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百度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8
1. 在景观设计中,哪种植物因其四季常绿、耐修剪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绿篱?A. 紫薇B. 黄杨C. 樱花D. 玫瑰2. 园林艺术中,“借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3. 下列哪种石材常用于园林中的假山制作?A. 大理石B. 花岗岩C. 石灰岩D. 砂岩4. 在设计一个公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地形地貌B. 气候条件C. 交通流量D. 土壤类型5. 园林设计中的“对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6.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寒、耐旱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城市绿化?A. 松树B. 竹子C. 柳树D. 桃树7. 在园林设计中,“障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8.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步道铺设?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9. 在设计一个花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植物选择B. 水体布局C. 照明设计D. 家具摆放10. 园林设计中的“透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11.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花期长、花色丰富而被广泛用于园林装饰?A. 菊花B. 牡丹C. 玫瑰D. 郁金香12. 在园林设计中,“框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13.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座椅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14. 在设计一个广场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人流分布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交通规划15. 园林设计中的“漏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16.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阴、耐湿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林下种植?A. 蕨类植物B. 竹子C. 柳树D. 桃树17. 在园林设计中,“点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18.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花坛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19. 在设计一个社区公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居民需求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交通规划20. 园林设计中的“夹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21.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热、耐旱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A. 仙人掌B. 竹子C. 柳树D. 桃树22. 在园林设计中,“掩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23.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水景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24. 在设计一个儿童乐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安全性B. 植物选择C. 游乐设施D. 照明设计25. 园林设计中的“引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26.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盐碱、耐风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海滨绿化?A. 红树B. 竹子C. 柳树D. 桃树27. 在园林设计中,“隔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28.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围墙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29. 在设计一个植物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植物分类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教育功能30. 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31.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寒、耐旱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高山绿化?A. 杜鹃花B. 竹子C. 柳树D. 桃树32. 在园林设计中,“障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33.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桥梁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34. 在设计一个湿地公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水体保护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生态平衡35. 园林设计中的“透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36.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阴、耐湿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林下种植?A. 蕨类植物B. 竹子C. 柳树D. 桃树37. 在园林设计中,“点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38.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花坛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39. 在设计一个社区公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居民需求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交通规划40. 园林设计中的“夹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41.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热、耐旱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A. 仙人掌B. 竹子C. 柳树D. 桃树42. 在园林设计中,“掩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43.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水景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44. 在设计一个儿童乐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安全性B. 植物选择C. 游乐设施D. 照明设计45. 园林设计中的“引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46.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盐碱、耐风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海滨绿化?A. 红树B. 竹子C. 