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893.51 KB
- 文档页数:8
百分数的应用--- 折扣问题教学内容: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8 页例 4 及练习三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百分数的意义认识“折扣”的含义,了解打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沟通“打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百分数应用题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学生的合作交流,正确理解购物中的优惠方法,并能根据实际情况正确理解应用。
3.通过实际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
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
“折扣问题”的学习,主要结合以前掌握的方法来独立解决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相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设计意图:打折问题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或看到的问题,但他们还不能从数学的角度加以分析和理解。
本课要引导学生把打折问题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以及“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的百分数应用题进行联系。
在教学设计上,重点是让学生加深对百分数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引入学生身边发生的实际活动,在学生熟悉的实践活动中搭起数学学习的桥梁,理解打折问题,然后结合具体的信息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解释,最后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沟通打折与百分数应用题的关系,学会列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购物中的优惠方法。
正确理解折扣中相关数量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ppt 课件教学过程:一、认识折扣1.回顾生活,从身边寻找数学的素材。
同学们,大家平时喜欢逛商场吗?(喜欢)现在我邀请大家一起到商场去逛逛吧(播放商场里打折销售的图片)。
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3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主要学习了折扣的相关知识。
教材第40页例1和第41页的练习,通过具体的购物情景,引导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学会运用折扣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扣的含义,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购物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购物时,有没有遇到过打折的情况?打折是如何计算的?2. 新课导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第40页的例1,让学生说一说折扣的含义。
教师讲解折扣的计算方法,并示范解题过程。
3.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材第41页的练习,独立完成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教师参与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5. 课堂小结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折扣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折扣问题1. 折扣的含义:原价× 折扣 = 实际支付价格2. 折扣的计算方法:(1)六折 = 60%(2)八折 = 80%(3)打折后的价格 = 原价× 折扣七、作业设计1. 题目:小明妈妈打算给小明买一件衣服,原价是200元,商场正在进行八折优惠活动,小明妈妈需要支付多少钱?答案:小明妈妈需要支付160元。
2. 题目:一家超市正在进行满300减100的优惠活动,小华购买了320元的商品,她能享受到优惠吗?如果可以,她实际支付了多少钱?答案:小华能享受到优惠,她实际支付了220元。
数学日记——购物中的折扣问题专版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但有一个节日它会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海洋里,那就是春节。
春节就要到了,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给压岁钱,穿新衣等习俗。
今天我们就奔着洗衣服去了,妈妈带上了我和表弟,来到了电脑桌前今天我们上网淘宝来了,查到同样的牌子在三个不同的商店里折扣也不同,衣服的折扣如下:步逸凡旗舰店一律六五折出售;日月岛旗舰店满500元送150元,成长年代旗舰店买二送一,我们要买三件价格为350元的大衣,请问到哪一家店最合算?弟弟先抢着说:“肯定是成长年代旗舰店商店,买二送一,我们只需要买两件,就是700元,肯定是的!”妈妈说:“不一定哦,其他两家商店都没算,万一其他两家更便宜呢?”于是,我便开始计算:“步逸凡旗舰店一律六五折出售,就是1050×65%=682.5元,就比那买二送一的便宜了!日月岛旗舰店满500元送150元,一共可以送300元,就是1050-300=750元。
