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硅酸钠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_____
- 格式:pdf
- 大小:409.53 KB
- 文档页数:5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氧化铝生产工艺》习题集一、选择题:1.氧化铝的分子式为 C 。
A、Al (OH)3B、Na2OC、Al2O3D、Na2O·Al2O32.氧化铝是 C 。
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盐类化合物3.氧化铝的同素异构体中常见的是 A C 。
A、α—Al2O3B、β—Al2O3C、γ—Al2O3D、δ—Al2O34. A 是Al (OH)3在较高温度下焙烧的产物, C 是Al (OH)3在较低温度下焙烧的产物。
A、α—Al2O3B、β—Al2O3C、γ—Al2O3D、δ—Al2O35.三水铝石的分子式为 A B 。
A、Al (OH)3B、Al2O3·3H2OC、γ—AlOOHD、γ—Al2O3·H2O6.一水软铝石的分子式为 A B 。
A、γ—AlOOHB、γ—Al2O3·H2OC、α—AlOOHD、α—Al2O3·H2O7.一水硬铝石的分子式为 C D 。
A、γ—AlOOHB、γ—Al2O3·H2OC、α—AlOOHD、α—Al2O3·H2O8.氧化铝水合物在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最好的是 A ,溶解性最差的是 C 。
A、三水铝石B、一水软铝石C、一水硬铝石D、刚玉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硅铝酸钠百科内容来自于:
白色无定形细粉或粉末。
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6,熔点1000~1100℃。
不溶于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
简介
中文名称:硅铝酸钠
别名:铝硅酸钠。
英文:Sodium aluminium silicate。
分子式: AlNaO6Si2
分子量: 202.13870
物理化学性质
白色无定形细粉或粉末。
无臭,无味,相对密度2.6,熔点1000~1100℃。
不溶于水、乙醇或其他有机溶剂。
在80~100℃时部分溶于强酸或强碱溶液。
用无二氧化碳水制成浆液(20 g/100 mL)的pH值为6.5~10.5。
制法:由火山熔岩与氢氧化钠等制得。
用途与注意事项
抗结剂。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中规定:可用于植脂性粉末,最大用量为 5.0g/kg;FAO/WHO规定:用于。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工 业 技 术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154 -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产品中的硅含量不超标,除了保证铝酸钠溶液中的硅量指数外,最主要的是要去除铝酸钠溶液中的浮游物。
控制过滤工序通过叶滤机的过滤而达到粗液精制去除铝酸钠溶液中的浮游物。
为了提高叶滤机的效率,石灰乳作为助滤剂添加到粗液中。
1 控制过滤添加助滤剂的作用叶滤机运行过程当中,在不添加助滤剂的情况下,滤布是作为过滤介质。
如果滤布的孔径过大,则浮游物很容易通过,起不到粗液精制的目的;孔径过细,浮游物虽不能通过,但很快会将滤布孔径堵死,造成叶滤机产能低下且不易卸饼。
这就引入了用助滤剂解决这一问题。
助滤剂的加入,滤布成为过滤介质的附着面,通过过滤前的挂泥,使滤布表面形成一层疏松、多孔的过滤介质,液体可以轻易通过,而将浮游物阻挡在过滤介质中。
为了达到上面所说的目的,大多数氧化铝厂在粗液精制过程中都是以石灰乳作为助滤剂的。
2 石灰乳在铝酸钠溶液中的相变石灰乳的主要成分是Ca(OH)2,当石灰乳加入铝酸钠溶液中,Ca(OH)2能与铝酸钠溶液反应生成多种水合铝酸钙,其中3Ca ·Al 2O 3·6H 2O最稳定,其反应式为:3Ca(OH)2 + 2NaAl(OH)4= 3CaO·Al 2O 3·6H 2O + 2NaOH此反应式为双向的,其不同温度下该反应的等温线如图1所示,只有在原矿浆制备、储存的过程以及溶出矿浆的自蒸发冷却和稀释过程中的液相位于3CaO·Al 2O 3·6H 2O 的稳定区域内,具有生成3CaO·Al 2O 3·6H 2O 的条件。
