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伤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2
高处坠落伤亡应急处置方案高处坠落伤亡事件是一种常见的伤害事故,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物质损失。
因此,建立一套高处坠落伤亡应急处置方案对于降低事故损失和保障人员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
一、高处坠落的原因•未穿好安全防护设备或未使用合适的安全防护设备•通风口、井口或楼梯孔等安全隐患没有得到及时消除•发生火灾爆炸等突发事件导致人员迫不得已从高处逃生•规章制度不健全,违规操作或违反劳动安全操作规程等原因二、高处坠落的应急处置1. 事故现场处理•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将伤员初步安置在安全地带。
对患者进行相关急救处理•如果现场仍有人员在危险区域,应立即撤离•如果伤势较为严重,应立即通知企业医务人员和当地卫生部门2. 人员安全保护措施•制定应急救援方案,根据伤员情况积极开展应急救援行动•避免行为违法规章制度,保护人员受伤后的权益和利益•对现场人员进行疏散和安全疏散,并在危险区域进行相关的撤离、脱离与安全处理3. 事故报告和调查•对于高处坠落事故,应布置范围较大的警戒线并保持现场原貌,等待安全检测和安全评估•事故调查应当进行全面的统计和分析,制定完善的数据报告和事故调查处理方案•弥补市场上安全规章制度的不足,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的提高,确保企事业单位安全的生产环境三、防范措施•加强教育安全意识,提高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对关键部位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消除,保护人员生命安全•检查并修理设备磨损等损害,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督促高处作业人员按照相关的规定操作,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高处坠落伤亡应急处置方案是企事业单位应该制定的应急救援方案之一,此方案应定期修订、测试和完善,以确保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处理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高处坠落的急救办法在建筑业发生的生产安全事故中,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居第一位,物体打击和机械伤害也属于五大伤害之一。
当人体受到来自外力伤害时,可能发生脑震荡、出血、骨折等,导致伤者休克。
这时,首先要使伤者平卧,腿部抬高,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伤者;同时,给伤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并立即联系医生治疗。
(1)发现伤者有严重骨折时,一定要采取正确的骨折固定方法。
固定骨折的材料可以用木棍、木板、硬纸板等,固定材料的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2)对于脊柱或颈部骨折,不能搬动伤者,应快速联系医生,等待携带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3)抬运伤者,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不能用枕头。
怀疑颈椎骨折的,伤者的头要放正,两旁用沙袋夹住,不让头部晃动。
(4)对严重出血的伤者,可使用压迫带止血法现场止血。
这种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
即用手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
四肢大血管出血时,应采用止血带(如橡皮管、纱巾、布带、绳子等)止血。
(5)事故中伤者发生断肢(指)的,在急救的同时,要保存好断肢(指),具体方法是:将断肢(指)用清洁纱布包好,不要用水冲洗,也不要用其他溶液浸泡,若有条件,可将包好的断肢(摔伤急救在扑救楼层火灾,登高训练或扑救地下仓库火灾、船舶火灾时,从高处坠落,受到高速的冲击力,使人体组织和器官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而引起的损伤。
往往含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从高处坠落者的摔伤部位与着地时的姿势有关,根据坠落时的体位分析,摔伤部位的频发顺序是脊柱、股骨、跟骨和骨盆。
外伤程度的轻重并不完全有高度来决定,高度仅是其中因素之一。
其他如着地点的地面性质,中途有无阻拦,有否撞击金属物体,伤员的体重以及其他条件如年龄、衣服、头盔,个人的防卫能力等。
现场急救方法:㈠伤员身上的装具和口袋的硬物都应去掉。
49例高处坠落伤病例分析高新医院急救中心用哲人王,1、燕西安交通大学附属=院急救科封英群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高处坠落伤成为继交通事故外导致严重创伤和致死的常见原因。
我院急救中心2003年至2004年共收治外科创伤类疾病患者241例,其中高处坠落的49例,占20.33%,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中。
男性44例,女性5例,男女比例为8.8:l。
1.2年龄:最小3岁。
最大83岁。
≤0岁2人4.08%ll一20岁11人22.45%2l一30岁13人26.53%3L一40岁15人30.61%4I一50岁7人14,29%≥5l岁1人2.04%1.3坠落高度:最低1米,最高60米,均为直接坠落。
1.4受伤时间:00:00一∞:001例204%08:00—12:0018例3673%12:00—16:00t3例26.毋%16:00—20:007例14.跨%加:00。
00:0010侧20.41%1.5受伤后到就诊时间:≤10分钟5铡lo.20%11—30分钟29铡5918%3l一60分钟7例1429%6l一90分钟4倒8.16%≥91分钟4倒8.16%1.6损伤结果:开放性损伤14倒28.57%闭合性损伤35例71.43%单发伤7例14.29%多发伤42例8571%头颅损伤36例73.47%胸肺损伤21例42.86%四肢损伤18倒36.73%督柱掼伤1l倒22.45%骨盆损伤9倒18.36%腹部损伤9例18.36%1.7坠落原因:除两名女性患者垦亳楼自恭外,均为意外事故。
