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飞天梦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8.87 MB
- 文档页数:75
中华民族飞天梦的资料中华民族飞天梦,也称为“中华飞天梦”,是一种源自中国文化的传统创意,它蕴含着中华民族追求自由、自由和平、发展和财富的理想和心愿。
这一理想源于古代中国社会,最初最重要的出现在古代传说中,弥补人们的内心渴望。
关于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当时已有众多著名的士大夫,如李斯、韩非子、庄子、老子等,都力图宣扬自由自在、发展财富的理想。
在儒家的思想影响下,中华民族飞天梦得以发展,更加完善,以促进中华民族改革发展和实现繁荣昌盛。
在中国历史上,中华民族飞天梦一直得到鼓励,自春秋时期起,就不断宣扬自由自由、发展财富的理想,促进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
例如,宋朝的魔戒计,明朝的武夷航空梦,以及清朝的西洋交流,都是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实际行动,但中国历史上传奇般的飞行梦想,如长安理想航空机、独角金刚宇宙船等,也可以追溯到古代,这增强了中华民族神话传说中的飞天梦想,令人对自由与平等充满向往。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飞天梦不仅在传统文化中激发出无数精彩梦想,而且在现代技术和科学发展中也显示出了崭新的生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科学研究活动的发展,使中国的航天科学和技术得以发展,开创了“中国航天梦”的美好前景。
此外,在现代社会,遍布全国的太空站、火星站、月球站、国际空间站等科学课程,也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体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梦的精彩与未来。
总之,中华民族飞天梦是一种灵魂深处的向往,是中华民族追求自由、自由和平、发展和财富的理想和心愿。
从古代至今,它不仅在中国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现代技术和科学发展中展现出无穷的潜力,为中华民族改革发展和实现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关于飞天梦的故事你知道吗?飞天这个梦想啊,那可是从老早以前就扎根在人类的脑袋里了。
在古代,咱中国人就特别浪漫地想象着飞天。
传说里有嫦娥奔月,那嫦娥仙子吃了仙丹,就飘飘悠悠地飞到月亮上去了。
月亮上有啥呢?有玉兔,还有广寒宫。
这故事虽然是神话,但你看,这就是咱祖先对飞天最初的幻想。
还有万户,这老兄可真是个猛人。
他把自己绑在椅子上,椅子周围绑满了烟花似的火箭,就想着一飞冲天呢。
结果嘛,虽然他失败了,但是他这种敢于尝试的精神,那可是给后来的飞天梦开了个头,就像在黑暗里点了一盏小火苗。
再看看西方,古希腊也有伊卡洛斯的故事。
这小伙子和他爹用蜡和羽毛做了翅膀,想要飞向太阳。
结果他不听爹的话,飞得离太阳太近了,蜡被烤化了,翅膀散了架,最后掉进海里。
这故事虽然是个悲剧,但也说明西方老早就向往着天空了。
时间来到近代,飞天不再只是神话传说了。
那些科学家们开始正儿八经地琢磨怎么把人送上天。
一开始啊,飞机被发明出来了,人能在大气层里飞了,这可把大家乐坏了。
但这还不够,天空之上还有浩瀚的宇宙呢。
于是,美苏两个大国就较上劲了。
苏联首先把加加林送上了太空,这加加林可就成了第一个看到地球全貌的人类。
那时候的他啊,就像一个超级英雄,坐在那个小小的宇宙飞船里,绕着地球转圈圈。
美国一看可急眼了,也拼命搞航天。
后来美国的阿姆斯特朗登上了月球,他那句“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那可真是震撼全世界。
你想啊,人能站在月球上,就像从自家院子一下子跳到了隔壁星球,多牛啊!咱们中国呢,航天事业起步虽然晚了点,但那发展速度就像火箭一样蹭蹭往上蹿。
从东方红一号卫星在太空唱响东方红,到神舟五号载着杨利伟进入太空,咱们中国人也开始在太空里留下自己的脚印了。
现在啊,咱们的嫦娥号在月球上探索,天问一号去火星溜达,空间站也在建设当中。
咱们的宇航员在太空里做实验、给我们讲课,感觉就像在太空里安了个家一样。
这飞天梦啊,从古代的神话传说,到如今的太空探索,就像一场超级精彩的大冒险。
飞天梦概要:《飞天梦》是一部寓言式的文学作品,通过讲述一个小女孩在梦中飞翔的故事,探索人类对自由和梦想的渴望。
本文将通过对作品中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分析,探讨作品所传达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导言:《飞天梦》是一部以小女孩为主人公的寓言故事,通过描述她在梦中飞翔的经历,传达了人类对自由和梦想的追求。
这个故事受到了许多读者的喜爱,因为它给人带来了一种奇幻和激动人心的体验。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飞天梦》所揭示的主题和深层含义。
主题:自由是《飞天梦》的主要主题之一。
通过小女孩在梦中自由翱翔的场景,作者将自由与飞翔联系起来,并表达了人类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
作品中,小女孩在梦中逃离了日常生活的束缚,解放了自己的翅膀,实现了自由自在的飞翔。
这种自由不仅体现在物理层面上,更是一种内心的解放。
通过描述小女孩的飞翔,作者告诉读者们,只有敢于追求梦想并勇敢地追逐,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自由。
另一个主题是梦想。
小女孩的飞翔是她心中的梦想。
她渴望自由地翱翔在天空中,追寻那种自由的感觉。
通过小女孩在梦中飞翔的经历,作者向我们传达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人类的梦想是无限的,只要我们敢于追逐梦想,就有可能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限制和束缚,但只要我们坚持梦想,就能找到实现梦想的途径。
深层含义:《飞天梦》所传达的主题之一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在这个故事中,小女孩通过梦中的飞翔体验,深刻认识到了自由的可贵。
