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2.44 KB
- 文档页数:1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考生留意: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须用蓝色、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1——7题,28分)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3分)七年级语文学习之旅完毕了,在这期间,我们瞻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鞠躬尽cuì的光芒形象,观赏了容不得半点羁.绊的安塞腰鼓;感受到探险英雄为何勇往直前的真dì; 更被动物们为种群的持续而娴.熟一跃的动作所震撼……教师们孜.孜不倦地讲解并描述这一道道精神食粮,是否让你流连忘返?(1)依据拼音写汉字。
(1分)鞠躬尽cuì真dì(2)给加点字注音。
(1分)娴.熟()孜.孜不倦()(3)用部首查字法检索文段中加点字“羁”,应先查部首,再查画。
(1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迹罕至举目无亲狂风呼号来势凶凶B、九曲连环一泻万里奇趣横生义愤填膺C、锋芒必露家喻户晓迥然不同炯炯有神D、当之无愧慷概淋漓杂乱无章惹人注目3、对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3分)A、我们中学生假设缺乏创新精神,却不能适应学问经济时代的要求。
(把“却”改为“就”)B、由于天下大雨,导致我们的跑操竞赛被迫延期。
(删掉“导致”)C、达尔文说认为,不仅一切生物都是进化来的,当然人也不是在地球上一下子就出现的。
(删掉“不仅”)D、假日里,教师亲善的笑容和抑扬顿挫的声音,常常在我耳边响起。
(把“在我耳边响起”改为“在我脑海中出现”)4、下面作家作品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社戏》都是鲁迅先生的作品,都选自其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
B、《口技》作者是清代的张潮,本文选自笔记小说《虞初新志》,文章给我们记叙了一场精彩的口技表演,让人“以为妙绝”。
C、《猫》的作者是现代文学家郑振铎,文中详写了“我”冤枉第三只猫的事情,表现了“我”的难受、自责、愧疚之情。
山东省滨州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2017·杭州模拟)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拼音正确的一项是()隔了窗子,外面是死寂的夜,从蒙翳的玻璃里看出去,不见灯光,不见一切东西的清晰轮廓,只是黑暗。
一切都被黑暗吞噬了,战栗通过了我的全身,我想逃,黑暗驱逐着我,我想逃,向哪里逃呢?A . (yì)(kuó)(shí)(lì)B . (bì)(guō)(shí)(sù)C . (bì)(guō)(shì)(sù)D . (yì)(kuó)(shì)(lì)2. (2分) (2017八下·灯塔月考)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粗制烂造人声鼎沸颔首低眉抑杨顿挫B . 广袤无银无可置疑城惶城恐器宇轩昂C . 鹤立鸡群深恶痛疾油光可鉴暗然失色D . 正襟危坐入木三分藏污纳垢不可名状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3. (1分)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
信客教地理________,效果奇佳。
他本来识字不多,但几十年游历各处,又代写了无数封书信,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________。
他眼界开阔,对各种新知识都能容纳。
更________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体谅人,很快就成了这所小学的主心骨。
①从容不迫②绘声绘色③难能可贵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4. (10分)(2016·嘉善模拟) 古诗文填空。
①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②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③生命是宝贵的,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决不仅仅停留于“活着”,当碰到不能两全其美的情况时,我们该如何做出决定呢?孟子的“________ ,________”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
2024年春季七年级期末限时检测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5.答题卡上不准使用涂改液、涂改胶和贴纸。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21道小题;2.本学科考试时量: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修葺.(qì)瞬.息(xùn)妥帖千钧重负B.商酌.(zháo)矜.持(jīn)猥琐荒草凄凄C.迸.溅(bèng)俯瞰.(kān)驿路悔人不倦D.怆.然(chuàng)炽.热(chì)羸弱惊心动魄2.小郡在端午节欣赏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赛龙舟表演,回家后,他以“趣话端午”为题写了一篇文章。
以下节选段落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端午节,我和好朋友相约观看赛龙舟表演。
我提前到达,但迟迟未见好友的身影。
比赛即将开始,龙舟手们不期而至....,都在为争夺第一做最后的准备。
比赛开始了,每一艘龙舟都像一支离弦的箭,一个劲儿地向前冲,只见“青龙”队队员们心有灵犀....,生怕错....,配合默契,遥遥领先。
河两岸的乡亲们都屏息凝神过每一个激动人心的画面!比赛结束,好朋友才姗姗来迟....。
A.不期而至B.心有灵犀C.屏息凝神D.姗姗来迟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方面,中国始终是贡献者、参与者、引领者。
(“贡献者”“参与者”互换位置)B.电视节目《国家宝藏》以文化为内核、以综艺为外壳,融合了多种创作手法,遭受了观众的好评。
