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织物缩水率影响因素

织物缩水率影响因素

织物缩水率影响因素

织物缩水率测试

织物缩水率测试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试验,测试织物缩水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求得织物缩水率。掌握织物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并了解织物产生收缩的原因。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 试验仪器为水箱、M988型织物缩水机、钢尺、缝线、铅笔等用具。 三、试样 机织物和针织物各两块。 四、实验方法与程序 (一)机织物缩水率的测试 1.试验仪器与用具:使用的仪器为水箱一只,底部为半圆形,上面为400×315mm的长方形,容积为45L,内装撑拌轮,直径为156mm,速度为,使用的工具为量尺等。 2.试样准备:取样数量:每批取3块试样,试样尺寸为经向55cm,纬向全幅。试样标记:先将试样沿经向两端各剪去2.5cm,取中间50cm,纬向全幅。再在试样中间均匀量取3个点,然后按经纬3个位置正确而平直地用铅笔画T字形,T形仔细缝纫,作标记,或用不褪色的笔正确画“T”形,※精确测量3个T形记号之间的经、纬向距离(精确到0.1cm). 3.操作步骤: (1)将清水加入水箱至规定标记(约45L)并加热使水温为。 (2)展开准备好的样布,置于水箱中(一般每次可放置4—6块,视织物厚薄而异)。加盖封闭保温,开动电动机,使搅拌轮转动。样布随着水浪回转翻滚,薄织物连续搅动15min,厚织物连续搅动20min,准时取出布样。 (3)将取出的样本,放入水池中轻轻地整理平整,沿经向叠成四折,用手轻轻压去水分(不得绞拧),将样布展开,平摊在金属网上,在无张力的情况下,保持经纬向垂直,然后把金属网移入温度为的烘箱内烘干。取出样布冷却30min后,分别测量试验后的经纬向之间距离。测量时,应尽量沿纱线方向量,不能歪斜。如发现试样上有折叠痕迹,可用手沿量尺寸方向轻轻摸平,但不能用力过大,以免产生误差。 (4)试样结果计算: 织物缩水率按下式计缩水率= (38—1) 式中:—试验前的实测距离(cm); —试验后的实测距离(cm)。 (二)针织物缩水率和沸水缩水率的测试 1.仪器与工具:使用的仪器为M988型织物缩水机,转速为,容量为40L。使用的工具为量尺(钢卷尺或木尺等)。

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

1.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界定和内涵(金融发展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作用机制 与实证分析,周杰琦) 目前学界对于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仍未达成共识,全要素生产率是个内涵和外延模 糊的概念(郑玉歆,1999)。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的界定对于本文后续理论分析以及实证研究都尤为重要。荷兰学者Tibergen(1942)将时间因素引入到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开创性提出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全要素生产率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最早起源于Solow(1957)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其目前已成为分析经济增长源泉以及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指标。按照Solow 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各种生产投入要素(如资本、劳动投入、 能源、自然资源等)贡献之外的、由技术进步、技术效率、管理创新、社会经济制度等因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在此意义上,全要素生产率也称为Solow 剩余。全要素生产率变动被解释为生产函数的整体移动,而要素投入变化则指要素投入沿着生产函数本身的移动。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全要素生产率被解释是外生的技术进步,因此,技术进步独立于经济体的其他任何变量而产生。有的学者认为,Solow 剩余“测量了我们在经济增长源泉中无法全部解释和分析的因素”,它不仅包含:依赖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技术进步以及技术效率提升,还包含了一系列未知的复杂因素,如数据测量误差、模型变量遗漏、模型设定偏误、经济周期波动的干扰等。然而,Jorgerson 和Griliches(1967)却认为,Solow剩余不过是投入要素不恰当测量所造成的结果,如果投入要素被正确测量,Solow 剩余则不复存在。由上可见,即便从索洛剩余的角度来界定全要素生产率,学术界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和外延也未能形成一致的认识。这种局面容易导致有关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出现混乱,甚至妨碍该研究领域的深入向前发展。 以中国情况为例,目前,由于概念定义、数据处理以及研究方法的不同,国内外研究对 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的测算结果存在较大分歧,比如,Young(2003)测算的结果为1.4%,Chow (2002) 测算的结果为2.68%,郭庆旺等(2005)测算的结果为0.891%。不过,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表明中国经济是典型的粗放型增长,因此,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为了使本文后续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结果与其它研究更具可比性、允许采用多种方法估测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后面的实证结果能够得到清楚的解释,在本文研究中,笔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及其内涵做出更为全面而广泛的解释。笔者分析的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刨除了资本、劳动、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和作用之外,其它所有可以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的有机综合体。本文所指的全要素生产率不仅包括Solow 经济增长理论假定的非体现的、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进步(如创新的管理和组织方法、研究开发投入、创新活动、政策法律等),还包含了与资本质量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紧密联系的体现式的技术进步(如投资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教育进步所引起的劳动者素质提高)。按照体现型技术的理论,技术进步可以体现在要素投入质量上的改进。就资本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资本设备在设计、质量和功效方面的改善。对劳动投入而言,体现型的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者教育水平的提高及知识技能的改进。此外,随机因素和数据测量误差也包括在全要素生产率当中。 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来源的类别来看,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可以进一步分解为技术进步变化率、技术效率变动率、资源配置效率、规模效率变化等等。技术进步变化率不能完全表示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从经济学意义来看,技术进步主要是指新的知识和技能、新生产工艺、新采用的设备或改进的旧设备、研究开发以及新组织管理框架等在经济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进而引起人们劳动生产率、经济活动水平的提高。技术效率变动率也不能完全代表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技术效率刻画了生产中现有技术的使用状况,Farrell(1957)首先提出了技术效率的估测方法,Farrell(1957)的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出一定要素投入下,某企业的实际

