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学语言关键期训练法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2
语言能力:宝宝学语言关键期的训练方法三、宝宝学语言关键期的训练方法0~~3岁宝宝语言发展最快、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细心的父母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只要稍加引导,宝宝就能说出一些多词句的话语,并学会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说话时还会出现一些复合句。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非常渴望能与父母交流,对此,父母可利用以下方法,因势利导地对宝宝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复述说话和故事内容:复述说话和故事内容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对宝宝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让父母先对宝宝说一句话,然后让宝宝跟着说,开始时可从最简单的句子说起,如,“宝宝喜欢写字”、“妈妈喜欢宝宝”,待宝宝熟练掌握后,再逐渐延长句子的长度。
给宝宝讲故事时,也可采用这种复述的训练方法。
选择故事时,可选一些情节简单但宝宝却较感兴趣的故事。
父母讲完后,即可尝试让宝宝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复述出来。
最初宝宝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父母一定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宝宝接着复述。
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记得明天将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妹妹听”、“会讲故事的宝宝是非常棒的宝宝”,以此调动宝宝复述的积极性。
看图说话:很多幼儿图书都配有图画,父母可运用这些图画,训练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
和宝宝一起翻开书,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向宝宝讲解:“母鸡带着鸡宝宝找小虫”、“小白兔在吃红萝卜”,最后再试着将这些画面连起来,让宝宝讲给父母听。
开始宝宝可能讲得不完整,甚至不会讲,这很正常。
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应鼓励宝宝慢慢来,大胆地讲。
相信经过不断训练,宝宝会讲得越来越好。
教宝宝念儿歌、诗歌:儿歌、诗歌一般说来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宝宝即使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含义,也会非常乐意地大声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这样既可提高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又能让宝宝欣赏到优美的诗歌、学到知识,真可谓一举数得。
教宝宝认识玩具及生活用品:宝宝总是怀着一颗好奇心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聪明的父母一般都会及时地满足宝宝的这种好奇心。
•浅谈幼儿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与培养一、提供环境,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工具,三岁是人一生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提及语言教育,一般人会认为在幼儿阶段也就是讲讲故事,说说诗歌,每当与家长谈及这类话题,家长总是感到非常困惑,不知如何来教。
经过长期的实践,我认为要让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应做到家园共育,共同培养。
家园以及全社会共同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的良好环境对幼儿一生的语言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纲要》中也明确要求:“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从某种程度上说,环境就是教育,创设良好的语言交往环境,可以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在游戏交往中得到进一步锻炼。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一个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由于环境变化不易安静下来,有的胆怯、哭闹,有的甚至整天一言不发,这种情绪阻碍了语言的发展。
