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的主要性能指标
- 格式:pdf
- 大小:13.90 KB
- 文档页数:1
电容品质因数电容品质因数是衡量电容器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描述了电容器在特定频率下的能量损耗程度,也被称为损耗因子。
品质因数越高,表示电容器的能量损耗越小,性能越好。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电容品质因数的意义和影响。
一、品质因数的定义与意义品质因数Q是电容器能量损耗与储存能量之比的无量纲指标。
它描述了电容器储存与释放能量的效率,也反映了电容器的内部损耗情况。
品质因数越高,表示单位时间内电容器能量损耗越小,储存能量越高效。
因此,品质因数对于电容器的性能评价至关重要。
二、影响品质因数的因素1. 电容器材料:不同材料的电容器具有不同的损耗特性。
常见的电容器材料包括陶瓷、铝电解质和塑料薄膜等。
其中,铝电解质电容器的品质因数较低,而塑料薄膜电容器的品质因数较高。
2. 电容器结构:电容器的结构也会对品质因数产生影响。
例如,铝电解质电容器的电解液电导率、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性能,以及电极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等,都会影响品质因数的大小。
3. 工作频率:电容器的品质因数与工作频率有关。
在不同频率下,电容器的损耗特性会发生变化。
一般来说,电容器在高频率下的品质因数较低,在低频率下的品质因数较高。
三、品质因数的应用1. 电子器件:电容器作为电子器件中常用的被动元件,其品质因数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路的性能。
在高频电路中,品质因数较高的电容器能够提供更好的信号传输和滤波效果,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2.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广泛应用于无功补偿、功率因数校正等方面。
品质因数高的电容器能够提供更好的无功补偿效果,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3. 通信领域: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电容器的品质因数对于信号传输的质量和距离都有重要影响。
品质因数高的电容器能够减少信号衰减和失真,提高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
四、提高品质因数的方法1. 优化材料选择:选择具有较高品质因数的材料,如塑料薄膜电容器,可以提高电容器的性能。
2. 设计优化:通过优化电容器的结构设计,改善电解液与电极之间的接触性能和绝缘性能,可以提高品质因数。
电容的关键参数
电容的关键参数
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它由两个金属板介质中间有薄膜组成,能够储存电荷,在电子电路中用来稳定电路,滤波,改变电路中的相位等等。
电子元件的任何参数都会影响最终电路的性能,电容也不例外。
几乎所有的电容器都具有几个关键参数:容量、电压、频率、温度和耐久性。
1. 容量
容量是电容器中最重要的参数,用于测量电容器在单位时间内能存储的最多电荷量。
电容器的容量一般以安培时(uF)表示,它的计算公式为:U=C×V,C为容量,V为电压。
它的单位是时间,U表示
容量的单位为:时间×(电压单位÷电流单位),即安培时。
2. 电压
电压是指在两个金属板之间所存在的电势差,即两板之间的电压,用以衡量电容器所能承受的最高电压。
一般情况下,电容器以其额定电压为准,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放电特性的参考电压。
3. 频率
电容器的频率指的是电容器在给定容量和电压情况下,能承受的最大频率。
电容器在较高频率的情况下,电流会散逸,从而影响电路的性能。
4. 温度
温度是衡量电容器在各种温度条件下变化特性的重要参数,也是
确定电容器是否能正常工作的重要参数。
一般情况下,电容器的额定温度范围在-25℃~85℃之间,其工作温度范围更大,一般在-30℃~125℃之间。
5. 耐久性
耐久性是指电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经历一段时间后,还能正常工作的能力。
耐久性受到电容器的材料,绝缘体等的影响,一般把耐久性指标分为温度稳定性、温度漂移和放电性能等,用以衡量电容器的耐久性。
低压电容是电子元器件中的一种,其主要作用是存储电荷,提供电能储备和隔离电路。
在电子产品和电力系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低压电容的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从低压电容的定义、分类、性能指标、标准化组织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一、低压电容的定义与分类低压电容是指额定电压在1000V及以下的电容器,其主要特点是容量大、失谐小、内阻低、稳定性好。
低压电容根据其结构和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金属箔电容器:由多层金属箔和绝缘材料组成,适用于高频电路和高精度测量仪器。
2. 电解电容器:由涂有电解质的铝箔或钽箔组成,具有电容量大、体积小的特点,适用于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
3. 陶瓷电容器:由氧化铝或二氧化钛等陶瓷材料组成,具有电容稳定性好、温度系数小的特点,适用于高温环境和高频电路。
4. 聚酰亚胺薄膜电容器:由聚酰亚胺材料制成,具有超低失谐、超低漏电流、高温稳定性好的特点,适用于高精度测量仪器和高速电路等。
