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文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2
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一、专业概述。
欢迎来到广播电视学这个超有趣的专业!在这里,你就像是一个全能的媒体小超人,要学会各种厉害的本事,把电视、广播还有各种新媒体的事儿都搞明白。
这个专业就是要把你培养成一个能在广播电视和新媒体领域里游刃有余的专业人才,不管是做新闻报道、节目制作,还是搞媒体研究,都不在话下。
二、培养目标。
1. 知识目标。
咱得先把广播电视学的基础知识学扎实了,就像盖房子得打牢地基一样。
你要了解广播电视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知道它是怎么从以前的老样子一步步变成现在这么酷炫的。
新闻学的知识那也是必不可少的。
什么是新闻,怎么找新闻,怎么写新闻,这些都是基本功。
没有这些,就像厨师不会切菜一样,可不行。
传播学的理论也得装进脑袋里。
你得知道信息是怎么在社会里传播的,为什么有的消息传得快,有的却没人理,这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
2. 能力目标。
采访能力得杠杠的。
你要能像个超级侦探一样,去挖掘各种有趣的故事。
不管是采访大明星还是街边的小商贩,都得让人家愿意跟你聊,还能把重要的信息都问出来。
写作能力也不能差。
从简单的新闻稿到复杂的专题报道,都得写得通顺、准确、吸引人。
不能让读者看了开头就想打瞌睡,要让他们一口气读完还觉得不过瘾。
节目制作是我们的拿手好戏。
从策划一个节目开始,到拍摄、剪辑、后期制作,每一个环节你都得会。
要能把一个普通的点子变成一个让人看了就忘不了的精彩节目。
新媒体运营也得跟上时代步伐。
现在大家都在手机上看东西,你得知道怎么在微博、抖音、微信这些平台上吸引粉丝,怎么做出大家喜欢的内容。
3. 素质目标。
要有社会责任感。
咱做的是媒体工作,说的话、做的事都可能影响很多人。
所以要时刻保持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团队合作精神很重要。
在电视台或者新媒体公司,很少有一个人单干的。
你得和摄影师、剪辑师、主持人还有其他小伙伴们好好合作,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做出好作品。
创新意识不能少。
媒体行业变化太快了,如果总是守着老一套,很快就会被淘汰。
广播电视新闻学一、学科门类:文学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在校修业年限:3—6年二、培育目标本专业立足新闻学科内在进展规律,着眼新闻事业进展实践,从社会进步和文明对话的需要动身,培育政治清醒、道德高贵、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勇于创新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材,他们是负责任的新闻信息传播的把关者,是有良心的时期守望者、记录者、参与者和制造者,是和谐、进展、公平、正义的保护者和增进者。
本专业培育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宽敞的国际视野,熟练的专业工作技术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专门人材。
三、培育要求与特色(1)培育要求、特色本专业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
因此,要求学生能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大体原理,把握广播电视新闻学方面的大体理论和大体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编导等方面的大体训练,具有深厚的人文功底、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道德心理素养和躯体素养,并具有从事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大体能力。
(2)毕业生应取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养、强能力的人材培育原那么,依照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特殊属性和进展规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有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论学习能力、新闻实务能力、营运治理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①理论学习能力。
遵循辩证唯物论的思维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尊重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进展规律,把握广播电视新闻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能够运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思想方式和专业工具,说明和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了解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史和广播电视新闻思想史,对其发生的历史语境、社会因素有深刻熟悉,能够把历史意识、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转换为对现实广播电视新闻事业进展的明白得,以在汲取体会和教训中不断进步。
②新闻实务能力。
具有较高的新闻灵敏和新闻价值意识,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信息流动中分辨、抓取新闻事实,以推动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和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302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非师范)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报道、编辑、摄录、制作、主持、策划、评论及传媒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2.具备依法从业、爱岗敬业、诚实为人、正品做事的基本品质。
3.具备(或掌握)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新闻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4.熟悉国家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具有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为丰富的保健及营养卫生知识,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7.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
四、修业年限、学分及所授学位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3.5学分方能毕业。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西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附表1-2)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计划表(附表3-5)七、广播电视新闻学辅修教学计划表(附表6)八、主干课程及其介绍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先修课程:公共关系学、语言学、经济学。
课程简介: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诞生及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演进的历史及规律,传播材料论,传播类型论,传播者论,传播内容论,传播媒介论,传播过程论,传播效果论。
新闻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fāng àn)一、专业(zhuānyè)介绍新闻学专业(zhuānyè)创办(chuàngbàn)于1981年,并于1982年招收(zhāoshōu)第一届本科生。
主要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大趋势,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和采、编、写技能的、面向基层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党和国家制定的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工作的发展历史、基本原理和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原理和技法;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处理以及传播信息的能力。
多年的教学实践,新闻学专业形成了基础厚、口径宽,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浓郁办学特色,现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和新闻学、传播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2007年,新闻学专业被教育部评定为“2007年度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新闻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的新闻学专业人才。
培养既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研究能力,又具备较强的操作应用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及新闻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三、培养要求本学科着力培养的新闻学专业人才,按照以下几方面要求开展教学活动:1.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敬业爱岗,团结合作,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
2.熟悉我国关于广播电视、报刊和网站等新闻媒体的宣传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新闻传媒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3.毕业生能够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运用新闻学、编辑学、传播学等专业知识。
