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禽营养

家禽营养

家禽营养
家禽营养

家禽营养原理

董泽敏,王修启,冯定远(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47(2007)07-0002-04 家禽主要包括鸡、水禽(鸭和鹅)及部分特禽(鸽、鹌鹑、火鸡等)等,其中以鸡、鸭、鹅的养殖最为普遍。家禽本身具有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和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能在短期内生产大批量的蛋、肉产品,这也是近些年来家禽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养禽业几乎完全脱离自然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尤其是全价平衡饲料的普遍应用和禽舍内环境条件的人工控制等,大大提高了现代养禽生产的经济效益。

动物机体以及相应动物产品都是由饲料的营养成分转化而来,掌握家禽营养原理对养禽业有重要指导意义。

1家禽的消化系统.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这些养分一般不能直接进入动物体内,必须经过消化道内一系列消化过程,将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在生理条件下可溶解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家禽的消化器官包括喙、口腔、咽、食道、嗉囊(鸭和鹅称为食道膨大部)、腺胃、肌胃、小肠、盲肠、大肠、直肠、泄殖腔以及肝、胰等(见图1)。

家禽没有牙齿,食物摄入口腔后不经咀嚼而在舌的帮助下直接吞咽,虽然口腔中有唾液腺,但分泌唾液不多,且主要成分是黏液,含唾液淀粉酶量少,因此唾液的消化作用不大。

嗉囊或食道膨大部主要用于贮存饲料,同时可以湿润和软化饲料,而有些家禽(如鸽)也用其嗉乳饲喂雏鸽。由于嗉囊或食道膨大部内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在此处发酵分解,少部分产物被嗉囊壁吸收,剩余大部分发酵产物则在消化道后段被进一步消化吸收。

嗉囊收缩使食物由嗉囊进入腺胃。腺胃的体积小,食物停留的时间较短,胃液的消化作用主要是在肌胃内进行;而且由于腺胃黏膜缺乏主细胞,家禽的胃液(胃蛋白酶原和盐酸)由其壁细胞分泌。混有胃液的食物在肌胃内除了充分发挥胃液的消化作用外,肌胃坚实的肌肉及其较坚实的角质膜、肌胃内所含一定数量的砂粒,及其有节律性的收缩使饲料粒度变小,有助于消化。

家禽肠道的消化液不含分解纤维素的酶,其他成分大体上与单胃哺乳动物相同,多种酶类共同作用可降解饲料中相应的营养成分。家禽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但家禽的肠道长度与体长比值较哺乳动物的

小,饲料在肠内停留时间较短,许多营养成分未经充分消化吸收就随粪便排出体外。

2水与家禽营养

水是动物体的主要成分,随年龄增长,机体内的水分逐渐减少。

1周龄雏鸡体内水分达70%以上,到42周龄为55%左右。动物体内不同组织器官中水的含量有较大差别,但都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参与代谢反应、物质输送、维持组织器官形态,调节体温、酸碱度、渗透压等。

动物体内的水可以来自饮水、饲料水和代谢水,其中饮水是家禽获得水的主要方式。代谢水在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一般可提供动物需水量的5%

-10%。

动物体内水分的散失则是通过粪便排泄、呼吸和皮肤蒸发,以及形成离体产品(蛋、奶)等方式。不同动物因为生理的差异,失水的途径不同。家禽粪便排水较少,因汗腺机能弱使得其皮肤蒸发的水所占比例也较小。

缺水严重危害动物健康,随程度加深动物表现出食欲减退、机能紊乱、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死亡。特别要注意,蛋禽对缺水尤其敏感。

3家禽的蛋白质营养

蛋白质是复杂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体现生命现象的物质基础,在动物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由于氨基酸种类、数量和结合方式不同,蛋白质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蛋白质也是构成家禽和禽产品(肉、蛋、羽毛等)的主要成分。

家禽采食饲粮后,饲料蛋白质必须经消化酶作用,将其分解为氨基酸和小肽,然后才可被吸收利用。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的多少和相互间比例是否均衡,直接影响着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效率,同时也直接影响家禽的生产性能。动物体内蛋白质含20多种氨基酸,以是否必须直接由饲料供给可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两类。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可合成但不能满足正常需要的称为必需氨基酸;可由动物自身充分合成的即为非必需氨基酸。家禽必需氨基酸包括: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苏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某些必需氨基酸在动物体内可

以转化为非必需氨基酸,因此饲料中某些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充分时可以节约相应的必需氨基酸,如胱氨酸一蛋氨酸、酪氨酸一苯丙氨酸。

动物对各种氨基酸的需要有一定的比例,某种氨基酸缺乏时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从而降低动物生产性能,因而称为限制性氨基酸,根据缺乏程度分别称为第一、第二、第三……限制性氨基酸。氨基酸的限制性会由于动物和饲料原料的不同而改变。在使用常规玉米一豆粕型饲料时,家禽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通常为蛋氨酸。

4家禽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组织干物质的主要成分,而在动物体内含量很少,但此类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参与动物体组织构成、提供能量、贮备营养以及合成动物产品等。动物营养中将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如葡萄糖、果糖)、低聚糖或寡糖(如蔗糖、麦芽糖、乳糖)、多聚糖(如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和其他化合物(如木质素、几丁质、糖脂)等。单糖、部分低聚糖和淀粉易于溶解和消化,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动物本身缺乏消化非淀粉多糖的酶类,只能依靠肠道微生物的降解作用,但非淀粉多糖对单胃动物基本没有营养作用。木质素实质上不属于碳水化合物,完全不可消化,但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共同构成植物细胞壁,是饲料粗纤维的成分之一。饲料粗纤维含量高时影响营养物质消化利用,但适量时可保证动物消化生理机能正常,并且发挥一定营养作用。

5家禽脂类营养

脂类是由脂肪酸与甘油或其他醇类组成的化合物/复合物,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的物质,能量价值高。脂类在动物体内参与组织构成,有多重生理作用,并且是脂溶性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重要溶剂。饲料中的脂肪除直接供能外,可转化为体脂沉积,影响动物产品品质和风味。消化过程中脂类必须先形成能溶于水的乳糜微粒,才能通过小肠微绒毛将其吸收:脂类乳化、水解成可溶的微粒一小肠黏膜摄取微粒一小肠黏膜细胞中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后进入血液循环。胆汁在激活胰脂酶和脂类乳化方面起重要作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饲料供给,或能通过特定前体形成并

