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专业知识的培训
- 格式:pptx
- 大小:202.48 KB
- 文档页数:25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的目的:1.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改变药性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3.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品质量4.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5.便于保管贮藏及保存药效中药饮片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结合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用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药材必须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炮制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饮用水标准。
中药炮制,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下列有关要求。
附录I 炮制通则一、净制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前,应选用不同方法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要求。
1. 净选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和非药用部分。
常用的方法有:拣、筛、刷、刮、剪、燎、碾、撞等。
2. 淘洗药材凡能用水淘或洗的,应淘、洗干净,但勿使药材在水中浸泡过久,以免损失药效成分,如需切制者,按切制项下处理,其余应及时干燥。
3. 浸漂将药材用水浸漂,以除去盐分、腥味、杂质或降低毒性。
注意应及时干燥。
4. 提净通过重结晶等多种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去药材中的杂质。
二、切制药材切制时,除鲜切、干切外,均需进行软化处理,其方法有:喷淋、抢水洗、浸泡、润、漂、蒸、煮等。
亦可使用相应的软化设备。
软化处理应按药材的大小、粗细、质地等分别处理;应按药材分别规定温度、水量、时间等条件;应少泡多润,防止药效成分流失。
软化处理后应及时切制和干燥,切制后的饮片称为“切制品”。
1. 软化将净药材用水处理至软的方法。
除净制中用淘、洗等软化方法外,还常采用淋润、浸润、浸泡等方法。
(1) 淋润将净药材喷淋水,稍润,使其软化。
注意应及时切制和干燥。
(2) 浸润将净药材用适量水或规定的液体辅料(必要时加适量水),润透。
注意应及时切制和干燥。
(3) 浸泡将净药材用水浸泡至一定程度时,捞出,置适宜容器内润透。
浸泡时按大小、粗细分开,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不得连同包装袋一起浸泡(可不用解释)并注意掌握温度、水量、时间,防止伤水或霉变。
中药培训计划
中药培训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论知识培训:介绍中药的历史、理论基础、经典著作等。
学员将学习中药的各种分类、性味归经、功效等基本知识,了解中药的理论体系。
2. 中药炮制培训:学员将学习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鉴别、洗净、研磨、炒制、炒制等。
培训过程中应重点讲述制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不同方法的适用性。
3. 中药质量控制培训:学员将学习中药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包括对中药材的鉴别、质量评价、储存和包装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应重点强调中药质量控制中的法规和标准。
4. 中药配方培训:学员将学习中药方剂的组成原则和配伍禁忌,了解各种方剂的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同时,还应重点讲解方剂的制备和使用技巧。
5. 临床应用培训:学员将学习中药在各种常见疾病中的应用,包括感冒、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培训过程中应结合临床案例,加强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
6. 中药市场发展培训:学员将学习中药市场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了解中药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
同时,还应介绍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强学员的法律意识和市场规范。
通过以上培训计划,可以使学员全面掌握中药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中药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可以为学员提供相关人才交流和就业机会。
中药专业知识培训
中药专业知识培训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 中药基础知识:包括中药的来源、分类、性味归经等基本概念和理论。
2. 中药药材鉴定:学习如何鉴别中药药材的外观、气味、性状等特征,并掌握常见中药鉴别方法。
3. 中药制剂与炮制:了解中药的制剂与炮制方法,包括煎剂、浸膏剂、丸剂、散剂等不同的制剂形式。
4. 中药药理学:深入了解中药的药效、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知识,包括诸如扶正固本、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等药理作用。
5. 中药处方学:学习中药的处方组方方法,了解中药的配伍规律、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等相关知识。
6. 中药药物学:了解中药的性状、功效、应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包括中药的药效分类、适应症、禁忌症等。