1.8预后:入室即死3例(6.12%);急诊抢救过程中死亡1例(2.04%);自动离院6例,其余39例中均收住院部进一步治疗。
2讨论2.1坠落伤与年龄、性别关系:49名患者中男性44人,女性5人,男女比例为8.8:l。
年龄段以20一40岁居多,占28人(57.14%)。
我院地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建工地较多,工地安全管理较混乱。
高空坠落人身伤亡处置方案
背景
高空坠落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较高。
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
应该采取适当的人身伤亡处置方案进行处理,以尽可能减少伤害和生命损失。
处置方案
下面是高空坠落人身伤亡处置方案:
1.紧急救援
第一时间进行紧急救援,立即拨打报警电话110或120,向当地紧急救援中心
求助。
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以尽量让受伤者保持安静,避免剧烈的运动或行动。
2.判断伤情级别
在等待紧急救援到达的过程中,应尽量对受伤者进行初步的伤情判断。
根据伤
势的不同分为轻度伤、中度伤、重度伤。
如果受伤者呈现出生命体征明显异常,如严重失血、呼吸困难、心跳消失等,请尽快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
3.安全转移受伤者
在紧急救援到达的前提下,应尽快安全转移受伤者,以免继续受到伤害。
在进
行转移时,应该注意防止颈部、背部或脊椎部位受到二次伤害,同时应注重保持伤者的温度、呼吸和心跳等生命体征。
4.采取有效医疗措施
在受伤者到达医院后,应立即采取有效医疗措施。
根据不同的伤势,可以采取
包括留置导尿管、卡钳止血、胃肠减压等医疗措施。
同时在判断伤情比较重的情况下,医生应及时进行必要的手术治疗。
总结
高空坠落人身伤亡处置方案,是一种应急预案,对于减轻受伤者痛苦、缓解家
属焦虑和增强治疗成功率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工作中,应定期检查、完善和更新方案,以适应不同的灾害形式和发展情况。
同时,还应对一线救援人员进行工作技能培训和作业指导,提高其处置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高处坠落伤
2012-2-16,10:40由我院120出车接回一患者刘双财、男、40岁,因从高处坠落致右上肢及双足疼痛、流血40分钟余。
查:神志清,HR104次/分,R30次/分,BP73/44mmHg,血氧71%,GCS评分15分,双侧瞳孔等圆等大,
(1)坠落在地的伤员,应初步检查伤情,不乱搬动摇晃,应立即呼叫“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
(2)采取救护措施,初步止血、包扎、固定。
(3)昏迷伤员按昏迷的急救原则处理。
(4)怀疑脊椎骨折,按肌椎骨折的搬运原则。
切忌一人抱胸,一人抱腿搬运;伤员上下担架应由3~4人分别抱住头、胸、臀、腿,保持动作一致平稳,避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伤情。
概念:是指人员从比自身身高高出2倍以上的地方掉落在地面上,由于重力加速度,可造成头部、颈部、胸部、四肢等部位的严重外伤,伤员预后很差,非死残。
2 急救护理
2.1 加强预见性护理
坠落伤的病人,病情危重、复杂,且常合并有隐性损伤,现场急救的工作非常重要。
追问病史是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的第一个环节,有助于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做出病情判断,争取
在最短时间内全面评估病情,及时处理致命伤。
据伤情分析:属自杀行为无求生欲望者往往头先着地,死亡率高,属逃跑行为有求生欲望者有保护性反应,往往以下肢、臂部背部先着地,因此下肢、内脏、脊柱、臀部等损伤较多,意外坠落也属于此。
从伤情发展看:头颅及躯干内部脏器损伤有些临床表现可能要迟发,在受伤早期可能被其他损伤如骨折疼痛所掩盖;而内脏破裂伤所致失血性休克靠单纯补充血容量不能纠正,必须纠正休克的同时行手术止血,医护人员应高度警惕,密切观察。
若能快速准确的知道关于高处坠落的相关资料,就能准确的做出伤情判断,及时预防并发症,处理致命伤,减少死亡率。
2.2 抢救措施
坠落伤病人常合并多个脏器损伤,在抢救治过程中,强调先救命的原则,决不能做过多过细的检查和测量而延误最佳的抢救时机。
初步检查,观察伤者的神志、面色、呼吸、血压、脉搏、体位、出血、有无大小便失禁、血迹、呕吐物污染情况,迅速判断病情的危重程度。
及时清除口咽部的血块、呕吐物,牵出后坠的舌或托起下颌,置伤员于侧卧位或头转向一侧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迅速建立1条或1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液体,提高血容量,纠正休克。
创伤性休克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微循环障碍,所以,及时有效的补液是纠正创伤性休克的最主要措施。
控制明显的外出血是减少现场死亡的最重要措施。
我们常用的紧急止血法是加压于出血处,压住出血伤口或肢体近端的主要血管,然后在伤口处用敷料加压包扎,并将患部抬高,以控制出血。
3 转运途中的护理
伤员在转运途中的体位应根据伤情选择,一般取仰卧位;颅脑伤.颌面部伤应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以防舌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胸部外伤取半卧位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减轻呼吸困难;腹部伤取仰卧位,膝下垫高使腹壁松弛;休克病人取仰卧中凹位。
疑有脊椎损伤的病员,应3~4人一起搬动,保持头部.躯干成直线位置,以防造成继发性脊髓损伤,尤其是颈椎伤可造成突然死亡。
注意伤员的神志、瞳孔反射、生命体征的变化,面色、肢端循环、血压、脉搏,如发现变化及时处理,并保持输液通畅。
高处坠落伤病人属急危重病人,对于这类病人我们在现场抢救护理同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工作:①加强预见性护理分诊工作(从第一步减少延误病情的概率)。
②一定要遵循保全生命、保留肢体、减少残废、防止感染的抢救原则。
先保全生命,从根本上消除对病人最有利的抢救时机的延误。
③按抢救原则进行抢救。
④从整体护理角度出发,调动一切力量,包括病人及家属,为我们的诊治护理工作提供最有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