对机体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

6家禽能量营养

饲料中的三大有机物: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都可为动物提供能量,其中碳水化合物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有机物完全氧化时产生的热能为总能(GE)或燃烧热,但动物体内的有机物不可能发生完全氧化,所以饲料总能不代表动物对能量的利用情况。对于家禽,常用代谢能(ME)衡量能量利用情况,即从饲料总能中减去粪便所含能量。通常家禽饲料代谢能大约为总能的70%。7家禽矿物质营养

矿物质元素在动物体内有确切的生理功能和代谢作用,不能适量提供时会导致病症发生。必需矿物元素必须南外界供给,当外界供给不足,不仅影响生长或生产,而且引起动物体内代谢异常、生化指标变化和缺乏症。在缺乏某种矿物元素的饲粮中补充该元素,相应的缺乏症会减轻或消失。按动物体内含量或需要不同,必需矿物元素可分成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两大类。常量矿物元素一般指在动物体内含量高于0.01%的元素,主要包括钙、磷、钠、钾、氯、镁、硫等7种。微量矿物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目前查明必需的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锰、碘、硒、钴、钼、氟、铬、硼、硅等12种。

7.1常量元素

7.1.1钙和磷(Ca、P)

钙、磷是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平均占体重的1%~2%,其中98%~99%的钙、80%的磷存在于骨和牙齿中。正常情况下饲料中钙:磷是2:1左右,由于动物种类、年龄和营养状况不同,钙磷比也有一定变化,如蛋鸡饲料中应为3.5:1~6.0:1。钙、磷在动物体内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一般常见缺乏症表现是:食欲降低,

异食癖;生长减慢,生产力和饲料利用率下降;骨骼异常等。动物典型的钙、磷缺乏症有佝偻病、骨疏松症和产后瘫痪。钙、磷的适宜需要和供给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维生素D的影响最大。

7.1.2镁(Mg) 动物体约含0.05%的镁,其中60%.70%存在于骨骼中。除参与骨骼和牙齿组成,镁还作为酶的活化因子或直接参与酶组成,参与DNA、RNA和蛋白质合成,以及调节神经肌肉兴奋性。动物缺镁主要表现:厌食、生长受阻、过度兴奋、痉挛和肌肉抽搐,严重的导致昏迷死亡。镁过量引起动物中毒,主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产力降低,昏睡,运动失调和腹泻,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当鸡饲粮中镁高于1%时,生长速度减慢、产蛋率下降和蛋壳变薄。实际生产中使用含镁添加剂混合不均时也可能导致中毒。7.1.3钠、钾、氯(Na、K、C1) 动物体内钠、钾、氯三种元素主要分布在体液和软组织中,主要作为电解质维持渗透压,调节酸碱平衡,控制水的代谢;钠对传导神经冲动和营养物质吸收起重要作用。动物缺乏三个元素中任何一个均可表现食欲差、生长慢、失重、生产力下降和饲料利用率低等情况。产蛋鸡缺钠,易形成啄癖,同时也伴随着产蛋率下降和蛋重减轻,蛋壳品质下降。设计配方时应考虑鱼粉中的含盐量,因其同时提供Na+和c1-。

7.1.4硫(S)

动物体内约含0.15%的硫,少量以硫酸盐的形式存在于血液中,大部分以有机硫形式存在于肌肉组织、骨骼和牙齿中。此外,动物体外的毛、羽等含硫量高达4%左右。动物缺硫表现消瘦,角、蹄、爪、毛、羽生长缓慢,家禽可能表现出啄癖。自然条件下硫过量的情况少见。用无机硫作添加剂,用量超过0.5%时,可能使动物产生厌食、失重、便秘、腹泻、抑郁等毒性反应,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7.2微量元素

7.2.1铁和铜(Fe、cu) 铁、铜共同参与血红蛋白的形成,两者有协同作用。饲料缺乏铁或铜时动物出现贫血症,缺铜还可引起禽骨折或骨畸形,羽毛(特别是黑色和灰色羽毛)脱色。7.2.2锌(Zn)锌在体内的分布和功能较为广泛。动物缺锌可产生食欲低、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下降、皮肤和被毛损害、繁殖性能降低和骨骼异常等临床症状。生长鸡缺锌,表现严重皮炎(脚爪特别明显),骨发育异常。

7.2.3锰(Mn) 动物缺锰可导致采食量下降、生长减慢、饲料利用率降低、骨骼异常、共济失调和繁殖功能异常等。禽类缺锰产生滑腱症(或叫骨短粗症)和软骨营养障碍。锰过量可引起动物生长受阻、贫血和胃肠道损害,有时出现神经症状。禽对锰的耐受力可高达2 000mg/kg。

7.2.4硒(Se)

硒参与机体代谢,与维生素E有协同作用。鸡缺硒主要表现渗出性素质和胰腺纤维变性,并明显影响繁殖性能。·硒的毒性较强,慢性中毒表现是消瘦、贫血、关节强直、脱蹄、脱毛和影响繁殖等;急性或亚急性中毒严重者死亡。7.2.5碘

(I) 碘最主要的功能是参与甲状腺组成。禽缺碘也明显影响生长和繁殖。

8家禽维生素营养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以辅酶或催化剂的形式参与体内的代谢活动。维生素在动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缺乏时会发生明显的缺乏症状,影响家禽生长和繁殖,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8.1脂溶性维生素

8.1.1维生素A

维生素A有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三种形式,与视觉、上皮组织、繁殖、骨骼的生长发育、脑脊髓液压、皮质酮的合成以及癌的发生等都有关系。维生素 A缺乏时,家禽生长缓慢,上皮组织角质化,干眼,下痢,抵抗力下降,产蛋率、受精率下降。维生素A过量易引起中毒,严重时动物失明甚至死亡。维生素A在动物性原料中较多,植物原料中有其前体物质——胡萝卜素。8.1.2维生素D

维生素D有D2和D3两种活性形式。对家禽而言,维生素D3的效价比维生素D2高30倍。维生素D最基本的功能是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有助于骨钙化、蛋壳形成。家禽缺乏维生素D时,生长受阻,骨钙化不良,羽毛蓬松,关节肿大,胸骨软而弯曲,蛋禽产蛋量和孵化率降低,蛋壳薄而脆。

8.1.3维生素E

维生素B(又称生育酚),与繁殖功能密切相关,主要表现生物抗氧化功能。此外,提高饲料维生素E含量可改善肉的品质和延长贮藏时间。

维生素E缺乏的症状很多都与硒的缺乏症相似。家禽表现为繁殖功能紊乱、胚胎退化、脑软化、红细胞溶血、血浆蛋白质减少、肾退化、渗出性素质病、脂肪组织褪色、肌肉营养障碍以及免疫力下降等。