4.掌握哲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人文社科修养;掌握新闻学、传播学等专业基础知识,熟练运用新闻传播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广播电视新闻学一、学科门类:文学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代码:050302授予学位:文学学士标准学制:4年在校修业年限:3—6年二、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新闻学科内在发展规律,着眼新闻事业发展实践,从社会进步和文明对话的需要出发,培养政治清醒、品德高尚、专业精深、知识广博、勇于创新的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他们是负责任的新闻信息传播的把关者,是有良知的时代守望者、记录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是和谐、发展、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和促进者。
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宽阔的国际视野,熟练的专业工作技能的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专门人才。
三、培养要求与特色(1)培养要求、特色本专业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实践能力要求高的特点。
因此,要求学生能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辑、编导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深厚的人文功底、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道德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并具备从事社会活动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2)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本着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原则,按照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特殊属性和发展规律,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包括:理论学习能力、新闻实务能力、营运管理能力和应用研究能力:①理论学习能力。
遵循辩证唯物论的思维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尊重广播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规律,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科的基础理论体系,同时能够运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和专业工具,解释和解决专业领域的实际问题。
了解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史和广播电视新闻思想史,对其发生的历史语境、社会因素有深刻认识,能够把历史意识、历史知识和历史分析能力转换为对现实广播电视新闻事业发展的理解,以在汲取经验和教训中不断进步。
②新闻实务能力。
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和新闻价值意识,能够在复杂的社会信息流动中辨别、抓取新闻事实,以推动社会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和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名称专业代码:050302专业名称:广播电视新闻学(非师范)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扎实,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素养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能从事新闻采访、写作、报道、编辑、摄录、制作、主持、策划、评论及传媒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
三、培养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具有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
2.具备依法从业、爱岗敬业、诚实为人、正品做事的基本品质。
3.具备(或掌握)传播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以及与广播电视新闻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4.熟悉国家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具有从事新闻传播研究的能力。
5.掌握一门外国语和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具有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和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较为丰富的保健及营养卫生知识,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
7.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和能力。
四、修业年限、学分及所授学位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修业年限3~6年。
毕业学分要求及授予学位: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在德、智、体三方面完成培养要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63.5学分方能毕业。
符合国家学位规定和河西学院学位授予条件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核通过,可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五、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比例分配表(附表1-2)六、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教学计划表(附表3-5)七、广播电视新闻学辅修教学计划表(附表6)八、主干课程及其介绍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先修课程:公共关系学、语言学、经济学。
课程简介:主要讲授传播学的诞生及发展,人类传播活动演进的历史及规律,传播材料论,传播类型论,传播者论,传播内容论,传播媒介论,传播过程论,传播效果论。
广播电视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新闻传播学的内在规律,着眼于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前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广博的文化知识、敏锐的社会观察力、宽阔的知识视野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能够在广播电视机构以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采访、报道、拍摄、编辑、主持、策划、管理等工作的广播电视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闻学、传播学以及广播电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广播电视工作的基本水平。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水平。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养要求1.树立准确的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
愿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具有媒介素养、人文素养、美育情操、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科学精神。
3.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
4.具有逻辑思考习惯,形成反思意识和创新精神。
5.具有社会必备的法制观点,对本专业的相关职业行为形成清醒的法律意识。
6.具有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道德理念,恪守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的职业规范。
7.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智,以适合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二)知识要求1.熟悉人文、历史、法律、军事以及民族和宗教的基础知识与相关政策。
2.熟悉新闻传播行业的基本法律法规及职业规范。
3.理解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理解媒体行业的历史与变迁。
4.掌握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广播电视技术的变迁、行业的发展历史。
5.理解世界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动态,理解广播电视学科的前沿知识。
6.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方法和广播电视业务的操作规范。
(三)水平要求1.具有一定的信息资源检索与信息技术使用的水平。
2.具有一定的外语学习和沟通水平。
3.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合作水平。
4.具有使用新媒体技术实行广播电视作品创作和加工的水平。
5.具有良好的视听语言表达水平,具备采访、写作、摄录、编辑、评论的基本水平,能够完成现场主持与报道、节目策划与实施、视频剪辑与加工等专业任务。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新闻传播、公共关系、广告和传播事业经营管理知识与实际能力的专门人才。
主要为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新闻媒介输送专业素质较好的合格记者、编辑,并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具有现代市场竞争能力的公共关系策划人员和宣传人员。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要努力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有事业心、责任感,对现代大众传播事业有强烈的参与感和竞争意识。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良好的修养,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2、要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了解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与法规。