成长年代旗舰店700元,就是日月岛旗舰店最贵,步逸凡旗舰店最便宜!”等我计算完之后,妈妈又觉得不满意了,又去搜索其他店铺了,果真在童话圈圈旗舰店里有买一送一,这优惠力度更大,我们每人预计350元,衣服有贵有便宜,如果买一送一要以贵的为准,我看中了一件386元的,表弟还看中了一件325元的,如按买一送一的规则是要花386元的,我是妈妈是这个店铺的老顾客,在妈妈与老板一来二去的议价中,老板终于同意了给我们打5折,妈妈叫我算一下买一送一合算还是打五折合算,如果打五折应该是:(386+325)×0.5=355.5元,我一想那还是打五折合算啦!我就建议妈妈打五折了,何况我们是买三件肯定要打五折了。
终于在这眼花缭乱,一波三折中买到了大家都中意衣服了。
数学真如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句话:“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
”的确,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掌握折扣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解决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购物场景图片。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购物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折扣信息。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折扣信息,如“8折”、“满100减30”等。
(3)教师总结:在购物中,商家为了吸引顾客,会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其中折扣是最常见的一种。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2. 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折扣的概念:折扣是指商家在商品原价的基础上给予顾客一定比例的价格优惠。
(2)教师讲解折扣的计算方法:折扣金额 = 商品原价× 折扣比例。
(3)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折扣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1:一件衣服原价200元,打8折,现价是多少?解答:折扣比例 = 8折 = 80%,折扣金额 = 200元× 80% = 160元,现价= 原价 - 折扣金额 = 200元 - 160元 = 40元。
(4)学生练习:计算以下商品的现价。
练习1:一双鞋子原价300元,打7折,现价是多少?练习2:一部手机原价5000元,打9折,现价是多少?3. 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折扣知识解决。
问题1:小明想买一本价值100元的书,书店正在打8折促销,小明需要支付多少钱?解答:折扣金额 = 100元× 80% = 80元,小明需要支付的钱 = 原价 - 折扣金额 = 100元 - 80元 = 20元。
(2)学生讨论:在购物时,如何运用折扣知识为自己省钱?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12月3日下午,笔者在听小学分校江强老师题为《折扣》的一节数学课的时候,自始至终激动不已。
江老师为同学们创设的情境是马老板的建筑书店:外观很漂亮,书籍也很多,但店内冷冷清清,是什么原因呢?江老师没有告诉孩子们,而是让他们猜。
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有的说可能是店里的书不合读者的胃口,有的说可能是书价太高,有的说也许是书的品种太单一。
江老师微笑着表扬同学们真聪明,告诉同学们马老板正为这些原因发愁呢,同时出示了马老板积压图书的清单。
第二个问题马上产生了:“聪明的同学们能不能为马老板想想办法啊?”小组讨论交流后确定的方案是先对读者的阅读兴趣做一次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购进新书。
“那好,我们就做一次关于读者阅读兴趣的调查吧!”给每组同学一张表格,孩子们对在场的同学和老师开始了调查,结果很快统计出来了:共调查54人次,其中喜欢科普类的24人次,喜欢故事书的14人次,喜欢学习辅导类的2人次,喜欢文艺类的14人次。
江老师又抛出了第三个问题:“统计表中故事书数量占总数的百分之多少?”之后又提出第四个问题:“马老板要购进1000本图书,故事书和文艺书要购进多少本?科普书比文艺书多百分之几?科普书应购进多少本?”同学们计算完毕后,江老师的第五个问题又来了:“照此方案,马老板进了新书,但新问题又出现了,旧书怎么办呢?”孩子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后一致认为应该降价出售,于是很自然地引出了“折扣”的概念。
<BR>江老师跟同学们一起弄清楚了折扣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后推出了本节课的核心问题:“马老板的书店打出了‘八五折’的招牌,但对面的星海书店也打出了‘满100送20’的招牌,现在江老师想买一套《几米漫画系列》,原价150元,同时还想买一套《教学的艺术》,原价140元,了解了一下,这两家书店都有这两种书,请同学们为老师设计一种购书方案好吗?”五个小组开始了热火朝天的讨论,一个小组很快拿出了他们的方案,都到马老板的书店去买,可以省下39元钱。