(把“遭受”改为“赢得”)C.长期吃外卖快餐的人容易生病,主要是因为油盐摄入过度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陇中定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一方温热的厚土。
其间流淌着蓝雾般的洮河,也流淌着黄金般的渭河。
天山的地理风貌有着众水辐辏的水文河流,也有着梦幻般的野生植物资源。
níng wàng着这片黄土地,不由得心生感动。
勤劳的定西人民在严酷的自然环境里生生不息,谱写出了一曲曲赞歌。
他们凿井修渠( )平整梯田,挥动着铁锨和馒头,紧握着锄头和镰刀,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描绘出了如诗如歌的绚丽图画。
定西人民热爱自然,崇尚简朴,善于默默经营自己的稼穑岁月。
他们种植林草花卉与药材,牧养六畜,书写着大地上麦田与胡麻地的丰收。
家住陇原,定西人jīng yìqiújīng的品质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结构雄伟的古代建筑、宁静致远的古镇村落、诗意栖居的民居民宅,定西的民间手工艺及民俗文化都是丰富而灿烂的。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níng wàng jīng yìqiújīng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只填序号)【精神】①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面貌。
②宗旨;主要的意义:领会文件的~。
③英俊;相貌、身材好:瞧这小伙儿长得多~!(《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甲】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描绘出了如诗如歌的绚丽图画。
【乙】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中的“定西”“灿烂”“——”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形容词、数词。
B.“地理风貌”“植物资源”“热爱自然”三个短语的类型各不相同。
C.画线句中“悠久”的同义词是“久远”。
D.语段括号处应该填入的标点符号是顿号。
2.(2分)笔墨生辉。
从如图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幅字,将正文内容用简化字规范、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
2024七年级语文下学期小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第一天1. 在括号内填写字音或字形。
愧怍()斑lán()镶qiàn ()侮()辱锋芒毕露()祈()祷xuān()闹霹lì()震悚()妇孺()皆知晌()午惩()罚哺育()取dì()锲()而不舍污秽()粗拙()门框()狂lán()lì()尽心血梦寐()诘()问字帖()诧()异深恶()痛绝【答案】愧怍(zuò)斑lán(斓)镶qiàn(嵌)侮(wǔ)辱锋芒毕露(lù)祈(qí)祷xuān(喧)闹霹lì(雳)震悚(sǒng)妇孺(rú)皆知晌(shǎng)午惩(chéng)罚哺育(bǔ)取dì(缔)锲(qiè)而不舍污秽(huì)粗拙(zhuō)门框(kuàng)狂lán(澜)lì(沥)尽心血梦寐(mèi)诘(jié)问字帖(tiè)诧(chà)异深恶(wù)痛绝2. 下面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他上课有些心不在焉,成绩滑落得很快。
B. 我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敌人,真是气冲斗牛!C. 我们希望各级政府科学理财,让每个孩子都能接受教育,万不可不以为然。
D. 这点帮助微不足道,是我们大家的一片心意。
【答案】C【解析】“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或者怒气很盛;“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微不足道”指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
需要注意:“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的区别,“不以为意”是指不把它放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第二天(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
(5分)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丰台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4分)初一年级组织“京城花木亦有情"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以下是同学们的研学笔记,请你帮助修改完善。
1.(1分)用正楷字书写“京城花木亦有情”七个字,作为研学笔记的题目。
2.(2分)对文段中画线字的读音或字形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读花花,串接起北京五彩斑lán的四季。
春天,紫藤萝在各个园子里如瀑布般流淌,淡紫色的花瀑中似有水花迸溅;夏日,莲花盛开在各大公园的水面,引来观者无数;秋天,街头巷尾的菊花成片绽放,浅色的小花清雅而淡bó;冬日,雪中那一树梅花开得繁盛,香气清幽,惹得行人驻足。
放眼望,花之美尽收眼底;细咀嚼,花之韵润泽人心。
身边的一草一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A.“斑lán"意为“灿烂多彩”,应写作“斑斓"。
B.“迸溅”意为“向四外溅”,“迸”为形声字,应读作bìng。
C.“淡bó"意为“恬淡”,“泊"意为“恬静”,应写作“淡泊"。
D.“咀嚼”意为“对事物反复体会”,“嚼”应读作jué。
3.(6分)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
识木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也是世界上古树最多的现代化城市之一。
①四万余株古树历经了时序更替,穿越了漫长岁月,见证了历史变迁,是珍贵的“活文物"。
