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励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
- 格式:docx
- 大小:830.62 KB
- 文档页数:18
串励电动机串励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工作原理、结构设计、优缺点等方面详细介绍串励电动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串励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串励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直流电流在电磁铁产生的磁场中产生力矩,从而驱动电动机的运转。
具体来说,串励电动机包括一个电枢和一个磁极。
当电流通过电枢时,电枢产生的磁场与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电机的力矩,使电机开始运转。
在结构设计方面,串励电动机通常由电枢、磁极、定子、转子等部件组成。
其中,电枢是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由许多个绕组组成,绕组分布在电枢内部的槽槽中,通过接通电源使电流通过电枢,产生磁场。
磁极是电动机的固定部分,产生稳定的磁场,与电枢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
定子是电动机的支撑结构,起到固定电枢和磁极的作用。
转子是电动机的转动部分,固定在电动机的轴上,通过与电枢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驱动电机的转动。
串励电动机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
首先,串励电动机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适用于起动和停止频繁的场合。
其次,串励电动机的转速范围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串励电动机运行稳定,转速与负载变化较小。
最后,串励电动机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和安装。
然而,串励电动机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串励电动机在负载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转速容易发生大幅度变化。
其次,串励电动机的电枢绕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此外,由于串励电动机是直流电动机,需要特殊的电源供电,限制了其在一些场合的应用。
总的来说,串励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结构设计合理,具有较高的起动转矩和转速范围广的优点。
然而,由于负载变化的限制和制造成本较高,串励电动机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可能存在局限性。
我们在使用串励电动机的时候,需要根据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
电动机他励,并励,串励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励磁方式决定了其工作原理,以下是电动机他励、并励和串励的工作原理:
1. 他励电动机: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无连接关系,由其他直流电源对励磁绕组供电。
运行过程中励磁磁场稳定且容易控制,易实现再生制动。
当采用永磁激励时,电机效率高,重量体积小。
但由于励磁磁场稳定,电机机械特性不理想,无法产生足够大的输出转矩。
2. 并励电动机: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相并联,共用同一电源。
励磁绕组两端电压就是电枢绕组两端电压,励磁绕组用细导线绕成,匝数多,电阻大,励磁电流较小。
性能基本与他励式直流电机相同。
3. 串励电动机:励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后,再接于直流电源。
这种直流电机的励磁电流就是电枢电流。
这种电机内磁场随着电枢电流的改变有显著的变化。
为了使励磁绕组中不引起大的损耗和电压降,励磁绕组的电阻越小越好,所以串励式直流电机通常用较粗的导线绕成,它的匝数较少。
串励式直流电机在低速运行时,能给电动汽车提供足够大的转矩,而在高速运行时,电机电枢中的反电动势增大,与电枢串联的励磁绕组中的励磁电流减小,电机高速运行时的弱磁调速功能易于实现,因此串励式直流电机驱动系统能较好地符合电动汽车的特性要求。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电动机他励、并励、串励工作原理的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文献或咨询专业技术人员。
直流串励电机工作原理
