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作品
- 格式:doc
- 大小:566.00 KB
- 文档页数:18
《秘密花园》读后感《秘密花园》读后感【推荐】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秘密花园》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秘密花园》读后感1看《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是因为随意翻看了书本里的插图,觉得很漂亮。
当真正读这本书,真是深受震撼,让我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这本书的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家程玮,讲了一个出生在中国,生活在德国的女孩米兰拥有一个秘密花园,她可以在花园里倾诉苦恼,甚至还能解决烦恼。
花园的主人爱丽丝,为她讲了“礼仪”这个词眼。
书中巧妙地用对话的形式讲述了各种礼仪,如说话的技巧,做客、请客的礼仪,吃饭的礼仪以及怎样送礼物,同时还讲了中西礼仪文化的异同。
例如同别人说话时,眼睛要注视着对方,表示你对他的重视,对他的尊重。
去别人家做客,第一件事是按门铃,如果没马上应答,也不能很快按第二次,应该耐心等待,再按第二次。
衣着整洁做客是对主人的一种尊重,同时还要带上一份小小的礼物,礼物不需要特别贵重。
吃饭的时候要等主人先动筷子吃才能开始吃,吃饭的时候最好不要发出声响,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不要说话。
不要挑剔主人家的饭菜,这是对主人的不尊重,这样才能做一个受欢迎的客人。
请客时,要细心的了解每位客人的口味,客人带来的礼物,要面带微笑地表示感谢,在中国是不能当面拆开礼物的,而西方是要当面拆开礼物表示自己很喜欢。
朋友之间的礼物可以是一束鲜花或是一盒巧克力,送的礼物一定要精心包扎,表示这是一份特别的礼物,只有接收的人才可以打开。
最后告诉我们不管做什么事,面对什么人都要微笑、谦虚、温和。
是啊,我们中国是文明古国,富有优良的文明礼仪传统,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
而作为老师的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职责,还肩负着人类心灵的塑造。
那么我们老师则是这些文明礼仪的发扬者和传授者,我们更应该以身作则,时刻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六年级读书随笔《周末与米兰聊天》读后感龟背上刻着的文字,两根弦的古老乐器——二胡,塔楼里的书画珍宝,神奇的魔杖,塞里斯丝绸之路的传说……这就是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带给我们的缤纷世界。
米兰是一个生活在德国的华裔女孩。
在程玮阿姨的《周末与爱丽丝聊天》中,米兰偶然认识了德国老太太爱丽丝,从此每个周末都会到爱丽丝家和她聊天。
爱丽丝给米兰介绍了西方的礼仪礼节,并和米兰一起探讨了家庭、爱情、金钱、美等问题。
在《周末与米兰聊天》系列中,米兰成了爱丽丝的中国文化小老师,把她知道的有关中国的只是分享给爱丽丝,内容很广泛,包括中国文字、音乐、书画、科举制度和丝绸之路等等。
读了这套书,我也是大开眼界。
我知道了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五声和八音,知道了科举制度的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知道了造字六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知道了中国曾有个名字叫塞里斯;知道了书法中的永字八法:侧、勒、努、趯策、掠、啄、磔……每本书都能告诉我许多丰富的知识,而且一点也不枯燥,因为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
我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另外,这套书也让我明白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如此悠久而博大精深!正如《龟背上的花纹》中,米兰还能读出20XX 年前所刻在龟壳上的字。
中国古老的汉字从几千年前延续到现在,每个字都那么形象生动。
当然,何止是汉字,那些珍贵的文物、美丽的传说……这就是我们古老的中华文明!有人去办博物馆,把文物保护起来;有人研习国画、书法……我们一定要了解、珍惜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给我们的下一代,并代代相传……读一读《周末与米兰聊天》吧,去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吧!点评:小作者写出了读了《周末与米兰聊天》之后的切身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自己肩负的责任。
程玮是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
江苏江阴人。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深受小读者喜爱,被评论界喻为“80年代最有才情的少儿文学作家之一”。
代表作《少女的红发卡》《白色的贝壳》《豆蔻年华》我想问,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懂事的女孩,需要多少时间?雨儿高中没毕业,就被爱女心切的父母送到了德国读预科。
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的德国女孩。
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主人公江雨、于阡。
两代女孩,两种经历,却都在体现着同一种品格。
为了心中不灭的向往,奋斗着,成长着。
她们自强自立的经历,给人以激励,催人以奋发。
雨儿青春、美丽,有着这一代的朝气。
她不想依赖父母,刚到德国就选择与朋友合租。
在看似平淡的求学生活中,邂逅一位位截然不同的人,遇到一件件不同的事。
在自己与别人的经历中,学会成长。
雨儿刚入德国是一个爱穿卡通T恤的小姑娘,还很天真幼稚,而今,已成长成一个优雅的lady,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成熟的标志……于阡的故事相比雨儿就要显得坎坷许多。
于阡只是憧憬小时老师的一句“床前明月光”,憧憬街角一条美丽的红围巾,憧憬走出深山,便为了自己所追逐的而奋斗。
有失败,有坎坷,却最终来到异国他乡,成为智慧脱俗而优雅的东方女人。
雨儿和于阡,她们是两代的女孩,却有着相同之处。
她们起先都天真烂漫,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她们逐渐成熟,越来越清晰的知道了人生的方向。
正如书中所说:“年轻的她们都觉得远处会有一个美好的结局在等待自己,走过了岁月才明白,对于转瞬即逝的海市蜃楼,她们也许错过了更美好的风景。
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不灭的向往,我也一样,我希望自己能当律师,所以,我正朝着这个方向一步步靠近着,努力着……看着雨儿,想想自己,我又增添了一份信心……其实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懂事的女孩,也许只需要阅读一本书的时间,就看你看的是否拥有灵魂。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1最近,我读了一本书——旅德作者程玮写的《米兰的秘密花园》。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中国小姑娘米兰与一位德国老人爱丽丝在周末关于礼貌及社交礼仪的生动谈话,让我获益匪浅。