美标缩水率测试方法0420

美标测试程序 1.取样准备:试样应具有代表性,取样时应避免已变形区。 2.选定合适的缩水板,取样时应避免布边 1/10 之内的样品,每一布 样应选取 3 块试样,试样应含不同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纱线。 洗前尺寸准备试样大小为 380*380mm( 15*15inch)。 3.平行于布边或织物长度方向作洗前标记,用记号笔和钢尺在试样 上分别作3对平行于长度或和宽度方向距离为 250mm的洗前标记 点。每一个标记点应离试样边不可少于 50mm,同一方向的标记点间距离不可少于 120mm。 4.选择2:试样大小为610*610mm (24*24inch),两标记点之间长度为 500mm(18inch),在试样上分别作3对平行于长度和宽度方向距离为500mm 的洗前标记点,每一个标记点离布边应至少为 50mm,同一方向的标记点间距离不可少于 240mm。 5.称取试样和搭布总共约为 1.8 ±.1kg(4.0 0±5lbs),选择中水位为 18±15gal,厚重棉织物循环方式,水温41 ± 3C,放置66±).1g AATCC 1993 标准参考洗涤剂。 6.将试样和搭布一起置于洗衣机,根据设定的洗涤程序和时间启动洗衣 机。(将布样放入洗衣机后,经历的自动程序及时间为:进水 4mi ns—打匀 3 mi ns—洗涤 6 mi ns—排水 3 mi ns—脱水 3 mi ns —进

水4 mins—打匀3 mins—排水3 mins—脱水6 mins—结束报警 合计 35mins) 7.打开缩水机,取出试样。如试样缠在一起,请小心地分开,注意 需防止变形。将洗后试样和搭布一起置于烘干机中,设置好温度 以产生规定的排气温度,启动烘干机直至所有样品烘干为止。当烘干机停了以后,立即取出所有样品。 8.将试样自由置于水平平整的台面上,冷却半小时以上。 9.测量并记录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同时精确到mm。将第一次、第 三次数据,每一方向分别平均,分别测出长度和宽度方向的结果 并精确到 0.1%。其缩水率计算如下: 缩水率 = 100* (平均洗后尺寸 - 平均洗前尺寸) / 平均洗前尺寸洗前、洗后尺寸是试样长度或宽度方向的平均值,如果洗后尺寸较洗前尺寸大,则以“ +表”示其缩水率伸长。 9.出具报告分别注明长度和宽度方向的尺寸变化,并精确到 0.1%

针织面料缩水率测试流程

针织面料缩水率测试流程 缩水率是可以控制的:一般的布料做干蒸,洗水。就可以算出缩率了!测出来后计算好,把数据提供给纸样师傅,他们参考后放 出适量。就OK了 以上是基本的流程。。 具体的做法是(以下我主要说干蒸和水洗) A:干蒸- 1 八、 也是上面鱼说的“烫缩 1)在要测算的布料上(要有足够的大),画出 2 块固定的长和宽,------ 拿针织内衣来说,一般40*40CM就可以,意要留出约2CM以上的缝位,因为内衣(~像内裤),面积不大,但是针织布料的缩率又很大。像氨纶布,莫代尓等,要是定型没定好,可能会缩的可怕。。。 2)将这2 片的画好固定尺寸的布料反面相对,用平车在画好的痕迹上车好, 这样布料的正面就路在外面了, 还可以方便一起看看色差,色牢度什么的,省料.,着时在沿着留出来的2CM以上的缝位用锁边机锁好边..

3) 现在到了干蒸的关键时刻了! 拿着这块布去烫工那里去蒸 吧!!!注意把握好时间.一般的针织布料大概5分钟就0K了.缩率大的布料你在蒸的时候还可以用眼睛看到它在缩呢!!! 嘿嘿.. 那种布, 可不是好料!! 特别注意哦:: 蒸的时候, 别让熨斗和布料接触!! 也就是说, 不是要向人家烫衣服一样去烫这块布!!! 但是距离也布要离的远了! 一寸左右 吧! 就好了. 还要随时给它翻番身, 移动位置, 这样受热才均匀, 才可以算准确点! 还有, 尽量布要打开机台的吸风器.. 4) 蒸完了, 就拿到通风的地方给它晾干, 请注意不是要拿到太阳下 晒干哦! 这样算出来的也是没效果的!! 5) 干了后就是计算了, 注意要分布料的经纬方向的... 经向也就是 直纱, 维向就纱横纱.( 斜纹的例外)例如: 经向现在缩到了38CM 了, 拿就是38-40=2 /40=*100%=5%., 也就是说这布经向的缩率是5%.. 维向的算发也是如此>> 6) 最后,干蒸这部分基本就完了. 除了提供数据给纸样那边外, 还要

