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终结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5 MB
- 文档页数:9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职业与岗位分析(一)行业现状与前景分析数控系统是数控产品的核心技术之一,从50年代末期,我国就开始研究数控技术,开发数控产品,其间三起三落。
经过多年来不断的调整、优化、重组、开拓,中国数控产业通过自行研究、引进合作、独立开发、推进产业化进程,国产数控系统已经取得重大突破。
在庆祝建国50周年之际,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说,中国的数控产业已经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开拓前进。
在充满信心的同时,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数控产业,尽管获得了新的发展机遇,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努力来攀登新的历史性台阶。
1我国数控系统产业化的现状1.1数控产业的基本情况我国数控机床生产厂共有100多家,其中能批量生产的企业有42家(国有企业30家,民营企业5家,合资、独资企业7家),平均年产量40~50台,几家重点企业年产量可达400~700台;数控系统(包括主轴和进给驱动单元)生产企业约50家,但生产具有一定批量的企业有8家,其中国有企业3家,民营企业2家,合资、独资企业3家;生产数控机床配套产品的企业共计300余家,产品品种包括八大类2000种以上。
我国数控系统分为3种型级,即经济型、普及型和高级型。
这是根据我国当前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按技术应用不同领域和复杂程度进行的阶段性标准来划分的。
在经济型数控系统中,我们具有很大优势,在当前每年数千台经济型数控车床和电加工机床的市场上,国产数控系统是“一花独秀”(其中有10%左右的是合资企业产品)。
在普及型数控系统的市场中,我们正在取得进展。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数控系统的各方面研究力量在集中优势、突破关键、以我为主、发展产业的原则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以航天数控集团、机电集团、华中数控、蓝天数控等以生产普及型数控系统为主的国有企业,以及北京—法那科、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等合资企业的基本力量。
当然,拥有我国自主版权的数控系统在市场开拓上仍要尽更大的力量。
数控技术应用(智能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数控技术应用(智能制造)专业(660103)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三、基本学制3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理论知识。
能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与编程,数控机床装调与维护,3D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五金刀剪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操作,产品质量的检验,数控设备的管理、维护、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级技能型人才。
五、职业面向六、人才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一)职业素养1.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信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2.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3.具有创新精神和服务意识。
4.具有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能力。
5.具有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6.具有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标准意识、规范意识、主动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1.具有查阅专业技术资料的基本能力。
2.掌握3D打印技术的原理、工艺、设备、模型设计、应用和实用技能。
3.具有根据图纸要求,进行钳工操作的能力。
4.具有正确识读中等复杂程度机械零件图、装配图、电路原理图、电气控制原理图的识图能力,同时,熟悉相关CAD绘图软件,具有一定的绘图能力。
5.了解各种数控机床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种数控机床的操作与日常维护保养。
6.具有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知识,会手工编写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7.会使用常用的CAM软件编写典型零件的数控加工程序。
8.具有运用PLC的基本指令和部分功能指令编制和调试较简单的控制程序的能力。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一)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及中职毕业生(二)学制:3年(三)人才规格:高等职业教育,大专层次(四)培养目标培养主要面向机械类制造业行业企业,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数控加工工艺设计、计算机辅助编程、数控机床操作、数控设备维修调试及维护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五)就业岗位与职业能力1、主要就业单位及部门(1)机电产品数控加工企业(2)模具设计与生产企业(3)数控设备生产与维修企业(4)机电产品销售与技术服务企业主要就业方向和就业岗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要有以下就业方向和工作岗位2、主要就业岗位分析3、能力结构总体要求(六)毕业要求1、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至少应取得130.5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基础课:32学分职业能力课:86.5分能力拓展课:12分2、证书要求: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取得以下(1)至(2)证书,并取得(3)至(9)项中的二个证书:(1)高新技术等级考试证书;(2)高校英语应用能力测试B级证书,或C级证书及与本专业相关的一种技能证书;(3)AutoCAD证书(中级或高级)证书;(4)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证书;(5)数控车床操作工(中级或高级)证书;(6)CAXA制造工程师证书;(7)Pro/E(或UG)设计工程师证书;(8)Cimatron设计工程师证书;二、专业分析(一)行业背景1.行业发展状况我国的数控机床无论从产品种类、技术水平、质量和产量上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一些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据统计,目前我国可供市场的数控机床有1500种,几乎覆盖了整个金属切削机床的品种类别和主要的锻压机械。
领域之广,可与日本、德国、美国并驾齐驱。
这标志着国内数控机床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
福建省数控技术发展相对比较缓慢,数控机床行业总体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基础薄弱,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不高。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和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代码:580103二、招生对象与修业年限招生对象: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技校对口生修业年限:三年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适应现代机械行业发展需要,数控专业是机械制造技术、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相结合的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各种专业技能,职业素质优良,专业技术适用,实践能力突出,能在数控技术领域面向数控加工、CAD/CAM技术等不同方向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编程、维护以及生产组织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四、职业岗位面向与职业能力分析(一)职业岗位面向Ⅰ.主要工作岗位1.数控机床操作岗2.数控程序员岗3.数控工艺员岗4.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及)维修岗Ⅱ.相关工作岗位1.质量检验岗2.机电产品开发(及产品改造)岗3.产品销售岗4.车间管理岗Ⅲ.拓展工作岗位1.职业学校教师2.村官从近年职场行情调研看,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其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重点发展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是:高层次研发人才需求呈现旺势;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生产岗位需求数量排在第二位,仅此于科技活动岗位,具有一线操作和管理经验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