而粗液刚好位于溶出矿浆的稀释储存过程中,可以生成3CaO·Al 2O 3·6H 2O。
而在温度不高的情况下,3CaO·Al 2O 3·6H 2O 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比Ca (OH)2小的多,因此其就以固相的形式和浮游物同时悬浮于粗液当中。
氧化铝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Alumina(氧化铝)一词可能来源于Alumen(明矾)而明矾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
纯氧化铝是1746年J.H。
波特(Pott)首先从明矾中提取出来的。
1786年L。
B。
莫维约(De Morveau)认为明矾的主要成份是Alumina(矾土),约到1820年英国才将Alum译成Alumina,格来维尔(Grevule)于1799年提出的一种矿物中含有AL2O3成分,称这种矿物为“刚玉”刚玉又称为(α-AL2O3)是唯一一种纯氧化铝天然矿物。
1858年苏打-铝土矿烧结法由(法国)路易.勒萨斯提出,1902年帕卡尔提出了生料配比,使其完善,1868~1892年奥地利化学家K.J.拜耳发明了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用它处理高品位铝土矿。
每生产一吨金属铝消耗近两吨氧化铝(1。
91~1。
92吨)我厂2002年1.939吨。
我国于1950年开始建设山东铝厂,用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该厂于1954年7月1日投产,从此拉开了我国氧化铝工业生产的序幕,继山东铝厂之后,郑州铝厂于1965年、贵州铝厂1978年、山西铝厂1987年,中州铝厂1993年、平果铝厂1995年相继投产。
1、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结晶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和碱溶液,它的碱性和酸性都很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化学物。
氧化铝主要是供电解炼铝用,(90%以上),但是电子、石油、化工、耐火材料、陶瓷、塑料、纺织、磨料、造纸以及制药等许多部门也需要各种特殊性能的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并且国内外不少氧化铝厂都重视发展多品种氧化铝生产,例如活性氧化铝、低钠氧化铝、喷涂氧化铝、γ-AL2O3、超α-AL2O3、高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拟薄水铝石以及铝胶等,这些非冶金级的多品种氧化铝占整个氧化铝产量的8~10%左右,品种在200种以上。
2、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分类及细分氧化铝生产方法分为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热法,其中碱法中包括拜耳法、烧结法、拜-烧联合法1、串联法、2、并联法、3、混联法。
氧化铝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Alumina(氧化铝)一词可能来源于Alumen(明矾)而明矾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公元前五世纪。
纯氧化铝是1746年J.H.波特(Pott)首先从明矾中提取出来的。
1786年L.B.莫维约(De Morveau)认为明矾的主要成份是Alumina(矾土),约到1820年英国才将Alum译成Alumina,格来维尔(Grevule)于1799年提出的一种矿物中含有AL2O3成分,称这种矿物为“刚玉”刚玉又称为(α-AL2O3)是唯一一种纯氧化铝天然矿物。
1858年苏打-铝土矿烧结法由(法国)路易.勒萨斯提出,1902年帕卡尔提出了生料配比,使其完善,1868~1892年奥地利化学家K.J.拜耳发明了生产氧化铝的拜耳法,用它处理高品位铝土矿。
每生产一吨金属铝消耗近两吨氧化铝(1.91~1.92吨)我厂2002年1.939吨。