因此,培养幼儿说话的兴趣,提供说话的机会和条件,使幼儿敢讲话、爱讲话、多讲话,才能在说话的过程中,进行培养和练习。
当幼儿有了说的愿望时,就要为他们创造说的条件,让幼儿自由交谈,这样老师就不要去阻止他们去“说”,我们还可并有意识安排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幼儿有个体差异,教师就可酌情安排一些性格互补的幼儿,比如平日里爱说、爱表现的幼儿与平时沉默寡言的孩子可以结合一组),让他们在彼此协商、共同游戏中学习和发展语言。
同时,在与幼儿进行交谈时,作为老师我们还要注意表现出对幼儿所谈问题的极大兴趣,这样就感染了幼儿,使幼儿感到语言交往是一大乐事,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另外对那些说话流畅、胆子大的幼儿,可让他们在集体面前起带动作用。
如让他们给小朋友说儿歌、唱歌、讲故事等等。
宝宝学说话训练技巧摘要:一、引言二、宝宝学说话的关键期三、宝宝学说话的训练技巧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2.与宝宝进行充分的交流3.鼓励宝宝模仿说话4.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5.学会倾听和理解6.耐心引导,适时纠正错误四、家长在宝宝学说话过程中的作用五、家庭环境对宝宝语言发展的影响六、结语正文:一、引言宝宝学说话是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早日掌握丰富的语言,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掌握一些基本的训练技巧,有助于宝宝更快地学会说话。
二、宝宝学说话的关键期宝宝学说话的关键期通常在1岁至3岁之间,这个时期宝宝的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对语言的敏感度较高。
家长应抓住这个时期,对宝宝进行科学的语言训练,以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三、宝宝学说话的训练技巧1.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为宝宝提供一个充满语言刺激的家庭环境,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语言。
2.与宝宝进行充分的交流:家长应该多与宝宝沟通,用亲切的语言与他们交流,让宝宝感受到语言的温暖。
3.鼓励宝宝模仿说话:宝宝在学习说话的过程中,会模仿家长的语言表达,家长应鼓励这种模仿,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纠正。
4.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在与宝宝交流时,家长应尽量使用丰富的词汇和表达,让宝宝在语言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启发。
5.学会倾听和理解:家长要教会宝宝如何倾听别人的话语,并理解其中的意义。
这有助于宝宝在与人交流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6.耐心引导,适时纠正错误:宝宝在学说话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
家长要有耐心地引导,并在适当的时候纠正宝宝的错误,帮助他们正确地表达。
四、家长在宝宝学说话过程中的作用家长是宝宝学说话最重要的引导者,他们的耐心、关爱和支持,对宝宝的语言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家庭环境对宝宝语言发展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宝宝的语言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氛围,有助于宝宝建立起自信、开朗的性格,从而更好地学习说话。
如何教18个月宝宝说话宝宝的语言发展是每个家长都非常关注的重要问题。
对于18个月大的宝宝来说,正值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帮助宝宝开发语言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方法来教18个月宝宝说话。
1. 提供语言模型宝宝在语言学习过程中需要有语言模型来学习和模仿。
因此,家长应该与宝宝进行频繁的互动,用简单清晰的语言与宝宝交流。
例如,当宝宝指着对象时,家长可以说出该对象的名称,如"这是一只小猫",帮助宝宝建立语言与事物之间的关联。
2. 读绘本给宝宝听阅读绘本是培养宝宝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宝宝在听绘本故事时,可以借着图画理解故事内涵。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绘本,适合宝宝的年龄,并在阅读时使用生动、感情丰富的声音,让宝宝对故事产生兴趣。