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及对策

影响生产效率的原因及对策 1、各工序每天的生产计划没有人统筹安排,各自为政,导致前道与后道脱节,车间半成品积压过多。 对策:工厂所有的生产要有一个人负责统筹安排,要有计划的生产,前后道要衔接流畅,尽量一单一单完整的完成生产。 2、生产过程中数量的管理失控,各个生产工序之间数量没有交接,导致几乎每单都有尾数,影响生产效率。 对策: A.从胚进厂开始,每一款的数量都要有明确的标示,数量要清点准确。 B. C、 喷漆完成后,生产者需清点数量并做好标示,并报喷漆主管登记后,移交给贴纸工序,并由贴纸主管接收签字确认。 D、喷漆工序领胚时,要对照订单数量,清点准确无误后方可生产;(大单一次生产不完的,也要统计每次领取的数量,最后一次领胚时,要统计累计所领的胚与订单数量是否一致,如有不足,必须由收胚部门补足数量后方可进行最后一批的生产)。领胚时如发现与胚上面的标示不一致(货号、规格、数量)时,需由喷漆主管与收胚人核对无误,确保数量正确情况下方能生产,否则暂停生产该货号。 E、贴纸完成后,清点数量并做好标示,移交给喷油或包装工序,并由喷油主管包装主管接收签字确认。 F、 3、过程的质量控制不完善,检验程序不完整,制程检验基本没有,任何一个工序错了,大都要到最后一道才知道,甚至要到客人发现才来返工,耗时耗力。 尤其是油漆环节没有严格的检验,对整个订单的生产带来很大问题,影响生产进度。 对策: 4、样品无专人保管,生产过程中丢失没人负责,导致检验没有参照物,拍大货样时找不到样品,拍的大货样照片与样品又不一样,客人不接受,又是返工。没有样品的生产单过多,生产时由谁来确认可以生产?生产时找样品的时间花太多,影响生产进度, 对策: 5、车间现场混乱,在制品各工序没有标示,卫生状况差;导致找货,搬货的时间拉长;通道不畅,又容易造成半成品、成品碰撞坏,造成补数。 6、工人实行计件也有不利之处,上下班时间不统一,没事做时又可以不上班,管理人员无

纺织品缩水率之常见织物缩水情况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标准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Standard International Group(HK) Limited 纺织品缩水率之常见织物缩水情况 纺织品缩水率检测是纺织企业必须出示的一个检测标准,目前国内纺织品缩水率检测标准有国标和美标以及欧标等几种标准,一般情况下纺织品的缩水率情况跟其本身的材质有着较大关系,同时在纺织生产的过程中的生产工艺也会影响到纺织品的缩水率情况。 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一般来说,缩水率最大织物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品。客观的讲,全棉面料多少都存在着缩水褪色的问题,关键是后面的整理。所以一般家纺的面料都是经过预缩处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预缩处理不等于不缩水,而是指缩水率控制在国标3%-4%以内衣料尤其是天然纤维的衣料会缩水。因此,在选购衣料时,除了对织物的 质量、色泽、花型进行挑选外,对织物的缩水率也应当有所了解。一件衣服在 穿着期间,能否始终保持合 身、不变形、平挺美观、耐穿,关键是你对衣料的 缩水率是否了解,并在成衣前是否进行预缩。 各种纤维的吸湿性不一样,吸湿性大的纤维,缩水率就大;反之缩水率就 小。天然纤维如棉、毛、丝、麻的吸湿性相对较大,故率也大;而涤纶、丙纶 等化学纤维吸湿性.结物结构的紧密、稀松也会影响其缩水 程度,稀松结构的衣料,一般较紧密结构的缩水率大。 这里提供一些常见织物的缩水率,供购料时参考。 棉丝光平布:缩水率经向3.5%,纬向3.5%; 棉丝光斜纹布:缩水率经向4%,纬向3%; 棉本光平布:缩水率经向6%,纬向2.5%; 一般精纺呢绒:缩水率经向4%,纬向3.5%; 真丝双绉:缩水率经向10%,纬向3%。 怎样正确掌握不同衣料的缩水率呢?首先弄清缩水率是什么.缩水率是指衣料经水浸和洗涤后,织物发生收缩的百分率。缩水率和衣料 的纤维特性、织物的组织结构和生产加工工艺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材料是造成纺织品缩水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因素,但是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造成纺织品缩水率的情况也是正常情况,如何减小纺织品缩水率情况需要更具不同的材质和工艺具体操作。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 铸造公司是为集团公司提供钢铸件的分公司,主要生产五十铃最新技术的高档商用车汽油、柴油发动机缸体、缸盖及变速箱、车桥等铸件。根据公司组织培训学习的布置,通过对铸司现生产状况的调查,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建议如下: 一、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1、人员问题:集中表现在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人员数量差缺较多,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稳定性较差,员工士气低落,总之都可以总结为:不会做或不愿做。 2、设备工装问题:集中表现设备没有维护保养时间导致设备维护保养差,设备故障率高,维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维修而不是保养预防,坏哪修哪,修好了这里坏那里,一天忙个不停,必然会导致设备生产时的停停敲敲。 3、现场物流问题:仓库与收发衔接不好,配料效率低;收发人员对生产开始与中途生产配合度不高,导致待料;物料整理不好,标识不清,导致停工翻找等等。 4、生产产品种类过多的问题:现在铸司生产100多种产品,每天每条线生产 5、6种产品,每天换模具的时间都在100-120分钟,影响生产效率。 二、提出的对策措施建议: 1、人员问题:对差缺的人员及时补充,并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熟练掌握各自岗位的操作技能,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

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稳定员工队伍。 2、设备工装问题:生产部门协调,给设备部维修保养设备的时间,设备部针对影响现生产的主要问题进行设备的维护保养,把设备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设备技术人员对设备状态进行分析,做好备件的准备工作,不要出现发生设备故障而没有备件的情况,造成延长停机时间;对设备维修人员加强培训,养成良好维修习惯,提高维修质量,防止同样故障反复出现。 3、现场物流问题:做好仓库与收发衔接,提高配料效率;按公司的生产计划,各部门一体化办公,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减少待料问题; 4、生产产品种类过多的问题:建议把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的产品外委加工,减少生产产品的种类;生产部在安排每天生产计划时,尽量少品种多量,每天减少换模具次数,降低每天的生产准备时间。 以上是通过学习,对于现生产中存在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及对策措施的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把老师讲授的知识、方法带入到日常工作之中,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有意识的去思考相关问题,并且让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最终成为自己的工作风格和工作习惯,用以剖析,解决其它问题,这样,就能迅速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使自己逐步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生产管理者。

