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糖代谢2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84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单选题1.【第02章】不会引起低容量性低钠血症的是()∙ A 长期使用高效利尿剂∙ B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C 呕吐∙ D ADH分泌异常综合征∙ E 腹泻正确答案:D∙单选题2.【第02章】最易引起口渴、少尿的是()∙ A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D 水肿∙ E 等渗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正确答案:B∙单选题3.【第02章】昏迷病人易发生()∙ A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B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C 等渗性细胞外液容量减少∙ D 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E 低钠血症正确答案:B∙单选题4.【第02章】某食道癌患者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和生理盐水,问此患者最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 低血钠∙ B 低血钙∙ C 低血镁∙ D 低血磷∙ E 低血钾正确答案:E∙判断题5.【第02章】低钾血症心电图特征是T波低平和U波明显。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对∙判断题6.【第02章】急性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时全身水肿很明显。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判断题7.【第02章】大量低渗液的丢失,可引起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判断题8.【第02章】低容量性低钠血症时主要脱水部位是细胞内液。
()∙正确错误正确答案: 错∙单选题9.【第03章】某慢性肺心病患者因肺部感染而入院,血气检查结果:PH 7.33、HCO-336mmol/L、 PaCO270 mmHg (9.3kPa),AG10mmol/L,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B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混合性酸中毒正确答案:B∙单选题10.【第03章】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常见原因是()∙ A 严重肠瘘∙ B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C 肾小管性酸中毒∙ D 糖尿病∙ E 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正确答案:D∙单选题11.【第03章】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气检查结果:pH 7.3、HCO-3 18mmol/L、PaCO2 30mmHg(4.0kPa), 试分析该患者酸碱失衡应诊断为()∙ A 呼吸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混合性酸碱中毒正确答案:C∙单选题12.【第03章】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A 缺氧∙ B 飢饿∙ C 酮血症∙ D 严重肾功能衰竭∙ E 严重腹泻正确答案:E∙单选题13.【第03章】某溺水致窒息患者,经抢救后血气检查结果:PH 7.20、HCO-327mmol/L、PaCO2 80mmHg (10.7kPa),试分析其酸碱失衡的类型为()∙ A 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B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代谢性碱中毒∙ E 混合性酸中毒正确答案:A∙单选题14.【第03章】血气检查结果SB正常,AB>SB,提示患者最有可能是()∙ A 呼吸性酸中毒∙ B 呼吸性碱中毒∙ C 代谢性酸中毒∙ D 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E 混合性碱中毒正确答案:A∙单选题15.【第03章】严重呼吸性酸中毒下列哪一系统的功能受影响最明显()∙ A 心血管系统∙ B 消化系统∙ C 泌尿系统∙ D 运动系统∙ E 中枢神经系统正确答案:E∙判断题16.【第03章】重症糖尿病患者可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第一章绪论一、A 型题1.临床生物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年轻的学科,它是化学,生物化学和临床医学的结合,它又被称为A.化学B.生物化学C.临床化学D.临床医学E.化学病理学2.临床生物化学为下列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除了A.疾病诊断B.病情监测C.疗效评估D.预后判断E.细胞形态学观察3.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阐述疾病的生化基础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变化C.结合临床病例的研究D.开发临床生化检验方法与技术E.