我国于1950年开始建设山东铝厂,用碱――石灰烧结法生产氧化铝,该厂于1954年7月1日投产,从此拉开了我国氧化铝工业生产的序幕,继山东铝厂之后,郑州铝厂于1965年、贵州铝厂1978年、山西铝厂1987年,中州铝厂1993年、平果铝厂1995年相继投产。
1、氧化铝的物理化学性质及主要用途氧化铝是一种白色的结晶体,不溶于水,但可溶于酸和碱溶液,它的碱性和酸性都很弱,是一种典型的两性化学物。
氧化铝主要是供电解炼铝用,(90%以上),但是电子、石油、化工、耐火材料、陶瓷、塑料、纺织、磨料、造纸以及制药等许多部门也需要各种特殊性能的氧化铝和氢氧化铝。
并且国内外不少氧化铝厂都重视发展多品种氧化铝生产,例如活性氧化铝、低钠氧化铝、喷涂氧化铝、γ-AL2O3、超α-AL2O3、高纯氧化铝和氢氧化铝,拟薄水铝石以及铝胶等,这些非冶金级的多品种氧化铝占整个氧化铝产量的8~10%左右,品种在200种以上。
2、氧化铝的生产方法分类及细分氧化铝生产方法分为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热法,其中碱法中包括拜耳法、烧结法、拜-烧联合法1、串联法、2、并联法、3、混联法。
氧化铝的生产工艺流程从矿石提取氧化铝有多种方法,例如:拜耳法、碱石灰烧结法、拜耳-烧结联合法等。
拜耳法一直是生产氧化铝的主要方法,其产量约占全世界氧化铝总产量的95%左右。
70年代以来,对酸法的研究已有较大进展,但尚未在工业上应用。
拜耳法系奥地利拜耳(K.J.Bayer)于1888年发明。
其原理是用苛性钠(NaOH)溶液加温溶出铝土矿中的氧化铝,得到铝酸钠溶液。
溶液与残渣(赤泥)分离后,降低温度,加入氢氧化铝作晶种,经长时间搅拌,铝酸钠分解析出氢氧化铝,洗净,并在950~1200℃温度下煅烧,便得氧化铝成品。
析出氢氧化铝后的溶液称为母液,蒸发浓缩后循环使用。
拜耳法的简要化学反应如下:由于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的结晶构造不同,它们在苛性钠溶液中的溶解性能有很大差异,所以要提供不同的溶出条件,主要是不同的溶出温度。
三水铝石型铝土矿可在125~140℃下溶出,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则要在240~260℃并添加石灰(3~7%)的条件下溶出。
现代拜耳法的主要进展在于:①设备的大型化和连续操作;②生产过程的自动化;③节省能量,例如高压强化溶出和流态化焙烧;④生产砂状氧化铝以满足铝电解和烟气干式净化的需要。
拜耳法的工艺流程见图1。
拜耳法的优点主要是流程简单、投资省和能耗较低,最低者每吨氧化铝的能耗仅3×106千卡左右,碱耗一般为100公斤左右(以Na2CO3计)。
拜耳法生产的经济效果决定于铝土矿的质量,主要是矿石中的SiO2含量,通常以矿石的铝硅比,即矿石中的Al2O3与SiO2含量的重量比来表示。
因为在拜耳法的溶出过程中,SiO2转变成方钠石型的水合铝硅酸钠(Na2O·Al2O3·1.7SiO2·nH2O),随同赤泥排出。
矿石中每公斤SiO2大约要造成1公斤Al2O3和0.8公斤NaOH的损失。
铝土矿的铝硅比越低,拜耳法的经济效果越差。
直到70年代后期,拜耳法所处理的铝土矿的铝硅比均大于7~8。
拜耳法中蒸发结垢的特征及其防治措施作者:黄康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4年第11期[摘要]本文探讨了拜耳法生产氧化铝的过程中的蒸发工序形成的管道结垢的基本成分和防治的办法,给生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 铝酸钠溶液碳酸钠硫酸钠二氧化硅溶解度防垢添加剂中图分类号:0645前言在铝酸钠溶液蒸发过程中,由于铝酸钠溶液中各组分浓度的不继增大,碳酸钠、硫酸钠及二氧化硅等杂质成分的平衡溶解度将不断降低,容易在蒸发器换热表面结晶析出和发生脱硅反应,形成结垢,从而影响传热和物料流动,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并且增加了热能的消耗。
因此,研究碳酸钠和硫酸钠在蒸发过程中的行为,对氧化铝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指导意义。
为了研究碳酸钠和硫酸钠在铝酸钠溶液蒸发过程中的析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首先分别测定种分母液中Na2OC(Na2OC 表示碳酸钠浓度,以氧化钠计)、Na2OS(Na2OS 表示硫酸钠,以氧化钠计)的平衡浓度与Na2OK 浓度及温度的关系。
