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
- 格式:pptx
- 大小:7.98 MB
- 文档页数:38
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第一篇: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重点总结园林设计与艺术原理1、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与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环境。
2、园林美:园林美是园林设计师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生活美的高度概括而产生的审美意识与园林形式的向机统一。
3、园林艺术:是一种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设创作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原理,园林中运用等。
功能分区:休憩游乐区,政治文化,科学,服务设施,园务管理……4、园林学:园林学是研究如何合理运用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来创造优美的,生态平衡的生物境域的学科,通俗的说就是研究园林的学科。
5、地形:地表面的外观,是指地球表面的三维空间的起伏变化。
微地形:起伏最小的地形成为微地形。
一、地形的类型与特征1、平坦地形:1)开阔空旷暴露,缺少私密性,因此要应用其他空间限制因素(植被、墙体)加以改造,满足各种需求。
2)平坦地形属于外向型空间,具有多方向特征,空旷、宁静,空间单调,无视线交点,视线开阔。
2、凸地形1)特点:比周围环境地区高,则视线开阔,具有延伸性。
2)造景应用:A、可组织成为观景之地B、凸地形形成作为景观的焦点,形成选景之地C、当高处的景物到达一个体量时,还能产生一种控制感(颐和园的万寿山、佛香阁)3、凹地形1)特点:比周围的地形低,视线封闭 2)造景应用:A、凹地形的低凹处能汇集视线可精心布置景物B、凹地形坡面既可观景也可布置景物二、地形的功能作用(一)生产功能1、改变小气候2、改善种植条件,增加绿化面积(二)使用功能1、丰富活动界面2、控制游览速度和游览路线3、组织排水1)地表的排水由地面决定,在地形设计中应考虑地形与排水的关系,地形和排水对坡面稳定性的影响。
2)合理安排排水和汇水线。
3)若地形起伏过大或坡度不大,但同一坡面延伸过长时,则会引起地表径流,产生滑坡,因此,地形起伏变化应适度,坡度应适中。
05601园林艺术原理及设计1.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要搞好园林规划设计,必须具备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必须贯彻实用、经济和美观相结合的规划设计原则。
3.继承与创新也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思想2.什么是园林?园林,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园林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3.什么是绿化?绿化泛指除天然植被以外的,改善环境而进行的树木花草的栽植。
广义绿化园林范畴。
4.什么是园林四要素?园林四要素是土地、水体、植物和建筑。
5.园林学的研究范围是什么?园林学的研究范围包括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三个层次。
6.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园林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按绘画原则创造的,一类是按建筑原则建造的。
7.什么是园林艺术?园林艺术主要研究园林创作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园林设计的艺术构思和总体布局,园景创造的各种手法、形式美构图的各种原理在园林中的运用。
8.园林美的内容(简答)园林美的内容括规则与不规则的形式。
9.什么是艺术美?艺术美是自然美和生活美的拨高。
10.园林美是什么?园林美是艺术美和自然美与生活的高度统一。
11.西方园林代表及特点?西方园林代表:意大利:台地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或景致式园林. 法国:几何规则图案或园林12.园林风格的类型:中国古典园林最突出风格——山水造景。
13.园林风格类型分规则式与自然式,规则不对称式和混合式。
14.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是:1、力求神似;2、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精髓;3、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15.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及时特征?现代园林的特征:1、把过去孤立的、内向的园转变为开敞的、外向的整个城市环境。
从城市中的花园转变为花园城市,就是现代园林的特点之一。
2、园林中建筑密度减少了,以植物为主组织的景观取代以建筑为主的景观。
3、丘陵起伏的地形和建立草坪,代替大面积的挖湖堆山,减少土方工程和增加环境容量。
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第一节园林艺术布局基本原则按照《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的解释:园林艺术——在园林创作中,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自然和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园林布局——确定园林各种构成要素的位置和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因此,在园林创作中,从不同的角度入手,便有不同的布局原则。
从创作的过程看(时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功能合理、分区明确;构思与立意(或称意在笔先);空间有序;景观丰富(多样性)。
从创作的结果看(空间维),园林艺术的布局原则有:综合性与统一性;因地制宜,巧于因借;主题鲜明,主景突出;园林布局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规定性。
