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洋大学提名202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2
项目名称:特色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提名单位:辽宁省科技厅一、提名意见二、项目简介海洋食品可保障粮食安全、增进人民健康。
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及配套装备是海洋食品产业发展的三个核心环节。
该成果以贝类、棘皮类(海参和海胆)和虾类等特色海洋食品为对象,经过10余年的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建立了加工过程品质精准控制技术和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了与加工新技术配套的装备及生产线.核心成果包括:1、创建了特色海洋食品加工过程品质精准控制技术在系统阐明了加工工艺条件对特色海洋食品的主要构成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微观结构、各相态水分含量及分布、质构特性的影响规律及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低温嫩化技术、质构控制技术和质地固化及模拟技术,实现了特色海洋食品的高质化加工;建立了中餐特色海洋调理食品加工技术,丰富了高质化特色海洋加工食品的品类;发明了质构特性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和氧化程度精准检测技术.2、建立了特色海洋食品中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的高值化利用技术针对特色海洋食品中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种类繁多、结构复杂、定性及定量分析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多糖、多肽、油脂等成分的分析方法学体系,获取了其在特色海洋食品中的结构、含量及分布数据并构建了信息库;有效的建立了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营养及功能性成分的高值化利用。
3、开发了特色海洋食品加工新技术配套装备及生产线开发了自动清洗、脱壳取肉、输送、调理、连续预煮、多功能熟化和自动称重分级等设备,构建了与海参和贝类加工新技术配套的自动化生产线,已在辽宁、山东、福建、河北等地20多家企业进行了产业化应用,还出口到俄罗斯和中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对提高我国海洋食品加工装备的国际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该成果得到了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部国际重大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农转资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省市科研计划及相关企业的支持.该成果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12、2014年度)、鉴定成果4项;获授权专利70余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4项;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80余篇;制定或参与制定标准40余项,其中国家标准1项、地方标准4项。
收稿日期:2019⁃12⁃19;修回日期:2020⁃02⁃25㊀㊀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751202,61751205,U1813203,61803064,71831002,51939001,61976033);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XLYC1807046,XLYC1908018);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2018J11CY022);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32019501,31320195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3132019345)作者简介:艾佳琪(1994⁃),女,辽宁凤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语音识别;左毅(1981⁃),男(通信作者),辽宁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zuo@dlmu.edu.cn);刘君霞(1988⁃),女,甘肃定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说话人识别;贺培超(1992⁃),男,河南永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模式识别;李铁山(1968⁃),男,辽宁锦州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分散非线性自适应控制;陈俊龙(1959⁃),男,美籍华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计算.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动态语音特征提取算法∗艾佳琪,左㊀毅†,刘君霞,贺培超,李铁山,陈俊龙(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辽宁大连116000)摘㊀要:为进一步研究语音特征提取方法,分析了基于逆离散余弦变换倒谱系数(IDCTCC)的语音特征,利用频域语音信号间的余弦相似度(cosinesimilarity)特性将IDCTCC进行层次聚类,得到14维频域语音特征向量(featurevec⁃tor),称之为C⁃vector㊂实验中,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aussianmixturemodel,GMM)的说话人识别模型对C⁃vector进行识别精度和时间的讨论,并与经典的梅尔频率倒谱系数和等频域倒谱系数(histogramofDCTcepstrumcoeffi⁃cients,HDCC)进行对比实验㊂通过具体的实验结果比较,提出的C⁃vector在识别精度方面比MFCC和HDCC分别高出7%和5%㊂而且,C⁃vector在多人语音集下表现出的识别能力更为优异㊂关键词:说话人识别;语音特征;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el⁃frequencycepstralcoefficients,MFCC);逆离散余弦变换倒谱系数(inrersediscretecosinetromsformcepstrwmcoefficient,IDCTCC);余弦相似度;层次聚类分析0㊀引言随着机器学习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的飞速发展,说话人的语音自动识别技术不再只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在实际工程业界的应用需求也日趋增多[1]㊂因为以说话人语音为识别目标的认证方式非常简单,即不需要刻意的记住复杂的指令密码,也不需要触摸(如掌纹触摸式验证[2])或者接近(如虹膜接近式验证[3])专门的识别仪器㊂语音识别能够使用户在非接触的情况下完成身份验证,具有信息采集简单且应用广泛等优点㊂尤其在互联网和通信领域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比如电话银行㊁电话购物㊁数据库访问㊁信息服务㊁语音电子邮件㊁安全控制和计算机远程登录等[4 6]㊂语音是人类具有的特殊生理行为,且每个人的语音都有其各自的生物特性,比如基因差异带来的生理结构不同㊁后天形成的发音习惯差异以及性别的不同等[7]㊂因此,不同说话人的语音是可以提取出表现其说话特点的语音表现特征,之后通过分析语音特征并利用说话人语音的识别模型来对说话人进行判别㊂上述过程就是通用的经典说话人识别算法,由语音特征提取㊁语音识别模型建立和说话人识别三个部分组成㊂其中,语音特征提取在整个说话人语音识别过程中至关重要,准确地提取出表示其语音本质的特征参数将使得后续的说话人识别更有效,识别率更高㊂如图1所示的说话人识别模型中的语音特征提取阶段,常用的语音特征有梅尔频率倒谱系数(MFCC)和感知线性预测系数(perceptuallinearpredictive,PLP)等[8]㊂图1㊀说话人识别流程MFCC特征就是基于人耳听觉机理提取出来的,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波有不同的听觉敏感度,从200 5000Hz的语音信号对语音的清晰度影响最大㊂在MFCC特征提取时,语音预处理将语音信号转换成时域信号,然后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Fouriertrans⁃form,FFT)将时域信号转换成频域信号,利用三角滤波器将语音的频率转换成人耳能够接收到的频率,这就是最常用的MFCC语音特征[9]㊂最近,文献[10]针对MFCC语音特征的提取过程,提出一种基于逆离散余弦变换倒谱系数(IDCTCC)的提取方法㊂该方法利用直方变换的频域转换方法替代传统的三角滤波器,将IDCTCC以等频域分割的方式划分后,提取出的等频域离散余弦变换倒谱系数(HDCC)㊂但等分割方法不够科学准确,由于其特征区间会将不相似的特征合并,将相似的特征分开,这样就忽略语音特征不同维的动态关系,使得语音特征在说话人识别过程中的表现比较不稳定㊂因此,考虑到语音时域的动态特征,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语音特征C⁃vector㊂C⁃vector是基于IDCTCC的频域语音特征,计算IDCTCC相邻维的余弦相似度(cosinesimilarity)作为度量,将余弦相似度最大的两维特征列向量合并㊂重复这个层次聚类过程,IDCTCC化简到14维特征,即得到C⁃vector㊂通过实验,建立基于高斯混合模型(GMM)的说话人识别模型,分别用MFCC㊁HDCC和C⁃vector作为语音特征进行说话人识别㊂实验结果表明,C⁃vector比MFCC特征高7%,比HDCC特征高5%㊂且在多人数据集的情况下,C⁃vector识别效果比MFCC和HDCC的表现更为优异㊂1㊀说话人识别的研究背景语音预处理是说话人识别系统比较重要的环节,包括预加重㊁分帧和加窗处理㊂特征参数提取是说话人识别系统里面的一个关键步骤,特征参数就是说话人的个性信息特征,主要分析的是说话人语音的频谱结构㊂从语音波形中提取能够反映说话人特性的特征参数,不仅可以去除掉语音信号中的冗余信息,还可以减少运算量和所需存储空间[11]㊂在人类的感知系统中有几个非线性关系,其中最重要的非线性映射是从物理频率到感知频率的映射㊂MFCC就是利用频率尺度模拟人类感知系统的特征,通过三角滤波器组将声音的频率转换成Mel刻度上的频率㊂式(1)是声音的频率与Mel频率之间的对数关系[12]㊂Mel(f)=2595ˑlog(1+f700)(1)MFCC特征提取过程包括如下几步:a)在提取特征之前对时域语音信号进行预处理㊂包含预加重㊁分帧和加窗㊂(a)预加重㊂用来弥补频率高于800Hz的频段中6dB的损失,预加重过程采用传递函数为式(2)的数字滤波器进行实现[13]㊂μ是预加重系数,本文取μ=0.9378㊂H(z)=1-μz-1(2)(b)分帧㊂基于语音信号具有短时平稳性,将语音信号分为一些短时段,来保证语音信号的连续性㊂同时,两帧之间有一定的重叠㊂(c)加窗㊂采用不断移动的有限长度的窗口与原始信号相乘,所得结果就是各个分帧数据㊂因为汉明窗更适合信号处理[14],本文使用汉明窗,N为窗口长度,取320个采样点㊂汉明窗的窗函数为w(n)=0.54-0.46cos(2πnn-1)0ɤnɤN-10n=其他值ìîíïïïï(3)b)将前面经过预处理的语音信号,即时域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化(FFT)㊂将信号从时域转换成频域,求出线性频谱,转换公式[15,16]为㊃741㊃㊀第37卷增刊艾佳琪,等: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动态语音特征提取算法㊀㊀㊀X(k)=ðN-1n=0x(n)ℓ-j2πkN㊀0ɤn,kɤN-1(4)c)将得到的频谱X(k)经过三角频率滤波器组形成频谱W(m),如图2所示㊂本文中,三角频率滤波器组由20个带通滤波器Hm(k)组成㊂其传递函数为Hm(k)=0k<f(m-1)k-f(m-1)f(m)-f(m-1)f(m-1)ɤkɤf(m)f(m+1)-kf(m+1)-f(m)f(m)<kɤf(m+1)0k>f(m+1)ìîíïïïï(5)其中:0ɤm<M,M是滤波器的数量,M=20[17]㊂d)W(m)经过对数能量处理,得到对数频谱S(m)[16],表示为S(m)=ln(ðN-1k=0|X(k)|2Hm(k))㊀0ɤm<M(6)e)将S(m)经过离散余弦变换(discretecosinetransform,DCT)得到倒谱频域,即可得到MFCC[18],表示为c(n)=ðM-1m=1S(m)cos(πn(m+12)M)(7)其中:n是MFCC的维数㊂2㊀HDCC语音特征HDCC语音特征提取方法和MFCC语音特征提取方法的主要区别是:a)在倒谱计算结束时使用直方变换的方法而不是使用三角滤波器组;b)频率转换方法不同,MFCC特征提取方法是用声音的频率转换成Mel频率,HDCC特征提取方法是利用将相同频率范围的特征进行合并从而使频率转换成直方频率㊂直方变换在处理和实现方面都相对简单,并且使用直方图显示出的特征,符合人耳的听觉特性,使语音特征表现更直观㊂如图3所示,HDCC的计算公式为C(q)=IDCT{log|DCT{x(k)}|}㊀q=1, ,D-1(8)根据人耳听觉的特性,可以定义一个频谱周期Lf㊂Lf与q的关系是[10]Lf=fsq(9)其中:Lf单位是Hz,表示频率轴上对数频谱一个周期的长度;fs是采样频率㊂式(9)中听觉频率Lf,并根据这个新频率的不同间隔,IDCTCC中同一个频率范围的特征向量进行合并,就是等频率的直方变换㊂本文提取15维HDCC语音特征,如图3所示的HDCC语音特征,50 