3. 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刺激家长可以提供多样化的语言刺激,帮助宝宝扩展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
给宝宝听一些简单的儿歌和儿童歌曲,以及具有重复性的句子,帮助他们理解语言的结构和模式。
此外,还可以给宝宝玩具、颜色和形状进行命名和描绘,培养宝宝对事物特征的认识。
4. 耐心倾听和回应在宝宝尝试说话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和回应。
即使宝宝的语言表达并不完整或准确,也要表现出肯定和鼓励的态度。
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通过与宝宝交流,增加宝宝的语言使用机会。
5. 创造语言环境为了帮助宝宝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家长可以创造一个富有语言的环境。
例如,家里可以播放适合宝宝听的音乐,与宝宝玩语言游戏,或是给宝宝讲述有趣的故事。
营造愉快的语言氛围可以激发宝宝的语言兴趣,助于宝宝主动学习和尝试说话。
6. 鼓励肢体表达和肢体语言除了口头表达外,宝宝也可以通过肢体表达来沟通。
家长可以引导宝宝用手指或眼神指向感兴趣的事物,以及触碰或指向身体部位。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来帮助宝宝理解和模仿。
7.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宝宝在语言发展方面存在明显的延迟或障碍,家长应该寻求专业的帮助。
如何让宝宝学说话?宝宝语言训练的关键期
10-12个月正是宝宝学说话的最佳时期,孩子也能听懂故事、回答问题和学动物声音。
这个阶段的宝宝也会叫“爸爸、妈妈”了,父母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好时机,给宝宝一个好的语言环境。
(一)重视的模仿,协调多种器官
模仿是孩子语言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必须得靠听觉、视觉、语言运动系统来协调活动,因此,让孩子看着色彩斑斓的音乐书,触摸发音键,再听听音乐书的动物发音,确实是宝宝协调运用眼、手、唇、舌、声带、脑等器官的最好训练。
(二)多和孩子谈话,让宝宝观察嘴形
虽然这个阶段的宝宝不一定懂得父母在说什么,但父母也不能因为这样就放弃了训练宝宝说话。
父母要多和宝宝玩游戏,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宝宝耳朵在听的同时,眼睛也在观察爸爸妈妈的嘴形,练习发音的气流和技巧。
(三)适当鼓励和称赞宝宝
父母在陪孩子进行发音训练的时候,应当循循善诱,当宝宝发音说不准或者说不清,甚至不愿说的时候,不要责备宝宝,应该适当鼓励宝宝,或者暂时停止训练,分散宝宝的注意力,隔一段时间才继续训练。
如果宝宝的表现非常活跃,父母就应该称赞宝宝,让宝宝爱上这个训练。
因此,发音训练既可以宝宝促进宝宝思考,也可是宝宝自信
的好时机。
宝宝0到6个月的语言发展指南宝宝在0到6个月之间,正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在此阶段,宝宝开始探索语言,并逐渐建立起与父母交流的方式。
以下是宝宝语言发展的指南,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宝宝的语言发展。
1. 倾听和回应对于宝宝的语言发展,关键在于倾听和回应。
与宝宝建立亲密的关系,给予关注和回应,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基础。
当宝宝发出声音时,您可以回应他,比如微笑、眼神接触、模仿他的声音等,这将鼓励宝宝继续尝试与您进行交流。
2. 说话节奏在宝宝的语言发展中,要注意说话的节奏和语调。
保持缓慢而明确的语调,可以帮助宝宝更清楚地听到语音和音调的变化,从而更好地学习语言。
此外,多使用高音调和表情丰富的声音,可以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并激发他的兴趣。
3. 重复和模仿重复和模仿是宝宝语言学习的重要方法。
当宝宝说出一些简单的声音或单词时,您可以重复他说的内容,并模仿他的声音。
通过与他一起重复和模仿,可以帮助他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此外,为了激发宝宝的学习兴趣,您可以使用一些简单明了的词汇,如“爸爸”、“妈妈”等。
4. 手势和面部表情宝宝在0到6个月之间,手势和面部表情是他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
当他想要表达一些需求或情感时,他可能会使用手势、肢体语言或面部表情来与您交流。
关注并回应他的手势和面部表情,可以帮助宝宝建立起与您的情感联系,进一步促进他的语言发展。
5. 曝光于语言环境宝宝的语言学习需要曝光于丰富的语言环境中。
无论您的母语是什么,都可以为宝宝提供多种语言的环境,这有助于他对不同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学习。
您可以为宝宝播放简单的音频、音乐或儿歌,与宝宝一起阅读图书,尽量营造出一个语言丰富的环境。