8.1.4维生素K

维生素K主要参与凝血活动,缺乏时动物凝血时间延长,家禽皮下出现紫斑,种蛋孵化率下降。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可合成维生素K,因此使用抗生素、肝病、球虫病会影响其合成和吸收。双香豆素是自然界维生素K的主要拮抗物。8.2水溶性维生素

8.2.1 B族维生素

B族维生素主要作为辅酶催化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代谢中的各种反应。多数情况下,B族维生素的缺乏症无特异性,而且难以与其生化功能直接相联系,通常食欲下降和生长受阻是共同的缺乏症状。硫胺素(维生素B1)的主要功能是参与碳水化合物代谢,也参与维持神经功能正常。鸡和火鸡缺乏硫胺素表现为食欲差、憔悴、消化不良、瘦弱及外周神经受损引起的症状,如多发性神经炎、角弓反张、强直和频繁的痉挛。核黄素(维生素B2)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鸡核黄素缺乏的典型症状表现为足爪向内弯曲,用跗关节行走、腿麻痹、腹泻、产蛋量和孵化率下降等。尼克酸(烟酸、维生素PP)参与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尤其是体内供能代谢。鸡缺乏尼克酸时,生长缓慢,口腔症状类似狗的黑舌病,羽毛不丰满,偶尔也见鳞状皮炎。雏火鸡可发生跗关节扩张。维生素B6(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代谢的酶系统相联系,也参与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鸡缺乏B6表现为异常兴奋、癫狂、无目的地运动和倒退、痉挛。维生素B3(泛酸或遍多酸)参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氨基酸代谢。鸡缺乏泛酸,首先是生长受阻,羽毛生长不良,进一步表现为皮炎,眼睑出现颗粒状的细小结痂,并粘连在一起,嘴周围也有痂状的损伤,胫骨短粗,严重缺乏时可引起死亡。生物素(维生素H)广泛参与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许多动物

的生物素缺乏症都可通过饲喂生蛋清、无生物素的饲粮或加磺胺药(抑制肠道微生物的合成)引起。缺乏的症状一般表现为生长不良、皮炎以及被毛脱落。家禽的脚、喙以及眼周围发生皮炎,类似泛酸缺乏症。胫骨粗短症是家禽缺乏生物素的典型症状。叶酸通过转移一碳单位的功能而参与嘌呤、嘧啶、胆碱的合成和某些氨基酸的代谢。维生素B12含有金属元素(钴),故又称钴胺素,在体内参与多种代谢活动,如嘌呤和嘧啶的合成、甲基的转移、某些氨基酸的合成以及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家禽最明显的维生素B12缺乏症状是生长受阻,继而出现步态的不协调和不稳定,种蛋孵化率低,新孵出的雏鸡骨异常,类似骨粗短症。在自然界,维生素B。:只在动物产品和微生物存在,植物性饲料基本不含此维生素。胆碱参与卵磷脂的形成,在肝脏脂肪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能防止脂肪肝的形成;胆碱也是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重要组成部分。动物缺乏胆碱可表现为生长迟缓,鸡比较典型的缺乏症状是骨粗短症。

8.2.2维生素C(抗坏血酸)

维生素C参与蛋白质和糖类代谢,可提高动物生产性能和抗病力。维生素C 在动物体内可合成,通常饲料中不需要添加。但在高温、寒冷、运输等逆境和应激状态下,体内合成减少,而动物对维生素C的需要大大增加,此时需适当补充维生素C。

营养学期末复习重点

食品营养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食品营养强化:根据营养需要向食品中添加一种或多种营养元素,或某些天然食品提供食品营养价值的过程 营养强化剂: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必需脂肪酸,膳食纤维) 营养补充剂:正常膳食之外增加的一类为补充膳食不足或特殊需要的制剂,不与食品形成统一整体 第一限制氨基酸:与需要量相比,食品中含量不足的EAA。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对其他氨基酸的利导,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限制氨基酸, 其次为第二、三、四等限制氨基酸 烟酸当量在体内平均60mg色氨酸可转化为1mg烟酸(但转化过程受B2,B6,铁,亮氨酸等因素的影响)烟酸当量(NE)=烟酸(mg)+1/60色氨酸(mg) 中国成人RNI:男性14mgNE/d 叶酸当量:叶酸当量DFE(μg)=膳食叶酸(μg)+1.7×叶酸补充剂(μg) 膳食中叶酸的吸收率为50%,叶酸补充剂生物利用率85%,是纯食物来源叶酸利用率的 1.7倍 中国成人RNI:女性13mgNE/d 膳食调查:通过对特定人群或个人每天各种食物摄入量的调查,计算出每人每天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摄入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相互比例关系,根据受试者当时的劳动消耗、生活环 境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特殊需要,与参考摄入量(DRI)进行比较,从而了解其 摄入的营养素质量及配比是否合理的一种方法。 膳食调查方法:称重法、记账法、24小时回顾法(询问法)、化学分析法、食物频率法。营养调查:运用各种手段准确了解某一人群(以至个体)各种营养指标的水平,用来判定其当前营养状况。包括:膳食调查、生化检查、体格检查。 营养质量指数(INQ):指营养素密度与能量密度之比 INQ=某营养素密度/能量密度 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含量/该营养素推荐供给量 能量密度=所含能量/能量推荐供给量 INQ=1 营养需要达到平衡; INQ>1 营养价值高 INQ<1 营养价值低 RNI:推荐摄入量.传统使用的RDA,是满足某一特定的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绝大多数(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RNI=EAR+2SD RNI=1.2EAR 能量RNI=EAR EAR:平均需要量.是满足某一特定的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EAR 是RNI制定的基础。 混溶钙池:人体中几乎99%的钙集中于骨骼和牙齿,1%以结合成游离态存在于软组织中,细胞外液和血液中,称为混溶钙池. 食物的成酸成碱作用:指摄入的食物经过机体代谢成为体液的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来源的过程 酸性食品:肉,鱼,蛋等含酸元素Cl S P 碱性食品:蔬菜,水果等含碱元素K Na Ca2 Mg2 峰值骨密度:20岁前为骨生长阶段,其后10余年骨质继续增加,到35~40岁,单位体积内的骨质达到顶峰称峰值骨密度(决定骨质疏松危险性主要因素),之后骨质逐渐流失 代谢水:体内氧化或代谢产生的内源性水。 三大营养素换算公式:食物代谢水产量(g) =0.40*氧化的蛋白质(g)+0.60*氧化的碳水化 合物(g)+1.07*氧化的脂肪(g)

