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人教版上册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训练(无答案)

化学人教版上册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训练(无答案)

化学人教版上册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训练(无答案)
化学人教版上册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训练(无答案)

1.化学小组学习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后,对CO 2进行了如下两个探究: (探究一)用如图所示自制装置进行“人体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提出假设)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吸入气体。 (进行实验)实验1

()步骤说明,自制装置的气密性(填良好或不良)。

(2)步骤②中的现象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证明呼出气体中含二氧化碳。

(3)若假设成立,步骤③中,预期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实验2

实验1中有同学发现,吹气一段时间后发现,浑浊的石灰水重新变得澄清。他用上述装置加入与实验1等体积的石灰水,做下列实验来研究这一问题。

石灰水变浑浊发生反应文字或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能说明石灰水重新变澄清与石灰水浓度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填实验编号)。

(5)实验1中,吹气时间均为30秒,有同学观察到石灰水变澄清,而有的学生未观察到,产生现象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 (6)(探究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选择

某硏究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 2发现,通常不选用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 2 , 原因是反应生成硫酸钙微溶物覆盖在固体表面,阻碍了大理石与稀硫酸接触,反应速率逐渐减慢甚至停止。该小组猜测,硫酸的浓度是否会对实验效果造成影响?他们试图选择出合适浓度的硫酸。(实验所用硫酸浓度均为反应速率合理范围内)

操作:在28℃时,分别向五支各盛有等量大理石的试管中加入等体积硫酸,15分钟内生成气体的体积见右表:

①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在28℃时,选用硫酸的浓度最合适为________%。 ②除选用合适浓度的硫酸之外,在反应过程中,为防止硫酸钙覆盖在大理石上,应增加________操作,更有利于气体的制备。

③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水和二氧化碳,试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④提出猜想:请写出另一种你认为可能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________。

⑤在该实验中,你认为可以用下列装置收集气体的是________(填编号)。(假设液体不与二氧化碳反应,也不溶解二氧化碳)

2.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

(2)图乙中D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x=________时,该粒子是原子;(3)图乙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________相同;

(4)由A、B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

3.认识消毒剂过氧乙酸,过氧乙酸(C2H4O3)是一种高效绿色的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序号)。A.是一种氧化物

B.由三种元素组成C.分子中含有臭氧(O3)分子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2)凡是含有“-O-O- "结构的物质都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研究发现,过氧乙酸分子结构中也含有“-O-O-”结构,所以过氧乙酸也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获得这一结论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属于推理(填选项序号)。

A.归纳

B.演绎

C.类比

(3)过氧乙酸具有如下性质:

A.无色易挥发液体

B.有酸性

C.有很强的腐蚀性

D.易溶于水和乙醇

E.不稳定,易分解放出氧气

F.有毒性

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有________ (填选项序号)。

4.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

(1)生活中可以通过________的方法,既可以杀灭水中的细菌,又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2)“坚持节水优先,建设幸福河湖"主要从以下两方面采取措施,请你各写出一条可行的措施:

①节约用水:________;

②防止水体污染:________。

38.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种消毒产品和防疫物资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为抗疫胜利提供强大保证。

第11页共14页◎第12页共14页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2018春季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化学实验安全知识2018春季期末考试 1.单选(2分) 根据《火灾分类》,A类火灾是指 A.固体火灾 B.液体或可熔固体火灾 C.金属火灾 D.气体火灾 2.单选(2分) 下面哪种不属于灭火的基本方法 A.隔离法 B.窒息法 C.拆除法 D.冷却法 3.单选(2分) 进行照明设施的接电操作,应采取的防触电措施为 A.站在金属登子或梯子上 B.切断电源 C.戴上手套 D.湿手操作 4.单选(2分) 停电检修时,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或刀闸的操作把手上,应悬挂如下哪种标示牌 A.“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B.“今日休息” C.“在此工作” D.“止步,高压危险” 5.单选(2分) 操作液氮时,使用的手套应该是 A.PE手套 B.金属丝网手套 C.防冻手套 D.乳胶手套 6.单选(2分) 易燃类液体的特点是 A.以上都是 B.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闪点越低,越易燃烧 C.极易挥发成气体 D.遇明火即燃烧 7.单选(2分) 下列几种物质中的哪一种物质与乙醇混溶时易发生爆炸 A.水 B.乙醚 C.高氯酸

