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 格式:ppt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52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日积月累汇总【语文园地一】忆江南 [唐]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译文:江南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春天的时候,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语文园地二】邯郸学步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刻舟求剑画蛇添足杞人忧天井底之蛙杯弓蛇影【语文园地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雅人四好:琴棋书画花中君子:梅兰竹菊中医四诊:望闻问切【语文园地四】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鸣的黄鹂。
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语文园地六】轻诺必寡信。
《老子》失信不立。
《左传》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小信诚大信立。
《韩非子》【语文园地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语文园地八】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译文: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放。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惋惜,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1.古诗三首绝句 [唐] 杜甫(fǔ )迟日江山丽,(沐浴在春光下的江山显得格外秀丽,)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泥融飞燕子,(泥土随着春天的来临而融化变得松软,燕子衔泥筑巢,)沙暖睡鸳鸯。
(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春江水暖鸭先知。
(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蒌蒿满地芦芽短,(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正是河豚欲上时。
(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重难点: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5课时。
教学过程:口语交际:介绍家乡景物教学目标:1、能抓住特点、有顺序、较具体地介绍家乡的景物;把话说完整,并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打动别人。
2、仪表自然大方,乐于与人交谈;养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习恰当评价别人的话。
3、与人交流注意使用礼貌用语;说话时语气和善,态度诚恳。
教学重点:用不同的方式介绍家乡的景物。
教学难点:把家乡景物的特点说具体。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1、【课件播放歌曲:《谁不说咱家乡好》】听过这首歌曲吗?这首歌曲介绍了什么?(这首歌曲介绍了家乡山青水秀,是个美丽的地方)那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介绍介绍我们的家乡呢?我们的家乡美吗?是啊,谁不说咱家乡美?咱们的家乡有著名的风景区——【课件出示:金口大峡谷、大瓦山湿地公园等图片】,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景区内的山【课件出示:奇、秀、险】,水【课件出示:静、清、绿】,自然美景魅力无限……那我们今天就来介绍家乡景物【课件出示:介绍家乡景物】。
看了题目后,谁来说说我们可以介绍家乡的什么?【课件出示:风景、特产】2、游戏:名胜物产大竞猜同学们,老师考考你们的智慧,我们来个家乡名胜特产大竞猜【课件出示:名胜特产图片】,学生轮流竞猜。
二、创设情境,切入主题1、同学们,老师的一个香港朋友就要从远方慕名而来了,我想好好地接待他,可是,究竟应该带他到哪儿游玩,再送他些什么特产好呢?众人拾柴火焰高,快帮我出出主意,该带香港朋友去哪一处景点观赏,送他些什么特产呢?为什么?请大家先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主备:陈国夏推进组长:赵芳慧行政组长:陈国夏副校长:黄俏红教学内容:园地一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习补充问题和提出问题,学习评价别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自己的家乡和他人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和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1、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习补充问题和提出问题。
2、学会抓住特点进行观察,有顺序、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
教学难点:有顺序、生动地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
知识链接: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
经典链接:凉州词(又名:《出塞》)唐王之涣(688─74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5’)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二、学生完成导学案。
(10’)三、展示。
(20’)1、分组合作、精彩展示、精讲点拨。
小组时间展示任务分工、合作教师点拨、总结每个小组推选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每位发言的同学限制在每个同学在小组内读自己提前写的介绍家乡的片段,选出最好的发言。
教师提出要求:(每个人轮流叙说,讲自己家乡的美景。
我说时,声音要清晰,让大家听得清楚;同学介绍时,我要认真地听,可以互相补充,也可南宁市衡阳路小学三年级语文学科教案介绍自己的家乡两分钟之内以提问,但是要等别人说完一个意思再插话)每当一个同学介绍完,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多方位的点评。
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选1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精选13篇)三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以家乡景物为内容进行口语交际,要讲清景物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2、写出家乡景物的特点,并展开丰富的想象。
3、能自己发现一些词语的特点,积累由意思相反的单音节词组成的词语。
4、积累量词和成语。