二、低压电容的性能指标低压电容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电容量、额定电压、失谐、漏电流、内阻、温度系数、寿命等。
其中,电容量是指电容器所能存储的电荷量,通常用单位法拉(F)表示;额定电压是指电容器正常工作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值;失谐是指电容器在不同频率下的电容值之间的差异,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漏电流是指电容器极板之间的电流,通常用毫安(mA)表示;内阻是指电容器内部的电阻,通常用欧姆(Ω)表示;温度系数是指电容器电容量随温度变化的程度,通常用ppm/℃表示;寿命是指电容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时间和次数。
三、低压电容的标准化组织低压电容的标准化工作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欧洲电子元器件制造商协会(EIA)、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JEITA)等组织进行。
其中,IEC发布了多项低压电容器的标准,包括IEC 60384-1、IEC 60384-2、IEC 60384-3等,涵盖了低压电容器的结构、性能、试验方法等方面;EIA和JEITA也分别发布了相关标准,如EIA-198和JEITA RC-2134等。
电解电容选型的6个重要指标1 电容量与体积由于电解电容器多数采用卷绕结构,很容易扩大体积,因此单位体积电容量非常大,比其它电容大几倍到几十倍。
但是大电容量的获取是以体积的扩大为代价的,现代开关电源要求越来越高的效率,越来越小的体积,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来获得大电容量、小体积的电容器。
在开关电源的原边一旦采用有源滤波器电路,则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环境变得比以前更为严酷:(1)高频脉冲电流主要是20 kHz~100kHz的脉动电流,而且大幅度增加;(2)变换器的主开关管发热,导致铝电解电容器的周围温度升高;(3)变换器多采用升压电路,因此要求耐高压的铝电解电容器。
这样一来,利用以往技术制造的铝电解电容器,由于要吸收比以往更大的脉动电流,不得不选择大尺寸的电容器。
结果,使电源的体积庞大,难以用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与开发一种新型的电解电容器,体积小、耐高压,并且允许流过大量高频脉冲电流。
另外,这种电解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工作寿命还须比较长。
2 承受温度与寿命在开关电源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挑选适用的电容。
就100μF以上的中、大容量产品来说,因为铝电解电容的价格便宜,所以,迄今使用的最为广泛。
但是, 最近几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避免使用铝电解电容的情况正在增加。
出现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铝电解电容的寿命往往会成为整个设备的薄弱环节。
电源模块制造厂家的工程师表示:“对于铝电解电容这种寿命有限的元件,如果可以不用, 就尽量不要采用。
”因为铝电解电容内部的电解液会蒸发或产生化学变化,导致静电容量减少或等效串联电阻(ESR)增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性能肯定会劣化。
电解电容器的寿命与电容器长期工作的环境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电容器的寿命越短。
普通的电解电容器在环境温度为90℃时已经损坏。
但是现在有很多种类的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已经很高在环境温度为90℃,通过电解电容器的交流电流和额定脉冲电流的比为0.5时,寿命仍然为10000h,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95℃时,电解电容器即已经损坏。
常用电容器主要参数与特点1、标称电容量和允许偏差标称电容量是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解电容器的容值,取决于在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阻抗。
因此容值,也就是交流电容值,随着工作频率、电压以及测量方法的变化而变化。
在标准JISC 5102 规定:铝电解电容的电容量的测量条件是在频率为 120Hz,最大交流电压为(Voltage Root Mean Square,通常指交流电压的有效值),DC bias (直流偏压直流偏置直流偏移直流偏磁)电压为~的条件下进行。
可以断言,铝电解电容器的容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电容器中存储的能量E = CV^2/2电容器的线性充电量I = C (dV/dt)电容的总阻抗(欧姆)Z = √ [ RS^2 + (XC – XL)^2 ]容性电抗(欧姆)XC = 1/(2πfC)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的偏差称误差,在允许的偏差范围称精度。
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对应关系:00(01)-±1%、0(02)-±2%、Ⅰ-±5%、Ⅱ-±10%、Ⅲ-±20%、Ⅳ-(+20%-10%)、Ⅴ-(+50%-20%)、Ⅵ-(+50%-30%)一般电容器常用Ⅰ、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Ⅴ、Ⅵ级,根据用途选取。
