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肾切除术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9
腹腔镜肾切除术记录一、患者基本信息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女年龄:XX岁入院日期:XXXX年XX月XX日手术日期:XXXX年XX月XX日二、术前准备1. 根据患者病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包括病史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2. 术前教育,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过程、风险和术后恢复事项,并取得患者本人同意手术的知情同意书。
3. 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水、皮肤消毒、导尿等。
三、手术过程1. 麻醉诱导:将患者置于仰卧位,经静脉内注射全身麻醉药物,麻醉过程平稳,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2. 体位与准备:采取侧卧位,将患者固定在手术台上,保持头略低的趋势,以便于手术进行腹腔镜入路。
3. 切口与腹腔镜插入:在脐部进行0.5-1.0cm的切口,插入腹腔镜,稳定腹腔镜入路,观察腹腔内器官情况。
4. 继续切口插管:在脐右上方插入切口,以便于腹腔镜操作器械的插入,同时排气。
5. 疏空腹腔:通过对腹腔内注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腹腔壁与脏器间形成工作空间。
6. 静脉解剖:根据术前影像学结果,解剖出肾脏静脉,并进行精确的定位与标记。
7. 肾脏分离:逐层解剖,逐步剥离肾脏与周围组织的黏连,保护肾脏血管与输尿管,并尽可能保留肾上腺。
8. 肾脏血管结扎:在确保血管完整性与止血的前提下,必要时结扎肾脏主动脉、静脉等血管。
9. 肾脏切除:使用腹腔镜器械切除整个肾脏,注意保持手术场内的疏水效应,以减少出血与术后渗液。
10. 肾脏包膜缝合:在肾脏切除后,对包膜进行缝合,以减少肾脏残余和术后恶性溢血的风险。
11. 腹腔内排水:根据需要,在手术完成后,置入腹腔内引流管,以监测并排除腹腔内积液。
四、术后处理与观察1. 恢复室观察:将患者转入恢复室,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迅速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术后恢复情况,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并指导患者术后疼痛管理。
3. 导管拔除: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拔除腹腔引流管、膀胱导尿管等。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概述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在肾脏疾病的治疗中,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作为一种有效和广泛应用的手术方式,已经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它通过腹腔镜技术在不开放腹腔的情况下,准确地定位和切除肿瘤等病变区域,极大地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步骤进行详细解释。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介绍该手术的背景和意义,并概述文章结构。
其次,在第二节将详细介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概念、常见适应症以及优势和风险评估。
第三节将详细阐述该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患者准备、超声定位和标记病变区域、建立腹腔镜入路和气囊充气等。
接下来,第四节将深入讨论手术操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涵盖确定手术范围与评估病变边缘清晰度、切除肿瘤组织并止血处理技巧探讨以及封闭尿路创口并处理引流管道问题。
最后,在第五节中,我们将总结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步骤,并展望其长期效果与临床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为医生、患者及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关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的全面了解,促进对该手术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通过介绍该手术的操作详解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并对未来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出展望。