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

经济科学·2010年第1期 一种新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分解模式 雷 明 孙曙光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 100871) 摘 要:本文对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化率的传统测度方法给出了一种恰当扩展。在广义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我们将TFP的变动分解为技术进步、管理方 法的改进以及这两者的匹配度的变化上。结果表明,和技术水平一样,组织管理 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由于引进了组织管理方法和技术水 平二者之间的匹配度,本文提供了理解TFP变动的新的视角。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管理效率匹配度 一、引 言 有关TFP变化率的问题一直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兴趣。不仅仅是企业,很多国家及地区也一直密切关注如何在不增加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生产量。特别是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欠发达国家与地区,一直在被低生产率问题困扰。国外学者对TFP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二战结束之后,在TFP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论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研究。国内学者现在所用的分析理论和方法多数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国学者柯布和道格拉斯(Cobb和Douglas,1930)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早研究了生产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Tibergen,1942)将时间因素纳入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并提出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但他提出的生产要素仅包括资本和劳动,没考虑其他要素的投入。戴维斯(Davis,1954)指出了TFP的内涵,并认为劳动力、资本、原材料、能源等均应作为投入要素。索罗(Solow,1957)将技术进步引入到生产函数中,并分离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了“增长余值”。丹尼森(Denison,1967)在索罗增长余值的基础上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并分解了资本投入量与劳动投入量。乔根森和格里利谢斯(Jorgenson和Griliches,1967)指出了丹尼森(Denison,1967)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资本投入测定方法,克服了丹尼森方法中的内部不一致性。此后,乔根森采用比丹尼森更精确的方法对1948至1979年美国经济增长进行了估算。在TFP研究初期,多数学者采用增长核算法来测量TFP。 随着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计算方法。如法雷尔(Farrell,1957)首次通过构造确定性的生产前沿面来测量技术效率。艾格纳等(Aigner et al. 1977)首次采用包含随机误差的随机生产前沿模型。库珀等(Cooper et al. 1978)首次提出了数据包络分析法。马姆奎斯特(Malmquist)指数方法也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它是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而提出的。1982年,凯夫斯(Caves)等提出了由东奎斯特(Tornqvist)推算出Malmquist

布料缩水测试

五、测试要求: 1.缩水率:以国家一等品合格标为准。 ①缩水以悬挂晾干方式测试。 ②普通布类直缩在(-5%-±1.5%)以内,横缩在((-5.5%-±1.5%)以内接受。 ③布料洗水后扭度必须在±4%以内。 2.色牢度:以国家一等品合格标准为准。 ①水洗色牢度中浅色在4级以上,深色3.5级以上。 ②干擦牢度中浅色在4级以上,深色3.5级以上;湿擦色牢度中浅色4级以上,深色3级,磨毛2.5级以上。 ③耐酸、碱汗渍变色、沾色牢度中浅色在4级以上,深色在3.5级以上。 ④耐光汗复合色牢度要求在3级以上,敏感色3级。 ⑤原样变色4级以上,同批色差4级,匹前后色差、边中色差4级以上,缸与缸色差4级以上。 3.环保及酸碱性:甲醛含量的限定,要达到国家标准GB18401-2003规定的甲醛含量限定值≤20mg/kg;PH值: 4.0-7.5(不得超标)。 布料测试最低等级要符合《国家纺织品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要求》;测试项目参照下示: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新一代环保材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等特点。该材料若置于室外经自然分解,其最长寿命只有90天,置于室内在5年内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境,故环保由此而来。宜于洗涤等物点。 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其具有工艺流程短、产量高、成本低、品种变化快、原料来源广泛等特点,无纺布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 1、水刺无纺布:是将高压微细水流喷射到一层或多层纤维网上,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从而使纤网得以加固而具备一定强力。 2、热合无纺布:是指在纤网中加入纤维状或粉状热熔粘合加固材料,纤网再经过加热熔融冷却加固成布。 3、浆粕气流成网无纺布:又可称做无尘纸、干法造纸无纺布。它是采用气流成网技术将木浆纤维板开松成单纤维状态,然后用气流方法使纤维凝集在成网帘上,纤网再加固成布。 4、湿法无纺布:是将置于水介质中的纤维原料开松成单纤维,同时使不同纤维原料混合,制成纤维悬浮浆,悬浮浆输送到成网机构,纤维在湿态下成网再加固成布。 5、纺粘无纺布:是在聚合物已被挤出、拉伸而形成连续长丝后,长丝铺设成网,纤网再经过自身粘合、热粘合、化学粘合或机械加固方法,使纤网变成无纺布。 6、熔喷无纺布:其工艺过程:聚合物喂入---熔融挤出---纤维形成---纤维冷却---成网---加固成布。 7、针刺无纺布:是干法无纺布的一种,针刺无纺布是利用刺针的穿刺作用,将蓬松的纤网加固成布。 8、缝编无纺布:是干法无纺布的一种,缝编法是利用经编线圈结构对纤网、纱线层、非纺