7. 中药贮藏与保管:学习中药的贮藏和保管方法,掌握中药的储存条件、防潮防虫等相关知识。
8. 中药安全与不良反应:了解中药的安全性和常见不良反应,学习中药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以上是一些可能包括在中药专业知识培训中的内容,具体培训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扩展。
中药炮制学知识点辅导:炮制品的质量要求和贮藏保管(一)炮制品的质量要求中药炮制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经炮制后的中药,除应符合规定的质量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基本质量要求。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1.净度净度是指炮制品的纯净度,即炮制品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须知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的通知中对各类药材的含药屑、杂质的限量要求。
如根、根茎、藤木类,叶类,花类,皮类,菌藻类,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2%。
炒制品中的炒黄品、米炒品及炙制品中的酒炙品、醋炙品、盐炙品等,含药屑、杂质不得超过1%。
2.片型及粉碎粒度片型要求均匀,整齐,色泽鲜明,表面光洁,对厚度有一定的要求。
应结合饮片切制的具体内容熟悉常用中药的饮片规格。
如大黄切厚片,厚度2~4mm,杜仲切细丝,宽度2~3mm。
粉碎粒度要符合规定。
3.色泽(含光泽)中药炮制品的色泽常作为炮制程度及内在质量变异的标志之一,如生甘草片面黄白色,经蜜炙后要求呈老黄色,属正常饮片质量要求;而白芍变红,黄芩发绿,均说明其内在成分已发生变化,为变异现象。
4.气味炮制品应具有原有的气和味,炮制过程中的加热和加辅料,也能导致药物气和味的改变,如醋制品应带有醋香气味,麸炒品应带有麦麸皮的焦香气等。
5.水分一般炮制品的含水量宜控制在7%~13%。
《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规定,蜜炙品类含水分不得超过15%;酒炙、醋炙及盐炙品类等,含水分不得超过13%;烫制醋淬制品含水分不得超过10%。
6.有毒成分的限量指标如毒副作用成分、重金属的含量、砷盐含量、农药残留量等,直接威胁着健康。
在《中国药典》中作了有毒药物及炮制品的含量和限量规定。
如川乌炮制品制川乌:含酯型生物碱以乌头碱(C34H47NO11)计,不得高于0.15%;含生物碱以乌头碱计,不得少于0.20%;马钱子:含士的宁(C21H22N2O2)应为1.20%~2.2%,其炮制品马钱子粉含士的宁应为0.78~0 .82%;巴豆炮制品巴豆霜含脂肪油量应为18%~20%。
中药炮制的知识
五大类中药的炮制方法是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和其他制法。
具体如下:1.修制:主要指纯净药材、粉碎药材、切制药材。
纯净是采用手工或机械挑、筛、
簸、刷、刮等方法,去掉泥土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粉碎是采用捣、碾、研、磨、锉等方法,改变药物外形,使其符合调剂、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
切制是采用手工或机械切、铡的方法,把药物切成片、段、丝、块等各种形状,以便于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和药物的调剂使用。
2.水制: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
常用的水制法有漂洗、浸泡、闷润等,目的是清洁药物,软化药物,调整药性。
3.火制:将药物经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主要有炒、炙、煅、煨等方法。
炒是将药物置锅中不断翻动,以便于粉碎加工,并具有缓和药性的作用。
炙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能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副作用。
煅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药物易于粉碎,充分发挥疗效。
煨是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炭中加热的方法,可减少烈性和副作用。
4.水火共制:用水又用火的炮制方法。
主要有蒸、煮等。
蒸是利用水蒸汽和隔水加热药物,有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的作用。
煮是将水或液体辅料同药物共同加热,可增强疗效,减低副作用。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精制、药拌。
其目的是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
中药炮制学课件一、中药的炮制(一)、炮制的目的1、使药材纯净中草药多以原生药材入药,因此要首先做到药材洁净,除去非药用部分及霉变、伪杂品、泥沙等,以保证用量准确和疗效。
净制、切制、炮炙等方法主要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2、降低或消除药材的毒性和付作用有些具有毒性的药材,其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很接近,为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必须经过适当的炮制,以降低或消除其毒性。
如川乌有大毒,炮制后毒性降低。
3、改变药材性能有的中草药经过适当的炮制,常可改变其性能适应医疗、调剂和制剂的需要。
如生大黄泻实热、破积滞、行瘀血,酒炒或酒蒸后则能缓和其泻下作用,炒炭能起到止泻止血的作用。
4、增强药材疗效炮制过程中常加入一些辅料,可与药材起协同作用,增强药材的疗效。
如杜仲炒炭后的降压作用比生杜仲大一倍,历代本草对杜仲的炮制有“炒断丝”的记载,实验证明,杜仲的降压成份是水溶性的,丝被炒断后,可使有效成份的溶解度增加,从而提高疗效。
5、便于制剂矿石、贝甲、化石及某些种子类药材,质坚难碎,不便制剂,需经煅、炒、捣等方法处理,以利入药。
6、矫臭矫味动物类及其它具有腥臭气味的药材,服后往往引起恶心甚至呕吐,经用水漂洗或用酒、蜜、醋、土、麸等制后,可以消除腥臭气味。
如制龟板、憋甲等,即可使之酥脆,便于制剂,又可除腥去臭。
