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肾切除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概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有效和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已经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它通过腹腔镜技术在不开放腹腔的情况下,准确地定位和切除肿瘤等病变区域,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步骤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该手术的背景和意义,并概述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节将详细介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概念、常见适应症以及优势和风险评估。
第三节将详细阐述该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患者准备、超声定位和标记病变区域、建立腹腔镜入路和气囊充气等。
接下来,第四节将深入讨论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涵盖确定手术范围与评估病变边缘清晰度、切除肿瘤组织并止血处理技巧探讨以及封闭尿路创口并处理引流管道问题。
最后,在第五节中,我们将总结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步骤,并展望其长期效果与临床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医生、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关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的全面了解,促进对该手术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通过介绍该手术的操作详解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对未来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2.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概述: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肾脏部分切除的适应症。
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患者的腹部进行操作,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期时间。
2.1 什么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保留健康组织而仅去除肿瘤或损坏组织的外科手术。
它适用于有肿瘤或损坏局部区域,但不需要完全去除整个肾脏的患者。
该手术可以帮助患者保留更多正常肾功能,并降低患者可能面临长期透析的风险。
2.2 常见适应症:- 小型恶性肾实质性肿瘤: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接近表面、生长缓慢、边缘规则的小肾癌,腹腔镜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病例资料。
结果:经术前术后充分准备与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
结论:医护密切的手术配合是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成功的保证。
标签:腹腔镜;肾切除;超声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成熟,多数肾脏切除手术可通过腹腔镜途径完成,而腹腔镜下腹膜后肾切除因其独特的优势更成为手术入路的首选。
我院于2009年6月11日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肾及输尿管全切除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30岁。
12年前曾因“左肾结石”,给予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于半年前再次出现疼痛症状,行ESWL后疼痛较前加重。
术前诊断:左肾结石,重度肾积水,左输尿管结石,左输尿管积水,左肾功能严重受损,泌尿系感染。
1.2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取患侧在上卧位做腔镜下分离,平卧位取肾。
首先,在腋中线髂骨上方二横指处选择第一个穿刺切口以气腹针注气,后作为腹腔镜第一导入孔,产生一定腔隙后,放入一个10 mm的戳卡,放入腹腔镜,再分别在腋前和腋后线作为第二、第三腹腔镜导入5 mm,10 mm的戳卡穿刺,进入腹膜后腔隙后,首先分离背侧,找到腰大肌,然后向前分离打开Gerota筋膜找到肾脏并游离。
在肾下极水平分离找到输尿管,沿输尿管向上游离至肾盂,在肾门处将肾动静脉仔细分离出来,血管及输尿管用钛夹及hemolok夹重复钳闭后剪断,然后置引流管,关闭穿刺孔。
转为平卧位取肾及输尿管。
1.3术前准备1.3.1 术前访视术前一日巡回护士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访视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优点、麻醉及与手术有关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进入手术室后及麻醉前患者应配合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1-2]。
1.3.2器械与物品准备1.3.2.1 一般器械包括腹腔镜下手术器械和开腹器械。
