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宪法学》解读51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6.10 MB
- 文档页数:51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根本制度的总章程,是国家权力运行和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
●宪法是一种法律形式,是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原则的法律。
●宪法是一种政治规范,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基本依据。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的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依据,任何与宪法相抵触的规范都无效。
●宪法具有最高的稳定性,不容易被修改或废除,修改宪法必须经过严格的程序和高度的共识。
●宪法具有最广泛的适用性,适用于国家各级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无论在平时还是在战时,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际上。
●宪法具有最强烈的权威性,是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也称为《共同纲领》。
●我国第二部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54年宪法》。
●我国第三部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5年宪法》。
●我国第四部宪法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8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82年宪法》。
该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和2021年六次修改。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的核心内容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坚持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是国家政治制度和国家基本制度的总章程。
●宪法是国家权力的产生、行使和制约的根本依据,是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依据和准绳。
●宪法是国家主权和人民权利的保障,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基石。
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性、根本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指导性等特征。
●最高性:宪法是一国最高的法律规范,其他任何法律、法规和政策都必须服从和符合宪法。
●根本性:宪法是一国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原则和根本任务。
●全面性:宪法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外交等领域。
●稳定性:宪法不是随意变更的,需要严格的程序和条件,以保证宪法的权威和尊严。
●指导性:宪法具有指导作用,对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监察等活动提供方向和目标。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和现行宪法1. 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49年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纲领》,也称为《共同纲领》。
●我国第一部正式宪法是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54年宪法》。
●我国第二部正式宪法是1975年1月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5年宪法》。
●我国第三部正式宪法是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78年宪法》。
●我国第四部正式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称为《1982年宪法》。
●我国现行宪法是在《1982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和2020年六次修正而成。
2. 我国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宪法共分为四章,分别为总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和民族区域自治、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课件目的二、课件内容本课件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宪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和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我国宪法的实施和保障●学习宪法的意义和方法1. 宪法的概念、特征和作用1.1 宪法的概念●宪法是一国根本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基本制度的总章程,是国家权力机关和公民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准则。
●宪法是一种规范性法律,具有最高的效力、最广泛的适用范围、最严格的制定程序和最稳定的修改条件。
1.2 宪法的特征●宪法具有最高性、全面性、稳定性和指导性。
●最高性:宪法是一国最高的法律规范,其他任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司法解释等都必须服从宪法,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全面性:宪法涉及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反映了国家各项事业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稳定性:宪法是一种长期有效的法律,不随时代变化而轻易修改。
修改宪法需要符合特定的条件和程序,保证宪法的连续性和统一性。
●指导性:宪法是一种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法律,指明了国家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为其他各级各类法律提供了基本依据和指导。
1.3 宪法的作用●宪法具有规范作用、保障作用、教育作用和调整作用。
●规范作用:宪法规定了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职能分工、相互关系等,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为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提供了基本准则。
●保障作用:宪法赋予了国家权力机关以及公民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并通过制度安排和监督机制,确保这些权利和义务得到有效实施和维护。
●教育作用:宪法体现了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公民的政治素养、道德品质、文化水平等具有重要影响。
2. 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和现行宪法的主要内容2.1 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我国宪法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1-1949),我国先后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等,但都没有得到真正实施。
学宪法讲宪法PPT课件一、课件目的●通过讲解宪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和法律素养。
●通过展示宪法,展现我国的历史成就和现实挑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课件内容(一)宪法的概念和特征●宪法是一国最高的法律,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总章程。
●法律效力最高:宪法是一国所有法律规范的根源和依据,其他法律规范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否则无效。
●内容最全面:宪法涉及国家的各个方面,包括国家性质、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公民权利义务等。
●形式最稳定:宪法不易修改,需要特定的程序和条件,以保证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
●实施最严格:宪法必须得到全面、准确、有效的实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否则将受到法律制裁。
(二)我国宪法的历史沿革●我国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根本大法。
●我国第二部宪法是197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制定的一部反映极左思潮的宪法。
●我国第三部宪法是197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点的宪法。
●我国第四部也是现行的宪法是1982年颁布并多次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变化的产物。
(三)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制度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相统一,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保障各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促进各民族团结互助、共同繁荣发展。
●和平外交原则: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
●全面依法治国原则:坚持依据宪法和其他法律规范治理国家,保障法律的统一、尊严、权威,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和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宪法学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六册第十课《我们国家的权利机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道理,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识人大代表,知道人大代表的职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解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道理。
2. 让学生知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认识人大代表,知道人大代表的职责。
3. 培养学生热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热爱祖国的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道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难点: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人大代表的职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动画,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的国家是谁的国家?我们国家的权力是谁来行使的?2. 讲授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十课《我们国家的权利机关》,讲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道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 案例分析:教师出示人大代表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人大代表的职责,了解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
4.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我们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大代表的职责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第十课的练习题。
答案:(1)我们国家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2)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2.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
答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证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大事。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