗作用。
润喉片类的药品可放在口腔内任何部位,不要咬碎,任其自然溶化,分泌的唾液不应吐出,可慢慢咽下,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
仅供含漱的药片,则用适量温开水溶化,将药液在口内含数分钟后吐出,如硼砂漱口片等。
5、舌下含服:指使药剂直接通过舌下毛细血管吸收入血,完成吸收过程的一种给药方式。
如一些紧急发挥疗效的药,则应将药片放于舌下,用舌轻轻压住,任其溶化。
如硝酸甘油:用于防治各种类型的心绞痛,口服无效,发作时舌下含服1片,约2~5分钟即发挥作用;初次用药可先含半片,以减轻头胀、心跳加快的副作用;心绞痛发作频繁的患者在大便前含服可预防发作。
如何正确使用药物以避免误服或过量服用药物在维护人类健康和治疗疾病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如果不正确使用药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
为了避免误服或过量服用药物,我们有必要了解正确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指导原则。
一、严格遵循医生的处方每种药物都有特定的使用途径、剂量和用药时长,这些信息都应写在医生的处方中。
为了正确使用药物,我们必须严格遵循医生的指示。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延长或中断用药时间,除非得到医生的允许。
同时,如果遇到其他医生对药物进行调整的情况,应及时告知该医生已经使用的药物,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药物说明书提供了关于特定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
在使用药物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并理解说明书中的内容。
如果有任何疑问,应咨询医生或药师进行解答。
同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存储要求,遵循正确的保存方法。
三、正确服用药物1. 遵循正确的用药途径:药物可以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外用等途径进行使用。
应根据医嘱选择正确的用药途径,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2. 控制用药剂量:药物剂量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的。
在使用药物时,应使用准确的剂量器,如针管、滴定器、剂量杯等,避免以“眼测”或“估计”剂量的方式使用药物。
3. 定时用药:有些药物需要定时服用,以确保有效浓度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为了保持药物的稳定血药浓度,应该按照医生指示的时间间隔准时服药,避免漏服或者过早服用。
四、不要将药物当做食物或饮料为了避免混淆和误服,药物应当与食物和饮料分开。
有些药物需要空腹服用,而有些则需要在饭后服用。
在服用药物前,最好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了解正确的用药时间。
五、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
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药物效果降低或增强,甚至产生毒副作用。
因此,我们应保持所有医生、药师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了解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和补充剂,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口服给药操作程序目的:药物经胃肠道粘膜吸收而产生疗效。
评估:(1)病人的病情、年龄、意识状态、是否留置鼻饲管、有无呕吐等。
(2)病人对服药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计划:(1)用物准备:服药本、小药卡、药盘、药杯、药匙、量杯、滴管、研钵、湿纱布。
(2)环境准备:空气清洁、光线适宜、物品放置整齐。
(3)病人准备:向病人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4)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备齐用物。
