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与脂肪肝
- 格式:ppt
- 大小:4.59 MB
- 文档页数:26
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
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糖尿病性脂肪肝的发病率在20%~80%之间,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危害大。
因此,糖尿病人要及时地进行肝功能检查。
那么,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呢?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一、糖尿病脂肪肝要做什么检查?
1、肝穿刺活检
是确诊脂肪肝的重要方法,尤其对局限性脂肪肝。
在B超引导下抽吸肝组织活检远较过去盲目肝穿刺法准确、安全。
活检的意义在于确定肝内是否存在脂肪浸润。
评估某些血清学指标以及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诊断脂肪肝、纤维化的可靠性,需以肝活组织学改变作为金标准,并用以客观评价某一治疗方案对脂肪肝纤维化治疗的确切效果。
这是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诊断方法之一。
2、血液生化检查
中、重度脂肪肝由于脂肪囊肿的破裂及肥大的脂肪细胞压迫胆道,可出现血清转氨酶升高,β球蛋白、铁蛋白、ApoA1及胆汁酸常升高。
临床研究发现,仅20%~30%的脂肪肝有上述一项或一项以上血清学指标异常,且无特异性。
这也是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诊断方法。
3、血清脂质检查
血清脂质检查为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等检查,甘油三酯是检查脂肪肝最准确的项目,空腹时检查血清中甘油三酯升高一般就是酒精肝导致,伴随胆固醇和脂肪酸升高。
4、肝功能
肝功能检中转氨酶、胆红素、胆碱酶等项目可明确检查出脂肪肝程。
糖尿病对肝脏健康和肝功能的影响糖尿病是一种与机体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相关的慢性代谢疾病。
除了对血糖控制和胰岛素代谢有直接影响外,糖尿病还可以对肝脏的健康和功能造成不良影响。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对肝脏的影响,并进一步了解糖尿病患者应如何保护肝脏健康。
1. 糖尿病引起脂肪肝的发生脂肪肝是指肝脏细胞内脂肪含量过多,其中大部分是三酰甘油,少量是胆固醇和磷脂所造成的病变。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缺乏或抵抗的情况下,造成血糖升高,机体开始分解脂肪以供能源。
然而,过量的脂肪分解产物会涌入肝脏,由于胰岛素代谢的异常,肝脏无法有效地将这些脂肪酸合成和分解,导致脂肪在肝脏内堆积,最终形成脂肪肝。
2. 糖尿病加速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肝纤维化是指在肝脏受到各种刺激后,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的情况下,血糖会通过多种途径对肝脏产生损害,引起肝脏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
同时,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高脂血症和高胆固醇血症,进一步加速了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
3. 糖尿病导致肝脏代谢紊乱正常情况下,肝脏是一个重要的代谢器官,负责糖、脂肪和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和调节。
然而,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的分泌或作用异常,使得肝脏的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受到干扰。
糖尿病患者的肝脏更容易出现糖异生异常、脂负能力降低和蛋白质代谢紊乱等问题,这些进一步加重了糖尿病对肝脏健康和功能的影响。
4. 保护肝脏健康的措施为了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肝脏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包括:4.1 控制血糖水平:通过正常饮食控制、运动和按时服用药物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减轻糖尿病对肝脏的损害。
4.2 管理体重:减轻体重和控制脂肪含量,有助于减少脂肪肝的发生和发展。
4.3 健康饮食:合理搭配饮食结构,避免高脂高糖的食物,减少对肝脏的负担。
4.4 戒酒限酒:过量饮酒可引起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肝脏疾病,糖尿病患者应该戒酒或限制酒精摄入。
糖尿病并发脂肪肝:互为因果加速危害作者:杨蕊旭范建高来源:《肝博士》 2018年第2期杨蕊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范建高(教授)随着国人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活方式的西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2型糖尿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且两者因有共同的危险因素通常合并存在。
肥胖和胰岛素抵抗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糖尿病的发生的共同的风险因素以及发病机制。
2型糖尿病可增加非酒精性肝病患者进展期肝病(包括肝硬化、肝细胞癌和死亡)的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增加发生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危险,而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合并对于2型糖尿病并发脂肪肝的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和减重是控制疾病进展,防控并发症的关键。
一、2型糖尿病促进脂肪肝的发病及进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且已被认为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