2. 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步骤概述: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Laparoscopic partial nephrectomy)是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技术,用于治疗肾脏部分切除的适应症。
该手术通过腹腔镜技术在患者的腹部进行操作,不需要进行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切口,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恢复期时间。
2.1 什么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是一种保留健康组织而仅去除肿瘤或损坏组织的外科手术。
它适用于有肿瘤或损坏局部区域,但不需要完全去除整个肾脏的患者。
该手术可以帮助患者保留更多正常肾功能,并降低患者可能面临长期透析的风险。
2.2 常见适应症:- 小型恶性肾实质性肿瘤:对于直径小于4厘米、接近表面、生长缓慢、边缘规则的小肾癌,腹腔镜部分切除术是一种可行的治疗选择。
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手术配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例腹腔镜下肾切除术的病例资料。
结果:经术前术后充分准备与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无并发症。
结论:医护密切的手术配合是腹腔镜下肾切除术成功的保证。
标签:腹腔镜;肾切除;超声刀腹腔镜技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成熟,多数肾脏切除手术可通过腹腔镜途径完成,而腹腔镜下腹膜后肾切除因其独特的优势更成为手术入路的首选。
我院于2009年6月11日首次开展腹腔镜下肾及输尿管全切除术,疗效满意,现将手术配合体会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女,30岁。
12年前曾因“左肾结石”,给予ESWL(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
于半年前再次出现疼痛症状,行ESWL后疼痛较前加重。
术前诊断:左肾结石,重度肾积水,左输尿管结石,左输尿管积水,左肾功能严重受损,泌尿系感染。
1.2方法气管插管全麻,取患侧在上卧位做腔镜下分离,平卧位取肾。
首先,在腋中线髂骨上方二横指处选择第一个穿刺切口以气腹针注气,后作为腹腔镜第一导入孔,产生一定腔隙后,放入一个10 mm的戳卡,放入腹腔镜,再分别在腋前和腋后线作为第二、第三腹腔镜导入5 mm,10 mm的戳卡穿刺,进入腹膜后腔隙后,首先分离背侧,找到腰大肌,然后向前分离打开Gerota筋膜找到肾脏并游离。
在肾下极水平分离找到输尿管,沿输尿管向上游离至肾盂,在肾门处将肾动静脉仔细分离出来,血管及输尿管用钛夹及hemolok夹重复钳闭后剪断,然后置引流管,关闭穿刺孔。
转为平卧位取肾及输尿管。
1.3术前准备1.3.1 术前访视术前一日巡回护士阅读病历了解病情及各项化验结果,访视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的优点、麻醉及与手术有关的注意事项,使患者了解进入手术室后及麻醉前患者应配合的注意事项,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和家属的不安,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1-2]。
1.3.2器械与物品准备1.3.2.1 一般器械包括腹腔镜下手术器械和开腹器械。
后腹腔镜肾肿瘤肾部分切除术
步骤:
1.麻醉满意后,患者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2.Trocar位置和后腹腔的建立:
在腋后线第12肋下一横指切开皮肤4CM,钝性分离肌肉,用钳尖刺破腰背筋膜进入后腹腔腔隙,手指向前推开腹膜,置入气囊,注气约600ML扩张后腹腔腔隙。
经切口伸入手指,在手指引导下,分别在腋中线髂嵴上2cm、腋前线第12肋下一横指分别置入10MM、5MMTrocar。
3.先分离出右肾动脉后沿右肾下极向上分离见肿瘤位于右肾外侧中部偏下,大部突出右肾表面,切除肿瘤周围肾周脂肪。
血管夹阻断动脉,同时开始计时。
距肿瘤边缘1cm切除肿瘤。
观察无肿瘤残留,2-0可吸收线间断或8字缝合创面。
松开血管夹(阻断时间25分钟)观察,出血处再次缝合。
生理盐水清洗术野后减压观察无出血,止血纱布一块覆盖创面。
取出标本,留置皮管引流一根。
分层缝合各切口。
4.手术顺利,术中出血200ml左右,术后安返病房,标本送检。
记录医师
1/ 1。
标题:深度探讨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在医学领域中,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程序。