6. 联系日常生活宝宝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是将之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当您给宝宝更衣、喂食或洗澡时,可以利用这些时刻与他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
比如,您可以向宝宝解释正在发生的事情,引导他倾听不同的声音,认识不同的物体等。
这样的交流可以增加宝宝的语言接触,并帮助他建立起词汇和概念的联系。
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方法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方法导语:幼儿语言发展是智力发育的关键要素。
幼儿期是人脑发育最迅速,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时期,经过科学的教育与引导,可以使幼儿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培养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创造力。
幼儿语言教育的有效方法一、婴幼儿期(0―6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婴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掌握语言最迅速的时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
婴幼儿在掌握词汇方面,由3岁的800―1000个词,发展到6岁的3000―4000个词。
在掌握语法方面,又掌握简单陈述句的语法形式,发展到掌握多种句式的语法形式。
在正确教育下,幼儿入学前就能自如的运用口语表达自己的见闻、愿望、情感等。
如果婴幼儿在发展语言的关键期,没有条件学习口语,以后就不能真正学会说话。
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一个被狼养大的孩子在7岁回到人类社会后,开始学会说话,经过几年的语言训练,只记住四五个单词。
这个案例说明了婴幼儿语言的发展如果错过了时机是难以弥补的。
因此,学前期的语言教育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应该处于举足轻重的位置,此阶段决定了人类一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对人的一生发展有很重要的影响。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幼儿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是其智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当幼儿具备了一定的口语能力时,就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其他领域学习,并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而幼儿期是人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语言发展十分迅速,词汇量日益增加,通过发展,孩子可以简单、连贯地叙述见闻、表达思想。
婴幼儿不会用语言的时候,只能用肢体和音量来表达思想和情绪,学会用语言后,就会说出自己的感觉;语言表达有欠缺的人,小时候表现得通常比较自卑、内向,成年后也不能较好地与人沟通,不能较好地表达自己喜怒哀乐等情绪,情绪波动时甚至有摔东西、大吼大叫等失常的行为。
如果不重视幼儿的语言发展,幼儿的表现力、创造力与社会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在幼儿的初期,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强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发展,为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一岁七个月宝宝,说话一岁七个月的宝宝,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宝宝的语言能力会有明显的提升,能够听懂很多简单的指令,也能说出一些简单的词汇了。
但是,也会有一些宝宝在这个阶段会出现一些语言发育上的问题,比如语音障碍、语言发育迟缓等。
下面就介绍一下一岁七个月宝宝的语言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一、宝宝语言发育指标1. 宝宝在这个阶段语音数量逐渐增多,可以说出20多个单词了,同时也可以模仿一些简单的短语和句子,比如“要水”、“小朋友”等。
2. 宝宝说话时,发音明显,语调抑扬顿挫,语速适中。
3. 宝宝具有简单的沟通能力,能够通过语言和动作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愿望,比如要吃喝、玩具等。