实施:(1)操作步骤:①备药:备齐用物→填写小药卡→依据不同药物剂型采取相应的取药方法(固体药用药匙,液体药用量杯取)→全部药物配备完毕,根据服药本重新核对一次→发药前与另一护士再次核对。
②发药:携药盘至病床→按床号顺序将药物发送给病人→协助病人服药→发药完毕,药杯按要求相应处理,清洁发药盘。
(2)注意事项:①发药前:护士应了解病人的有关情况,如做特殊检查、手术等必须禁食者暂时不发药,并做好交接班。
②发药时:病人提出疑问,护士应认真听取,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耐心地做解释,再给病人服药。
③指导病人按药物性能正确服药:a.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液,应用吸水管,避免药液与牙齿接触,服后漱口,如酸类、铁剂等;b.服用铁剂时忌饮茶,以免形成铁盐,妨碍铁剂的吸收;c.止咳糖浆服后暂不饮水,以防降低疗效,若同时服多种药,则最后服用止咳糖浆;d.磺胺类和发汗类药物服后多饮水,可减少磺胺类结晶引起肾小管堵塞,并可增强发汗药的疗效;e.健胃药在饭前服,可刺激味觉感受器,使消化液分泌增多,增加食欲;f.助消化药和对胃有刺激性的药宜在饭后服,利于食物消化、减少药物对胃壁的刺激;g.强心甙类药应在服用前测脉率和脉律(或心率和心律),如脉率少于60次/min或节律出现异常时,应暂停服药并报告医生。
④发药后:观察病人服药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酌情处理。
评价:病人能主动配合,用药安全,达到预期治疗效果。
药物服用方法(一)餐前服用适合饭前服用的药物:一部分药物必须饭前空腹时服用,以利于减少或延缓食物对药物吸收和药理作用的影响,提高药物的安全稳定性,发挥药物的最佳功效。
1、胃黏膜保护药、质子泵抑制剂2、促进胃动力药3、降血糖药4、抗骨质疏松药5、抗菌药物6、止泻药7、助消化药8、开胃药9 、健胃药10 、滋补药11、肠溶片剂和丸剂12、部分降压药1、胃黏膜保护药:氢氧化铝或复方制剂、复方三硅酸镁、复方铝酸铋等餐前可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肠溶片)用法:一次2片,一日1—2次。
每天晨起吞服或早晚各一次。
2、促进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林)、莫沙比利宜于餐前30分钟服用,以促进胃蠕动和食物向下排空,帮助消化。
此类药不能与颠茄片、山莨菪碱等合用。
3、降血糖药:格列本脲(优降糖)、格列喹酮(糖适平)、二甲双胍。
患者饭前服用药物便于就餐时降糖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或抑制消化道中糖的分解和吸收,发挥降糖作用。
有些降糖药与食物同服。
阿卡波糖(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与前几口食物一起咀嚼)4、抗骨质疏松药:为便于吸收,避免对食管和胃的刺激,口服双膦酸盐如阿仑膦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应空腹给药,并建议用足量水送服,服后30分钟内不能进食。
服药后即卧床有可能引起食道刺激或溃疡性食管炎。
5、抗菌药物:☐诺氟沙星(空腹服用,并同时饮水250ml,避免结晶尿的发生),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头孢克洛片,宜空腹口服,因食物可延迟其吸收。
☐阿奇霉素胶囊:口服,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服用。
☐交沙霉素:餐前1小时或餐后3~4小时服用。
6、止泻药如药用碳片或思密达。
通过吸附多种病原体而起效,空腹效果好。
7、助消化药:乳酶生、多酶片、胰酶肠溶片(餐前整片吞服)、淀粉酶(饭时或饭前服)酵母片(饭后嚼碎服)8、开胃药:如龙胆、大黄宜餐前10分钟服用,可促进食欲和胃液分泌。
9 、健胃药:如小儿散、龙胆大黄片、健胃宝等,应在饭前服用。
10、滋补药:如人参、鹿茸精等都宜在饭前服用。
11、肠溶片剂和丸剂:饭前服用,使药物较快较多通过胃,进入肠道发挥作用。
12、部分降压药。
卡托普利:因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饭后服用比空腹服用吸收减少30%~50%。
雅施达片:雅施达(培哚普利片)必须饭前服用,因为食物改变其活性代谢产物培哚普利拉的生物利用度。
(二)餐后服用饭后服:大多数药物,如饮食对药物吸收等影响不大,饭前饭后均可。
但对于那些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或饭后服用可以增加药物吸收的药物,这些药物可在饭后服用。