会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5、学习在阅读中积累语言,随时记录。
课前准备: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篇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词语卡片课时安排:五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我门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二、明确说与听的要求: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如有小朋友提问,应耐心解答他们的提问。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三、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四、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五、布置在生活中的交际。
请父母或其他长辈介绍一处家乡景物。
第二、三课时习作--、激发兴趣,导入主题师:小朋友,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你们的介绍,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这次习作就请小朋友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二、自主习作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了解全班习作的情况。
第四课时修改习作一、指名读习作,师生评议。
可选2—4篇各具特点的习作,扣写得比铰清楚的,想象较丰富的,并加上传说的,或者存在带有共性的缺点。
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一、设计意图上学时,读到“陌头杨柳黄金色”这样的诗句,总觉得不可理解,以后经过细细观察,才终于明白杨柳刚萌出的叶芽,远望过去真是一片金黄。
因此,我也更深地理解了“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语)的含义。
人教版国标本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春天里的发现。
因此,教学在本单元应尽力让学生学会观察,在观察中有所发现。
在语文园地之一,除了“读读认认”外,其他的环节都是紧紧围绕着单元主题的。
在教学设计中,我自然地围绕主题把“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宽带网”这几个环节串联起来(展示台已分解穿插在课前、课中和课后),牵引学生去探寻春的秘密,去领略春的绝世姿容。
“读读认认”的设计看似为了扣上主题,拔高难度,但识用结合,既可以巩固字词,又可以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同时也升华了本次学习的主题──春天无处不在!二、学习目标1.积极地走进春天,寻找春天,领略春景,快乐地和同学交流对春天的新发现。
2.用上优美的词语和有关句式赞美春天,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赏春联、背春联,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4.收集、展示与春天有关的信息资料,与同学共享快乐。
三、课前准备1.:有相似特点的春天景物和春天美景音像(可自拍)以及有关春天的歌曲。
2.信息资料:春天的古诗、对联,有关春的名著,关于春的成语以及有关花的词语、诗词、故事等。
3.把收集到的资料在教室里提前展示,欣赏名著,例《春日》(威廉·柯贝特)、《春日序曲》(陈敬容)、《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春》(朱自清)等。
4.了解春天里有哪些花。
5.组织春游,提醒学生要有所发现。
四、教学过程(一)踏进春的大门“冬天即将过去,春天还会遥远吗?”春天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季节啊!每当春天到来的时候,“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今天就让我们睁大眼睛,敞开心扉,和春天来个约会。
(出示课题)──搜索春的姿容。
语文园地一悠悠江南景款款江南情------《忆江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忆江南》是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中的一首古诗。
《忆江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诗人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的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本文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江南自然风光之美,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同时积累古诗词名句,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增加文化积淀。
三年级的学生第一次接触词这种体裁,教师可以做简单介绍。
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基础,对作者描写的江南美景能够欣赏,对作者对江南景色的赞美之情可以理解,但都是粗浅的认识,透过短短27个字,理解江南景色的特点和作者的江南情怀,对学生确属不易。
所以教学中,分层次逐步推进深入的朗读欣赏就显得尤其重要。
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体裁。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
3.理解词的意思,想象词所描绘的画面。
4.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感情朗读,读出词的韵味,理解词的意思。
2.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介绍白居易其人,展示白居易的作品导入。
2.诵读感知,初识“江南好”。
1)解读题目“忆江南”中的“忆”字。
2)出示赞美江南的古诗句,初读感知江南美景。
3)出示古诗,再读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词和诗的不同。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另外一种文学体裁——“词”,因为句子的长短不一,所以我们又叫它长短句。
3.词句赏析,品味“江南好”。
1)出示地图,帮助学生了解“江南”的地理位置及其环境特点。
2)出示江南美景图,欣赏江南美景,学生可用词或句子形容看到的美景,扣住“好”字。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课堂笔记语文园地一是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对“攻防心理”进行认识和了解。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一、攻防心理的概念攻防心理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角色和立场,以攻击或防御的心态和方式来应对事件和问题。