【编号】7.12.2【手术名称】腹腔镜肾切除术【英文名称】laparocopic nephrectomy【别名】腹腔镜下肾切除术【ICD编码】55.5107【概述】1901年德国外科医师Kelling首先使用Nize膀胱镜做腹腔检查以来,随着内镜的改进与发展,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妇产科与泌尿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最近几年,腹腔镜在泌尿外科的发展更令人鼓舞。
它具有损伤小、术后痛苦少、康复快等优点,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和泌尿外科医师接受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腹腔镜仅用于腹内隐睾和假两性畸形病人的诊断及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
1979年Wickman使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1985年Eshghi 使用腹腔镜行盆腔异位肾脏切开取石术,20世纪90年代起Glayman用腹腔镜做肾切除术,Parra用腹腔镜做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及活检术。
目前腹腔镜已广泛用于泌尿科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完整的精囊切除、妇科手术后发生的输尿管梗阻松解术、膀胱憩室切除术、肾囊肿引流术、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移植术后淋巴囊肿引流术、尿失禁膀胱颈悬吊术、肾盂输尿管成形术、输尿管抗反流术、肾切除术、前列腺切除术甚至前列腺癌根治术等。
美国Clayman 1990年首次成功应用腹腔镜完成首例肾切除术,成为现代泌尿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先驱,之后日本等国相继开展该项手术。
1992年北京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在国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肾切除术,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开展此项手术,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适应证】随着腹腔镜器械的改进及手术技术的提高,肾切除的适应证越来越广泛。
1.肾脏良性病变 各种原因所致萎缩肾,包括肾发育不全,动脉狭窄致肾萎缩、肾积水,炎症所致肾萎缩。
2.肾肿瘤,行肾癌根治术或肾肿瘤切除术。
3.肾盂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切除术。
4.肾盂切开取石术。
5.同种异体肾移植,切取活体供肾。
6.肾盂成形术,用于小儿盂管交界处狭窄的治疗。
【禁忌证】1.有腹部手术史或肾脏手术史者。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配合[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手术操作流程中的最佳护理配合方案。
方法: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一般分为腹膜、腹膜后两条路径,临床上最常用的是腹膜后入路。
于围手术期加强护理配合措施,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结论:对于施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方案的患者,术中加强护理配合措施后,有助于优化操作流程,防治并发症,同时还能促进患者及时康复,可推广。
关键词肾囊肿;手术护理;腹腔镜肾囊肿部分切除;肾肿瘤;并发症。
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是泌尿科常见手术,手术护理配合对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近8年来行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的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8年01月到2016年07月对实施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方案的患者中,随机筛选34例进行研究,其中男20例,女14例,平均年龄67.4岁,术后病理其中颗粒细胞癌12例,透明细胞癌10例,混合细胞癌11例,不典型增生1例,其余均无肿瘤浸润;于围手术期加强护理配合措施,并对患者手术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
1.2手术配合方法1.2.1肾脏为腹膜后器官、由肾实质、肾盂与肾盏组成,位置相应于第12胸椎至第三腰椎水平,右肾较左肾稍低1-2cm,右肾上极前方有肝右叶、结肠肝曲;内侧有下腔静脉、十二指肠降部;左肾前方与胃毗邻,前方有脾、结肠脾曲,脾血管与胰腺于肾的前方跨过,肾的动脉于肠系膜上动脉下方发自主动脉,肾静脉与肾动脉伴行;位于肾动脉前方,有无数的分支汇合成总干。
肾的外侧缘凸出弓形,内侧缘内凹,其中有肾门。
血管、神经及淋巴结通过。
1.2.2在尽可能的保留足够肾单位的同时避免肿瘤残余,保留手术中适当的安全切除范围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
选择保肾手术的指征之一是肿瘤直径不大于4cm[1]-[2];近20年来,肿瘤直径不大于4cm的肾癌检出率明显增高[3], 而当前临床治疗肾癌的金标准仍然是根治性切除。
手术记录腹腔镜下左肾
切除术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腹腔镜下左肾切除术
麻醉成功后,右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在左腋中线髂脊上1cm作一1cm切口,分离至腹膜后腔。
水囊扩张腹膜后腔。
分别在腋前线、腋后线肋缘下置直径5mm、10mm穿刺套管,在腋前线髂前置直径5mm穿刺套管,放置腹腔镜。
打开肾周筋膜,沿肾表面游离肾上极,见肾皮质菲薄,肾张力较高。
游离肾背侧,局部粘连明显。
再分离肾腹侧。
在腰大肌前分离输尿管,沿输尿管向上游离至肾盂,见输尿管正常大小,质地柔软,肾窦内肾盂,交界处狭窄。
