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04月自学考试00031心理学历年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247.21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A )9-221A.信息源B.反馈者C.信息D.通道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D )3-45A.韦伯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D )4-81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5-107A.分类和比较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D )6-132A.0.8B.1.25C.80D.125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D )7-183A.动力功能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A )8-207A.罗夏克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A )9-211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9.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C )10-268A.转移B.升华C.压抑D.补偿10.“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 C )1-8A.皮亚杰B.劳伦兹C.华生D.弗洛伊德1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B )A.反应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12.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A )3-55A.20~20000赫兹B.30~25000赫兹C.40~20000赫兹D.50~25000赫兹13.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 B )4-83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14.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B )5-116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15.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 A )6-149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构想效度1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C )7-164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17.安静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 C )8-192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 D )9-239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 B )10-268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20.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A )11-290A.150%B.120%C.80%D.6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概念5-109答: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全国2012年4月自考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这一学派是( D )1-11A.机能主义心理学派B.构造主义心理学派C.认知心理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2.科学心理学诞生于( C )1-6A.1819年B.1867年C.1879年D.1898年3.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与内部刺激的觉知,还有( D )2-22A.对他人的觉知B.对社会的觉知C.对事物的觉知D.对自身的觉知4.可见光波长范围是( A )3-48A.400至750毫微米B.500至750毫微米C.600至800毫微米D.700至900毫微米5.颜色感觉具有三种属性,一是色调,二是饱和度,三是( B )3-50A.色彩B.亮度C.颜色D.色光6.处于信息加工系统核心的是( C )4-85A.感觉记忆B.长时记忆C.工作记忆D.语义记忆7.对字词、概念、规律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属于( D )4-83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情景记忆D.语义记忆8.思维敏捷、反应迅速、对于特定问题情景能够顺利做出多种反应或答案,这种创造性思维的特性是( B )5-122A.独特性B.流畅性C.灵活性D.洞察性9.以发现人的潜在才能、深入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为目的的测验属于( C )6-155A.智力测验B.成就测验C.性向测验D.人格测验10.“情急生智”所描述的情绪状态是( C )7-178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1.将一个很难的学习问题解决后,我们会感到喜悦、快慰,这种情感属于( C )7-179A.道德感B.美感C.理智感D.责任感12.下列描述中属于内在动机的是( A )7-166A.学生为了掌握知识、技能而努力学习B.学生为了获得老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C.学生为了获得同学的认可而努力学习D.学生为了获得父母的奖赏而努力学习13.把人格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的心理学家是( B )8-195A.卡特尔B.奥尔波特C.艾森克D.爱德华14.情绪丰富外露、灵活好动、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这类人的气质类型是( B )8-192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5.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C )9-216A.霍曼斯B.马斯洛C.舒茨D.沙赫特16.“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表现人际吸引的条件是( C )9-227A.接近性B.熟悉性C.相似性D.互补性17.汶川大地震后,很多幸存者经常被痛苦和恐怖回忆所困扰,这种反应属于( D )10-274A.强迫症B.恐惧症C.广泛性焦虑障碍D.创伤后应激症18.经济危机、物价上涨、就业困难使得一些人失去生活信心,这种压力源属于( A )10-256A.社会性压力源B.心理性压力源C.文化性压力源D.躯体性压力源19.儿童逐渐掌握守恒概念的年龄阶段是( C )11-296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0.研究发现4个月的婴儿已显示出对颜色的偏好,该颜色是( D )11-293A.绿B.黄C.紫D.蓝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实验法1-17答: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称为实验法。