这个故事让读者思考自己对自由的理解和追求,并反思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和限制。
通过小女孩勇敢追逐梦想的经历,作者呼吁我们要敢于追求自己的理想,不要被现实所限制。
另一个深层含义是关于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对立。
小女孩的飞翔只是一个梦境,它是她想象力和内心力量的表达。
但同时,作者也在暗示我们,梦想和现实之间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通过对小女孩的梦境的描绘,作者在告诉我们,梦想可以是我们追逐现实的动力。
只有敢于梦想,并勇敢地去追求,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国人的飞天梦] 人类飞天梦想的故事中国人的飞天梦由来已久。
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鲁班就开始削竹制鸟,上天后可以三天三夜不下来。
到了汉代,张衡也是著名的木鸟制作家。
此后,据说是刘邦的大将军韩信发明了风筝。
风筝是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借助于空气上升力飞行。
直到14世纪风筝才传入欧洲,可以说是现代飞机的鼻祖。
与此同时,张衡、祖冲之、郭守敬等人通过对天文的不懈观察和推算,为后代的航天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流传至今的许多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例如嫦娥奔月、敦煌壁画中的神女飞天、《西游记》里的天兵天将等,无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想象力以及对外部宇宙世界的神往。
古书记载,一年中秋节,唐明皇在后宫和妃子们饮酒,很是郁闷不乐。
众人忙问何故,唐明皇感慨道:“都说月宫里有仙子,美妙绝伦,可惜我虽为天下君王,也无缘看到!”这时,席间一位姓罗的道士笑盈盈地接荐道:“只要皇上愿意,这又有何难呢?”只见他举起手中的拐棍往空中一划――果然,唐明皇眼前一亮,一条银色的“天梯”自天而降,直通“月宫”。
唐明皇大喜过望,顺着“天楼”轻松地走进了“广寒宫”。
只见嫦娥仙子与白衣仙女们正载歌载舞,迎接他的到来。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
虽然只是罗道士与宫廷乐师头领李龟年联手导演的一出“舞台剧”,但人们对宇宙神秘世界的向往却是不争的事实。
不过神话毕竟不是现实,目前只有火箭才能把人送上太空。
以此为标准,最早的载人航天应是约600年前的万户飞天。
美国火箭学家赫伯特・S・基姆(Herbert・S・Zim)在1945年出版的《火箭和喷气发动机》(RocketsandJets)一书中提到,“约当14世纪之末,有一位中国的官吏叫万户,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
他把自己捆绑在椅子的前边,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
然后叫他的仆人同时点燃47枚大火箭,其目的是想借火箭向前推动的力量,加上风筝上升的力量飞向前方。
”但缺少科学技术的“飞天”之举只能换来悲壮的回忆,万户的血肉之躯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得粉碎。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知识清单自古以来,人类对天空的向往从未停止。
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到万户飞天的勇敢尝试,中国人的飞天梦历经了数千年的沉淀与积累。
而在现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终于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梦想。
一、飞天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飞天的神话和传说,如嫦娥奔月,展现了古人对天空的美好想象和向往。
而在明朝,万户试图利用火箭将自己送上天空,虽然他最终失败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的勇气和探索精神却为后人所敬仰。
近代以来,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几乎是从零开始。
但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们逐渐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二、重要的里程碑事件1、“两弹一星”工程“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成功和人造卫星的发射,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科技实力。
2、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研发和不断改进,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具有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能够将各种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
3、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2003 年 10 月 15 日,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自豪感。
4、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启了中国的月球探测之旅。
它实现了我国首次绕月飞行,获取了大量关于月球的科学数据。
5、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的发射和成功对接,为我国未来的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它的在轨运行,让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三、航天科技的关键技术1、火箭推进技术火箭是将航天器送入太空的关键工具,其推进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接关系到航天任务的成败。
