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2单元第5课《离骚》同步练习1
- 格式:doc
- 大小:64.00 KB
- 文档页数:6
《离骚》同步练习第一课时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朝谇( ) 谣诼( ) 佗傺( ) 鸷鸟( ) 攘诟( ) 鞿羁( ) 芰荷( ) 岌岌( ) 溘死( ) 芳菲(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蛾眉 相道 九死未悔B .掩涕 溘死 游目聘怀C .修姱杂蹂光怪陆离D .芙蓉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①謇朝谇而夕替(替代) ②偭规矩而改错(违背)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忽然) ④步余马于兰皋兮(水边的高地) ⑤唯昭质其犹未亏(清楚明白)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⑤ )。
A.又申之以揽茝 申:申述,说明。
B.忍尤而攘诟 攘:忍受。
C.苟余情其信芳 信:确实。
D.长余佩之陆离陆离:修长的样子。
2.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长太息以掩涕兮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B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D伏清白以死直兮宁溘死以流亡兮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B.忳郁邑余侘傺兮C.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D.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而擦擦眼泪啊,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也是在我的心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我也不后悔。
C.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一、基础巩固(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延长)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C.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解析】选C A项,规矩:法规;B项,流亡:随水流而消逝;D项,以为:把……作为。
3.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屈.心而抑志兮③步.余马于兰皋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謇朝.谇而夕替⑧哀.民生之多艰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解析】选D 依次为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诗经》用写实精神来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相比较,《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热情,富有浪漫气息,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优秀传统。
B.《离骚》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C.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D.《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叙事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解析】选D “政治叙事诗”错,应为“政治抒情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纵粉身碎骨也不改志向的句子是:。
一、基础巩固(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延长)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C.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解析】选C A项,规矩:法规;B项,流亡:随水流而消逝;D项,以为:把……作为。
3.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屈.心而抑志兮③步.余马于兰皋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謇朝.谇而夕替⑧哀.民生之多艰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解析】选D 依次为名词作动词/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诗经》用写实精神来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相比较,《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热情,富有浪漫气息,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优秀传统。
B.《离骚》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C.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D.《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叙事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解析】选D “政治叙事诗”错,应为“政治抒情诗”。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纵粉身碎骨也不改志向的句子是:。
5.《离骚》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7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延长)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C.②③④⑥⑧ D.①③④⑥⑦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C.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D.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3.下列对加点词活用的情况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鸷鸟之不群.兮②屈.心而抑志兮③步.余马于兰皋兮④固前圣之所厚.⑤高.余冠之岌岌兮⑥回.朕车以复路兮⑦謇朝.谇而夕替⑧哀.民生之多艰A.①⑦/②③⑥/④⑤⑧B.①/②③⑥/④⑤/⑦⑧C.①⑦/②③⑥/④⑤⑧D.①/②③⑥/④/⑤/⑦/⑧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与《诗经》用写实精神来广泛地反映古代社会生活相比较,《离骚》抒写理想,抒发爱国热情,富有浪漫气息,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浪漫主义优秀传统。
B.《离骚》的表现手法主要是借助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C.文学史上常用“风”“骚”并称,“风”是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骚”是指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
D.《离骚》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政治叙事诗,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1)《离骚》中表现诗人忠贞不移,纵粉身碎骨也不改志向的句子是:。
(2)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穷其一生追求美政的两句是:,。
二、阅读鉴赏(22分)(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7题。
《离骚》课文赏析与训练【美文探微】新奇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离骚》的表现手法赏析《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人以驰骋瑰丽的想象,塑造了诗人自己鲜明的艺术形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来表达思想感情。
运用幻想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将浓厚的爱国情操抒发在诗篇当中。