家禽营养

家禽营养原理 董泽敏,王修启,冯定远(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510642) 中图分类号:$8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47(2007)07-0002-04 家禽主要包括鸡、水禽(鸭和鹅)及部分特禽(鸽、鹌鹑、火鸡等)等,其中以鸡、鸭、鹅的养殖最为普遍。家禽本身具有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和饲料转化率高等特点,能在短期内生产大批量的蛋、肉产品,这也是近些年来家禽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养禽业几乎完全脱离自然条件,实行集约化生产,尤其是全价平衡饲料的普遍应用和禽舍内环境条件的人工控制等,大大提高了现代养禽生产的经济效益。 动物机体以及相应动物产品都是由饲料的营养成分转化而来,掌握家禽营养原理对养禽业有重要指导意义。 1家禽的消化系统.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和水,这些养分一般不能直接进入动物体内,必须经过消化道内一系列消化过程,将大分子有机物质分解为简单的、在生理条件下可溶解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

家禽的消化器官包括喙、口腔、咽、食道、嗉囊(鸭和鹅称为食道膨大部)、腺胃、肌胃、小肠、盲肠、大肠、直肠、泄殖腔以及肝、胰等(见图1)。 家禽没有牙齿,食物摄入口腔后不经咀嚼而在舌的帮助下直接吞咽,虽然口腔中有唾液腺,但分泌唾液不多,且主要成分是黏液,含唾液淀粉酶量少,因此唾液的消化作用不大。 嗉囊或食道膨大部主要用于贮存饲料,同时可以湿润和软化饲料,而有些家禽(如鸽)也用其嗉乳饲喂雏鸽。由于嗉囊或食道膨大部内栖居着大量的微生物,饲料在此处发酵分解,少部分产物被嗉囊壁吸收,剩余大部分发酵产物则在消化道后段被进一步消化吸收。 嗉囊收缩使食物由嗉囊进入腺胃。腺胃的体积小,食物停留的时间较短,胃液的消化作用主要是在肌胃内进行;而且由于腺胃黏膜缺乏主细胞,家禽的胃液(胃蛋白酶原和盐酸)由其壁细胞分泌。混有胃液的食物在肌胃内除了充分发挥胃液的消化作用外,肌胃坚实的肌肉及其较坚实的角质膜、肌胃内所含一定数量的砂粒,及其有节律性的收缩使饲料粒度变小,有助于消化。 家禽肠道的消化液不含分解纤维素的酶,其他成分大体上与单胃哺乳动物相同,多种酶类共同作用可降解饲料中相应的营养成分。家禽对饲料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在小肠内进行,但家禽的肠道长度与体长比值较哺乳动物的

营养学知识点

营养学知识点 第一章一、识记A概念: 节约氮作用:摄入充足的碳水化物可以防止摄入的蛋白质被过多分解供给能量,使氮在体内的储留增加,以合成体内所需的蛋白质,这就是所谓的节约蛋白质作用或节氮作用。(当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时,能量供给不能满足机体需要时,膳食蛋白中会有一部分通过糖原异生分解成葡萄糖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而不能参与构成机体需要的重要物质。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则可以节约这一部分蛋白质的消耗,不需要动用蛋白质来供能,增加体内氮的潴留。) 抗生酮作用:足量的碳水化物可避免脂肪酸氧化不完全而产生过量的酮体,这一作用称为抗生酮作用。(脂肪在体内代谢所产生的乙酰基必须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羧酸循环才能被彻底氧化,产生能量.如果碳水化物摄入不足,脂肪则不能完全氧化而产生过量的酮体。) 必需氨基酸:是指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需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的氨基酸。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中有8种为必需氨基酸,即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需氨基酸。 限制氨基酸:如果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相对含量较低,导致其他必需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这些含量相对较低的必需氨基酸称限制氨基酸,其中含量最低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余者以此类推。 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不同食物混合食用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不足的作用称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如米面类赖氨酸含量较低,大豆蛋氨酸含量较低。蛋白质消化率:是食物蛋白质在体内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和吸收和程度,是评价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之一。 必需脂肪酸: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亚油酸和α-亚麻酸。基础代谢:是指维持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能量消耗。用以维持体温、心跳、呼吸、细胞内外液电解质浓度差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合成的能量消耗。在周围环境温度恒定(18~25),禁食至少12小时后,人处于清醒、静卧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在清晨睡醒时测定。 基础代谢率:是指人体处于基础代谢状态下,单位时间内人体单位体表面积的能

-畜禽营养和饲料教学计划

2013--2014 年一职专种养殖专业 《畜禽营养与饲料》教案计划 (安排学时160) 一、课程性质和教案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养殖、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实施本课程的教案是为了满足现代养殖业对生产第一线的技术操作人员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案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教案,使学生掌握在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生产经营、服务指导和技术管理时所必需的畜禽营养与饲料的知识与操作技能,并具备在生产第一线解决一般性畜禽营养与饲料技术问题的能力,成为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技术带头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素质、高技术的新型农民。 (一)知识教案目标 1、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理解反刍家畜、单胃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消化代谢特点;主要营养物质的营养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3、掌握畜禽营养需要及常用饲料的营养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幻灯片、录像片或现场提供的畜禽典型营养缺乏症,能分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2、熟练掌握当地20?30种常用饲料及所属类别、营养特点及品质鉴定。 3、掌握饲料的常用加工、调制技术。 4、掌握配合畜禽日粮的基本技能,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学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具备饲料概略养分常规分析的能力。 6、学会进行畜禽饲养实验方案的设计和饲养效果检查的方法。 (三)思想情感教育目标 1、在教案过程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农业、热爱自己的专业。 2、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科学的态度和对学业精益求精的精神。 3、通过生产实习和参加实际生产活动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案内容和要求 (一)知识部分 1、畜禽营养基础 (1)动物与植物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学元素,理解组成动物体、植物体的化合物。 (2)动物对饲料的消化了解动物的消化方式,理解动物消化力与饲料消化性。 (3)蛋白质的营养 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不足与过量对畜禽的危害。理解单胃家畜与反刍家畜对蛋白质消化代谢的特点、非反刍家畜与家禽对蛋白质品质的要求,理解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等概念。 了解反刍家畜对非蛋白质含氮饲料的利用。掌握反刍家畜、单胃家畜及家禽日粮中蛋白质、氨基酸、氨化物的合理供给。 (4) 碳水化合物的营养掌握碳水化合物的营养作用。了解畜禽对碳水化合物消化代谢的特点、粗纤维的营养作用以及影响粗纤维消化吸收的因素。