在密云区新城子镇,有一株树龄达3500年的侧柏,树干需九人合围才能抱拢,巨大的树冠由十八个大杈组成,苍劲有力,充满动感;②在怀柔区红螺寺,一棵油松和两棵紫藤组成了“紫藤寄松”,它们和睦相处了八百余年【甲】③在东城区文丞相祠,有一株树龄七百年左右的“指南枣”,树体向南倾斜,与地面几近45度角,仿佛彰显着文丞相“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忠贞【乙】古树在景观、生态、历史文化等多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需要我们大力保护。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忏.悔(chàn)迸.溅(bìng) 孱头(càn)久久伫.立(zhù)B.枯槐.(huái)颤.抖(chàn)矜.持(jīn)忍俊不禁.(jīn)C.遗憾.(hàn)猥.琐(wěi)恍.然(huǎng)一摞.一摞.(luó)D.凝.望(níng)服侍.(shì)萋.萋(qī)仙露琼.浆(qíng)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朗润凛洌人迹罕至拙拙逼人B.分歧默契翻来复去骇人听闻C.惭愧慰藉美不胜收喜出望外D.颓唐决别随声附合畏罪潜逃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们说话、办事,都要实实在在,要规划,不能故弄玄虚....。
B.体育健儿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
C.发展低碳经济首当其冲....的是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协调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D.一大树盛开的槐花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香气,惹得蜜蜂们呼朋引伴,往来穿梭,要酿出最香甜的蜜来。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B.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复习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一、文言文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或①牵牛来责蹊田②者。
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③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④若不见。
【注释】①或:有人,有的人。
②蹊田:践踏田地。
③策:通“册”。
④恬:心神安适。
(1)解释加下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已而复如初(________)②冕因去(________)(2)文中写佛像“狞恶可怖”,作者的用意是什么?(3)王冕是一个青春励志的典型。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悟呢?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丰,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黔无驴,有好①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②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商酌.(sháo)修葺.(qì)驿.路(yì)B.譬.如(pìn)露.宿(lù)契.约(qì)C.拖沓.(tà)折.损(shé)包揽.(lǎn)D.菌.子(jùn)淤.泥(yū)亵.玩(xiè)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莅临朗润烘托秋风潇瑟B.健壮澄清骄媚倾盆瓢泼C.淅沥草垛干涩花枝招展D.缭亮静谧蓑衣咄咄逼人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之路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B.他的求学经历,说明能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
C.那些街头小报为了捕捉此案的一些细节而忙得不亦乐乎....。
D.实验室里,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装有危险化学药品的瓶子放到特制的保管柜中。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5、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拟人)B.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反复)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D.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语文答题纸一、积累与应用。
(44分)1.用正楷字或行楷字抄写下面的成语。
(5分)太平有象2.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 分 )(1)尺有所短, ▲。
( 曹操《观沧海》 )(2) 夕阳西下 , ▲。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 乡书何处达?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4) ▲ , 一夜征人尽望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 ▲ , 崔九堂前几度闻。
(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6) 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7) ▲,不亦君子乎。
(《<论语>十二章》)(8) 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9) 刘禹锡《秋词 ( 其一 ) 》中 , 赞美秋景胜春光的诗句是▲,▲。
3.阅读下面文字,音汉互写。
(4分)(1)那是雨,是使人静 mì(▲)、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刘湛秋《雨的四季》)(2)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tān 塌(▲)了。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形。