D.丙酮 8.单选(2分) 下面哪种常用气瓶的瓶体颜色为黄色 A.乙炔 B.氧气 C.氨气 D.氢气 9.单选(2分) 下列哪种气体钢瓶结构中装有易熔塞 A.二氧化碳 B.乙炔 C.氮气 D.氧气 10.单选(2分) 化学品的毒性可以通过皮肤吸收、消化道吸收及呼吸道吸收等三种方式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下列不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A.实验过程中移取强酸、强碱溶液应带防酸碱手套 B.称取粉末状的有毒药品时,要带口罩防止吸入 C.实验过程中使用三氯甲烷时戴防尘口罩 D.实验场所严禁携带食物;禁止用饮料瓶装化学药品,防止误食 11.单选(2分) 皮肤接触了高温(热的物体、火焰、蒸气)、低温(固体二氧化碳、液体氮)和腐蚀性物质,如强酸、强碱、溴等都会造成灼伤。如果发生意外,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金属钠溅入眼内,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B.被碱灼伤时先用水冲洗,然后用3%的硼酸或2%的醋酸清洗,严重时就医 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直接用水冲洗 D.不管什么情况,马上送医院就医 12.单选(2分) 下列哪种不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内,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A.腐蚀性物质 B.放射性物质 C.爆炸品 D.毒性物质 13.单选(2分) 回流和加热时,液体量不能超过烧瓶容量的 A.1/2 B.4/5 C.3/4 D.2/3 14.单选(2分) 学校对危险化学废物的处理的工作原则是 A.以上都不对 B.当作生活垃圾处理 C.自行处理

综合实验训练题

综合化学实验专题练习 1、(06全国) 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学化试剂和实验用品。用上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 ⑴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⑵填写表中空格 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试剂的目的 B 饱和NaHCO3溶液 C D ⑶.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2、(96年全国)在一定条件下用普通铁粉和水蒸气反应,可以得到铁的氧化物.该氧化物又可以经过此反应的逆反应,生成颗粒很细的铁粉.这种铁粉具有很高的反应活性,在空气中受撞击或受热时会燃烧,所以俗称"引火铁".请分别用下图中示意的两套仪器装置,制取上述铁的氧化物和"引火铁".实验中必须使用普通铁粉和6摩/升盐酸,其他试剂自选(装置中必要的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加热设备等在图中均已略去). 填写下列空白: (1)实验进行时试管A中应加入的试剂是;烧瓶B的作用是;烧瓶C的作用是;在试管D中收集得到的是. (2)实验时,U型管G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长颈漏斗H中应加入. (3)两套装置中,在实验时需要加热的仪器是(填该仪器对应的字母) . (4)烧瓶I中发生的反应有时要加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其目的是. (5)试管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应发生前,在F出口处必须;E管中的反应开始后,在F出口处应. 3、(99年全国)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C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

(完整版)初三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 化学实验操作题专项练习 17.(11分)某二氧化锰样品中含有杂质炭,为测定该样品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一定量的样品中通入干燥纯净的氧气,使杂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O 2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如果该实验选择图(一)装置来制取氧气,则所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其中二氧化锰的起到 作用。 (2)用图(二)装置可收集和干燥氧气:若烧瓶充满水来收集氧气,气体应从 (“a”或“b”)端通入。 (3)图(三)是用干燥纯净的O 2与样品反应来测定二氧化锰质量分数的装置,装置③中装有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验证图(三)中装置②已将CO 2吸收完全,可在装置②与③之间加 入图(四)装置进行证明,则图(四)装置中加入的试剂为___(填字母)。 A. NaOH 溶液 B. 澄清石灰水 C. 浓硫酸 五、(本题1个小题,共16分)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有一次活动的内容是:对一包干燥的红色粉末组成进行 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有关问题。 【教师提醒】它由Cu 、Fe 2O 3 、Fe(OH)3三种固体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提出猜想】红色粉末可能的组成有: ①只有Cu ②只有Fe 2O 3 ③只有 Fe(OH)3 ④是Fe 2O 3与Fe(OH)3的混合物 ⑤是Cu 与Fe 2O 3的混合物 ⑥是Cu 与Fe(OH)3的混合物 【资料获悉】 ⑴ ⑵白色无水CuSO 4遇水变蓝; ⑶Cu 在FeCl 3溶液中发生反应:2FeCl 3+Cu =2FeCl 2+CuCl 2。 【探究思路】利用物质的性质不同设计实验加以甄别,先分别探究其中是否含有Fe(OH)3 、Cu 等,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装置内空气中的水蒸气、CO 2忽略不计) 【实验探究】 ⑴甲同学取适量红色粉末装入试管中,按下面左图进行实验。结果无水CuSO 4没有变蓝,从而排除猜想中的 (填猜想中的序号)。 ⑵在甲同学实验结论的基础上,乙同学另取少量红色粉末于试管中, 滴加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发现固体全部溶解,溶液变色。乙同学认为可以排除猜想中的①和⑤,而丙同学认为只能排除猜想①,你认为 的观点正确(填“乙”或“丙”)。 ⑶丁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 装入硬质玻 璃管中,按上面右图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