直流串励电机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洛仑兹力,即导线通电时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直流串励电机由两部分组成:定子和转子。
定子是电机的静止部分,通常由一组绕在铁芯上的线圈构成,这些线圈称为励磁线圈。
转子则是电机的旋转部分,由一组绕在铁芯上的导线环组成。
当直流电源接通时,电流通过励磁线圈,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对转子上的导线环产生磁力,使转子开始旋转。
转子上的导线环旋转时,会在静止的定子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并导致电流流过定子线圈。
这个电流在定子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与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使导线环受到力的作用,继续推动转子旋转。
为了保持转子旋转的稳定性,通常需要一个外部的稳定装置,如电刷和电刷环。
电刷与转子上的导线环接触,通过导电材料提供电流。
当导电材料接触导线环时,电流通过刷环进入转子,继续驱动转子旋转。
同时,由于转子的旋转,导线环和刷环之间会产生刷火花,这需要通过电刷和电刷环的设计来有效地控制。
总体来说,直流串励电机在励磁线圈产生的磁场与定子线圈中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下,通过洛仑兹力使转子旋转,将直流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直流串励电机具有结构简单、转速可调、起动扭矩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串励电动机工作原理串励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的通断和方向的改变来实现电动机的运转。
串励电动机由电枢、磁极、励磁线圈、换向器和机械部件等组成。
我们来了解一下串励电动机的结构。
串励电动机的主要部件是电枢和磁极,电枢是由绕组和铁芯组成的。
绕组是由许多线圈串联或并联而成,线圈中通过电流,形成磁场。
磁极是由磁铁或电磁铁制成,磁极的磁场与电枢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驱动电动机转动。
励磁线圈是用来产生励磁磁场的,它的作用是提供电枢所需的励磁电流。
换向器则是控制电流的通断和方向,使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串励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首先,当电流通过电枢绕组时,电枢绕组会形成磁场。
这个磁场与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使电动机开始转动。
同时,励磁线圈产生的励磁磁场也会影响电枢的磁场,增强力矩的作用。
换向器会控制电流的通断和方向,使电动机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运转。
在工作过程中,串励电动机的转速和负载有一定的关系。
当负载增加时,电动机的转速会下降,因为负载的增加会使电动机所需的力矩增加,从而需要更多的电流供应给电枢绕组。
而电动机的转速又会影响励磁磁场的变化,进而影响电动机的力矩。
所以,在工程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负载情况调整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以保持稳定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总结一下,串励电动机通过电流的通断和方向改变来实现电动机的运转。
它由电枢、磁极、励磁线圈、换向器和机械部件等组成。
电枢绕组通过电流产生磁场,与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力矩,驱动电动机转动。
励磁线圈产生励磁磁场,增强力矩的作用。
换向器控制电流的通断和方向,使电动机能够正常运转。
电动机的转速和负载有一定的关系,需要根据负载情况调整励磁电流,以保持稳定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串励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在工程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串励电机原理
串励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直流电动机,其工作原理基于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
串励电机的核心部件是定子和转子。
定子是由一组线圈组成的电磁绕组,而转子是由一组永磁体组成的。
当外部电源施加在线圈上时,电流通过线圈会产生一个磁场,而这个磁场与转子上的永磁体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