600Hz是50Hz间隔;600 1000Hz是100Hz间隔㊂图2㊀MFCC特征提取流程㊀㊀㊀图3㊀HDCC特征提取流程直方图可以表示频率范围的大小以及不同频率范围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HDCC特征也忽略了不同维特征之间的动态聚类关系㊂3㊀C⁃vector语音特征根据HDCC的等频域划分方法,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语音特征 C⁃vector,它的提取过程是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层次聚类方法㊂将余弦相似度作为度量方法,使得不同频率但相似的特征聚在一起,再经过直方变换将频率转换成直方频率㊂这种方法使特征频率变换由等频率变换,变换为根据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为频率变换的准则㊂3 1㊀余弦相似度320维IDCTCC中相邻维特征向量vi和vj,根据坐标将向量绘制到二维坐标中㊂如图4所示,两个向量指向不同的方向㊂如果两向量的夹角为0ʎ,意味着方向相同㊁向量重合,方向上的差异为0;如果夹角为90ʎ,意味着形成直角,方向完全不相同,差异大㊂因此,可以通过夹角的大小,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差异程度㊂夹角越小,就代表两向量在方向上的差异度越小,这样就能判断IDCTCC相邻维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㊂余弦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19]cos(νi,νj)=νiˑνj|νi||νj|(10)图4㊀向量之间的余弦关系3 2㊀层次聚类本文采用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层次聚类分析方法将IDCTCC聚成14维的C⁃vector㊂在层次聚类算法中,以单个对象为初始簇,逐步聚合最邻近的簇,直到得到目标聚类数为止[20]㊂图5所示为基于相似性的层次聚类树型图㊂图5㊀基于相似性的语音层次聚类树型图这种新方法在得到余弦相似度后,再对余弦相似度进行排序,找到最大的余弦相似度所在两维进行合并㊂重复这个过程,直到特征聚类完成㊂采用余弦相似度作为特征相似准则,是因为余弦相似度能够忽略特征值的大小而存在的差异度㊂3 3㊀C⁃vector图6所示的是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层次聚类提取过程㊂将IDCTCC的320维作为320类,计算相邻类的余弦相似度,将具有最高相似度的两维合并为一维,并迭代该过程直到得到14维的C⁃vector㊂图6㊀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层次聚类分析以下为此算法的具体过程:a)输入320维的IDCTCC;b)计算IDCTCC相邻维特征向量的余弦相似度;c)找到最大的余弦相似度所在的相邻两维特征向量,进行合并;d)判断合并后的特征维数是否大于14,若是,则重复步骤b) d),若否,则跳转至步骤e);e)输出C⁃vector特征㊂算法1是基于余弦相似度的语音层次聚类过程的伪代码㊂算法1㊀基于余弦相似度的语音特征层次聚类分析输入:nisthenumberoffeaturecolumn;C=[v1,v2, ,vn]isperson sfeature㊂输出:C=[v1,v2, ,v14]㊂㊀whilen>14do㊀㊀fori=1,i<ndo㊀㊀㊀㊀Si=cs(Vi,Vi+1)㊀㊀end㊀㊀l=argmax(S1,S2,S3, ,Sn-1)㊀㊀updateC=[v1,v2, ,vl+vl+1, ,vn]㊀㊀n=n-1㊀end函数cs㊀计算相邻语音特征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输入:ViVi+1istwoadjacentfeaturevectors,1ɤiɤ320㊂输出:Si㊂㊀㊀㊀Si=νiˑνi+1|νi||νi+1|4㊀说话人识别实验4 1㊀实验准备本文使用TIMIT声学 音素连续语音语料库㊂其中,TIMIT数㊃841㊃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年㊀据集的说话人是由美国八个不同地区方言的630个人组成,男性占70%,每人说出给定的10个句子,语音采样频率为16kHz,所有的句子都在音素级别上进行了手动分割和标记[21]㊂本文建立基于GMM的说话人识别模型㊂GMM本质上是一种多维概率密度函数㊂其核心思想是在概率空间上,其特征向量的分布情形用若干个单高斯概率密度函数来线性逼近㊂将其用于说话人识别时,每个说话人对应一个GMM㊂高斯混合模型为统计学习常用的方法[22]㊂4 2㊀结果和分析通过建立GMM说话人识别模型进行实验获得C⁃vector㊁MFCC和HDCC三种特征的训练精度㊁测试精度㊁建模时间和识别时间㊂尝试了不同数量的人(20㊁50㊁100㊁300㊁400㊁500和600人)㊂他们的演讲是TIMIT语音库的一部分,测试是两个演讲库,训练是八个演讲库㊂在这个实验中,本文进行了八次迭代来进行每个扬声器的训练和测试㊂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1 7所示㊂表1㊀训练人数为2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1008.051.02HDCC10010013.411.76C⁃vector10010011.951.85表2㊀训练人数为5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9817.356.29HDCC10010021.9411.27C⁃vector10010029.9910.35表3㊀训练人数为10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9628.7624.46HDCC1009866.4544.19C⁃vector10010059.8439.60表4㊀训练人数为30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94.6125.51204.20HDCC10098.3180.04474.40C⁃vector10098.6161.55202.30表5㊀训练人数为40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94.2173.06415.72HDCC10094172.22794.49C⁃vector10099.5206.22441.74表6㊀训练人数为50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92.4204.39533.64HDCC10094.4331.761221.42C⁃vector10099.2312.84820.23表7㊀训练人数为600人时识别精度和时间比较模型训练精度/%测试精度/%建模时间/s识别时间/sMFCC10091.5253.80890.53HDCC10095.1399.911560.06C⁃vector10099.83383.221453.60㊀㊀根据表1 7,本文绘制图7测试精度对比折线图和图8识别时间折线图㊂如图7所示,当训练人数为20人的时候,MFCC㊁HDCC和C⁃vector的测试精度都是100%,说明当人数较少时,三种特征的性能都很优异㊂当训练人数从20人变化到100人时,MFCC和HDCC分别下降到96%和98%,C⁃vector的测试精度仍然是100%㊂当训练人数增加到300人时,C⁃vector与HDCC的测试精度能达到98%,MFCC的测试精度下降到96%㊂当训练人数增加到400㊁500以及600人时,MFCC㊁HDCC的测试精度明显下降,而C⁃vector仍然保持在99%以上㊂如表1 7所示,通过对训练精度进行对比,人数从50人增加到600人时,三种特征的训练精度能一直保持在100%㊂如图8所示,通过对识别时间进行对比,HDCC的识别时间远超于MFCC与C⁃vector㊂5㊀结束语针对MFCC和HDCC语音特征提取过程中未提取语音信号中的动态信息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是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动态语音特征提取算法㊂它将语音特征与余弦相似度结合进行特征聚类,余弦相似度作为度量方法,将320维的IDCTCC进行层次聚类分析,逐步聚成14维的C⁃vector语音特征㊂本文构建了一个GMM说话人识别系统,通过对比实验,针对不同训练人数,分别测试MFCC㊁HDCC和C⁃vector的训练精度㊁测试精度㊁建模时间和识别时间㊂实验证明,三种特征都具有很好的训练精度,均能维持在100%㊂在多人数据集的情况下,C⁃vector的测试精度依然能维持在98%以上,但计算性能比MFCC的计算性能略差㊂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将对计算时长问题进行改进㊂另外,针对相似度评价基准,将用欧氏距离㊁相关系数这两种相似度准则分析IDCTCC特征聚类,并分析特征维数的变化与特征表现的关系㊂参考文献:[1]ReynoldsDA,RoseRC.Robusttext⁃independentspeakeridentifica⁃tionusingGaussianmixturespeakermodels[J].IEEETransonSpeechandAudioProcessing,1995,3(1):72⁃83.[2]吴献超,刘莎,侯晓荣,等.掌纹识别的一种新的特征提取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7):2777⁃2779.[3]田启川,张润生.生物特征识别综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26(12):4401⁃4406,4410.[4]岳喜才,叶大田.文本无关的说话人识别:综述[J].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2001,14(2):194⁃200.[5]ChetouaniM,Faundez⁃ZanuyM,GasB,etal.InvestigationonLP⁃residualrepresentationsforspeakeridentification[J].PatternRecog⁃nition,2009,42(3):487⁃494.[6]PoddarA,SahidullahM,SahaG.Speakerverificationwithshortutte⁃rances:areviewofchallenges,trendsandopportunities[J].IETBio⁃metrics,2018,7(2):91⁃101.[7]HansenJHL,HasanT.Speakerrecognitionbymachinesandhumans:atutorialreview[J].IEEESignalProcessingMagazine,2015,32(6):74⁃99.[8]余玲飞,刘强.基于深度循环网络的声纹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9,36(1):153⁃158.[9]周萍,沈昊,郑凯鹏.基于MFCC与GFCC混合特征参数的说话人识别[J].应用科学学报,2019,37(1):24⁃32.[10]Al⁃RawahyS,HossenA,HeuteU.Text⁃independentspeakeridentifica⁃tionsystembasedonthehistogramofDCT⁃cepstrumcoefficients[J].InternationalJournalofKnowledge⁃based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Systems,2012,16(3):141⁃161.[11]SismanB,ZhangMingyang,LiHaizhou.Groupsparserepresentationwithwavenetvocoderadaptationforspectrumandprosodyconversion[J].IEEE/ACMTransonAudio,Speech,andLanguagePro⁃cessing,2019,27(6):1085⁃1097.[12]JiangWenbin,LiuPeilin,WenFei.Speechmagnitudespectrumrecon⁃structionfromMFCCSusingdeepneuralnetwork[J].ChineseJour⁃nalofElectronics,2018,27(2):393⁃398.[13]罗海涛.语音信号的前期处理[J].福建电脑,2018,34(5):91⁃92.[14]谢小娟.说话人识别中特征组合方法的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6.[15]LiuCW,ChanCK,ChengPH,etal.FFT⁃basedmultiratesignalpro⁃cessingfor18⁃bandquasi⁃ansis1.111/3⁃octavefilterbank[J].IEEETransonCircuitsandSystemsII:ExpressBriefs,2019,66(5):878⁃882.[16]张震,王化清.语音信号特征提取中Mel倒谱系MFCC的改进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22):54⁃55,58.[17]ShiLin,AhmadI,HeYujing,etal.HiddenMarkovmodelbaseddronesoundrecognitionusingMFCCtechniqueinpracticalnoisyenviron⁃ments[J].JournalofCommunicationsandNetworks,2018,20(5):509⁃518.[18]周春晖,卢荣,潘姿蓉.说话人识别特征参数MFCC的提取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2):90.[19]谷重阳,徐浩煜,周晗,等.基于词汇语义信息的文本相似度计算[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8,35(2):391⁃395.[20]梁斌梅,韦琳娜,宋庆祯.一种基于层次聚类的全局孤立点识别方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28(5):1731⁃1733.[21]DalyI,HajaiejZ,GharsallahA.VariationofvoicedisordersamongspeakersinthedatabaseTIMITandTIMIT[C]//Procof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AdvancedSystemsandElectricTechnologies.Pisca⁃taway,NJ:IEEEPress,2017:170⁃172.[22]曹洁,余丽珍.改进的说话人聚类初始化和GMM的多说话人识别[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2,29(2):590⁃593.㊃941㊃㊀第37卷增刊艾佳琪,等:基于余弦相似度的动态语音特征提取算法㊀㊀㊀。