米兰是个生长在德国的中国女孩,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偶然遇到了一位神秘的德国老人爱丽丝,成为了忘年交。
每个周末,这对忘年交都在一起谈论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客、如何交谈应对……聪慧的米兰懂得了,每个人都和自己同样重要,都有被尊重的权利,因此要关心身边每个人的感受,并且适时地表达自己的感谢。
她将学到的道理与知识运用到了朋友母亲的生日派对上,不再像以前一样只顾钻进朋友房间里玩耍,而是礼貌地参加派对。
恰当的礼物、得体的举止,让米兰成为了德国人眼中识礼又有内涵的小女士,她因此参加了电视台的礼仪礼貌的脱口秀节目。
米兰与爱丽丝的谈话是孩子与老人的对话,是文化与文化的对话,也是东方与西方的对话。
对话的内容是我们中国孩子走向世界、与世界相融的应有文化装备,它给予我们走向世界的“翅膀”,以助我们在广阔的天空里顺利而美好地飞翔。
它是教育,但没有一丝说教的意味。
我不由得想起了生活中的两件小事。
有一次,我们在韩国的景福宫参观,走着走着,听见有人吵了起来,回头一看,居然是我们中国的游客因为抢上厕所而差点大打出手。
还有一次在济州岛泰迪熊纪念馆上厕所时,发现厕所的门上贴着用中文写的“请不要站在马桶上小便”的字样。
当时,我真是为中国人感到丢脸,在国外一点也不注意文明礼貌,不注意国人形象。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随着社会的国际化,每个人都要好好学习社交礼仪,学会社会交往。
大家都来读读《米兰的秘密花园》吧,相信它能给你一把解秘的钥匙。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 2《米兰的秘密花园》是妈妈无意中发现的一本特别美好的散文集。
作者程玮,著名旅德作家。
中学时即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二十几岁即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情的少儿文学作家之一。
《豆蔻年华》读后感导语:《豆蔻年华》讲述山村女孩姚小禾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从贫困封闭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有不同观念的碰撞,有友情,也有嫉妒和背叛。
《豆蔻年华》读后感我的书架里放置了很多书,但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豆蔻年华》,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绘出了一幅幅豆蔻年华少女的画,让我看的如痴如醉。
本书主讲一个住在南角乡的女孩儿姚小禾,她的成绩优异,幸运的考上了南京市里的一所名牌高中——金陵中学。
但她的好朋友山妹子却因为没考好连县中也没进,她的家人不让她继续读书了。
姚小禾也为这件事感到不愉快,她为山妹子不幸而感到悲伤。
到了城里以后,她结识了一个大方活泼的女孩,叫曹咪咪。
曹咪咪不但没有歧视姚小禾是山里人,还帮她走过了刚入城里的不适应。
但有另一个女孩张娣因为嫉妒姚小禾成绩好,长得俊,做出了一些令姚小禾不舒服的事,但最终在班主任“下雨”老师的指导下,解开了心结,成为了好朋友。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就是关于下雨老师的。
下雨老师原名夏雨,他的感情问题备受中学生们的关注。
他的女友原是大学同学,是一个即会和他谈弗洛伊德又会烧黄花鱼的实干派女青年,但最后她嫌他是个教书匠待遇低不干了。
后来,在“Z”字形自行车计划的帮助下,他结识了导演鲁曼。
两人相识并相爱,但结果是不完美的,鲁曼选择去了美国深造,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未完待续。
让我影响最深的片段是姚小禾与曹咪咪闹变扭。
这件事情是因为姚小禾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在一次小考中超越的英语课代表曹咪咪。
姚小禾在拿到试卷后的第一反应是问曹咪咪的成绩。
但曹咪咪觉得反感极了,便给姚小禾就留下了一个冷冷的背影,不但如此还与和姚小禾关系不好的张娣做出一副友好样,表示从此和姚小禾绝交,和张娣做朋友。
其实曹咪咪很讨厌张娣的装腔作势,她和张娣好不过是气气姚小禾罢了。
姚小禾觉得她没做错什么,反倒是曹咪咪要向她道歉求和。
而曹咪咪觉得姚小禾应该千方百计的来搭话。
这样一来,两个人闹得关系更僵了。
全国历届儿童文学获奖作品名单(第一届儿童文学奖(一)中国作协首届(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获奖篇目(以票数和篇名笔划为序)1、长篇小说《荒漠奇踪》严阵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盐丁儿》颜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寻找回来的世界》柯岩群众出版社《乱世少年》萧育轩少年儿童出版社2、中篇小说《来自异国的孩子》程玮少年儿童出版社《紫罗兰幼儿园》郑春华《巨人》3、短篇小说《五虎将和他们的教练》关夕芝《儿童文学》《三色圆珠笔》邱勋《儿童文学》《再见了,我的星星》曹文轩《儿童文学》《我要我的雕刻刀》刘健屏《儿童文学》《独船》常新港《少年文艺》《第七条猎狗》沈石溪《儿童文学》《白脖儿》罗辰生《儿童文学》《扶我上战马的人》张映文《延河》《老人和鹿》乌热尔图《上海文学》《冰河上的激战》蔺瑾《东方少年》《阿城的龟》刘厚明《北京文学》《彩色的梦》方国荣《儿童文学》《我可不怕十三岁》刘心武《东方少年》4、中篇童话《雁翅下的星光》路展宁夏人民出版社《黑猫警长》诸志祥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翻跟头的小木偶》葛翠琳江苏人民出版社5、短篇童话《小狗的小房子》孙幼军《儿童文学》《总鳍鱼的故事》宗璞《少年文艺》《老鼠看下棋》吴梦起《巨人》《小燕子和它的三邻居》赵燕翼《儿童文学》《开直升飞机的小老鼠》郑渊洁《儿童文学》《狼毫笔的来历》洪讯涛《少年文艺》6、诗歌《我想》高洪波宁夏人民出版社《我爱我的祖国》田地《儿童时代》《春的消息(组诗)》金波《巨人》《小娃娃的歌》樊发稼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给陌生的父亲》申爱萍海燕出版社7、散文《俺家门前的海》张歧《儿童文学》《醉麂》乔传藻《朝花》《中国少女》陈丹燕《少年文艺》《十八双鞋》陈益《少年文艺》8、寓言《狐狸艾克》曲一日新蕾出版社9、报告文学《作家与少年犯》胡景芳《水晶石》《王江旋风》董宠猷《少年文艺》10、科幻小说《神翼》郑文光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1、儿童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名单主任委员:严文井副主任委员:束沛德王一地委员:马萧萧叶至善叶君健任大霖孙钧政肖平罗英崔坪黄庆云康文信蒋风谢璞第二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协第二届(1986-1991)