化学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试题

JSST实验室安全与防护试题 姓名日期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 1、强酸、溴等触及皮肤而致灼伤时,应立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再用洗涤。 A. 5%NaHCO3溶液 B. 2%乙酸溶液 C. 浓NaOH溶液 D. NaHCO3溶液 2、重金属盐中毒者的急救方法是。 A. 服催吐药 B. 喝一杯含有几克硫酸镁的水溶液 C. 喝牛奶 D. 喝10%硫酸铜水溶液 3、离心操作时,为防液体溢出,离心管中样品装量不能超过离心管体积的。 A. 2/3 B. 1/3 C. 1/2 D. 3/4 4、下列着火时不能使用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是。 A. 苯胺 B. 丙酮 C. 导线 D. 氯乙胺 5、以下标志中表示腐蚀性药品的是。 A. B. C. D. 6、普通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 A. 40℃ B. 60℃ C. 80℃ D. 100℃ 7、关于化学品的使用、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打开塑料瓶的化学品时不要过于用力挤压,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溢出或溅到身体上 B. 有机溶剂可以置于普通冰箱保存 C. 分清标签,认真阅读标签,按标签使用 D. 共用化学品从专用柜里取出,使用时注意保持标签的完整,用后放回专用柜 8、实验室冰箱和超低温冰箱使用注意事项错误的是。 A. 定期除霜、清理、清理后要对表面进行消毒 B. 储存后的所有容器,应当标明物品名称、储存日期和有效期 C. 除非有防爆措施,否则冰箱内不能放置易燃易爆化学品溶液 D. 可以在冰箱内冷冻食品和水 9、为了防止在开启或关闭玻璃容器时发生危险,下列不适宜作为盛放具有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玻璃容器的瓶塞? A. 软木塞 B. 磨口玻璃塞 C. 胶皮塞 D. 橡胶塞 10、眼睛被化学品灼伤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 点眼药膏 B. 立即开大眼睑,用清水冲洗眼睛 C. 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2017届江苏省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9《综合化学实验》38《实验方案的设计》(苏教版)Word版含解析全解

课时38 实验方案的设计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从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SiO2、Al2O3)出发,先制备绿矾,再合成柠檬酸亚铁。请结合下图的绿矾溶解度曲线,补充完整由硫铁矿烧渣制备FeSO4·7H2O晶体的实验步骤[已知:Al3+完全形成Al(OH)3沉淀的pH约为5。可选用的试剂:铁粉、稀硫酸和NaOH 溶液]:向一定量烧渣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得到FeSO4溶液,,得到FeSO4·7H2O 晶体。 【答案】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滴加NaOH溶液调节反应液的pH约为5,过滤(或过滤,向滤液中滴加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充分洗涤固体,向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硫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再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后,过滤)(滴加稀硫酸酸化),加热浓缩得到60 ℃饱和溶液,冷却至0 ℃结晶,过滤,少量冰水洗涤,低温干燥 【解析】硫铁矿烧渣中加入稀硫酸,SiO2不溶,先过滤除去;含有的Fe2O3和Al2O3被溶解成Fe3+和Al3+,加入铁粉,将Fe3+还原为Fe2+;然后调节pH为5,除去Al3+,此时溶液仅为FeSO4;从溶解度曲线知,在60 ℃时FeSO4的溶解度最大,故将温度控制在60 ℃时,可获得含量最多的FeSO4,降低温度到0 ℃,可析出FeSO4·7H2O晶体。 2高纯MnCO3是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的主要原料。已知:MnCO3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 ℃开始分解;Mn(OH)2开始沉淀时pH=7.7。请补充由MnSO4溶液制备高纯MnCO3的操作步骤[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Ca(OH)2、NaHCO3、Na2CO3、C2H5OH]。 ①; ②; ③; ④; ⑤低于100 ℃干燥。 【答案】①往MnSO4溶液中边搅拌边加入NaHCO3(或Na2CO3),并控制溶液pH<7.7②过滤,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整理).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一、气体的制取、干燥及装置连接 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学习了气体的制取和收集后,对相关知识进行总结,请你一起参与,并完成下面题目内容: (1)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 ;b .图3 (2)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口通入(填“c”或“d”). (3)装置B、C都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C相对于装置B在操作方面的优势是。也可用加热碳酸氢钠(NaHCO3)固体(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水)来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5)若用F收集CO2,要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结果(填“有”或“无”)明显影响. 2、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2)检验:证明CO中混有CO2,装置内应盛。 (3)贮气:若用排空气法收集H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填“A”或“B”,下同。) 若用排空气法收集O2,气体应从装置的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H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若用排水法收集O2,瓶内先装满水,气体从端通入。 3、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采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中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选项)。A.a→b→c→d B.b→a→c→d C.c→d→a→b D.d→c→b→a 4、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