第二节园林布局一、园林布局形式园林布局形式的产生和形成,是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地理条件等综合因素的作用分不开的。
概括地讲,可以把园林布局的形式分为3类:规则式,自然式和混合式。
当然,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新的园林布局形式层出不穷,其中的代表形式就是自由式园林(抽象式园林)。
1、规则式园林这类园林又可以称之为“几何式”、“整形式”、“对称式”和“建筑式”园林(图2-6、图2-7)。
埃及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摇篮,它的造园也独树一帜。
从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起到18世纪英国风景式园林产生之前,西方园林主要以规则式为主,其中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大台地园和19世纪法国勒·诺特平面几何图案式园林为代表。
这类规则式园林有以下主要特征。
(1)中轴线:全园在平面规划上有明显的中轴线,并大抵依中轴线的左右前后对称或拟对称布置,园地的划分大都成为几何形体。
(2)地形:在开阔较平坦地段,由不同高程的水平面及缓倾斜的平面组成;在山地及丘陵地段,由阶梯式的大小不同水平台地倾斜平面及石级组成,其剖面均为直线所组成。
(3)水休:其外形轮廓均为几何形,主要是圆形和长方形,水体的驳岸多整形、垂直,有时加以雕塑;水景的类型有整形水池、瀑布、喷泉、壁泉及水渠运河等,古代神话雕塑与喷泉构成水景的主要内容。
打造理想园林:探索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艺术是对自然景色的赏识和表现,是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在园林艺术中,设计原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涵盖了创意、布局、造景、植物选择、装饰等各个方面。
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打造出理想的园林。
首先,创意是园林艺术的核心。
有了创意的引导,才能更好地规划整个空间和造景元素。
园林设计师可以从文学、历史、文化等方面汲取灵感,同时也可以参考已有的优秀设计,创造出独具匠心的风格。
其次,园林的布局也需要考虑。
合理的布局可以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舒适和宜居,不同的功能区域也需要有明确的界限,避免混淆。
同时,通过虚实结合、转折、高低错落等方式将空间分成大小不同的“间”,给人以层次感与惊喜。
第三,造景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地形地貌等自然元素进行艺术加工,创造出风景优美且富有特色的景观。
假山、瀑布、亭台、流水、小桥、草坪等,都是造景中常用的元素。
通过加强整体布局,再配合精致的装饰,可以打造出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生态景观。
第四,植物的选择与搭配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根据不同的季节和需求,选择不同大小、形态、颜色的植物进行搭配,创造出一种和谐、统一的效果。
植物在园林中的作用远非只是绿化美化,更是一个气息、声响和氛围的传导者。
最后,园林中的装饰也需要适度运用。
当然,过度的装饰会打破空间的和谐与统一,因此要注意节制。
园林中的装饰元素可以是路灯、立柱、花洒等,也可以是洛阳铲、木制家具等。
这些元素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园林在细节处更显风华。
总之,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相辅相成,在打造理想园林时,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
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出更美好的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共生。
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原理第一章:园林、园林艺术与园林设计一、园林定义: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应用工程技术、艺术手段,通过地形或进一步的筑山理水、叠石、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形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规划》卷)。
其英文为"Landscape Architecture",译为中文为"风景园林"或"园林",也有的译为"园景建筑";日本人译为"造园"。
它包括庭园、宅园、花园、植物园、动物园、公园、小游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及游览胜地等。
二、园林艺术是园林创作升华到艺术境界的称呼。
若从狭义理解,可指园林创作技巧,涉及园林之相地、规划布局、地貌创作、掇山理水、种植配置、园林建筑以及园林工程。
按传统学科属性是建筑艺术的一个分支;也有专家认为是一门独立的艺术门类。
其内容涉及园林的审美范畴,作为社会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的各种属性在园林创作中的表现,以及园林艺术的创作方法。
园林艺术也可作为园林学的重要分支来理解,主要指园林创作的的艺术理论,其中包括园林立意、选材、构思、造型、形象和意境塑造等。
中国园林以自然山水园为基本形式,并力求自然与人工巧妙地、完美地结合。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中国园林的基本特色。
园林艺术不但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对物质环境的艺术升华。
园林艺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园林是融文学、绘画、建筑、雕塑、书法、工艺美术等门类于自然的一门独特的艺术。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园林力求神似,育诗情画意于其中。
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创造出园林的意境。
