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血平和麻醉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85.00 KB
- 文档页数:9
服用利血平的麻醉注意事
项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
服用利血平的麻醉注意事项
利血平属于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阻断性抗高血压药,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和心、脑等组织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达到降压作用。
患者对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非常敏感,容易发生严重低血压和心率减慢,椎管内麻醉尤其明显。
由于患者体内的儿茶酚胺被耗竭,麻黄碱和多巴胺等间接交感神经激动药的升压效果差。
麻醉期间使用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枢镇静,导致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因此,事先给予阿托品防止心动过缓,用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
由于受个体差异,麻醉不可预见的并发症及麻醉检测设备的影响,临床医生对于长期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包括服用其病史),最好做到术前7天停服,改换其他抗高血压药,以保证手术及麻醉安全。
(麻醉科)。
利血平与麻醉利血平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贮存,将囊泡中具有升压作用的介质耗竭,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和心、脑等组织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达到降压作用。
服用该药的病人对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非常敏感,术中很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故需特别警惕。
采用椎管内麻醉时,低血压反应则更为普遍,且程度也较为严重。
术中出现低血压,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格外慎重。
1,直接作用的拟交感神经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可发生增敏效应和引起血压骤升。
2,间接作用的拟交感药如麻黄素和多巴胺升压效应却往往并不明显。
有人建议使用甲氧胺小剂量分次给药,每次0.25毫克以提升血压至满意水平。
,(现代麻醉学)3,由于受个体差异,麻醉不可预见的并发症及麻醉检测设备的影响,临床医生对于长期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包括其服用病史),最好做到术前7天停服,改换其他抗高血压药,以保证手术及麻醉安全如急诊患者正在服用利血平,应选择全麻。
术中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适当扩容,必要时可以用去氧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直接激动药提升血压。
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包括: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等利血平明书 (摘要) 1,注意事项】1,利血平可能导致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2,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合用时,需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以防止血压过度下降,这对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重要。
7.正在服用利血平的患者不能同时进行电休克治疗,小的惊厥性电休克剂量即可引起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反应。
停用利血平至少14天后方可开始电休克治疗。
8.需周期性检查血电解质以防电解质失衡。
3.麻醉期间用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枢镇静,导致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虽然不需停药,但必须告诉麻醉师,事先给予阿托品防止心动过缓,用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
,2,【药物相互作用】与乙醇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加重中枢抑制作用;1.与其它降压药或利尿药合用可加强降压作用,需进行剂量调整;与β阻滞剂合用可使后者作用增强;2.与洋地黄或奎尼丁合用,大剂量时可引起心律失常;3.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使多巴胺耗竭,导致帕金森氏症;4.与间接性拟肾上腺素药如麻黄碱、苯丙胺等合用,可使儿茶酚胺贮存耗竭,抑制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5.与直接性拟肾上腺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等合用,可使之作用延长;6.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利血平和抗抑郁药作用均减弱;7.巴比妥类可加强利血平的中枢镇静作用。
利血平与麻醉利血平为肾上腺素能神经抑制药,可阻止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内介质的贮存,将囊泡中具有升压作用的介质耗竭,通过耗竭周围交感神经末梢的肾上腺素和心、脑等组织的儿茶酚胺和5-羟色胺达到降压作用。
服用该药的病人对麻醉药的心血管抑制作用非常敏感,术中很容易发生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故需特别警惕。
采用椎管内麻醉时,低血压反应则更为普遍,且程度也较为严重。
术中出现低血压,在选用药物治疗时应格外慎重。
1,直接作用的拟交感神经药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
可发生增敏效应和引起血压骤升。
2,间接作用的拟交感药如麻黄素和多巴胺升压效应却往往并不明显。
有人建议使用甲氧胺小剂量分次给药,每次0.25毫克以提升血压至满意水平。
,(现代麻醉学)3,由于受个体差异,麻醉不可预见的并发症及麻醉检测设备的影响,临床医生对于长期服用利血平的患者(包括其服用病史),最好做到术前7天停服,改换其他抗高血压药,以保证手术及麻醉安全如急诊患者正在服用利血平,应选择全麻。
术中密切监测血压和心率,适当扩容,必要时可以用去氧肾上腺素等交感神经直接激动药提升血压。
含有利血平成分的降压药包括:北京降压0号、复方降压片等利血平明书 (摘要) 1,注意事项】1,利血平可能导致低血压,包括体位性低血压。
2,当两种或两种以上抗高血压药合用时,需减少每种药物的用量以防止血压过度下降,这对有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重要。
7.正在服用利血平的患者不能同时进行电休克治疗,小的惊厥性电休克剂量即可引起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反应。
停用利血平至少14天后方可开始电休克治疗。
8.需周期性检查血电解质以防电解质失衡。
3.麻醉期间用利血平可能加重中枢镇静,导致严重低血压和心动过缓。
虽然不需停药,但必须告诉麻醉师,事先给予阿托品防止心动过缓,用肾上腺素纠正低血压。
, 2,【药物相互作用】与乙醇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加重中枢抑制作用;1.与其它降压药或利尿药合用可加强降压作用,需进行剂量调整;与β阻滞剂合用可使后者作用增强;2.与洋地黄或奎尼丁合用,大剂量时可引起心律失常;3.与左旋多巴合用可使多巴胺耗竭,导致帕金森氏症;4.与间接性拟肾上腺素药如麻黄碱、苯丙胺等合用,可使儿茶酚胺贮存耗竭,抑制拟肾上腺素药的作用;5.与直接性拟肾上腺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等合用,可使之作用延长;6.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利血平和抗抑郁药作用均减弱;7.巴比妥类可加强利血平的中枢镇静作用。
利血平与麻醉
本文由“徐医附院麻醉科”授权转载
高血压是麻醉科医师经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其中90%~95%为原发性,其余为继发性,据报道美国高血压人数为5000~6000万,但在进入手术室的每5例病人就有1例高血压。
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1.26%,约1亿人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病人术前一定要加以治疗和控制,HOT实验指出:血压低于138/83mmHg时,术中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故未控制的高血压是麻醉手术危险因素之一。
美国心脏病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在11月13日联合发布了更为严格的新版高血压指南,将高血压定义为血压超过130/80毫米汞柱(mmHg),取代以前首先由美国国家高血压指南(JNC7)定义、并为世界卫生组织和各国高血压指南认同的140/90mm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总之,利血平并不是手术麻醉的禁忌症,使用利血平降压患者的手术是否需要延期,应视具体情况而定,综合考虑患者病理病生情况,对手术的耐受性以及手术紧迫性。
对于基础情况差,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择期手术患者应请心内科会诊,调整降压药物,延期手术。
这类患者的麻醉重在麻醉前准备,麻醉科医师应对这类患者高度重视,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告知风险,术前备好抢救药物及做好监测措施,术中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尽量避免低血压,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做到准确预测和积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