柳树D. 桃树47. 在园林设计中,“隔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48.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围墙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49. 在设计一个植物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植物分类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教育功能50. 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51.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寒、耐旱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高山绿化?A. 杜鹃花B. 竹子C. 柳树D. 桃树52. 在园林设计中,“障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53.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桥梁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54. 在设计一个湿地公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水体保护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生态平衡55. 园林设计中的“透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56.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阴、耐湿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林下种植?A. 蕨类植物B. 竹子C. 柳树D. 桃树57. 在园林设计中,“点景”是指什么?A.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B.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C.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D. 在园内设置人工湖泊来增加水景58. 下列哪种材料常用于园林中的花坛制作?A. 混凝土B. 木材C. 塑料D. 金属59. 在设计一个社区公园时,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主要因素?A. 居民需求B. 植物选择C. 照明设计D. 交通规划60. 园林设计中的“夹景”是指什么?A. 在园内设置相互对应的景观元素B. 利用园外的自然景观来丰富园内的景色C. 在园内种植多种植物以增加景观多样性D. 通过建筑设计来遮挡不美观的景观61. 下列哪种植物因其耐热、耐旱的特性而被广泛用于沙漠绿化?A. 仙人掌B. 竹子C. 柳树D. 桃树答案:1. B2. A3. D4. C5. A6. A7. C8. B9. D10. B11. C12. A13. B14. B15. D16. A17. A18. A19. D20. A21. A22. C23. A24. B25. B26. A27. C28. A29. C30. B31. A32. C33. B34. C35. B36. A37. A38. A39. D40. A41. A42. C43. A44. B45. B46. A47. C48. A49. C50. B51. A52. C53. B54. C55. B56. A57. A58. A59. D60. A61. A。
(单选题) 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几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园林中的舫适宜于设置在下列那些环境中?选项A:山坡B:水边C:湖泊中D:平地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得分:2选项A:汀步B:天梯C:假山石台阶D:云梯学生答案:A参考答案:C得分:0C:随机D:无影响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20%B:30%C:40%D:50%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艺术意境B:景观空间C:迷人风景D:观赏环境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土包石B:石包山C:艮岳D:置石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得分:2选项A:法国园林B:伊斯兰园林C:意大利园林D:西班牙园林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C:虚实对比D:疏密对比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日本园林B:中国皇家园林C:江南园林D:岭南园林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选项A:“山之筑”的代表作B:“水之筑”的代表作C:“平之筑”的代表作D:“枯山水”的代表作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D得分:2选项A:统一B:同一C:对比D:微差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C:丛植D:群植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选项A:兰B:牡丹C:玫瑰D:荷花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D得分:2选项A:提高视点的位置B:借助门窗或围墙上的漏窗C:开辟透景线D:突出主景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D得分:2选项A:力求神似B:诗情画意C:豪华奢侈D: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得分:2选项A:坞B:台C:池D:顶学生答案:C √参考答案:C得分:2C:上海D:北京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选项A:1-2mB:2-3mC:3-4mD:4-5m学生答案:C参考答案:B得分:0选项A:文化美B:意境美C:园林美D:艺术美学生答案:D √参考答案:D得分:2选项A:梅B:柳C:菊D:竹学生答案:A √参考答案:A得分:2得分:2(多选题) 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多选、少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及答案纲要一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形式为四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和自由式。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3.颐和园中的廓如亭与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的连接达到拟对称均衡的效果。
4.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漏花墙或栅栏墙,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虚实对比的效果。
5.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
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6.园林组景观可分为“实线”与“虚线”。
“实线”是指导游路线,“虚线”是指赏景视线。
7.在水体岸坡角度小于土壤安息角时,可用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或自然护坡)的方法,来固着岸坡;当土壤坡度小于土壤安息角,则须以人工砌筑保护性的驳岸来固着岸坡。
8.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集散方法,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9.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两种,横坡的坡度为1.5-3%左右,纵坡主路一般为0.3-8%,最大纵坡为7-9%。
10.亭主要具有休息、观景和点景的作用。
11.廊通过漏景、框景、隔景以增加景深,对园林风景的展开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
12.假山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13.园林中常风的种植类型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树林、绿篱、花池、草坪、花坛、花境、花台等。