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技术发明特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氮掺杂炭负载型加氢催化剂创制及应用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山东新和成药业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王 勇,陈志荣,吕国锋,毛善俊,王 哲,李浩然,于丽丽,马 啸,黄国东,胡柏剡,王柳枫,李建清,邓 江,巩玉同,田金金,吴可军,张凯超,李其川,陈春红,徐志超,谢 磊,毛建拥,王 静,魏中哲,潘 洪,李名明,苏叠峰,许永锋,朱全东,赵 江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非常规油气钻井中稳定井壁与保护油气层新技术及规模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钻井液公司,中国石油大港油田石油工程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油田分公司蒋官澄,贺垠博,彭春耀,骆小虎,付大其,杨丽丽,谭 宾,吕开河,白 杨,程荣超2宽温结构化脱硝催化剂开发及其在工业炉窑烟气深度净化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沈阳化工大学,安徽威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威达蓝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光文,余 剑,李长明,解 彬,郭 凤,吴 昊,高士秋,黄乃金,甘丽娜,朱传强3甲醇重整制氢及其燃料电池系统关键技术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博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马紫峰,于新海,原鲜霞,沈建跃,涂善东,杨 林,房建华,蒋淇忠,陈 刚,张子瑜4非铬系氟化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工业应用技术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吕 剑,王 博,张 伟,毛 伟,曾纪珺,段 琦,秦 越,韩 升,马 辉,白彦波5安全节能型绿色轮胎胎面胶用溶聚丁苯橡胶结构功能化设计及产业化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山东玲珑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梁爱民,徐 林,王妮妮,张 键,王 锋,郑方远,徐毅辉,管建主,解希铭,吴晨静6用于有机溶剂回收的有机-无机复合膜的设计制备及成套装备南京工业大学,南京九思高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金万勤,刘公平,丁晓斌,周浩力,范益群,孙雪飞,南江普,曹明明,沈春香,贾传新7低碳烯烃氢甲酰化低温高选择性催化体系开发与应用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炼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神华包头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吴 青,傅送保,于海斌,胡先君,王兴永,侯章贵,蒋志魁,雷 霆,陈 和,李 晨8高性能对苯二甲酸类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创制与应用常州大学,江苏爱特恩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科迈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陈 群,张莉娜,陈圣春,陈海群,方春平,陆 建9面向醛酯胺类化学品制造的环保与化工融合关键技术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资环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托普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乔 旭,汤吉海,崔咪芬,陈 献,费兆阳,刘 清,张竹修,齐 敏,周 哲,徐希化观奖台│Observation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0深层/低渗油藏多尺度自生长冻胶分散体深部调驱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戴彩丽,赵 光,由 庆,石道涵,刘逸飞,赵海洋,吴一宁,薄启炜,王建勇,易 萍11合成橡胶液相混炼新技术开发及在绿色轮胎中的应用怡维怡橡胶研究院有限公司,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王梦蛟,王 正,贾维杰,袁 嵩,宋建军,刘 坤,邢 涛,周天明,刘 震,周宏斌12彩色墨粉的原位乳液聚合-混合絮凝新工艺与兼容技术湖北鼎龙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解孝林,肖桂林,周兴平,朱双全,张 涛,王永强13新型无碱驱油用表面活性剂合成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二采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大庆油田开普化工有限公司张 群,马德胜,周朝辉,李建霆,石国新,聂小斌,吕伟峰,鲍敬伟,李晓东,罗文利14油气门限控藏模式、定量预测关键技术及重大应用成效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冀东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庞雄奇,姜福杰,姜振学,杨海军,董月霞,陈冬霞,徐田武,庞 宏,胡 涛,汪英勋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大型多源多汇大落差成品油管网管控关键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博华信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扬州恒春电子有限公司田中山,宫 敬,杨昌群,江志农,刘志勇,许少新,马大中,冯 坤,杨新锋,刘 静,杨 文,张 晨,李 苗,张浩然,苏 怀2绿色清洁滑溜水压裂液体系的研究与工业化应用长江大学,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南泥湾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石化江汉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页岩气开采技术服务公司,胜利油田方圆化工有限公司,荆州市现代菲氏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荆州市现代石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余维初,吴 军,樊平天,卢毓周,佘朝毅,姜学明,戴彩丽,张 颖,丁 飞,肖勇军,吴爱斌,马 超,李建申,杨 欢,胡 光3自升式钻井平台全生命周期高效运行关键技术及其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重工(深圳)有限公司,中国船级社海洋工程技术中心段梦兰,王建军,孙瑞雪,吴四川,王冬石,曲健冰,王 懿,王维玉,姚汝林,高 畅,冼敏元,赵 军,黄天颖,梅先志,李红涛4煤化工废水酚氨回收成套产业化技术开发与应用青岛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伊犁新天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中新能化科技有限公司,赛鼎工程有限公司盖恒军,施福富,夏俊兵,王玉军,朱红卫,宋红兵,王 波,刘永健,徐西征,王玉忠,郭建民,邓永斌,杨丽历,蔡卫滨,肖 盟5高寒冻土中俄原油管道关键技术国家管网集团北方管道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姜昌亮,陈朋超,杨春明,李国玉,张 宏,张世斌,蔡永军,金会军,马云宾,李 睿,李勇浩,荆宏远,李亮亮,刘啸奔,冯少广6草甘膦水性化制剂关键平台技术开发与应用浙江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周曙光,秦 龙,罗正鸿,李培国,龚俊波,张柏青,赵金浩,钱志刚,谭成侠,黄海燕,鲍 敏,李丽娟,李 江,徐亚卿,刘 韬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7满足汽油质量升级的吸附脱硫成套技术开发及广泛应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林 伟,吴德飞,徐 莉,黄福荣,逄 伟,袁忠勋,邹 亢,于善宝,李文硕,杜以村,冯 欣,王 鹏,宋 烨,彭 于,李 辉8高压天然气液滴含量在线检测及聚结分离技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油管道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新乡市胜达过滤净化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承天倍达过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姬忠礼,常 程,刘 震,陈 锋,杨云兰,许乔奇,杨卫刚,左 岩,吴小林,古自强,杜华东,商剑峰,陈仕林,冯艳丽,卢利锋9高性能医用阳离子材料的构建方法及应用北京化工大学,青岛溯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徐福建,赵娜娜,俞丙然,胡 杨,杨 毅10餐厨废弃物高质分离与高效生化处理关键技术及应用常州大学,维尔利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彭明国,杜尔登,朱卫兵,史东晓,毛林强,黄兴刚,马建锋,张进锋,许 霞,屈 阳,张文艺,胡林潮,郑 璐,蒋善庆,张秋亚11典型危险化工过程本质安全关键技术体系创建及应用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常州大学,天津大学蒋军成,牟善军,潘 勇,卫宏远,张 跃,江佳佳,徐 伟,郝 琳,倪 磊,石 宁,严生虎,孙 冰,姜 杰,王静虹,魏 丹12安全高效低能耗“铁钌接力催化”氨合成成套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福州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禾友化工有限公司,南京聚拓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安淳高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三聚福大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江莉龙,林建新,倪 军,何盛宝,林 科,魏可镁,林炳裕,林性贻,吴永涛,李庆勋,王 洁,卢 健,郑志忠,赵文涛,詹瑛瑛13炼油装置腐蚀预测与监测控制一体化技术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研究院,杭州原创软件有限公司程光旭,任世科,陈 江,胡海军,王亚飞,陈 轩,邵鹏程,李 云,盛 刚,张耀亨,胥聪敏,王海博14安全高效环保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成套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然气分公司,中石化天津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化青岛液化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振申绝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孙丽丽,赵广明,李凤奇,李 明,丁 乙,陈瑞金,潘 鹏,王 