4. 宝宝能够理解简单的指令,比如“给我拿来”、“别动”等,同时也能够简单地回答简单的问题。
二、宝宝语言障碍的检查方法1. 宝宝说话时,发音不清、连续性的发音不流畅、发音替代、行话等问题。
2. 宝宝发音不全面,只说一些简单的词汇,比如“爸爸”、“妈妈”等,并且不会组合词汇,比如“妈妈拍照”、“爸爸开车”等。
3. 宝宝口齿不清,说话时候说不出某些音,比如“s、z、sh、ch、j、q等”或者发“k、g、p、b、m、f、w等”这类音时有困难。
4. 宝宝说话时经常出现词汇替换、语法结构错误、词序混乱等问题。
5. 宝宝说话时语音量过少,只说一些简单的词汇,并且对语言缺乏兴趣。
三、宝宝语言障碍的治疗方法1. 提供语言模型。
宝宝在学习语言过程中,需要时刻听到正确的语音和语言模式,因此家长和老师应该提供正常的语音模型,让宝宝全面、正确地接触和学习语言。
2. 重视情意交流。
情意交流是宝宝语言发育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可以让宝宝更好地接收和理解语言信息。
家长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进行情意交流,比如说早安、晚安、祝贺生日等,都可以让宝宝更深刻地记住这些词汇。
3. 矫正问题发音。
对于宝宝发音存在部分问题的问题,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进行矫正,需要较多的练习和有序的训练,给孩子更多的时间练习发音,同时也要保持足够的耐心。
引导宝宝说话5技巧从出生到一岁的前语言时期,正是宝宝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家长应把握住前语言的敏感期,跟宝宝多说话。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引导宝宝说话5技巧,欢迎借鉴参考。
1、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平时多和宝宝说话3岁前是孩子学说话的宝贵时期,因为3岁前是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人类说话能力是在后天所获得的。
一个听与发音器官健全的孩子只有处在有语言交流的环境中,即有人和他说话,孩子语言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现在很多家庭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本来就少言寡语,如果爸妈回家又是“手机控”、“电脑族”,自然没有和孩子太多亲子交流的时刻。
宝宝缺乏学习与模仿语言的环境,语言发展自然会受到影响。
所以,负责带孩子的人(特别是宝爸、宝妈)要给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家里,爸爸妈妈尽量多讲话,让宝宝聆听别人是怎样表达的,要知道,宝宝的进步都是靠模仿和学习的。
有的家长会有疑惑,不知道和宝宝说点什么。
其实很简单,宝妈可以把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用语言表达出来。
日常的活动,吃饭、沐浴、换尿布都是和宝宝重复对话的好机会。
经过不断地听妈妈描述,宝宝很快就会学会和这些活动相关的关键词。
比如:换尿布时,可以说:“宝宝屁股脏,妈妈换尿布,哒,哒两下,贴上小粘条,尿布换好了,宝宝真高兴!”在喂宝宝喝水时,可以说:“喝水了。
”照镜子时,指着镜子对宝宝说“这是宝宝”,“这是妈妈”。
另外,带宝宝外出时,沿途所见所闻,均可作为与宝宝谈话的内容。
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训练孩子的语言能力,如当孩子注视一个物品或参加某个活动时,或在游戏中、在音乐中、在马路上、在公园里…… 都是训练孩子说话的好机会,告诉宝宝“爷爷在过马路、奶奶在浇花、这辆汽车开得好快” 等等。
这些都可以很好的锻炼宝宝的语言能力,对宝宝早日开口说话帮助也是很大的。
2、从身边的事物名称开始,以实物引导宝宝有限的脑力只能从理解单个的“词”开始,因此对宝宝说话要使用结构简单的短语,并且着重强调一句话中重要的词语。
孩子的语言能力要从小抓起
一、语言能力培养的关键期不容错失
良好的语言环境,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家长们不要因为宝宝听不懂,而不跟他交流,相反,更应该我跟他沟通,哪怕是一个短短的发音,也会引起宝宝的关注。
1岁以内都是宝宝的语言发育准备期。
1岁以后,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宝宝说话,在做每个动作时都结合语言,更利于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比如,喂宝宝吃奶粉时,对宝宝说:“我们吃奶奶咯。
”这个过程是教会孩子理解动作,最终内化成语言表达出来的重要方式。
2~4岁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关键期,就会成为心理上的某种缺陷,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着名的“印度狼孩”就是这样。
虽然辛格博士花了很大功能去恢复其语言和人性,但仍然收效甚微。