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全国2023年4月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1.张教授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分析市民对垃圾分类投放的态度。
他使用的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2.关于心理学,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A.脑是产生心理活动的器官B.心理是内隐的,行为是外显的;行为分析无法揭示心理活动规律C.《心理学原理》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D.调节和控制人的行为不是该学科研究的目的3.儿童在视觉系统发育的敏感期,如果视觉长期被剥夺将可能导致相应皮层萎缩。
这种皮层萎缩最可能发生在A.额叶B.顶叶C.枕叶D.颞叶4.许多情况下,人们能够按照一定目的去完成任务,但意识的参与成分相对较少。
这种状态属于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5.一个完整的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分别是A.编码、理解和应用B.理解、保持和应用C.编码、保持和提取D.分析、判断和提取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出遗忘的一个显著特点,即遗忘的进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匀速变化D.波浪起伏7.思维的基本过程是A.判断和决策B.比较和分类C.抽象和概括D.分析和综合8.根据有关规定,公民获得驾驶证之后才被准许驾驶相应的车辆,小李最近考取了驾驶证,所以他可以驾车上路了。
这个推理过程是A.归纳推理B.三段推理C.线性推理D.条件推理9.评书艺术家讲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情节时,听众在脑海里浮现出相关画面。
这种心理活动是A.想象B.思维C.知觉D.记忆10.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具有三个特征,分别是目标指向性、操作系列性和A.系统性应用B.具体化表征C.认知性操作D.自动化达成11.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这种现象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12.使用复习策略的主要目的是A.加工信息B.保持信息C.理解信息D.应用信息13.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最可能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A.能力与努力B.环境与运气C.努力与运气D.能力与环境14.按照智力的三元理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智力构成成分的是A.元成分B.操作成分C.迁移性成分D.知识获得成分15.研究发现,不同家庭收养的同卵双生子智商的相关系数高于共同生活的非孪生兄弟姐妹。
2022年4月自考00031心理学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标志性事件是A.詹姆斯出版《心理学原理》B.冯特建立心理学实验室C.比内编制智力测验量表D.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派2.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干、四肢运动控制的特点是A.上下对称B.左右交叉C.内外重叠D.前后一致3.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意识状态的主要脑结构是A.网状结构B.连合纤维C.锥体系统D.联合皮层4.刚刚能引起差异感觉的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异量称为A.绝对感受性B.绝对感觉阈限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5.人们常常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对知觉对象加以解释。
这种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6.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是A.7±2个组块B.7±3个组块C.8±2个组块D.8±3个组块7.对字词、人名、概念、公式、定理等内容的记忆,属于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反射性记忆D.技能性记忆8.“把来自感官的信息转变为记忆系统可接受和使用的形式”的记忆过程是A.编码B.储存C.再认D.回忆9.不能改变物体通常的用途以适应新的问题情境的需要,从而影响了问题解决的效果。
这种现象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A.问题表征方式B.无关信息干扰C.功能固着性D.情绪和动机10. 一般来说,在全部人口中智力水平的高低呈现A.均匀分布B.正态分布C.偏态分布D. U型分布11.王勃10岁能赋诗,而齐白石近50岁才表现出绘画才能。
这反映的是A.能力发展速度差异B.能力发展水平差异C.能力类型差异D.能力表现早晚差异12.事先并无目的,但因为刺激物的强度大、新异以及运动变化而产生的注意,属于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不随意后注意13.对剌激物的颜色、重量或味道等个别属性的反映,属于A感觉B.警觉C.知觉D.联觉14.让被试观看一个人的照片并描写此人。