染整加工降低缩水率的11大方法

1.在炼漂过程中尽量减小张力。 2.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凡是湿布烘干都是尽量施松张力,降低伸长避免门幅过度窄缩,如果是开幅连烘的机台在开幅后要加装小的容布箱再穿进布架以避免开幅与轧水之间的张力过大。 3.在丝光过程中要掌握扩幅张力要保持坯布的幅宽注意控制纬向张力。 4.各道工序的平洗机导布棍.轧棍,烘筒,应加强维修保证平整光洁.避免张力放松时起皱水槽中的导辊要运转自如,同一机台前后轧辊烘筒的线速度相差不应太大,经向张力掌握布不拖地为准在长台的分段过程中应有松紧调节开降架装置或分段传动调节装置以控制张力的大小。 5.丝光后的产品应严格控制后道加工过程中的张力因为丝光后再伸长经向缩水率在实际生 产操作中可以在各道工序中制定半制品幅宽指标在各机台的去布处于以测量考核,后序要对前工序进行验收保证半制品应有的幅宽。 6.对于一些机械运动张力需要人工控制张力.严格工艺操作,加强工艺操作,加强机械清洁减小运转张力有效的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7.加强对丝光加工工艺条件的检查,有条件的的染厂可以用直辊和布铗结合丝光。 8经向缩水率较大的品种:如卡其,华达呢府绸织物要进行预缩处理.降低缩水率.在这些品种 在紧式加工中.仅依靠机械上放松张力,则最好的缩水率也高达4%左右,这一缩率宜采用预缩的办法来进一步降低,产品经过预缩处理后不但缩水率降低了.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感, 纹路清晰光泽柔和。 9.对于纬向缩水率较大的品种,有的由于坯布幅宽不合理,即使合理的加工条件,也仍有较大的纬向缩水率加工条件差的缩水率更大,必须采取进一步的改进措施,丝光品种要保证落布幅宽达到要求.此外还要需要在坯布规格上加以改进,在不增加成本或少增加成本的条件下,将坯布的幅宽放宽,以保证纬向缩水率降到要求范围内。 10.进行树脂整理可降低缩水率并提高弹性(需注意手感)另涂层也可以降低缩水率。 11.对于T/C合纤混纺织物要抓好定性丝光工序工艺及操作可较好控制缩水率。

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重庆现阶段经济增长方式实证研究 在认识经济增长一般规律的基础上,对经济增长阶段做出判断,揭示特定时期的经济增长方式,特别是具有转折意义的特征,是理解经济增长过程,从而形成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的政策思路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实现了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达到10.4%。随着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增长方式提出新要求,刘易斯转折点的日益临近,人口因素的变化显现出其长期隐藏的经济含义,即通过减少劳动力的供给量,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转向主要依靠生产率提高。这个正在发生的变化既可以成为推动重庆经济迈向一个新阶梯的催化剂,也可能使重庆经济发展陷入一个均衡陷阱。因此,只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认识经济增长阶段和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地将其转化为对重庆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本文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并以此作为框架分析重庆经济增长要素贡献及其变化,剖析重庆经济增长阶段及所面临的阶段性变化。 一、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生产函数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按照萨缪尔森的定义,生产函数是“在技术水平既定条件下确定某一组要素投入所能带来的最大产出的关系式”。美国数学家柯布(Charles W.Cobb)与经济学家道格拉斯(Paul Douglas)通过研究1899至1922年美国的资本

与劳动力数量对制造业产量的影响,提出了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形式为 e K AL Y βα= 其中Y 代表产出量, K 代表资本投入量, L 代表劳动投入量,A 、α、β为未知参数。A 表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α和β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 给与模型规模报酬的约束,即假定1=+βα,则αβ-=1,模型变形为: e K AL Y -1αα= 对该生产函数取对数得: 1)LnK -(1LnL LnA LnY +++=αα 方程两边同除以LnK ,变形得: 1) -(LnL/LnK 1]/LnK 1(LnA [LnY/LnK α+++=) 二、经济变量及参数的确定 (一)经济增长要素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扩大,是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重要结果变量。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常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来表示,即以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GDP )的增长来计算。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很多,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可以分为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 1.要素投入 要素投入主要是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资本投入是在流通过程中

织物缩水率测试实验

织物缩水率测试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试验,测试织物缩水处理前后的尺寸变化,求得织物缩水率。掌握织物缩水率的测试方法,并了解织物产生收缩的原因。 二、实验仪器与用具 试验仪器为水箱、M988型织物缩水机、钢尺、缝线、铅笔等用具。 三、试样 机织物和针织物各两块。 四、实验方法与程序 (一)机织物缩水率的测试 1.试验仪器与用具:使用的仪器为水箱一只,底部为半圆形,上面为400×315mm的长方形,容积为45L,内装撑拌轮,直径为156mm,速度为,使用的工具为量尺等。 2.试样准备:取样数量:每批取3块试样,试样尺寸为经向55cm,纬向全幅。试样标记:先将试样沿经向两端各剪去2.5cm,取中间50cm,纬向全幅。再在试样中间均匀量取3个点,然后按经纬3个位置正确而平直地用铅笔画T字形,T形仔细缝纫,作标记,或用不褪色的笔正确画“T”形,※精确测量3个T形记号之间的经、纬向距离(精确到0.1cm). 3.操作步骤: (1)将清水加入水箱至规定标记(约45L)并加热使水温为。 (2)展开准备好的样布,置于水箱中(一般每次可放置4—6块,视织物厚薄而异)。加盖封闭保温,开动电动机,使搅拌轮转动。样布随着水浪回转翻滚,薄织物连续搅动15min,厚织物连续搅动20min,准时取出布样。