我国在液体火箭发动机和固体火箭发动机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2、航天器轨道控制技术精确的轨道控制是航天器能够准确到达预定位置并完成任务的关键。
中华民族飞天梦的资料中华民族一直拥有一个编织着梦想与追求的蓝图,这个蓝图就是中国人民对于飞天事业的执着追求,而飞天梦的实现却是一步步实现的。
下面,就让我们来一步步地看看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历程吧。
第一步:探索空间的开始在1956年,一个名叫清华之光的人工卫星成功发射,这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入探索空间的历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科学家们积极探索各种卫星技术,尝试一步步创造属于自己的航天技术。
第二步:火箭技术的突破很快,中国开始探索各种火箭技术,这包括液体燃料发动机以及各种火箭结构设计和制造方法。
日复一日的尝试,让中国火箭技术取得了日渐显著的进展,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已经掌握了自己的技术路线,成功实现了运载人造卫星发射的目标。
第三步:载人航天技术的进化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已经跨越了进入太空的门槛,开始要探索更远的载人航天技术了。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科学家们开始研究各种载人飞船的技术,积极探索各种安全及适应性措施,包括飞船的设计、建造和发射。
最终,中国试图探索如何在太空中安全地维持常态性生活,并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太空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建设太空站在中国成功发射天和号空间实验室后,中国决定展开一项广泛的太空计划,即建设一座属于自己的太空站。
该计划的目标是探索人类在太空生活的各种技术以及在更远的未来有关太空开发的一切可能性。
中华民族的飞天梦也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深入的实现。
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发展可以说是稳步前行,执着追求极致,而在这样的追求中,中国也逐渐成为一个太空强国。
在这一长达数十年的探索路上,中华民族秉承自己的坚定信仰,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刻苦精神,为人类探索太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虽然距离中华民族飞天梦的最终实现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华民族将始终秉承自己的执着追求,用智慧和勇气创造更丰富、更美好的未来。
飞天梦的发展历程飞天梦是人类长久以来的追求和探索,它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科技和文明发展的历史。
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到现代人类探险太空,飞天梦在人类心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介绍飞天梦的发展历程,探究它对人类的影响和意义。
一、从神话传说到科学探索神话和宗教文化一直是人类探索飞天梦的动力源泉。
在古代希腊神话中,伊卡洛斯就用自己制作的翅膀飞向天空,体验了一段极其幸福的时光,但最终因为过度自信而坠落。
古埃及神话中的“日神”拉的搭载着太阳,以飞行的方式行驶在天空中。
古老的印度教文化中,传说存在天神固拉,他可以乘坐巨鸟通行于天空之间。
早期的人类无法理解这些神话和传说,但它们启示人类可以探索天空和太空。
18世纪初,人类首次搭载氢气球实现飞行。
1783年,蒙哥弗利父子在法国首次成功地让一只大型氢气球升空。
后来,随着人类科技的进步,飞机、火箭等飞行器的出现,人类开始真正实现了大规模的飞行和太空探险。
1957年苏联发射了“斯普特尼克1号”,宣告了人类进入航空、空间领域的时代。
二、探索的不断深入拓展20世纪末,人类对太空的研究和探索的成果愈发显著。
1969年,阿波罗11号太空船成功实现了载人登月任务,这次任务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探险之一。
随后,人类探索太空的频率和范围也不断扩大,载人航天飞行、实验室模块和空间站的建设、卫星探测等都在不断突破。
2018年6月,中国首艘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已在轨运行了6年,中国也开展了亚洲第一颗主动式天基中继通信卫星试验等重大任务。
未来,人类探索太空的规模和深度还将不断拓展,包括建立人类类地居住环境,太阳系内外星系的探索,以及探索人类起源和宇宙起源等领域。
三、挑战与机遇飞天梦的发展史是一系列人类智慧与与技术创新的历史,它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从科技上来说,航空航天领域的发展已经为人类提供了各种设施和品质,例如通信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
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故事在中国,有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梦想,那就是飞天梦。
这个梦想源于古代人民对天空的向往和探索,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演变为现代的中国航天事业。
作为中国航天人,他们的飞天梦是怎样的呢?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讲述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王亚平的女航天员。