全国2010年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有些学生考试时,如果监考老师站在身旁,常常会感到不能很好作答,甚至有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这种现象称为( B )9-237 A.社会助长B.社会干扰C.社会惰化D.去个体化2.把自己的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归结为他人。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D )10-268 A.转移B.反向C.文饰D.投射3.工作时间或工作条件的改变会给人们带来压力,这种压力源属于( B )10-256 A.躯体性压力源 B.心理性压力源 C.社会性压力源 D.文化性压力源4.心理学家柯尔伯格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方法是( C )11-302 A.观察法B.对偶故事法C.两难故事法D.实验法5.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7-12岁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这个时期儿童思维发展特点之一是( C )11-296 A.自我中心 B.不守恒 C.守恒 D.不可逆 6.每个人都需要与人接触、交往,与他人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这种人际需要属于( A )9-217 A.包容需要B.支配需要C.情感需要D.本能需要7.“双生子研究”通常被心理学家认为是研究影响人格形成的哪一种因素的最好方法? ( D )8-199 A.社会文化因素B.家庭环境因素C.自然物理因素D.生物遗传因素8.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科学是受到( B )1-6 A.社会发展的影响 B.自然科学的影响第 1 页,共6页C.文化发展的影响D.社会科学的影响9.在心理学发展历史中,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它主要活跃于( C )1-7 A.19世纪B.19世纪80年代C.1890年到20世纪30年代D.20世纪10.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出现干扰学习因素,仍能自觉、自动地将心理过程集中指向老师所讲的内容。
A)A.冯特.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它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这事件发生在(B)B.1879年.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意识的结构,认为意识的内容可以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一些基本元素后,再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持有这种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D)D.构造主义.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意识是连续性的像水流一样,提出“意识流”观点的心理学流派是(A)A.机能主义.1890年发表了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者是(A) A.詹姆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B)B.华生.通过对狗等动物的训练研究提出条件反射学说的著名学者是(D)D巴甫洛夫.宣称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坚持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提出S-R理论的心理学家是(B)B.华生.主张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知觉大于感觉的总和”的心理学流派是(A) A.格式塔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欧洲,其创始人是(C)C.弗洛伊德\.重视对人类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C)C.精神分析心理学.构造主义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B)B.实验法.冯特用实验的方法来分析人的心理结构,因此他的心理学被称为(D)D.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主要是受到哪种因素影响而形成(C)C.后天环境.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从为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
持这种观点的是(B)B.人本主义心理学.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然后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A.观察法.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是(C)C.自然实验法.在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是(D)实验室实验法.那些通过掌握社会文化经验而获得的智力,比如言语理解。
2024年4月心理学自考真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李老师通过观看教室内录像设备录制的儿童分组搭积木的过程,分析了解幼儿合作能力的发展状况。
李老师使用的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2.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心理学流派是A.精神分析学派B.格式塔学派C.机能主义学派D.行为主义学派3.组成中枢神经系统的两大部分是A.大脑和间脑B.大脑和中脑C.脑和延髓D.脑和脊髓4.由外界刺激引起并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电位活动称为A.神经编码B.神经冲动C.神经极化D.神经适应5.小雨在听讲座的过程中使自己的心理活动一直保持适度紧张的状态。
这体现的注意功能是A.选择功能B.适应功能C.调节功能D.维持功能6.下列关于感觉和知觉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感觉是知觉的基础B.知觉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C.知觉是多种感觉的简单相加D.二者都是对当前刺激的直接反映7.对信息在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中的保存都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计划B.监控C.复述D.组织8.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与遗忘率紧密相关的因素是A.时间间隔B.信息数量C.材料性质D.学习程度9.3岁前孩子的主要思维类型是A.创造思维C.具体形象思维D.直觉动作思维10.接收、加工、储存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称为A.认知能力B.特殊能力C.言语能力D.操作能力11.离差智商IQ=100+15Z,其中Z=(X-X)/S。
该计算公式中的X代表A.团体平均分数B.个体测验分数C.团体的标准差D.个体标准分数1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