本文将通过深度和广度的讨论,探索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主题。
一、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是什么?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是一种用于记录该手术过程中所发生事件和操作细节的文件。
它包括手术开始时间、手术者尊称、使用的仪器和设备、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及位置等详细内容。
这一模板不仅有助于医生全面记录手术情况,也对后续的病例分析和学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二、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的重要性采用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规范的手术记录模板,医生可以对手术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精准记录,有助于后续的术后病情分析和诊疗方案制定。
对手术进行全面记录也有助于医学研究和经验总结,为未来类似手术提供宝贵的参考依据。
三、如何填写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填写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需要细致认真,要求医生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准确地完成相关内容。
手术记录应包括手术者信息、手术日期、手术开始与结束时间等基本信息。
应详细记录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仪器、器械和药物,以及术中出现的重要事件和操作步骤。
术中出血量、切除组织标本的大小和性状等重要信息也应该被准确记录。
四、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的应用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的应用不仅仅是一个例行程序,它是对医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验,也是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通过规范记录手术信息,可以为医生的专业能力和临床水平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医院加强对手术质量的管理和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腹腔镜下右肾切除术手术记录模板的使用,我认为它在提高手术质量、促进医学研究和保障患者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医务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重视手术记录的完善和规范,不仅是出于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也是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要求和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后护理查房一、术后第一天1.患者病情观察: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意识状态等;观察伤口是否出血、渗液、红肿或感染迹象。
2.观察尿量:术后尿量的观察是判断肾功能恢复情况的重要指标,监测患者尿量,颜色和质地,以及有无尿潴留的迹象。
3.观察排气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胃胀气、腹胀、腹痛等症状。
4.心理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会感到焦虑、紧张和恐惧,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给予心理支持。
5.饮食护理:术后的患者一般从半清液体饮食逐渐过渡到软食,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等食物的摄入,保证饮食的均衡和营养。
二、术后第二天至出院前1.疼痛管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腹痛和肩痛的不适感,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相应的镇痛药物。
2.动态观察伤口情况: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感染等症状,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3.观察尿液情况:每日监测患者的尿量和尿液颜色,观察是否有血尿或排石的迹象。