《购物中的折扣问题》教学设计作者:李美丽,赵俊梅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1期【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12 页例5。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你在去商场购物时,见到过商家搞促销活动吗?是怎样的促销方式?生:打折满减……【设计意图:,切入生活,以学生常见的促销活动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生活中的“促销”问题。
(板书课题)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1.呈现例题、分析理解题意课件出示例5。
学生审题,找到关键信息,理解题意。
生: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 元的裙子,A 商场的优惠方式是“打五折”,B 商场的优惠方式是“满100 元减50 元”。
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促销方式的?(小组讨论交流发言)生1:A 商场打五折,就是指现价是原价(230)的50%。
B 商场满了100 元就减50 元。
生2:够几个100 元就减几个50 元。
生3:就是在总价230 元中取整百元部分,每个100 元就减50 元,所以要减掉2 个50 元。
师:不足100 元的部分呢?生3:不能减。
2.启发思考、深化提升能力师:满100 元减50 元,少了50 元,也是打五折,为什么优惠后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生1:A 商场是对标价(原价)的总钱数都进行打五折优惠;而B 商场只是对标价中的整百元部分打五折,而不满100 元的部分无法享受五折优惠。
生2:其实不用计算,也能判断出“满100 元减50 元”不如“打五折”优惠力度大,因为零头部分不能享受优惠。
师追问:在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优惠后的价格差不多?在什么情况下,两个商场优惠后的价格差很多?生1:标价是整百元或整千元时,两种优惠结果是一样的。
生2:商品的总价比整百元多一点时,两商场实际付价相差不多。
生3:反之,若商品的总价超出整百元越多,优惠后的实际付价就相差越大。
六年级下《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购物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而在购物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折扣活动。
对于六年级的我们来说,学会理解和计算购物中的折扣问题,可是一项非常实用的技能呢!当我们走进商场或者超市,经常会看到“全场八折”“买一送一”“满100 减20”等等这样的促销标语。
那么,这些折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最常见的折扣形式——打折。
比如说,一件衣服原价 200 元,现在打八折出售。
那么八折是什么意思呢?八折就是原价的 80%。
所以这件衣服现在的价格就是 200×80% = 160 元。
是不是很简单?再比如,一双鞋子原价 300 元,打七五折,那么它的现价就是300×75% = 225 元。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满减”这种折扣方式。
假设一家商店推出“满200 减50”的活动。
如果你买了一件 180 元的商品,因为没有达到 200 元的满减条件,所以不能享受优惠,你需要支付 180 元。
但如果你买了一件 230 元的商品,因为满足了满 200 元的条件,所以可以减去 50 元,实际只需支付 230 50 = 180 元。
还有一种常见的折扣形式是“买一送一”。
比如说,一瓶饮料 5 元,现在买一送一。
这就相当于你用 5 元买到了两瓶饮料,平均一瓶饮料的价格就是 25 元。
学会计算折扣后的价格只是第一步,我们还要学会比较不同折扣方式的优惠程度,这样才能在购物中真正做到省钱。
假设我们要购买一本原价 80 元的书。
书店 A 打八折出售,那么这本书在书店 A 的价格就是 80×80% = 64 元。
书店 B 推出“满 50 减10”的活动,因为 80 元超过了 50 元的满减条件,所以在书店 B 购买这本书需要支付 80 10 = 70 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书店 A 购买这本书更划算。
但是,有时候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比如,我们同时购买几件商品,有的商品打折,有的商品满减,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仔细计算,才能找到最优惠的购买方案。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呈现信息,提出问题。
出示:某品牌的裙子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哪个商场更省钱?
2.分析问题,理解题意。
学生自主读题,理解题意。
师: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的? 生:A商场的优惠方式是打五折;B商场的优惠方式是“满100元减50元〞;妈妈要买的裙子标价230元。
师:怎样理解“满100元减50元〞?
生:商品的价钱满了100元就减50元,有几个100就减几个50。
师:缺乏100的局部呢?怎么办?
生:不减。
3.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师:请同学们独立思考,看能否解决黑板上的这两个问题。
4.集体交流,汇报方法。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解决方法? 学生展示自己的算式,并解释。
生:要求这条裙子在A商场买应付多少钱,我是这样想的,A商场打五折销售,也就是说实际价格是原价的50%,也就是求230元的50%是多少,列式是230×50%=1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