处于最低层次的需要是A.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社交需要D.生理需要13.四种基本情绪指的是快乐、愤怒、恐惧和A.惊讶B.悲哀C.喜悦D.抑郁14.《水浒传》中刻画了不同人物的典型特征,如林冲坚忍、李逵忠诚、吴用智慧、武松威猛等。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斯腾伯格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依德2.一个人有时候对自己的行为似乎有所意识,但又不太清晰,这种意识状态属于()A.白日梦状态B.可控制的意识状态C.睡眠状态D.自动化的意识状态3.下列关于暗适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暗适应过程中,瞳孔会缩小B.暗适应过程中,视黄醛完全脱离视蛋白,发生漂白过程C.暗适应主要是棒体细胞的功能D.暗适应导致对光的感受性下降4.篮球比赛中,对于如何组织进攻、传球、上篮的记忆属于()A.情景记忆B.语义记忆C.陈述性记忆D.程序性记忆5.人们习惯于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原因在于受到下列哪种因素影响?()A.心理定势B.功能固着C.无关信息的干扰D.问题表征的方式6.下列智力测验量表中,哪一种属于团体测验?()A.瑞文标准推理测验B.斯坦福—比奈测验C.韦克斯勒智力测验D.比奈—西蒙智力测验7.社会性动机是人类特有的,它源于()A.自然生理需要与社会文化需要B.精神需要与自然生理需要C.社会文化需要与精神需要D.社会文化需要与物质需要8.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A.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人的某些知识来源于经验”的思想B.1879年德国冯特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C.1890年美国詹姆斯提出意识的功能D.1913年美国华生以“刺激—反应”公式研究心理9.在与他人一起活动或有别人在场时,个体的行为效率提高的现象称之为()1A.社会进步B.社会惰化C.社会助长D.去个体化10.下列关于心理健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心理健康是指没有精神病B.心理健康是指能和他人和谐相处C.心理健康是指有良好的情绪状态D.心理健康是知、情、行、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11.以下哪个观点不能..解释“狼孩”、“豹孩”、“猪孩”回归人类社会后难以适应的原因?()A.人类个体早期经验的剥夺B.先天遗传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C.个体心理发展离不开人类社会环境与教育影响D.个体心理发展中存在关键期12.有些学生在高考前夜常常由于紧张而难以入睡,这样的失眠称之为()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失律性失眠D.习惯性失眠13.过度学习能增强记忆效果。
139220全国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03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实验者所要控制的刺激条件或实验条件,称为( )A.控制变量B.无关变量C.自变量D.因变量2.研究强化和惩罚规律的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B.机能主义C.精神分析D.行为主义3.就某一问题要求被研究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测验法C.实验法D.调查法4.绝对感觉阈限指的是( )A.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B.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C.人对两个刺激间最小差异的觉察能力D.刚刚能觉察出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性情温和、待人民主。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A.首因效应B.马太效应C.近因效应D.社会刻板效应6.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主要条件是( )A.注意B.复述C.输入D.储存7.大脑的喜怒哀乐爱惧恨等感受状态,是人的情绪在认识层面上的一种自我觉察,被称为( )A.情绪的主观体验B.情绪的生理唤醒C.情绪的外部行为D.情绪的外部表达8.根据皮亚杰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研究,孩子一般通过抛弃父母不合理的要求,从而获得( )A.自我中心B.权威感C.可逆性D.公正感9.皮亚杰研究提出,儿童认知发展的初始阶段是( )A.模仿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1C.依恋阶段D.牙牙语阶段10.晶体智力的发展( )A.在成年达到高峰B.在成年后仍然增长C.随年龄增长而下降D.在20岁左右达到高峰11.离差智商决定于( )A.个体在相同条件团体中的相对位置B.个体的智龄状态C.个体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的比率D.个体间正态分布的形式12.问题表征是( )A.问题的语言表述B.问题在脑中的呈现方式C.问题条件的呈现D.问题目标的呈现13.创造性思维是( )A.发散思维的表现B.直觉思维的表现C.多种思维的综合表现D.想象力的表现14.“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上述标准是( )A.积极上进的标准B.心理健康的标准C.身体健康的标准D.身心健康的标准15.下面哪一种心理现象不属于...心理防卫机制?( )A.投射B.退行C.文饰D.紧张16.提出人际需要三维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沙赫特B.库利C.舒茨D.霍曼斯17.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又称之为( )A.信息源B.通道C.关系网D.反馈者18.喜欢追求真理,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种人格类型属于( )A.智力T+型B.智力T-型C.体格T+型D.体格T-型19.“性格即命运”,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这说明人格具有( )A.独特性B.稳定性C.复杂性D.功能性20.某人听报告的时候,听着听着就走神了,想起了一件有趣的事,直到听见掌声响,才想起正在听报告。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试图用各种方法发现和揭示病人在下意识中存在的问题,这个学派是A.人本主义心理学B.认知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精神分析心理学2.研究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主要包括系统观察和直接实验,科学方法的标准包括客观性、准确性和A.可靠性B.独特性C.可检验性D.系统性3.学生正在教室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从教室外闯进来一个人,这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视线指向他,这种心理活动称作A.随意后注意B.不随意注意C.有意识注意D.随意注意4.意识活动的内容包括对外部事物的觉知、对内部刺激的觉知和A.对他人的觉知B.对自身的觉知C.对过去的觉知D.对将来的觉知5.检验感受性大小的基本指标是A.刺激强度B.神经冲动C.感觉阈限D.最小可觉差6.