4.动态观察排气情况:观察患者的排气情况,避免胃胀气和腹胀的不适感。
5.动态观察肠道功能恢复情况:观察患者的肠动力恢复情况,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6.动态观察血糖和血压:术后患者需要监测血糖和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
7.动态观察肾功能恢复情况:术后患者需要监测肾功能,包括血尿素氮、肌酐等指标的变化。
8.饮食护理:根据术后患者的食欲和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适当调整饮食,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9.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可能会有情绪波动、焦虑和抑郁的表现,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帮助其积极面对疾病和康复。
10.定期随访:术后患者出院后需要定期复诊,包括疼痛评估、伤口愈合情况、肾功能检查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以上是针对腹腔镜下肾切除术后护理的查房须知,通过严密的观察和全面的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的问题,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和支持。
腹腔镜肾切除病例讨论引言腹腔镜肾切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肾脏疾病,如肾癌、肾结石等。
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通过讨论一个腹腔镜肾切除病例,深入探讨该手术的操作步骤、临床效果及可能的并发症,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8岁•主诉:右侧腰痛、血尿•既往病史:无•体检:右侧肾区叩痛明显临床检查•辅助检查:B超、CT诊断•右肾恶性肿瘤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操作步骤术前准备1.术前床边标志:右侧肾区标记2.麻醉:全麻3.体位:左侧卧位入路建立及腹腔探查1.患者弯腿屈膝,手术麻醉中双侧背部垫高约10cm,使腹部处于蜷曲位,以方便术中肾脏移位。
2.术区消毒,铺巾,在右侧肾区处划开3~4cm长的皮肤切口。
3.经皮筋膜插入:先经皮筋膜闪切,注水法插入经皮筋膜扩大器。
4.将纤维引导线推入透明导丝内,置入皮下隧道。
5.腹腔碳酸气逐渐注入,压力调整至12~14mmHg,成功建立腹腔镜入路。
6.腹腔内探查,排除辅助器械数量及功能设置障碍。
操作及技巧1.十二指肠钝化,取适当位置肝肾间隙解剖断开筋膜与后腹膜间粘连,视解剖情况估计是否需要吻合灌注。
2.沿肾脏周围解剖碳化筹备肾脏发现情况,沿肾脏周围切割,以节省出血止血程度。
3.按要求行肾脏解剖切割,可行斜行肾脏切。
4. 沿肾脏蒂剪开肾蒂前肾蒂后分离腹背侧正对。
4.其它如有重要解剖特点及注意事项分段介绍。
结束及术后处理•结束时无明显创伤,巡诊无动脉或静脉渗漏。
•撤除腔内器械,关闭切口。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术后并发症1.出血:视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介入治疗,如情况严重需要转为开放手术止血。
2.术后感染:给予抗生素治疗,并注意局部伤口护理。
3.尿瘘:视情况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修复。
4.尿闭管脱出:重新插管。
术后观察及处理1.拔管:留置导尿管至排尿无异常为止。
2.术后饮食:根据患者手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逐渐进食。
3.术后镇痛: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腹腔镜肾切除病例讨论
腹腔镜肾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手术,用于治疗肾脏肿瘤、囊肿、结石等疾病。
本次病例讨论将介绍一位患者的腹腔镜肾切除手术经过。
患者为一位50岁男性,体检时发现右肾有一直径约5cm的肿瘤。
经过详细检查,医生诊断其为右肾细胞癌,并建议进行腹腔镜肾切除手术。
手术开始前,患者接受了全身麻醉。
外科医生通过腹壁上的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并将其他必要的手术器械插入体内。
随后,医生剥离腹膜,进入腹腔,找到肾脏并将其暴露出来。
医生使用电刀将肾脏周围的肿瘤切除,然后利用吸引器清除手术区域内的血液。
医生在适当的位置放置了一根支架,以便在将肾脏割除时保持输尿管的通畅。
医生在支架的帮助下将肾脏切除并取出。
术后,医生缝合了切口并在伤口上贴上了胶布。
整个手术过程持续时间约2个小时。
术后,患者需要住院观察3-5天,以确保没有出现并发症。