(二)、炮制的方法中草药的炮制方法,根椐药材的特性、中医临床用药和制剂的需要,通常分为净制、切制及炮炙三类。
1、净制即净选加工。
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 。
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净制的方法药典2015 年版四部中列出了挑选、筛选、风选、水选、剪、切、刮、削、剔除、酶法、剥离、挤压、燀、刷、擦、火燎、烫、撞、碾串及泡洗等方法。
如我公司生产的维C 银翘片中的金银花、连翘在提取前,就需要进行挑选。
挑选(拣选)就是把中草药中的杂质和非药用部分拣去;或是将药材拣选出来,分开大小,为进一步炮制提供条件。
如连翘捡去果柄,金银花拣去叶、梗等,为了使药材清洁;穿山甲分开大、中、小,则是为烫制甲珠提供条件。
中药炮制与配制工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本培训旨在提高中药炮制与配制工的专业技能,使其掌握中药炮制与配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流程,能够独立完成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作,提高中药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
二、培训对象中药炮制与配制工及其他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
三、培训内容1. 中药知识(1)中药基本理论:中医药学的概念、历史渊源、分类等;(2)中药学的基本知识:中药的来源、性味归经、功效、用法用量等;(3)中药鉴别:通过质量鉴别和形态鉴别等方法对中药进行识别。
2. 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作(1)中药原料的储存与保管:中药原料的分类、储存条件、保质期等;(2)中药炮制工艺:制药工艺流程、炮制器具的使用、炮制的基本操作技能;(3)中药配制工艺:药品的计量、搅拌、搅拌、贮存等;(4)中药炮制与配制设备的维护与清洁。
3. 中药安全与质量管理(1)中药的安全生产意识;(2)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与管理;(3)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作中的常见安全事故及应急处理。
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采用讲授结合互动交流的方式,以图文并茂的PPT展示为主,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加强理论知识的灌输和应用。
2. 实际操作通过观摩示范、实地操作等方式,培训学员掌握中药炮制与配制的具体操作技能和流程,提高工作熟练度。
3. 实践教学利用实际生产场地,对学员进行实际操作和模拟任务演练,培养学员的实际操作技巧和应变能力。
五、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通常为连续培训期为5-7天;培训地点:中药生产企业或专业培训机构。
六、培训人员1. 主讲人员:中医药专家、中药炮制与配制工程师等;2. 辅导人员:具有多年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
七、考核评估1. 出席率:参训学员需要达到规定出席率,否则无法获得培训结业证书;2. 理论考核:采用闭卷笔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主要考核学员对培训内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际操作考核:针对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作的具体操作技能进行考核,要求学员能够独立完成中药炮制与配制工作。
中药炮制技术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领域的重要技能之一,炮制好中药可以发挥药效,保证疗效。
因此,本培训计划旨在培养学员对中药炮制技术的理论及实践能力,使其在临床实践中能够熟练操作,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二、培训对象1. 中医学院学生2. 中医药专业相关从业人员3. 对中药炮制技术感兴趣的企业员工三、培训内容1. 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中药炮制的概念和意义- 中药炮制的原理及分类- 中药炮制的基本方法- 中药炮制的常见问题及对策2. 中药材的加工处理- 中药材的认识和识别- 中药材的分级和处理- 中药材的存放与保管3. 炮制中药的工具和设备- 炮制中药所需工具和设备的认识- 炮制中药所用器具的保养和维护- 炮制中药的工具使用方法4. 中药炮制操作技术- 中药炮制操作流程- 中药炮制操作技术要点- 中药炮制操作技术实践5. 药材知识- 常用中药药材的功效及适应症- 常见中药炮制方法及配伍- 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的制作方法6. 中药炮制质量控制- 中药炮制的质量评价标准- 中药炮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流程- 中药炮制质量检测仪器的使用四、培训方式1. 理论授课:学员通过课堂学习,掌握中药炮制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学员参与中药炮制实践,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中药炮制技术。
五、培训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2天的理论授课和2天的实践操作。
六、培训考核1. 课堂考核:考察学员对中药炮制技术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2. 实践考核:考察学员对中药炮制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
七、师资力量本培训计划邀请具有丰富中药炮制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担任授课老师,保证培训质量。
八、培训场地培训课程的理论授课将在中医学院教室进行,实践操作将在中药炮制实验室进行。
九、培训结果学员通过本培训后,能够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能够熟练操作中药炮制设备,确保中药的炮制质量和疗效,为中医药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持。