二、攻防心理的原因1. 自我保护心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在互动过程中存在不信任、误解、冲突等问题,为了自我保护,人们会采取攻击或防御的方式。
2. 利益冲突:在争夺资源、地位、利益等方面,造成了个体之间的利益冲突,也会导致攻防心理的出现。
3. 恐惧心理:对未知的事物、情况和人造成了不安和恐惧,也会使人产生攻防心理。
三、攻防心理的危害1. 破坏人际关系:通过攻击和防御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得相互之间产生隔阂和尴尬。
2. 影响个人发展:在攻防心理的影响下,个体思维僵化,缺乏灵活性和创新性,影响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四、正确面对攻防心理1. 要有理性思维:不要把事情想得过于简单或夸大其词,要通过理性思考,找到事物的本质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 不要轻信谣言:在网络时代,谣言和不实言论到处流传,要学会正确分辨信息的真假。
3. 积极沟通:在沟通中,要以理性和包容心态来对待对方,不要急躁和情绪化。
只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才能消除攻防心理带来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攻防心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攻防心理的问题,从而帮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做到更加理性和成熟。
五、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应对攻防心理攻防心理不仅存在于社会交往中,也会出现在家庭教育中。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注意自身的情绪和行为,以培养孩子理性和成熟的思维方式。
1. 培养互信的关系:在和孩子交流时要留出足够的时间,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想法。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增强孩子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减少攻防心理的出现。
2. 不要急躁或过度情绪化:在与孩子交往时,不要轻易发脾气或急躁,更不要对孩子感情用事。
`主备:陈国夏推进组长:赵芳慧行政组长:陈国夏副校长:黄俏红教学内容:园地一导学案第一课时口语交际学习目标:1、了解自己的家乡和他人家乡的景物,增强热爱自己家乡和祖国山河的美好情感。
2、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3、学会倾听别人发言,学习补充问题和提出问题。
4、学习评价别人。
知识链接:家乡,是指自己小时候生长的地方或祖籍,又被称为“故乡”、“老家”、“故园”等。
经典链接:凉州词(又名:《出塞》)唐王之涣(688─74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学习小贴士:我已经集中注意力,可以专心学习了。
()【来,给自己画一颗星吧】信心加油站:平时,我和同学聊天、开玩笑都很能说,我一定能把我家乡的美景介绍给同学们。
有学习小伙伴努努的帮助,我一定成功!()【画一个胜利的手势吧,预祝自己成功】(2’)交际资料库:1、回顾:通过本组几篇课文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大幅活的画,《》叫作者永远忘不了家乡的石板小路……其实,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美好的景物。
(2’)2、读一读,写一写描绘景色的词语:风景秀丽山青水秀桃红柳绿黄澄澄绿油油还有( )、()、( ) ( )……【不懂的可以请教同学哦,也可以参考16页的读读背背喔】(3’)3、看一看,学习小伙伴努努给你带来的一篇美文,你就知道怎样介绍自己的家乡了。
(3’)我是你们的学习小伙伴努努最妙的是下点小雪。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这段话介绍了济南冬天()时()的景色(2)我最喜欢的句子是(用﹍﹍画出),因为()。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我们去哪玩,自己的想法和伙伴们讨论。
本次习作的要求是选择一种植物,去观察它,了解它。
“交流平台”要求我们阅读时遇到优美生动的语句要多读几遍细细体会。
“日积月累”这里选编了一首白居易的《忆江南》。
一、教学效果围绕本课教学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1.“口语交际”教学时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小组为单位,商量出最感兴趣的话题,围绕这一话题展开深入交流。
2.“习作”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
习作中指导学生加入自己的想法或看法。
写作时充分利用学过的修辞方法。
在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修稿。
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意见,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3.“交流平台”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篇课文,喜欢哪篇课文的小动物,喜欢它们哪些特点,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
再找出有关句子进行品析,学习作者的描写方法。
4.“日积月累”让学生自读诗句懂得大概意思。
在初步感知后,可让学生反复诵读,直至背诵,还可通过抄写,帮助记忆。
二、成功之处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在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时,我先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找一个共同感兴趣的地方,准备去哪玩。
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与伙伴之间共同合作的精神,并能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建议,虚心倾听别人的意见,最后形成一致的意见,这对培养学生合作和交往能力有着很好的作用三、不足之处“日积月累”对诗句的理解没有给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时间,只是老师用口述的形式简单的说给大家,学生对诗句根本没有理解,以至于在背诵时死记硬背,感到困难。
四、改进措施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教学“口语交际”时,先让学生把自己的成果加以整理,根据自己在课外的收获选择一个角度,然后与选同一个角度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并形成书面稿。
在小组内认真地讨论交流,讨论时互听互改,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语文园地一》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一》共设了四个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