1、非甾体镇痛抗炎药2、维生素B2,维生素A、D、E、K等3、铁剂4、抗酸药5、部分利尿药1、非甾体镇痛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为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大多数应于餐后服。
2、维生素:维生素B2(核黄素)伴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饭后口服吸收较完全。
脂溶性药物如维生素A、D,维生素E、维生素K等在食用油性食物后服用,更利于吸收。
3、铁剂:铁主要在十二指肠被吸收,由于食物能减慢胃肠蠕动,延长铁剂在十二指肠段的停留时间,铁剂在饭后30分钟服为最好。
这样不仅可使铁吸收量增加,而且可以大大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
近年来,时辰药物动力学研究发现,下午7点服铁剂比上午7点服用的吸收率要增加1倍,故每天下午7点是服铁剂的最佳时间。
4、抗酸药:在饭后胃酸分泌量最大时服,可使溃疡面少受刺激,有利修复。
且抗酸作用与胃内充盈度有关,当胃内容物将近排空或完全排空后,抗酸药才能充分发挥抗酸作用。
故抗酸药应在餐后1~1.5h后和晚上临睡前服用,可达较好抗酸效果。
常用抗溃疡病代表药:抗酸药☐威地美(铝碳酸镁片)☐本品为抗酸与胃粘膜保护类药品,具有独特的大分子层状网络结构,能迅速改善或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各种病症。
本品具有:☐(1)迅速中和胃酸,可逆性结合胆酸,并保持胃内PH3—5最佳的治疗生理环境☐(2)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和胆酸对胃的损伤。
☐(3)增强胃粘膜保护因子作用,促进病变部位更快更好地痊愈。
☐[用法用量]服用本品时应咀嚼成粉末后与温开水吞服。
餐后1—2小时、睡前或胃不适服用。
每次2—4片,每日三次。
儿童遵医嘱服用。
☐得必泰(复方铝酸铋颗粒)☐药理毒理:铝酸铋在胃及十二指肠黏膜上形成保护膜,碳酸氢钠、重质碳酸镁均有明显的抗酸作用,与甘草浸膏、弗郎鼠李皮、茴香配成复方,调节胃酸过多、胃肠胀气,消除大便秘结,增强胃及十二指肠黏膜屏障,使黏膜再生,促进溃疡面愈合。
实验动物表明,本品能显著减轻大鼠实验性胃炎的发生,对大鼠应激性和幽门结扎性溃疡有明显防治作用,并且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对调节胃液没有明显的影响。
☐用法用量:口服。
一次1—2袋,一日3次,饭后吞服,疗程1—2月。
☐5、部分利尿药:氢氯噻嗪(双克)、螺内酯(安体舒通)与食物包裹在一起,可增加生物利用度。
(三)睡前服用1、催眠药2、平喘药3、降血脂药4、抗过敏药5、钙剂6、缓泻药1、催眠药:水合氯醛、咪哒唑仑、司可巴比妥、艾司唑仑、异戊巴比妥、地西泮(安定)、硝西泮(硝基安定)、苯巴比妥(鲁米那)服后10、15、20、25、30、40、45或60min起效入睡。
2、平喘药:哮喘多在凌晨发作,睡前服用沙丁胺醇、氨茶碱、二羟丙茶碱(喘定),止喘效果更好。
3、降血脂药:包括洛伐他汀(美降脂)、辛伐他汀(舒降之)、普伐他汀(普拉定)、氟伐他汀(来适可)、立普妥,提倡睡前服。
因为肝脏合成脂肪的峰期多在夜间,晚上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特非那丁、赛庚啶、酮替芬等服后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睡前服安全并有助于睡眠5、钙剂:以清晨和睡前服为佳,以减少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若选用含钙量高的钙尔奇D,则宜睡前服,因为人血钙水平在后半夜及清晨最低,睡前服可使钙得到更好的利用。
6、缓泻药:酚酞(果导)、比沙可啶、液体石蜡等服后约12小时排便,于次日晨起泻下。
(四)清晨服用1、肾上腺皮质激素2、降压药3、抗抑郁药4、利尿药5、驱虫药6、泻药1、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氟美松)等,早晨7时左右一次顿服,减少对体内肾上腺皮质的抑制作用,可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
因为人体内激素的分泌高峰出现在晨7~8时,此时服用可避免药物对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作用,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抑制较轻,可减少不良反应。
2、降压药:血压在早晨和下午各出现1次高峰,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如每日仅服1次的长效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络活喜)、依那普利(悦宁定)、贝那普利(洛丁新)、氯沙坦(科素亚)、缬沙坦(代文)宜在早7时左右服;每日服2次的宜在下午4时再补充1次。