(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3)冬天的早晨,门口 quán(▲)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郑振铎《猫》)(4)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难以接近,每次一出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
(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1)静 mì(▲)(2)tān 塌(▲)(3)quán(▲)伏(4)羞怯.(▲)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异想天开....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探索。
B.《西游记》这部小说塑造了一个神通广大....、斩妖除魔的大英雄孙悟空的形象。
C.看到中国体育代表团在奥运会上夺得了那么多金牌,大家都欢呼雀跃、喜笑颜开....。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试题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试题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蝉蜕( tu ) 宿( s )儒脑髓 ( su ) 捆扎( zhā )B、衣襟(jīn ) 骊(l )歌花圃( p ) 湖泊(pō)C、讪(shn )笑嫉(j )妒木屐 (jī) 夹( jiā )竹桃D、环谒(y) 伫(zh) 立祈(q)祷称(chn)前时之闻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延绵搏学廊檐倜傥B、踢拖雨蓬遮盖肿胀C、丑陋弥漫犹豫和蔼D、栅栏辨论麻渣书塾3、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宿儒:书念得很多的老学者。
宿,长久从事某种工作的意思。
B、确凿:确实。
C、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沸,开水。
D、人迹罕至:少有人来。
罕,稀少。
4、下列篇目、作者、朝代(或国籍)对应正确的是:( )A、《伤仲永》——王安石——南宋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近代C、《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台湾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美国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那崇高的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B、美国有世界上没有的自由女神像。
C、刘备、曹操、吕布、孙权、周瑜等人物,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桃园结义、六出祁山、火烧赤壁等故事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D、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使*显得波澜起伏。
重点写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也写了自己对父亲的这种情感的理解。
B、《未选择的路》中“未选择的路”指林中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一条,剩下的就是“未选择”的路。
C、《丑小鸭》一文通过丑小鸭这一形象告诉人们:只要有美丽而善良的心灵,有美好而执著的理想,并且能为自己的理想去不懈的奋斗,其结果,无论自己的地位如何,环境怎样,总会实现自己的梦想。
中学2021-2022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学科素养评估参考答案与解析1.【答案】B。
【详解】①贾平凹.(āo)——wā;⑥高藐——高邈;⑨累.(lèi)赘——léi;⑩以身做.则——以身作则;⑪人情事.故——人情世故。
2.【答案】C。
【解析】血气方刚: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近义词为年轻气盛、年富力强。
3.【答案】C。
【解析】①“橘子洲是……好季节”,主宾搭配不当;②“通过……让”,成分残缺,缺主语;④语序不当,应是先“吹散了白天的酷热”再“消退了人们心中的浮躁”。
4.【答案】B。
【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
用反选排除法,第一空,“乐观”是因为②“坚强”。
第二空比较容易判断,根据“豁达”一词可知选③句“一定是一个大度的人”。
第三空,一丝不苟,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虑,与“严谨”衔接。
再判断第四空,根据“他人着想”可知选④句“一定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
故选B。
5.【答案】A。
【解析】B.“说”是一种议论性文体;C.端午节喝雄黄酒;D.“杜工部、王荆公”不是以字号来称谓。
“工部”是杜甫官职,“荆公”是王安石的爵位。
6.【答案】(1)B(2)我认为B画更符合祝寿的主题。
(1分)鹤的形体超凡脱俗,举止优雅,在我国传统信仰中,是仙气十足的吉祥物,象征着成仙长寿。
(1分)松树龄长久,四时常青,也是长生长寿的象征。
(1分)松与鹤一起出现在《祝寿图》中,有“松鹤延年”的意味,希望老人能够生命持久、寿运永继。
(1分)【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1)选择合适的对联,要看对联送给谁,是干什么用的。
本题是给爷爷过七十大寿,这就需要对联的内容与祝寿有关。
A.由“双栖”“比目”“并蒂”“交柯”可知,这是一幅新婚的对联,不能用于祝寿;B.由“祝长龄”可知只是祝寿用的对联,适合送给爷爷;C.由“迁新居”“创大业”可知这是祝贺乔迁新居的对联,不适合祝寿;(2)选择的画,也要贴合祝寿的主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测试题(附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横线上或括号内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1)小题1分,(2) -(5)每小题2分。