2、额定电压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有效值,一般直接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击穿,造成不可修复的永久损坏。
3、绝缘电阻直流电压加在电容上,并产生漏电电流,两者之比称为绝缘电阻。
当电容较小时,主要取决于电容的表面状态,容量〉时,主要取决于介质的性能,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电容的时间常数:为恰当的评价大容量电容的绝缘情况而引入了时间常数,他等于电容的绝缘电阻与容量的乘积。
4、损耗电容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所消耗的能量叫做损耗。
各类电容都规定了其在某频率范围内的损耗允许值,电容的损耗主要由介质损耗,电导损耗和电容所有金属部分的电阻所引起的。
电容品质因数电容品质因数是衡量电容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它反映了电容器在储存和释放电能时的能量损耗程度。
品质因数越高,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一、什么是电容品质因数电容品质因数,又称为损耗角正切,用符号tanδ表示,是电容器负载电压的相位差与电容器的电阻之比。
品质因数越小,电容器的内部电阻越大,能量损耗越大。
1. 电介质损耗:电容器中的电介质是影响品质因数的主要因素之一。
电介质的损耗越小,电容器的品质因数越高。
2. 电极材料:电容器的电极材料也会影响品质因数。
优质的电极材料能够减少电容器的内部电阻,提高品质因数。
3. 温度:温度对电容品质因数也有一定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电容器的内部电阻越大,品质因数越低。
4. 频率:频率也是影响品质因数的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频率下,电容器的品质因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三、电容品质因数的应用领域1. 电力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品质因数是衡量电容器性能的重要指标。
高品质因数的电容器可以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
2. 通信设备:在通信设备中,电容品质因数对于信号传输的质量和稳定性非常重要。
高品质因数的电容器可以减少信号损耗,提高通信质量。
3. 电子产品:在电子产品中,电容器常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高品质因数的电容器可以提高电子产品的能量转换效率。
4. 医疗设备:在医疗设备中,电容器常用于储存和释放电能。
高品质因数的电容器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率和精度。
四、如何提高电容品质因数1. 选择优质的电介质材料:选择具有低损耗特性的电介质材料,可以提高电容器的品质因数。
2. 优化电极设计:优化电极的结构和材料,可以降低电容器的内部电阻,提高品质因数。
3. 控制温度:控制电容器的工作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引起的能量损耗增加。
4. 频率补偿:根据使用场景的频率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容器,并进行频率补偿,以提高品质因数。
五、总结电容品质因数是衡量电容器性能的重要指标,影响着电容器在储存和释放电能时的能量损耗程度。
电容的Q值和D值是什么?Q值和D值有什么作用?在做射频的时候,选择电感电容时特别关注他们的Q值,那什么是Q值呢?Q值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重要?品质因数Q:表征一个储能器件(如电感线圈、电容等)、谐振电路所储能量同每周损耗能量之比的一种质量指标。
元件的Q值愈大,用该元件组成的电路或网络的选择性愈佳。
或Q=无功功率/有功功率,或称特性阻抗与回路电阻之比。
Q值越高,损耗越小,效率越高;Q 值越高,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就越高,因此,能够更准确。
如何理解Q值和ESR值评估高频贴片电容器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是品质因素Q,或者是与其相关的等效串联电阻(ESR)。
理论上,一个“完美”的电容器应该表现为ESR为零欧姆、纯容抗性的无阻抗元件。
不论何种频率,电流通过电容时都会比电压提前正好90度的相位。
实际上,电容是不完美的,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值的ESR。
一个特定电容的ESR随着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并且是有等式关系的。
这是由于ESR的来源是导电电极结构的特性和绝缘介质的结构特性。
为了模型化分析,把ESR当成单个的串联寄生元。
过去,所有的电容参数都是在1MHz的标准频率下测得,但当今是一个更高频的世界,1MHz的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一个性能优秀的高频电容给出的典型参数值应该为:200MHz ,ESR=0.04Ω;900MHz,ESR=0.10Ω;2000MHz,ESR=0.13Ω。
Q值是一个无量纲数,数值上等于电容的电抗除以寄生电阻(ESR)。
Q值随频率变化而有很大的变化,这是由于电抗和电阻都随着频率而变。
频率或者容量的改变会使电抗有着非常大的变化,因此Q值也会跟着发生很大的变化。
定义电容的品质因数,也就是Q值,也就是电容的储存功率与损耗功率的比:Qc=(1/ωC)/ESRQ值对高频电容是比较重要的参数。
自谐振频率(Self-Resonance Frequency)由于ESL的存在,与C一起构成了一个谐振电路,其谐振频率便是电容的自谐振频率。