14.绿篱根据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和树墙。
15.汀步附近0.2m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二.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园林设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的过程。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
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园林艺术设计》网上作业题及答案汇总园林属于五维空间的艺术范畴,这五维包括、、。
三维空间时间空间联想空间园林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三远视景借鉴的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理论,这三远是指、、。
仰视高远、俯视深远、中视平远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等五个方面人性化设计多样化设计文化表达自然的精神生态设计现代园林的发展趋势概括起来有人性化设计、多样化设计、文化表达、模仿自然、生态设计等五个方面。
正确园林布局基本形式包括B:规则式C:混合式E:自然式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表现在A:改善城市小气候B:净化空气C:减少噪音D:净化水体土壤E:防风通风影响园林空间布局形式的因素有A:园林性质C:园林整体风格D:地方传统文化E:园林的主题内容园林构成要素包括A:园林建筑B:山石C:水体D:植物园林景观的展示序列常见的有A:循环序列B:混合序列C:专类序列E:起始-发展-高潮-尾声的故事性序列动态均衡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具体用法有A:惯性心理法C:杠杆均衡法E:构图中心法江南园林中常用的太湖石的选石标准是A:瘦C:漏D:皱E:透系。
错误根据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1/10理论,建筑室外空间所有的尺度应当是室内空间尺度的8―10倍。
错误园林主景的形成可以通过景物体量大而高获得主景效果,而小体量和矮的景物也可以通过对比以大衬小而得以突出。
正确两种不同的树有规律布置成的行道树属于B:交替韵律关于园林设计中对比手法不正确的说法是D:园林规划设计中常常采用对比手法达到同时突出对比双方的目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引用某种为人所熟悉的景物作为尺度标准,来确定群体景物的相互关系,从而得出合乎尺度规律的园林景观效果的方法称为C:单位尺度引进法人最佳视域范围一般为A:垂直视角小于30度,水平视角小于45度静态空间中可观察景物的整体的最佳视点为B:垂直视角27度,视距为景物高的2倍距离室外台阶尺度一般为B:踏面大于280MM,踏高100-165MM在园林构图中,采用大体量的景观建筑、山石、植物景观或者集中的广场开放空间来统领园林总体的方式称为D:平面控制中心法园林景观的入口处常常采用障景的手法以达到欲扬先抑的效果,障景设置中要有明确的方向感,具体措施有A:障景元素本身的动势倾向B:障景元素两端提供的道路路幅宽度的区分C:障景元素两端提供的道路铺装方式的区分E:障景元素两端景观吸引程度的区分一池三山是我国传统园林的做法,起源于汉代,其中三山是指A:蓬莱B:方丈D:瀛州点景是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对园林景观的特征进行高度概括,点出景色的意境,提升园林艺术品位的造景方式,具体的点景方式有B:导游C:园林题咏D:游览内容说明E:景色命名藉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园窗,宛然镜游也”――D:框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效果对应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是D:障景在园林艺术上,在视力所及的范围内,组织好的景色到园林绿地的观赏视线中来,以此来扩大园林空间、丰富园林景色。
《园林史及园林艺术原理》复习题参考答案或评分要点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D )2.( D )3.( B )4.( B )5.( B )6.( A )7.( B )8.( C )9.( A )二、填空题1.植物山石水体建筑2.空间的规划设计景观艺术构成植物栽培土建工程技术3.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美学理论4.欧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纽约中央公园波士顿和华盛顿公园绿地系统5.《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 )6.传统园林学城市园林绿化大地景观规划;7.自然艺术8.梁思成吴良镛汪菊渊北京林学院(现北京林业大学)。
三、判断题1.(×)2.(×)3.(√)4.(×)5.(√)四、简答题:1.简述学习园林史的目的与态度。
(较难,理解;园林学科发展)答案要点:(1)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发展创造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
学习前人保留下来的优良的园林文化与技术。
纵观中外园林史的发展变化把握园林学发展的方向。
(2)园林史是一门综合科目,即是科学又是文化艺术。
内容涉及历史文化背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园林山石、园林水体等。
(3)在学习园林过程中,要注意两个轴线知识领域的学习,一是横轴,包括环境、生态、美学艺术、植物学、规划设计、园林建筑、工程、养护管理技术等。
二是纵轴,亦即园林历史。
(4)对园林史要进行批判地学习。
五、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
2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学 (园林学 )是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与艺术。
第二章中国园林史一、名词解释:1、囿:起源于狩猎,已具备园林的雏形。
《园林艺术》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质感:指物体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
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
3、肌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
4、比例:所谓“比例”是指一个事物个体中局部与局部,或局部与整体,抑或某一个事物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5、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6、造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景。
7、对景:与观景点相对的景物称为对景。
8、障景:障碍视线的景物称为障景,亦称抑景。
9、夹景: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
10、框景:既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洞、窗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透空,把景致范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所观赏到的景物称框景。
11、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
12、孤植:指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
13、对植:指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
14、列植:乔、灌木沿着一定的方向栽植方式。
15、丛植:指数目在 2-10 株之间,由具有较为独特的个体美的乔木组成的以表现群体美感为主的种植形式。
16、林植: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
17、花坛:实际上是用来种花的种植床,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18、花境: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的方式,有花径之意。
19、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以下关于园林布局的说法错误的是()。
(2.0)A、传统的中国式塔采用的是连续韵律B、假山洞穴的内外空间可形成明暗对比C、北海的白塔是全园的构图主体和重心D、拙政园卅六鸳鸯馆采用的是对称均衡正确答案: A2、在水榭的造型设计中,榭与水面、池岸的结合,以强调()线条为主。