伟,郭宏新,丁 颖,黄东潮,刘景俊,刘世平,李力松,王 聪15催化裂化反应系统耦合强化技术及装备的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洛阳技术研发中心,洛阳森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庆石化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无锡市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卢春喜,王龙延,范怡平,张振千,刘梦溪,许栋五,刘献玲,张永民,王 震,马 达,胡 明,刘 琤,周清华,周建文,雷世远16断层圈闭完整性评价关键技术及在复杂断裂带油气勘探中的应用东北石油大学,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付晓飞,范彩伟,王海学,郭志强,柳 波,孟令东,吕延防,周家雄,贾 茹,巩 磊,孙永河,吴 桐,靳叶军,刘志达,宋宪强17复杂断块油藏高角度地震波目标导向采集成像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海洋采油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符力耘,李东平,杜启振,魏 伟,杜玉山,刘 畅,蒋先艺,碗学俭,高喜龙,翟桐立,管西竹,张 强,何宝庆,葛雪钦,李卿卿观奖台│Observation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18复杂油气田绿色高效地面工程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汤 林,李 庆,班兴安,徐英俊,夏 政,周明宇,张 彬,云 庆,张箭啸,熊新强,李 卫,吴 浩,谈文虎,杨 光,杨旭东19铬资源无钙焙烧高效清洁转化与铬渣综合利用技术开发及应用湖北振华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省银河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民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陆良化工实业有限公司,甘肃锦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煜环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蔡再华,徐红彬,刘红光,马顺友,江泽银,范朝云,孟静娟,张忠元,武 娜,庆朋辉,石大学,尹春林,余 冰,王恒钦,史爱良20致密油靶向调控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及应用西安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刘 顺,刘 雄,周德胜,黄 海,张 雁,吴一宁,杨 鹏,李 楷,吴文瑞,马 磊,张 凯,赵 辉,何 衡21大型化变压吸附技术开发与工业应用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中国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责任公司陈 健,王 键,李克兵,张继明,徐云阶,陈茂山,张宏宇,张 杰,殷文华,张崇海,陈中明,赵洪法,李 洁,江保全,章晓阳22超深碳酸盐岩储层智能酸压技术与应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川中油气矿,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陈 勉,周 舟,马辉运,侯 冰,桑 宇,周长林,罗志锋,郭旭洋,肖 尧,刘 飞,周 健,夏 阳,陈伟华,许深皓,张楠林23EILog快速与成像测井系统研制及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李剑浩,汤天知,胡启月,陈 鹏,陈 宝,陈 涛,肖 宏,王国平,岳爱忠,李玉霞,陈文辉,余卫东,李长文,余春昊,周 军24减氧空气驱/高温火驱高效开发理论与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吐哈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规划总院廖广志,王红庄,王正茂,唐君实,王伯军,潘竟军,关文龙,于天忠,刘顺生,史承恩,徐 君,李宜强,蒲万芬,马宏斌,宋 蔷25特高含水油田“二三结合”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与生产分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石油大学赵平起,蔡明俊,王连刚,张家良,刘同敬,周华兴,倪天禄,张 凯,张 杰,卢祥国,赵 明,张 津,罗 波,喻 洲,任桂山26页岩油大井丛水平井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研究院,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欧阳勇,汪海阁,李 军,解永刚,艾 磊,吴学升,白明娜,李治君,王勇茗,张 辉,卓鲁斌,洪海峰,张燕娜,余世福,李 波27川南地区页岩气开发钻完井关键技术及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页岩气研究院,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长江大学郭建春,乐 宏,付建红,郑有成,曾凡辉,雍 锐,范 宇,李早元,卢 聪,苟 波,曾 波,吴鹏程,钟成旭,周小金,董广建序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28天然抗冻多肽的产业化绿色制备及示范福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福建莆田市海一百食品有限公司,安徽国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胜田(福清)食品有限公司汪少芸,吴金鸿,蔡茜茜,陈 旭,赵立娜,蔡 晟,张 恒,王锦锋,付才力,胡正红29余压膨胀深冷法绿色高效回收聚烯烃排放气新技术浙江大学,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杭州双安科技有限公司阳永荣,廖祖维,黄正梁,王靖岱,包崇龙,何加强,蒋斌波,孙婧元,杨 遥,历 伟,王明福,李东华,杨中维,王 涛,任聪静30油气钻井高效钻头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西南石油大学,中石化江钻石油机械有限公司,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宝石机械石油钻头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探矿工程研究所,四川川石.克锐达金刚石钻头有限公司刘清友,杨迎新,田红平,范晓勒,蔡家品,王 霞,樊孝兵,李 斌,任海涛,毛良杰,古亚敏,王国荣,刘 强,陈 炼,马 捷31碎屑岩储层叠覆式沉积理论和技术创新及油气勘探开发应用长江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武汉时代地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克拉玛依纳宇通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张昌民,尹太举,尹艳树,李少华,方志雄,蔡明俊,李中超,阿布力米提·依明,刘云生,朱 锐,冯文杰,刘远刚,喻思羽,徐清海,张 莉32矿山特大型自卸车用巨型子午线轮胎59/80R63生产工艺制造技术福建省海安橡胶有限公司,北京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朱 晖,张 伟,黄振华,曾 季,蔡 庆,施大全,李文东,郭其焰,贾云海,许志展,杨茂林,黄晶晶,马良清,朱志鹏,李大为33新疆砾岩油藏聚表二元驱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与工业化应用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霍 进,刘顺生,师永民,程宏杰,聂小斌,吕建荣,栾和鑫,戚亚明,李红伟,王晓光,李 龙,陈权生,赵美刚,袁述武,顾鸿君34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技术与工业化应用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路保平,丁士东,侯绪田,鲍洪志,程远方,杨 进,管志川,王 果,李 皋,王志战,张洪宝,袁 多,陈军海,臧艳彬,赵向阳35连续玻纤增强高流动性尼龙6复合材料研究与工程化应用株洲时代工程塑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岳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杨 军,胡天辉,王 进,李兆鹏,郑兴铭,张适龄,张英伟,黄安民,姜其斌,王文志,邓凯桓(曾用名:邓如生),张丽敏,李旭武,李声耀,甘典松36吉木萨尔陆相页岩油理论技术创新及战略发现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西南石油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匡立春,邹才能,支东明,侯连华,王小军,唐 勇,侯 冰,王振林,廖广志,郭旭光,毛新军,宋 永,朱如凯,靳 军,吴宝成37复杂结构井安全测试与现代试井分析理论技术创新与应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石油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油气井测试分公司,西安石油大学,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试修公司李治平,杜成良,窦益华,张明友,王晓冬,李兴华,罗万静,赖枫鹏,刘述忍,滕柏路,曹银萍,杨 皓,李琳琳,郭建平,潘 登赵永镐科技创新奖序号姓名单位职务1杨 超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长2张立群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23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资金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3.07.21
•【字号】辽科发规〔2023〕36号
•【施行日期】2023.07.2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
正文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关于下达2023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资金的通知
各市及沈抚示范区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各类创新主体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主动性,推动科技服务机构及创新载体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在我省落地转化和产业化,根据《辽宁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计划项目与资金管理办法(暂行)》(辽科发〔2020〕42号)、《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实施细则(试行)》(辽科发〔2021〕18号)等文件规定,现将2023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计划项目下达给你们,请严格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做好资金使用预算,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附件2023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项目及资金分配表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23年7月21日附件
2023年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奖励性后补助项目及资金分配表
一、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性后补助项目
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三、大学科技园
四、众创空间
五、科技企业孵化器
六、专业化众创空间。