黄冈资料 第十三课时化学实验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烧杯不能用于() A.配制溶液 B.盛液体物质加热 C.作反应容器 D.量度液体体积 2.可以用来直接加热的仪器有() A.烧杯 B.蒸发皿 C.烧瓶 D.锥形瓶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操作是() A.胶头滴管用过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B.在量筒中配制溶液或将量筒用作反应容器 C.用一只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D.在点燃氢气前必须检验其纯度 4.在固体溶解、过滤、蒸发三项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的一种仪器() A.试管 B.玻璃棒 C.酒精灯 D.蒸发皿 5.某学生用下列方法分别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物质,其方法正确的是() A.用稀硝酸清洗附着在试管内壁上的硫酸铜 B.用洗衣粉或热的纯碱溶液清洗盛过豆油的试管 C.用水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氢氧化铁 D.用稀盐酸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6.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是( ) A. 紫色石蕊试液 B. 烧碱溶液 C. 灼热的氧化铜 D. 澄清的石灰水7.下列药品处理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在铁桶里配制波尔多液 B.用带盖的铝槽运输浓硝酸 C.将少量白磷贮存在水中 D.盛放氢氧化钠的试剂瓶用塞子塞紧 8.制取具有下列性质的气体时,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密度比空气大,难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小,溶于水 C.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D.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9.准确量取7 g水,应用() A. 50 mL量筒 B. 10 mL量筒、滴管 C.托盘天平 D. 5 mL量筒、滴管10.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从滤液中得到氯化钠晶体,应将蒸发皿中的滤液加热蒸发至() A.蒸干为止 B.有大量晶体析出时为止 C.有少量晶体析出时为止 D.溶液沸腾为止 11.图中所示的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12.用pH试纸测试一瓶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A.将该溶液倒些在pH试纸上 B.往瓶中的溶液里投入pH试纸 C.将pH试纸一端浸入该溶液中 D.用洗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一小张pH试纸上

2019年经济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华版)

2019年经济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恩格尔曲线从( b)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3.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D 。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4.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B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 5.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6.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7.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8.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A)。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9.水平的LM曲线表示(A)。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 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增加; 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 10.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a )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 11.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 12.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13.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4.有效竞争理论是由( a)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15.产业组织是指(a )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最新化学实验室员工入职安全考试试卷

中心安全知识培训试卷 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25×2分) 1、化学危险药品对人身会有刺激眼睛、灼伤皮肤、损伤呼吸道、麻痹神经、燃烧爆炸等危险,一定要注意化 学药品的使用安全,以下不正确的做法是:() A.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药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B.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药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C.室内可存放大量危险化学药品。 D.严防室内积聚高浓度易燃易爆气体。 2、取用化学药品时,以下哪些事项操作是正确的?() A.取用腐蚀和刺激性药品时,尽可能带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 B.倾倒时,切勿直对容器口俯视;吸取时,应该使用橡皮球。 C.开启有毒气体容器时应带防毒用具。 D.以上都是。 3、取用试剂时,错误的说法是:() A.不能用手接触试剂,以免危害健康和沾污试剂。 B.瓶塞应倒置桌面上,以免弄脏,取用试剂后,立即盖严,将试剂瓶放回原处,标签朝外。 C.要用干净的药匙取固体试剂,用过的药匙要洗净擦干才能再用。 D.多取的试剂可倒回原瓶,避免浪费。 4、涉及有毒试剂的操作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 A.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器具。 B.了解试剂毒性,在通风橱中操作。 C.做好应急救援预案。 D.以上都是。 5、实验室内使用乙炔气时,说法正确的是:() A.室内不可有明火,不可有产生电火花的电器。 B.房间应密闭。 C.室内应有高湿度。 D.乙炔气可用铜管道输送。 6、实验中用到很多玻璃器皿,容易破碎,为避免造成割伤应该注意什么?() A.装配时不可用力过猛,用力处不可远离连接部位。 B.不能口径不合而勉强连接。 C.玻璃折断面需烧圆滑,不能有棱角。 D.以上都是。 7、稀硫酸溶液的正确制备方法是:() A.在搅拌下,加水于浓硫酸中。 B.在搅拌下,缓慢加浓硫酸于水中。 C.水加于浓硫酸,或浓硫酸加于水都无所谓。 D.水与浓硫酸两者一起倒入容器混合。 8、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 B.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 C.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脱下时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来脱下后再扔掉。 D.可以抓住塑料瓶子或玻璃瓶子的盖子搬运瓶子。