成人人体每日所需营养标准

成人人体每日所需营养 标准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人体每日所需营养标准(国际营养科学联合会2011版)适合人群:18-55岁健康人群 基础营养5种: 1、蛋白质:每日蛋白质的摄取量应为总热量的10%。日建议摄取总 量是55~65克。 2、醣类:醣类的摄取量随个人热量的需要而定,总热量的45~55%, 不得少于20%。 3、脂肪:每日脂肪的摄取量不宜超过总热量的25~30%。女性摄取 55~65 克,男性每日不宜超过90 克。 4、膳食纤维:每日需求量20~30 克。以每100大卡摄取10 克的膳 食纤维为标准,应慢慢增加份量。 5、水分:H2O成人每日总需水量为每公斤体重30~45cc(1cc=1毫升 cc表示立方厘米),实际需补充的随个人需求而调整。 维生素类(13种): 6、维生素A: 成年男性每天摄取量约5,000IU,女性为4,200IU。IU(国际单位)。每日应摄取6~15毫克的β-胡萝卜素。保持皮肤、头发及牙龈健康、维持视力正常、使免疫力正常、帮助骨骼生长、促进成长 缺乏的危害:骨骼无法正常生长 富含维生素A的食品:肝、牛奶、牛油、鱼肝油、人参、菠菜、54V 鲜活螺旋藻

7、维生素B1: 成年男性每日摄取量1.2~1.5毫克,女性为1~1.1毫克 缺乏的危害:水肿、麻木 富含维生素B1的食品:54V鲜活螺旋藻、糙米、核果类、酵母粉 8、维生素B2: 成年男性每日摄取量为1.2~1.8毫克,女性为1~1.5毫克。能帮助营养素代谢的美容维生素 缺乏的危害:角膜炎、口角炎、皮肤炎、眼睛畏光 富含维生素B2的食品:奶酪、肉类、肉脏类、54V鲜活螺旋藻、绿色蔬菜 9、维生素B3: 成年男性每日摄取量为14~22毫克,女性为12~17毫克,烟碱酸。有助DNA的合成. 富含维生素B3的食品:鱼、鸡肉、猪肝、黄绿色蔬菜、54V鲜活螺旋藻、豆类、全榖制品、蛋、奶酪 10、维生素B5: 成人每日摄取量为4~7毫克,女性怀孕及哺乳期可增加到5-9毫克(泛酸) 缺乏的危害:低血糖症、血液及皮肤异常、疲倦、抑郁、失眠、食欲不振, 富含维生素B5的食品:胚芽、糙米、麸皮、豌豆、花生、扁豆、54V鲜活螺旋藻。

最新整理食品营养学重点知识讲解

食品: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物: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机体活动最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食品是营养物质的载体。从社会角度,食品要能够被特定文化接受。 食品的特点:安全卫生,无毒无害;营养功能:能量、营养素;感官功能:刺激味觉和嗅觉。 营养:“谋求养生”,是指人摄取食物后,在体内消化和吸收和代谢、利用其中的营养素以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处于健康状态的总过程。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营养与健康的关系以及营养改善措施的一门学科。基础营养(人类营养学,):主要研究各种营养素以及人体在不同生理状态和特殊环境条件下的营养过程及对营养素的需要。 医学营养(临床营养学,):主要研究营养与疾病的关系,人体在病理条件下对营养素的需要及满足这种需要的措施。 食品营养学:主要研究食物、营养与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的关系,以及提高食品营养价值的措施。(营养主要来自食品,是其他分支的基础。) 健康是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方面全部良好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 亚健康:是指健康的透支状态,即身体确有种种不适,表现为易疲劳,体力、适应力和应变力衰退,但又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的状态。 营养不良或称营养失调,是指由于一种或几种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营养不良包括两种表现:营养缺乏和营养过剩。 合理营养:就是在卫生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食物和配合食物,合理地贮存、加工和烹调食物,使食物中的营养素的种类、数量及比例都能适应人们的生理、生活和劳动的实际需要。营养的核心是“全面、平衡、适量”。 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RDA)与膳食参考摄入量(DRI) 推荐膳食营养供给量(RDA):推荐的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足够维持不同性别和年龄绝大部分人(98%)的健康。 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 (1)平均需要量(EAR)——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50%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 (2)推荐摄入量(RNI)——指满足某一特定性别、年龄及生理状况群体中97%-98%个体需要量的摄入水平。RNI=EAR+2SD(标准差)若假设:1SD=10%EAR,则RNI=1.2EAR (3)适宜摄入量(AI)——指通过观察或实验获得的健康人群对某种营养素的摄 入量。AI>EAR AI>RNI AI

鸡的饲养标准

<分类目录>新版“猪鸡饲养标准”论坛 <序号>11494 <中图分类>S831.41 <题名>《鸡的饲养标准》编制说明 <作者>文杰 <首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100081 <信息类型>会 <文献来源>“04年版猪、鸡饲养标准”及“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通则”宣讲会 <出版时间>2005,8 <关键词>鸡;饲养标准;编制说明;2004年版 <正文> 新版“中国猪、鸡饲养标准(2004版)”的制订依据及使用技术研讨会系列资料之四 《鸡的饲养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农业部关于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 二、编制的意义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饲养标准。如美国的NRC、英国的ARC、日本饲养标准等。其中,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制订的《家禽营养需要》(Poultry Nutrition Requirement)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需要量标准。该标准自1944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分别在1954、1960、1962、1966、1971、1977和1984年修订和再版,至1994年已为第九版。屡次再版正是家禽业从家庭副业发展成现代化养禽工业的需要,也是营养科学在40年间不断深入研究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鸡的饲养标准》所列各项数据是“鸡的营养需要研究协作组”在国家“六五”攻关期间,对我国1978至1984年试验结果的综合。“标准”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部分氨基酸营养水平引自NRC《家禽营养需要》第八版(1984)。从“标准”问世到今天的十多年时间里, 随着品系选育和饲料营养科学的发展,肉鸡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期缩短,肉仔鸡上市日龄已由十年前的56日龄缩短到42~49日龄。蛋鸡的生产性能也得到极大提高,76周龄的产蛋量已由15.5~17.0kg提高到17.5~19.5kg。在这种情况下,肉鸡和蛋鸡的新陈代谢强度在不断提高,其基础代谢、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也随着品种选育不断进步而变化,原有的需要量数据已不能适应现代高产品系鸡的生产水平。因此,不断研究鸡的营养需要量,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我国《鸡的饲养标准》,对科学配制日粮,充分发挥鸡的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家禽生产和饲料工业正处在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发展阶段,因而迫切需要代表最新营养研究水平和成果的《鸡的营养需要》的指导。“七五”~“九五”攻关期间,我国动物营养学者以鸡的营养参数课题为核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试验资料。本标准在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总结和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量,并充分结合我国鸡品种、饲料原料和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因此比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饲养标准都更适合我国国情。 三、编制依据 1、中国《鸡的饲养标准》(1986)、美国NRC《家禽营养需要》(1994)、法国RPLC鸡饲养标准(1993)、日本1997年版鸡饲养标准,以及部分家禽公司饲养管理手册。