1.商女不知亡国恨,(杜牧《泊秦淮》)2.,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3.《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句子是:,。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一座古色古香的客家院落,背倚青山,面向水田。
屋后,“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庄严(甲)_____(A.肃立B.肃穆),引得纷至沓来的游客思量其中深意。
1929年前,一支建党8年、建军2年的红色革命队伍,在这里探索出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光辉道路。
古田,因此成为载①(A.zǎi B. zài)入中国革命史册的重要红色“原点”之一。
红色基因(乙)(A.披荆斩棘 B.薪火相传)、革命精神历久mí②(A.弭 B.弥)新、老区苏区跨越赶超……,,,。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根据拼音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的汉字。
(只填序号)①_②(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
(只填序号)甲乙(3)“革命精神”“革命队伍”的短语类型是(4)“纷至沓来”的意思是:(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山川风物依旧淳朴②发展光景却日新月异③见证:和诉说着中国共产党人的水恒初心④90年后再访古田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④①②③D.④②③①二、阅读(45分)(一)文言文阅读(15分)(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分)陋宝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聲。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6.本文选自《》.作者是__代的文学家刘禹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必考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窠臼(kē) 霎时(chà) 粗犷(guǎng) 菜畦(qí)B.贮蓄(zhù) 菡萏(hàn) 倜傥(tǎng) 秕谷(bí)C.攲(qī)斜 攒成(cuán) 直窜(cuàn) 整宿(xiǔ)D.搓捻(liǎn) 譬如(pì) 侍弄(shì) 徘徊(huái)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建壮嘹亮精神抖擞喜出忘外B.茏罩澄清花枝招展小心冀冀C.烘托莅临恍然大悟翻来覆去D.决别憔悴混为一团各得其所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对身边的丑闻总是抱有一种安之若素....的态度,那么幼儿园虐童事件就不可能让我们真正痛心和思考。
B.最近,一些奇葩的名字引发广泛争议。
有人给孩子起名“王者荣耀”,无独..有偶..,济南一对夫妇给孩子起名“北雁云依”,被拒绝落户。
C.电影《芳华》上映后,许多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兵认为电影所反映的部队文工团生活以及一些战争场面都与真实的情况大相径庭....。
D.世界那么大,我们想出去走走。
可是去哪儿省钱又好玩?去哪儿舒适又安全?这些问题,大家讨论了好久,莫衷一是....。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大国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2018年6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工会、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职工广泛参与、积极响应。
B.中学生要提升文学素养,养成爱读书,尤其是读经典名著,让书香浸润心灵。
C.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D.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得好决定着灾害发生时损失的大小。
5、下列句子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A.春天像小姑娘,笑着,走着。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解题作答,必须在答题卷。
答题书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一、积累与运用(1-6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惩.罚(chéng)钟磬.(qìng)嫉.妒(jì)相得益彰.(zhāng)B.摒.弃(bìng )挑.衅(tiǎo)上溯.(shù)人声鼎.沸(dǐng)C.参.错(cēn )静谧.(mì)殷.勤(yīn )叱咤.风云(zhà)D.旗帜.(zhì)草莽.(mǎng)牌坊.(fān)断垣.颓壁(yuá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清晰乾坤略输文采扑朔迷离B.恣情履历祟山峻岭漫不经心C.诠释盘据一唱一和仪表堂堂D.铭刻躁动身体矫键举世闻名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茱萸湾公园憨态可掬....的小海狮,原本活泼可爱,但患上白内障后,不得不提前“退休”。
B.清明时节,我们相伴去郊外踏青。
乡村风光宜人,真有如沐春风....之感。
C.齐白石画的虾之所以栩栩如生....,是他深刻观察过真正的虾的生活,笔墨变化、情趣写照已经达到了极高境界的缘故。
D.星光大道主持人毕福剑不雅视频事件引发轩然大波....,让我们深思。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阳光下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在花丛中起舞,就会多一份妩媚;在春风里行走,就会多一份灿烂;在月色里解读,就会多一份诗意。