中国园林又被称为文人园林,古人诗文和山水画中的美丽境界,经常引为园林的题材。
园林的主人经常又是文人学者。
中国园林的建筑在世界园林体系中有其特有的风格,亭、台、楼、阁、榭、舫、廊等园林建筑处处体现园林的内在艺术特点和内涵。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概述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园林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园林艺术的风格和流派•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园林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实例分析01园林艺术的起源和历史园林艺术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中国。
当时的园林主要是为了满足皇室贵族的审美需求,形式上模仿自然山水的景观,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古代园林随着时间的推移,园林艺术逐渐传到了欧美地区。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期,园林艺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古希腊人提出了“秩序、比例和对称”的审美原则,对后世园林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欧美园林起源及早期发展教会园林中世纪欧洲的园林主要服务于宗教。
教会园林追求精神寄托和神圣感,布局简单而严谨,常常采用直线和几何形状。
城堡园林城堡园林则是为了满足世俗权力的需要。
它们通常建在城堡周围,采用复杂的设计和装饰,反映出封建贵族的权力和地位。
中世纪欧洲园林自然主义风格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开始追求回归自然的休闲生活方式。
自然主义风格园林应运而生,这种风格强调模仿自然,追求野趣和生态价值。
功能主义风格20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建筑思潮兴起,园林艺术也受到影响。
功能主义风格强调实用性和功能性,主张简洁、明快、几何化的设计,以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现代园林艺术02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和要素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园林设计中,应追求整体统一,体现设计的整体性和连贯性。
统一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功能性和经济性原则多样性和灵活性原则园林设计需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以体现园林与周边环境的和谐。
园林设计应满足功能需求,同时考虑经济成本,以实现经济实用。
园林设计应考虑多样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
地形地形是园林设计的骨架,包括山、水、平原和高地等。
水是园林的灵魂,可以形成溪流、喷泉、池塘和瀑布等。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包括花卉、灌木、乔木等。
园林中的建筑为人们提供了休息和观赏景观的地方。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空间艺术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空间艺术,是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规划、设计和构建,创造出具有观赏价值和休闲功能的园林空间。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涉及园林的各个方面,包括平面布局、景观造型、植物配置和景观装饰等。
以下是一些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的要点。
首先,园林的平面布局是园林设计的基础。
平面布局是指园林空间的整体布置和结构。
一个好的平面布局要考虑使用功能、视觉效果和空间利用等因素。
例如,在大型公园的设计中,可以将不同功能的区域划分出来,如植物区、游乐区、休闲区等,并通过合理的路径连接起来。
平面布局还需要考虑到景观的流线和空间比例,以营造出舒适和谐的环境。
其次,景观造型是园林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观造型是指通过地形改造和绿化配置等手段,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动感的景观形象。
例如,在山水园林设计中,可以通过斜坡、堆土、挖沟等方式来塑造地形,使景观更具层次感和立体感。
景观造型还可以通过植物的配置来实现,如通过栽种高大的乔木、蔓延的攀援植物等,使整个景观更加繁茂和生动。
再次,植物配置是园林艺术的重要方面。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通过植物的选用和配置,可以达到美化空间、提供阴凉和制造氛围等目的。
在植物配置中,需要考虑到植物的品种、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等因素。
例如,在私家花园的设计中,可以选择不同季节开花的花卉植物,以保证四季有花看。
同时,还需要注意植物的生长习性,如树木的树冠宽度、花卉的高度和花期等,以避免植物之间的竞争和遮挡。
最后,景观装饰是园林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
景观装饰可以通过雕塑、水景、座椅等方式来实现,用于增强园林的观赏价值和空间品质。
例如,可以在公园中设置雕塑作品,以增加艺术气息和视觉效果。
水景也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人工湖、喷泉和小溪等形式来创造流动和变化的景观。
座椅在园林中的设置也很重要,可以提供休息和观赏的场所。
总结而言,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园林空间艺术,需要综合考虑平面布局、景观造型、植物配置和景观装饰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