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学案 第2课时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答案版)
- 格式:docx
- 大小:38.12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的第2课认识其他动物的卵,主要介绍不同动物的卵及其外部形态特征。
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繁殖方式、卵的结构和作用。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类能力,引发他们对动物卵和生命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知道许多动物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
2. 知道不同动物的卵有不同的外部形态,有些有外壳,但内部结构相似。
3. 知道鸡卵的结构和作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观察比较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分类卵。
2. 能够用图画或文字记录下所观察到的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情感目标:1. 表现出对动物卵的探究兴趣。
2. 通过了解和观察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卵,感受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以及生命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 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鸡蛋的结构和作用。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对卵的作用进行理解和归纳。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描述能力,也对身边的动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动物卵的认识较为薄弱,对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和作用的理解还较为模糊。
因此,需要通过生动的教学方法和实际观察,引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动物卵。
五、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
2. 讨论与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观察结果,促进合作学习和思维碰撞。
3. 图片与实物展示:使用图片和实物展示不同动物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2课的教学内容。
2. 图片和实物:准备一些不同种类的动物卵的图片和相应的实物,如鸡卵、鸟类卵、鱼类卵等。
3. 板书:准备板书设计,包括本课的标题、重点内容和关键词。
2020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一. 教材分析《2.2 认识其他动物的卵》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了解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动物的基础知识,对动物的分类、特征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不同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他们可能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卵的探索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其他动物的卵的特点和结构。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动物的卵,了解和认识其特点和结构。
2.比较法:让学生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分析它们的异同。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分析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好各种动物的卵,如鸟卵、鱼卵、蛇卵等。
2.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观察本,用来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动物的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动物的卵,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析,每组选择一个动物的卵进行研究,记录观察结果。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动物的卵会有不同的特点和结构?让学生通过讨论,了解和认识动物卵的适应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2.2《认识其他动物的卵》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其他动物的卵单元2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2、卵是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发育成小动物3、不同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4、鱼等动物的卵外部没有硬壳,鸡等动物的卵外部有硬壳5、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
6、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动物,是动物生命的开端。
科学探究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2、能观察并能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3、能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科学态度1、对卵为什么能孵化出小动物有好奇心,对动物卵有探究的兴趣2、能通过研究动物卵体会生命的多样性和可延续性重点了解卵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难点根据卵各部分结构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1、蚕的卵虽然很小,但肉眼能看到。
寄生虫的卵需借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鸵鸟卵却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卵。
2、卵是动物生命历程的第一个发育阶段,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使种族得以延续的,包括昆虫、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等。
3、自然界中动物的卵多种多样,你见过哪些?(展示图片)0%5看图交流从学生熟悉的蚕卵、鸵鸟卵入手,认识动物卵的差异了解卵的重要性了解常见其他动物的卵的样子讲授新课一、探究:卵的外形特征1、这些动物的卵,如果和蚕卵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提示】(1)我们发现,蚕卵很小,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都比它大。
(2)我们还发现,蚕卵没有硬壳,和它一样的有鱼卵、蛙卵和蚂蚁卵,而鸡卵、乌龟卵和蛇卵却有硬壳。
比较交流通过比较了解卵的外形特点,并能依据这些特点给卵分类(3)如果借助放大镜观察动物卵的外形,还会发现哪些不同?【提示】鸡卵的外壳表面,在放大镜下可以看到表面凹凸不平,卵壳上有小孔。
第2课时认识其他动物的卵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卵是许多卵生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卵孵化能发育成小动物。
(2)不同的动物的卵外部形态不同,内部结构相似,如鸡卵有卵壳、卵白、卵黄、气室等结构,这些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探究目标
(1)能根据卵的外部形态特征,对卵进行简单分类。
(2)能观察并识别鸡卵的内部结构,并根据它们的特点,推测各部分的功能。
二、知识梳理
1.像蚕一样,许多动物都是通过产卵繁殖后代的,如蛙、龟、蛇、鸡、蚂蚁等。
卵是这些动物一生的初始阶段,会孵化发育成小动物。
2.不同动物的卵的外部形态不同,但内部结构相似,都有卵黄和卵白。
3.根据卵外是否有硬壳,可以分为有硬壳卵和无硬壳卵两类。
有硬壳的卵有蛇卵、龟卵、鸡卵(鸡蛋)等,无硬壳的卵有蛙卵、鱼卵、蚂蚁卵等。
4.鸡卵包括卵壳、卵白、卵黄、胚盘、气室等结构。
5.鸡蛋各部分的作用: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孵化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主要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
三、实验解析
1.实验重现
(1)实验名称:观察鸡蛋的内部结构。
(2)探究问题:鸡蛋内部有哪些结构?
(3)提出猜想:鸡蛋内部可能有卵白、卵黄等结构。
(4)实验材料:熟鸡蛋、生鸡蛋、解剖刀、镊子、盘子等。
(5)实验步骤:①纵向切开一颗熟鸡蛋,观察记录鸡蛋的内部结构。
①打开一颗生鸡蛋,与熟鸡蛋比较,观察记录其他结构。
(6)实验记录:见右侧。
(7)实验结论:鸡蛋包括卵壳、卵白、卵黄、气室、胚盘等结构。
2.指点迷津
鸡蛋各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卵壳具有保护卵的作用,卵白为卵孵化提供水分和营养物质,卵黄为卵孵化提供主要营养物质,气室为卵孵化提供氧气,胚盘发育成小鸡。
鸡蛋的哪一部分将会发育成小鸡?
鸡蛋的胚盘是鸡宝宝生命的开端,将会发育成小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