1、蒸发母液Na2OC 平衡浓度与Na2OK 浓度、温度的关系影响溶液中Na2OC 平衡浓度的因素有Na2OK 浓度、温度、αK 和杂质含量,主要取决于溶液Na2OK 浓度和温度。
固定其他因素条件,考察Na2OK 浓度、温度对Na2OC 平衡浓度的影响关系。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由图1 可见,在温度相同时,随着碱浓度的增大,Na2OC 平衡浓度明显降低;在碱浓度相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Na2OC 平衡浓度渐渐增大。
而温度大于100 ℃时,随着温度的升高,Na2OC 平衡浓度变化幅度不明显。
对比碱浓度与温度对Na2OC 平衡浓度的影响可以看出,碱浓度的影响十分明显,如在120 ℃时,Na2OK 质量浓度从151.54 g/L 升高到182.84g/L,Na2OC 质量浓度变化31.03 g/L。
而温度变化15 ℃时,Na2OC 平衡浓度变化一般不超过10 g/L。
对上述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其数学模型为:2、蒸发母液中Na2OS 平衡浓度与Na2OK 浓度、温度的关系种分蒸发母液中Na2OS 平衡浓度与Na2OK 浓度、温度的关系如图2 所示。
一、选择题:1.氧化铝的分子式为 C 。
A、Al (OH)3B、Na2OC、Al2O3D、Na2O〃Al2O32.氧化铝是 C 。
A、酸性氧化物B、碱性氧化物C、两性氧化物D、盐类化合物3.氧化铝的同素异构体中常见的是 A C 。
A、α—Al2O3B、β—Al2O3C、γ—Al2O3D、δ—Al2O34. A 是Al (OH)3在较高温度下焙烧的产物, C 是Al (OH)3在较低温度下焙烧的产物。
A、α—Al2O3B、β—Al2O3C、γ—Al2O3D、δ—Al2O35.三水铝石的分子式为 A B 。
A、Al (OH)3B、Al2O3〃3H2OC、γ—AlOOHD、γ—Al2O3〃H2O6.一水软铝石的分子式为 A B 。
A、γ—AlOOHB、γ—Al2O3〃H2OC、α—AlOOHD、α—Al2O3〃H2O7.一水硬铝石的分子式为 C D 。
A、γ—AlOOHB、γ—Al2O3〃H2OC、α—AlOOHD、α—Al2O3〃H2O8.氧化铝水合物在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溶解性最好的是 A ,溶解性最差的是 C 。
A、三水铝石 B、一水软铝石 C、一水硬铝石 D、刚玉9. D 是氧化铝生产最主要的矿石资源。
A、刚玉B、明矾石C、霞石D、铝土矿10.铝土矿的类型有 A B C D 。
A、三水铝石型B、一水软铝石型C、一水硬铝石型D、混合型11.铝土矿质量的好坏可依据哪项进行评价 A B C 。
A、氧化铝含量B、A/SC、矿石的类型D、硬度12.对我国铝土矿质量特点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 B C D 。
A、铝硅比较低B、高硅C、低铁D、一水硬铝石型13.铝属于 D 。
A、重金属B、贵金属C、稀有金属D、轻金属14.烧结法和拜耳法都属于 B 。
A、酸法B、碱法C、酸碱联合法D、热法15.目前,工业上几乎全部是采用 B 法生产AO。
A、酸法B、碱法C、酸碱联合法D、热法16.目前世界上95%以上的Al2O3均是用 A 法生产的。
氧化铝生产简答总结氧化铝生产简答总结一、简答1.氧化铝的生产方法有哪几种?为什么目前工业上几乎全部是采用碱法生产氧化铝的?生产方法:碱法、酸法、酸碱联合法、热法原因:碱法有拜耳法、烧结法、拜耳烧结联合法等流程。
拜耳法流程简单,能耗低,产品质量好,成本低。
酸法适合处理高硅低铁铝矿,需要昂贵的耐酸设备,酸的回收比较困难,从铝盐溶液中除铁也很困难。
同理,酸碱法需要的设备要求很高。
热法用的设备是电炉或者高炉,从经济成本看,不合适。
故,目前工业上几乎采用碱法生产氧化铝。
2.烧结法中碳酸钠的作用?(1).Ca(OH)2还会使溶出赤泥产生膨胀和粘结,Ca(OH)2对生产的影响及其二次反应造成的Al2O3损失不能忽视,流程中必须有一定浓度的NaCO存在。
(2)另外提高碳酸钠可以抑止赤泥膨胀,改善赤泥的沉降性能,使分离易于操作。
但碳酸钠不能太高,否则会影响粗液的脱硅效果。
(3)适当地提高Na2CO3浓度(25~30g/l),控制较低的溶出温度,在使脱硅反应不易进行的前提下,就可以获得在不明显增大Na2O二次反应损失的前提下,能够较大幅度地减少Al2O3二次反应损失的积累效果。