“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感受性B.感觉阈限C.适应现象D.知觉规律7.记忆的三存储模型认为记忆是对信息的加工过程,其核心为A.复述B.感觉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8.善于发现特定事物的多种使用方法,体现的创造性思维特征是A.敏感性B.灵活性C.洞察性D.再定义性9.3~7岁儿童更多运用的思维种类是A:直觉动作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发散思维10.为了发现儿童的潜能,了解其长处和发展倾向,通常采用的心理测验是A.智力测验B.性向测验C.成就测验D.水平测验11.一个10岁的儿童通过12岁组的全部项目,他的比率智商是A.100 B.110C.120 D.14012.个体试图超过他以往成就的动机,马斯洛称之为A.匮乏动机B.高级动机C.成长动机D.成就动机13.关于情绪的功能,以下陈述不正确...的是A.情绪具有激励作用B.情绪只影响心理健康,不影响生理健康C.情绪的外部表现,具有信号传递作用D.在困难复杂的工作中,低水平的情绪有助于保持最佳操作效果14.一个人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其气质类型属于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15.在认知类型中,根据大脑左右半球差异而划分的认知风格类型是A.冲动型与沉思型B.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C.主动型与被动型D.系列型与同时型16.支配型的人通常能够与顺从型的人成为好搭档,这反映出人际吸引中A.接近性原则B.相似性原则C.互补性原则D.熟悉性原则17.下列哪种需要不属于...舒茨提出的三种基本人际需要A.包容需要B.支配需要C.尊重需要D.情感需要18.社会学习心理学家多拉德等人认为挫折与攻击的关系是A.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B.攻击不一定是挫折的结果C.挫折会引起多种可能的反应D.挫折与攻击无关19.皮亚杰关于儿童道德发展公正阶段的年龄是A.8~12岁B.12~14岁C.8~10岁D.10~12岁20.人的感知觉发展最早的是A.听觉B.视觉C.嗅觉D.触觉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认知22.随意注意23.群体凝聚力24.自我意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5.简述社会刻板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
202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心理学试卷(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因为心理学研究( A )A.运用科学方法B.依赖完型原理C.遵循相对原则D.体现矛盾观点2.神经元按照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即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D)A.简单神经元B.复杂神经元C.延搁神经元D.中间神经元3.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A)A.神经细胞B.神经组织C.神经末梢D.神经突触4.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习惯性的生物钟又无法在短时间做出调适所导致的暂时性失眠,称为(D)A.假性失眠B.情境性失眠C.药物性失眠D.失律性失眠5.注意的两个特点是指向性和(B)A.准备性B.集中性C.分配性D.灵活性6.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B )A.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客观刺激B.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在行为C.主观体验、客观刺激和外在行为D.客观刺激、生理唤醒和外在行为7.被称为获取信息第-步的心理活动是(A)A.感觉B.直觉C.知觉D.联觉8.在对斑点图的知觉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填补画面信息的不足,从而把对象知觉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
这说明知觉具有( D )A.选择性B.恒常性C.整体性D.理解性9.对骑车、游泳和打球等运动技巧的记忆属于( B )A.陈述性记忆B.程序性记忆C.语义记忆D.情景记忆10.动物通过盲目地尝试错误获得了某种经验。
这种学习属于(C)A.有意义的发现学习B.有意义的接受学习C.机械的发现学习D.机械的接受学习1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习惯使用已被证明有效的方法去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称为( A )A.心向B.动机C.原型启发D.功能固着12.听别人讲故事头脑中会出现相应的生动情节。
这种心理活动属于(C)A.后像B.空想C.想象D.视像13.钢笔、铅笔、毛笔、圆珠笔等外观不一,但都可以写字。
由此得出笔的本质属性是“可以写字”。
全国202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课程代码:000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从学科性质来看,心理学是一门(C)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交叉科学D、技术科学2、提出“意识流”概念的学派是(B)A、构造主义心理学B、机能主义心理学C、行为主义心理学D、人本主义心理学3、将接受的刺激转化为神经冲动并传向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称为(A)A、感觉神经元B、运动神经元C、中间神经元D、镜像神经元4、机体感觉区(体觉区)位于大脑皮层(B)A、枕叶B、顶叶C、额叶D、颞叶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催眠状态下的心理特征?(D)A、感觉麻痹B、出现幻觉C、解除抑制D、思维固着6、人们见到一个苹果,能够把它的硬度、颜色、气味等属性联系起来作为整体进行反映。
这种心理现象是(B)A、感觉B、知觉C、想象D、思维7、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这种感觉现象是(D)A、联觉B、对比C、后像D、适应8、人们根据间接获得的信息对某一群体或个人形成的难以改变的看法,属于(A)A、刻板印象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投射效应9、主要以语音代码的形式存储信息的记忆属于(C)A、延时记忆B、瞬时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10、按照学习内容划分的学习类型不包括(D)A、知识学习B、技能学习C、规范学习D、联想学习11.“A比B长,C比B短,A比C长吗?”解决该问题的推理过程属于(B)A、条件推理B、线性推理C、三段论推理D、归纳推理12、通常锤子是用来钉钉子的,当需要撬动物体时却想不到锤柄可以做撬杠用。