课标版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练题型十二综合化学实验120171018384

题型十二综合化学实验 1.(2017山东临沂期末)亚硝酰氯(NOCl,熔点:-64.5 ℃,沸点:-5.5 ℃)是一种黄色气体,遇水易水解。可用于合成清洁剂、触媒剂及中间体等。实验室可由氯气与一氧化氮在常温常压下合成。(1)甲组的同学拟制备原料气NO和Cl2,制备装置如下图所示: 为制备纯净干燥的气体,下表中缺少的药品是: ①,②,③,④。 (2)乙组同学利用甲组制得的NO和Cl2制备NOCl,装置如图所示: ①装置连接顺序为a→(按气流自左向右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②装置Ⅳ、Ⅴ除可进一步干燥NO、Cl2外,另一个作用是。 ③装置Ⅶ的作用是。 ④装置Ⅷ中吸收尾气时,NOCl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组同学查阅资料,查得王水是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酸,一定条件下混酸可生成亚硝酰氯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导学号40414168?2.(2017陕西咸阳模拟)亚硝酸钠(NaNO2)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已知:①NO+NO2+2OH-2N错误!未找到引用源。+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 ℃,NO为-152 ℃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 C、、、。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 (3)再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 ②装置E的作用是。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2017河南信阳一模)化学兴趣小组对牙膏中摩擦剂成分及其含量进行探究。查资料得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由碳酸钙、氢氧化铝组成;牙膏中其他成分不与酸、碱反应。 Ⅰ.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依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检查整套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a.组装好仪器后,密封装置A的进气口和装置D的出气口,分液漏斗中装水,打开分液漏斗的两个活塞,若水滴不进去,则整套装置不漏气 b.装好药品后,密封装置A的进气口和装置D的出气口,打开分液漏斗的两个活塞,若盐酸滴不进去,则整套装置不漏气 c.微热B,若A中溶液进入长导管,C中长导管冒气泡,则整套装置不漏气 (2)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了可搅拌B、C中的反应物外,还有。 (3)盐酸有一定程度的挥发性,为什么该兴趣小组不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 (4)实验中准确称取16.00 g样品三份,进行三次测定,测得BaCO3平均质量为7.88 g。则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Ⅱ.为确定该牙膏摩擦剂中氢氧化铝的存在,请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取适量牙膏样品于试管中, ?导学号40414169?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合成1-丁醇。查阅资料得知一条合成路线: CH3CH CH2+CO+H2CH3CH2CH2CHO CH3CH2CH2CH2OH

初中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2012年中考化学实验题专题训练 1.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制取纯净、干燥的氢气,并进行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发生装置生成的氢气可能含有氯化氢和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C内所盛的液体分别是浓硫酸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装置B内所盛液体是,装置C的作用是。 (2)为检验氢气还原氧化铜有水生成,装置E中所盛试剂是,反应后装置E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3)为证实生成的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装置B应改盛溶液。 (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主要操作步骤有: ①加热氧化铜②检验氢气纯度③停止加热④通入氢气⑤停止通入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序号)是。 (5)实验过程中,通入D装置的氢气如果不纯(混有空气)就可能发生事故。 、CO和HCl组成,请从图中选用适当的实验装置设计一个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注意:2. 为验证某混合气体由H 2 图中装置不得重复使用,有的装置可不选用。) (1)所选用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只要求写出图中装置的序号)。 (2)选用的第一个装置的作用是;选用的第二个装置的作用是。 3.某同学用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因一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还要防止反应后多余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他准备了甲、乙、丙、丁四个装置(丙装置中的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试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丙 丁 (1)装置丙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 (2)实验进行时,各装置口的连接顺序为:A 接 , 接 ,G 接 。 (3)C 处放出的气体为 ,应 处理。 (4)装置丁中反应管内的现象是 。(5)装置乙中的现象是 。 4. 一种气体可能含有N 2、H 2O (气)、CO 2、H 2和CO 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研究该气体的组成(A 中试剂足量): 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为:A 、E 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 、F 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 中浓H 2SO 4无明显变化,D 中氧化铜转化为一种红色物质。于是他得到如下结论:气体中① 肯定不含CO 2;② 肯定含CO ; ③ 肯定含H 2O (气);④ 肯定含H 2;⑤ 可能含N 2。你认为不正确...的结论是 (填序号)。为使实验得到正确结论,须将上述实验中的仪器装置重新连接,你认为合理的排列顺序是 (填代号)。其中C 中浓42SO H 的作用是 ,F 中无水硫酸铜的作用是 。 5. 图3所示装置有多种用途。 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洗气:除去CO 2中的水蒸气,装置内应盛的物质是 。 (2)检验:证明CO 中混有CO 2,装置内应盛 。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九年级化学实验专项训练题(有答案) 篇一: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含答案 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专题训练(3)含答案 13、在某氢氧化钡稀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现红色。将此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红色消失了。请你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 14.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现利用如右图装置进行。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⑴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⑵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是什么? ⑴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小军的依

据是: 。 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⑵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酚酞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性。[表达]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5、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能与碘反应。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研究如下:(1)猜想:维生素c可能具有酸性? (2)实验方案:提供试剂:维生素c片、蒸馏水、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氢氧化钠溶液、pH试纸(实验仪器自选)根据以上试剂,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出两种实验方案,并写出实验现象: (3)结论:维生素c具有酸性。根据维生素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维生素c反应的是()A、金属镁B、氯化钾c、氢氧化钠D、硫酸铜 (4)某同学联想到西红柿等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维生素c的含量产生影响。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把新鲜西红柿和放置一周的西红柿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挤入两个烧杯中;

