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简介I 无机及分析化学
- 格式:ppt
- 大小:10.83 MB
- 文档页数:12
无机及分析化学超详细复习知识点(大一,老师整理)第一章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1. 物质和化学变化物质:具有质量和体积的实体。
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新的物质。
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元素: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
原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3. 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化学键: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氢键等。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过程的方程式。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变化。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物浓度不再发生变化的状态。
5.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反应。
6. 酸碱反应酸: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
碱: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盐和水。
7. 溶液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物质。
溶剂:能够溶解溶质的物质。
溶液的浓度: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溶剂中溶解的溶质的量。
8. 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常数:表示化学反应平衡状态的常数。
计算方法:根据反应物和物的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9. 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电极电位:表示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的电位。
计算方法:根据电极电位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
10. 酸碱反应的平衡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指标。
计算方法:根据酸碱的浓度计算pH值。
11. 溶液的酸碱滴定滴定:通过滴加已知浓度的溶液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
计算方法: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滴定数据计算未知溶液的浓度。
12. 气体定律波义耳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成反比。
查理定律:在一定压力下,气体的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等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13. 气体混合物的计算分压定律:气体混合物中每种气体的分压与该气体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计算方法:根据分压定律计算气体混合物中每种气体的分压和摩尔分数。
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总结一、无机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电子构成,原子序数为质子数。
2. 元素周期律: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并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4. 离子反应:离子反应是指由离子生成和离子消失所引起的反应。
5. 酸碱反应:酸和碱在一起所发生的反应。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发生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包括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方面。
7. 配位化合物:含有配位体(通常为有机物)的化合物,含有金属离子和配体。
与配体的配位方式及其个数决定配位化合物的性质。
8. 晶体结构:晶体是由原子、离子或分子等规则排列而成的有固定空间结构的物质,晶体结构可以分为离子晶体、共价晶体和分子晶体等。
9.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研究物体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二、重要无机化合物:1. 氯气:氯气是一种常见的强氧化剂,可用于水处理、漂白等方面。
2. 溴水:溴水是一种含溴的水溶液,常用于消毒、杀菌等方面。
3. 三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有毒物质,可用于杀虫剂、木材防腐等领域。
4. 硫酸:硫酸是一种强酸,是化工行业中最重要的化学品之一,广泛应用于肥料、矿产、纺织、制药、电镀、石油加工等领域。
5. 硝酸:硝酸是一种强酸,广泛用于肥料、矿产、冶金、石油加工等领域。
6. 碳酸盐:碳酸盐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方解石、白云石、菱镁矿等,广泛用于建筑材料、玻璃制造等领域。
7. 氧化铁:氧化铁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包括血矾石、赤铁矿、磁铁矿等,广泛用于颜料、磨料、电子材料等领域。
8. 二氧化硅:二氧化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化合物,是硅酸盐矿物的主要成分,广泛用于电子材料、建筑材料、化妆品等领域。
三、分析化学基础知识:1. 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分析化学基本规律包括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电荷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大一无机及分析化学知识点第一章:无机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是研究无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的学科。
它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理解和应用其他化学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1.1 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 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电子负电荷平衡原子核的正电荷。
-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分类表。
它将元素按照性质的周期性规律分组,方便研究。
1.2 化学键和离子结构- 化学键: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形成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 离子结构:离子结构是指由正负离子通过离子键组成的化合物的结构。
正离子是失去电子的金属原子或原子团,负离子是获得电子的非金属原子或原子团。
1.3 配位化学- 配位化学是研究过渡金属离子与配体之间的键合关系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的学科。
配位化合物由中心金属离子和配体组成,配体通过配位键与中心金属离子结合。
1.4 水溶液中的离子- 水溶液中的离子是指将化合物溶解在水中时形成的离子。
离子在水中可以进行水合反应,影响溶液的性质。
第二章:分析化学基础知识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学科。
它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药物分析、食品检测等领域。
2.1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成分和性质的方法。
-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中某种或若干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