(2.0)A、垂直B、水平C、曲折D、几何正确答案: B3、中国园林又分成两大园林体系()。
(2.0)A、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B、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东方的陵墓园林C、东方的陵墓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D、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北方的坛庙园林正确答案: A4、()既有利于园林植物防寒,又可帮助其越夏。
(2.0)A、灌水法B、覆盖法C、包扎法D、施肥正确答案: A5、法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方式是()。
(2.0)A、自然式B、几何式C、混合式D、台地式正确答案: B6、园林设计风格通常反映地方特点,如意大利园林的典型形式对应为()。
(2.0)A、山水园B、台地园C、建筑园D、风景林正确答案: B7、影响居住空间环境的因数是()。
(2.0)A、室内个体空间大小形状、构成B、室外空间大小形状及构成C、不同交通系统之间的组合D、不同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正确答案: C8、广东四大名园中的哪所建筑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景色()。
(2.0)A、清晖园B、可园C、十二石斋D、馀荫山房正确答案: B9、以下哪个不是按建筑的使用性质分类的类型。
(2.0)A、民用建筑B、商业建筑C、工业建筑D、农业建筑正确答案: B10、站在豫园内园的假山上眺望园外的湖心亭是()。
(2.0)A、对景B、框景C、添景D、借景正确答案: D11、有关绿色建筑设计的说法正确的是()(2.0)A、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将使建筑的成本一定增加B、进行绿色建筑设计可能使建筑的成本降低C、绿色建筑设计只要考虑建筑的设计阶段D、绿色建筑设计意味着在建筑设计的基础上加上室外合理的绿化正确答案: B12、关于拉·维莱特公园,描述错误的是()。
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元素通常用于创造视觉焦点?A. 水体B. 雕塑C. 草坪D. 树木2. 下列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垂直绿化?A. 仙人掌B. 爬山虎C. 竹子D. 玫瑰3. 在景观设计中,“借景”是指什么?A. 利用现有景观元素B. 引入外部景观元素C. 创造新的景观元素D. 移除现有景观元素4.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原则?A. 功能性B. 美观性C. 经济性D. 神秘性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水景?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6.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自然与人工元素的结合?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层次感?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8.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类型?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增强夜间的景观效果?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10.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私密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1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防风?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1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1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步道?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14.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简洁和几何形状?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1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自然的感觉?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16.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B. 孤植C. 对植D. 散植1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座椅?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18.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历史和文化的传承?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1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遮荫?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2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设计元素?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2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神秘的氛围?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22.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开放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2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美化环境?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24.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2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花坛?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26.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自然和生态的平衡?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2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色彩效果?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28.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B. 孤植C. 对植D. 散植2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围墙?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30.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创新和多样性?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3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季节性变化?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3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设计元素?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3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温馨的氛围?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34.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安全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3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净化空气?