化学实验安全考试题库

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安全知識練習題(I) 時間:2016年09月18日訪問次數:19359 1、氣體鋼瓶使用後,可以不關閉閥門。(標準答案:錯誤) 2、冷凝冷卻系統上連接用的橡膠管必須用鐵絲等固定住,以防止因水壓過高 而造成管子脫落。 (標準答案:正確) 3、可以用烘箱乾燥有爆炸危險性的物質。(標準答案:錯誤) 4、金屬鋰、鈉、鉀及金屬氫化物要注意使用和保存,尤其不能與水直接接觸。 (標準答案:正確) 5、能相互反應產生有毒氣體的廢液,不得倒入同一收集桶中。若某種廢液倒 入收集桶會發生危險,則應單獨暫存於一容器中,並貼上標籤。(標準答案:正確) 6、在實驗室允許口嘗鑒定試劑和未知物。(標準答案:錯誤) 7、對於化學試劑或未知物,允許直接用鼻子嗅氣味,不用以手煽出少量氣體 來嗅覺。 (標準答案:錯誤) 8、在實驗室內一切有可能產生毒性蒸氣的工作必須在通風櫥中進行,並有良 好的排風設備。 (標準答案:正確) 9、在稀釋濃硫酸時,不能將水往濃硫酸裡倒,而應將濃硫酸緩緩倒入水中, 不斷攪拌均勻。 (標準答案:正確) 10、實驗室內的濃酸、濃堿處理,一般要先中和後傾倒,並用大量的水沖洗 管道。(標準答案:正確) 11、對於無機酸類廢液,實驗室可以收集後進行如下處理:將廢酸慢慢倒入 過量的含碳酸鈉或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或用廢堿)互相中和,再用大量水沖洗。(標準答案:正確) 12、對於氫氧化鈉、氨水等廢液可以進行如下處理:用6mol/L鹽酸水溶液中 和,再用大量水沖洗。 (標準答案:正確) 13、對於含汞、砷、銻、鉍等離子的廢液,實驗室可以先進行如下處理:控制 酸度0.3mol/L[H+],使其生成硫化物沉澱。(標準答案:正確) 14、對於含氰廢液可以進行處理:加入氫氧化鈉使pH值10以上,加入過量 的高錳酸鉀(3%)溶液,使CN根氧化分解。CN根含量高時,可加入過量的次氯酸鈣和氫氧化鈉溶液。(標準答案:正確) 15、對於含氟廢液可以進行如下處理:加入石灰使生成氟化鈣沉澱。(標準答 案:正確) 16、可以將氯氣與氨氣混放在一個房間。(標準答案:錯誤)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综合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化学专业) 课程名称 : 综合化学实验 英文名称:Comprehensive Chemical Experiments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编号:21120430 开出实验项目数:5 大纲主撰人:何文绚、李献文、娄本勇大纲审核人:黄晓东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32 实验学时:32 课程总学分:2 实验学分:2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化学(师范类)本科专业 三、实验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一)实验教学目的 《综合化学实验》是一门独立的实验课程,学生在一二年级经过系统的化学基础理论学习和“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训练后,已初步掌握化学学科主要的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技能。为加强化学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学生开拓思路、勇于创新,开设《综合化学实验》课程。 (二)实验基本要求 综合化学实验内容涉及化学各学科主要专业基础理论及实验课程,主要包括成分分析(仪器及化学分析,复杂体系的预处理)、大气样品采集及评价、有机及无机合成、基本理化数据测定等类型实验,旨在进一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已常握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类实验之间既独立又相互联系,体现出综合化学实验的特点。 1、成分分析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用各种仪器及化学分析手段(包括如何进行样品前处理)来解决生产、生活及科研中的实际问题。掌握成分分析实验的基本原理,尽可能多地学会应用系里的各种先进仪器及设备。 2、大气样品采集及评价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在实际应用中,如何采集气体样品,如何监控大气质量以及如何评价大气质量。掌握气体采集、测定、评价的基本原理,学会气体采样机、气相色谱仪的操作。 3、有机及无机合成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常见的无机配合物、有机化合物合成方法和原理,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设计、配置实验装置,从而进一步理解各种合成技能的应用。 4、常数测量实验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物质常见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进一步理解这些物理化学常数与产品性能的关系。 综合实验的实验过程有别于基础实验,实验前应给学生1-2星期的时间,根据题目查阅相关资料,实验结束后教师要尽可能组织讨论课,与学生一起对实验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三) 1.(6分)小伟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系列探究活动。从分液漏斗依次向集气瓶中加入①适量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②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③一定量的 稀盐酸。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2)实验②的探究目的 是。 (3)整个实验过程中,酚酞起到的作用是。(4)实验③结束时,集气瓶内溶液澄清,则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可能是 (写其中的一种),确定该组成的方法是 2.(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仪器的固定装置已经省略) (1)A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开始后,关闭K2、打开K1,可观察到B中现象为; C中的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待蜡烛熄灭后,铁片上的棉花剧烈燃烧起来,由此可得到的推论 是。 (3)实验开始后,关闭K1和K3,打开K2,观察E中现象,然后打开K3,再观察E中现象,其不同之处是, 有关反应的方程式为。 3.(8分)三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当观察到玻璃管A中的 粉末由红色逐渐变为黑色时,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冷却到室温,停止通气,同时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 小明认为:依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小红认为:仅从上述实验现象,不足以证明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 她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磁铁靠近生成的黑色固体,看到有黑色固体被磁铁吸引。 于是得出生成的黑色固体为金属铁的结论。 小光通过查询有关资料得知: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加热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反应: 3 Fe 2O 3 + CO 2 Fe 3O 4+ CO 2 (2)四氧化三铁(Fe 3O 4)为黑色固体,有强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 因此,小光认为小明和小红的结论都不能成立,你是否同意他的说法? ,请 具体说明你的理由 小光欲通过实验检验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否 含有金属铁。请你帮他设计实验并填写下表。 除上述方案,还可以采取另一种实验方案,所用的试剂是 ,将该试剂与黑色固体混合,通过观察 ,判断黑色固体中是否含金属铁。 4.(8分)小丽去爷爷家,发现爷爷买了一台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她仔细阅读了所用制氧剂的说明 对制氧剂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过碳酸钠(化学式2Na 2CO 3·3H 2O 2)俗称固体双氧水,白色结晶颗粒。过碳酸 钠溶于水或受热时,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是很好的固体氧释放剂。 【做出猜想】猜想Ⅰ:A 剂可能是过碳酸钠。猜想Ⅱ:B 剂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 === 氧 氧立得复方制氧剂 A 剂:固体氧释放剂。 B 剂:不溶于水的固体,保证出氧速率稳定。 1. 用法与用量:将A 剂、B 剂先后放入装好水的 氧立得制氧器反应仓中,通过导管和鼻塞吸氧。 2. 规格:A 剂:50g/包 B 剂:3g/包 氧立得便携式制氧器 反应仓

