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 位置知识点及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82.02 KB
- 文档页数:6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03位置练习课(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对中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2. 运用数对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教室座位图,每个座位上都有学生的名字。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个学生的位置?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
4.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停车场,每个停车位上都有车牌号。
5.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辆车的位置?6.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第一个数字表示行,第二个数字表示列。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方格图,每个方格内有一个数字。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每个数字的位置?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拓展延伸(10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一个城市的地图,标注了几个地点。
2. 提问:如何用数对表示这些地点的位置?3.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讨论并指导。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 提问:数对中的每个数字分别表示什么意思?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用数对表示家里的家具位置,并写一篇小短文描述。
2. 学生完成作业,家长签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导入、巩固练习、拓展延伸、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等环节,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归纳一、基础知识部分易考内容总结(一)重点易错词语(必考题型看拼音填汉字)抵达摄氏度繁殖煤炭治疗飘浮歇凉梳理惹恼驯良追逐触动勉强辞退忙碌竟然龟裂权利连续酷暑口罩数落启迪抽象轮换意境磨灭精致河畔夜幕闲逸愈发未免规律纠正抛弃陆续不耻下问比比皆是无限厌烦烦琐自作多情凯旋质朴(二)常考的多音字1、区:①ōu(姓区)②qū(学区)2、横:①héng(横竖)②hèng(蛮横)3、龟:①guī(乌龟)②jūn(龟裂)4、挣:①zhēng(挣扎)②zhèng(挣脱)5、禁:①jìn(禁止)②jīn(不禁)6、更:①gēng(更改)②gèng(更加)7、累:①lèi(劳累)②lěi(累积)③léi(累累硕果)8、传:①zhuàn(传记)②chuán(传说)(三)易考的近义词汇总繁殖——繁衍治疗——诊治躲藏——躲避疲惫——疲劳耽误——耽搁忙碌——繁忙连续——持续数落——责备偏僻——偏远启迪——启发自豪——骄傲奇妙——奇特闲逸——安闲和谐——融洽茂盛——茂密陆续——连续争执——争辩期待——憧憬催促——敦促愉悦——喜悦悲惨——凄惨(四)易考反义词汇总密切——疏远敏捷——迟钝勉强——自愿轻快——沉重连续——间断立刻——迟缓停止——继续忙碌——清闲疲惫——轻松粗糙——细腻赞誉——谴责皎洁——昏暗二、课文内容易考点汇总(易出填空题、选择题等题型)1、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人借蝉抒情,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的绝笔。
他在弥留之际还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统一)。
3、(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是(讽喻诗)中的杰作,作者从热闹的场面写起,愤慨已极,却不做漫骂之语。
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位置》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小红的位置是(2,4),她往下移了2个位置后,表示的数对是()A. (0,4)B. (4,4)C. (2,2)二、判断题2.小小的位置在第5行,第8列,用对数表示为(5,8)。
(判断对错)3.数对(6,7)与数对(7,6)表示的是同一位置。
(判断对错)4.数对(3,4)和(5,4)表示的位置是在同一行。
(判断对错)三、解答题5.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动物园示意图上标出各个馆的位置,并填空.①动物园大门位于(5,0),向北走100m,到达熊猫馆.海洋馆位于(________,________)。
②大象馆位于(10,3)。
③狮虎山到熊猫馆和大象馆的距离相等.鹿苑位于(1,8),画出鹿苑到大门的路线。
6.在图中推出A(1,5)、B(2,3)、C(3,5)、D(4,3)各点,并依次连接起来。
它是一个什么图形?四、综合题7.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上图中平行四边形的其他三个顶点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出平行四边形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的图形。
(3)写出平移后的平行四边形的各个顶点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解答(1)请在如图的括号里用数对表示出三角形各个顶点的位置。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2)请你画出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的图形。
9.看图填空(1)图书馆的位置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在图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小天家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3)(3,3)这点在图上是________的位置。
(4)(9,2)这点在图上是________位置。
10.观察图,完成下面问题。
第2单元位置单元分析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能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以及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学生已经学会了在具体的情境中用行、列来描述物体的位置了,本单元的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已有的经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之后学习“图形与坐标”的内容打下基础。
教材首先通过呈现确定教室中学生的座位这一教学情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出学习内容。
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原有知识及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列”、“行”的含义及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
然后,要使学生明确如何用数对表示位置,结合学生的实际座位,将教学搬到现实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巩固。