具体来说,当直流电流通过定子线圈时,线圈中产生的磁场会与转子磁场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会使得转子开始旋转,从而驱动电机运转。
同时,由于磁场的旋转,定子线圈中的磁通量也在变化,从而在线圈中引发感应电动势。
这个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称为反电动势。
反电动势的作用是降低电机的终端电压,从而限制电流,使电机始终运行在额定工况下。
串励电机的转速与电压和负载有关。
当负载增加时,电机转速会下降,因为负载对电机的转矩要求增加。
此时,反电动势会减小,电流增加,从而增大了转子磁场与定子磁场的相互作用力,使电机能够输出更大的转矩。
总的来说,串励电机通过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并利用磁场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来驱动转子旋转。
同时,通过反电动势调节电机的转速和输出转矩。
这使得串励电机在很多工业和家庭应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原理直流串励式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力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
其原理是利用电流通过电枢线圈产生的磁场与磁场产生的力相互作用,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由电枢和磁极组成。
电枢是主要的发电部件,由多个绕组组成,绕组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磁极则是用来产生磁场的部件,通常由恒定的永磁体或电磁线圈构成。
当电流通过电枢绕组时,电流产生的磁场与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力矩,推动转子转动。
直流电源为电动机提供所需的电流,通过外部电源或直流电池供电。
电源将直流电压施加到电枢绕组上,使绕组形成一个闭合的电路。
根据欧姆定律,当电流通过电枢绕组时,会产生一个电流密度分布,这个分布会产生一个磁场。
磁场的方向和大小由电枢绕组上的电流决定,通常使用右手法则来判断。
当电流通过电枢绕组时,通过右手将大拇指对应电流方向,其他四指弯曲的方向表示产生的磁场方向。
电枢的磁场与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力矩。
根据楞次定律,当电流的方向改变时,磁场的方向也会改变,从而产生动力学的反作用力。
这个反作用力会推动电枢绕组旋转,从而带动负载进行机械运动。
为了使电动机能够稳定运行,需要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这通常通过调节电源的电压和使用电枢上的换向器实现。
换向器通过改变电源和电枢绕组之间的连接方式,使电流的方向随之改变,从而保持电机的正常运转。
此外,直流串励式电动机还具有一些特殊的特性,如起动特性和调速特性。
起动特性是指电动机启动时所需的电流和输出转矩之间的关系。
调速特性是指电动机在不同负载下运行时输出转矩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枢绕组的电流,可以实现电动机的起停和调速功能。
总结起来,直流串励式电动机利用电源提供的直流电流通过电枢线圈产生磁场,与磁极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通过电源电压和电枢上的换向器来控制。
串激式电机原理
串激(串励)电机即是定子绕组和转子绕组串联的电机。
作业原理:在沟通电源供电时,发作旋转力矩的原理,仍能够用直流电动机的作业原理来阐明。
当导体中通有电流时,在导体的周围发作磁场,其磁力线的方向取决于电流方向。
将通电的导体放入磁场中,这磁场与通电导体所发作的磁场相互效果,将使此导体遭到一个效果力F,并因而而发作运动,导领会从磁力线密的本地向磁力线稀的方向移动,当将由两个相互相对的导体构成的线圈放入磁场时,线圈的两个边也遭到了效果力,此二力的方向相反,发作力矩。
当线圈在磁场中翻滚时,相应的二个线圈边,从一个磁极下转到另一个磁极下时,此刻因为磁场极性有了改动,将使导体遭到的效果力的方向改动,也使转矩的方向改动,然后使线圈向反方向翻滚,所以线圈只能绕基地轴来回摇晃。
串激式电机可说是线路简略力矩大,操控便当。
1。
串励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一、清点人数,记考勤二、复习上节课相关知识三、引入新课1、组成:由定子、转子、电刷和换向器组成,如图2所示。
转子(电枢):产生电磁转矩。
转子(磁场):产生磁场。
电刷:将直流电引入到电枢中。
换向器:保证同一磁极下电流的方向一致。
1—风扇;2—机座;3—电枢;4—主磁极;5—电刷;6—换向器;7—接线板;8—出线盒;9—换向极;10—端盖图2 直流电动机的组成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磁力,使导体产生旋转运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转变。
工作情况:当蓄电池电流经过电刷引入电枢后,在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方向如图所示。