超级电容的测试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电性能测试:主要包括电容大小、内阻大小、电流特性、功率密度等指标。
这些参数直接反映了超级电容的性能水平。
外观测试:检查超级电容的外观,包括防爆阀膨胀、破裂、夹伤,或者外板或铝壳损坏等情况。
简单判断:通过施加直流电压,观察电容电压是否升高来判断短路情况。
模拟万用表测试:通过万用表测量电容的电阻值,判断其是否符合要求。
在选择超级电容时,建议选择大品牌,因为大品牌的超级电容质量更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同时,也需要注意使用环境和使用寿命等因素,以确保超级电容能够安全、稳定地工作。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电容的主要性能指标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常用的单位是F、uF、pF。
电容器上标有的电容数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和它的实际容量会有误差。
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级见表2。
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见表3。
一般,电容器上都直接写出其容量,也有用数字来标志容量的,通常在容量小于10000pF的时候,用pF做单位,大于10000pF的时候,用uF做单位。
为了简便起见,大于100pF而小于1uF的电容常常不注单位。
没有小数点的,它的单位是pF,有小数点的,它的单位是uF。
如有的电容上标有“332”(3300pF)三位有效数字,左起两位给出电容量的第一、二位数字,而第三位数字则表示在后加0的个数,单位是pF。
额定工作电压: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容长期可靠地工作,它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就是电容的耐压,也叫做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
如果在交流电路中,要注意所加的交流电压最大值不能超过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值。
常用的固定电容工作电压有6.3V、10V、16V、25V、50V、63V、100V、2500V、400V、500V、630V、1000V。
表2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表3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绝缘电阻:由于电容两极之间的介质不是绝对的绝缘体,它的电阻不是无限大,而是一个有限的数值,一般在1000兆欧以上,电容两极之间的电阻叫做绝缘电阻,或者叫做漏电电阻,大小是额定工作电压下的直流电压与通过电容的漏电流的比值。
漏电电阻越小,漏电越严重。
电容漏电会引起能量损耗,这种损耗不仅影响电容的寿命,而且会影响电路的工作。
因此,漏电电阻越大越好。
介质损耗:电容器在电场作用下消耗的能量,通常用损耗功率和电容器的无功功率之比,即损耗角的正切值表示。
损耗角越大,电容器的损耗越大,损耗角大的电容不适于高频情况下工作。
表4常用电容的几项特性3.命名方法根据部颁标准(SJ-73)规定,电容器的命名由下列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称);第二部分:(材料);第三部分(分类特征);第四部分(序号)。
电解电容选型的6个重要指标1 电容量与体积由于电解电容器多数采用卷绕结构,很容易扩大体积,因此单位体积电容量非常大,比其它电容大几倍到几十倍。
但是大电容量的获取是以体积的扩大为代价的,现代开关电源要求越来越高的效率,越来越小的体积,因此,有必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来获得大电容量、小体积的电容器。
在开关电源的原边一旦采用有源滤波器电路,则铝电解电容器的使用环境变得比以前更为严酷:(1)高频脉冲电流主要是20 kHz~100kHz的脉动电流,而且大幅度增加;(2)变换器的主开关管发热,导致铝电解电容器的周围温度升高;(3)变换器多采用升压电路,因此要求耐高压的铝电解电容器。
这样一来,利用以往技术制造的铝电解电容器,由于要吸收比以往更大的脉动电流,不得不选择大尺寸的电容器。
结果,使电源的体积庞大,难以用于小型化的电子设备。
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必须研究与开发一种新型的电解电容器,体积小、耐高压,并且允许流过大量高频脉冲电流。
另外,这种电解电容器,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工作寿命还须比较长。
2 承受温度与寿命在开关电源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挑选适用的电容。
就100μF以上的中、大容量产品来说,因为铝电解电容的价格便宜,所以,迄今使用的最为广泛。
但是, 最近几年却发生了显著变化,避免使用铝电解电容的情况正在增加。
出现这种变化的一个原因是,铝电解电容的寿命往往会成为整个设备的薄弱环节。
电源模块制造厂家的工程师表示:“对于铝电解电容这种寿命有限的元件,如果可以不用, 就尽量不要采用。
”因为铝电解电容内部的电解液会蒸发或产生化学变化,导致静电容量减少或等效串联电阻(ESR)增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性能肯定会劣化。
电解电容器的寿命与电容器长期工作的环境温度有直接关系,温度越高,电容器的寿命越短。
普通的电解电容器在环境温度为90℃时已经损坏。
但是现在有很多种类的电解电容器的工作环境温度已经很高在环境温度为90℃,通过电解电容器的交流电流和额定脉冲电流的比为0.5时,寿命仍然为10000h,但是如果温度上升到95℃时,电解电容器即已经损坏。