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两个领域都呈现出需求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复合型、应用型、经验型、高技能操作型人才需求旺盛,科技活动人才尤其是研发人才需求集中等具体特征。
(二)职业能力分析Ⅰ.综合素质1.思想政治素质: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
2.职业素质: 具有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道德修养;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严谨求实;具有基本能力以及管理和创新素质。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修订日期:2016.3一、招生对象与学制招收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面向航天航空、汽车、机械、电子、电器、日用品、模具制造等企业,培养具有与本专业领域相适应的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严谨规范的工作作风,并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
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达到数控技术应用中级工技能水平、在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车削加工、数控铣削加工以及相关机械冷加工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三、就业岗位群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从事数控设备的操作、计算机绘图、数控设备的销售与技术服务、CAD/CAM软件的应用等工作,担任数控车间施工员、设备管理员、质量检验员和班组长等工作,经过企业的再培训,也可从事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以及数控改造等工作四、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及职业素养目标a.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b.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c.具有通过不同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d.具有正确的就业观和一定的创业意识;e.拥有健康的体魄,能适应岗位对体质的要求。
2.专业知识目标a.具备本专业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b.具有运用计算机进行技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能力;c.了解企业数控加工的生产过程与生产管理;d.掌握数控设备工作原理和结构的基本知识;e.了解数控专业领域新工艺、新技术的相关信息;f.具有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掌握机械和电气技术的基本知识。
3.专业技能目标a.具有识读与绘制机械零件图、使用CAD软件的能力;b.具备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具有严格按照工艺文件进行生产的科学态度;c.具有普通车床与铣床操作技能;d.具有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编辑能力;e.具有数控机床操作技能;f.具有解决数控加工中的一般技术问题能力;g.具有产品检测评估能力;h.初步具备使用CAD/CAM软件进行数控编程的能力;i.具备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知识及技能;4.证书要求本专业毕业生除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外,还必须在数控车工中级、数控铣工中级或加工中心中级三项职业技能中,获得其中一张证书,方可授予毕业证。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二〇一九年八月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二、入学要求 (1)三、修业年限 (1)四、职业面向 (1)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1)(一)培养目标 (1)(二)培养规格 (1)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2)(一)公共基础课程 (2)(二)专业技能课 (4)(三)创新创业类课程 (8)(四)综合实训 (8)(五)专业选修课程 (9)(六)顶岗实习 (10)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0)(一)基本要求 (10)(二)教学计划 (10)八、实施保障 (13)(一)师资队伍 (13)(二)教学设施 (14)(三)教学资源 (17)(四)教学方法 (17)(五)学习评价 (18)(六)质量管理 (19)九、毕业要求 (19)十、附录 (20)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数控技术应用(0514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主要面向加工制造业,培养在生产一线能从事数控加工操作、数控加工编程、数控设备维护及车间生产与技术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产业文化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1.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基本文化素质,毕业生应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对自然、社会生活和艺术具有初步的美学欣赏和鉴别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美的心灵,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3)具有自尊、正直和诚实的品质,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在工作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
(4)具有较高的职业能力和人文修养,吃苦耐劳,安全意识高,组织性强。
(5)养成良好的卫生与锻炼身体的习惯,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职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1400(修订稿)目录-----------3三、基本学制------------------------------------------------------- 3四、培养目标------------------------------------------------------- 3五、职业范围------------------------------------------------------- 3六、人才规格------------------------------------------------------- 4七、主要接续专业--------------------------------------------------- 5八、课程结构------------------------------------------------------- 5九、课程设置及要求------------------------------------------------- 6(一)公共基础课------------------------------------------------ 6(二)专业技能课程---------------------------------------------- 8十、课程设置与教学时间安排---------------------------------------- 12(一)教学时间安排--------------------------------------------- 12(二)教学实施------------------------------------------------- 13十二、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建议-------------------------------------- 15(一)教学方法建议--------------------------------------------- 15(二)教学评价建议--------------------------------------------- 16十三、实训实习环境------------------------------------------------ 18十四、专业师资---------------------------------------------------- 19十五、毕业条件---------------------------------------------------- 22十六、其他建议---------------------------------------------------- 22一、专业名称(专业代码)数控技术应用 (051400)二、入学要求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三、基本学制三年四、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等行业企业,从事数控机床操作、调试、维护和保养等工作的初、中级数控加工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控技术是一门综合技术,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为了培养合格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