(word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题专项训练

实验题专项训练1.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不正确 ...的是( ) 现象解释或结论 A SO2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SO2表现漂白性 B 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变黄 浓硝酸不稳定,生成有色物质且能溶于 浓硝酸 C 向饱和Na2CO3中通入足量CO2,溶液变浑浊析出了NaHCO3 D 室温下,向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I溶液,再滴加 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 Fe3+的氧化性比I2的强 2.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将气体X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X一定是SO2 B 向无色溶液中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SO C 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适量CO2气体出现白色沉淀H2CO3的酸性比H2SiO3强 D 向某溶液中先加氯水再加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3.利用下列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从含碘CCl4溶液中提取碘 和回收CCl4溶剂 B.萃取操作过程 中的放气 C.定量测定化学 反应速率 D.比较KMnO4、Cl2、S的 氧化性 5.分液漏斗中液体为甲、锥形瓶内物质为乙、试剂瓶中液体为丙,利用烧杯内液体吸收尾气。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实验目的或现象都正确的是 选项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溶液的pH Na2CO3溶液的pH较大非金属性C Ksp(AgI)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专项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填入题后括号中) 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量取8mL水稀释浓硫酸的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3.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下列各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5.化学实验必须规范,否则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你认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6.下列图示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学习化学,我们对商品的标签和标志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以下四枚标志使用不恰当的是 ()

8.徐浩同学准备了下列仪器和用具: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9.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铁架台、铁圈、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从缺乏仪器或用具的角度看,他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项目是() A.溶解B.过滤C.蒸发D.给溶液加热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1.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10mL的量筒量取9.0mL的水 B.用托盘天平称取10.58克的碳酸钠粉末 C.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纯净的氢气 D.用150mL酒精和50mL水精确配制200m L医用消毒酒精 12.做溶解、过滤、蒸发实验均要用到的一种仪器是()A.试管B.烧杯C.酒精灯D.玻璃棒 1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的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14.“神舟7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在航天飞船的失重环境中,下列实验操作最难完成的是()A.结晶B.蒸发C.溶解D.过滤 15.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相平,读数为30mL,将液体倒出一部分后,俯视读数为2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A.大于10m L B.小于10m L D.等于10m L D.无法确定 16.郝颖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作出结论 17.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二、填空与简答题 18.在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0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漏斗、⑦蒸发皿、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滤纸,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空(填序号) (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 (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 (3)过滤操作中应使用; (4)蒸发、结晶操作中应使用。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考核试卷