营养学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营养:是指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类物质,是人体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食物中营养成分来维持生理状态的过程。 营养素:食物中具有一定生理功能的成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食物中的营养素可以分为六大类,即蛋白质、脂类、糖类、维生素、无机盐、水 营养的作用: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本生理过程,维护和促进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及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二章 1、氨基酸模式: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其计算方法是以该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为1,分别计算出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互比值,这一系列的比值就是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2、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互相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的需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3、食物蛋白质消化率:是指一种食物蛋白质在人体可被消化酶分解的程度。不仅反应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程度,同时还反应消化后的氨基酸和肽被吸收的程度。 4、必需脂肪酸:指体内必需的,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须由食物供给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5、膳食纤维:植物性食物中不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的非淀粉多糖和木质素类物质统称为膳食纤维。包括可溶性与不可溶性两类。 6、基础代谢:人体在适宜的气温(18~25℃)环境中处于空腹(一般禁食后12小时)、清醒而安静的状态下维持最基本的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称为“基础代谢”(BM)。 7、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及细胞内特异代谢反应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简答 1、举例说明蛋白质的互补作用:各种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模式不同,故在饮食 中提倡食物多样化,将富含某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与缺乏该种必需氨基酸的食物混合食用,必需氨基酸得以相互补充,使其模式更接近人体需要,从而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作用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举例:谷类缺乏赖氨酸,富含蛋氨酸。相对而言,豆类富含赖氨酸缺乏蛋氨酸,两者混合食用可提高生物学价值。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注意利用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以提高生活质量。 1、脂类分几类?其各有哪些生理功能 分类:三酰甘油(脂肪,甘油三酯)、磷脂、固醇类 生理功能: 三酰甘油:①储存和提供能量②是人体重要的组成成分③维持体温正常体温④保护作用⑤帮助机体更有效地利用糖类和节约蛋白质⑥提供脂溶性维生素。⑦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促进食欲增加饱腹感⑧是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 磷脂:①是细胞膜的构成分,可以帮助脂类或脂溶性物质(脂溶性维生素、激素等)顺利通过细胞膜,促进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流。②作为乳化剂可以使脂肪悬浮在体液中,有利于其吸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养殖技术 家禽生长迅速,性成熟早,繁殖力强,饲料利用率高,能在短期内生产大量营养丰富的蛋肉产品,为蛋白质食品的理想来源。一只肉用仔鸡出壳重40克,56日龄屠宰时可达两公斤,为初生重的50倍;每增长一公斤体重,只需消耗两公斤饲料。北京鸭初生重约50克,56日龄屠宰时可达三公斤,为初生重的60倍。饲养蛋鸡,每产一公斤蛋,只需消耗饲料2.7公斤。所以,养禽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是脱贫致富的好项目。 一、家禽的主要品种 家禽的种类很多,但我国当前饲养最普遍、数量最多的还是鸡、鸭和鹅。 (一)鸡的主要品种 鸡的品种很多,一般按其用途的不同,把鸡分为蛋用型、肉用型和肉蛋兼用型三个品种。

1.我国鸡的优良品种 (1)九斤黄,产于北京近郊,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体大、头小、颈粗而短,胸宽而深,背的后部向上拱起,外形成方园形。皮肤和腿脚部都是黄色,全身羽毛颜色有黄、白、黑等多种,而以黄色者为多。公鸡体重4.5—5.5公斤,母鸡体重3—4.5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驯,易于育肥,性成熟晚,一般在8—10个月龄才开产,年产蛋量80—100枚,就巢性强,耐寒冷。 (2)狼山鸡,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和南通县一带,也是世界上著名的肉用型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体高、腿长、颈部昂起,背部呈显U字形,胸部很发达。羽毛颜色有黑色与白色两种,而以黑色者最为普遍。喙和腿脚为黑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公斤,母鸡体重2.5—3公斤。它的特点是:性情温和,行动比较灵敏,找食能力强,能适应较差的生活条件,抗病力比较强。年均产蛋120—150枚,就巢性强,善于带小鸡。(3)青脚麻鸡,是近年来我国培育肉蛋兼用型的一个新品种,它的外貌特征是:体大、头小、胸部发达,羽毛颜色麻色,喙和腿部也为麻色。皮肤为白色,公鸡体重3.5—4.5公斤,母鸡

营养学基础知识点

一、绪论 决定健康四大因素: 1.内因:即父母的遗传因素,占15%。 2.外界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占10%,自然环境占7%,共占17%。 3.医疗条件:占8%。 4.个人生活方式的影响:占60%。 食物与健康 一、营养学的基本概念 1.食物(食品): ①定义: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饮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②食物的作用:..营养功能..感观功能生理调节功能 2.营养(nutrition):人体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足机体生理需要的生物学过程。 3.营养学(nutriology):是研究食物营养、人体营养规律,从而指导人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的科学。 4.特殊人群营养学:是以营养学为基础,用以指导特殊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的科学。

二、营养学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5.营养素(nutrients) 定义:可给人体提供能量、是机体构成成分、参 与组织修复以及生理调节的食物中的化学成分。 分类:宏量营养素(macronutrient):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三大能量营养素),需要量相对较大 微量营养素(micronutrients ):维生素、矿物质,需要量相对较小其他:水、膳食纤维、植物化学物等 ..内容:食物营养、人体营养 ..意义:指导人群合理膳食,预防疾病,提高国民素质 量营养素与能量代谢 适合中国成年人的BMI范围(kg/m2) ≥28 24-27.9 18.5-23.9中国 ≥30 25-29.9 20-24.9 WHO 肥胖超重正常

1斤体重有多少能量?1斤体脂=3850千卡(kcal) 一般速度跑步15分钟耗能1.95×62kg=120kcal半小时240kcal 能量代谢 Energy metabolism 人类所需能量来自何方?光合作用的产物食物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能量是无形的,它是以食物为载体。将食物中的能量营养素加以“处理”,便能使其中的能量释放出来。 能量的表示 来自食物的能量..卡路里(calorie)、千卡(kcal) ..焦耳(joule)、千焦(kJ) ..单位换算关系1 kcal=4.18kJ 营养素能量系数的研究 ..每克营养素在体内体内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 ..至今,三大营养素能量系数也称做Atwater能量转换系数”Atwater (1844-1907) 三大营养素的能量系数 ..蛋白质(4 Kcal/g)碳水化合物(4 Kcal/g).脂肪(9 Kcal/g) 能量系数的应用.计算摄入能量的多少指导食物的选择