教材除了从数的角度刻画点在平面上的位置,还有意安排了一些素材,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如例2的教学,在让学生明确方格纸上数对的含义时,教师应设法促进学生知识与经验的迁移,引导学生把例1中学习的列、行的概念和使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应用到例2中来。
同时要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加深学生对用数对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的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用“第几组第几个”的方式来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经验,但是学生对物体位置的描述还没有形成特定的规范。
因此,在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时应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和知识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将用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为用数学方法来确定位置,使学生养成用数学思考问题的习惯,培养其空间观念和意识。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数学思考: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到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图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情感态度: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章位置》单元测试卷(1)一.填空题(共8小题)1. 小红在教室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 4),她坐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
小丽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2. 李强坐在班上的第5列、第3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__,________);张红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 4),她坐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
3. 张强在班上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6, 5),是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他的同桌的座位也用数对表示,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也可能是或(________,________).4. 电影票上的“6排10号”记作(6, 10),那么“10排6号”记作________.5. 数对(5, 7)表示某一物体在第________行,第________列。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________往________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________往________数。
6. 在一次体操比赛中,小敏的位置是第四列,第九行,用(4, 9)来表示,那么小林站在第一列,第五行,用(________,________)表示,则(6, 7)表示该同学所站的位置是在(________,________).7. 看图填空。
(1)写出如图六边形ABCDE的A、D两顶点的位置。
A (________,________)D (________,________)(2)写出将六边形ABCDE向下平移3格后的C′、E′两点的位置。
C′(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8. 如图是某学校的平面图。
(1)教学楼的位置是________,食堂的位置是________.(2)(1, 1)表示的是________,(4, 2)表示的是________.二.我是小法官(共5小题)用数对(5, 5)表示位置,两个5表示的意义完全相同________(判断对错)数对(5, 6)和(6, 5)表示的位置是一样的。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同步练习《位置》练习题11、小红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表示,小军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小强和小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3题图4题图5、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6、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附:《位置》练习题11、小红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 ,4 )表示,小军坐在第1列第6行,用(1 ,6 )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 5 )列第( 2 )行。
2、小强和小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第1行),(2,7)表明王兵坐在第( 2 )列第(7 )行。
3、如下图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4 ,4 ),西瓜的位置记为(5 ,1 )。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5 ,1),C点用数对表示为(3 ,1 ),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
3题图4题图5、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 )6、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是,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4,3 )第2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第二单元位置常考易错题汇编(单元测试)(满分:100分,完成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满分16分)1.用数对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时,一般要用()个数据。
A.1 B.2 C.32.数对(3,5)和(5,5)表示的位置是()。
A.同一列B.同一行C.无法确定3.与点(6,3)在同一行上的点是()。
A.(7,3)B.(3,6)C.(6,6)4.观看演出时,妮妮的座位与轩轩在同一列,与磊磊在同一行,妮妮的座位用数对表示是()。
A.(6,1)B.(3,3)C.(3,4)5.若A点用数对表示为(3,5),B点用数对表示为(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直角D.等腰6.下图是中国象棋棋盘的一部分,若相在点(3,2)上,则兵在点()。
A.(8,3)B.(3,8)C.(1,3)7.方格图上一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的位置分别是A(3,3)、B(9,3)、C(6,6)、D (3,6)则这个四边形是()。
A.平行四边形B.长方形C.梯形8.如图,点A的位置用数对(3,4)表示,将点A先向左平移2格,再向下平移2格,平移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1,2)B.(2,2)C.(2,1)二、填空题(满分16分)9.欢欢和乐乐在同一个班级,乐乐的座位在第3列第4行记作( ),欢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6,8),他坐在第( )列,第( )行。