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36.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3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凉亭?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38.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简洁和功能性?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3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和谐的视觉效果?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40.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B. 孤植C. 对植D. 散植4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桥梁?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42.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历史和文化的融合?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4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垂直空间?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44.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水景设计元素?A. 喷泉B. 池塘C. 瀑布D. 壁炉4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灯光设计可以创造出浪漫的氛围?A. 直射灯B. 泛光灯C. 聚光灯D. 荧光灯46. 下列哪种设计元素可以增强园林的互动性?A. 开放空间B. 围墙C. 草坪D. 水体47.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动态效果?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48.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地形改造方式?A. 堆土B. 挖土C. 铺路D. 植树49.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花架?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50.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自然和人文的结合?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51.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配置方式可以创造出多样化的空间?A. 单一植物种植B. 混合植物种植C. 植物高低搭配D. 植物颜色搭配52. 下列哪项不是园林设计中的常见植物配置方式?A. 群植C. 对植D. 散植53.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材料最适合用于建造栏杆?A. 木材B. 石材C. 塑料D. 金属54. 下列哪种设计风格强调创新和个性化?A. 现代主义B. 后现代主义C. 生态设计D. 古典主义55. 在园林设计中,哪种植物最适合用于创造静谧的氛围?A. 松树B. 柳树C. 竹子D. 梧桐答案:1. B2. B3. B4. D5. B6. C7. C8. D9. C10. B11. A12. D13. B14. A15. B16. D17. A18. D19. D20. D21. C23. D24. D25. B26. C27. D28. D29. B30. B31. B32. D33. C34. B35. A36. D37. A38. A39. B40. D41. B42. D43. C44. D45. C46. D47. B48. D49. A50. C51. B52. D53. D54. B55. C。
园林艺术》试题库一、名词解释: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质感是指物体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
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
肌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
比例是指一个事物个体中局部与局部,或局部与整体,抑或某一个事物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风景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造景是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
对景是与观景点相对的景物。
障景是障碍视线的景物,亦称抑景。
夹景是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
框景是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洞、窗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透空,把景致范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所观赏到的景物称框景。
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
孤植指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
对植指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
列植是___、灌木沿着一定的方向栽植方式。
丛植指数目在2-10株之间,由具有较为独特的个体美的乔木组成的以表现群体美感为主的种植形式。
___是成片、成块大量栽植___,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___。
花坛是用来种花的种植床,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花境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的方式,有花径之意。
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亭是停憩游行的建筑。
台是中国古代传统的一种高而平的建筑,一般用土石和砖头垒砌而成,用来眺望或游观之用。
楼是建在园林里的楼,一般用作观赏风景。
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分隔车行人行道,引导交通流向的作用。
园林艺术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绿篱以其高度分有高篱、中篱、矮篱三种,矮篱的高度为()。
A. 0.2-1米B. 高于2米C. 1-1.5米D.1.5-2米2.只有在漫射光照下,物体所呈现的色彩是物体的()。
A. 条件色B.固有色C. 环境色D.光源色3.某一色相由深到浅,由明到暗或反之的变化或由一种色相转变为另一种色相,称为()。
A.对比色B.调和色C.渐层D.单色处理4. 园路两条相交所成的角度不易小于()。
A.45°B.60°C.30°D.90°5. 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发明了“外中比”,称为最美的线段,即()。
A.等差数列比B.等比数列比C.费波纳奇数列比D.黄金分割6. 中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是集天下名山胜景,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炼,力求达到“一峰山太华千寻,一勺水江湖万里”的神似境界,这是()。
A、艺术美B、自然美C、园林美D意境美7. 人视域水平明视角度为()。
A. 30°B. 60°C. 45°D.15°8. 前景的处理手法有()。
A.对景、透景、抑景、添景B.框景、漏景、障景、隔景C.框景、透景、抑景、夹景D.框景、夹景、添景、漏景9.驳岸处理时,水延伸到岸檐下,檐下水光掠影,如同船只,产生绿地在水面上的漂移感,这种水岸处理方式是()。
A.假山石驳岸B. 挑檐式驳岸C.石砌斜坡D. 草岸10.颐和园中苏州河的河道由东向西,随万寿山后山山脚曲折蜿蜒,河道时窄时宽,两岸古树参天,影响到空间时开时合,时收时放,产生()。
A. 疏密对比的效果B. 明暗对比的效果C. 虚实对比的效果D. 空间开合收放的对比的效果11.人视域的垂直明视角度为()。
A.26-30°B.30-45°C.15-30°D.30-45°12.构成绿地的基本单元是()。
A.雕塑B.景点C.景区D.小品13. 现代园林按性质和使用功能分为公共园林、专用绿地、街坊绿地和()。