一、新奇的比喻和巧妙的象征。
古代诗歌中就常常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美丽形象,屈原的《离骚》则发扬了这一传统,并将其推向极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还有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又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离骚》诗中就用了白芷、花椒、佩兰、菊花、桂、泽兰、辛夷、芰荷、芙蓉等多种香草。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等,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
《离骚》中的喻体既有自然界的鸟兽花草,也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甚至还有虚构的神话传说世界的各种事物,极富象征性。
如“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以不与众鸟同群的“鸷鸟”自比, 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方”喻君子正直端方, “圆”喻小人圆滑奸诈, 以“方圆”不合,“异道”不相安为喻, 表明与谗佞小人不相为伍的态度。
通过这些比喻,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峻洁、高大。
二、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
《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形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大胆而不失真实的夸张。
因为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要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
屈原在《离骚》里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 离骚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涕.泣/孝悌.修姱./垮.塌白芷./趾.高气扬B.谣诼./雕琢.郁悒./安逸.浩.荡/皓.首穷经C.污垢./诟.骂兰皋./圭臬.亟.请/岌.岌可危D.芰.荷/桑梓.杂糅./猿猱.瞌.睡/溘.然长逝解析:A项,分别读tì,kuā/kuǎ,zhǐ;B项,分别读zhuó,yì,hào;C项,分别读gòu,gāo/niè,qì/jí;D 项,分别读jì/zǐ,róu/náo,kē/kè。
答案:D2.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
②偭.规矩而改错偭:背向,引申为违背。
③竞周容以为度.度:法度、准则。
④忍尤而攘.诟攘:排除。
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尤:责骂。
⑥苟余情其信.芳信:相信。
⑦唯昭质其犹未亏.亏:亏损。
⑧岂余心之可惩.惩:惩治。
A.①③⑥⑧B.②④⑤⑧C.①③⑤⑦D.②④⑥⑦解析:④攘:忍受。
⑥信:确实。
⑧惩:受创而改变。
答案:C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太息:叹息。
B.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盛大的样子。
C.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随流水而逝。
D.长余佩之陆离..陆离:修长的样子。
解析:B项,浩荡:荒唐,没有准则。
答案:B4.下列句中与“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中“穷”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发图,图穷.而匕首见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D.复前行,欲穷.其林解析:“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中“穷”意思是“困厄”“走投无路”,C项与其相同。
A、B、D三项中的“穷”意思是“穷尽”。
答案:C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均相同的一项是( )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之以.揽茝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夫孰异道而.相安D.①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②将往观乎.四荒解析:A项,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介词,因为。
《离骚》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修姱.(ku ā) 朝谇.(zu ì) 谣诼.(zhu ó) 揽茝.(ch ǎi) B.溘.死(k è) 侘傺.(ch ì) 鸷.鸟(zh ì) 方枘.(ru ì) C.芰.荷(zh ī) 偭.规矩(mi ǎn) 羁.(j ī) 攘.诟(r ǎn ɡ) D.方圜.(hu án) 杂糅.(r óu) 岌.岌(j í) 兰皋.(ɡāo)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朝谇..: ②竞周容...以为度.: ③延伫..: ④高.余冠之岌岌..兮: 3.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申.之以揽茝 申:申述,说明。
B.忍尤而攘.诟 攘:忍受。
C.苟余情其信.芳 信:确实。
D.长余佩之陆离..陆离:修长的样子。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长声叹息,掩面垂泪啊,哀伤百姓的生活多灾多难。
B.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这也是在我的心中所向往的美德啊,纵然九死我也不后悔。
C.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雄鹰和凡鸟不合群啊,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保持清白即使死了也值得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C.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6.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B.⎩⎪⎨⎪⎧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7.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B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C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D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8.下列诗句中,与“不吾知其亦已兮”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B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C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9.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②谣诼.谓余以善淫(放荡)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自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参政)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A .①③⑤⑦ B.①③⑦⑧C .②④⑥⑧ D.①④⑥⑦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②回朕车以.复路兮 ⎩⎪⎨⎪⎧ ③固.时俗之工巧兮④固.前圣之所厚A .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B .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C .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离骚》的节选部分,回答11——13题。