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以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1、小说《今年你七岁》刘健屏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一只猎雕的遭遇》沈石溪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雪国梦》邱勋人民文学出版社《走向审判庭》李建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下世纪的公民们》罗辰生人民文学出版社《少女罗薇》秦文君少年儿童出版社《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西部流浪记》关登瀛海燕出版社《狼的故事》金曾豪希望出版社《少女的红发卡》程玮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校园喜剧》韩辉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军团》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青春的荒草地》常新港新蕾出版社《绿猫》葛冰重庆出版社2、童话《小巴掌童话》张秋生少年儿童出版社《扣子老三》周锐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吃耳朵的妖精》郑允钦江西少年儿童出版社《怪老头儿》孙幼军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毒蜘蛛之死》冰波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3、散文、报告文学《小鸟在歌唱》吴然少年儿童出版社《16岁的思索》孙云晓少年儿童出版社《孙悟空在我们村子里》郭风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星球的细语》班马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4、诗歌《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徐鲁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在我和你之间》金波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绿蚂蚁》刘丙钧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5、幼儿文学《岩石上的小蝌蚪》谢华少年儿童出版社《快乐的小动物》薛卫民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虎娃》鲁兵少年儿童出版社6、评委名单(暂无)第三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三届(1992-1994)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1、小说秦文君《男生贾里》少年儿童出版社金曾豪《青春口哨》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董宏猷《十四岁的森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从维熙《裸雪》华艺出版社车培晶《神秘的猎人》民族出版社关登瀛《小脚印》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张之路《有老鼠片铅笔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沈石溪《红奶羊》新蕾出版社2、童话冰波《狼蝙蝠》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周锐《哼哈二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郑允钦《树怪巴克夏》少年儿童出版社葛翠林会唱歌的画像海燕出版社3、诗歌邱易东《到你的远山去》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金波《林中月夜》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4、散文高洪波《悄悄话》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庞敏《淡淡的白梅》重庆出版社苏叔阳《我们的母亲叫中国》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5、幼儿文学张秋生《鹅妈妈和西瓜蛋》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郑春华《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新蕾出版社6、评委名单、简介及图片(无)第四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1995-1997)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票数相同者以作者姓氏笔划为序)1、长篇小说:金曾豪《苍狼》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向民胜秦文君《小鬼鲁智胜》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王淑丽梅子涵《女儿的故事》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彭懿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祁智郁敬湘黄蓓佳《我要做好孩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刘健屏祁智郁秀《花季·雨季》海天出版社责任编辑:旷昕2、中、短篇小说集:张品成《赤色小子》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彭懿董宏猷《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21世纪出版社责任编辑:张秋林邓滨魏树3、童话:孙幼军《唏哩呼噜历险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汤素兰汤素兰《小朵朵与半个巫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郁敬湘保冬妮《屎克郎先生波比拉》中国妇女出版社责任编辑:郑晓燕贾秀娟张之路《我和我的影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刘健屏4、幼儿文学:王晓明《花生米样的云》海燕出版社责任编辑:姜华郑春华《大头儿子和隔壁大大叔》新蕾出版社责任编辑:李春芬野军《长鼻子和短鼻子》海燕出版社责任编辑:范玲5、诗歌:薛卫民《为一片绿叶而歌》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别道玉6、散文:刘先平《山野寻趣》中国青年出版社责任编辑:刘佳7、纪实文学:李凤杰《还你一片蓝天》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陈贤仲刘春霞8、科学文艺:空缺9、寓