营养学重点总结

第6讲:临床营养学 1.营养学 预防医学组成部分 研究食物成分和食物成分在人体内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的科学 2.临床营养学 营养学分支 研究合理应用食物和营养素预防、治疗相关疾病,增进健康,延缓衰老的科学 3.营养 机体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食物中营养物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 4.营养素 食物中含有的具有营养功能的有效成分 5.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一组每日平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参考值 在1940’s美国首次提出的“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2000年,我国制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Chinese DRIs)” 6. 能量 能量代谢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 机体在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 人体维持各种生命活动和从事体力活动需要消耗能量 7.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由食物提供 ?9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 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 酸(婴儿) 8.必需氨基酸构成比:是指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比例 分类必需氨基酸生命效应举例 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 比例适当 维持生命 促进生长发育 肉类中白蛋白、肌蛋白 奶类中酪蛋白、乳白蛋白 蛋类中卵白蛋白、卵黄蛋白 大豆中大豆蛋白 小麦、玉米中麦谷蛋白 半完全蛋白质种类齐全 数量不足 维持生命 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小麦、大麦中的麦胶蛋白(赖氨酸量少) 不完全蛋白质种类不齐全不能维持生命 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玉米中玉米胶蛋白 动物结缔、肉皮中胶原蛋白 豌豆中豆球蛋白 9.氨基酸模式 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用来反映各种蛋白质在必需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上的差别 以某种蛋白质中的色氨酸含量为1,分别计算其他必需氨基酸的相应比值,构成该种蛋白质的氨基酸模式

《鸡的饲养标准》编制说明

《鸡的饲养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农业部关于农业行业标准制定项目。 二、编制的意义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饲养标准。如美国的NRC、英国的ARC、日本饲养标准等。其中,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制订的《家禽营养需要》(Poultry Nutrition Requirement)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需要量标准。该标准自1944年第一版问世以来,分别在1954、1960、1962、1966、1971、1977和1984年修订和再版,至1994年已为第九版。屡次再版正是家禽业从家庭副业发展成现代化养禽工业的需要,也是营养科学在40年间不断深入研究和逐步完善的过程。我国《鸡的饲养标准》所列各项数据是“鸡的营养需要研究协作组”在国家“六五”攻关期间,对我国1978至1984年试验结果的综合。“标准”中维生素、微量元素和大部分氨基酸营养水平引自NRC《家禽营养需要》第八版(1984)。从“标准”问世到今天的十多年时间里, 随着品系选育和饲料营养科学的发展,肉鸡的生长速度加快,生长期缩短,肉仔鸡上市日龄已由十年前的56日龄缩短到42~49日龄。蛋鸡的生产性能也得到极大提高,76周龄的产蛋量已由15.5~17.0kg提高到17.5~19.5kg。在这种情况下,肉鸡和蛋鸡的新陈代谢强度在不断提高,其基础代谢、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也随着品种选育不断进步而变化,原有的需要量数据已不能适应现代高产品系鸡的生产水平。因此,不断研究鸡的营养需要量,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更新我国《鸡的饲养标准》,对科学配制日粮,充分发挥鸡的遗传潜力和生产性能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家禽生产和饲料工业正处在蓬勃发展,并逐步走向现代化和高效益的发展阶段,因而迫切需要代表最新营养研究水平和成果的《鸡的营养需要》的指导。“七五”~“九五”攻关期间,我国动物营养学者以鸡的营养参数课题为核心,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大量宝贵的试验资料。本标准在修改和完善过程中,总结和借鉴了世界其他国家先进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量,并充分结合我国鸡品种、饲料原料和环境条件的实际情况,因此比任何一个其他国家的饲养标准都更适合我国国情。 三、编制依据 1、中国《鸡的饲养标准》(1986)、美国NRC《家禽营养需要》(1994)、法国RPLC鸡饲养标准(1993)、日本1997年版鸡饲养标准,以及部分家禽公司饲养管理手册。 2、以我国1986以来在各营养素需要量方面的研究结果为主,并适当参考国外有关研究成果。 3、同时考虑我国肉鸡和蛋鸡饲养业的生产实践。 4、“需要量”中的氨基酸数据确定时使用了理想氨基酸模型。 四、编制过程 自1999年农业部标准项目被批准以后,《鸡的饲养标准修订》工作正式启动。当年12月在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召开了第一次研讨会,三个主要参加单位修订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主要讨论了此次修订工作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决定在整体结构和内容上对1986年版的标准进行彻底修改。在整体结构上,要增加营养原理和参考文献等内容,从内容上补充肉种鸡和黄羽肉鸡的营养需要标准,并附加采食量和体重标准。会上对修订内容进行了具体分工,此后将山东农科院和广州江丰实业集团公司纳入修订组承担部分修订后标准的验证试验工作,将中国饲料数据库成员纳入负责饲料成分表的修订。

家禽营养学复习题

家禽营养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氮校正代谢能:代谢能受体内氮沉积的影响,为了比较不同饲料的代谢能值,应消除体内氮沉积量对代谢能值的影响,即将实际代谢能测值校正到氮沉积为零时的代谢能。主要用于家禽 2、内源尿能:来自于体内蛋白质动员分解的产物所含的能量 3、必需脂肪酸: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体外摄入,或通过体内的特定先体物质形成,对正常生理机能具有重要作用的脂肪酸。 4、限制性氨基酸:不同生理状态的动物对饲料中的氨基酸有其特定的要求,各种必需氨基酸之间要求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饲料中某一种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利用,该氨基酸被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5、支链氨基酸:为碳链中有分支的必需氨基酸,包括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 6、寡聚糖:又叫低聚糖或寡糖,是指2~10个单糖通过糖苷键连接形成直链或支链的一类糖。 7、金属蛋白盐:是可溶性的金属盐与氨基酸或和部分水解蛋白质进行螯合作用形成的产物。由蛋白质水解成的游离氨基酸或小肽与无机盐以1:1摩尔比键合,如蛋白锰。 8、抗生素:原称抗菌素,是细菌、真菌及放线菌等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具有杀灭或抑制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或肿瘤细胞作用的有机物质。 9、益生素:可直接饲喂动物并具有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疾病、促进生长、提高饲料效率的活性微生物或其培养物。中国也称作“微生态制剂” 10、维生素拮抗物:阻止或限制某些维生素被动物利用的物质。 11、热增耗:指绝食动物在采食饲料后的短时间内,机体产热高于绝食代谢产热的那部分热量。 12、有效能:是指动物用于食物消化吸收及其终产物转化用于维持和生长(生产)(蛋白质和脂肪沉积)的各种生化代谢过程的可利用能量。 13、必需氨基酸: 体内不能合成或者能够合成但合成数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