根据左手定则,可以确定电磁力的方向,可见线圈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线圈旋转过半圈后,两个换向片更换了接触的电刷,流过线圈的电流也发生了改变,但是电磁力矩的方向没有改变,这样就保证了电机始终向一个方向旋转,如图3所示。
图3 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工作特性: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力矩M、转速n和功率P随电枢电流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
图4 直流电动机的特性转矩特性:定义: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动机电流之间的关系。
分析:⑴起动瞬间,制动状态,电流值最大,电枢转速为零,力矩也相应达到最大值。
且力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力矩最大,易于发动机的起动。
这就是汽车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主要原因。
⑵随着转速的提高,力矩不断下降。
转速特性:定义:电动机的转速与电动机电流之间的关系。
分析:⑴当电枢电流增加时,电压降IsΣR 增加,在磁路未饱和时,Φ的值也增加,故n急剧下降。
⑵直流串励电动机另一特性:重载时转速低,可保证发动机的安全起动,而在轻载时转速高,易造成飞车事故。
因此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不允许在轻载或空载下运行。
功率特性:定义: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分析:⑴全制动时:起动发动机瞬间,转速和输出功率均为零,电流最大,转矩最大;⑵空载时:电流最小,转速最大,功率为零;电枢电流在最大值一半时,功率最大。
串励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串励直流电动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庭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相互作用,通过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实现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过程。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构成。
它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是由绕组和磁极组成的,绕组通电时产生磁场,磁极则用来产生磁场。
转子则是由电枢绕组和电枢铁芯组成,电枢绕组通电时产生磁场,电枢铁芯则用来传导磁场。
当定子和转子之间有电流通过时,它们之间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驱动转子转动。
那么,串励直流电动机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当外部电源施加电压到电动机的绕组上时,电动机的绕组会产生磁场。
这个磁场会与电枢绕组中的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产生力矩。
这个力矩会使得转子开始转动。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电动机的转动过程。
当转子开始转动时,电枢绕组中的磁场也会随之变化。
这个变化的磁场会产生感应电动势,根据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场的变化速率成正比。
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方向相反。
这个感应电动势会产生一个反向的电流,这个电流会减弱电动机的转速。
为了保持电动机的稳定运行,我们需要控制电动机的电流。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电阻来限制电流。
通过调节电阻的阻值,我们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当电动机的负载增加时,电阻的阻值可以适当增大,从而保持电动机的转速稳定。
除了电阻控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PWM(脉宽调制)技术来控制电动机的电流。
PWM技术通过改变电流的占空比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占空比越大,电动机的转速越快;占空比越小,电动机的转速越慢。
总结一下,串励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磁感应和电流的相互作用。
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
电阻控制和PWM技术是常见的控制方法。