一、名词解释1、园林艺术2、节奏3、韵律4、比例5、尺度6、框景7、意境8、花坛9、借景 10、绿篱二、简答题1、常用造景方法有哪些2、怎么用植物色彩来造景3、花坛与花镜的设计要求4、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主要内容有哪些5、园林空间有哪些类型,植物能够成哪些类型6、地形的功能有哪些7、俯视、仰视、平视景观的区别与联系。
分别适用于什么场所的造景方法8、前景的处理方法有哪些,举例说明9、什么是风景序列,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10、意境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解答:一、名词解释1、园林艺术:将大自然中风景令人心旷神怡的部分集中起来形成的完美整体,并以建筑的方式来安排花草树木、水池等的一种对环境艺术处理的理论和技巧。
2、节奏:变化复杂,通过强烈的变化,无规律的,能使人产生高山流水的意境。
3、韵律:一种有规律的变化,重复是产生韵律的前提,简单有力,刚柔并济/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
4、比例:一般只反映景物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对数比关系,而不涉及具体尺寸。
5、尺度:指园林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习见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
6、框景:凡利用门框、窗框、树框、山洞等,有选择地摄取另一空间的优美景色,恰似一幅嵌于境框中的立体风景画,称为框景。
7、意境:借景抒情,于情于景,情景交融。
8、花坛: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按照整形或半整形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一种园林设施。
9、借景:有意识的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可透视、感受的范围中来,称为借景。
10、绿篱:凡是由灌木或小乔木以近距离的株行距密植,栽成单行或双行,紧密结合的规则的种植形式。
二、简答题1、常用造景方法有:(1)主配手法:主景是全园的核心与重点,是风景园林的构图中心;配景则是陪衬主题,使主景更加突出。
(2)层次与景深:前、中、后景三大层次。
(3)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4)对景,分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点景,题景等。
《园林艺术》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园林: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块范围内,依据自然地形地貌,利用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主要素材,根据功能要求,遵循科学原理和艺术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居住、游憩、观赏的境域。
2、质感:指物体表面的质地特性作用于人眼等感觉器官所产生的感觉反应。
即质地的粗细程度在视觉上的感受。
3、肌理: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它使质感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
另一方面是指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一种富于韵律、协调统一的图案效果。
4、比例:所谓“比例”是指一个事物个体中局部与局部,或局部与整体,抑或某一个事物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5、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6、造景:在园林绿地中,因借自然、模仿自然、组织创造供人游览观赏的景色谓之造景。
7、对景:与观景点相对的景物称为对景。
8、障景:障碍视线的景物称为障景,亦称抑景。
9、夹景:两侧夹峙而中间观景为夹景。
10、框景:既把真实的自然风景,用类似画框的门、洞、窗或由乔木树冠抱合而成的透空,把景致范围起来,使游人产生错觉,所观赏到的景物称框景。
11、漏景:是框景的进一步发展,利用漏窗、花墙、漏屏风、疏林树干等作前景与远景并行排列形成景观。
12、孤植:指乔木的孤立种植类型。
13、对植:指用两株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作相互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式。
14、列植:乔、灌木沿着一定的方向栽植方式。
15、丛植:指数目在 2-10 株之间,由具有较为独特的个体美的乔木组成的以表现群体美感为主的种植形式。
16、林植:凡成片、成块大量栽植乔灌木,构成林地或森林景观的称为林植。
17、花坛:实际上是用来种花的种植床,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具有较高的装饰性和观赏价值。
18、花境:即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的方式,有花径之意。
19、园林意境:就是造园家所创造的园林景观(实境)与欣赏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所触发的联想与想象(虚境)的总和。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园林艺术设计原理作业题(一)绪论一、名词解释:1、城市绿地2、绿化3、城市绿化4、园林5、造园6、园林艺术7、囿8、苑9、古典园林10、皇家园林11、私家园林12、寺庙园林二、填空题:1、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主要有()、北海、()、避暑山庄;2、私家园林主要有()、()、环秀山庄、狮子林。
3、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包括()、()、寺观园林、风景名胜四类。
5、苏州四大古典名园是:()、()、拙政园、留园。
6、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岭南型。
7、中国传统园林四大要素为()、()、园林植物和园路。
8、园林绿地主要包括城市街道、()、()、各类公园、风景区、机关、学校等、工厂企业等。
9、绿地包括天然的与人工的一切(),自然也包括()。
1、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和()。
2、绿化是达成()的手段,一般局限于运用植物材料,以取得()为主。
3、园林比起一般绿地来讲有较高的()和()。
13、山贵有(),水贵有(),脉源相通,全园生动。
14、从园林综合艺术特点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是()、()、介于二者之间的园林。
15、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崇尚(),流行()的几何图形格局。
三、判断题:1、绿化以取得风景效应为主,而园林则较多考虑环境效益。
2、中国古典园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传统。
3、从园林综合艺术特点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是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
4、画境就是艺术美。
5、英国古典园林是以几何式,中央有水池、雕塑,栽植花卉,四周环以柱廊为特征。
6、西方古典园林以法国的规整式园林为代表。
7、按照园林区位及布局风格可分为北方园林,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少数民族园林。
8、生境就是园林美。
9、中国古典园林是规则式园林的典型。
10、园林比起一般绿地来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游息功能。
四、简答题:1.简述园林、绿地、绿化之间的关系。
2.举出有代表性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各3个。
园林艺术试卷(含答案)园林专业园林艺术试卷命题教师:教研室主任: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2分)1.园路:指园林中的道路,它是贯穿全园的脉络,是联系园中各个景点、景区以及活动场所的纽带。
2.园桥:园林中的桥,是园林中跨越水面、山涧和沟壑的路,即风景桥。
3.蹬道:指通往高山、水涧、沟谷等景区和景点的园路。
专业:PS图片处理、抠图、去水印,婚纱艺术照、儿童宝宝照片精修美化,轮播海报设计、LOGO设计、淘宝店铺装修4.踏跺:即指与建筑台明或出入口相连接的各种台阶,是道路与建筑连接的部分。
5.园林铺装:即园林道路和地面的铺设和装饰,是指在园林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天然或人工的铺装材料,铺设于地面而形成的一种地表装饰。
6.园林广场: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或限定的,由多种软、硬景观构成的户外公共活动空间。