(3)将取出的样本,放入水池中轻轻地整理平整,沿经向叠成四折,用手轻轻压去水分(不得绞拧),将样布展开,平摊在金属网上,在无张力的情况下,保持经纬向垂直,然后把金属网移入温度为的烘箱内烘干。取出样布冷却30min后,分别测量试验后的经纬向之间距离。测量时,应尽量沿纱线方向量,不能歪斜。如发现试样上有折叠痕迹,可用手沿量尺寸方向轻轻摸平,但不能用力过大,以免产生误差。 (4)试样结果计算: 织物缩水率按下式计缩水率= (38—1) 式中:—试验前的实测距离(cm); —试验后的实测距离(cm)。 (二)针织物缩水率和沸水缩水率的测试 1.仪器与工具:使用的仪器为M988型织物缩水机,转速为,容量为40L。使用的工具为量尺(钢卷尺或木尺等)。 2.试验条件:试液为清水。温度为,浴比为1:50。试验时间:棉和合纤织物为30min,弹力棉锦轮丝为60min。 3.试样准备: (1)取样:试验坯布需经热定型后24h取样。 (2)取样数量:每个品种不得少于两块,每块试样的尺寸为70cm幅宽的1/2。 (3)试样标记:试样沿纵向或横向各量取三处,纵向量50cm,横向量全幅(平幅织物离边10cm,幅阔在1m以上者,离布边20cm,圆筒织物离布边5cm)。用划粉或铅笔对准线圈画好十字记号,并用棉线沿标记精细缝纫,并记录缩水前的纵、横向尺寸,锦纶圆筒织物分别量取上下两层。量取时应精确至0.1cm。 1.操作步骤: (1)按照试样的重量,在缩水机内加入450C热水,至规定标记,放入试样,加盖保温。按电钮开关,使搅拌轮转动试样,搅拌到规定时间后关掉电钮开关并放水。将试样带水用手托出浸入冷水冷却,再将该试样放入脱水机内,脱水3~5min。然后将试样沿布边平幅悬挂室内阴干,同时用手轻轻拍平,清除皱纹。 (2)将晾干后的试样放在平台上,在原标记上精确量出纵横向缩水后的长度,求出平均值。试验前和试验后的实测距离,以纵、横向测得三次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代下式,计算至小数后两位,按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 1.试验结果计算: 针织物的缩水率按下式计算:

如何降低织物缩水率

如何降低织物缩水率 1.在炼漂过程中尽量减小张力。 2.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凡是湿布烘干都是尽量施松张力,降低伸长避免门幅过度窄缩,如果是开幅连烘的机台在开幅后要加装小的容布箱再穿进布架以避免开幅与轧水间张力过大。 3.在丝光过程中要掌握扩幅张力要保持坯布的幅宽注意控制纬向张力。 4.各道工序的平洗机导布棍。轧棍、烘筒应加强维修保证平整光洁。避免张力放松时起皱水槽中的导辊要运转自如,同一机台前后轧辊烘筒的线速度相差不应太大,经向张力掌握布不拖地为准在长台的分段过程中应有松紧调节开降架装置或分段传动调节装置以控制张力的大小。 5.丝光后的产品应严格控制后道加工过程中的张力因为丝光后再伸长经向缩水率在实际生产操作中可以在各道工序中制定半制品幅宽指标在各机台的去布处于以测量考核,后序要对前工序进行验收保证半制品应有的幅宽。 6.对于一些机械运动张力需要人工控制张力。严格工艺操作,加强工艺操作,加强机械清洁减小运转张力有效的降低织物的缩水率。 7.加强对丝光加工工艺条件的检查,有条件的染厂可以用直辊和布铗结合丝光。 8.经向缩水率较大的品种:如卡其、华达呢府绸织物要进行预缩处理、降低缩水率。在这些品种在紧式加工中。仅依机械上放松张力,则最好的缩水率也高达4%左右,这一缩率宜采用预缩的办法来进一步降低,产品经过预缩处理后不但缩水率降低了。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手感,纹路清晰光泽柔和。 9.对于纬向缩水率较大品种,有的由于坯布幅宽不合理,即使合理的加工条件,也仍有较大的纬向缩水率加工条件差的缩水率更大,必须采取进一步改进措施,丝光品种要保证落布幅宽达到要求。此外还需要在坯布规格上加以改进,在不增加成本或少增加成本条件下,将坯布幅宽放宽,以保证纬向缩水率降到要求范围内。 10.对于涤棉合纤混纺织物要抓好定性丝光工序工艺及操作可较好控制缩水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一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解析 经济增长是国家的基本经济目标之一,对经济增长的源泉或因素的探索与研究一直是经济学界的热点。现代西方经济学界一般认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分为三项:劳动力数量的增长、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这三项可以衡量各个地区的经济运行状况。从长期来看,由于劳动、资本生产要素投入都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制约,而全要素生产率却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点,所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是支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唯一源泉。全要素生产率已逐渐成为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工具,也是政府制定长期可持续增长政策的重要依据,估算全要素生产率有助于进行经济增长源泉分析,即分析各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确定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生产率是指要素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即生产过程中投入要素转变为实际产出的效率,是产出除以投入。根据研究,对生产所投入要素选择的不同,生产率通常又可分为单要素生产率(SFP)和全要素生产率(TFP)。 单要素生产率反映的是产出量与单一生产要素之间的效率关系,是在生产率研究过程中,将产出量和某一个特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如劳动量或资本量)相比所得的比值。常见的单要素生产率有劳动生产率、资金产值率等,它是传统的社会经济统计研究中关于生产率研究的唯一指标。但是,应当注意到,单要素生产率只能衡量一段时间内某一个特定要素投入量的节约,而不能表示生产效率的全部变化。事实上,生产过程往往需要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同时投入。按照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当我们用劳动来代替资本,并产出同样数量的产品时,资本产出率会因为资本投入的减少而提高,劳动产出率则会由于劳动投入的增加而降低。由此看来,单要素生产率并不能很好地反映生产率的全部变动。①全要素生产率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是针对全部投入要素进行测算, 而不是只涉及部分要素。它在一个更广的范围内考察生产率的情况,是总产出与综合投入要素之比,研究的是在一个经济系统中,所有投入要素加权综合后形成综合投入的产出效率。相对于传统的单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能够更为全面地考虑投入要素,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客观地衡量全部要素投入量的节约,反映一个经济系统的宏观综合经济效益,②是分析经济增长源泉的重要工具。总而言之,