疾病治疗方案的研究4.首次正式提出该学科的名称和研究领域的专著是A.Lichtuitz 出版的《临床化学》B.Van Slyke 出版的《临床化学》C.吴宪191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D.刘士豪出版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E.以上皆不是5.首次较系统地建立了血液中葡萄糖等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的是A.Lichtuitz 出版的《临床化学》B.Van Slyke 出版的《临床化学》C.吴宪191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D.刘士豪出版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E.以上皆不是6.国内第一步临床生物化学专著是A.Lichtuitz 出版的《临床化学》B.Van Slyke 出版的《临床化学》C.吴宪1919年发表的博士论文D.刘士豪出版的《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E.以上皆不是7.为我国培养了国内第一批临床检验生物化学工作者的著名教授是A.吴宪B.刘士豪C.Van SlykeD.LichtuitzE.以上皆不是8.分光光度技术发展于 A.16世纪中期 B.17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D.20世纪中期 E.以上皆不是9.免疫学定量技术发展于A.16世纪中期B.17世纪中期C.20世纪后期D.20世纪中期E.以上皆不是10.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于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E.以上皆不是11.开创了分子诊断学先河的科学家是A.吴宪B.刘士豪C.Van SlykeD.LichtuitzE.Yuan Wai Kan12.PCR 等多种基因分析技术建立于A.16世纪中期B.17世纪中期C.20世纪末期D.20世纪中期E.以上皆不是二、X 型题13.临床生物化学为哪些医疗方面提供信息和理论依据A.疾病诊断B.病情监测C.药物疗效D.预后判断E.疾病预防14.临床化学检验技术着重研究以下内容A.实验方法B.应用化学C.生物化学的理论D.实验操作技术E、疾病发生机理15.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诊断酶学B.体内物质代谢与紊乱的生物化学检验C.主要器官系统的生物化学检验D.特殊生理现象-妊娠的生物化学检验E.治疗药物浓度监测16.国际临床化学学会是A.对人体健康时化学状态的研究B.对人体疾患时化学状态的研究C.供诊断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应用D.供疗效评估和预防的化学实验方法的应用E.以上皆不是17.临床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揭示有关疾病的病理生物化学改变B.阐述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生化机制C.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基础D.为疾病预后评估提供理论基础E.为疾病预诊断提供理论基础18.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学科领域包括A.寻找具有疾病特异性的生物化学标志物,B.建立有效地检测方法C.在临床开展有关项目的检测D.将检测数据转化为预防,诊断和疗效的评价信息E、提供反映相应标志物改变的客观数据19.分子诊断学进入高速发展时代是由于一下哪些技术的建立和成熟A.PCR 技术B.实时定量PCR 技术C.二维电泳D.质谱E.分光光度法20.当前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的发展集中在A.分子诊断学迅速发展B.寻找高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的新生物化学标志C.检测技术和方法的更新完善D.全程质量管理E.以循证医学科学评价检测项目的诊断性能三、名词解释21.循证检验医学22.临床检验生物化学第二章生物化学检验中的诊断酶学一、判断题1.在临床自动化分析仪上最常用测定ALT 的方法是赖氏法。
医学生
肝脏是怎样进行糖代谢的?
文字表述:当血液中血糖浓度变化时,肝脏具有调节作用。
食物中的糖类转变成葡萄糖后,部分在肝内转变成糖原。
葡萄糖经小肠粘膜吸收后,由门静脉到达肝脏,在肝内转变为肝糖原而贮存。
一般成人肝内约含100克肝糖原,当身体需要时,肝糖原又可分解为葡萄糖而释放入血,其分解与合成保持平衡。
但这100克肝糖原仅够禁食24小时之用。
肝糖原在调节血糖浓度以维持其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肝脏能将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并储存于肝脏内,当劳动、饥饿、发热时,血糖大量消耗,肝细胞又能把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维持人体的体温,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需要。
肝功能受损时,肝脏调节血糖的作用受到影响,所以患肝病时血糖常有变化。
肝脏并不会把代谢物质全部放到血液中,而是把合成为糖原的葡萄糖、维生素和蛋白质等加以储藏。
由于肝脏具有依需要量才放出血液中的代谢功能,就算是陷入饥饿状态,也不会耗进糖原,但是摄取过量的营养,可能会引起脂肪肝。
作者:北京佑安医院 金瑞 教授
《健康网肝病专家诊台》
[1]
##如需查看完整(带图片的资料请登陆医学生家园站点)
肝脏是怎样进行糖代谢的?
吸毒易患艾滋病
避孕套真的能挡住艾滋病吗?
艾滋病病毒是如何致病的?
艾滋病有那些临床表现?