所以,家长要抓住和把握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孩子的智力。
二、对宝宝的语言培养训练要有目的地进行
要想有效率地提高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家长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20个月的宝宝应该能有意识地说出3-5个字组成的、有主谓结构的句子。
多带孩子做一些语言智能发展的游戏。
让孩子在游戏过活动中多听、多看、多说、多读。
比如,宝宝指着苹果,表达出了要的意思。
妈妈把苹果拿。
宝宝学语言关键期训练法
0~~3岁宝宝语言发展最快、也是最为关键的阶段,细心的父母在实践中不难发现,宝宝在这个时期的语言发展速度相当惊人,只要稍加引导,宝宝就能说出一些多词句的话语,并学会使用各种基本类型的句子,说话时还会出现一些复合句。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非常渴望能与父母交流,对此,父母可利用以下方法,因势利导地对宝宝的语言能力进行训练。
复述说话和故事内容
复述说话和故事内容是最为简单,也是最为有效的训练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对宝宝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让父母先对宝宝说一句话,然后让宝宝跟着说,开始时可从最简单的句子说起,如,“宝宝喜欢写字”、“妈妈喜欢宝宝”,待宝宝熟练掌握后,再逐渐延长句子的长度。
给宝宝讲故事时,也可采用这种复述的训练方法。
选择故事时,可选一些情节简单但宝宝却较感兴趣的故事。
父母讲完后,即可尝试让宝宝将故事的内容和情节复述出来。
最初宝宝可能会感觉有些困难,父母一定要善于引导和鼓励宝宝接着复述。
用一些激励性的语言,如,“记得明天将这个故事讲给邻居的小妹妹听”、“会讲故事的宝宝是非常棒的宝宝”,以此调动宝宝复述的积极性。
看图说话
很多幼儿图书都配有图画,父母可运用这些图画,训练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
和宝宝一起翻开书,一边指着图片一边向宝宝讲解:“母鸡带着鸡宝宝找小虫”、“小白兔在吃红萝卜”,最后再试着将这些画面连起来,让宝宝讲给父母听。
开始宝宝可能讲得不完整,甚至不会讲,这很正常。
父母千万不要着急,应鼓励宝宝慢慢来,大胆地讲。
相信经过不断训练,宝宝会讲得越来越好。
教宝宝念儿歌、诗歌
儿歌、诗歌一般说来比较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宝宝即使不理解其中的内容和含义,也会非常乐意地大声朗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
这样既可提高宝宝的语言思维能力,又能让宝宝欣赏到优美的诗歌、学到知识,真可谓一举数得。
教宝宝认识玩具及生活用品
宝宝总是怀着一颗好奇心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物,聪明的父母一般都会及时地满足宝宝的这种好奇心。
周围环境中的一些物品,是教育宝宝学习语言的好工具。
父母可通过教宝宝识认这些物品的名称及用途,让宝宝学到很多生活常识,同时积累新的名词,这对宝宝语言思维的发展和运用十分有益。
如何教宝宝正确发音
宝宝的发音具有多变性,发音常常不稳定,如说“很短”时发音很好,说“弟弟”时发音就不清了。
也就是说,宝宝发音会受到不同语音的组合或不同的语词内
容结构的影响,并表现在不同的方面。
一般而言,歪曲音的情形比较容易发生,也就是说宝宝可能一直是以那种方式发那个音,而省略音和替代音就会缺乏一致性。
1.父母要为宝宝做出正确的榜样
宝宝学习发音的主要途径是模仿大人。
父母发音清楚、正确,是宝宝学习正确发音的前提。
宝宝咿呀学语时,就开始跟父母学习发音了。
父母在宝宝身边发出的“呜”、“啊”等哄逗之声,以及哼唱的催眠歌谣,都是说给宝宝听的,都是在训练宝宝的听觉。
宝宝稍大之后,就会学着父母发某些音节。
父母的语音对宝宝学习发音影响最早,作用也是最大的。
因此,要教宝宝正确地发音,父母必须先做到自己能正确地发音。
2.父母要有意识、耐心地教宝宝发音
给2岁的宝宝讲小人书时,可一边指着图,一边教宝宝说:“小猫喵喵叫”、“小鸭嘎嘎叫”。
小宝宝一般都对动物感兴趣,可让宝宝通过说动物的名字、学动物的叫声练习发音。
对于3岁的宝宝,不但可以教他模仿大人发音,还可以告诉他某些音是怎样发出的,并让宝宝观察大人发某个音时,嘴唇和舌头是怎样动的,再让宝宝自己进行练习。
3.父母可以带宝宝进行发音练习
如跟宝宝一起做“什么叫”的游戏:父母和宝宝分别拿着画有不同动物的卡片,轮流出示卡片,要求对方模仿卡片上动物的叫声。
还可以教宝宝说些绕口令,如宝宝发“zh”、“si”、“zi”等音节有困难,父母可以教他说绕口令“买柿子”,以此强化宝宝发音的准确性。
买柿子
小石、小志、小三、小四,
提着篮子买柿子。
买柿子,吃柿子。
吃到嘴里甜丝丝。
4.父母应注意矫正宝宝的错误发音
父母矫正宝宝的错误发音要耐心,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斥责宝宝,以免挫伤宝宝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同时坚持不懈地鼓励宝宝大胆练习,注意千万不要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