欧洲标准织物缩水率测试方法

欧洲标准织物缩水率测试方法 1.测试的目的和原理 1.1 这个测试方法适用于检测经常规的家庭洗涤方法洗涤后各种纺织品的缩水情况。 1.2 一次完整的洗涤过程相当与一次家庭洗涤过程 2.参考测试方法 2.1 ISO 139 2.2 ISO 3759 2.3 BS EN 26330 :1994 2.4 BS EN 25077 :1993 3.设备和材料 3. 1 Wascator FOM LAB 71 水平滚筒式洗衣机 3. 2 Kenmore 或Whirlpool 搅拌式洗衣机 2. 3 Kenmore 或 Whirlpool 滚筒式干衣机 3.4 电子磅 3.5 WOB 或 ECE 洗衣粉 3.6 可量度1mm的不锈钢尺 3.7 过硼酸钠 3.8 加重布:两层缝合全聚酯纤维针织布,每块为35±3g,30±3 X 30±3cm 4.标准环境要求 4.1 温度:21±2oC 4.2 相对湿度:65±5% 5.试样的准备。 5.1 梭织布 5.1.1 将布样平坦地置于标准温湿度环境中至少4个小时。 5.1.2 然后将其剪裁为不小于50cmX50cm的布片,平放在工作台上。并用箭头标出经纱方向。 5.1.3 将钢尺平放于经纱或纬纱方向,用防水笔分别画出三对分别与经纱或纬纱方向平行,且 间距不小于35cm的“┬” 和“┴”形符号。 5.1.4 量度6对符号“┬” 和“┴”间的距离(精确到1mm). 5.1.5 将试样的四周锁边。 5.2 针织布 5.2.2 将布样平坦地置于标准温湿度环境中至少4个小时。 5.2.2 然后将其剪裁为不小于55cmX90cm的布片,平放在工作台上。并用箭头标出线圈纵行 方向。 5.2.3 将钢尺平放于线圈纵行方向或线圈横向方向,用防水笔分别画出三对分别与线圈纵行方 向或线圈横向方向方向平行,且间距不小于35cm的“┬” 和“┴”形符号。 5.2.4 量度6对符号“┬” 和“┴”间的距离(精确到1mm). 5.2.5 将布片沿线圈纵行方向对折,并沿线圈纵行方向将布片锁缝成筒形。 6.洗涤过程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

影响生产效率的表象之一——生产车间的原因 1、人员问题: 集中表现在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稳定性较差,员工士气低落,纪律松散,总之都可以总结为:不会做或不愿做。 2、设备工装问题: 集中表现设备维护保养不善导致故障率高,机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维修而不是保养预防,坏哪才修哪,修好了这里坏那里,一天忙个不停,必然会导致设备生产时的停停敲敲。 3、现场物流问题: 仓库与收发衔接不好,配料效率低;收发人员对生产开始与中途生产配合度不高,导致待料;物料整理不好,标识不清,导致停工会翻找等等。 4、工艺品质问题: 生产工艺,品质标准不明确,经验错误未加预防而重犯,成功经验未能总结推广。。。。这些现象不但导致没有生产效率,还会导致错误作业。 5、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混乱导致物料的大量查找与重复搬运,工作场所与工作台面混乱阻碍生产作业顺畅进行,任务分解不合理,很多作业员上班时间内并未有效的工作。 影响生产效率的表象之二: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原因 1、计划管理问题: 出货计货——生产计划——物料进度/外协进度计划,各种计划间缺乏衔接,生产负荷,车间负荷,工序负荷间缺乏平衡,必然导致生产停停走走。生产前期工作缺乏充分准备,生产指令缺乏合理性,让生产流程的衔接性,平衡性遭到破坏,生产过程与进度缺乏有效控制,导致作业计划无法落实,也无法针对异常进行有效的补救。 2、运作问题: 运作流程经常脱节,计划和车间,车间与班组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大大妨碍了管理效率;各单位间缺乏协调,配合,服务意识,也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人力的给生产效率带来障碍。 3、工作方法与习惯: 管理干部未能在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水平,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立法(如:工作优先级原理,报备管理,抗干扰管理)未能科学分权与分责管理,有效发挥下属的作用,必然导致:忙,盲,茫(匆忙,盲目,茫然) 4、异常处理: 各种异常未能及时终止,(尤其是品质异常),并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生产陷于停顿,管理人员未能认真进行生产巡查,无法大巡查中发现问题,就更谈不上指导与解决问题了,生产瓶颈总是得不到补强,同样的生产障碍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5、单位生产领袖的匮乏: 每个生产干部的都应该是该单位的精神领袖,具备引导与推动下属全力以赴完成工作的组织能力,这样就要求管理干部得处处带好头,做好榜样,示范作用。长此以往必能形成“战斗力”,对于怕吃苦,怕吃亏,爱计较个人得失的干部来讲,是不可能做好单位的生产领袖的。因此,基层干部队伍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影响生产效率的本质之一:不是外因的外因 1、订单问题: 具有高难度,需要成本,高代价的订单太多,会挫伤了生产员工的干劲与士气,零碎的