低压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储存电荷、滤波、耦合等电路应用。
在电子产品中广泛使用。
为确保低压电容的质量和可靠性,国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
本文将对低压电容的标准进行系统的介绍。
一、低压电容的分类低压电容按其结构可以分为有机薄膜电容、无机薄膜电容、陶瓷电容和铝电解电容等几种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电容在工作原理、性能、应用场景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二、低压电容的标准1. 国际标准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发布了多项低压电容的标准,其中最基本的是IEC 60384-1。
该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容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标记和包装等内容。
此外,IEC还发布了其他相关的标准,如IEC 60384-2,规定了特殊类型的低压电容。
2. 美国标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也发布了多项低压电容的标准,如IEEE 1405-2005。
该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容的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标记和包装等内容。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也发布了多项相关标准。
3. 欧洲标准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和欧洲电子标准化组织(CENELEC)共同制定了EN 132400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容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标记和包装等内容。
此外,欧盟还发布了一些指令和法规,如RoHS指令和REACH法规,对低压电容等电子元件的使用做出了限制和规范。
4. 国家标准我国也发布了多项低压电容的标准,如GB/T 6346-2015《薄膜电容器》和GB/T 10190-2015《陶瓷电容器》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低压电容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记和包装等内容,适用于国内生产和销售的低压电容。
三、低压电容的性能指标低压电容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容量低压电容的容量是指其储存电荷的能力,通常用单位“法拉(F)”表示。
不同类型的低压电容其容量大小也不同。
2. 工作电压低压电容的工作电压是指其正常工作时所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低压电容的工作电压一般与其结构、材料等因素有关。
电容器的主要的特性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很多电子产品中,电容器都是必不可少的电子元器件,它在电子设备中充当整流器的平滑滤波、电源和退耦、交流信号的旁路、交直流电路的交流耦合等。
由于电容器的类型和结构种类比较多,因此,使用者不仅需要了解各类电容器的性能指标和一般特性,而且还必须了解在给定用途下各种元件的优缺点、机械或环境的限制条件等。
一、电容器的主要性能电容器的电气性能一般有四个主要参数,它们是:1标称电容量及偏差某一个电容器上标有220nT,表示这个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为220nF,实际电容量应220nF±5%之内,此处T表示容量误差为±5%。
若T改为K,表示误差为±10%;改为M表示误差为±20%。
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大约在5000pF以下);纸、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量居中(大约在0005μF~10μF);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
2额定电压电容器上还标有额定电压值,即在下限类别温度和额定温度之间的任一温度下,可以连续施加在电容器上的最大直流电压或最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或脉冲电压的峰值。
电容器在工作时,其上承受的直流电压应小于额定电压。
选择电容器额定电压的原则如下:1)低压时,实际工作电压与额定电压的比率可以高一些。
2)高压时,实际工作电压与额定电压的比率要低一些。
3)工作于交流状态或直流上的脉动交流成份比较大时,比率要选低一些,频率越高,比率越低。
4)要求可靠性高时,比率要选低一些。
电容器应用在高压场合时,必须注意电晕的影响。
电晕是由于在介质/电极层之间存在空隙而产生的,它除了可以产生损坏设备的寄生信号外,还会导致电容器介质击穿。
在交流或脉动条件下,电晕特别容易发生。
对于所有的电容器,在使用中应保证直流电压与交流峰值电压之和不的超过直流电压额定值。
贴片电容技术指标
贴片电容技术常用的指标包括:
1. 额定电容量(Rated capacitance):指电容器设计工作电容值,单位为法拉(F)或毫法拉(mF)。
2. 工作电压(Rated voltage):指电容器可承受的最大电压值,单位为伏特(V)。
3. 介质(Dielectric):指电容器内部的绝缘材料,常见的介质有铝电解电容器的氧化铝、陶瓷电容器的陶瓷材料等。
4. 尺寸(Size):指电容器的外观尺寸,常见的尺寸有1206、0805等,单位为英寸或毫米。