化学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考核试卷 姓名:日期:得分……………………………………………………………………………………………………… 一、填空题 1、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如危险物料的现场取样、的处理、等,应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应处于并观察操作过程。 2、玻璃管与胶管、胶塞等拆装时,应先手上,以防玻璃管时扎伤手。 3、打开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试剂瓶塞应在中进行。夏季打开容易挥发溶剂瓶塞前,应先用 ,瓶口。 4、通常应在实验台上备有。当有害溶液滴溅在手上或台面上时,以便立即。 5稀释浓硫酸的容器(如烧杯)通常要放在的盆中,以便稀释过程中溶液变热。 6、只能将浓硫酸慢慢倒入,不能相反。 7、不得私自拉接供电线路。不准使用不合格的电气设备。室内不得有的电线。保持电器及电线的干燥。 8、正确操作闸刀开关。应使闸刀处于的位置,不能若即若离,以防接触不良打火花。禁止将电线头插入插座内使用。 9、电源或电器的保险丝烧断时,应先,排除故障后再按原负荷换的保险丝,不得用铜丝代替。 10、使用高压电源工作时要穿,戴并站在绝缘垫上。 11、应建立用电安全检查制度。发现电器设备漏电要立即。绝缘损坏或线路老化要及时更换。 12、易发生爆炸的操作不得,必要时操作人员应。 13、严禁可燃物与一起研磨。工作中不要使用的物质,因为反应时可能形成危险的物品(包括易燃、易爆或有毒产物)。 14、易燃液体的废液应,不得倒入下水道,以免引起爆燃事故。 15、电路周围严谨有。电烘箱周围严禁放置、不能烘烤放出易燃蒸汽的物料。 16、气瓶是用于贮存、、的压力容器。贮存的气体分为剧毒气体、不燃气体等。 17、气瓶必须存放在、、的房间,并且要严禁明火,防暴晒。除不燃性气体外,一律不得进入实验楼内。使用中的气瓶要直立固定放置。 18气瓶应明确的,内装气体必须与一致。 19、高压气瓶的要专用,安装时螺扣要上紧(应旋进7圈螺纹,俗称“吃七牙”),不得

综合化学实验复习整理及题目参考

综合化学实验复习科目实验名称 无机化学三草酸合铁(Ⅲ) 酸钾的合成五水硫代硫酸钠 的合成 海带中碘的提取 有机化学乙酸异戊酯的制 备乙酰水杨酸(阿司 匹林)的合成 无水乙醇的制备 物理化学乙酸异戊酯的制 备及醇结构对反 应速率常数的影 响差热分析(硫代硫 酸钠) 无水乙醇的制备 和蒸汽压、摩尔汽 化焓及沸点的测 定 分析化学三草酸合铁(Ⅲ) 酸钾的组成分析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阿司匹林的 含量 海带中碘的分析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 实验原理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为亮绿色单斜晶体,易溶于水而难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受热时,在110?C下可失去结晶水,到230?C即分解。该配合物为光敏物质,光照下易分解。 利用(NH4)2Fe(SO4)2和H2C2O4反应制取FeC2O4: (NH4)2Fe(SO4)2 + H2C2O4 = FeC2O4↓ + (NH4)2SO4 + H2SO4 在过量K2C2O4存在下,用H2O2氧化FeC2O4即可制得产物: 6FeC2O4 + 3H2O2 + 6K2C2O4 = 2Fe(OH)3↓ + 4K3[Fe(C2O4)3] 反应中产生的Fe(OH)3可加入适量的H2C2O4也将其转化为产物: 2Fe(OH)3 + 3H2C2O4 + 3K2C2O4 = 2K3[Fe(C2O4)3] + 6H2O 2、产物的定量分析 用KMnO4法测定产品中的Fe3+含量和C2O42-的含量,并确定Fe3+和C2O42-

的配位比。在酸性介质中,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试液中的C2O42-,根据KMnO4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直接计算出C2O42-的质量分数,其反应式为: 5C2O42-+2MnO4-+16H+=10CO2+2Mn2++8H2O 在上述测定草酸根后剩余的溶液中,用锌粉将Fe3+还原为Fe2+,再利用KMnO4标准溶 液滴定Fe2+,其反应式为: Zn+2Fe3+=2Fe2++Zn2+ 5Fe3++MnO4-+8H+=5Fe3++Mn2++4H2O 根据KMnO4标准溶液的消耗量,可计算出Fe3+的质量分数。 根据 n(Fe3+):n(C2O42-)=[ω(Fe3+)/55.8]:[ω(C2O42-)/88.0] 可确定Fe3+与C2O42-的配位比。 1、合成过程中,滴完H2O2后为什么还要煮沸溶液? 答:除去过量的过氧化氢。煮沸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因氢氧化铁的团聚而使得颗粒较粗大且致密,导致酸溶配位反应速度缓慢,影响产品的产率及纯度。2、氧化FeC2O4·2H2O时,氧化温度控制在40℃,不能太高。为什么? 答:氧化FeC2O4·2H2O时,氧化温度不能太高(保持在40℃),以免H2O2分解,同时需不断搅拌,使Fe2+充分被氧化。 3、如何提高产率?能否用蒸干溶液的办法来提高产率? 答:(1)关键是严格进行每一步操作,尤其是第一步加H2O2氧化时,要边加入边搅拌,使Fe2+氧化完全。 (2)不能用蒸干溶液的办法来提高产率,因为母液中含未反应的C 2O 4 2-、K+等杂 质。 4、根据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性质,应如何保存该化合物? 答:应置于干燥器中避光保存。 5、在制备K3Fe[(C2O4)3]·3H2O的过程中,使用的氧化剂是什么?有什么好处?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如何保证Fe(II)转化完全? 答:过氧化氢。对环境无污染。使用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在40摄氏度,防止过氧化氢因温度过高而分解。为了保证转化完全,在氧化过程中应不断搅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