术后3个月进行复查,肿瘤已完全切除,患者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腹腔镜肾切除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肾脏疾病的方法。
术前的详细检查和术中的精细操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风险并促进术后恢复。
- 1 -。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 【概述】 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系统的应用以肾脏手术发展最快。Ralph V.Clayman于1990年成功完成首例腹腔镜肾脏切除术。自此,全世界腹腔镜外科医生,特别是泌尿外科医生受到极大启发,腹腔镜肾脏手术在全世界范围得到广泛开展,手术适应证不断扩大,手术设备技术及经验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使手术达到与传统手术相同的手术效果。在上世纪90年代处,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日本名屋大学采用腹腔镜技术成功地为42例肾肿瘤患者施行肾摘除术,平均手术时间6h,切除重量平均为400g,肿瘤直径平均3~5cm,平均出血量220ml,术后24h内恢复进食,平均住院时间为4.5日,术后恢复日常工作时间平均为3.5周。无一例手术死亡,5例有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22~48个月,均无肿瘤复发,其结果与开放手术相比无差异,而术后疼痛及并发症明显减少,住院时间、完全康复时间明显缩短。非肿瘤性疾病导致的肾功能永久性丧失所施行的腹腔镜肾切除术与肾肿瘤切除术手术方法和处理原则不同。因腹腔镜技术有一个学习曲线,作者认为应先掌握腹腔镜肾切除术,在此基础上再开展腹腔镜肾肿瘤切除术。 【适应证与禁忌证】 大多数良性疾病所致肾脏永久性、不可逆性功能丧失是腹腔镜单纯肾切除的基本适应症,包括慢性反流性及梗阻性肾病、慢性肾盂肾炎、无功能肾引起的腰腹部疼痛及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囊性变症状已达必须依靠透析者、肾移植后期高血压、肾实质硬化及多囊肾病人症状严重者也为其适应证。 以下几种情况在考虑行腹腔镜手术时必须谨慎: (一)既往有肾脏手术史者,由于可导致肾脏与周围脏器或组织粘连及局部解剖不清,以致在施行气腹、放置trocar或分离时增加肾周脏器损伤。虽然用腹腔镜可行包膜下肾切除术,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但技术要求高,风险大,初学者不宜提倡。 (二)肥胖并非此手术的绝对禁忌证,但过多脂肪组织可致trocar穿刺困难,减少操作空间,增加手术难度,同时肥胖病人术后并发症增多及转为开放性手术的可能增加。 (三)无论是功能性或梗阻性所致的肠腔过度充气都可致手术空间极限及增加肠管损伤可能,故术前必须纠正。 (四)其他禁忌证包括急性感染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等。 (五)肾盂肾炎和肾结核因增加转为开放性手术的危险为其相对禁忌证。 。 【器械选择】 分离钳2把,剪刀1把,吸引管1个,钛夹钳1把,抓钳1把,双极电凝钳1把,电凝钩1把,Endo-GIA(血管切割器)钳1把。有条件可配置超声刀或血管闭合器(Ligasure)。 【术前准备】 (一) 肾动脉造影或栓塞 造影主要用于了解肾动脉情况,是否有异位肾动脉,便于术中及时处理肾血管,结扎完全。肾动脉栓塞一般无需常规执行。CTA(CT增强后三维重建)因对肾血管显示良好且为无创检查,可以代替肾动脉造影作为术前检查。 (二) 输尿管逆行插管 便于术中寻找输尿管,但一般此操作必要性不大。 (三) 肠道准备 术前1d半流质饮食,术前晚及手术当天各清洁灌肠1次。 (四)其他术前准备同开放手术。 【麻醉】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气管内全麻或加腰硬联合麻 【体位】 病人体位:病人先取仰卧位,进行静脉诱导及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术前停留鼻胃管和尿管行膀胱及胃肠减压,以利手术注气、trocar放置及术中分离 。病人改侧卧位,脐正对腰桥,手术台应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用腋垫塞于病人腋窝下,臀部及腰部放置棉枕支撑,用多条宽胶布将病人固定于手术台上,以便术中通过转动手术台调整肠管位置时病人可安全的固定于手术台上。 【trocar的放置】 A点置10mm的trocar,位置在腋中线髂嵴上2指;B和C点均置5mm的trocar,位置分别在腋后线和腋前线与肋缘交界处;D点为5mm的trocar,位于腋前线、髂前上嵴上2横指;一般情况下安置3个trocar,若患者肥胖或术中显露不好可增加另1个或2个trocar。目前多采用Hasson’s技术,即用尖刀在A点切开2cm长皮肤切口,分层切开各层至腰背筋膜下,伸入食指,将腹膜往前推移,扩大腹膜后腔