5. 外观(Appearance):指电容器外部的形状和颜色等特征,
如圆柱形、正方形、矩形等。
6. 误差(Tolerance):指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与额定电容值之间的差距,以百分比表示。
7. 稳定性(Stability):指电容器的电容值在工作温度范围和
频率范围内的变化程度,常用参数有温度系数和频率系数。
8. 等效串联电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ESR):指电容器内部存在的电阻,常用于评估电容器的能耗和损耗。
9. 绝缘电阻(Insulation resistance):指电容器两个电极之间的电绝缘性能,常用于评估电容器的性能稳定性。
10. 工作温度范围(Operating temperature range):指电容器能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通常为摄氏度(℃)。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用户选择适合自己应用需求的贴片电容。
电容规格参数详解电容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具有存储电荷的能力,广泛应用于电路中。
电容的规格参数是评价电容性能的重要指标,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电容规格参数。
1. 电容值电容值是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通常用法拉(F)作为单位。
电容值越大,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就越强。
电容值的大小取决于电容器的结构和材料,一般来说,电解电容器的电容值比陶瓷电容器和塑料电容器大。
2. 额定电压额定电压是电容器能够承受的最大电压,通常用伏特(V)作为单位。
如果电容器承受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就会发生击穿现象,导致电容器损坏。
因此,在选择电容器时,要根据电路的工作电压选择合适的额定电压。
3. 误差电容器的电容值有一定的误差,误差通常用百分比表示。
例如,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值为10微法,误差为±5%,则实际电容值在9.5微法到10.5微法之间。
误差越小,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4. 温度系数电容器的电容值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温度系数是描述电容器电容值随温度变化的指标。
温度系数通常用ppm/℃表示,ppm表示百万分之一。
例如,一个电容器的温度系数为100ppm/℃,则当温度升高1℃时,电容值会增加100ppm。
温度系数越小,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5. 介质损耗电容器的介质损耗是指电容器在工作时产生的能量损耗,通常用损耗角正切值(tanδ)表示。
介质损耗越小,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6. 工作频率电容器的电容值随着工作频率的变化而变化,工作频率是描述电容器电容值随频率变化的指标。
工作频率通常用赫兹(Hz)表示。
例如,一个电容器的电容值在1kHz时为10微法,在10kHz时为8微法,则该电容器的工作频率为10kHz。
工作频率越高,电容器的性能越好。
7. 尺寸电容器的尺寸是指电容器的外形尺寸,通常用毫米(mm)表示。
电容器的尺寸越小,适用范围越广,但电容值和额定电压会受到限制。
电容规格参数是评价电容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电容器规格参数适用于不同的电路应用。
电容功能分类介绍名称:聚酯(涤纶)电容(CL)符号:电容量:40p--4μ额定电压:63--630V主要特点:小体积,大容量,耐热耐湿,稳定性差应用: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名称:聚苯乙烯电容(CB)符号:电容量:10p--1μ额定电压:100V--30KV主要特点:稳定,低损耗,体积较大应用:对稳定性和损耗要求较高的电路名称:聚丙烯电容(CBB)符号:电容量:1000p--10μ额定电压:63--2000V主要特点:性能与聚苯相似但体积小,稳定性略差应用:代替大部分聚苯或云母电容,用于要求较高的电路名称:云母电容(CY)符号:电容量:10p--0.1μ额定电压:100V--7kV主要特点:高稳定性,高可靠性,温度系数小应用:高频振荡,脉冲等要求较高的电路名称:高频瓷介电容(CC)符号:电容量:1--6800p额定电压:63--500V主要特点:高频损耗小,稳定性好应用:高频电路名称:低频瓷介电容(CT)符号:电容量:10p--4.7μ额定电压:50V--100V主要特点:体积小,价廉,损耗大,稳定性差应用:要求不高的低频电路名称:玻璃釉电容(CI)符号:电容量:10p--0.1μ额定电压:63--400V主要特点:稳定性较好,损耗小,耐高温(200度)应用:脉冲、耦合、旁路等电路名称:铝电解电容(CD)符号:电容量:0.47--10000μ额定电压:6.3--450V主要特点:体积小,容量大,损耗大,漏电大应用:电源滤波,低频耦合,去耦,旁路等名称:钽电解电容(CA)铌电解电容(CN)符号:电容量:0.1--1000μ额定电压:6.3--125V主要特点:损耗、漏电小于铝电解电容应用:在要求高的电路中代替铝电解电容名称:空气介质可变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100--1500p主要特点:损耗小,效率高;可根据要求制成直线式、直线波长式、直线频率式及对数式等应用:电子仪器,广播电视设备等名称:薄膜介质可变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15--550p主要特点:体积小,重量轻;损耗比空气介质的大应用:通讯,广播接收机等名称:薄膜介质微调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1--29p主要特点:损耗较大,体积小应用:收录机,电子仪器等电路作电路补偿名称:陶瓷介质微调电容器符号:可变电容量:0.3--22p主要特点:损耗较小,体积较小应用:精密调谐的高频振荡回路名称:独石电容容量范围:0.5PF--1ΜF耐压:二倍额定电压。