女性、青少年与艾滋病
艾滋病与性病的关系
流动人口与艾滋病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艾滋病的危害
健康网。
临沂大学教务处临大教字〔2017〕8号关于开展课堂教学竞赛暨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的通知各学院、分校:为进一步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推动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根据《临沂大学关于教学项目奖励与资助办法》(临大校发[2014]11号),经研究,拟启动2017年课堂教学竞赛暨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活动内容课堂教学竞赛暨青年教学能手评选。
二、活动原则(一)学院主体以学院为主体。
学院负责组织本单位课堂教学竞赛和推荐青年教师参加校级青年教学能手评选。
(二)典型示范凡近两年承担学校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本科优秀教学奖、青年教师能手获得者进行典型示范。
(三)体现创新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环节之一和重要阵地,课堂教学要体现创新创业理念,并融入课堂教学改革中,要突出体现课内课外,课前课后,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
(四)公开、公正、公平在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确保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三、推荐额度与条件每个单位推荐1名青年教师参加校级青年教学能手竞赛;基本条件按照《临沂大学关于教学项目奖励与资助办法》(临大校发[2014]11号)执行。
已获校级讲课一等奖或青年教学能手荣誉称号不再重复推荐。
四、日程安排(一)第一阶段:学院课堂教学竞赛阶段(3月24日—4月20日)学院成立课堂教学竞赛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竞赛、课堂教学展示及推荐活动,形成全员参与的浓厚氛围。
根据竞赛结果,确定推荐人选,在学院公示无异议后报教务处。
(二)第二阶段: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复赛阶段(4月20日-4月30日)各学院推荐参加初赛的选手提报10个学时的教学设计(案例见附件2,主要包括主题名称、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课程资源、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评价、预习任务与课后作业等)和一节课堂教学实录(20分钟),由学校组织专家通过评审课堂实录的方式确定进入决赛名单。
(三)第三阶段:青年教学能手评选决赛阶段(5月10日-5月20日)决赛由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两部分组成。
第4章糖代谢1.思考题1.简述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2.比较糖的有氧氧化与无氧酵解的特点。
3.简述6-磷酸葡萄糖的代谢途径及其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2.名词解释1.糖酵解2.糖异生3.三羧酸循环4.乳酸循环3.英汉互译1.糖酵解2.糖异生3.磷酸戊糖途径4.血糖5.糖原磷酸化酶6.糖原合酶7.三羧酸循环8.底物水平磷酸化9.胰岛素10.胰高血糖素11.pyra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12.substrate cycle13.Glucose-6-phosphate14.citrate synthase15.branching enzyme4.选择题1.哺乳动物肝中,2分子乳酸转变成葡萄糖需要多少分子ATP? A.2B.3C.4D.5E.62.目前一般认为哪种酶是三羧酸循环速度的主要调节点? A.柠檬酸合酶B.顺乌头酸酶C.异柠檬酸脱氢酶D.苹果酸脱氢酶E.琥珀酸脱氢酶3.丙酮酸氧化分解时,净生成ATP分子数是:A.12ATPB.15ATPC.18ATPD.21ATPE.24ATP4.下述哪个产能过程不在线粒体?A.三羧酸循环B.脂肪酸β-氧化C.电子传递D.糖酵解E.氧化磷酸化5.下述有关糖原代谢叙述中,哪个是错误的?A.cAMP激活的蛋白激酶促进糖原合成B.磷酸化酶激酶由磷酸化作用被活化C.磷酸化酶b由磷酸化作用被活化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活化腺苷环化酶从而使cAMP水平升高E.磷蛋白磷酸酶抑制剂的活性受蛋白激酶A调控6.下述哪步反应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方式生成一分子高能磷酸化合物? A.柠檬酸→α-酮戊二酸B.α-酮戊二酸→琥珀酸C.琥珀酸→延胡索酸D.延胡索酸→苹果酸E.苹果酸→草酰乙酸反应中,NTP代表: 7.在草酰乙酸+NTP→NDP+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O2A.ATPB.CTPC.GTPD.TTPE.UTP8.磷酸戊糖途径的限速酶是:A.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B.内酯酶C.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D.己糖激酶E.转酮醇酶9.糖原的1个葡萄糖基经糖酵解可生成几个ATP? A.1B.2C.3D.4E.510.6-磷酸果糖激酶-1的最强变构激活剂是A.AMPB.ADPC.2,6-双磷酸果糖D.ATPE.1,6-双磷酸果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