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名单的通知正文:----------------------------------------------------------------------------------------------------------------------------------------------------辽宁省教育厅关于公布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名单的通知(辽教发〔2014〕61号)省内有关高校:根据《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结合教育部关于取消重点学科审批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进一步实施优势特色学科平台和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工作要求,为继续加强辽宁省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在建设教育强省和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厅决定将“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中的部分立项学科,整合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1.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的整合原则。
按照进一步促进立项学科建成国内一流并充分发挥学科建设对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贡献作用的原则,结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以及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一级学科开展评估工作的实际做法,在“辽宁省提升高等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巩固、提升、特色”109个立项学科中,按一级学科遴选确定三个新的建设层次并安排不同资助强度。
其中,“培育”项目立项学科将保留省级重点学科资格,不再安排专项资助经费。
2.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三个层次的具体构成。
第一层次(16个)由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次百分位进入前30%的博士学科和由院士领军的学科构成,旨在建成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并能够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一流学科;第二层次(37个)由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次百分位进入前31%至50%的学科构成,旨在建成代表辽宁高校优势特色并紧密服务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省内一流学科;第三层次(24个)由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次百分位在50%以外的学科构成,旨在建成支撑辽宁高校特色化发展并满足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特色学科。
201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初评会评专家(科技进步)2018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通用项目初评会议评审专家名单作物遗传育种与园艺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邹学校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组长2万建民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组长3段俊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桂明英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研究院5郝玉金山东农业大学6孔宏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7李润植山西农业大学8李跃建四川省农业科学院9李正国重庆大学10刘凤之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11吕英民北京林业大学12史益敏上海交通大学13王才林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4文晓鹏贵州大学15姚允聪北京农学院16禹山林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花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7张怀刚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18张正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9张志华河北农业大学20周少川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21朱祝军浙江农林大学林业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张守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组长2陈晓阳华南农业大学副组长3高翅华中农业大学副组长4杜春贵浙江农林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高宝嘉河北农业大学6江波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7蒋齐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8蒋志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9金昌杰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0柯善新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11刘明刚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12栾庆书辽宁省林业科学研究院13聂忆黄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14山广茂吉林省林业厅15时君友北华大学16孙宝刚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17王辉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18徐正会西南林业大学19应浩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20张露江西农业大学21张万军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养殖业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陈焕春华中农业大学组长2相建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组长3陈化兰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副组长4白史且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陈宇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6杜军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7方热军湖南农业大学8李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北京分中心)9励建荣渤海大学10雒秋江新疆农业大学11任军江西农业大学12沙玉圣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3汪秋宽大连海洋大学14危起伟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15谢金防江西省农业科学院16谢应忠宁夏大学17徐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18徐永平大连理工大学19杨福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20张耀光西南大学21章超桦广东海洋大学科普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苏青中国科学技术馆组长2林金安高等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组长3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组长4范圣玺同济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黄寰成都理工大学6金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然林保护管理办公室7柯仲华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8林聚家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9刘杭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10刘拥军中国印刷博物馆11毛红强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12潘正安化学工业出版社13齐爱民广西民族大学14石磊中国宇航出版有限责任公司15夏冬波合肥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16尹传红科技日报社17朱进北京天文馆工人、农民技术创新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罗维东北京科技大学组长2张洪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组长3何峰武汉理工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贾永锋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5焦向东北京石油化工学院6李悦北京工业大学7闵小波中南大学8牛得田中国中车集团公司9彭奇彪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10宋文学中机中联工程有限公司11王习东北京大学12叶旭初南京工业大学13喻乐康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14张大勇中国铁路总公司15张明海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石定环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组长2白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组长3耿林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管欣吉林大学5雷正保长沙理工大学6李开国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7李文广河南省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测研究院8梁安辉广东工业大学9刘德明华中科技大学10刘正沈阳工业大学11毛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12徐坤北京邮电大学13易健宏昆明理工大学14张静重庆大学15赵钦新西安交通大学16郑小平清华大学油气工程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马永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组长2胡文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咨询中心副组长3刘扬东北石油大学副组长4柴细元中国石油集团渤海钻探工程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冯永仁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6郭旭升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7韩作振山东科技大学8胡佳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9胡启月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10李克雄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11刘建军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12蒲晓林西南石油大学13王端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14王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15吴景富中海油能源技术开发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16徐进中石化西南石油工程有限公司17杨勇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18张宁生西安石油大学19周洪波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