B.青少年能否从功利性阅读向个性化阅读转变,是推进“阅读经典”活动成败的关键。
C.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是与其它文明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封闭只会导致文明衰落。
D.随着扬州马拉松公园建成,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永久性起点确立,也为保存扬马系列纪念物提供了空间。
2023年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真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麂.子 (jǐ) 累赘.( zhuì) 修葺.(qì)悲天悯.人(miǎn)B.卸.却(xiè)契.约(qiè)案牍.(dú)香气四溢.(yì)C.德馨.(xīng)冗.长(rǒng)亵玩(xiè)颠沛..流离(diān pèi) D.商酌. (zhuó) 撵.走(niǎn)循.环(xún)鞠躬尽瘁. ( chuì)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瘫痪澄清云宵抖擞喜出忘外B.莅临分歧诀别荫蔽花枝招展C.静谧宿儒和霭奥密小心翼翼D.质仆私塾烂漫烘托人生鼎沸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B.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看流星雨,8点钟小明不期而至....,准时到达了约定地点。
C.这个杀人犯被称作“地狱之手”,是当之无愧....的。
D.对于家长的反对态度,他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对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的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下列各项使用了比喻修辞的是(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C.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D.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出去。
七年级语文(下册)试题一.积累与运用(20分)1.写一手好字是对语文基本能力的要求之一,把下面两句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写得工整、美观。
(3分)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4分)(1)容不得束缚。
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
(2)他们的燃料已经告罄.(),而温度计却指在零下40摄氏度。
(3)我相信我这一生是不会有冻饿之虞.()的(4)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
3.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4分)(1)他们泱泱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
()(2)老斑羚凭着姺熟的跳跃本领,在半大斑羚从最高点往下降落的瞬间,身体出现在半大斑羚的蹄下。
()(3)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换。
()(4)忽而张目瞋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
()4.修改下面的病句。
(4分)(1)在面临物种灭绝的关键时刻,斑羚群居然能想出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办法来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春节晚会上由残疾人演出的舞蹈节目《千手观音》,获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赞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仿照例句,补写出一个比喻句。
(2分)例: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
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本场考试顺利结束后,假如你的家长不停的询问你语文考试的情况,你既想让家长放心,又想赶快转入下一场考试准备,这时,你应该怎样回答?(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2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迸.溅(bìnɡ) 忏.悔(chàn) 涉.足(shè) 赤裸.(luǒ)B.矜.持(jīn) 绽.开(zhàn) 决眦.(zì) 褪.尽(tuì)C.怆.然(cànɡ) 伫.立(chù) 沉淀.(diàn) 酒酿.(liànɡ)D.服侍.(sì) 瞬.息(shùn) 伶.仃(línɡ) 花苞.(bā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嘹亮云霄大相径庭神采奕奕B.贮蓄狭隘人声顶沸瘦骨嶙峋C.战栗怂勇迫不急待刨根问底D.感概殉职妄下断语花团锦簇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下雪了,孩子们呼朋引伴....,玩起了打雪仗的游戏。
B.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C.读屏和读书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
D.春天的野花遍地,开得花.枝招展...的,很是惹人喜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酒驾事件不再发生,长沙市交通监察部门加大了整治力度。
B.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C.通过这次失败,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粗心马虎原来就是自己成功路途最大的障碍。