她是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航天员,也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最终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飞天梦。
王亚平从小就对宇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一次观看神舟五号发射直播时,她被深深地吸引了。
从此以后,她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宇航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她进行了长期艰苦的训练和准备。
在训练过程中,她克服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挑战,如超重、失重、高强度等。
她还学会了使用各种仪器设备进行科学实验和技术操作,这些都为她执行太空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执行太空任务期间,王亚平表现出了出色的能力和素质。
她在太空中进行了多次科学实验和技术操作,并成功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此外,她还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亚平的成功不仅代表了她个人的努力和成就,也彰显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中国航天人在追求飞天梦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创新进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中国的航天奇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航天的实力和风采。
总之,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是一个充满艰辛和奋斗的故事。
在这个梦想的驱动下,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创新进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未来,我们相信中国航天人将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中国人的飞天梦历程
中国人的飞天梦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近代史。
当时,中国人开始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也开始关注飞行技术的发展。
1921年,中国的航空先驱之一、著名机械工程师李祖桐建立了中国第一家航空学校。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进入航空科技领域。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开始大力投资航空事业。
1958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
随后,中国陆续发射了多颗卫星,并在1980年代开始研制载人航天技术。
1992年,中国开始进入载人航天时代。
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位中国人进行的载人航天任务,并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任务的国家。
2011年,中国成功发射了首颗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并在2016年成功发射了天宫二号。
中国还计划在2022年左右完成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今天,中国已成为航空航天技术领域的重要力量之一。
中国的飞天梦不断向前迈进,不断推动着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 1 -。
中国人的飞天梦历程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飞翔的梦想。
在古代,人们就开始模仿鸟类飞翔,尝试用羽毛和竹子制作飞行器。
明朝时期,郎世宁发明了“九转飞行器”,用来模拟飞行,成为当时的一大奇迹。
到了现代,中国开始了航空事业的探索。
1951年,中国第一架自主研制的飞机——“初一型”成功试飞。
随后,中国陆续研制出了多款民用和军用飞机,如歼击机、运输机、教练机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国开始了航天事业的探索。
1956年,中国成立了第一个航天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院,开始进行航天技术研究。
1970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亚洲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国家。
之后,中国陆续实现了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站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
2013年,中国成功将“嫦娥三号”着陆器送上月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成功进行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2016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成功完成,三名航天员在太空中进行了30天的科学实验。
如今,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并且逐渐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未来,中国将继续努力,实现更多的航天科技突破,为世界的科技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中华民族飞天梦的资料
中华民族飞天梦是中国2000年以来的一场革命性运动,旨在使中
国人民进入航天时代、开拓中国的航天事业。