轻工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石碧四川大学组长2吴清平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副组长测中心)3姜风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组长4仇丹宁波工程学院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褚庭亮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6范天铭江苏丰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7高德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8高志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9季忠山东大学10林洪中国海洋大学11刘泽生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12齐庆中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13屈凌波洛阳理工学院14孙君社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15王永华华南理工大学16王振宇哈尔滨工业大学17魏华南昌大学18吴国平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9叶建荣沁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喻子达深圳市神州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1郑磊合肥工业大学22周光宏南京农业大学纺织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陈文兴浙江理工大学组长2王玉萍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组长3程博闻天津工业大学副组长4陈力群泉州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付成彦黑龙江省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6金革浙江古纤道绿色纤维有限公司7李峰成都海蓉特种纺织品有限公司8李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9李新奇郑州纺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0林光兴中国针织工业协会11刘玉军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12马咏梅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13梅顺齐武汉纺织大学14苏善珍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15孙苏榕北京服装学院16王桦四川省纺织科学研究院17吴英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18朱知辉江苏远大新纺织联合发展有限公司19祝宪民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化工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陈建峰北京化工大学组长2钱锋华东理工大学副组长3付贤智福州大学副组长4白国宝山西省煤化工发展促进中心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曹义鸣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6查正清北京北矿亿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7房倚天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8何国锋中煤科工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9胡迁林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10林东强浙江大学11刘德华清华大学12卢春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13罗和安湘潭大学14万网胜中国昆仑工程公司15王延吉河北工程大学16许效红山东大学17俞三传浙江理工大学18张光旭武汉理工大学19张书香济南大学20张锁江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21赵河立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22郑继德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23宗敏华华南理工大学非金属材料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周玉哈尔滨工业大学组长2王玉忠四川大学副组长3胡芝娟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黄发荣华东理工大学5李斌东北林业大学6刘百宽濮阳濮耐高温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7苏仕健华南理工大学8孙家跃北京工商大学9同继锋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10王惠西北大学11王肇嘉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12谢峻林武汉理工大学13杨辉浙江大学14尤业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张战营河南理工大学16周健儿景德镇陶瓷学院17朱正吼南昌大学金属材料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聂祚仁北京工业大学组长2钱琳昆明贵金属研究所副组长3左良太原科技大学副组长4陈少纯广东省稀有金属研究所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陈肖虎贵州大学6崔旭东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7高振民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8郭忠诚昆明理工大学9胡永平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0黄波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11李春龙中国钢铁工业协会12廖伍平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3刘清才重庆大学14龙红明安徽工业大学15路贵民华东理工大学16潘冶东南大学17邱仕麟中国铝业郑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有限公司18宋克兴河南科技大学19徐光武汉科技大学20叶逢春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1翟启杰上海大学22张伟大连理工大学23赵沛中国金属学会机械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蒋庄德西安交通大学组长2陈学东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组长3王德成机械科学研究总院副组长4丛建臣天润曲轴股份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董兆伟河北经贸大学6何国旗湖南工业大学7黄筱调南京工业大学8兰凤崇华南理工大学9李冬茹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10刘金水湖南大学11刘志峰合肥工业大学12孟国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3倪涛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14巫世晶武汉大学15谢东钢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16杨育林燕山大学17姚斌厦门大学18赵兵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周思柱长江大学20邹声勇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1邹胜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22邹小堤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动力电气与民核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马伟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组长2樊高定中国制冷空调工业协会副组长3陈党慧北京君泰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樊益平国网宁夏电力公司5李红珍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6梁言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7卢志刚燕山大学8平银生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9阮羚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10宋晓萍湘电风能有限公司11佟义英中国大唐集团公司12汪宁渤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13王成山天津大学14王立北京科技大学15王香芳西安西电电力电容器有限责任公司16卫志农河海大学17吴杰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18吴云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9张晓鲁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20张章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1赵洪哈尔滨理工大学22周新雅华东电网有限公司电子与科学仪器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尤政清华大学组长2李天初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副组长3李晋闽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副组长4蔡桂喜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丁文武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6董浩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7杜祖亮河南大学8段羽吉林大学9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黄志祥安徽大学11金荣洪上海交通大学12李威中国矿业大学13刘木清复旦大学14彭练矛北京大学15孙伟锋东南大学16汤彬东华理工大学17万青南京大学18薛兵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19杨银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俞建卫合肥工业大学21赵宏西安交通大学22郑宏兴河北工业大学计算机与自动控制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陈杰北京理工大学组长2姚郁哈尔滨工程大学副组长3鲍虎军浙江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曹斌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5陈宝权山东大学6陈荷娟南京理工大学7陈胜勇浙江工业大学8陈左宁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桂卫华中南大学10金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1来智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2李敬兆安徽理工大学13刘雪梅华北水利水电大学14秦小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5舒敏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16王丽娜武汉大学17谢长生华中科技大学18胥布工华南理工大学19薛一平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20叶向东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21于戈东北大学22余正涛昆明理工大学23张志敏