中药炮制培训计划目的培训计划的目的是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炮制技术,提高中药炮制技师的技能和素质,为传统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通过培训,可以使学员掌握中药炮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中药炮制技师的整体素质和职业技能,提高中药炮制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提供更多有资质的中药炮制技术人员。
一、培训计划的基本内容1.中药知识的学习:学员需要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中药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鉴别、分类、性味归经等内容,了解各种中药的功效和使用方法。
2.中药炮制基本操作的训练:学员需要通过模拟操作和实际操作,学习中药炮制的基本操作,包括炮制工具的使用和保养、炮制过程的技术要点等内容。
3.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学员需要了解中药炮制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的要求,掌握中药炮制中的常见质量问题及处理方法。
4.中药炮制装备的维护和保养:学员需要了解中药炮制装备的种类、使用方法和保养维护要点,确保中药炮制设备的正常使用。
5.中药炮制的现代化技术:学员需要了解中药炮制的现代化技术,掌握中药炮制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要领。
6.中药炮制的安全生产:学员需要了解中药炮制的安全生产要求,掌握中药炮制的安全操作技能和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7.中药炮制的质量管理:学员需要了解中药炮制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掌握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技能和方法。
二、培训计划的基本要求1.培训对象:参加培训的学员应具备中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一定的中药知识和操作经验。
2.培训时间:培训时间为3个月。
按照每周5天,每天8小时的标准培训时间安排。
3.培训地点:培训地点应具备中药炮制实践操作的设施和器材,保证学员的实践操作需要。
4.培训师资力量:培训师资力量应具备丰富的中药炮制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能够针对性地指导学员的中药炮制实践操作。
5.培训设施设备:培训设施设备应具备完善的中药炮制实践操作设备和器材,确保学员的实践操作需要。
6.培训手段方法:采取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现场考察等方式,使学员全面系统地掌握中药炮制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中药炮制技术教师培训计划一、背景介绍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工作环节,是中医药学生的基本技能之一。
中药炮制的技术要求非常严格,不仅需要熟练的操作技能,还需要对中药材的性能和特点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现行的中药炮制教学对教师的素质和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中药炮制教学质量,有必要对中药炮制技术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加强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他们教学水平,更好地培养中医药专业人才。
因此,我们制定了中药炮制技术教师培训计划,以提高中药炮制教师的素质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中药炮制教学的质量。
二、培训目标1.熟练掌握中药炮制的操作技能,包括煎炼、煎煮、炒制、曝晒等技术;2.深入了解中药材的性能和特点,掌握中药炮制原理;3.掌握中药炮制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操作规范;4.提高中药炮制教学理论水平,掌握教学方法和技巧;5.能够设计和组织中药炮制教学实验,提高中药炮制教学质量。
三、培训内容1.中药材性能和特点的理论学习2.中药炮制操作技能的实操培训3.中药炮制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操作规范的学习4.中药炮制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学习5.中药炮制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四、培训方式1.理论学习:通过专题讲座、学术交流等形式进行中药材性能和特点的理论学习2.实操培训: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中药炮制操作技能的实操培训3.学习讨论:通过小组学习、讨论等形式,进行中药炮制实验室管理和安全操作规范的学习4.教学实践:通过农药炮制教学案例分析、教学设计等形式,提升中药炮制教学实践能力五、培训时间与地点1.培训时间:为期10天2.培训地点:中医药学院实验室六、培训对象1.中医药学院中药炮制教师2.其他对中药炮制技术感兴趣的人员七、培训方法1.讲座和专业课程培训2.实际操作培训3.案例分析和讨论4.小组学习和实践能力训练八、培训评估1.理论学习成绩评估2.操作技能评估3.教学设计评估4.学员综合表现评估九、培训师资1.中医药学院中药炮制教师2.中医药专业领域内的专业人员十、培训收益1.提高中药炮制教师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他们对中药材的认识和理解;2.提高中药炮制教学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中药炮制教学的质量;3.提高中药炮制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方法,提高中医药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4.增强中医药院校中药学科的整体实力。