据研究报道,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70%的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而即使是在肝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亦有20%的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5%-7%的患者合并进展期纤维化。
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非常常见。
亦有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除此之外,2型糖尿病也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肝纤维化的进展、肝细胞癌的发生和肝脏相关死亡相关。
有研究表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而言,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是无2型糖尿病患者的2倍。
这些研究都说明2型糖尿病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助推因素。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典的“二重打击”的发病机制中,胰岛素抵抗是第一次打击中导致肝细胞脂质沉积的病因之一,且2型糖尿病中慢性炎症、氧化应激和肝毒性细胞因子的上调等机制均可能是2型糖尿病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发生与进展的原因。
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养生导读: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容易引起脂肪肝。
糖尿病性脂肪肝是需要尽早治疗,否则会恶化成肝病、肝硬化。
但脂肪肝的初期症状并不明显,需要细心留意。
那么,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症状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什么是糖尿病性脂肪肝?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相对缺乏容易引发肝脏的脂代谢紊乱。
另外,糖尿病患者肝脏对糖的利用减少,释放增加,也是引发脂肪肝的原因。
肝脏在脂类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通过合成脂蛋白转运脂类物质。
肝脏也是脂肪酸氧化和酮体形成的主要场所。
当肝脏内脂蛋白合成不足或合成障碍时,肝细胞内的脂肪便不能被及时运出肝脏,造成脂肪在肝细胞内大量堆积。
肝脏脂蛋白合成不足或合成障碍的根本原因是肝功能的损害或降低以及脂蛋白合成的重要原料卵磷脂、必需氨基酸等供应不足。
补充这些物质有利于脂蛋白的合成、肝细胞内脂肪的运出。
*二、糖尿病性脂肪肝的症状:糖尿病并发容易忽视的一种疾病就是糖尿病合并脂肪肝。
该病在早期往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又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研究数据显示,2型糖尿病人群中脂肪肝的患病率高达46%,也就是说,几乎每两个糖尿病人就有一个出现了脂肪肝。
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如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厌食、腹胀等,可有肝大,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肝肿大发病率较高。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的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与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糖尿病控制较好者,其脂肪肝可逐渐消退。
具体为:*1、肝大糖尿病控制不好的患者肝肿大发病率较高。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与肝脏的脂肪浸润程度成正比,与血糖的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2、食欲不振食欲不振是脂肪肝常见的症状之一,如果长时间食欲不振,除了怀疑胃炎以及其他疾病,也应考虑到脂肪肝的可能。
*3、恶心、呕吐、腹胀轻度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饱胀等不适。
恶心的症状常常单独出现。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肝炎三号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脂肪肝病案:李某,男,62岁,2011年9月9日。
主诉:胁痛,腹胀,动则气短1个月。
病史:病人被诊断2型糖尿病17年,近两年用门冬胰岛素日20IU左右,日两次皮下注射,配阿卡波糖50毫克日三次口服治疗,治疗一直比较规范。
发现脂肪肝病史10余年,未加注意,饮酒史30余年。
半年前体检被确诊为“重度脂肪肝”,才开始重视,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毫克日一次,日走路累计1万步以上,隔日游泳一次,每次约2小时左右,饮食控制较严格,一个月前因胁痛、腹胀、动则气短、不能耐受运动,化验指标:肝功:谷丙转氨酶(ALT):106IU/L、谷草转氨酶(AST):88IU/L、碱性磷酸酶(ALP):6000IU/L、γ-谷氨酸转肽酶(γ-GGT)225IU/L;肾功正常范围;血脂分析:总胆固醇6.25 mmol/L、甘油三酯3.62mmol/L、低密度脂蛋白:5.26 mmol/L、高密度脂蛋白:0.89 mmol/L,因治疗、运动和控制饮食较规范,结果效果不理想,慕名来我科,寻中西医结合治疗。
初诊:胁痛、腹胀,动则气短,口干口苦,形体肥胖,舌淡苔腻,脉沉。
西医诊断: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中医诊断:胁痛辨证审机:久病,情志所伤,肝郁气滞,肝失调达;过食肥甘,脾失健运,气虚,气滞日久,郁里化热,生瘀成痰,痰瘀互结。
治法:疏肝健脾,行气化痰,活血化瘀。
方药:肝炎三号加减柴胡20克郁金20克青皮15克川芎15克党参20克白芍20克云苓20克甘草10克白术15克枳实15克砂仁10克半夏10克丹参25克荷叶10克山楂10克香附10克竹茹10克枸杞15克。
十剂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125ml分温服。
二诊:2011年9月19日。
腹胀明显减轻,腻苔好转,去枳实,砂仁,加玉竹,麦冬。
再十剂,水煎取汁250ml,早晚各125ml分温服。