言:空缺10、评委名单、简介及图片(无)第五届儿童文学奖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1998-2000)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篇目(以得票多少为序,得票相同的以姓氏笔画为序)1、长篇小说周锐、周双宁《中国兔子德国草》中国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赵霞黄喆生《吹响欧巴》晨光出版社责任编辑向明方敏《大绝唱》湖南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张天明向民胜秦文君《属于少年刘格诗的自白》作家出版社责任编辑王淑丽2、中短篇小说集薛涛《随蒲公英一起飞的女孩》少年儿童出版社责任编辑朱效文张品成《永远的哨兵》南海出版公司责任编辑刘一民乔晖3、童话汤素兰《笨狼的故事》浙江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孙建江4、散文谷应《中国孩子的梦》湖北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陈伟黄榕吴然《小霞客西南游》晨光出版社责任编辑张祖渠孙幼军《怪老头随想录》湖北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刘春霞5、诗歌金波《我们去看海》浙江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孙建江王宜振《笛王的故事》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责任编辑李宝生6、幼儿文学郑春华《幼儿园的男老师》北京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李玲7、寓言雨雨《美食家狩猎》福建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陈效东8、科学文艺张之路《非法智慧》北京少儿出版社责任编辑李玲9、传记文学、纪实文学巢扬《严文井评传》希望出版社责任编辑侯天祥刘先平《黑叶猴王国探险记》东方出版中心责任编辑张君权10、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王一梅书本里的蚂蚁(童话) 选自《幼儿故事大王》责任编辑陈力强冯季庆高凯村小:生字课(诗歌) 选自《诗刊》责任编辑寇宗鄂林彦单纯(小说) 选自《儿童文学》责任编辑王桂馨11、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评委会主任委员:束沛德简介及图片:(无)副主任委员:高洪波樊发稼委员:马光复牛玉秋尹世霖庄之明张小影张美妮张锦贻汪习麟黄云生崔道怡第六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长篇小说《细米》(曹文轩)《陈土的六根头发》(常新港)《鸟奴》(沈石溪)《漂亮老师和坏小子》(杨红樱)中短篇小说集《轰然作响的记忆》(刘东)童话《鼹鼠的月亮河》(王一梅)《阿笨猫全传(上、下)》(冰波)《乌丢丢的奇遇》(金波)幼儿文学《吃黑夜的大象》(白冰)《小鼹鼠的土豆》(熊磊)诗歌《骑扁马的扁人》(王立春)散文《蓝调江南》(金曾豪)纪实文学《长翅膀的绵羊》(妞妞)理论批评《凄美的深潭:“低龄化写作”对传统儿童文学的颠覆》(徐妍)青年作者短篇佳作——小说《一只与肖恩同岁的鸡》(三三)青年作者短篇佳作——科学文艺《追日》(赵海虹)第7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奖作品篇目作品名称:舞蹈课作者:三三出版单位:接力出版社获奖评语:女作家三三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对少女隐秘的心灵世界洞幽烛微,对青春成长的轨迹了然于心,显示了作家澄明的人生智慧;而从容不迫的情节叙述,生动细腻的语言表现,准确到位的性格拿捏,更见出三三小说创作的灵性,《舞蹈课》堪称近年“成长小说”中的卓然超群之作。
秘密花园读后感15篇秘密花园读后感1程玮阿姨马上要来我们学校做讲座了,于是我到新华书店买了程玮阿姨写的书《米兰的秘密花园》。
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读了一页,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
程玮阿姨写的书没有古板的用诗词和哲理讲述道理,也没有轻松幽默的校园小说,只有小米兰和爱丽丝的对话,谈论那些生活中琐碎的小事,人们不会注意到的礼仪,用那些琐碎的细节吧我们培养成一个文明的人。
米兰要上集市买玫瑰送给娜塔莉的妈妈当作生日礼物,但因为贪吃,花了许多钱,无法再买一支玫瑰了。
无意中走到了一个开满玫瑰的房子前。
故事就从这里拉开了帷幕。
米兰在这个神秘的房子里遇到了爱丽丝,于是每个周末米兰都会去和爱丽丝聊天,向爱丽丝叙述自己的烦恼,也在爱丽丝那里学会了许多礼仪。
当米兰把爱丽丝说的话用于交际时,被大人们称为懂礼貌的小女士。
在这些简单易懂的对话,教会了我礼仪:怎么跟人交谈;怎么在人群中吸引别人的注意;怎么去别人家做客;怎么对待客人;怎么给别人送礼物,送什么礼物;怎么在名品店里买东西,甚至包括敲门的方式、坐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和餐具的使用等等。
总之,一句话,怎么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即使微不足道,也要是这个世界变得美好,变得温馨。
米兰和爱丽丝的谈话天马行空,但就是这种天马行空的话语,中国却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
礼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把利刃,帮助我们披荆斩棘。
这本书中,我最喜爱的任务就是爱丽丝了,她不像一个老太太,她像我的友人,我的老师,温柔地为我们解答一切难题,她在我的心中像永远都不会衰败的夹竹桃,一直指引我走向正确的道路。
用文中的话说就是“原来一个人老了以后,也是可以很美丽的。
”读完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在简单的对话中。
我体验到了礼仪的有趣,让我更深刻的理解礼仪,懂得礼仪。
《米兰的秘密还原》真是一本影响孩子一生的读物!秘密花园读后感2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秘密花园》这部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启发。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小女孩玛丽的故事。
读《少女的红衬衣》有感
这个周末,我读了《少女的红衬衣》,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少女的红衬衣》是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玮写的,并且被新闻出版总署列为2009年向全国青少年推荐100种优秀图书之一。
这本书讲述了汤妮和汤莉这对双胞胎姐妹的父母离婚后,妈妈带着妹妹汤妮去了德国,爸爸带着姐姐汤莉留在中国。
突然有一天,汤妮想回中国,于是她一个人回到了中国并且和姐姐交换了角色,开始了愉快的旅程。
其中有一个故事让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是双胞胎也有他们的不同之处!它让我想到了生活中很多同学都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感到自卑。