《离骚》一、基础梳理1.字音(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修姱.( ) ②羁.( ) ③蕙 ( ) ④揽茝.( ) ⑤谣诼.( ) ⑥侘傺..( ) ⑦溘.死( ) ⑧鸷.鸟( ) ⑨攘诟.( ) ⑩兰皋.( ) ⑪芰.荷( ) (2)给多音字注音 ①曲⎩⎪⎨⎪⎧ 曲.解 曲.高和寡 ②度⎩⎪⎨⎪⎧ 度.假 揣度. ③宁⎩⎪⎨⎪⎧ 安宁. 宁.可 ④冠⎩⎪⎨⎪⎧桂冠. 冠.军 2.辨形组词①⎩⎪⎨⎪⎧ 摄 蹑慑② ⎩⎪⎨⎪⎧ 粹 萃 淬 ③⎩⎪⎨⎪⎧ 謇 蹇 ④⎩⎪⎨⎪⎧ 骋 聘3.名句默写(1)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固前圣之所厚。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芙蓉以为裳。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岂余心之可惩?二、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揽茝.(chǎi) 嫉.妒(jí) 谣诼.(zhuó) 规矩.(ju) B .修姱.(kuā) 羁.(jī) 朝谇.(cuì) 蕙 (xi āng) C .溘.死(kè) 侘傺.(chì) 方圜.(huán) 攘诟.(ɡòu) D .芰.荷(jī) 杂糅.(róu) 昭质.(zhì) 鸷.鸟(zhì)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长太息..(叹息)以掩涕..(拭泪)兮,哀民生之多艰。
B .余虽好修姱..(修洁而美好)以伏.(保守)清白以死.(为……而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D.不吾知其亦已.(罢了)兮,苟余情其信.(相信)芳.(芳香)。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背绳墨以.追曲兮②回朕车以.复路兮③固.时俗之工巧兮④固.前圣之所厚A.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也相同 B.两个“以”相同,两个“固”不同C.两个“以”不同,两个“固”相同 D.两个“以”不同,两个“固”也不同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一个不同类的( )A.长.余佩之陆离兮 B.佩缤纷其繁饰.兮C.亦余心之所善.兮 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5.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一个不同类的(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 C.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三、类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5离骚一、基础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溘.(kè)死谣诼.(zhuó)揽茝.(chǎi)B.侘.傺(chì)攘.(rǎng)诟鸷.(zhì)鸟C.芰.(zhī)荷修姱.(kuā)偭.(miǎn)规矩D.方圜.(yuán)岌.(jí)岌蕙纕(xiāng)2.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謇朝谇而夕替.(替代)②偭.(违背)规矩而改错③宁溘.(忽然)死以流亡兮④步余马于兰皋.(水边的高地)兮⑤唯昭(..清楚明白)质其犹未亏⑥又申.(说明)之以揽茝⑦忍尤而攘.(排斥)诟⑧苟余情其信.(确实)芳⑨长余佩之陆离..(修长的样子)A.①⑤⑥⑦B.①②③④C.④⑤⑦⑨D.②③⑥⑧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怨灵修之浩荡..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C.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D.固时俗之工巧..兮4.对下列通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芳菲菲其弥章.“章”通“彰”,明显B.忳郁邑.余侘傺兮“邑”通“悒”,苦闷C.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D.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挫”,挫折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
B.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等。
C.《离骚》是一首政治抒情诗,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屈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
D.《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章句。
6.按照要求填写原文诗句。
(1)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2)表现诗人疾恶如仇、不同流合污的诗句:(3)表现诗人坚持真理、献身理想的诗句:二、课堂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离骚》课文赏析与训练【美文探微】新奇的比喻瑰丽的想象——《离骚》的表现手法赏析《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诗人以驰骋瑰丽的想象,塑造了诗人自己鲜明的艺术形象,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善于运用比喻、象征来表达思想感情。
运用幻想和夸张的表现手法,将浓厚的爱国情操抒发在诗篇当中。
一、新奇的比喻和巧妙的象征。
古代诗歌中就常常以香草、美人喻君子美丽形象,屈原的《离骚》则发扬了这一传统,并将其推向极致。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它的两类意象:美人、香草。
美人的意象一般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还有种类繁多的香草,这些香草又丰富了美人意象。
同时,香草意象作为一种独立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指品德和人格的高洁;另一方面和恶草相对,象征着政治斗争的双方。
《离骚》诗中就用了白芷、花椒、佩兰、菊花、桂、泽兰、辛夷、芰荷、芙蓉等多种香草。
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用荃草比喻现实中的君王,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等,一部《离骚》中,通过大量的关于美人、香草等富于象征意义的辞藻铺陈,通过反复表述自己的心迹,重建了崇高的诗人自我形象。
《离骚》中的喻体既有自然界的鸟兽花草,也有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活动,甚至还有虚构的神话传说世界的各种事物,极富象征性。
如“鸷鸟之不群兮, 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圆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以不与众鸟同群的“鸷鸟”自比, 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方”喻君子正直端方, “圆”喻小人圆滑奸诈, 以“方圆”不合,“异道”不相安为喻, 表明与谗佞小人不相为伍的态度。
通过这些比喻,使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加峻洁、高大。
二、大胆的夸张和瑰丽的想象。
《离骚》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这突出地表现在诗人驰骋想象,糅合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和自然形象编织幻想的境界。
除此之外,还运用了大胆而不失真实的夸张。
因为浪漫主义的作品往往要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
屈原在《离骚》里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竞周容以为度度:限度
B.鸷鸟之不群兮群:合群
C.苟余情其信芳信:相信
D.忍尤而攘诟尤:好
2.对下列各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独穷困乎此时也——我孤独地忍受着现实的穷困。
B.唯昭质其犹未亏——唯独我明洁的品质还没有被污染。
C.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怨恨君心太大了(即心太粗的意思),始终不能体察民心。
D.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转过我的车子返回原路,趁着迷路还不算远。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位作家说,要想使自己生活的扁舟轻驶,务必要让它________的仅限于必不可少之物,不然轻则________无以进,重则可能压沉自己的生活之舟,道理很明白,什么都舍不得撒手,往往________什么都不得不________。
A.装载徜徉致使割爱B.承载徘徊导致舍弃
C.装载徘徊致使舍弃D.承载徜徉导致割爱
4.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山水诗经过长期酝酿,最终能够在诗坛上独占鳌头,开宗立派,千秋之功当属南朝宋诗人谢灵运。