【手术步骤】 (一)气腹和放置trocar 从A孔放入水囊,建立腹膜后腔,注水500~800ml,依患者体型而定。水囊扩张后夹住尿管等待5min,使腹腔后扩张时脂肪组织上的小血管出血停止。再用吸引器吸尽水囊内盐水,取出水囊。手指伸入A孔,手指引导下分别经B、C孔放入trocar,最后将10mm的trocar插入A孔、用7号丝线缝合关闭切口,避免气体漏出。必要时经D孔放置trocar。 (二)扩大腹膜后腔 腹膜后腔间隙被肾脏、肾上腺和脂肪组织充满,扩张此间隙并利用此空间行腹腔后脏器手术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十分重要。自制水囊扩张后的腹膜后腔空间还需进一步扩大。经B和C处trocar放入分离钳和超声刀,将腹膜和结肠侧筋膜游离并向内侧推移。分离腹膜时避免损伤,否则CO2经腹膜裂孔进入腹腔,将腹膜往外侧压迫,缩小腹膜后腔的空间,增加操作困难。若这种问题出现,将腹膜裂口扩大,继续手术。经上述操作步骤后,腹膜后腔空间已能满足手术操作需要 (三)游离输尿管 在肾下极切开肾脂肪囊,在腰大肌内侧肾下极下方找到输尿管。找到输尿管后,可用一根带子绕过输尿管帮助游离,必要时性腺血管予结扎切除,提起输尿管使其保持一定张力,向上游离至肾下极和肾门。注意此时暂时不要切除输尿管,游离肾脏时,可通过牵引输尿管提起肾脏。 (四)游离肾脏 在肾脏下极沿Gerota筋膜依次游离肾下极、肾背侧、肾上极和肾内侧缘。若肾周粘连较紧分离肾脏有困难,可暂停肾脏分离,先显露肾门。分离肾下极时因注意迷走血管的存在。
(四)辨认肾门 提起输尿管及肾下极,辨认进入肾门的血管,可用冲洗吸引管钝性分离血管。性腺血管,腰动静脉及其属支可不需结扎,但分离时不慎损伤引起出血或为了更好地显露肾门,必要时也可结扎切断。将弯钳伸入肾、输尿管与腰大肌间隙,向上提起肾脏下极,显露肾门,并将肾下极从腰大肌表面完全游离。游离时注意紧贴腰大肌。 (五)结扎肾门血管 牵拉肾下极保持肾蒂有一定张力,用冲洗吸引管先游离显露肾动脉,游离血管周围适当范围,用Endo-GIA切断肾动脉或先用丝线结扎、再用钛夹或hemo-lock(一种带勾血管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夹、长度比钛夹长)结扎。同样方法游离、显露肾静脉,结扎并切断肾静脉。若Endo-GIA使用受限制,亦可用钛夹三重结扎肾动脉,见肾脏体积缩小、颜色变黑,肾静脉塌陷,证实无其它迷走肾血管存在后,用钛夹三重结扎肾静脉、切断。此时可切断输尿管。肾结核患者须做肾输尿管全切。 (七)取出肾脏 切除的肾脏可用子宫粉碎器剪碎取出或整体取出。如采用剪碎取出的方法,则必须用较坚韧的LapSac拾物袋,以避免组织搅碎器搅碎肾脏时拾物袋破裂。另一种方法是将肾脏放入袋中通过延长的trocar口完整取出。 (八)结束手术 手术结束前,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检查确定无出血后,吸尽冲洗液。复位结肠,后腹膜可不必缝合,拔除第一个trocar,经此切口伤口引流管放入腹腔内手术野。放出CO2气体,取出全部trocar,缝合伤口。 【术中注意事项】 (一) 肾脏的游离应在肾周筋膜或肾包膜与肾周脂肪囊之间的平面内进行,此平面几乎无大血管,较易游离。 (二) 结扎肾门血管应贴近肾脏侧,此处常有肾动静脉分支存在,应予注意,肾血管变异多,特别是异位动脉,故处理肾周条索状组织最好先结扎再切断。肾动、静脉尽可能游离1cm以上,以便上钛夹。右肾静脉较短,处理时应特别注意勿损伤下腔静脉。 (四) 肾积水严重的,应先放水使其体积缩小后再予切除。 (五) 若肾蒂周围粘连严重,可中转开放手术。初学者一定要掌握中转手术时机,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术后处理】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一)手术结束后鼻胃管即可拔除,病人先予禁食,肛门排气后即可开始进食。 (二)当病人走动无不适时即可拔除Foley导尿管。 (三)手术当天应平卧,如无特殊不适,引流管无血性液体流出,24h后即可下床活动。 (四)病人无不适不必限制活动。 【并发症及处理】 (一) 出血 为最常见并发症。 1 实质脏器损伤出血,常见为肝、脾,轻者可在镜下修复、填塞止血,如出血量较大,不易控制者应及时转为开放手术。 2 血管损伤 如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因出血量大,来势凶猛,镜下难以处理,应立即转为开放手术。 (二) 空腔脏器损伤 较少见,多为肠管和胆囊,术中操作应注意有无异常液体流出,以便及时发现,轻者可在镜下修复,如损伤严重者应转为开放手术。 【评价】 腹腔镜肾切除术比起开放手术术后疼痛少、恢复期短。术后需药物止痛处理约为传统开放手术的四分之一,而住院时间减少一半,完全康复时间比开放切除显著减少。在早期,腹腔镜肾切除术的平均手术时间超过300分钟。而在技术、经验、设备进步下,目前手术时间已缩短1小时内。 (邱剑光 方友强 黄文涛) 【参考文献】 1 Fricke L, Doehn C,Steinhoff J, et al: Treatment of post-transplant hypertension by laparoscopic bilateral nephrectomy.Transplantation 1998;65:1182–1187. 2 Hassan HM: A modified instrument and method for laparoscopy. Am J Obst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