糖尿病与脂肪肝作者:暂无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3年第9期脂肪肝与糖尿病在人们想象中是两个不相干的疾病,事实上两者关系十分密切,它们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是一对孪生兄弟。
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关系密切,糖友患脂肪肝的比例高,而反过来说,脂肪肝也会诱发或加重糖尿病。
这是因为,糖友体内的葡萄糖和脂肪酸不能被很好利用,脂蛋白合成也出现障碍,致使大多数葡萄糖和脂肪酸在肝脏内转变成脂肪,存积在肝内,最终导致脂肪肝;而出现脂肪肝的病人,可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糖代谢紊乱等病理状况;尤其是重度脂肪肝或出现肝硬化时,肝脏功能发生异常,影响正常的糖代谢,不能将过高的血糖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就会造成血糖持续处于高水平,加重糖尿病。
脂肪肝患者仅有轻度的疲乏、食欲不振、腹胀、嗳气、肝区胀满等感觉,如果患者自身、医师又对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重视不够,于是很容易被漏诊。
因而,糖友们首先要有预防脂肪肝的意识,建议定期做脂肪肝方面的检查,及早发现疾病,然后采取针对脂肪肝的综合治疗。
反过来讲,脂肪肝患者也要重视血糖的监控,及早发现问题是关键。
对糖尿病伴发脂肪肝的病友,糖友们要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和基础治疗,还要重视药物治疗脂肪肝,脂肪肝患者除坚持基础治疗饮食控制外,可按医嘱选择适当的保肝、降酶、去脂药物。
即使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也须按医生的规范诊治要求来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脂肪肝对糖尿病的影响脂肪肝对健康是肯定有影响的。
据研究,非酒精性脂肪肝比正常人容易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其病程约需30年左右。
但是,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局限在肝脏,与肥胖相关的脂肪肝对全身的影响通常比肝病本身还要严重,尤其容易引起代谢综合征。
即使是体重和腰围均正常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并发存在血脂紊乱、高血压、餐后血糖增高和糖尿病的比率也显著高于对照人群;并且,非酒精性脂肪肝在确诊后5~10年内发生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肿瘤的比率显著增高,比发展为脂肪性肝炎要快得多。
重度脂肪肝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重度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代谢性疾病,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以下是具体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1.改变生活方式(1)控制饮食。
合理的饮食可以降低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减轻肝脏的负担。
建议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减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增加蛋白质的摄入,保持血糖和血脂的平衡。
(2)增加运动量。
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减轻肝脏的负担。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比如快步走、游泳、跳舞等。
(3)戒烟限酒。
烟草和酒精的摄入会加重肝脏负担,增加糖尿病和脂肪肝的发病率。
需要戒烟限酒,减少烟酒的摄入。
2.药物治疗(1)糖尿病药物。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双胍类、磺脲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等,注射类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和胰岛素促进剂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的症状。
(2)降脂药物。
口服药物主要包括贝特类、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和受体拮抗剂等,这些药物能有效地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脂肪肝的症状。
(3)其他药物。
比如维生素E、草药等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手术治疗重度脂肪肝合并糖尿病时,若通过上述治疗方法仍无明显改善,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腹腔镜手术或肝移植等,但手术风险较大,需在医生指导下决定。
注意事项:(1)治疗时一定要慎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不要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发不良后果。
(2)生活方式的改变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坚持。
(3)糖尿病的治疗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定期复查。
(4)药物治疗时需要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不可随意更改。
(5)手术治疗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术后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和治疗。
总之,重度脂肪肝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方法较多,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药物治疗都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需要坚持,定期复查,以确保治疗效果的达成。
怎样能快速转换脂肪肝脂肪肝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肝细胞内部脂肪堆积,病程长,难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