电容器主要参数、基本公式以及参数计算!电容器主要参数、基本公式以及参数计算!电容器的主要参数有标称电容量和容差、额定电压、绝缘电阻、损耗率,这些参数主要由电容器中的电介质决定。
电容器产品标出的电容量值。
云母和陶瓷介质电容器的电容量较低(大约在5000pF以下);纸、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质形式的电容器居中(大约在0.005μF ~1.0μF);通常电解电容器的容量较大。
电容器主要参数1、标称电容量和容差标称电容量是标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
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的偏差称容差。
某一个电容器上标有220nJ,表示这个电容器的标称电容量为220nF,实际电容量应220nF±5%之内,此处J表示容量误差为±5%。
若J改为K,表示误差为±10%;改为M表示误差为±20%。
2、额定电压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有效值,一般直接标注在电容器外壳上,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击穿,造成不可修复的永久损坏。
3、绝缘电阻理想的电容器,在其上加有直流电压时,应没有电流流过电容器,而实际上存在有微小的漏电流。
直流电压除以漏电流的值,即为电容器的绝缘电阻。
其典型值为100 MΩ到10000MΩ。
现在CL11、CBB22等塑料薄膜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值可达到5000MΩ以上。
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一个不稳定的电气参数,它会随着温度、湿度、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4、损耗率电容器的损耗率是电容器一周期内转化成热能的能量与它的平均储能的比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电容器转化成热能的能量主要由介质损耗的能量和电容所有的电阻所引起的能量损耗,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电容器的损耗以漏电阻损耗的形式存在,一般较小,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电容的损耗不仅与漏电阻有关,而且与周期性的极化建立过程有关。
电容器(简称电容)也是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和电阻一样,几乎每种电子电路中都离不开它。
它在电路中的文字符号是英文字母C。
一、电容器的定义电容器是由两个金属导体中间夹一层绝缘体(又称电介质),在金属导体引出两电极而构成。
当在两个金属电极间加上电压时,电极上就会贮存电荷。
所以,电容器实际上是贮存电荷(电能)的元件。
二、电容的主要技术参数1、标称容量和偏差⑴标称容量是标志在电容器上电容的名义容量。
电容器的电容量(亦称电容),是指电容器两端加上电压后贮存电荷能力的大小。
电容量的单位是法拉(F),简称法。
通常法的单位太大,常用它的百万分之一作单位,称为微法(μF),更小的单位是皮法(pF),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F=106μF=1012 pF。
⑵容量误差=(实际容量- 标称容量)/ 标称容量×100%常见电容的允许误差分为三级:Ⅰ级为±5%,Ⅱ级为±10%,Ⅲ级为±20%,分别用字母J、K、M表示。
2、额定工作电压额定工作电压(亦称耐压)是指电容器在电路中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可连续工作而不被击穿的加在电容器上的最高电压。
实际应用中,电路的工作电压绝对不允许超过该值。
额定工作电压一般标在电容器外壳上。
1、绝缘电阻及漏电流电容介质不可能绝对不导电,当电容加上直流工作电压时,总有漏电流产生。
若漏电流太大,电容就会发热损坏严重的会使外壳破裂,电解电容电解液则会向外溅飞射。
除了电解电容外一般电容只要质量良好,其漏电电流是极小的,故用绝缘电阻参数来表示其绝缘性能;而电解电容因漏电流较大,故用漏电流表示其绝缘性能(与容量成正比)。
电容的绝缘电阻及漏电流是重要的性能参数。
电子设备的故障有不少都是因某个电容漏电太大、击穿而造成的,所以我们不要轻视这个参数。
电容极间耐压
摘要:
1.电容概述
2.极间耐压的定义
3.极间耐压的作用
4.影响极间耐压的因素
5.如何提高极间耐压
正文:
电容是一种电子元件,主要用于电能的储存和滤波等功能。
电容的极间耐压是指电容两个极板之间的最大电压,即电容能承受的最大电压。
极间耐压对于电容的使用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电容的使用安全。
如果极间耐压不足,电容可能在电压超过其承受范围时发生击穿,导致设备损坏或者人身安全事故。
影响极间耐压的主要因素有电容的材料、结构、工艺等。
其中,电容的材料是决定极间耐压的关键因素,通常使用高耐压的陶瓷、聚合物等材料制作电容,以提高极间耐压。
提高极间耐压的方法主要有:选择高耐压的材料,优化电容的结构设计,提高电容的生产工艺水平等。
此外,合理使用和安装电容,避免超过其极间耐压的电压,也是提高极间耐压的重要措施。
总的来说,极间耐压是电容的重要性能指标,对于电容的使用安全和设备运行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1206电容重量
(原创版)
目录
1.电容的基本概念
2.电容的种类