3、抗抑郁药:抑郁的症状如忧郁、焦虑、猜疑等常表现为晨重晚轻,因此氟西汀(百忧解)、帕罗西汀(赛乐特)、瑞波西汀、氟伏沙明宜清晨服。
不绝对。
4、利尿药:避免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和休息。
如呋塞米(速尿)、螺内酯(安体舒通)5、驱虫药:驱蛔灵、左旋咪唑、南瓜子等宜空腹晨服,以迅速进入肠道,减少人体对药的吸收,保持高浓度,同时增加药物与虫体的直接接触,增强疗效。
也可以晚上睡前空腹服用.6、泻药:硫酸镁盐类泻药晨服可迅速在肠道发挥作用,服后5~6小时致泻。
(五)不宜用热水送服1、助消化药2、维生素类3、止咳糖浆类4、抗菌药物1、助消化药: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淀粉酶、多酶片、乳生酶、酵母片等,此类药中多为酶、活性蛋白质或益生细菌,受热后即凝固变性而失去作用,达不到助消化的目的。
2、维生素类:维生素C、维生素B1 、维生素B2 性质不稳定,受热后易还原破坏而失去药效。
3、止咳糖浆类:此类糖浆为复方制剂,若用热水冲服,会稀释糖浆,降低粘稠度,不能在呼吸道形成保护性“薄膜”,影响疗效。
4、抗菌药物:很多抗菌药物对热不稳定,最好不用热水冲服。
(六)服后宜多喝水的药1、助消化药2、利胆药3、双磷酸盐4、抗痛风药5、抗尿结石药6、电解质7、某些抗感染药1、平喘药:茶碱或茶碱控释片、氨茶碱等,由于其提高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使尿量增多易致脱水,出现口干、多尿或心悸;同时哮喘者又往往伴有血容量较低。
因此宜适量补充体液,多喝白开水或橘汁。
2、利胆药:利胆药能促进胆汁分泌和排出,机体的冲洗胆道,有助于排出胆道内的泥沙样结石和胆道手术后少量的残留结石。
但利尿药中利胆醇、舒胆通羟甲香豆素(胆通)、去氢胆酸和熊去氧胆酸服后可引起胆酸的过度分泌和腹泻,因此服用期间应尽量多喝水,以避免过度腹泻而脱水。
3、双磷酸盐:阿仑磷酸钠、帕屈膦酸钠、氯屈膦酸钠在治疗高血钙症时,因致电解质混乱和水丢失,故应注意补充体液使每日的尿量达3000ml以上。
4、抗痛风药:应用排尿酸药如硫氧唑酮、丙磺舒或别嘌醇的过程中,宜多饮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同时应碱化尿液,使酸碱度保持在6以上,以防止尿酸在排出过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结石。
5、抗尿结石药:服用中成药排石汤,排石冲剂后,都应多饮水,保持每日尿量2500~3000ml,以冲洗尿道,并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减少尿盐沉淀的机会。
6、电解质:口服补液盐粉,补液盐2号粉,每袋加500~1000ml凉开水冲液后服下。
7、某些抗感染药:磺胺药主要由肾排泄,在尿液中的浓度高,可形成结晶性沉淀,易发生尿路刺激和阻塞现象,出现结晶尿,血尿,疼痛和闭尿。
在服用磺胺嘧啶,磺胺甲恶唑和复方新诺明后宜大量喝水,以用尿液冲走结晶,有条件可加服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促使结晶的溶解度提高一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萘替米星、阿米卡星)对肾的毒性大,浓度越高对肾小管的损害越大,宜多喝水以稀释并加快药的排泄。
(七)其他1间隔服2、这里主要是为了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产生毒副作用。
3、阿奇霉素胶囊半衰期较长,大约40小时,超过4天在体内有积蓄过程,对肝可能产生毒性作用。
建议一天0.5g,qd,使用三天停四天。
或第一天0.5g,qd,后三天0.25g, qd ,停三天。
4、必要时服5、发热,体温超过38.5℃,服用布洛芬片或布洛芬其他剂型。
6、胃痉挛时服用654-2片,或阿托品片、颠茄合剂等。
7、心绞痛发作时速在舌下含服速效硝酸甘油片。
8、痛时服用去痛片等,均属于必要时服用之列。
9、活菌制剂:(如妈咪爱颗粒、金双歧片)冲服时水温不得超过40°C与抗菌药物同时服用,应错开用药时间。
思密达可吸附多种病原体,将其固定在肠腔表面,而后随肠蠕动排出体外,从而避免肠细胞被病原体损伤。
本品可能影响其它药物的吸收(如抗菌药物),必须合用时,建议与本品间隔一段时间。
与含金属离子的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是金属阳离子与喹诺酮类药物之间发生螯合作用,形成难溶性螯合物,导致药物吸收减少,生物利用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