D.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5、下列句子没有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里虽然成了废墟,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B.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C.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D.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从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试题(6.9)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忏悔ān 矜持jĪn 执著ù 服侍ìB魂魄ò 涉足è 萋萋qī 枯槐ĭC亵玩è 案牍dú 休憩qì 祈祷qíD撵ăn 修葺ró 累赘í 商酌ó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颠沛流离以身作则悲天闵人如是重负B微不足道大庭广众诲人不倦浩浩荡荡C深恶痛决不以为然目不窥园群蚁排衙D契而不舍慷慨淋漓血气方刚祸不单行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五一假期,我们徜徉在凤城河风景区,领略自然之美,品味人文之趣,真是怡然自得。
B.“胡瑗读书节”活动中,语文名师就如何有效阅读的话题说长道短,同学们深感受益匪浅。
C.近期,微信朋友圈中流行的一篇文章《素颜泰州》,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泰州的众多美食。
D.泰州老行当展馆里的游人摩肩接踵,大家饶有兴味地观赏着那些承载着儿时记忆的物品。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 我们将通过植树造林,使有着“山水洲城”美誉的长沙山更青,水更碧。
B. 长沙市计划三年建设大约600余座公园,成为“千园之城”。
C. 随着城市街头共享单车的出现,不仅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便利,而且环保、经济。
D. 烈士公园的国庆节张灯结彩,花团锦蔟,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
4.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时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乱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④⑤②①③B. ①③②⑤④C.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2分)1)真正懂得生活(奥秘秘诀真谛)的人往往明了:身在何处并不重要,心在何处则决定了生活的意义有多深远和广阔。
(2)在同样的环境下,人们的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虽年富力强,却整日(碌碌无为无所事事麻木不仁);有的人虽已至暮年,却依然壮心不已。
5.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
(4分)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年四季景象不同,所代表的生命状态也不相同:春天(1),,;夏天骄阳似火,蛙鸣虫唱,是生命的张扬;秋天(2),,;冬天落雪无声,闲云舒卷,是生命的恬静。
6、走进名著(4分)依据下面提供的相关信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越着急便越自苦,吃喝越没规则。
他以为自己是铁作的,可是敢情他也会病。
病了,他舍不得钱去买药,自己硬挺着;结果,病越来越重,不但得买药,而且得一气儿休息好几天。
这些个困难,使他更咬牙努力,可是买车的钱数一点不因此而加快的凑足。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自从有了这辆车,她的生活过的越来越起劲儿了。
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
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
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1)你上文段节选自名著《》,作者是。
(2分)(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简要概括。
(2分)答:7、综合性学习(8分)23.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后好评不断。
某班也开展与朗读有关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8分)(1)探究下面材料,说说朗读有什么好处?(3分)【材料一】美国著名亲子阅读专家吉姆•崔利斯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他坚持为孩子们朗读。
在他看来,朗读是最简单、最直接、最有效的情感交流方式。
[来源]【材料二】我们总是羡慕那些口若悬河即兴演讲的人,仰慕那些说话头头是道有条有理的人,喜欢那些文采飞扬出口成章的人。
但是人的口才也不是天生的,它是练出来的。
一个人口头说话的能力怎样训练?我觉得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朗读。
如果我们面对一篇现成的文字尚不能大声流利地读出来,难道还能指望即兴地说出流利的话吗?【材料三】我们大声朗读,品味诗词文章的语言美,领略诗词文章的节奏美,欣赏诗词文章的韵律美,领悟诗词文章的情感美,体会诗词文章的意境美,从而感受中国语言文字和语言艺术的魅力。
答:(2)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3分)示例:关键词:母爱课文题目:《金色花》理由:母爱足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课文题目:理由(3)《朗读者》邀请各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嘉宾朗读经典美文。