3.电容的参数
4.电容的重量计算方法
5.1206 电容的重量
正文
电容是一种电子元器件,主要用于存储电荷和能量,具有阻挡直流电流通过的能力。
在电路设计中,电容经常被用来进行滤波、耦合、去耦等处理。
根据电介质材料的不同,电容可以分为陶瓷电容、钽电容、铝电解电容等多种类型。
电容的主要参数包括电容量、额定电压、工作温度等。
其中,电容量是电容的主要性能指标,决定了电容存储电能的能力。
额定电压是电容能够承受的最高电压,超过该值可能会导致电容损坏。
工作温度则影响电容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对于电容的重量计算,通常需要知道电容的尺寸和材质。
电容的重量主要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密度和电容的体积。
一般来说,电容的重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重量 = 密度×体积
其中,密度是电介质材料的比密度,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体积可以通过电容的尺寸计算得出,例如对于 1206 电容,其尺寸为 1.2 毫米×0.6 毫米,那么体积为 1.2×10^-3 立方米。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 1206 电容的重量。
真空中电容率真空中电容率是指在真空环境中的电容器所具有的电容性质。
电容率是电容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在电子工程、物理学和工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容器的基本概念。
电容器是由两个导体之间夹有绝缘介质而组成的装置,常用的电容器有平行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圆柱电容器等。
在电容器中,两个导体分别带有正负电荷,当电源施加电压时,就会在两个导体之间形成电场。
电容器的电容率描述了电容器存储电荷的能力,是电容器所具有的电容性质的衡量标准。
在真空中,电容率的数值是一个常量,通常用ε₀(epsilon-zero)表示,其数值约为8.854 × 10⁻¹² F/m。
这个数值是由真空介电常数决定的,真空介电常数是一个物理常数,表示的是真空中电场强度和电荷密度之间的关系。
真空介电常数的数值是一个标准的国际物理常数,与真空中的其他物理性质相对独立。
真空中的电容率具有以下特点:1. 真空中的电容率是一个常量,不随电场强度、电荷密度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这意味着真空中的电容器的电容率是确定的,可以用一个数值来表示。
2. 真空中的电容率是一个非常小的数值,这是由真空介电常数的数值决定的。
真空介电常数的数值很小,因此真空中的电容器的电容率也很小。
3. 真空中的电容率对于电场强度有着线性关系。
即电容器的电容率与电场强度成正比,电场强度越大,电容率越大。
4. 真空中的电容率与电荷密度无关。
无论电容器内的电荷密度是多少,真空中的电容率都保持不变。
真空中的电容率在电子工程和物理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电容器是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率的数值决定了电容器的电容大小。
通过调整电容器的电容率,可以实现对电路中电荷存储和释放的控制,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在物理学研究中,真空中的电容率也是重要的参考数值。
在电磁场理论和电动力学研究中,电容率是计算电场强度和电荷分布的基础。
准确地知道真空中的电容率可以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和描述电磁现象以及电磁波的传播特性。
电容的主要性能指标
标称容量和允许误差: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常用的单位是F、uF、pF。
电容器上标有的电容数是电容器的标称容量。
电容器的标称容量和它的实际容量会有误差。
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级见表2。
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见表3。
一般,电容器上都直接写出其容量,也有用数字来标志容量的,通常在容量
小于10000pF的时候,用pF做单位,大于10000pF的时候,用uF做单位。
为了简便起见,大于100pF而小于1uF的电容常常不注单位。
没有小数点的,它的单位是pF,有小数点的,它的单位是uF。
如有的电容上标有“332”(3300pF)三位有效数字,左起两位给出电容量的第一、二位数字,而第三位数字则表示在后加0的个数,单位是pF。
额定工作电压: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电容长期可靠地工作,它能承受的最大直流电压,就是电容的耐压,也叫做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
如果在交流电路中,要注意所加的交流电压最大值不能超过电容的直流工作电压值。
常用的固定电容工作电压有 6.3V、10V、16V、25V、50V、63V、100V、2500V、400V、500V、630V、1000V。
表2常用固定电容允许误差的等
允许误差±2%±5%±10%±20%(+20%-30%) (+50%-20%) (+100%-10%) 级别02 ⅠⅡⅢⅣⅤⅥ
表3常用固定电容的标称容量系列
电容类别允许误差容量范围标称容量系列
纸介电容、金属化纸介
电容、纸膜复合介质电容、低频(有极性)有机薄膜介质电容5%
±10%
±20%
100pF-1uF 1.01.52.23.34.76.8
1uF-100uF
1246810152030
5060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