影响生产率的因素

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探讨 影响生产效率的表象之一——生产车间的原因 1、人员问题: 集中表现在人员的熟练程度不高,员工结构不合理,员工稳定性较差,员工士气低落,纪律松散,总之都可以总结为:不会做或不愿做。 2、设备工装问题: 集中表现设备维护保养不善导致故障率高,机修人员的工作重心是维修而不是保养预防,坏哪才修哪,修好了这里坏那里,一天忙个不停,必然会导致设备生产时的停停敲敲。 3、现场物流问题: 仓库与收发衔接不好,配料效率低;收发人员对生产开始与中途生产配合度不高,导致待料;物料整理不好,标识不清,导致停工会翻找等等。 4、工艺品质问题: 生产工艺,品质标准不明确,经验错误未加预防而重犯,成功经验未能总结推广。。。。这些现象不但导致没有生产效率,还会导致错误作业。 5、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混乱导致物料的大量查找与重复搬运,工作场所与工作台面混乱阻碍生产作业顺畅进行,任务分解不合理,很多作业员上班时间内并未有效的工作。 影响生产效率的表象之二:生产管理过程中的原因 1、计划管理问题: 出货计货——生产计划——物料进度/外协进度计划,各种计划间缺乏衔接,生产负荷,车间负荷,工序负荷间缺乏平衡,必然导致生产停停走走。生产前期工作缺乏充分准备,生产指令缺乏合理性,让生产流程的衔接性,平衡性遭到破坏,生产过程与进度缺乏有效控制,导致作业计划无法落实,也无法针对异常进行有效的补救。 2、运作问题: 运作流程经常脱节,计划和车间,车间与班组之间的信息不畅通大大妨碍了管理效率;各单位间缺乏协调,配合,服务意识,也缺乏有效的统筹管理,人力的给生产效率带来障碍。 3、工作方法与习惯: 管理干部未能在工作中摸索,总结经验来提升自己的水平,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立法(如:工作优先级原理,报备管理,抗干扰管理)未能科学分权与分责管理,有效分挥下属的作用,必然导致:忙,盲,茫(匆忙,盲目,茫然) 4、异常处理: 各种异常未能及时终止,(尤其是品质异常),并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让生产陷于停顿,管理人员未能认真进行生产巡查,无法大巡查中发现问题,就更谈不上指导与解决问题了,生产瓶颈总是得不到补强,同样的生产障碍接二连三的出现在生产过程中。 5、单位生产领袖的匮乏: 每个生产干部的都应该是该单位的精神领袖,具备引导与推动下属全力以赴完成工作的组织能力,这样就要求管理干部得处处带好头,做好榜样,示范作用。长此以往必能形成“战斗力”,对于怕吃苦,怕吃亏,爱计较个人得失的干部来讲,是不可能做好单位的生产领袖的。因此,基层干部队伍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影响生产效率的本质之一:不是外因的外因 1、订单问题: 具有高难度,需要成本,高代价的订单太多,会挫伤了生产员工的干劲与士气,零碎的

浅谈中国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89-浅谈中国各省区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张蒙焦一宁 内容摘要:经济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理解和解释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除了依靠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投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即生产率的提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相对资源短缺的国家,更需要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来支持长期经济增长,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索罗余值法利用最新的数据资料计算了30个省区1990-2007年全要素生产率。关键词:索罗余值全要素生产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全要素生产率又称综合要素生产率,是经济增长领域的一个重要 概念,主要反映资本、劳动力等投入要素的综合产出效率。在全要素 生产率的测量中,基于"索罗余值"基础的生产函数应用最为广泛,索 罗经济增长模型在当代西方得到广泛认同,因此本文选择索罗余值法 对中国个省区的TFP 进行计算。 我们知道影响一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三项:劳动力数量 的增长、固定资本存量的增长、以及广义的技术进步。在除去劳动力 数量增长和固定资本存量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后的技术进步因素 就被包含在"索罗余值"中。 因为人力资本水平随时间、地区变化必定会影响全要素的真实水 平,因此本文将人力资本存量投入纳入了范围,对索罗余值的模型进 行修正来估计中国各省份的TFP,这样更能体现全要素本身的涵义: Y=A (HL )(1) 其中Y 表示产出,L 和K 分别表示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分 别为劳动和资本的产出弹性,H 为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HL 即通常被 学者称之为经过质量调整后的劳动或有效劳动。 数据说明: 1.产出数据 本文所采用衡量国民经济整体产出的指标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 各省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基础数据取自历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并将 名义值折算成以1990年不变价格表示的实际值。 2.物质资本存量 关于各个省份的物质资本存量,目前被普遍采用的测算资本存量 的方法是Goldsmith 在1951年开创的永续盘存法。本文是在估计一 个基准年后运用永续盘存法按不变价格计算各省市的资本存量。K it = K it-1( 1-it /P it (2) 其中i 指第i 个省市,t 指第t 年。这个式子需要确定四个变量, 各省第t 年的名义固定资产投资额 ,基年资本存量K 0的确定。 a.当年投资 。张军在充分研究了前人关于经济折旧率的算法 后计算得到了各省固定资本形成总额的经济折旧率。我们知道按收入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GDP ,是由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以及营业盈余四个部分组成。我们可以把劳动者报酬占收入法GDP 的比重近似地认为是劳动收入份额, 那么其余部分则是资本收入份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