串励直流电动机在工业和家庭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电动车、电动工具等。
了解其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它们。
直流串励电机工作原理
直流串励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磁场相互作用和电流流动的原理。
直流串励电机由定子和转子两部分组成。
定子上有一组电枢绕组,接通外部直流电源时,电枢绕组中会产生电流。
转子上则有一组绕组,并且上面有一个永久磁铁或电磁铁。
当电枢绕组通电时,会在定子上产生磁场,并且根据右手定则,这个磁场会形成一个方向。
当转子开始旋转时,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的改变会在转子上产生感应电动势。
这个电动势的方向与电枢绕组通电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导致感应电动势引起了一个反向的电流流动。
这个反向的电流与电枢绕组产生的电流相抵消,从而减小了转子上的磁场。
这种磁场的减弱会导致电磁转矩减小,从而使转子继续旋转。
如果转子停止旋转,由于电磁转矩的缺失,没有了感应电动势的反向电流,电枢绕组中的电流将变得更大,进而增加了磁场。
这个增加的磁场会再次产生电磁转矩,从而使转子重新开始旋转。
总的来说,直流串励电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枢绕组产生磁场,并且通过感应电动势反向电流调节磁场的强弱,从而产生电磁转矩,使转子旋转。
通过控制电枢绕组的电流大小,可以控制电机的转速和输出功率。
直流串励电动机工作原理直流串励电动机,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它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小魔法师,悄悄地把电变成动力,带动各种机器。
这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就像是在讲一个简单却神奇的故事,咱们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想象一下,早上醒来,阳光透过窗帘洒进房间,心情美美的。
然后,你打开电动机,让它帮你干活。
直流串励电动机就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小伙子,满脑子都是干劲,随时准备为你服务。
它的工作原理其实很简单,就像做菜一样,讲究火候和配料。
它需要电源,这就好比给小伙子吃饭,让他有力气工作。
电流通过电动机的绕组,就像是给他注入了能量,瞬间变得活蹦乱跳。
电流在绕组里流动,产生的磁场就像是小伙子身边的助力,让他更有劲。
想象一下,如果你身边有一群朋友在加油打气,肯定心里倍儿爽。
这个磁场和电动机本身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了转动力矩,电动机就开始转动了。
你看看,多简单!就像你踩了一脚油门,车子嗖的一声冲出去了,毫不费劲。
这种电动机的一个特点就是它的转速和负载是息息相关的。
负载越大,电动机转速就越慢,简直像是一个人背上了重物,走得慢了。
但是,负载减轻,转速又快起来,仿佛小伙子卸下了包袱,轻松自在。
这种特性使得直流串励电动机在很多地方都能大显身手,比如电动工具、起重机等等,真是个多才多艺的家伙。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直流串励电动机的结构。
它里面的零部件就像是一个乐队,各司其职,齐心协力。
比如,电枢就像是乐队的指挥,负责发号施令;而励磁绕组则是乐队的演奏者,跟着指挥的节奏一起奏响美妙的乐章。
这种配合就像是和谐的舞蹈,缺一不可。
如果指挥不在,演奏者们可就乱了套,根本无法发挥出最佳状态。
咱们再聊聊这电动机的优点。
直流串励电动机的启动非常迅速,简直像是兔子跳,根本停不下来。
它的转矩大,适合需要大功率的场合,真是力大无穷!而且调速方便,可以根据需求随时调整转速,灵活得很。
不过,优点也有缺点,像这电动机需要定期维护,刷换碳刷、调整电刷压力等等。
就像人一样,偶尔也得去健个身,保养保养。
串励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一、清点人数,记考勤二、复习上节课相关知识三、引入新课1、组成:由定子、转子、电刷和换向器组成,如图2所示转子(电枢):产生电磁转矩。
转子(磁场):产生磁场。
电刷:将直流电引入到电枢中。
换向器:保证同一磁极下电流的方向一致1 —风扇;2 —机座;3 —电枢;4—主磁极;5 —电刷;6 —换向器;7 —接线板;8—出线盒;9 —换向极;10 —端盖图2直流电动机的组成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基本工作原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产生电磁力,使导体产生旋转运动,实现了电能与机械能的转变。
工作情况:当蓄电池电流经过电刷引入电枢后,在线圈中有电流流过,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左手定则,可以确定电磁力的方向,可见线圈在电磁力的作用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当线圈旋转过半圈后,两个换向片更换了接触的电刷,流过线圈的电流也发生了改变,但是电磁力矩的方向没有改变,这样就保证了电机始终向一个方向旋转,如图3所示。