中药炮制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中药炮制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中医药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为了培养一支具有扎实的中药炮制技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中医药人才队伍,提高中医药服务质量和能力水平,本培训计划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系统的中药炮制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培训对象1.临床医师,药师,护士等医务人员;2.对中药炮制感兴趣的相关专业人员。
三、培训内容1.中药基本理论知识(1)中药种类、来源及用量;(2)中药的性味归经和功效;(3)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
2.中药炮制操作技术(1)中药炮制基本工具的选择和使用;(2)中药炮制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注意事项;(3)中药炮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3.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1)中药炮制的质量要求及评价指标;(2)中药炮制中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技术。
4.中药炮制案例分析(1)常用中药处方的炮制方法和技巧;(2)中药炮制中的典型案例及操作流程。
5.中药炮制实践技能培训(1)中药炮制的基本操作训练;(2)中药炮制的临床实践操作。
四、培训方法1.专家授课邀请中医药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授课,传授中药炮制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2.案例分析以实际的中药炮制案例为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以便培训对象更好地掌握中药炮制的操作技术和方法。
3.现场实践在专业中药炮制实践基地进行中药炮制的操作练习和实践培训,加强培训对象的实际操作能力。
4.互动交流通过小组讨论、学员互动等方式,促进培训对象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五、培训时间和安排本次中药炮制培训为期7天,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两部分,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中药基本理论知识授课;第二天:中药炮制操作技术讲解;第三至五天:中药炮制实践操作训练;第六天:中药炮制案例分析;第七天:结业考核和总结。
六、培训考核方式1.理论知识考核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对象进行中药基本理论知识的笔试考核。
2.实践技能考核对培训对象进行中药炮制的实际操作考核,包括中药炮制的操作流程、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
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及其途径探讨中药临床药师作为中药临床工作的骨干力量,具有临床用药指导、中药理论研究、方剂配制等多方面的工作职责。
而临方炮制是中药临床药师的基本功之一,是中药制剂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临床用药水平、确保用药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目前在实际工作中,不少中药临床药师的临方炮制技能还存在不足,制约了中药临床工作的质量和规范。
加强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技能培训具有非常必要的意义。
一、临方炮制技能的必要性1.提高用药安全中药临床药师在临床工作中负责中药的制剂、配方、调剂等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用药安全。
只有掌握了临方炮制的技能,才能够保证药方的质量可控、用药安全。
2.提高临床用药水平3.推动中药临床工作的规范发展中药临床工作的规范发展需要有一支临方炮制技能过硬的中药临床药师队伍作为基础支撑。
只有加强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技能培训,才能够推动中药临床工作的规范发展。
1.加强临方炮制技能的基础理论培训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技能的培训应从基础理论开始,主要有中药制剂学、药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通过这些理论培训,能够让中药临床药师更好地理解临方炮制的原理和要领,为后续的实践技能培训打下基础。
2.加强实践技能的培训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的实践技能培训尤为重要。
通过实地参观各类药房,并亲自操作和实践,以提高临方炮制的技术水平。
特别是针对一些常见中药饮片的制剂和配方进行深入的实践培训,以提高中药临床药师的临方炮制技能。
培训之后,应对中药临床药师的临方炮制技能进行考核,确保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只有经过了科学的考核,才能够真正反映出中药临床药师的临方炮制技能水平。
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临方炮制的标准流程、操作规范、技术要求等方面。
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技能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培训的途径应多样化。
只有通过加强临方炮制技能的培训,才能够提高中药临床药师的临方炮制技能水平,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用药安全。
希望有关部门和机构能够重视中药临床药师临方炮制技能培训,并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