营养学归纳完整版

一、营养学基本概念 1.健康(Health):WHO定义:健康是指不但不生病,而且是机体与环境之间在生理上、心理上、社会上保持相对平衡,有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营养(Nutrition):营养是指人们摄取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整个过程。这个过程能满足人体生命运动所需的能量,提供细胞组织生长发育与修复的材料并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3.营养素(Nutrient):营养素是一些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物质——营养物质。 4.营养价值:指食品中所含热能和营养素能够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包括营养素是否种类齐全,数量是否充足和相互比例是否适宜,并且是否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5.营养不良:指由于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素的缺乏或过剩所造成的机体健康异常或疾病状态。 6.合理的营养包括:(1) 按照热量和营养素的供给标准选择食物和种类和数量,组成平衡膳食,充分满足机体的需要。 (2) 食物的色、香、味、形、质和多样化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3) 一定的容积和饱腹感(4) 配膳应注意季节变化(5) 照顾饮食习惯 7.普通食品 第一功能:营养功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基础营养素 第二功能:感官功能-满足对色、香、味、形、质嗜好的要求 8.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 第一功能:营养功能 第二功能:感官功能 第三功能:调节人体生理节律、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功能。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分解过程称为消化。 2.吸收:食品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3. 消化系统的组成:分消化道、消化腺和消化附属器官。作用:消化、吸收和排泄。 消化:分机械性消化、化学性消化和微生物性消化。吸收:不同物质吸收方式有不同,吸收途径也有差异。 4.消化道活动特点:(1).兴奋性低、收缩缓慢(2).富于伸展性,能适应需要做很大的伸展(3).有一定的紧张性(4).进行节律性运动(5).对化学、温度和机械牵张的刺激比较敏感 5.消化作用的调节:生物体区别于非生物体的三个基本属性;消化过程中的激素调节;消化过程中的神经调节 三、蛋白质 1. 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2.蛋白质功能: (1)构成机体和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 (2)建造新组织和修补更新组织 (3)供能 (4)赋予食品重要的功能特性 3.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4. 氮平衡是指氮的摄入量和排出量的关系。B=I-(U+F+S)1)摄入氮等于排出氮则为零氮平衡,健康成人维持零氮平衡并富裕5%; 2)摄入氮多于排出氮则为正氮平衡,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妇女怀孕、疾病恢复时,一级运动、劳动等需要增加肌肉时均应保证适当的正氮平衡。 3)摄入氮少于排出氮则为负氮平衡,人在饥饿、疾病及老年时等,一般处于负氮平衡,但应尽量避免 5. 半必需氨基酸(条件必需氨基酸) 半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可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量可分别减少30%和50%。所以半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6. 限制氨基酸:食物蛋白质中,按照人体的需要及其比例关系相对不足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氨基酸。限制氨基酸中缺乏最多的称第一限制氨基酸。 7. 蛋白质的质 (1)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须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恰当,不但能维持机体健康,而且能促进生长发育。 来自于奶、蛋、鱼、肉、大豆等食物的人体优质蛋白来源。 (2)半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有的数量不足,比例不恰当,可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3)不完全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种类不齐全,不可维持生命,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8. 蛋白质表观消化率(%)=(食入氮—粪氮)/食入氮×100% 9. 蛋白质真消化率(%)= 【食入氮—(粪氮—粪代谢氮)】/食入氮×100% (1)粪代谢氮:是受试者在完全不吃含蛋白质食物时粪便

蛋白质与家禽营养

蛋白质与家禽营养 一般所说的饲料蛋白质是指粗蛋白质而言。粗蛋白质是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包括蛋白质和氨化物。氨化物是指非蛋白质结构的含氮物,如酰氨、硝酸盐、尿素及游离氨基酸等。它们在精饲料中含量很少,而青饲料中含量较多。氨化物除氨基酸外,鸡利用的数量是很少的。 一、蛋白质的营养功能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构成禽体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它涉及机体代谢的大部分化学反应,在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类不能用脂肪、碳水化合物代替的极其重要的营养物质。 (一)蛋白质是建造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 肌肉、神经、结缔组织、腺体、精液、皮肤、血液、羽毛都以蛋白质为其主要成分,起着传导、运输、支持、保护、连接、运动等多种功能的作用。肌肉、肝、脾等组织器官干物质含蛋白质80%以上。食物蛋白几乎是唯一的可用形成禽体蛋白的氮来源,是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所不能代替的。 (二)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 在家禽的生命和代谢活动中起催化作用的酶,起调节作用的激素,具有免疫和防御机能的免疫体和抗体,都是以蛋白质为主体构成的。另外,蛋白质在维持体内的渗透压和水分的正常分布方面也都起着重要作用。 (三)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 家禽在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繁殖过程中,组织和器官的蛋白质不断在更新,损伤组织也需修补。据同位素测定,全身蛋白质6~7个月可更新一半。 (四)蛋白质可供能和转化为糖、脂 在机体营养不良时,蛋白质也可分解提供能量,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当摄入蛋白质过多时,也可能转化成糖、脂和分解产热供机体代谢用。日粮氨基酸不平衡,多余的氨基酸在体内也同样如此。 具有上述诸多营养功能的蛋白质,对于年龄越小、生长越迅速的鸡和产蛋量多的成年鸡,其需要量越多。当日粮中蛋白质和氨基酸不足时,家禽生长缓慢,食欲减退,羽毛生长不良,性成熟晚,生产性能降低。严重缺乏时,采食停止,体重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成年鸡产蛋量减少,质量下降,种蛋受精率、孵化率降低。因此,为了维持家禽的正常生命活动,保证幼小家禽的生长发育健康无病,使成年家禽具有良好的生产性能和繁殖力,必须从饲料中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各种氨基酸。 二、蛋白质的组成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氢、氧、氮,大多数的蛋白质还含有硫,少数含有磷、铁、铜和碘。各种蛋白质的含氮量虽不完全相同,但差异不大,一般蛋白质的含氮量按16%计。在禽组织和饲料中真蛋白质的含氮量测定很困难,通常是测定禽组织或饲料中的总含氮量。由于用凯氏定氮法测得的含氮量并不完全是蛋白氮,故乘以6.25称为粗蛋白。 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主要取决于氨基酸的组成。氨基酸是含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化合物,是构成蛋白质的基础。不论是何种蛋白质,在禽体内总是被消化分解为单个氨基酸才能被吸收,在体内经氨基酸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的变化组成各种不同的新形式的体蛋白。所以说家禽的蛋白质营养,实际上是氨基酸的营养,也就是对各种氨基酸的数量需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