二、填空题。
(每空0.5分,共20分)1.根据园路在园林中所承担的功能分类,园路可分为:主要园路、次要园路、园林小路三种。
2.园路是园林的重要构成要素,它既可以有效组织园林景观、分隔空间引导游人进行园林游览,还可以为工作人员进行园林建设、园林养护、园林管理以及园林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提供便捷的通道。
3.园路的艺术美体现在园路布局的整体美、园路的线形美、园路铺装的材质美、园路丰富的色彩美及异型园路的变化美。
4.园路的基本布局形式有套环式园路系统、条带式园路系统和树枝式园路系统。
5.园桥可分为园桥的建筑结构、园桥的建筑材料、园桥的建筑形式三种类型。
6.园林铺装的类型有园路铺装材料构成及其荷载时的不同表现和铺装的图案形式。
7.园林铺装的艺术有色彩艺术、质感艺术、图案艺术、尺度艺术、线形美艺术。
8.园林广场的类型可分为园林广场的不同功能和性质、园林广场不同的平面布局形式、园林广场不同的垂直高度三大类。
9.园林广场的艺术分为园林广场的艺术布局、园林广场的铺装艺术、园林广场布置的艺术原则三种类型。
园林艺术原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广场上布置花坛,一般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3B、1/4C、1/5参考答案:A2.园林空间展示序列为一般序列,专类序列和()A、循环序列B、统一序列C、专项序列参考答案:A3.乔灌木按一定的株行距成行、成排地种植形式称()A、对植B、列植C、篱植D、丛植参考答案:B4.公园的间接功能是美化城市、提高市民素质和A、卫生防护B、娱乐休息C、保护生态平衡D、防护作用参考答案:C5.公园的直接功能是()A、卫生防护B、美化城市C、休息娱乐D、提高市民素参考答案:C6.在园林绿地中自然的或人工创造的并以自然美为特征供人们游憩欣赏的空间环境A、园林景致B、园林艺术C、园林景观D、园林景物参考答案:A7.景物的线、面、体常形成不同的形状这是()A、体量的对比B、形象的对比C、质感的对比D、方向的对比参考答案:B8.二株成丛栽植距离应为()A、两株树冠的半径之和B、小于两树冠半径之和C、大于两树冠半径之和参考答案:B9.踏步与平台等距离的反复出现属于()A、起伏的韵律节奏B、渐变的韵律节奏C、交替的韵律节奏D、简单的韵律节奏参考答案:C10.江南园林主要以()为代表。
A、北京园林B、杭州园林C、苏州园林D、岭南园林参考答案:C11.通常在广场中设计高大景物时,广场直径与景物高度比为()A、1/2-1/3B、1/3-1/6C、1/2-1/6参考答案:B12.总体设计是园林艺术的A、创造过程B、构思过程C、设计过程D、规划过程参考答案:B1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期是()A、元,明,清B、隋,唐,宋C、秦,汉参考答案:B14.园林中的园桥起着联系交通、组织导游同时还能()的作用。
A、自成一景B、分隔水面C、连接作用D、联系交通参考答案:B15.不属于森林公园的类型是()A、日游式森林公园B、度假式森林公园C、周末式森林公园D、旅游式森林公园参考答案:D16.我国第一个国家森林公园是A、九寨沟B、张家界C、峨眉山D、黄山参考答案:B17.中国最早出现的最具有园林性质的是A、.園B、圃C、囿参考答案:C18.城市道路绿化是()的绿化。
留园是属于哪个城市的()A.扬州B.苏州C.北京D.上海2.(本题分值 :2)中国园林所处按地理位置分,其中不属于的为:()A.北方类型B.江南类型C.岭南类型D.西南类型3.(本题分值 :2)有大气污染的工厂最好布局的位置是()A.盛行风的下风向B.最小风频的上风向C.盛行风的上风向D.最小风频的下风向4.(本题分值 :2)拙政园是哪个城市的()A.上海B.扬州C.苏州D.无锡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主要是( )为自已家修盖的。
A.达官贵人B.平民C.游客D.商人中国园林又分成两大园林体系:()A.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B.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东方的陵墓园林C.东方的陵墓园林、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D.南方的小型私家园林、北方的坛庙园林7.(本题分值 :2)最早吸收中国山水园的意境融入到造园中,对欧洲造成很大影响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意大利D.德国8.(本题分值 :2)属于点景的是()A.石刻B.雕像C.喷泉D.园灯9.(本题分值 :2)何园是属于下列哪个城市的()A.苏州B.上海C.北京D.扬州10.(本题分值 :2)c )花坛的大小应与广场的面积成一定比例,一般最大不超过广场面积的(A.1/2B.1/3C.1/4D.1/511.(本题分值 :2)承德避暑山庄始建时期为:()A.康熙年间B.雍正年间C.乾隆年间D.清朝末期12.(本题分值 :2)在古时,北方的大型皇家园林主要提供为() 使用的A.官员B.平民C.皇族D.外宾13.(本题分值 :2)观景、点景、休息都在( )是最正确。
A.楼阁B.亭C.湖边D.池水14.(本题分值 :2)自然美中,以下不属于的是:()A.亭、台B.山、水、树木C.假山D.水池15.(本题分值 :2)内容丰富的售票公园游人出入口外的集散场地的面积下限指标以公园游人容量为依据,宜按平方米 /万人计算。
( )A.200B.300C.400D.50016.(本题分值 :2)狮子园两种欣赏方法正确的一项是()A.静观、动观B.坐观、静观C.动观、坐观D.三个都不正确分车绿带植物的配置应是()A.以常绿乔木为主。
园林艺术及设计原理-题库1、囿答案: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
2、绿化答案:栽种植物以改善环境的活动。
3、造园学答案:造园学也即研究造园的学问。
传统的造园学同样是以研究园林的设计,施工与维护为主要内容的科学。
4、古典园林答案: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5、造园答案:所谓造园的“园”,就是指园林而言。
造园就是指园林的建立和怎样建立园林的概念。
6、举例说明中国园林艺术中是如何创造意境的?答案:(1)虚实与错觉:园林空间以及不同的景观空间之间的虚实对比,使人产生变幻莫测、空间无限的心理感受。
虚实变化以及运用比例尺度的表现规律,会使人产生错觉。
如以小寓大,以少代多,创造咫尺山林的意境。
(2)比拟与联想:园林中的比拟就是给景物以人格化,使其有思想,达到触景生情或寓情于景。
这是“情”与“景”的联系。
如:“松、竹、梅”为岁寒三友;“梅、兰、竹、菊”为四君子。
西方心理学家把这种联想比拟称为“异质同构”。
(3)古迹与传说:历史古迹与传说是丰富园林人文景观内容、增加景观意境的主要方面。
如:“唐槐、宋柏”有时间的追忆,体现沧桑巨变。
(4)诗文题咏:通过风景点的题咏、对联、匾额、楹联、摩崖石刻点出风景主题,启发游人的意境联想。
如泰山万仙楼北边山路上有一石壁刻有“虫二”,这一字谜说明这里的自然风景无限美好,意寓“风月无边”。
园林中的诗文题咏可帮助游人深入了解景观主题,领会和欣赏景色,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7、结合实际谈谈水岸的处理方法?答案:①山石驳岸应有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北方寒冷地区要防止冻胀。
②自然式驳岸线要富于变化,但曲折要有目的,不宜过碎。
较小的水面,一般不宜有较长直线的水岸,岸面不宜离水面太高;假山石水岸常在凹凸处设石矶挑出水面,或设有洞穴,似水流出。
在石穴缝间植水生、湿生植物,使其低垂水面,障景并丰富水岸景观。
③在建筑临水处可凸出数块叠石和灌木,打破水岸的单调感。
园林艺术原理试题及答案纲要一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1.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适用、经济、美观。
2.园林的形式为四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和自由式。
3.颐和园中的廓如亭与南湖岛通过十七孔桥的连接达到拟对称均衡的效果。
4.园林中的墙,常作成漏花墙或栅栏墙,这就打破了实墙的沉重闭塞感,产生虚实对比的效果。
5.园林中小型景物的合适视距约为景物高度的3倍。
宽度大于高度的景物,合适视距约为景物宽度的1.2倍。
6.园林组景观可分为“实线”与“虚线”。
“实线”是指导游路线,“虚线”是指赏景视线。
7.在水体岸坡角度小于土壤安息角时,可用种植草地和地被植物(或自然护坡)的方法,来固着岸坡;当土壤坡度小于土壤安息角,则须以人工砌筑保护性的驳岸来固着岸坡。
8.园林广场按性质和功能可分为集散方法,休息广场、生产广场。
9.园路的坡度有横坡和纵坡两种,横坡的坡度为1.5-3%左右,纵坡主路一般为0.3-8%,最大纵坡为7-9%。
10.亭主要具有休息、观景和点景的作用。
11.廊通过漏景、框景、隔景以增加景深,对园林风景的展开起着一定的组织作用。
12.假山表现于外的形体之美为瘦、透、漏、皱、丑。
13.园林中常风的种植类型有孤植、对植、列植、丛植、群植、树林、绿篱、花池、草坪、花坛、花境、花台等。
14.绿篱根据其高度可分为矮篱、中篱、高篱和树墙。
15.汀步附近0.2m范围以内,水深不得大于0.5m。
二.名词解释(20分,每个5分)园林设计: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境域的过程。
立意:园林设计的总意图。
即,造园的设计思想。
造景:人为地为园林绿地创造一种,既符合一定使用功能,又有一定意境的景区。