其实每个人都有和别人不一样的优点和缺点,就像班级里的有些同学,虽然成绩不是很优秀,但是有体育特长,是班里的体育健将哦。
这本书也我知道了,每个国家都有不一样的国情和文化,还要多交朋友,因为朋友会让你快乐。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道理是:有什么东西比金钱和时间更宝贵?是家和爱,这两样东西不是人人都有的,也不是你想要就能得到的,所以请拥有这两样东西的人,善待、珍惜它们吧!。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1《米兰的秘密花园》是妈妈无意中发现的一本特别美好的散文集。
作者程玮,著名旅德作家。
中学时即开始在《少年文艺》发表儿童文学作品,二十几岁即被誉为那个时代“最有才情的少儿文学作家之一。
”凭借多年儿童文学创作经历和对东西方文化深入而独特的理解,她始终坚信“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是那只有力的手,牵引着孩子从父母怀抱走向广阔的世界”。
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天真又可爱但不太懂事的小女孩——米兰。
她有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小小的嘴巴,两只精致小巧的耳朵,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梳成了干净利落的马尾。
她不经过别人的同意就闯进了别人的家门。
但在与爱丽丝的交流和教育下,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孩子。
米兰曾经疑惑的问:“社交?这好像是大人的事吧?”爱丽丝奶奶慈祥地说:“你错了,不要以为社交只是大人之间的事,米兰。
从你开口说出第一句话那刻起,你其实就已经开始了你的社交。
”有一次,米兰要去参加一个派对,妈妈给了她五欧元让她买派对上的花,可小米兰偷偷买了别的东西,正当她垂头丧气的在路上走着,突然看到了一座开满花的小屋,她走了进去,碰到了爱丽丝。
爱丽丝带上一把花剪,和米兰一起走进花园。
她一路剪下各种花朵,一转眼就扎成了很大一束鲜花,然后对米兰说:“这是一束夏天的花,它快乐,美丽,清香。
米兰,记住,用花说出自己心里的感谢和爱,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米兰,一束鲜花可以帮助你说出你的爱和感谢”,学会大声说出自己心里的感谢,这是语言里的第一课。
”瑞士著名文学批评家——凯特琳·施密特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出版的好书,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教育,但没有一丝说教的意味。
爱丽丝给了米兰一双爱的‘翅膀’,帮助她潜移默化接受知识教育及道德,伦理等修养素质熏陶,让她在广阔的天空里顺利而美好的飞翔……”同学们,这是一本非常有意义的书,推荐你们去看一下哦!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2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
读《少女的红发卡》有感你梦中的书是什么样子的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说:“我梦中的书,应该是一本美的书,从文字到故事,甚至从插图到装帧,孩子能从那儿读到与教科书绝对不同的充满生命力的、活泼清新的语言,从装帧上获得对于美的最初的感受;应该是一本隽永、长久的书,它不只是给某一个年龄层次的孩子看,甚至成人、老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乐趣和启迪。
”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的就是这样一本美的书,它就是程玮所著的一部成长小说——《少女的红发卡》。
这部小说描写了三个少女美丽动人的心路历程。
小说曾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程玮以其女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向我们讲述了三个女孩的故事,小说语言优美亲切,文字饱满生动,值得大人和孩子一起共读。
《少女的红发卡》讲述的是少女叶叶的父亲被捕入狱,周围的人们担心患有青春期抑郁症的叶叶受不住这样的刺激,都善意地向她隐瞒了实情。
小说由此展开,引出了另外两个少女的故事。
刘莎是叶叶的邻居又是同学,她承担着保护叶叶的重要责任。
濛远嫁美国,与她们素不相识,但是竭力相助。
这个故事里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人,都在为了一个美丽的谎言努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从而编织出了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故事。
在大家善意的谎言里,叶叶最终走出了那段成长的艰难岁月。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到了每个人的成长经历虽不同,但都见证了亲情,友情和爱情……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坎坷,但总会有人与你一起面对,或是细腻体贴的亲情,或是友好善意的友情,抑或是无私热情的陌生人的相助,这些就像温暖的阳光,能让我们获得巨大的力量,帮助我们度过黑暗的岁月。
因此,如何去感恩亲情,珍惜友情,需要每个人自己调适心态,并用心经营。
在故事的结尾,叶叶的爸爸拿出了一只红色的发卡,别在了叶叶的头发上。
这美丽的红色发卡,不正象征着叶叶在爱的包裹下获得了成长和新生吗?一部好的作品,能让你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并从中获得生命的启迪。
这部作品告诉我们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成长中的疼痛,以智慧豁达的心胸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
《贝壳》读后感7篇《贝壳》读后感1这几天我认真的阅读了《白色的贝壳》这本书,它让我学到了很多,这其中每一篇故事都蕴涵着深刻的道理,都记录着孩子每一个成长的脚印。
那里的每一篇故事都是那么感人,都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
其中最令我感触颇深就得算那篇《白色的贝壳》了。
小说描写了一群生活在海边的淳孩子,偶然与住在疗养院里的作家朱伯伯相识了,他们是那么崇拜作家伯伯,将他视为忘年挚友。
朱伯伯离开疗养院的前一天,孩子们跟他约好晚上七点半去看他。
为此孩子们特地为他准备了最珍贵的礼物——漂亮的白色的贝壳。
可是,当他们准时来到疗养院时,朱伯伯却与别人谈笑风声地一起吃饭,把与孩子们的约会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为了掩饰自己的爽约,他还“非常严肃地”编出一个谎言——他刚开了一个“很重要”“非得参加不可”的会议。
孩子们纯真的眼里顿时蒙上了一层阴霾,仅仅一句谎言毁掉了孩子们心目中最美好真挚的情感与信任。
诚信是无价的,情感是真挚的。