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土木建筑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丁烈云华中科技大学组长2徐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副组长3郑健国家铁路局副组长4包琦玮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陈湘生深圳大学6陈峥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7杜立群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8方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9高丹盈郑州大学10谷倩武汉理工大学11黄勇苏州科技大学12焦玉勇中国地质大学(武汉)13李念平湖南大学14蔺鹏臻兰州交通大学15刘泉声武汉大学16苏蕴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17王俊峰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18王晓初沈阳大学19王怡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张建仁长沙理工大学21周岱上海交通大学22周建庭重庆交通大学23朱卫中黑龙江省寒地建筑科学研究院水利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王光谦青海大学组长2陆桂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组长3周创兵南昌大学副组长4白玉川天津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曹升乐山东大学6陈洋波中山大学7高印军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8顾洪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9和孙文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10户作亮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员会11江小兵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12孔宪京大连理工大学13雷刚旭四川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 四川省水环境监测中心 )14李里辽宁省水文局15潘江洋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16苏加林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7苏茂林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18向建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19湛正刚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张华庆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21张永祥北京工业大学交通运输一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杜彦良石家庄铁道大学组长2吴光辉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组长3曹亚东上海公路桥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方守恩同济大学5高晓光西北工业大学6何东坡东北林业大学7刘家镇中国公路学会8吕小平中国民用航空局空中交通管理局9荣建北京工业大学10孙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公司11王鹤荀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12王坚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管理局13王元战天津大学14吴仁彪中国民航大学15吴伟仁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16姚令侃西南交通大学17叶春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18张卫华合肥工业大学19郑丽丽清华大学20周焕德上海邮政科学研究院21周黎中国铁路总公司22朱春玲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3朱中海信集团有限公司交通运输二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宁滨北京交通大学组长2张进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组长3潘新祥大连海事大学副组长4陈辉武汉理工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侯卫星国家铁路局6雷晓燕华东交通大学7李高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8刘玺斌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9彭文盛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0邱志明海军装备研究院11王玉泽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12王志平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13杨志刚同济大学14于飞哈尔滨工程大学15张新宁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6朱国志武汉铁路局标准计量与文体科技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蒲长城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组长2刘大庆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副组长3赵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组长4陈传夫武汉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5樊冬温国家林业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6范顺科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7付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8龚德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姜中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10林振强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11庞永超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12苏伯民敦煌研究院13汤雄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14王健天津体育学院15王静怡中国纺织机械协会16许增德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局)17杨明吉林体育学院18周铁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周晓明江苏信息网络中心(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20周志权广西壮族自治区计量检测研究院21庄希琛陕西科技大学环境保护组序号姓名工作单位组内职务1贺泓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组长2王连军南京理工大学副组长3陈建孟浙江工业大学以下按姓名拼音排序4陈祥伟东北林业大学5程迪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6丁琼环境保护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7方振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8傅德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9胡维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10胡筱敏东北大学11姜栋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12雷加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13李何辽宁省环境规划院有限公司14梁鹏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15彭文启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16邵春岩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17慎义勇深圳市深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18王百田北京林业大学19王桥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20王亦宁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21肖学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22叶代启华南理工大学。
大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历年获得奖项“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学生指导老师获奖时间颁发单位2005基于GPRS无线数传终端的海水温度探测系统三等奖张铸国、王刚、王志敏、王麓璐、万东伟杨君德、于功志2005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对转反冲船体清洗刷二等奖李权、刘晓明、聂梦、刘运胜、于业超、马云杨君德2009年8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学生指导老师获奖时间颁发单位2005第九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教师节电系统银奖王志敏、罗世杰、郭宏伟2005.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生活小区雨水收集系统设计三等奖古健君、陈春秋、杨金达、孙浩2005.11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解决超市找零问题的有效途径铜奖王佳、许晓辉、刘迪、左举麾、孙志军、马乔裕、高鹏、高振华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YQAF-II型扇贝抛光机铜奖许广游、付凌云、王斌、张男、赵桐、朱宝亮、付洋、张岩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射流式扇贝边清洗铜奖孙志军、曹超群、于仁江、时阳、高鹏、黄潇苹、任晓旭、王明岩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自然采苗分离机铜奖马乔裕、付建鑫、秦超、李亮、赵冬杨、宋洋、黄婷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环保塑料包装焊接机铜奖陈永军、吴军、曹国媛、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杨伟超、刘毅、吕泰霖、范磊晶、李利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新型水下诱鱼灯银奖王立春杜春宇江立军赵廷龙张柏桂张楠楠张丽榕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水下生物摄影测量系统的开发研究报告金奖王钰彭秉龙张津京李卓帅陈凯宇张楠楠郭鑫2007.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2009第十一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空心聚苯乙烯夹芯板特等奖李明苏兆龙许嵩李璐张鑫张弛2009.10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水击式对转反冲清洗刷特等奖李权刘晓明于业超刘运胜马云李悦2009.10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水击式船体反冲清洗刷二等奖李权刘晓明刘运胜于业超聂梦化成君2009.11 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全国学联北京市人民政府201第十二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海洋牧场远程监控投饵装置一等奖师浩翔、王亚飞、刘运胜、盖晓丽、张柠语、梁越、戚超、王姝杨君德、于功志2011.07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对冲式扇贝清洗机二等奖邹荡平武爱辉路良煦梁文娟张伟徐金龙孟德童熊文举2011.