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生参与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质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02.01 KB
- 文档页数:3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生岗前集训考核中的应用华筱娟;余惠琴;孙停瑞【摘要】[目的]针对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在护生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便利选取226名护生对OSCE考核模式的认知及评价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随机选取40名护生进行10站OSCE考核并分析.[结果]构建10站OSCE考核评价模式,考核总耗时85.37 min.护生对护理技能操作掌握情况良好,而病史采集、健康教育能力欠缺,护生沟通交流能力较弱,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多数护生认为:OSCE考核模式具有较高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等优点,但在考站数量的设置上不宜过多,6站接受度较高.[结论]OSCE考核在评价护生临床综合实践能力上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围绕护士岗位核心能力,优化考站设置和考试内容,采用模块化评分标准、引入标准化病人等措施有助于进一步完善OSCE考核.【期刊名称】《护理研究》【年(卷),期】2018(032)003【总页数】3页(P465-467)【关键词】护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岗前集训;实践能力;评价【作者】华筱娟;余惠琴;孙停瑞【作者单位】361023,厦门医学院;361023,厦门医学院;361023,厦门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又称临床多站式考试,是由Harden等于1973年提出并于1979年报道的一种新的对医学生临床技能进行测评的模式[1],其基本思想是以操作为基础的检测,强调以客观的方式评估医学生的临床能力。
临床能力是护士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包括护士在临床工作中的技能(动手能力、临床操作技能)、应用护理程序的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应急应变能力、护患交流能力以及临床思维能力等[2]。
OSCE是一种知识、技能和态度并重的综合能力评价方法,要求被考核者在模拟临床场景和规定时间内,根据程序化的临床技能操作标准,对模型、标准化病人(SP)或病人完成一系列临床操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可重复性及公平性[3]。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进展摘要: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对护生临床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一种能够全面评价护生临床能力的评估方法。
本文将介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定义、特点,以及其在护生临床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一、引言本文将介绍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定义、特点和在护生临床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是一种模拟真实临床情境,通过在模拟环境中考察学生对复杂临床问题的处理能力和与患者交流的技巧,从而全面了解学生的临床能力和专业素养的评估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1.高度人工化:OSCE需要编写大量不同的考核案例,提出大量问题,协调安排许多考查工作,涉及到学科人员、技能培训人员、考察人员、考生和拟定考核方案的专家等多个环节,考试过程更注重评判标准和监考人员的专业化。
2.多样性:OSCE的考题类型和内容包含了多个方面,包括生理指标监测、护理干预、病情评估、药物治疗等,无论是从患者恢复或者纠正病情的过程考虑都非常的全面。
3.针对性:OSCE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特定的临床场景下处理问题的能力,对解决实际病患问题的逻辑思维、决策技能和护理操作能力进行评价。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应用在各个医学科目中被广泛应用,并且目前已经成为了不少医学院校和医院护理培训的重要教学方法,为护理教育和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建设性和引导性。
在大多数医院的护理培训中也应用了OSCE考试,以此来考评学生的各项临床能力。
由于OSCE考试具有评价方法新颖、内容丰富、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高的特点,尤其适合对护生的临床能力进行全面、多角度的评价。
四、问题与发展方向尽管OSCE考试具有很多的优势,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考试成本高:OSCE的高度人工化和多样性等特点决定了考试成本较高,这对护理院校、医院等考试单位是个挑战。
2.考试量化指标不足:由于OSCE考试的人工性和主观性较高,评分依赖于考官的判断和评分标准,需要整个过程在一定的标准化程度上。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实践与探讨苏静;李珏;陈瑞玲;施楚君;黄华兰;杨棉华【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年(卷),期】2017(000)003【摘要】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是医学和护理学教育以及资格考试领域评价临床能力的一种新型考试模式.我院自2008年起在护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运用OSCE模式,取得了-定的成效.本文就我院的OSCE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并具体分析了OCSE实施过程中呈现的问题及改革措施,以促进以胜任力培养为导向的护理本科教育改革.【总页数】2页(P134-135)【作者】苏静;李珏;陈瑞玲;施楚君;黄华兰;杨棉华【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汕头515041;汕头大学医学院护理学系,广东汕头51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0【相关文献】1.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J], 沈娟;崔焱;林征;许勤;丁亚萍2.基于标准化患者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评中的应用[J], 李娟;吕伟波;胡琛;张晓云;徐燕;周兰姝3.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地方高校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J], 李健芝;胡丽;周艳辉;廖大琪;万艳平;廖力4.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评价护理本科毕业生临床综合能力中的实践探索 [J], 王斌全;黄桦;商临萍;金瑞华;郑洁5.护理本科毕业生应用简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实践与探讨 [J], 刘翠婷;魏碧蓉;陈良英;叶碧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进展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是一种通过模拟真实情境来评估护生在临床能力方面的考试。
OSCE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护生教育和培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OSCE在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旨在为提高护生临床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护士人才提供参考。
一、OSCE在护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价值OSCE以其结构化和客观的特点,能够较为全面地评估护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态度。
相比传统的口头考试和书面考试,OSCE更注重护生的实际操作和沟通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真实地反映护生的临床表现。
OSCE还能够有效地评估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技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为护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了客观的依据。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医护关系的重构,护生的临床能力评价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近年来,OSCE在护生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不断取得了新的进展和突破。
1. 认知能力的评价传统护生培训过程中,对知识和理论的考核往往是靠书面考试完成,难以真实反映护生的实际水平。
而OSCE能够通过设置不同场景的模拟情境,考察护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更加贴近实际临床工作环境。
OSCE还可以通过设置不同的考核项目,考察护生的病例分析、诊断推理和临床决策能力,为评价护生的认知能力提供了更为全面的测评方式。
2. 技能操作的评价在临床工作中,护生需要与患者、家属和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OSCE可以通过设置模拟情境,考核护生对不同患者的沟通技巧、信息传递能力和情绪应对能力。
通过评估护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更为全面地了解护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和能力水平。
4. 评价工具的完善随着对护生临床能力评价需求的不断提高,不同的评价标准和工具不断得到完善和调整。
目前,一些医疗院校和护理学会已经研发了专门针对护生的OSCE评价工具,并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模式在护理本科毕业考核中的应用目的:探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考核当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级10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在其毕业实习之后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测试,并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同时选择2010级100名护理本科毕业生作为对照组,该组毕业生均采用传统考试模式进行考核。
结果:观察组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护理本科毕业的学生进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能够对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信度比较高。
标签: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护理;毕业考核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是在1975年的英国被首次提出。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作为医学领域新兴的评估毕业生临床能力的方法,其应用还处于摸索阶段,只有部分学校在医学毕业考核中采用此方法。
因此,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是客观考核模式,在模拟临床情境的基础上测试护理本科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双重考核[1]。
以往护理本科毕业生多采用传统考试模式进行考核,但难以准确了解学生的专业水平及专业技能的提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难以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而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能够有效弥补传统考试方式的不足。
本文主要以笔者所在医院2012级10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护理本科毕业考核当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级100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其中男10例,女90例,年龄最大26岁,最小23岁,平均(24.34±1.14)岁。
均顺利完成为期一年的临床实习。
并选取2010级100名护理本科毕业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7例,女93例,年龄最大25岁,最小22岁,平均(23.82±2.14)岁。
两组护生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