2.2 大气分析- 大气分析是研究大气中气体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气相色谱、质谱等。
2.3 水分析- 水分析是研究水中各种成分及其浓度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滴定法、光谱分析等。
2.4 有机分析- 有机分析是研究有机物成分和结构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技术包括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
第三章:重要的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培养实验操作技能。
无机化学大一物质结构知识点总结无机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的是不含碳的化合物和无机元素之间的化学反应和结构性质。
作为化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大一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无机化学知识点,其中包括物质的结构。
本文将对无机化学中的一些物质结构知识进行总结。
一、离子晶体结构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离子晶体结构的核心是离子的排列。
常见的离子晶体结构有简单离子晶体结构和复杂离子晶体结构。
1. 简单离子晶体结构简单离子晶体结构是指离子以一定比例排列在晶体中,如NaCl、MgO等。
这种结构中阳离子和阴离子以八面体或四面体的方式紧密堆积。
2. 复杂离子晶体结构复杂离子晶体结构是指晶体中含有多种离子,其中一种离子由多个原子组成。
常见的复杂离子晶体结构有岩盐型、石英型、钙钛矿型等。
这些结构的核心是离子的排列和多种离子之间的配位关系。
二、共价晶体结构共价晶体是由原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共价晶体结构的特点是原子之间的价电子共享。
1. 钻石结构钻石是一种典型的共价晶体,其结构由C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
钻石结构中的C原子以四面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络。
钻石的硬度很高,熔点也很高,这与其强大的共价键连接有关。
2. 硅和石英结构硅和石英也是常见的共价晶体,它们的结构都是由Si原子通过共价键形成。
硅晶体中,Si原子以四面体的方式堆积在一起,形成三维网络。
而石英晶体则是由硅氧四面体组成,形成复杂的三维结构。
三、金属晶体结构金属晶体是由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的晶体。
金属晶体结构的特点是金属原子间的金属键。
1. 简单立方结构简单立方结构是一种最简单的金属晶体结构,如α-Fe。
其结构中金属原子以立方形式紧密堆积。
2. 面心立方与体心立方面心立方结构和体心立方结构是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如Cu 和α-Fe。
面心立方结构中,金属原子以面心的方式排列,而体心立方结构中,金属原子以体心的方式排列。
无机及分析化学重点简介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领域的两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无机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分析方法。
本文档将重点介绍无机及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实验方法,帮助读者对这两个领域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无机化学无机物质的结构无机物质是指由无机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无机物质的结构多样,包括晶体结构、分子结构等。
晶体结构是无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它描述了晶体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常见的晶体结构有立方晶系、正交晶系等。
分子结构是描述无机物质中分子的组成和排列方式,它对无机物质的性质和反应具有重要影响。
无机物质的性质无机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颜色、熔点、沸点等,可以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得到。
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性质,例如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等。
通过对无机物质的性质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无机物质的特点和应用。
无机化学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是深入了解无机物质结构和性质的重要途径。
常见的无机化学实验包括合成实验、分离实验和定性分析实验。
合成实验是通过反应合成无机物质,研究其合成条件和反应机理。
分离实验是将混合物中的无机物质分离出来,常用的分离方法有结晶、沉淀等。
定性分析实验是通过一系列化学试剂进行反应,从而推断出无机物质的成分。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成分和性质的化学分析方法的科学。
它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确定物质组成和特征的方法,常用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光谱分析、电化学分析等。
定量分析是确定物质含量和浓度的方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重量分析、容量分析等。
分析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是进行无机及有机物质分析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分析化学实验包括酸碱滴定、沉淀反应和电化学分析等。
酸碱滴定是通过滴定剂与待测物质进行反应,测定其酸碱度的方法。
沉淀反应是通过加入沉淀剂,使待测物质沉淀出来,从而判断其成分和浓度。
电化学分析利用电极和电解质溶液来测定物质的含量和浓度,例如电位滴定和电导率测定等。
第一章物质结构基础1、四个量子数(1) 主量子数(n):电子所处的电子层。
(2) 副(角)量子数(l) :电子所处的电子亚层及电子云的形状。
l值受n限制,可取0,1……,n-1。
(3) 磁量子数(m):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
m的取值受l的限制(0、±1 … ±l),共(2l+1)个。
(4) 自旋量子数(m s):描述电子自旋的状态。
取值+1/2和-1/22、屏蔽效应与钻穿效应(1)屏蔽效应: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排斥作用,削弱了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力,使有效核电荷数减小(2)钻穿效应:外层电子钻入原子核附近而使体系能量降低的现象。
导致能级交错:如:E4s<E3d3、核外电子排布原理(1) 泡利不相容原理:每个轨道至多能容纳两个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
(2)能量最低原理:核外电子的分布在不违反泡利原理的前提下,优先占据能量较低的轨道,使整个原子系统能量最低。
(3)洪特规则:在n、l相同的轨道上分布电子时,将尽可能占据m 值不同的轨道,且自旋平行。
等价轨道在电子全充满、半充满、和全空时的状态比较稳定。
原因:两个电子占据同一轨道时,电子间排斥作用使系统的能量升高。
4、原子半径(1)原子半径分类:自由原子半径:电子云的径向分布函数D(r) 的最大值。
共价半径:单质分子中两个相邻原子的核间距一半。
范德华半径:分子晶体中,不同分子的相邻两原子核间距的一半。
注:同一元素的范德华半径较共价半径大。
金属半径:固体中测定两个最邻近原子的核间距一半。
(适用金属元素。
)(2)原子半径变化的周期性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d区过渡元素,原子半径略有减小;从IB 族元素起,原子半径反而有所增大。
同族: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显著增大。
副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也增大,但幅度较小。
5、电离能:气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气态阳离子,克服核电荷对电子的吸引力而消耗的能量。
元素原子的电离能越小,越容易失去电子;越大,越难失去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