它是友谊的桥梁是信任的源泉,是我们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朱伯伯并不知道世间真情难能可贵,他轻飘飘的一句谎言,却深深刺痛了这些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给他们留下难以弥补的心灵创伤。
朱伯伯原先在孩子们心中的伟岸形象已经荡然无存,当他虚伪地留下通信地址表示要与孩子们保持联系时,孩子们激情已经不再如旧,他们手中的白色的贝壳已经不再是珍贵诚挚友情的见证,失去了孩子们心目中的价值。
在孩子们的心中,贝壳已不是那么纯洁了,孩子们在月光下将它扔进了大海,一种复杂的感情油然而生,他们认为只有将这贝壳再次让海浪冲刷,才能找回原来的洁白。
孩子们纯洁美好的情感不容亵渎,希望朋友之间的友情能够地球天长。
《贝壳》读后感2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在大海边有一只像鸟一样的小贝壳,她想做一只鸟,想飞到森林里去玩。
有一天,她遇到了大鸟黑羽毛,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黑羽毛。
黑羽毛把小贝壳从沙子里挖了出来,小贝科没有翅膀飞不起来,黑羽毛就送给小贝壳两根羽毛,但要小贝壳报答他。
豆蔻年华读后感读后感豆蔻年华读后感(一)《豆蔻年华》是着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长篇小说,十分精彩,寓意深刻。
作家程玮,江苏人,经常在《少年文艺》上发表文学作品,被誉为80年代最有才情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曾受到曹文轩的大力举荐。
由她编剧的电影《豆蔻年华》,也就是一部由本书改编而成的作品,获得了金鸡奖。
现在定居德国汉堡,成为一位制片人。
还记得《一次有趣的演讲》吗,那是她回国正在进行巡回演讲呢!《豆蔻年华》一书的主人公是一位乡村女孩,名字叫姚小禾,她从偏远的农村考到了省城的重点中学,开始了与从前截然不同的新生活。
在和同学们相处的三年里,有感人的友情,也有令人气愤的嫉妒和背叛。
通过描写生活环境和性格观念迥然不同的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向人们展示了新时期少年的精神风貌和成长经历。
作者将人物心理把握得非常到位,刻画细腻、准确。
山妹子姚小禾,来到了省城,来到了一个超乎她想象的大的金陵中学,在同一个寝室里,有与她关系密切的曹咪咪,也有处处和她做对的的张娣。
有时,曹咪咪会因为姚小禾没有运动服,怕老师会惩罚她而鼓动全寝室的同学集体不穿运动服,而这时,张娣便会固执地穿着运动服来回炫耀。
姚小禾考试得了第一名,张娣便会对这次考卷的好坏大发议论这不是在我们小学生活中也经常出现的情形吗?班里到处都是铁哥们儿和死对头;有的经常为朋友做出义气的事情,当然也有打小报告看别人笑话的不够朋友的行为。
于是,这本书与读者的生活就产生了联系,便可以使读者与书产生共鸣,就变得十分受人欢迎。
书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夏雨老师,也就是姚小禾高一、二年级的班主任,那位年轻的男老师,非常像王刚老师《好看系列》中的吴小刚老师。
他们都十分幽默,他们的办理方式都十分开放,他们都很受学生欢迎,他们也都是少有的男班主任这位不经意间就给学生很大帮助,让学生深受感动的老师,是现在很多教学方法死板的老师值得学习的榜样。
书中的最后一句话使我非常感动,一句那当然。
我们就是太阳!十分富有激情,也写出了人们的心声。
阅 读 视 界青 春书架阅读程玮袁 勇年华》获金鸡奖及政府奖。
遗憾的 是 她 在创 作 的高 峰 时期 , 来了 个 华 丽 的转 身 ,离 开 了儿 童 文学 , 这 一 去就 是1 6 年 。
这 些 年, 程 玮 定 居 德国 汉 堡, 成 为德 国 电视 二 台 的 制片 人 ,拍 摄了 秦 始皇 、 马 可 波罗、丝绸之路和孔子等中国 最近,程玮重新开始儿童文学 创作,并完成了18万字的长篇小说 《少女的红围巾》。
小说的主要内 容是这样的:雨儿高中没毕业,就 被爱女心切的父母送到了德国读预《少女 的红围巾》: 程玮著,是 “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中的一本,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8年3月出版文化纪录片。
科 。
她先 是 住在 父 亲的 学 生于 阡 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 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 可住的德国女孩。
于是,在他们之 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与于阡这 样上一辈的留学生不同的是,他们 没有沉重的生存压力,但是,如何 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心灵的撞 击 , 学会 在 陌生 的 环境 中 独立 生 活,仍然是这些走出国门的学子必 须面对的挑战。
对于在父母精心呵 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们,这个挑战 显得更加严酷。
为了心中的梦想,我要郑重地向大家介绍,一位 又走进读者视野中的女作家程玮和 她的书。
程玮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最 有才情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她创 作 的中 篇小 说《 来自 异国 的孩 子》、长篇小说《少女的红发卡》 分别获得第一、第二届全国优秀儿 童文学奖,由她编剧的电影《豆蔻69他们在异国的土地上奋斗着、成长 着。
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在展开 雨儿故事的同时,追述了出生于贫 困农家的女性于阡的奋斗和情感故 事。
两代少女自强自立的经历,给 人以激励,催人以奋发。
程玮被评论家称为“生就的儿 童文学作家 ” ,她的作品具有一种 天然的诗意和美感。
看似浅显的文 笔中,饱含丰富的潜台词。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范文500字(精选9篇)《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500字1如果问我最喜欢的书是什么书,那么我会回答说《米兰的秘密花园》,作者是旅德作家程玮,这本书讲述了主人公米兰和爱丽丝的相识相知过程,包括了中国文化和德国礼仪。
米兰是生活在德国的中国人。
米兰为了送t同学妈妈礼物,而私闯爱丽丝的花园,通过一系列过程,米兰非但没有受到爱丽丝的惩罚,反而被赠与了一束玫瑰花,这深深的吸引了我,带着这个好奇,我读完了整本书,原来,米兰是带着对花草的爱,小心翼翼的“闯进”爱丽丝的花园的,米兰和爱丽丝见面后,她们开始了聊天,聊到了中国文化和德国礼仪,她们聊的很开心,很投缘,最后成为了朋友,同时米兰获赠了一束玫瑰花。
这样懂礼仪的米兰是因为她时刻牢记母亲的教导: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她记住了并做到了,成为了一个懂礼仪的受欢迎的人,一个优秀的中国人。
通过这本书,我知道了德国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国度,我跑去询问爸爸关于德国的事,爸爸给我举了个例子,德国的交通现象。
他说在德国凌晨三点左右,在马路上基本没有行人及车辆的时候。
德国的行人在过马路的时候依旧会在红灯前“痴痴”的等着2分钟,等交通变绿了再通过马路,这么严谨的行人成就了严谨的德国人。