全面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辑、摄录、制作、播音和主持节目的基本能力。
4、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及广播电视新闻相关设备使用的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语。
5、有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书面语表达能力。
6、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有健全的体魄和端庄的品貌。
三、修业年限标准学制三年,弹性学制2-7年。
四、学位授予文学学士。
五、教学主要环节1、自学:自学是函授学习的主要环节。
学员应根据教学计划、教学安排表和各门课程的教学进展,认真钻研教材,制定切实可行的自学计划,坚持每周自学20小时以上,并做好自学笔记。
2、面授:面授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主要是利用寒暑假集中进行,由老师讲授教材,帮助函授生掌握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基本要领,掌握学习方法,以便全面、系统、深入理解教材。
学员听课时应认真做好笔记。
3、辅导:辅导主要采用书面指导和集中辅导两种方式。
教师应对学员带普遍性的问题不定期地印发辅导资料,指导学员自学,或进行集中面授辅导;学员学习中遇到疑难问题可通过信函、互联网或电话等方式请任课教师解答释疑。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新闻与出版宣传部门及广告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与策划等工作的新闻学高级专门人才。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新闻业务的基本训练,具有社会活动和科研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2、掌握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摄像和编辑等业务知识与技能;3、具有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调查研究和社会活动能力;4、了解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中国新闻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新闻工作发展动态。
三、学制与学位学制:四年学位:文学学士四、专业特色本专业建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和新闻学两个方向,低年级系统学习文化知识和学科基础知识,三年级确定方向,选择一组专业课程学习,以达到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有针对性的培养目标。
同时,还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参与学校与学院宣传部门的报纸、视频新闻采写摄编工作以及毕业实习等环节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成都地方传媒及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培养有文化、具备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主干课程:新闻学概论、现代汉语、广播电视学概论、大众传播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纸编辑、新闻事业史、外国新闻事业、媒体经营与管理、新闻评论、电视摄像、电视编辑、纪录片制作、电视专题与电视栏目。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八、课程设置细化表345678九、课内实践教学细化表十、文化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案设计的整体方向是培养懂得做人、有文化知识、有思想、有技能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注重素质培养,强调将人文教育贯穿整个专业教学。
广播电视学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广播电视学是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其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拥有扎实的广播电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2. 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广播电视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 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撰写高质量的广播电视类文章和稿件。
4. 具备跨媒体制作能力,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平台上能够进行专业素材的采集、编辑和制作。
5. 具备团队协作和领导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有效组织和管理项目。
二、专业课程设置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广播电视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如下:1. 广播电视新闻学:介绍广播电视新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制作流程,培养学生对新闻事件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
2. 广播电视编导学:学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导演技巧,培养学生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创作和导演能力。
3. 广播电视传媒经济学:了解广播电视产业链的运作机制和市场规律,培养学生对广播电视商业模式的理解和运作能力。
4. 广播电视报道与采访:深入学习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和采访技巧,提高学生在现场报道和采访中的应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5. 媒体管理与市场营销:研究广播电视媒体的管理和市场营销策略,培养学生在广播电视行业的管理和营销能力。
6. 广播电视艺术与表演:学习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和演播的技巧,培养学生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和表演方面的才艺。
三、实践教学安排除了专业课程的学习外,广播电视学专业还注重实践教学的开展,具体安排如下:1. 实习:学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一定的广播电视实习任务,实践操作技能,熟悉广播电视行业的工作环境和流程。
2. 实训:开设广播电视制作、剪辑、导播等实训课程,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制作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课程项目:组织课程项目,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广播电视节目创作、制作和播出,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
050302 广播电视新闻学 3-7年文学学士 160学分
二、专业介绍和特点
该专业以文化艺术素质培养为基础,以新闻传播学理论学习为指导,通过广播电视新闻学等课程的学习,培养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影视制作及报纸、杂志等传播行业急需的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以担任记者、编导、编辑、主持人,也可以到行政事业或企业单位从事新闻管理、教学、广告制作等工作。
该专业的教师不仅有较高的新闻学理论水平,而且有丰富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
图片摄影实验室、录音与摄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播音实验室以及节目制作中心等设施的建设使教学和实习具有较好的条件。
该专业还聘请国家和省、市级电视台、广播电台的专家任选修课教师,并与多家省市电视台和广播电台签订了实习基地共建协议。
三、培养目标及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及其他新闻宣传部门培养从事编辑、采访、节目主持与管理等工作的新闻传播学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以及广播电视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广播电视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播音、节目主持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采访、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素质和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热爱祖国。
2、掌握一种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译能力。
3、掌握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4、具有新闻采访写作、编导、摄录、制作、播音、主持节目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5、具有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及镜头前采访报道能力,社会调查和社会活动能力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制作、评论和分析能力。
6、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与法规。
7、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常识,了解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现状与发展趋势,了解外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动态。
四、专业主干主要课程
广播电视新闻概论、传播学概论、图片摄影、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编辑、录音与摄像、音频与视频编辑、新闻写作
五、专业特色课程
广播电视新技术、广播电视播音、广播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电视广告、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
六、课程结构及总学分和总学时构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