障景:园林绿地中凡是能抑制视线,引导空间屏障的景物的手法称为障景。
三.简答题(40分,每题10分)1.举两例说明苏州拙政园的园主如何寄情于景来创造园林景观的。
答:苏州拙政园园主王献臣因官场失意还乡而兴建了拙政园,因此在造成园时借景抒情,来表达自己的失意以及平淡疏朗、自身高洁的心境。
例:远香堂前的荷花池、与谁同座轩、听雨轩。
(可任选两个并展开论述)2.以颐和园中的佛香阁为例,说明如何运用园林手法来表达特殊的景观效果。
答:佛香阁处于颐和园的至高点,在看此景时,人们观赏的视角达到630,应采用仰视进行观赏。
以达到佛香阁在人们心目中崇高的地位的景观效果。
或者:到佛香阁的台阶每级为40cm以上,以达到拜佛很艰难的景观感受。
3.以德国柏林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墓为例说明如何展开景观序列。
答:序列:序幕(母亲雕像)——起景(放倒的旗门)——发展(花圈及花环)——高潮(烈士纪念碑)4.简述园林植物配植如何与建筑风格相统一。
答:从四个方面北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纪念性园林、岭南园林展开论述植物配植与建筑风格的关系。
四.论述题(20分)以闽江小区为例,综合分析园林设计的布局方法。
答:布局方法为:立意——确定形式——功能分区(景观序列)——园林五大构成要素的具体安排(地形、水体、植物、道路、园林建筑及小品),并沿此序列结合闽江小区特色进行论述。
二一、填空题1. 园林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 园林分类: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科学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
3. 园林特点:“四维”时空环境;反映着人,影响着人;影射自然;横向艺术的借鉴。
4. 古典园林分类5. 园林绿地分类6.7. 8. 园林学研究的内容有:1)传统园林学:包括园林史、园林艺术、园林工程、园林植物、园林建筑等分科。
2)城市绿化学科:研究绿化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确定城市绿地定额指标、规划设计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其中包括公园、街道绿化等。
3)大地景观规划:从生态、社会经济价值和审美价值三个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地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地使用土地。
9.10.11. 12. 13. 颐和园的“一池三山”是:南湖岛,藻鉴堂,治镜阁,昆明湖圆明园的“一池三山”是:北岛玉宇,蓬岛瑶台,瀛海仙山,福海北海的“一池三山”是:琼华岛,南台,团城,太液池10.对景(正对、互对)----框景(入口、端头、流动、镜游框景)、夹景、漏景、添景分景-------------------------障景、隔景(实隔、虚隔和虚实相隔)借景-------------------------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因时因地借11.风景园林基本构图法则:对比和调和,节奏和韵律,尺度和比例,均衡与稳定12.水景分为动态水景和静态水景,静态水景又包括规则式,自由式和混合式。
13.动态水景喷泉、壁泉、瀑布14.框景:选择特定视点,利用窗框、门洞、山洞、树干等,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立体画面,一般称之为框景。
如扬州瘦西湖吹台这座亭子,和苏州拙政园中的梧竹幽居一样,是四面都为月洞门的亭子。
吹台的月洞门恰好将瘦西湖中的五亭桥、白塔等收入月洞门内,形成圆镜一般的框景。
15.添景:所谓添景,一般在近景缺少内容情况下,为了使画面更完整、更理想的一种艺术手段。
如游人在北海岸取北海白塔为背景,但人物周围没有陪衬,往往拉柳条、花枝等作添景,使画面更完美。
16.夹景:为了强化和突出主要景物,或景物置身于两侧树丛、树林等所形成的狭长空间的尽端,这种左右两侧形成的狭长空间的前景称之为夹景。
夹景主要用于突出、强化对景,或起到屏障平俗景物的效果。
17.漏景:一般在框景的效果不甚明显示时,漏景景色若隐若现,含蓄雅致,空间渗透,漏窗看景。
疏林、树枝交错漏出远方美景。
18. 现代园林建筑分类:文化宣传类,文娱体育类,园艺类,游览休息类,服务管理类,专类园林,再有就是避暑山庄的“一池三山”是:桥、园墙、栏杆等构筑物等建筑类型。
19.2—15株,注意两、三、四、五、六株以上的配合。
群植:纯林和混交林。
风景林:疏林和密林,注意森林植物群落的生长、发育、演变规律及可借鉴的林型景观20.式、凭栏蔓靠式、立柱式、垂挂式。
21.绿篱的种植:式和整形式。
按植物种类及其观赏特性分为:绿篱、彩叶篱、花篱、果篱、刺篱等。
22.以花卉为主的植物配置23.合式花境、专类花卉花境。
设置的位置:建筑物墙基、道路、植篱、树墙、草坪、花丛、宿根园和家庭花园。
24.斜面花坛、立体花坛。
依花坛组合分类:独立花坛、花坛群、花坛组。
作用:美化环境、基础性装饰、组织交通、渲染气氛。
二、简答题园林的创作手法: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欲扬先抑,小中见大;师法自然,曲折多变;同中求异,推陈出新。
3.什么是观赏点,观赏视距和观赏视域?在园林设计中,如何用导游线串联各个景点?1)内向与外向2)看与被看3)引导和暗示:游廊,路,踏步,桥,墙垣等起到引导和暗示的作用4)仰视与俯视4.什么事物境和意境?如何进行意境创作?物镜:是构成景观的表象,包括空间的艺术布局和空间环境质量。
意境:创作者把自己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1)以小见大,以少代多,以近求高2)预先设定一个意境的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建筑所构配成的物境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作者以意境的信息。
a. 运用植物的色、香、姿、韵特征比较b. 通过建筑,雕塑创作意境c. 利用文物古迹产生联想3)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的物境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题景,匾,联,刻石等。
5.在园林创作中,如何突出主景?1) 中轴对称2) 主景升高3) 环拱水平视觉四合空间的交汇点,动势集中的焦点安排主景4) 构图重心位能5) 渐变(级进)法6) 对比,前景和背景烘托7) 抑景6.简述园林风景构图的基本原则。
园林构图的多样统一的原则,从规划到设计,牵涉范围较广,调和与对比原则,是多样统一的基本原则。
静态构图中动势的对立统一,就是“均衡”,体量的对立统一,就是比例;动态构图的多样统一原则,就是节奏1)多样统一原则2)对比和调和3)节奏和韵律4)比例和尺度5)对称与均衡7.如何进行园林空间创作?园林空间创作的目的是在满足园林使用功能的基础上,恰当的运用空间艺术构图的规律,创造主题突出,多样统一,且能因地制宜的园林景观,根据游人视觉特点,使一定的景物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获得良好的审美效果。
8.园林的色彩由哪些因子组成?1、天然山石、土地、水面和天空的色彩2、园林建筑、构筑物和道路、广场、假山等的色彩3、园林植物和动物的色彩9. 简述奥穆斯特得的六大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园林设施融于自然环境中2)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一定面积的草坪、草地4)道路成流畅曲线流线型、并成循环系统。
5)全园靠道路划分不同区域6)选用当地的乔木、灌木三、论述题 1. 请比较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自然风景区各类园林的特点,其表达的意境是什么?用了什么造园手法,并举例说明。
皇家园林:颐和园私家园林:拙政园寺观园林:3. 以颐和园为例,论述山水地型创作的方法1)水源来去明确、动态清楚。
即“疏水之去由,察源之来历”。
根据当时“翁山”“翁湖”的现状,在原水面基础上加以创造。
?2)主次分明,自成系统。
“聚者辽阔,散者萦洄”。
前山前湖,后山后湖,后湖又叫后溪河,以溪河形象对比昆明湖“汪洋”大水面,在平面上形成强烈的对比。
3)水岸溪流,曲折有致。
后溪河全长1000多米,水面收放有致,环境宁静清雅,形成不同于前山前湖的另一番带状水系景致。
4)阴阳虚实,湖岛相间。
用岛、堤、桥、植物分割水面的层次,使水面景色丰富多彩。
虽是仿照杭州西湖所见,但是在湖岛艺术处理上不同于西湖,它不重复同一个水面内留三岛的处理,而是分三个水面,由三个水面组合成一个大湖面,形成湖、堤、岛的新“一池三山”形象。
同时,增添小岛——知春岛,小西泠,凤凰墩。
5)山因水活,水因山转。
昆明湖和万寿山遥相呼应,水体与山体互相组成有机的整体,万寿山南坡上得主体建筑——佛香阁背山面水,同时又是全园的沟通中心,与昆明湖,万寿山以及其他各处共同组成了这座主景突出式的山水园林。
1)主客分明,遥相呼应。
2)未山先麓,脉落贯通。
3)位置经营,山讲三远。
4)山观四面而异,山形步移景变。
5)山水相依,山抱水转。
4. 举例说明如何运用园林设计要素进行园林空间序列布局。
空间序列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问题。
中国园林就像是长卷,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