10.如图:B点用数对表示为(5,1),那么A点用数对表示为( ),C点用数对表示为( )。
11.聪聪坐在第6小组第4排,记作(6,4),在同样的规则下,明明坐在第3小组第5排就记作( )。
12.美羊羊的位置是(6,8),她坐在( )列( )行,喜羊羊坐在美羊羊正后方的一个位置上,喜羊羊的位置用数对表示( )。
13.小明买了两张电影票,一张票上的“11排5号”用数对记作(11,5),另一张票是同排7号,用数对记作( )。
14.五(2)班的次仁扎西坐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2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是( );卓玛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3),她坐在第( )行第( )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电子版学习资料(上册)第二单元位置课标要求知识技能:了解确定位置的一些基本方法。
数学思考:初步形成空间观念,感受符号的作用;会独立思考,体会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
问题解决: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愿意了解社会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信息,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课题第1课时: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的位置(教材19页例1)课标导航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知道在同一平面内,确定一个点的位置需要用到两个数,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理解数对中两个数是有序的,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正整数)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过程,在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3.让学生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背景,体会数学的价值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道理,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探究导航教学(学习)方法知识点:1.“列”“行”的含义及确定规则。
2.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3.知道数对中的两个数是有序的,即先列后行。
4.了解数对与位置的一一对应关系。
教学(学习)方法:1.结合课本情境图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情境图,根据一个同学的位置认识“列”“行”的含义及确定规则,学习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将情境图抽象为点子图,让学生学生经历从已有经验描述物体位置到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探索全过程,在观察、分析、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简洁性。
2.在“用数对表示已知位置”和“根据数对确定物体位置”的练习中深化对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的理解。
3.结合点子图,引导学生纵向、横向有顺序的观察同学座次及数对表示方法,在自主思考、小组交流、集体汇报中加深对数对中“列”“行”的含义的理解,得出结论: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则表示所在的列相同,第二个数相同表示所在的行相同。
五年级上册第二章位置
知识梳理
1、数对:由两个数组成,中间用逗号隔开,用括号括起来。
括号里面的数由左至右分别为列数和行数,即“先列后行”。
2、作用:一组数对确定唯一一个点的位置。
经度和纬度就是这个原理。
例:在方格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数对(3,5)表示(第三列,第五行)。
注:(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坐标表示列,y轴上的坐标表示行。
如:数对(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2)数对(X,5)的行号不变,表示一条横线,(5,Y)的列号不变,表示一条竖线。
(有一个数不确定,不能确定一个点)
3、图形左右平移行数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列数不变。
基础训练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3,4)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列第()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2,7)表明王兵坐在第()列第()行。
3、如下图3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西瓜的位置记为(,)。
4、如下图:A点用数对表示为(,),B点用数对表示为(,),C点用数对表示为(,),三角形ABC是()三角形。
第3题图第4题图
二、对号入座。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右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
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2、如右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 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
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ABC一定是()三角形。
A、锐角
B、钝角
C、直角
D、等腰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请你在右面的方格图里描出下列各点,并把这几个点顺次连接成一个封闭图形,你能发现什么?
A(2,1) B(7,1) C(4,4) D(9,4)
2、右图是游乐园的一角。
⑴如果用(3,2)表示跳跳床的位置,你能
用数对表示其他游乐设施的位置吗?请你写
出来。
⑵请你在图中标出秋千的位置。
秋千在大门以东400m,
再往北300m处
3、先写出三角形ABC各个顶点的位置,再画出三角形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后的图形△A'B'C',然后写出所得图形顶点的位置。
?
4、看图完成下面的问题。
⑴用数对表示位置,超市( , ),学校( , ),图书馆( , )。
⑵请你在图上标出游乐场(5,2)、地铁站(3,7)、医院(10,4)的位置。
1
2
3
4
5
6
9
8
7
11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图书馆
超市
学校
四、“开动脑筋”做一做。
小兵张嘎伏到敌人据点侦查情况如下图。
1. 用数对表示下列地点的位置。
北
司令部()弹药库()宿舍()
牢房()张嘎()
2. 在图中标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食堂(8,6)用○标出,粮仓(9,7)用☆标出,岗哨(5,0)用△标出,敌军司令斋藤(2,5)用◎标出。
3. 如果图中每个的距离代表50米,斋藤到司令部需先向()走()米,再向()走()
米;张嘎要去牢房救特派员刘燕同志,需先向()走()米,再向()走()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