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专题复习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第1讲 产业活动区位与农业
- 格式:doc
- 大小:256.54 KB
- 文档页数:7
第1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对应学生用书第117页)[识记—基础梳理]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部门差异[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而工业虽然也受土地、水、矿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但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性更明显,所以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
[理解—要点突破]1.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有两种:①某个区域的区位。
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②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这些对象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等)、线状的(如河流、铁路等),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一片草地等)。
(2)掌握区位分析的要素:影响区位的因素大体分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方面。
区位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两个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方面重点分析。
区位分析的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位置要素;②自然区位要素;③社会、经济区位要素。
2.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异较大。
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的分析如下表所示:考向1 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2017·江苏高考)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
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92040081】1.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A .北部山地阻挡南下冷空气,冬季气温高B .地处山间谷地,云雾多,气温日较差小C .位置偏东,受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多D .临近水库,水体对当地气候调节作用强2.最适宜种植柑橘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1.D 2.A[第1题,D对:淅川附近有规模较大的水库,水库对该地气候调节作用强,有利于柑橘的生长发育。
专题七 区域产业活动 第1讲 产业活动区位与农业一、选择题(2016·宁波3月模拟)网络冷链销售模式是指人们利用网络订购生鲜食品,生产厂家通过冷链物流把商品快递到购买人手中,是逐渐兴起的生鲜食品的销售模式。
据此回答1~2题。
1.网络生鲜食品冷链销售,将使生产商( ) A.增加原料成本 B.扩大市场 C.降低生产效率D.减少利润2.与传统的生鲜食品销售方式相比,网络冷链销售( ) A.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B.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 C.增加营销环节,降低销售成本 D.增加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解析 第1题,网络冷链销售通过网络实现市场信息的获取,而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无地域限制,所以可以使生产商扩大销售市场;原料成本与销售形式无关;网络冷链销售对市场的针对性更强,会提高生产商的生产效率,提高利润。
故B 项正确。
第2题,与传统生鲜食品销售方式相比,网络冷链销售增加了高新技术的投入,可以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减少了营销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减小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网络冷链销售和传统生鲜食品销售均需要生产企业致力于市场开拓。
故A 项正确。
答案 1.B 2.A(2016·9月浙江选考)下图示意与铝相关的生产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
完成3~4题。
铝土矿开采――→矿石氧化铝烧结――→氧化铝电解铝――→铝锭铝材加工3.图示生产部门之间形成的联系是( ) A.信息联系 B.商贸联系 C.科技联系D.生产协作联系4.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料B.市场C.科技D.动力解析 第3题,工业联系的内涵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图片信息显示上一个工厂的产出是下道工序工厂的投入,所以图示各类产业活动的联系为投入-产出联系,三个工厂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生产协作关系,D选项与题意相符,A、B、C选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有体现,本题选择D选项。
第4题,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成本因素较多,成本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较大。
根据要素投入多少分为有原料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市场指向型等。
市场指向型是指某些产品不易运输的行业,或随时需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的行业,区位多靠近销售市场,铝材加工属于后者。
答案 3.D 4.B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6.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花圃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的是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的布局模式,这种农业的发展主要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地形复杂、水热资源丰富的自然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可以判断出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第6题,据题意,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
一般地说,城市郊区农业中,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要求。
答案 5.C 6.C(2016·丽水模拟)马铃薯已成为我国第四大主粮,甘肃省定西市马铃薯产量位居全国前列,但一直以来该地的马铃薯销售是个难题。
据此回答7~8题。
7.马铃薯成为中国第四大主粮的主导因素是( )A.生产习惯B.科技发展C.市场需要D.气候条件8.定西市利用网络销售方式,缓解了该地马铃薯滞销的问题,其主要得益于( )A.市场信息畅通B.农业技术提高C.政策导向得力D.运输条件改善解析第7题,市场最终决定了农作物的种类和规模。