图3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3、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工作特性: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力矩M、转速n和功率P随电枢电流变化的规律,如图4所示空转制动图4直流电动机的特性转矩特性:定义:电动机的转矩与电动机电流之间的关系分析:⑴起动瞬间,制动状态,电流值最大,电枢转速为零,力矩也相应达到最大值。
且力矩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力矩最大,易于发动机的起动。
这就是汽车采用直流串励式电动机的主要原因。
⑵随着转速的提高,力矩不断下降。
转速特性:定义:电动机的转速与电动机电流之间的关系分析:⑴当电枢电流增加时,电压降Is习R增加,在磁路未饱和时,①的值也增加,故n急剧下降。
⑵直流串励电动机另一特性:重载时转速低,可保证发动机的安全起动,而在轻载时转速高,易造成飞车事故。
因此对于功率较大的电动机,不允许在轻载或空载下运行。
功率特性:定义: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分析:⑴ 全制动时:起动发动机瞬间,转速和输出功率均为零,电流最大,转矩最大;⑵ 空载时:电流最小,转速最大,功率为零;电枢电流在最大值一半时,功率最大。
控制装置1、作用起动时,控制驱动齿轮与飞轮的啮合,接通电动机的主电路。
起动后,切断电动机的主电路,使驱动齿轮与飞轮自动断开。
2、形式电磁操纵式。
1—起动开关接电动机接线柱;2—接点火线圈接线柱;3—电磁开关接蓄电池接线柱; 4 —起动开关;5—接起动开关接线柱;6—接触盘;7 —黄铜套筒;8 —吸引线圈;9—固定铁心;10 —保持线圈;11 —活动铁心;12 —传动叉;13 —驱动齿轮;14 —直流电动机图9起动机电磁开关的组成4、 工作过程置点火开关于起动位置,起动机继电器通电,继电器触点闭合,接通电磁开关电路;电磁 开关通电,两线圈电流方向一相同,共同产生吸力,使驱动齿轮啮合,主开关接通。
3、组成:由吸引线圈、保持线圈、铁心等组成,如图 9所示。
电磁开关通电后,吸引和保位线圈通电,两者流过的电流方向相同,共同产生电磁吸力,在电磁吸力的作用下,活动铁心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右行,通过杠杆机构,使小齿轮开始啮入飞轮齿圈;活动铁心继续左移时,通过推杆使接触盘右移,接通电动机主电路。
在接触盘尚未接通之前,由于吸引线圈的电流流经励磁绕组和电枢绕组,会产生一个较小的电磁转矩,使小齿轮缓慢旋转与飞轮啮合。
在小齿轮完全与飞轮啮合后,接触盘接通电动机的主电路,蓄电池的大电流流进电动机,产生正常的电磁转矩,使发动机起动。
起动机主电路通电后,主电路通电后,吸引线圈被短路,但保位线圈继续通电,产生电磁吸力,维持齿轮的啮合位置不变,起动发动机。
松开点火开关后,起动继电器断电,继电器触点断开,继电器与电磁开关之间的电路被切断。
由于磁场的磁滞性,主接触盘继续通电,电磁开关两线圈通过接触盘继续通电。
此时,两线圈所产生的磁场方向相反,互相抵消。
铁心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回位,驱动齿轮退出啮合,接触盘回位,切断主电路,起动机停止工作。
电磁开关的工作过程如图10 所示图10电磁开关的工作过程解放CA1091型汽车起动系电路1、特点:增加了一个附加继电器,可防止起动机在发动机工作后产生误动作。
2、工作情况:附加继电器受发电机中性点电压的控制,当发电机发电后,在中性点电压的作用下,附加继电器线圈通电,使起动机继电器线圈断电,从而防止了误动作1 —电磁开关主接线柱;2 —吸引线圈;3 —保持线圈;4 —起动继电器触点;5 —保护继电器触点;6 —点火开关;7 —硅整流发电机;8 —电流表;9 —快速熔断片图11解放CA1091型汽车起动系电路作业:画电路图说明起动机工作过程1T上 :□ 4n二三起动机传动机构和控制机构一、清点人数,记考勤二、复习上节课相关知识三、引入新课1 、作用:单向传递电动机的力矩,起动发动机。
在起动后自动打滑,保护起动机电枢不致产生飞车。
2、种类:l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适用于中小型汽车;l 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适用于中型汽车;l 弹簧式单向离合器:适用于大型汽车。
3 、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结构: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由驱动齿轮、十字块、滚柱和弹簧等组成。
离合器总成套装在电枢轴的花键上,可以轴向移动。
如图5 所示。
工作原理:起动时,拨叉将离合器推出,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电动机通电后,带动十字块旋转。
此时十字块处于主动状态,使滚柱滚入窄端,将十字块与外壳卡紧。
起动后,飞轮齿圈带动驱动齿轮与外壳高速旋转,当转速超过十字块时,就迫使滚柱滚入宽端,各自自由滚动,起保护作用。