B.许多人或许没有见过这两位在语言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电影配音演员,但一提起他们配音或朗诵的精彩片断,不少人至今尚耳熟能详。
C.中国京剧艺术团首次出访欧洲,带去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精彩绝伦的演出令欧洲观众如痴如醉,大快人心。
D.为了逃避打击,这个造假窝点去年曾两次停业,可风声一过,又东山再起。
5.下列各句表达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然科学发展加速的第三个原因是,由于科学领域集中了社会上最优秀、最富有创造才能、最勇于探索精神的人才。
B.世界上没有也不可能有不运动的物质。
C.下面播送的《黑炮事件》的录音剪辑,是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
D.一个人能否成才,要看以后的学习态度:一是要有信念,相信自己能成才;二是有没有毅力和决心,学习是一辈子的事。
二、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1题。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
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
王明,并受其福。
”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
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顷襄王怒而迁之。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斯?”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酾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湘《怀沙》之赋。
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注:①酾:薄酒。
6.句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中加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逃亡破败连续几
B.使……灭亡使……破败连续几
C.灭亡破败接连多
D.使……灭亡使……破败连续不断积累
7.下列句子句式与众不同的一项是[]
A.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B.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C.人君无愚智贤不肖
D.兵挫地削,亡其六郡
8.下列各句中“见”字表示被动的一项是[]
A.渔父见而问之曰
B.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C.风吹草低见牛羊
D.境界危恶,层见错出
9.下列与“无”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人君无愚智贤不肖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③无贵无贱,无长无少④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⑤肯访院花老翁无
A.①⑤B.①②④
C.③④⑤D.①③
10.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D.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11.下列各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体现出屈原孤傲清高,自命不凡的性格。
B.“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中“察察”是“洁白的样子”,“汶汶”是“明亮”的样子。
C.“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的意思是“又怎能使清白的身躯,蒙受人世的苦难呢?”D.好几代见不到一个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是因为他们所称的忠臣不忠,贤人不贤。
参考答案
1.B2.3.45.6.B7.C8.B9.D10.C11.D
三、情景式默写
12、《离骚》节选的开篇两句“,”,表现了诗人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文情绪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它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样,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3、
“,。
,
”四句写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原因竟然是诗人自己太注意修身了。
对此,诗人坚定地表达:“,。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14、君王糊涂,不解人心:“,。
”小人造谣,重伤诗人:“,。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15、诗人生活的环境恶劣,风气败坏,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一味钻营取巧:
“,。
,。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16、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诗人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但诗人却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节操,他声明:“,!”(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7、反映诗人和群小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四句是:
“,。
?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18、诗人忍受着委屈和责骂,抑郁难平:“,。
”但他又坚决以前贤为榜样,献身正义:
“,。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四、语言文字运用
1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一个人的生长环境与他的成才与否息息相关。
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贝多芬双耳失聪,但他凭借坚定的意志,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二交响曲》。
顺境只会消磨人的意志,刘禅安于享乐,结果意志消沉,乐不思蜀。
因此,一个人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
(1)未必只有逆境才能造就人才。
(2)
(3)
试题答案:
19.②顺境未必只会消磨人的意志③一个人未必只有多经历磨难才能成才(符合文意,推理合乎逻
辑即可。
对一句给3分,对两句给5分。
)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①,其对象是大众,要使之传播有效,就要从大众的需求出发,并且符合大众传播的规律。
满足大众好奇心,②,肯定要比之前的简单灌输更为有效。
借助娱乐愉悦感所带来的主动性和自愿性,更容易使参与者注意和接收其中的科学信息,使他们对科学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当然,借助娱乐只是科普的一种形式,③。
科学节目在激发观众兴趣的同时,也不能娱乐过头。
试题答案:
20. 示例:(1)科普本质上是一种大众传播(2)通过娱乐化的一些方式进行科普(3)在运用过程中还必须掌握好度(提示:先总体浏览文段,了解话题中心,明确所读的是电视台科学节目如何接地气的问题,再看需要填写句子的三处,根据上下文的提示和照应来作答。
第一处要求把科普与大众传播的
关系揭示出来,第二处谈借助娱乐进行科普,第三处谈娱乐在科普中要掌握一个度)
21、下面是某公益慈善项目“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流程图,请把此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20个字。
(6分)
下面是某公益慈善项目“废旧衣物回收再利用”流程图
试题答案:
21.市民投放废旧衣物到回收站,经过整理分类;可利用的经过清洗消毒后整理包装,棉衣被类入库,捐赠做慈善;衣裙裤类通过爱心慈善超市,赠送需帮助的人;不可利用的经包装运输到资质厂加工,循环再利用。
(6分;内容完整,给2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
如有其他
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
字数超出要求,酌情扣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