(4)碳酸钠是引起溶出液中二氧化硅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
随着调整液中碳酸钠浓度的升高,溶出液中二氧化硅浓度升高,溶出液的A/S降低,熟料氧化铝的溶出率升高;3.拜耳法种分的影响因素?(1)分解原液浓度和分子比的影响原液浓度高,过饱和度低,不利于结晶长大和附聚,产品强度小;分解原液分子比降低,分解速度、分解率和分解槽单位产能均显著提高。
(2)温度制度的影响合理的降温制度能提高分解率(3)晶种数量和质量的影响(4)搅拌速度的影响搅拌速度较低的时候对分解影响不大,搅拌速度过高,会产生很多细粒子;需要合理的搅拌速度(5)分解时间与母液分子比的影响当其他条件相同时,随着分解时间延长,分解率提高,母液分子比增加。
(6)杂质的影响过量的含硫杂质会使分解率降低;氟、钒、磷等杂质对分解产物的粒度有影响。
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4.1、常用基本概念及术语1、铝硅比(A/S ):即矿石(或生料浆,熟料等)中Al 2O 3与SiO 2之重量比,通常用来衡量矿石的品位,是混矿质量的重要指标。
A/S= Al 2O 3%/SiO 2%2、苛性化系数(αK ):又称苛性比值,即铝酸钠溶液中Na 2O K 与Al 2O 3的摩尔比,苛性比值是铝酸钠溶液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也是氧化铝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计算公式:αK =322322322645.162102)/()/(][][O Al ONa L g O Al L g O Na O Al O Na K K ⨯=⨯=【附Rp 】:衡量铝酸钠溶液性质的另一种参数表示,指铝酸钠溶液中Al 2O 3与Na 2O K 的重量比。
Rp= Al 2O 3/Na 2O K = 1.645/αK式中:Al 2O 3——溶液中Al 2O 3的量;Na 2O K ——溶液中苛性碱的量。
3、配料分子比,MR :是综合考虑其他溶出条件以及平衡分子比所确定的。
MR= 1.645×[N K -MQ (S 1+S 2w)-1.41×(C 1+wC 2)]/(Q ηA+A 1)式中:A ——矿石中Al 2O 3的含量,%;S 1——矿石中SiO 2的含量,%; S 2——石灰中SiO 2的含量,%; C 1——矿石中CO 2的含量,%; C 2——石灰中CO 2的含量,%; A 1——循环母液中Al 2O 3的浓度,g/L ; N K ——循环母液中Na 2O K 的浓度,g/L ; w ——石灰添加量占干铝土矿的百分含量,%;M ——溶出赤泥中的Na 2O 与SiO 2的重量比,可取0.3~0.53之间的值; η——Al 2O 3的实际溶出率,参考近期化验分析结果,%; Q ——每m 3循环碱液应配入的干矿石量,kg ; 1.41——为Na 2O K 与CO 2的摩尔量之比,即62/44。
铝酸钠浆液分析前 言对各种铝酸钠溶液的液固比及固体含量的测定,可以了解矿浆配料的情况,以便及时调整下料量,细度的分析测定是为了控制矿浆中矿石磨细的程度,以便控制氧化铝溶出率并使赤泥分离洗涤系统便于操作。
分析测定精液中的浮游物是了解掌握叶滤工段的操作情况,便于精制,铝酸钠溶液中的微小赤泥颗粒超过规定指标,便会随铝酸溶液的分解而进入氢氧化铝,最终会影响成品氧化铝的质量。
总之,铝酸钠溶液的化学、物理测定分析对于指导氧化铝生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一、液固比的测定1.烘干称量法适用于拜耳法溶出浆液、稀释矿浆以及分离和末浆底流液固比的测定。
2.分析手续2.1分析步骤将取来的浆液搅拌均匀,在不断搅动下快速倒入已知重量(B )的聚四氟乙烯杯中,将盛有浆液的容器称重,得出料浆与容器的总重W 。
把浆液倒入铺有滤纸的瓷漏斗中,减压过滤,用热水洗涤3-4次。
取出滤饼于不锈钢盘中,在电热板上烘干,称量(减去滤纸重量),得出烘干后固体的重量A 。
2.2计算AB A W S )(L --=/液固比 式中:W------料浆和容器之总重,克A------烘干后固体重量,克B------容器重,克。
二、固含的测定1.分析手续将取来的浆液充分搅匀,在不断搅动下迅速量入100ml 聚四氟乙烯杯中,倒入垫有滤纸的瓷漏斗中,减压过滤,用热水洗涤4次(用酚酞检验至无红色为止),将滤饼放于电热板上烘干称量(减去滤纸重量),得出滤饼的实际干重W 。