2.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
3.培养适应工业4.0发展需求的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
二、培养内容1.数控基础知识:学生将学习数控机床原理、数控编程、加工工艺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常见数控机床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2.数控编程与操作技能:学生将通过实践操作数控机床、编写数控程序,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技能和编程方法。
3.加工工艺设计:学生将学习加工工艺的设计方法,包括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的确定等,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4.数控系统维护:学生将学习数控系统的维护与故障排除,包括硬件维护和软件调试等方面的知识。
5.制造工艺与自动化:学生将学习与制造工艺和自动化相关的知识,包括工艺规划、工艺流程设计、自动化设备应用等内容。
三、培养方法1.理论课教学:通过理论课教学,讲解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掌握数控技术的基础知识。
2.实践操作:通过实验课程和实训,学生将亲自操作数控机床,编写数控程序,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3.项目实践:通过参与实际项目,学生将学习与实际工程相关的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习实训:学生将参与企业实习实训,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培养要求1.学生应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和机械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2.学生应熟练掌握数控编程和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加工工艺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加工任务。
3.学生应了解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具备适应工业4.0发展的能力。
4.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工作中的协作环境。
五、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评价:包括理论课成绩、实验课成绩等。
2.项目实践评价:根据项目实践的成果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数控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信号来控制机床执行加工操作的技术,是工业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供了便利。
为了满足数控技术应用日益增长的需求,在职业教育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篇文档将重新设计一份“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期探讨如何提高培养质量,满足人才缺口。
一、培养目标1、知识面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基础、电气控制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分析和解决数控加工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2、技能面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控加工技能和机械制造工艺的理论知识。
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的编程、调试、操作和维护工作。
并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素质面本专业培养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责任心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总需求量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因此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根据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缺口数量达到30万。
因此,应重视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市场需求。
三、课程设置为了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控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我们设计一份适合市场需求的课程。
该课程主要涵盖三个方面:1、基础课程本阶段的课程包括数学、物理、电气控制、机械制造工艺等课程,以加强学生的扎实机械基础、电气控制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为下一阶段的数控技术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控技术课程本阶段的课程包括数控加工基础、数控编程、机床维修、加工工艺规划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计算机编程和数控加工的操作和维护能力,以及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能力。
3、实践环节本阶段的课程包括数控加工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课程,通过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数控机床的编程、调试、操作和维护工作。
在毕业实习环节,通过企业实际业务的参与,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企业业务流程,提高实操能力以及沟通与协调能力。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是培养掌握数控系统操作与编程、机床维护与调试、刀具选用与切削工艺、工件测量与检验等技能,具备一定工艺设计和生产组织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该专业拥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在各个制造行业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具备熟练的数控编程和操作技能。
2.培养学生具备机床维护和调试的能力,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机床故障。
3.培养学生具备刀具选用和切削工艺设计的能力,能够根据不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进行切削。
4.培养学生具备工件测量和检验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测量工具进行工件尺寸和形状的检验。
5.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艺设计和生产组织能力,能够根据产品要求进行工艺设计和生产排程。
三、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1.1专业基础课程: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制图、数控技术基础、CAD/CAM技术基础、数控机床操作与编程、机床维护与调试等;1.2专业课程:刀具选用与切削工艺、工件测量与检验、数控机床应用技术、工艺学、生产组织与管理等;1.3实践教学课程:数控机床操作实验、数控编程实验、机床维护与调试实验、刀具选用与切削工艺实验等。