我们中国是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我也要像米兰学习,学习中国的礼仪,吸取外国的优点,学做一个优雅从容的人,一位懂礼仪、受欢迎的人,一位优秀的中国人。
《米兰的秘密花园》读后感500字2有什么比礼仪更重要的呢?最近我了读一本书,书名叫《米兰的秘密花园》,这本书并不是如书名那样写花园的,书中描述的是一个出生在德国的中国女孩米兰,这个女孩每个周末都会去和一个德国老人爱丽丝聊天,德国是把礼貌看得很重的一个国度,书中讲的都是有关于礼仪方面,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有一节提到米兰几次去爱丽丝的家,都先敲门后见无人开门就自己进去了,爱丽丝就教育她:米兰,去别人家不能持续不停地敲门,敲一下就停,然后静静等主人同意再进去,这样比较礼貌。
《少女的红发卡》读后感《少女的红发卡》读后感1《少女的红发卡》是程玮至真小说散文系列之一。
这是一部长篇少女心理小说,描写了三个花季少女美丽动人的心路历程。
少女叶叶的父亲被捕入狱,担心患有青春期抑郁症的她的脆弱心灵受不住这样的刺激。
周围的人们都善意地向她隐瞒了真情。
小说由此展开。
叶叶同班同学刘莎和叶叶朝夕相处,因为他们同班的同学唐伟知道叶叶的父亲去了“美国”而由此接近叶叶,刘莎因此几次想要揭穿谎言,却又不忍看到叶叶伤心的样子而苦恼到底该怎么办。
而刘莎的老师李佳同受刘莎之托,请远嫁美国的初恋女友濛帮忙给代替他父亲叶叶写信。
这三个少女的命运神奇的交织在一起,有时很甜蜜,有时很温馨,有时又很苦涩说到友情,在这本书中便是刘莎和叶叶。
她们俩一直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虽然她俩因为唐伟闹过矛盾,刘莎也差点故意向唐伟说出事实,但每当刘莎想说出实情时,我想应该都有一个声音在她耳边响起:“咱们是朋友!”她才会有惊无险地控制自己。
当叶叶绝望地想跳楼自杀,是刘莎费劲力气说出一番话,促使叶叶打消了这个念头,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事实有时会让人受到伤害,善意的谎言才才会让人对明天充满了希望。
同时爱的力量是伟大的,我们会为友情、亲情而奋不顾身,爸爸妈妈也会关心我、爱护我。
《少女的红发卡》读后感2最近,我看了《少女的红发卡》这本书,这本书中的故事曲折蜿蜒,令人十分感动!它的故事是这样的:少女叶叶的父亲被捕入狱,担心患有青春期抑郁症的她脆弱的心灵受不住这样的刺激,周围的人们都善意的像她隐瞒了事实的真相。
刘莎是叶叶的邻居,与叶叶朝夕相处;溕远嫁美国,与她们素不相识,但为了瞒叶叶,这三个少女的命运却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有时甜蜜,有时温馨,有时又有点苦涩。
看完这本书,我不禁热泪盈眶,十分感动。
我觉得叶叶周围的人十分善良,为了叶叶的幸福,一直隐瞒真相,还要笑脸相对;我觉得叶叶十分可怜,她一直不知道事实的真相,还有好几次都梦见爸爸并哭着惊醒;我觉得刘莎十分不好受,时刻要注意有没有说露馅儿,有好几次几乎说出了,幸亏及时挽救回来;我觉得唐伟十分可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接近一些有用的人,欺骗叶叶的感情,差点令叶叶因失望而死亡。
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的作品程玮作一览表:
一、适合中年级阅读的书:
《龟背上的花纹(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在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里,米兰和她在英国认识的中国女孩子马兰一起,发现一只美丽的来自汉代的漆杯。
更让她惊喜的是,刻在漆杯上的那些汉字,她竟然都能认识。
在那一瞬间.她好像突然听到一个穿越千年的声音在她耳边低语……米兰开始跟着妈妈,追溯中国汉字美丽而悠远的历史。
她终于明白,用自己的手,握着一支笔,蘸着墨水,在洁白的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内心的感受…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两根弦的小提琴(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
德国夏天的傍晚,从远处的树林里传出一阵似曾相识的音乐。
这神秘的乐声在晚风里飘飘忽忽,深深钻进米兰的心底。
米兰循声找去,认识了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女孩子吟秋。
吟秋是一个音乐神童,也是一个孤独内向的女孩子,她的心底藏着种种秘密……
从9000多年以前贾湖古人在兽骨挖出的小孔里吹出的第一个音符,一直到这异国他乡的缠绵琴声,这中间有着怎样的传说、怎样的辉煌?
《神奇的魔杖(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暑假里,米兰和妈妈一起去古老的牛津城旅游。
她们意外地跟马兰的母亲相遇。
她们跟着她,在神秘的哈利波特餐厅里吃了晚餐,领略了英国贵族学校的生活。
就仿佛被魔杖点过一样,米兰也突然理解了世代中国学子们历尽艰辛的漫漫求学路。
在和爱丽丝的聊天中,米兰明白,接受教育,不是为了某种功利目的,只是为了一个人本身,为了让一个人变得更美好,更完善。
当每个人美好了,这个世界也就美好了。
《塔楼里的珍宝(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一个阳光温柔的下午,放学后的米兰一个人骑车去城市森林。
在森林里,她被一个巫婆一样的自发女人拽进一座白色的楼房里。
在布满蜘蛛和灰尘的塔楼上,白发女人展开一幅中国书法,问米兰上面写着什么。
通过跟爱丽丝和同学安妮卡的交谈,米兰了解了那栋自楼缠绵不绝的历史。
通过爸爸妈妈的指导,米兰爱上了中国书画悠远华丽的世界……最后,米兰终于把囚禁在塔楼里几百年的中国珍宝解救了出来。
《赛里斯的传说(周末与米兰聊天)》简介:一千多年前,在撒马尔罕通往中国的路上,行走着一支队伍。
他们一路长途跋涉,翻越高山,穿越沙漠,坚定地向着东方走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护送着一件珍奇的礼物,准备把它献给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的皇帝……一干多年后,米兰和马兰,还有她们的母亲们,共同行走在这条世界上最古老的大道上。
米兰帮助马兰寻找到她的亲生父母,也寻找到她们共同的心灵家园……
《米兰的秘密花园》讲述了:米兰是一个生长在德国的中国女孩。
星期天早晨。
妈妈给米兰5欧元,让她为同学娜塔莉的母亲买一枝玫瑰祝福生日。
米兰在集市上买了棉花糖、冰淇淋和无花果,剩下的钱已经买不起玫瑰了。
忐忑中的米兰,突然看见了一座神秘的房子,墙壁上开满了玫瑰,米兰推门进屋,惊讶地看见一个白发绿衣的老奶奶。
老奶奶送给米兰一大把鲜花,米兰怀里捧着鲜花,好像能听到它们正在快乐地歌唱,此后的几周,米兰每一个周末都和爱丽丝见面、聊天,学会大声说出自己心里的感谢……
《会跳舞的小星星》讲述了:圣诞节就要到来了,米兰的爸爸却因为工作不能回家陪伴米兰和妈妈过节,米兰的心里充满了和节日氛围不相吻合的惆怅。
一个偶然的机会,米兰发现妈妈兴高采烈地和蓝眼睛理发师在街上散步……米兰幸福而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她找到爱丽丝,听爱丽丝从诺亚方舟说起。
她紧张关注的家,如同一枚“在平滑桌面上滚来滚去的鸡蛋”。
后来,米兰急中生智,让爸爸在圣诞节那天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黑头发的朱丽叶》讲述了:罗密欧和朱丽叶相恋时,仅仅只有14岁?