2.计算W W L g G 101000100)/(=⨯=固含 式中:W-----烘干后固体的重量,克V-----所取浆液的体积,毫升三、细度的分析1.分析手续将取来的浆液充分搅匀,在不断搅动下迅速量入100ml 聚四氟乙杯中,倒入63μm 套筛上用水充分洗涤过滤后,移入不锈钢盘中,放于电热板上烘干,将烘干物料全部转入500μm 、315μm 、63μm 套筛(自上而下按此顺序排列)进行筛分,分别称出各筛上残留重为A 、B 、C 。
氧化铝生产常用术语4。
1、常用基本概念及术语1、铝硅比(A/S ):即矿石(或生料浆,熟料等)中Al 2O 3与SiO 2之重量比,通常用来衡量矿石的品位,是混矿质量的重要指标。
A/S= Al 2O 3%/SiO 2%2、苛性化系数(αK ):又称苛性比值,即铝酸钠溶液中Na 2O K 与Al 2O 3的摩尔比,苛性比值是铝酸钠溶液的一个重要特性参数,也是氧化铝生产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
计算公式:αK =322322322645.162102)/()/(][][O Al ONa L g O Al L g O Na O Al O Na K K ⨯=⨯=【附Rp 】:衡量铝酸钠溶液性质的另一种参数表示,指铝酸钠溶液中Al 2O 3与Na 2O K 的重量比.Rp= Al 2O 3/Na 2O K = 1。
645/αK式中:Al 2O 3——溶液中Al 2O 3的量;Na 2O K ——溶液中苛性碱的量。
3、配料分子比,MR :是综合考虑其他溶出条件以及平衡分子比所确定的。
MR= 1。
645×[N K —MQ (S 1+S 2w)-1。
41×(C 1+wC 2)]/(Q ηA+A 1)式中:A-—矿石中Al 2O 3的含量,%;S 1-—矿石中SiO 2的含量,%; S 2——石灰中SiO 2的含量,%; C 1-—矿石中CO 2的含量,%; C 2——石灰中CO 2的含量,%; A 1——循环母液中Al 2O 3的浓度,g/L ; N K —-循环母液中Na 2O K 的浓度,g/L;w ——石灰添加量占干铝土矿的百分含量,%;M ——溶出赤泥中的Na 2O 与SiO 2的重量比,可取0。
3~0。
53之间的值; η——Al 2O 3的实际溶出率,参考近期化验分析结果,%; Q -—每m 3循环碱液应配入的干矿石量,kg ; 1.41—-为Na 2O K 与CO 2的摩尔量之比,即62/44。
碳酸钠的溶解度铝硅酸钠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_____DOI : 10. 13662 /j . cnki . qjs . 1965. 08. 001铝硅酸纳在铝酸纳溶液中的溶解度闽丫, ,资r 嫉.,内`〔苏联〕..: H枷:... ,:e P 二Bo 二c。
必:{。
o x了城,书’T诉、、/一) )「大家知道’ :1 一匀,当51 0 和铝酸钠溶液接触(a2:扎斯拉夫斯基等的认为3苛)初期,51 0,:榕解速度超过溶解度小的铝酸钠的其拮果是在最初的、。
从1..6 增大至25 10。
生成速度1 溶液中53小时内,1 0 0克升/ ) 液相,:0 时7 含量增加一倍( 从0·.前性化系数, ( 期飞摄度固定为.一024%0:达到其最大介稳浪度以后的过程将发生脱硅反应而优先生成溶解度小的铝硅酸钠。
增加到0 0 4 5 % ) 斯瓦尔茨曼( B 娃(H 始从明,..XlBap卿aH 和沃尔科),铝酸钠溶液中绍硅酸钠的溶解度决定了。
C.BO兀K) B a o( 全苏铝镁研究院) 发现.: 1 0 在绍酸钠溶液中的平衡含量5当覆拌分解溶液至 a 苛值达到豹3A l (o H)。
0时,1 0 5,开,铝硅酸钠在铝酸钠溶液中的溶解度成为大量拭敏工作的对象。
中搏人溶液3。
这个事实雄辫地靓。
其中1,下述尚题是研究者0:当减小1 A 夕溃度和增大游离碱滇度时根据查料可知,俩主要研究的裸题:1 ) 碱浪度对5平衡含显然增大了铝硅酸钠的溶解度量的影响关系意义;;2) 溶液苛性化系数和脱硅深度的。
,在一定苛性碱和M 夕溃。
:3) 温度对系就状态的影响3度范圃内碱滇度,,铝硅酸钠的溶解度首先取决于苛性A l 尹。
弄清楚这些简题。
对I A 夕生产具有重要H兀e e B亦即它随苛性化系数的增大而提高1 和不同苛性碱(12 9闪,.列依捷金. 通过三次对含等量·9 o` (里列也夫( H温度下2.I 7 .C t) 的研究了9 5.Oc10 克升) /,铝硅酸钠在不同溃度碱溶液中的溶解,的铝酸钠溶液脱硅拭敏拮果A I尹,/ ) 认为首先是0.0 .4 20克升度后指出iS 叽含量( 0.5、2.0 克升)和4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