2.实训实习2.1校内实训: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通过校内实验室的模拟工作环境进行实际操作和编程训练;2.2校外实习:学生将在数控加工企业进行为期一定时间的实习,亲身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了解实际工作中的环境和要求。
3.创新实践学生将在专业方向上进行综合实验或创新项目,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校际或国际学术交流,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四、课程评估与考核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成绩,综合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技能水平、实训实习成绩、创新实践成果等。
采用考试、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估,以期达到培养目标。
五、实施与保障1.建设实验室和教学设备,提供学生实践和实训所需的条件。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终结版
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051400)
二、入学要求及学制
1、入学要求: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机械制造行业,培养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与本专业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机数控技术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具有较强的CAD/CAM等方面应用能力,从事数控加工工艺分析、数控设备操作与编程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同时还能够有选择地获得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等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以及计算机、普通话、CAD/CAM等等级证书。
四、职业范围和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装备制造业各类企业数控设备的操作、维护和保养岗位,也可从事生产现场工艺实施、数控软件使用、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和产品销售等工作。
职业资格证书:初级、中级数控车工初级、中级加工中心操作工
五、职业岗位群及人才培养规格
1.职业岗位群
本专业职业岗位群如表所示
2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意识和能力,能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社会;根据企业生产流程,严格按照安全工作规程进行操作,具有安全生产意识,重视环境保护,并能解决一般性专业问题。
同时具有下列专业能力:
(一)职业素养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自觉遵守行业法规、规范和企业规章制度。
2、具有创业精神和服务意识。
3、具有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4、具备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5、具备借助词典阅读外文技术资料的能力。
6、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能力。
7、具有安全文明生产、节能环保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8、具有规范意识、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专业知识和技能
1、能读懂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和简单的装配图,并能熟练使用各种绘图软件。
2、掌握机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懂得机械工作原理,能准确表达机械技术要求。
3、掌握必备的金属材料、材料热处理、金属加工工艺的知识和技能。
4、掌握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基本解决本专业涉及电工电子技术的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5、掌握现代制造技术的基本知识,具备使用CAD/CAM等软件、实施工艺、数控编程、设备管理、质量检测的基本能力.
6、具备对制造类企业生产一线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分析的初步能力。
7、能判断数控机床的一般故障并完成数控机床的定期维护保养。
8、数控加工操作能力水平达到职业中级水平。
六、课程内容和要求
序号课程类别及名称
教学时数
实训学分
学期学时分配(周学时)
总计讲课实践一二三四五六
1
文化基
础课程德育726012 4 1111
2语文2882107816 4444 3数学21621612 3333 4英语1441448 2222 5计算机应用基础1085058 6 33
6
专业必
修课程机械基础36 30 6 2 2
7机械制图144 54 90 8 4 4
8金属材料与热处理144 100 44 8 4 4
9电工与电子技术基
础
108 50 58 6 3 3
10创客72 12 60 4 1 1 1 1
11CAD/CAM技术应
用
144 44 100 8 4 4
12普通车床加工工
艺
与技能训练
72 12 60 4 4
13数控车编程基础54 40 14 3 3
14公差配合与测量36 30 6 2 2
15 数控车床加工工
艺
与技能训练
72 12 60 4 4
16 CAXA制造工程
师
72 12 60 4 4
17
专业选
修课程数控机床结构
与维护
401030 4 4
18 普通铣床加工工
艺与技能训练
401030 4 4
19 数控车床加工工
艺
与技能训练
401030 4 4
20 公共素心理健康1818 1 1
备注:
(1)本表不含军训、社会实践、入学教育、毕业教育、职业技能鉴定等活动,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2)职业指导课程可安排在第四或五学期第二课堂时间进行。
(3)增加艺术课和历史课,提高学生爱国意识和个人修养。
八、教学实施要求
1、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要符合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按照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2、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应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指导思想,根据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企业生产与生活实际,对课程内容进行大力整合,在课程内容编排上合理规划,集综合项目、任务实践、理论知识于一体,强化技能训练,在实践中寻找理论和知识点,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实用性与实践性。
九、教学评价 1.评价内容
评价应针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以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素养。
21 质课程 体育健康 144 0 144 8 2 2 2 2 22 艺术 144 0 144 8 2 2 2 2 23 社团 216 0 216 12 3 3 3
3
24 礼仪修养 18 18
1 1
25 德育班会 72 72
4 1 1 1 1 26 导师活动 72 40 32 4
1
1 1 1 27 远足拉练 36 36
2 0.5 0.5 0.5 0.5
28 警示教育 18 8 10 1 0.25 0.25 0.25 0.25 29 劳动体验 72 0 72 4 1
1
1
1 30 普通话 18 18 1
1
31 市场营销 18
10
8
1
1
32 技能
下厂实习 29
周
1周
1周
1周 8周 18周
33 考证
10
周
34 技能大赛 8周 4周
4周
35
技能高考
36
周
20
周
16周 学时合计 2748 1254 1494
73周 158 35.7
5
36.75
36.75
36.75 20
周
18周
2.评价方式
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现场操作、笔试、口试、作品展示、综合作业等。
3.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特点,可将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课程中的学习任务以及每门课程结束时采用过程性考核;课程全部完成时,由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完成终结性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