对于嘉宾的朗读水平,网友们褒贬不一,请你跟帖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分)网友跟帖:个别嘉宾读音不准,吐字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你的跟帖:8、古诗文默写(1)此夜曲中闻折柳,(2),凭君传语报平安。
(3)浩荡离愁白日斜,,‘’化作春泥更护花。
《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4)《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5)《望岳》中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攀人生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6),独怆然而涕下。
(7、)《游山西村》的颈联是:,二、古诗词鉴赏回顾《已亥杂诗》回答问题诗中以落花为喻,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志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的诗句是:⑵对这首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沉,决心继续关心国家大事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B.更护花的“花”比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的决心。
C.后两句以落花为比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议论。
D.“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三,文言文阅读河中石兽纪昀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竞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秩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湖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9.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3分)(1) 山门圮于河() (2) 湮于沙上()(3) 如是再啮()20. 指出下面句子中“之”所指代的内容。
(2分)(1) 一老河兵闻之()(2) 当求之于上流()21. 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
(只画一处)(1分)众服为确论。
22.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白话文。
(3分)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译文:23、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想起那年读书时谷煜(1)真的,读书,是件特别好玩的事情。
(2)十来岁,三年级,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觉,不管生疏,常常和同学去串门。
到了别人家里,是安静的,不声不响,微笑,直盯着土屋墙壁上的黑白报纸。
那些报纸,是一些富裕人家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贴在墙上,给土屋一点美观,不至于到处露着暗灰的墙皮。
有字,可读,真好。
(3)看着看着,身子会趴下,因为,靠底下的一些字,实在是看不清了。
而下面的报纸,往往是更旧一些,泛着黄色,伴随着一丝丝潮潮的味道。
而于我,是温润,是隆重,闪着华丽的光,仿佛是琥珀。
(4)慢慢读完一面墙,真畅快呀。
当时,除了课本之外,再也找不到书可读,偶然在同学家发现这样的“报纸墙”,自是欣喜若狂,也就有了这“串门”的雅好。
(5)慢慢地,很多人知道我喜欢“读字”,便有人告诉我,谁谁那里有小人书,可以借着看看的。
听了那些陌生的名字,怵头,哪里认识人家呀?怎么办?(6)便央求妈妈去借,大人总会和人家说上话的吧。
那时候的小人书,人人当宝贝的,自是不会轻易借出。
便苦口婆心地求人家,一遍遍保证,不会弄丢的,不会弄脏的,不会弄扯的,一定按时还……终于,在人家一遍遍的叮嘱里,在犹豫的眼光里,拿到了小人书。
(7)抱着书,飞奔回家,小心翼翼放在床头一角,赶紧吃饭写作业,然后,扎在灯下,一声不吭,一页页,仔仔细细看过去。
(8)夜,深了,抚摸着小人书,恋恋不舍地睡去,天亮,它就该物归原主了。
(9)还有让人欢喜的,是过年放鞭炮,很多的鞭炮是用废弃的书本卷成的,鞭炮在炸开的刹那,很多带着字的碎片,仿佛一个个精灵,舞蹈着,纷纷而来。
我笑着跑着去迎接着那些碎片,在碎片里,看到一个个的“断句”,或者几个词语,那种此起彼伏的文字阅读,仿佛海边的波浪,一波波的涌动而来,真好。
(10)当然,也会有大的收获,就是包鞭炮的纸张是大一些的(有时放学路上也会捡到一张大大的报纸,然后一路开心),捡来,展开,抚平,偶尔会读到一段故事,也许没有开头,也许没有结尾,但有一些词:万水千山,碧波荡漾,寂静芬芳,花来衫里,影落池中……它们,总像是春天拂过的风,暖暖的,通身清透。
(11)拥有淋漓畅快的读书机会,是因为村里一户人家,做起了废品收购的买卖。
他家的院子里,堆满了瓶瓶罐罐,纸箱书本。
没有任何人邀请,我就成了人家的“座上客”,只要一有空闲,就跑到人家的院子里,那个小小的院落,被我一寸寸地丈量过了。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看到了一本本完整的杂志,一本本很旧很破,几乎还是繁体字的《西游记》《后唐演义》……一路读起来,磕磕绊绊的,但总算能读过去。
(12)坐在小小的院子里,有书天地,满心欢喜。
(13)看不完的时候,要拿回家看,人家说不行。
谁会无缘无故相信一个不认识的小姑娘呢?(14)怎么办?(15)偷呗。
悄悄偷回家,连夜看,赶紧看。
第二天去的时候,再悄悄把书放下,生怕人家发现找到家里来,那样,肯定会是一顿暴揍的。
也会有晚放的时候,是因为看到了喜欢的地方,要抄下来,就会晚一些送过去。
还好,一直没有发生血腥事件。
(16)慢慢地,条件好了,来到乡里读书,可读的书多了起来。
但是,却因为爱熬夜,受到了妈妈的限制。
为了防止妈妈批评我,我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电池没得太快,也不是长久之策,就和妈妈打游击战。
(17)那时候,没有雾霾,夜晚总是清亮亮的,我就盼着每个月的十五六,在月光下看,但眼睛看得疼啊,试了几次之后,也就放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