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工新机场建设部署策划PPT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14.13 MB
- 文档页数:20
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工程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1编制依据(1)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提供的设计施工图及其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文件。
(2)北京市勘察测绘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测量定位控制坐标成果及工程水准成果表。
(3)国家建筑安装施工与验收规范、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4)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与城建集团总公司签订的“新航站楼施工总承包合同” 。
(5)首都机场扩建指挥部下发的关于“新航站楼工程设备、材料采购”的通知。
(6)首都机场扩建工程领导小组、扩建工程指挥部对新航站楼工程分部工程施工及交工时间的要求,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领导对本工程的有关要求。
新航站楼是一项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而且建设单位采取工程分步发包的招标方式,北京城建集团总公司对新航站楼主体结构、装修装饰及安装工程实行总承包。
1.2工程概况首都机场新航站楼位于北京顺义天竺乡境内,毗邻现正运行的首都机场候机楼,中央大厅西侧外墙距原有候机楼约454m。
新航站楼工程为国家“九五” 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中的核心项目,建筑总面积为32.7 万㎡,是我国最大的机场航站楼。
首都机场目前严重超负荷运营,现使用的候机楼原设计旅客年吞吐量为870 万人次,而1995年实际旅客吞吐量为1500万人次,预计2005 年旅客吞吐量将达3500 万人次。
建设新航站楼是满足国家对外交流和民航运输业发展的需要,新航站楼建成后,设计高峰小时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 万人次,将能满足2005 年的运营需要。
新航站楼建成后具备国际水准,在使用功能和建设标准上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在总体方案设计、工艺流程设计和主要设备及装修材料使用上均采取国际招标形式进行。
新航站楼设有36 个飞机泊位,可同时停靠36 架飞机,其南、北、东三侧均为停机坪,中央大厅西侧与一号桥相连。
中央大厅西侧地下二层与东西向的地铁通道相连。
楼内配有办票柜台168 个以及自动分检系统、行李安全检查和人身安全检查系统、离港控制系统、航班信息系统、广播音响系统及时钟系统、电视监控系统、气象终端、楼宇自动化控制、内部通讯系统、公众自动问讯系统及登机桥、自动步道、自动扶梯等。
北京新机场施工方案最新介绍本文档将介绍最新的北京新机场施工方案,包括项目概述、设计要点和施工进度等内容。
通过阅读本文档,你将了解到北京新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情况。
项目概述北京新机场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
项目包括建设一座现代化的综合交通枢纽,包括航空、铁路和公路等交通方式。
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将达到数百亿元人民币,预计将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
新机场将成为中国航空业的重要枢纽,提供更多的航班和航线,方便国内外旅客的出行。
设计要点规模和布局北京新机场的总建筑面积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拥有多个航站楼、跑道和停机坪。
机场的规模将可以同时处理数百万旅客和货物。
机场的航站楼将采用现代化的设计,旨在提供舒适便捷的旅行体验。
航站楼将配备各种设施和服务,包括商店、餐厅、休息区和会议中心等。
绿色建设北京新机场将采用绿色环保的建设理念,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设计中将考虑节能、减排和回收利用等措施,以确保机场的可持续发展。
机场周边将种植大量的绿化植物,以改善空气质量和视觉效果。
同时,机场将建设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和运营设备的冷却等用途。
先进技术北京新机场将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以提高机场的安全性和效率。
例如,机场将引入智能化的安检系统,使用人脸识别和物体检测技术,加强对旅客和货物的安全检查。
此外,机场还将建设具有自动化控制功能的航空交通管理系统,以确保飞机的安全起降和航线的有效管理。
施工进度目前,北京新机场的施工已经开始,并按照计划顺利进行。
以下是项目的主要施工进度:1.土地清理和平整:已经完成80%,预计将于今年底完成。
2.建筑结构施工:已经完成20%,预计将于明年初完成。
3.设备安装和调试:计划于明年中期开始,并预计将于明年底完成。
4.内装和装饰:计划于明年底开始,并预计将于后年初完成。
总体而言,北京新机场的施工进度良好,预计将按计划完成并投入使用。
结论北京新机场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将对航空运输业和旅游业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首都机场T3B航站楼关键施工技术北京建工集团首都机场工程经理部副总经理冯贵宝一、概况(一)工程概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航站楼T3B工程建筑面积387057㎡,地下二层(局部三层)、地上三层,工程东西宽765m,南北长940m,整体呈“Y”字型。
工程主要结构形式:基础采用桩基及筏板基础,地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地上为混凝土框架结构及巨型钢管柱结构,外围护采用玻璃幕墙与金属板,屋顶为抽空三角锥混合节点网壳结构,屋面为多曲面金属屋面板。
地上建筑功能,首层主要为远机位出发层,国际旅客的行李处理系统,机坪服务设施,机电设备用房等,二层为国际出发大厅、商业区及园林景观,三层为国际到达层。
地下建筑功能主要为国际旅客行李机房,货物的装卸区和储藏空间,预备连接T1、T2的捷运系统站台及各类机电用房。
(二)新技术应用情况建设部10项新技术10大项46小项均在本工程中得到应用,具体应用技术不详述。
二、主要施工技术(一)钢管柱安装施工技术1.钢管柱工程简介屋顶网壳由124根钢管柱支承,分为两种,一种为垂直钢柱,一种为斜梭形钢柱。
28根钢管直柱分布在核心区,分别生根于一、二层结构顶板上,此部分钢柱最大直径为3027mm,最大重量为86.3t,最大长度为38.095m;22根钢管直柱分布在南指廊中间跨的两侧,生根于-6.3m的结构底板上, 此部分钢柱最大直径为1860mm,最大重量为63.2t,最大长度为29.832m。
74根钢管斜柱(向外倾斜14.5°)生根于基础底板上,此部分钢柱最大直径为1240mm,最大重量为121t,最大长度为29.376m。
钢管柱钢材采用Q345GJC及Q345C。
整体轴测图如下图:2.安装难点(1)核心区面积大,巨型钢柱,立面梯型,构件长,重量大。
管柱直径大,最大直径为3027mm,单根柱最重可达86.3t,分节后单节重量可达45.884t,长度最大为38.095m;钢柱距外侧最远距离为108m,最近距离为18m,安装难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