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新型双体救生艇三等奖张柠语邹荡平范家玮于航徐晓晨孙家卫黄守壮王亚飞2011.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2013第十三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海珍品采捕机器人特等奖张慧峰田耕杨纯孙娜许家帅邓长辉李明智2013.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太阳能蓄电式电动车二等奖彭鸿张永丰赵新强苗壮孔繁睿于功志2013.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潜水艇模型二等奖潘奇敏王浩刘潇任玄壮庞贺名赵新强高崇峰于践2013.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电动拔笼机三等奖李帅杨海涛陈翔宇吴嵩惠盼盼李明智2013.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多自由度板材切割机三等奖胡翔郑俊豪张釜迪李志海马国振于功志2013.07 辽宁省教育厅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技术协会辽宁省知识产权局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学生指导老师获奖时间颁发单位2006年第四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水下摄录像仪创业计划银奖张鹏飞、张建亮、付圆奇、赵建邦、夏瑞娟、李超、徐超、王昆杨君德、于功志2006年6月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虹吸式节水水箱系列产品铜奖张强、解晓宇、李良涛、杨君德、于功志2006.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创业计划庞善虎、张燕、刘黎、张伟、刘岩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教室节点系统创业计划铜奖王志敏、袁春雨、郭宏伟、刘少飞、李长敏、曹宇杨君德、于功志2006.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试卷分页装订创业计划铜奖李斌、孙磊、崔媛媛、王菲、张立权于功志、于践2006.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2008年第五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鸡粪沼气化处理创业计划二等奖张生东、吴钧、黄帅、吴坤、李云光、陈鄂、陈培源杨勇、于功志2008.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立麾水海产品加工机械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刘圣威、刘奇、郭齐、董全界、乔文凯、赵亮、黄朕杨君德、张文孝2008.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锐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杜秋峰、刘超、牛丹妮、唐铭皓、关绍贺、盛景乔、王梦兰杨君德、于功志2008.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沽灵科技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徐晶晶、姜延令、刘春雨、杨伟超、于功志、刘辉2008.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辛哲国、王昕、郭庆聚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启航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张维纲、马文昭、赵慧俊、张辉、王家鹏、王全东、赵桐2008.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区域性海水直接利用系统创业计划三等奖程恒、马列、赵杰、霍伟伟、姜忠俊、马文彬、王文明杨君德、杨勇2008.06 2010年第六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鸡粪沼气化处理创业计划一等奖王赫、刘文婔、武爱辉、赵培程、张广义、孙杨、刘薇于功志201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风浪发电机创业计划三等奖李帅、刘文轩、于汉林、邱立涛、柳金斗、刘志、李吴牟晨晓2010.6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飞机紧急迫降助降车创业计划三等奖刘运胜、吕世腾、贾月明、邱林、王曼丽、田良硕、郭英花杨君德201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餐饮垃圾无害化回收处理创业计划三等奖刘辉、师浩翔、秦口恒、黄涛、刘启龙、杨梦雪、郝璇杨君德201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分选、技术装置创业计划三等奖于业超、皱荡平、张秋云、陈松栋、卢楠、马健、张海亮杨君德2010.6 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森海人工鱼礁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苏照龙、张柠语、张宇、韩俊艳、朱俊涛、吴方狄、刘志杨君德鸡粪沼气化处理创业计划二等奖张生东、吴钧、黄帅、吴坤、李云光、陈鄂、陈培源杨君德、于功志2010.6共青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学生联合会2012年第七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连海之星责任有限司创业计划三等奖付存伟、许明、刘庭余、刘思、路良煦褚继壮、林永新、郭天淳2012.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正方海洋工程设备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熊文举、彭鸿、喻晓璇、孙林林、张釜迪、王昱骁、郝小涛、刘文轩2012.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海翼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王亚飞、陶积才、胡翔、孔繁睿、李静盖晓丽、陈剑、杨志远2012.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科创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于航、张云浩、张芳翠、文继云、左超、刘振华、邱立涛、贾建军2012.06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2014年第八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连“深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一等奖马国振、高速飞、吴比、姜沈童、宋清霖、陈翔宇、陶积才姜凤娇、邓长辉2014.05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蔚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二等奖惠盼盼、吴嵩、邢悦鹏、曲平、蒙伟、隋国松、刘俊文、赵民李明智、周家章2014.05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湖海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创业计划二等奖姚国生、胡畔、尹峰、高韵翔、黄琳琳,王盛翔、马宏坤赵兰英、于靖博2014.05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鑫海渔业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二等奖崔佳峰、李一平、侯广友、邓光文、戴、永德、崔伟聪高国栋、牟晨晓2014.05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湛蓝”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苏露、孙娜、宫良超、律施、高大宇、田荣凡任胜义、于功志2014.05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大连风浪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创业计划三等奖王浩、邢佳凯、李翔、王拓焱、董国辉、赵健、高柏嵩于靖博、于功志2014.05 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学生联合会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北赛区)2004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北赛区)项目名称获奖等级获奖学生指导老师获奖时间颁发单位手摇起动柴油机机械钟延时式减压杆自动释放器二等奖施长斌、张林、薛洪生、董宝华、郭志强、孙双双于功志、张文孝、杨勇2004年7月15日教育部高等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究会、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究会2004第三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手摇起动柴油机机械钟延时式减压杆自动释放器二等奖施长斌、张林、薛洪生、董宝华、郭志强、孙双双于功志、张文孝、杨勇2004年7月3日辽宁省教育厅翻斗虹吸式全自动水箱三等奖王刚、施长斌、郭志强、于践、于功志、张文孝2004年7月3日辽宁省教育厅周明方、刘晓丽、孙双双、葛东枢2005第四届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竞赛伸缩筒泵水式节水水箱一等奖章宇、陈赫、邵宝珠、卜巾晏。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辽政发〔2017〕1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的创新精神,根据《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省政府决定,对为我省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和组织给予奖励。
授予“藻类高值化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等16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授予“空间信息网络协议技术与应用”等3项成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授予“芳香杂环化合物手性氢化”等4项成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授予“低成本芳烃增产和利用技术”等82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授予“全集成细胞芯片系统”等8项成果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授予“表面力电耦合效应及多功能器件”等5项成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授予“沈农系列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选育与应用”等118项成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授予“介质无泄漏高效电动传输核心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项成果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授予“牛磺酸重要生物学作用研究”等8项成果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授予“大型高效环保捣固焦炉机械成套设备”等10项成果省企业重大研发成果奖,授予沙特阿拉伯籍专家法哈德·阿卜杜·阿齐兹·萨尔汗2016年度辽宁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省科学技术工作者要向全体获奖者学习,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建设科技强省为己任,坚持科学技术为经济发展服务,为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全面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