第8题,网络销售方式使市场信息更畅通便捷,有利于扩大销售市场。
答案7.C 8.A(2016·杭州四校高二联考)20世纪70年代前甲鱼无人愿吃,天然甲鱼很多,价格便宜。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人们对其营养价值的认识加深,甲鱼的价格飞涨,而自然生长的甲鱼要7年才能成熟上市。
随后,浙江很多地方养殖甲鱼,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这样3年就可上市。
据此回答9~11题。
9.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决定产业活动类型和产量的是( )A.气候B.政策C.科技D.市场10.甲鱼3年就上市,这是由于人们改造了( )A.光热条件B.土壤条件C.地形条件D.交通条件11.浙江生产的甲鱼运到北京销售,主要得益于( )A.发达的通信网络B.快捷的交通运输C.优厚的政策D.优越的地理位置解析第9题,市场经济时代,产业活动的类型和产量最终是由市场需求量决定的。
第10题,材料中“在冬季用温室不让甲鱼冬眠”是改变了光热条件。
第11题,北京是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甲鱼要鲜活,两地距离又较远,所以应该考虑到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但答案中没有提供保鲜技术,所以只能选B。
答案9.D 10.A 11.B(2016·9月金华十校高三模拟)读北美洲五大湖附近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完成12~13题。
12.甲地区(阴影部分)布局水果、蔬菜的区位优势最主要是( )A.地形平坦B.气候适宜C.资金雄厚D.临近市场13.若乙地大量种植玉米,则沿岸湖泊对该地玉米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A.夏季降水增多B.夏季气温降低C.冬季降水增多D.冬季气温增高解析第12题,考查了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水果、蔬菜属于都市农业,甲地区靠近多伦多,市场广阔。
第13题,考查了湖泊对气候的影响。
乙地种植玉米,夏季风从伊利湖吹来,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玉米生长。
答案12.D 13.A泰国香米主要产于泰国东北部,只有在这里(原产地)其才能表现出最好的品质。
这是因为当地具有特殊的生长条件,尤其是香稻扬花期间,凉爽的气候、明媚的日光及水稻灌浆期间渐渐降低的土壤湿度,对香味的产生及积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结合泰国气候资料图,完成14~16题。
14.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一般出现在( )A.3~4月B.7~8月C.9~10月D.12月~次年1月15.泰国香稻种植业的突出特点是( )A.小农经营B.单位面积产量低,商品率高C.机械化水平高D.水利工程量小16.泰国香米以其优良的品质享誉全球,目前泰国香米的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这主要得益于( )A.广阔的市场与耕地面积B.发达的通信与交通C.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D.充足的化肥与农药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泰国东北部的季风气候可分为三季,3~5月为热季,6~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2月为凉季;依据文字信息可推知泰国东北部香稻扬花期应出现在凉季。
第15题,泰国香稻种植业需投入较多的劳动力,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比较适合小农经营。
第16题,泰国地形多山,耕地面积不大;经济落后,无先进的耕作技术与装备及充足的化肥、农药。
泰国香米享誉全球得益于发达的通信,出口遍及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得益于发达的交通。
答案14.D 15.A 16.B二、非选择题17.(2016·浙江名校协作体高二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图,图2为图1中甲地农业生产模式图。
材料二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
夏季风力不大,但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则风力强劲,被称为澳大利亚的“风城”。
(1)珀斯的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其气候类型是________,自然带为________。
(2)洋流a的流向是向________流(填“南”或“北”),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夏季,珀斯气温日较差较________(填“大”或“小”),白天主要吹来自________(填“海洋”或“沙漠”)的风。
(4)甲地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农业生产特点有哪些?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珀斯位于南纬30°~40°的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少雨,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其对应的自然带类型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第(2)题,根据世界洋流分布判断,洋流a为西澳大利亚寒流,流向为自南向北,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第(3)题,珀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晴朗少雨,受大气热力作用影响,气温日较差较大。
珀斯位于沿海,白天陆地气温升温快,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气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及生产特点。
答案(1)冬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没有“带”不得分)(2)北降温减湿(3)大海洋(4)混合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技术水平高;农产品多样等。
(任写2点)18.(加试题)读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回答下列问题。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该国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解析由A图可知,甲地应是地中海气候,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B、C两幅图中只有C图符合;第(2)、(3)题,乙地位于亚洲的东部和南部,为水稻种植业的分布区。
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特点可结合教材中水稻种植业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第(4)题,甲地处在大分水岭背风坡,水资源短缺是其发展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可修建水利设施进行东水西调以解决其水资源不足。
答案(1)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2)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市场需求量大。
(3)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水利工程量大;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商品率低。
(4)水资源短缺东水西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