如图 6 所示4图5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构造图6滚柱式单向离合器的工作原理4、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结构: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由内、外接合毂,主、从动摩擦片等组成。
外接合毂与小齿轮一体,套装在电动机轴上,内接合毂通过内花键与与电动机的轴接合。
从动摩擦片(青铜材料)装入外接合毂的切槽中,主动摩擦片插入内接合毂的切槽内,主、从动摩擦片相间排列。
离合器工作时,利用两者的摩擦办传递转矩,如图7所示1 —拨叉环;2 —主动盘;3 —卡环;4 —锁圈;5 —被动盘;6 —压盘;7 —调整垫圈;8 —主动摩擦片;9 —被动摩擦片;10 —驱动齿轮轴套;11 —后端盖;12 —挡圈;13—锥面盘;14 —半圆卡环;15 —保险弹簧垫圈;16 —承推环图7摩擦片式单向离合器工作原理:起动时,当驱动齿轮啮入飞轮齿圈后,电动机通电旋转,内接合毂在惯性力作用下沿着螺旋花键向右移动,摩擦片被压紧而将起动机的力矩传递驱动齿轮。
当发动机的阻力矩较大时,内接合器会继续右移,增大摩擦片之间的压力,直到摩擦片之间的摩擦力足够所需的起动力矩,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
起动后,驱动齿轮被飞轮齿圈带动,其转速超过电枢转速时,内接合毂沿着螺旋花键向左退出,摩擦片之间的压力消除。
驱动齿轮不会带动电枢轴旋转,起到保护作用。
5、弹簧式单向离合器结构:由驱动齿轮、连接套筒和螺旋弹簧组成,连接套筒与电枢轴通过花键连接,连接套筒与驱动齿轮外面套有扭力弹簧,其两端内径较小,分别箍紧在齿轮和套筒上,如图8所示。
1 —衬套;2 —起动机驱动齿轮;3—限位套;4 —扇形套;5—扭力弹簧;6 —护套;7 —花键套筒;8—弹簧;9—滑套;10 —卡簧图8弹簧式单向离合器工作原理:起动时,电枢轴带动连接套筒旋转,扭力弹簧顺其旋转方向扭转,圈数增加, 内径变小,将齿轮柄与连接套筒包紧,成为整体。
这样电动机的力矩传给驱动齿轮,带动曲轴旋转,起动发动机。
起动后,驱动齿轮转速高于电枢转速,扭力弹簧被反向扭转,内径变大,齿轮与连接套筒松脱,各自转动,起动了保护作用。
减速起动机1、概述在电动机的电枢轴和输出轴之间,设置了齿轮减速装置。
通过转矩的倍增作用,使起动机的输出特性适应发动机的起动要求。
齿轮减速比一般为3--5。
2、特点l增大起动机的起动转矩,提高起动性能;I减少蓄电池的耗电量,延长了使用寿命; l电动机的体积小,质量减轻。
3、结构三种形式,如图12所示卩)®(a)外啮合式(b)内啮合式(c)行星齿轮式图12三种减速起动机的构造4、工作情况起动时,接通起动开关,磁化线圈通电,接通继电器触点,蓄电池为起动机的电磁开关供电,吸拉线圈与保位线圈通电,产生吸力,接通主电路,通过拨叉使驱动齿轮与飞轮啮合,啮合后,起动机主电路接通,蓄电池供电,带动电动机旋转,通过减速齿轮减速后,通过螺旋花键将动力传递给单向啮合器和驱动齿轮,带动发动机起动。
5、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介绍特点:l 电枢轴上的驱动齿轮(太阳轮)与电枢轴制成一体。
l 行星齿轮套装在行星齿轮架的行星轮轴上。
l 输出轴与行星齿轮架固定连接,驱动齿轮与输出轴是一体的。
l 行星齿轮固定内齿圈在工作时固定不动。
l 行星齿轮在太阳的带动下产生自转,同时由于内齿圈是固定的,太阳轮又绕着太阳轮公转,从而带动行星架转动,通过行星架带动驱动输出轴旋转。
动力传动情况电机T驱动齿轮(太阳轮)T行星齿轮,行星齿轮开始自转,由于内齿圈固定不动,因此行星齿轮又在内齿圈上公转,带动行星齿轮架转动,而行星架又与输出轴是一体的,把动力传给输出轴。
如图13 所示起动系故障诊断一、 清点人数,记考勤 二、 复习上节课相关知识 三、 引入新课1、 使用方法l 起动机每次起动的时间不超过 5s ,再次起动应停止2min舵减遽齬 磯极稈星舞 琨枢总咸永A.W 电删l 在冬季和低温情况下起动时,应采取保温措施,最好行预热再起动。
l 发动机起动后,必须立即切断起动机的控制电路,使起动机停止工作。
2 、维护保持外部清洁;各处导线联接要牢固可靠;定期检查与清洁换向器等。
起动机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1 、起动机不转故障现象:蓄电池电量充足,导线连接正常,接通点火开关后起动机不转。
故障部位:起动机、组合继电器和连接导线与开关等。
排除方法:(1)检查导线的连接情况,开关的工作情况。
(2)判断故障在起动机还是在组合继电器:用导线短接起动机电磁开关上的两接线柱,起动发动机,如果起动机运转,故障在组合继电器;若电动机不转,故障在起动机。
(3)判断故障在电动机还是在电磁开关:用导线短接起动机上两主接线柱,如果电动机运转,故障在电磁开关,否则。
故障在电动机。
起动机不运转判断步骤接逋起劫电路起动机不转不运转I ............... 运转2、起动机运转无力故障现象:起动机转动缓慢无力,带动发动机困难或接通起动开关后,起动机只有“卡嗒” 一声并不转动故障部位:蓄电池、点火开关、起动机和连接导线等。
检餞起繊开关检査线路按触箭况检查内容:l蓄电池电量、导线连接情况l 电磁开关主触点的接触情况l 电磁开关的工作情况3、起动机空转故障现象:接通起动开关,起动机空转。
检查内容:起动机主开关接触盘行程,若过短,则造成电磁开关提前接触,会听到轻微的摩擦声驱动齿轮或飞轮齿圈是否严重磨损,打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