中华民族飞天梦的宣言
是希望每个中国人都有参与航天事业的机会。
这项运动始于2000年6月19日,当时前总统邓小平指示中国航
天科学技术委员会及相关机构,要将“中国人的航天乌托邦”这一民
族夙愿放在第一位,制定中国航天发展规划。
2001年1月,中国航天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式发布《航天统一战略》,明确提出“自主创新、建设民族航天技术”的口号,启动中华民族飞
天梦运动。
2002年4月25日,中国首次发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中国的载
人航天事业顺利发展起来,中国逐步实现飞天梦想。
从此行星、月球
及其他太空就成了中国人可以梦想自己踏上去的地方。
2003年4月27日,中国搭载神舟六号发射,实现中国航天科学技
术委员会制定的航天发展规划,完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整个过程。
随后,中国不断深化载人航天科技,发射多次地球轨道试验任务,于2007年发射神舟七号,2008年发射神舟八号,2009年发射神舟九
号等等。
2016年,神舟十一号和神舟十二号的发射,让中国的载人航
天梦充分发挥出来。
2019年11月23日,由神舟十三号负责的中国航天员登上太空,
实现中国第一次太空站空间行走,中华民族飞天梦也在此次任务中得
到进一步实现,壮大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声誉。
中华民族飞天梦在未来也会得到更多实现和发展,中国的航天事
业也将不断发展壮大,使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成真。
人类飞天梦一、航空、航天、航宇的区别二、航天简史三、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四、美苏中载人航天五、太空资源六、美俄中航天发展计划一、航空、航天、航宇的区别航空:指飞机在地球附近大气层中飞行。
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认为:宇宙航行应划分为两个阶段,航天:第一阶段是在太阳系内活动;航宇:第二阶段是到银河系乃至河外星系活动。
二、航天简史1、世界航天简史(1) 从幻想到科学中国古代火箭科学幻想作品的启迪•开普勒是最早撰写太空科学幻想小说的作家。
他的作品《梦游》描述了人飞渡月球的情景。
•17世纪法国的德贝尔热拉克最富有想象力。
他在《月球旅行》一书中设想了多种推进方法,包括火箭和利用太阳能的喷射推进器。
•19世纪60年代这类作品再度兴起,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产生的影响更为广泛。
(2)克服地球引力的努力①航天先驱者: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世界上第一次液体火箭的飞行试验1919年美国的戈达德博士在《到达极大高度的方法》论文中提出了火箭飞行的数学原理,指出火箭必须具有7.9 km/s速度才能克服地球的引力。
他认为只有液体火箭才能提供航天所需的能量,1926年3月16日他制造的液体火箭首次飞行成功,达到12米高,56米远。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液体火箭的飞行试验,而戈达德也就成了液体火箭的实际创始人。
②V-2火箭的历史作用德国于1942年10月3日首次成功发射V-2导弹,飞行180公里。
它是历史上的第一枚弹道导弹。
V-2 在工程上实现了20世纪初航天先驱者的技术设想,对现代大型火箭的发展起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V-2火箭的设计是人类拥有的第一件向地球引力挑战的工具,成为航天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航天新纪元•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为了赶在美国之前发射卫星,前苏联决定将原计划确定研制的卫星暂时推迟,改为先发射两颗简易卫星。
1957年8月21日,P-7洲际导弹首次全程试射成功,同年10月4日,前苏联用―卫星‖号运载火箭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
第一课人类的飞天梦作者:明德小学张相虹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以及热爱的情感;2.了解人类的飞天梦实现的过程,学习前人对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1.人类最早的飞天梦向往飞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望。
在国外最早的传奇神话中,只有神仙会飞行。
这一点由史前壁画中带翼人即可窥见一斑。
在埃及神话中,有类似的图像。
在古亚述神话和希腊神话中还可看到会飞的牛和马。
这些动人的故事,朴素地反映了古人对探索天空奥秘、揭示未来的神往。
但是,在科学技术十分落后的时代,人们无所凭借,只能以神话来表达意愿。
不论故事多么动人,除了幻想,还是幻想。
古人向往飞行,认为长了翅膀的东西就能飞行。
人要是想飞,就应该学鸟的样子,也长出两个翅膀来。
鸟儿有一对灵巧的翅膀,可以扑腾上天。
因此传说中的飞行大都是借助了翅膀的。
代表形象便是那个赤裸着身子,蒙着眼睛,手执弓箭的小男孩丘比特,他身后的一对肉翅使他能成天飞来飞去,用金箭射穿世俗的心。
同样的,西方神话中的天使们都有这么一双翅膀。
中国神话里也有类似的形象,唤做“翼民”,他们身长五尺,头长也是五尺,一张鸟嘴,两个红眼,一头白发,背生双翼,浑身碧绿。
显然翼民不及小爱神可爱,而且他们飞得不高,顶多也就离地二丈而已。
如果不能长出翅膀,借助人工翅膀便是另一条出路。
古希腊最著名的一个神话中关于有蜜蜡粘成的翅膀的传说。
传说克里特王弥诺斯的王后帕西维与一头白毛公牛产下了人身牛头的怪物弥诺陶诺斯,克里特王命令巧匠代达罗斯建造了一座迷宫将怪物囚禁其中。
迷宫完工后,代达罗斯和他的儿子伊卡洛斯被监禁起来,代达罗斯于是使用蜜蜡和羽毛制成了两副翅膀,和儿子一起逃出了监牢。
然而当他们飞越爱琴海时,年轻气盛的伊卡洛斯不听父亲的劝告执意飞近太阳,最终蜡融翅断,伊卡洛斯坠海而亡。
如果真有此事,这便应是最早的空难了。
更精巧的人工翅膀便是翼衣。
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的能工巧匠韦兰铁匠便曾打造过一副金属翼衣,并穿上它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