男孩女孩之间为什么会一见钟情?语文老师彼得布置米兰和同学们分角色朗
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在班级引起了一系列关于爱情的讨论。
苹果花开。
蜜蜂在花朵间飞舞,接连四个周末,米兰和爱丽丝在苹果树下探讨爱情:银河两边的星星、两只蝴蝶的故事,以及维也纳舞会的秘密……爱丽丝的故事讲完了,米兰变成了黑头发的朱丽叶。
《镜子里的小姑娘》讲述了:米兰挑剔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黯然神伤!为此,妈妈把洗手间的落地镜搬走了。
邻届家的花开得热热闹闱,米兰的心里却一片忧伤。
美丽的尺度在哪里,米兰是在跟谁做比较呢?爱丽丝魔术般的聊天,让米兰变得欢畅。
好运纷至沓来,一家时装公司邀请米兰做广告模特.妈妈也把那面落地镜挪回了洗手阃。
米兰明白了:最美的,就是做你自己!
《芝麻开门的秘密》讲述了:班上来了新局学,这个新同学竟然是个“汉森”!金钱能变出怎样的魔法?在安妮卡那双美丽的浅绿色眼睛里。
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米兰带着种种疑问,一次次走进蔷薇街爱丽丝的家。
四个周末过去了,米兰已能用平和的目光看待财富和金钱,也懂得了知足和分享。
米兰还知道了一个秘密爱丽丝在信箱上放的那束鲜花,竟然是送给“她”的。
一、适合高年级阅读的小说散文系列:
雨儿高中没毕业,就被爱女心切的父母送到了德国读预科,她先是住在父亲的学生于阡家,后搬出去和两个中国男孩租房合住,不久,她又收留了一个无处可住的德国女孩。
于是,在他们之间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
不同于上一辈的留学生,他们没有沉重的生存压力,但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他们心灵造成的冲击,学会在陌生的环境中独立生活的能力,仍然是每个走出国门的学子必须面对的挑战。
对于在父母精心呵护下长大的独生子女们,这个挑战显得更加严酷。
为了心中的梦想,他们在异国的土地上奋斗着、成长着。
小说采用了双线结构,在展开雨儿故事的同时,叙述了出生于贫困农家的于阡的备斗和情感故事。
两代少女自强自立的经历,给人以激励,催人以奋发。
这是一部长篇少女心理小说,描写了三个少女美丽动人的心路历程。
少女叶叶的父亲被捕入狱,担心患有青春期抑郁症的她的脆弱心灵受不住这样的刺激,周围的人们都善意地向她隐瞒了真情。
小说由此展开,引出了另外两个少女的故事。
刘莎是叶叶的邻居,与叶叶朝夕相处;深远嫁美国,与他们素不相识。
这三个少女的命运却奇特地交织在一起,有时甜蜜,有时温馨,有时又有点苦涩…… 小说语言亲切、流畅,描写细腻、生动,充满女作家特有的敏感;小说展示的画面也极为丰富多彩,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
《豆蔻年华》讲述山村女孩姚小禾考上了省城的重点中学,从贫困封闭的山村来到了繁华的大城市,开始了新的生活。
在和同学们的相处中,有不同观念的碰撞,有友情,也有嫉妒和背叛。
小说通过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观念不同、性格迥异的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展示了新时期少年的精神风貌和成长历程,塑造了姚小禾、曹咪咪、夏雨等一系列性格鲜明、具有时代特色的师生形象。
作者善于把握人物心理,描写细腻准确,对于少年读者了解同龄人,了解自身,都具有启迪意义。
《白色的贝壳》是程玮的中短篇儿重小说精选集,收录了她的优秀中短篇儿童小说21篇,其中有多篇小说获得过儿童文学的多种奖项。
程玮被儿重文学评论家称为“生就的”儿童文学作家,她的儿童小说中随处可见对少儿心理、行为的准确把握和传神刻画,她笔下的儿童形象生动鲜活、呼之欲出。
该小说集的语言也很有儿重特色,让你感觉到这就是一个孩子在向你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童趣盎然,让你禁不住哑然失笑。
《白色的贝壳》的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个主题:理解,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孩子和成人之间的理解,孩子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可以说,程玮的小说为孩子和外部世界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帮助。
《风中私语》是程玮的散文随笔集,主要内容为作者在国外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作者以清新的文笔、风趣幽默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她和儿子在国外生活的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从中折射出东西方文化观念的差异和碰撞。
它就像一个窗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对当代西方的文化观念和习俗有所了解,并对我们自身固有的文化观念及教育方式有所反思。
风吹过的时候,我感受风,花开放的时候,我感受花,在东方和西方之间,我感受每一刻转瞬即逝的温情,我的生命因此而美丽丰盈——写给我旅德十五年
《少女的红衬衣》讲述汤莉和汤妮是一对孪生姐妹,可是在三岁时她们就因为父母离婚而分离,汤妮跟着妈妈去了德国,汤莉和爸爸留在中国。
一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汤妮长成了一个聪明活泼的少女,她决定实现自己从小就有的心愿——去中国找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孪生姐姐。
虽然她除了父亲的名字外对父亲的情况一无所知,但她凭着网络这个现代化工具,居然就找到了父亲和姐姐的住处,并和姐姐见了面。
为了接近父亲,她和姐姐互换角色,演出了一场真假汤莉的好戏。
《少女的红衬衣》的故事精彩、引人入胜。
更重要的是,通过在不同国度长大的姐妹俩的心理和观念,展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宣扬了理解、宽容、独立等现代文明人的观念。
这是旅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程玮继《风中私语》后推出的有一本散文集。
收在集中地大多为近年来程玮发表在国内各大报刊上的散文,广受读者好评。
做平体现了程玮的一贯风格,幽默、风趣,以小见大,从身边的人物和小事中折射出作者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思考。
读来饶有趣味,发人深思。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行的很快,但在观念意识上,还跟不上世界现代文明发展的步伐。
程玮的所思所感,给我们以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