游离肾下极,见肾下极位置偏低,位于髂嵴平面以下。
提起输尿管远端上钛夹后离断,分离肾蒂血管,见肾动脉较细,有两支。
肾静脉充分游离。
为视野清楚,剪开肾上极皮质薄弱处,放出澄清液体,以减少肾脏张力。
但肾下极仍有积水张力很高,又剪开肾下极皮质薄弱处,吸出澄清液体。
腹壁上穿刺口换12mm穿刺套管,放入4.5 cm直线切割缝合器,确认肾动静脉完全进入缝合器后,离断肾蒂血管。
用标本袋装肾脏后,略扩大切口完整取出。
创面彻底止血。
放置一腹膜后引流管,拔除穿刺套管,逐一缝合切口。
术中出血约50ml,病人安返病房。
标本切面见肾上极巨大囊性变,与肾盂不相通。
PUJ狭窄明显。
后腹腔镜下肾切除15例报告作者单位: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通讯作者:李金芳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5例无功能肾患者(积水无功能肾11例,结核肾4例),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后途径行肾切除术。
结果除1例脓肾因与肠道粘连紧密中转开放外,其余病例顺利完成手术。
手术时间65~170 min,术中出血50~200 ml,无一例输血。
术后24~48 h肠功能恢复,平均住院时间(6±0.5)d。
结论后腹腔镜下无功能肾切除术可取代大部分无功能肾开放切除术。
标签:后腹腔镜;肾切除术15 cases report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LI Jin-fang,WEN Jian-jun.The 3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enzhou City,Chenzhou 42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effet of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Methods 15 cases which included 11 cases of nonfunctioning kidney,4 cases of tuberculosis pyonephrosis,were performed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Results Except for one pyonephrosis with dense perinephric adhesion turning to open,the rest operations were successful.Time for nephrectomy was 65 to 170 min,and the blood loss was 50 to 200 ml.No case received blood transfusion,and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 time were 1~2 days,and average hospital time were 6~8 days after operation..Conclusions The 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ic nephrectomy should mostly substitute for open reduction in primary hospital.【Key words】Retroperitoneal laparoscop; Nephrectomy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0月采用腹膜后途径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无功能肾15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腹腔镜下肾切除
吉林省前卫医院既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张海铅
麻醉方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手术体位:健侧卧位,升高腰桥。
用物准备:
1.敷料:敷料包
2.器械:基础器械包、腹腔镜器械
3.特殊用物:30°镜头、超声刀、双极电凝钳、H-o-lok钳、H-o-lok夹、12mm一次性Trocar (2个)、10mm一次性Trocar、2-0圆针可吸收缝线、3-0角针可吸收缝线、球囊扩张器、取物袋、26F乳胶引流管
4.仪器设备:腹腔镜主机(摄像机、冷光源、气腹机)、超声刀主机、高频电刀主机
手术切口:
1.观察孔:腋中线髂嵴上两横指行10mmTrocar孔
2.主操作孔:腋后线12肋下行12mmTrocar孔
3.辅助孔:腋前线11肋尖端行12mmTrocar孔
手术步骤:
1、洗手护士提前20分钟洗手上台,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手术器械及用物,协助医生消毒铺单准备腹腔镜器械,超声刀主机,双极电凝主机
2、建立主操作通道,12肋缘下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切口长约20mm
3、钝性分离肌层至腹膜后间隙
4、撑开腹膜后间隙,建立腹膜后间隙
5、在主操作通道置入Trocar,缝合切口
6、建立辅助通道
7、建立观察通道
8、建立气腹
9、置入内镜观察腹膜后腔,清除肾周筋膜外脂肪
10、分离肾脏腹侧,递超声刀纵行切开侧锥筋膜,显露肾前筋膜,暴露身旁前间隙,呈“洞穴”样外观
11、分离肾脏背侧,处理好肾蒂,递超声刀钝性分离上至膈下,下至髂窝,显露下腔静脉。
直角钳游离出肾动脉,以H-o-lok夹闭(近心端2个,远心端1个)后离断。
继续显露肾静脉及其属支,同法以H-o-lok处理
12、处理肾脏上下两极,切断输尿管,递超声刀分离,H-o-lok夹闭输尿管,剪刀剪断,超声刀切断肾上极索带
13、分离肾周围组织,游离切除肾脏,递超声刀分离
14、延长切口,完整取出肾脏
15、检查手术野,彻底止血,清点用物,递超声刀,电刀止血,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用物
16、取出Trocar,放置引流
17、缝合切口
18、清点用物,手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