这种现象体现了下列哪种因素对问题解决的影响?(A)A、功能固着B、学习迁移C、原型启发D、问题表征13、在比内智力测验中,智商的计算公式是(C)A、心理年龄÷实足年龄B、实足年龄÷心理年龄C、(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D、(实足年龄÷心理年龄)×10014、激发、维持与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现象,称为(B)A、情绪B、动机C、气质D、态度15、情绪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由三个部分组成。
全国2011年04月自学考试心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拥有信息并试图进行沟通的人称为( A )9-221A.信息源B.反馈者C.信息D.通道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大小的关系是( D )3-45A.xx比率B.平行关系C.正比关系D.反比关系3.在平常测验中,选择题考察的是( D )4-81A.识记B.保持C.回忆D.再认4.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B )5-107A.分类和比较B.分析和综合C.抽象和概括D.具体化和系统化5.一个实际年龄为4岁,心理年龄为5岁的儿童,其比率智商是( D)6-132A.0.8B.1.25C.80D.1256.“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这说明了情绪与情感具有( D)7-183A.动力功能B.健康功能C.调控功能D.信号功能7.以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为依据的人格测验是( A)8-207A.xx墨渍测验B.明尼苏达人格测验C.xx个人兴趣量表测验D.青年性格问卷测验8.人类个体进行社会交往有着深刻的心理动因,从产生行为动机的心理需要来看,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 A)9-211A.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肯定的需要B.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C.本能、合作需要和自我调控的需要D.本能、合群需要和自我保护的需要9.下列属于逃避性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C )10-268A.转移B.升华C.压抑D.补偿10.“如果给我一打婴儿,我保证能够任意培养成任何一类的人——或者医生、律师、商人和领导者,甚至于训练成乞丐和盗贼”。
持此言论的心理学家是( C )1-8A.xxB.xxC.xxD.弗洛伊德11.研究者在进行实验研究时,必须考虑到三类变量,分别是自变量、因变量和( B)A.反应变量B.控制变量C.环境变量D.不可控制变量12.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为( A )3-55A.20~20000xxB.30~25000xxC.40~20000xxD.50~25000xx13.信息由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的必要条件是( B)4-83A.编码B.注意C.储存D.复述14.人们在解决问题时,通过增加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异以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B )5-116A.启发式B.手段——目的分析法C.爬山法D.算法式15.表示测验结果跨时间的一致性的指标是( A )6-149A.再测信度B.内容效度C.内部一致性信度D.构想效度16.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是( C )7-164A.需要B.动机C.诱因D.兴趣17.xx沉稳、寡言少语、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这类人的气质属于( C)8-192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18.有的人在群情激愤的群体中极易丧失理智,作出与其身份和个性极不相符、与平时判若两人的举动来,这种现象属于( D)9-239A.社会干扰B.社会助长C.群体极化D.去个体化19.“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心理防御机制中属于( B)10-268A.否认B.文饰C.投射D.反向20.4岁左右儿童的大脑皮层各区的突触密度已经达到顶峰,与成人相比约为( A )11-290A.150%B.120%C.80%D.60%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1.概念5-109答:概念在心理学上指的是反映客观事物共同特点与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本单元,以一个符号,就是词的形式来表现。
2024年春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管理心理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领导权变理论发展予20世纪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70年代2、1990年概括出心理契约的构成内容的学者是A.艾迪B.罗宁C.陆索D.海洛特3、个人在大众面前由于心理不自在,其行为表现拘谨的现象,属于团体影响的行为效应中的______A.社会助长效应B.社会标准化倾向C.社会顾虑倾向D.社会惰化现象4、着重对行为目标的选择进行研究的激励理论是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状态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5、现代工业中最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是______A.直线式B.职能式C.矩阵式D.直线职能式6、职业倦怠的工作匹配理论的主要提出者是A.马斯勒奇B.德鲁克C.弗洛姆D.马斯洛7、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1776年发表了论述组织和社会将从劳动分工(亦称工作专门化)中获得经济优势的著名著作是______A.《国富论》B.《机器与制造业的经济学》C.《计件工资制》D.《科学管理原理》8、人的行为所要达到的方向目标和预期结果,称为______A.动机B.目的C.任务D.动力9、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奇米尔提出划分气质类型的依据是______A.外貌B.体型C.年龄D.性格10、在企业的识别系统中,属于企业文化的意识形态范畴的是A.CIB.MIC.VID.BI11、在有效团队的发展过程当中,分享信息、积极进行一些需要妥协的决策等活动,属于团队发展的______A.初步形成阶段B.规范阶段C.休整阶段D.运行阶段12、事业部式组织结构形式最突出的特点是集中决策和A.集中经营B.多头经营C.异地经营D.分散经营13、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弱程度和工作效率之间是______A.U字形关系B.倒U字形关系C.M字形关系D.W字形关系14、美国IBM公司提出“IBM意味着最佳服务”,这个信条教育、引导了员工的言行和态度,员工在工作中时刻注意着把自己的形象和组织的形象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