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

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

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

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

和⑥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4、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

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7、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9、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D.17

10、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失去两个电子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11、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12、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金刚石中喊有该原子

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3、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14、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15、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16、从图3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

不正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17、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B.该粒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

C.该粒子不显电性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18、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

A. 原子

B. 分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

19、根据图2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原子的质子数是17

B .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当X=8时,该微粒是阳离子

D .在化学变化中,氯原子易得电子

20、右图是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对硫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第一电子层有6个电子.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 .硫原子最外层电子的能量低于第二层电子的能量

D .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21、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带电的原子才叫离子

B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C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 ,则实际质量为b kg 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为( )

A. 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二、填空

1、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n=___________,核外共有_____个电子。

2、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锂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元素符号为 。

(2

)锂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填字母)。

(3)下列对原子构成的理解错误..的是 (填字母)。 A .原子整体不显电性 B .原子核比原子小得多

C .原子核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D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下图是几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目要求填写下列空白。

(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其原子结构特点为 ,在化学反应中

易 (得、失)电子,能形成 离子。

(2)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 (填序号) ,其原子结构特点为 ,在化学反应中易 (得、失)电子,能形成 离子。

(3)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填序号),其原子结构特点为 ,在

化学反应中 (易、不易)得失电子。

A .

B .

C .

D . +2 2 +3 2 +3 3

+3 2 1

4、写出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钠原子中质子数为 ,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 (填得失几个电子), 而变成 (用符号表示)。

5、下图中A 、B 、C 、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代号)。

(2)以上四种粒子中,能得到电子的是

(填字母代号)。

(3)D 元素的名称是 ;D 中x = 。

6、某粒子(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若m=11,则该粒子所对应元素的符号.....为 ; ⑵ 若该粒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且n=8,则该粒子的符号.....

为 ; ⑶ 若m-n<10,则该粒子是一个 (选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7、下列是几种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1)A -E 共有 种元素(2)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填序号,下同)

(3)表示阴离子的粒子是 表示阳离子的粒子是 (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5)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的是 。

8、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_.(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3)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4)不显电性的粒子是________.

(5)质量最小的粒子是________.(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粒子是________.

(7)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

2 8 n

+m

精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 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 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 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 ③和⑥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4、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 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7、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1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5 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 8361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练习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练习试 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第一节原子的构成练习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据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272。该元素的质子数为()。(全国高考题) (A)111 (B)161 (C)272 (D)433 2.根据元素的核电荷数,不能确定的是()。 (A)原子核内质子数(B)原子核内中子数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原子核外电子数 3.氢原子的电子云图中的小黑点表示的意义是()。 (A)一个黑点表示一个电子(B)黑点的多少表示电子个数的多少 (C)表示电子运动的轨迹(D)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机会的多少5.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核外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 6.周期表中16号元素和4号元素的原子相比较,前者的下列数据是后者的4倍的是 (A)电子数(B)最外层电子数 (C)电子层数(D)次外层电子数 7.据报道,某些建筑材料会产生放射性氡,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该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上海市高考题) (A)136 (B)50 (C)86 (D)222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微粒,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不存在两种质子数和电子数均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质量数相同的原子,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其核外电子排布也相同 (C)金属性越活泼,其原子在反应中越易失去电子 (D)非金属性越活泼,其阴离子越难失去电子 二、填空题 1.A元素原子M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B元素与A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电子。 (1)B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A、B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名称是,化学式是,该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色。 2.有V、W、X、Y、Z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且都小于20。其中:X、Z是金属元素;V和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W和Y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W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基础知识归纳》

45.【性质与变化的区别】:描述性质时常常要加上“能”“易”“会”“可以”等修饰语 46.【物质的化学性质由构成它的微粒保持】: 例如:(1)水由水分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 (2)铜由铜原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铜原子保持; (3)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其化学性质由钠离子和氯离子保持 原子的构成基础知识归纳 47.【原子结构的发现史】: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b.汤姆森的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电子,原子是可分的; C.卢瑟福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8.【卢瑟福的实验现象及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原子内有很大的空间) (2)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说明原子核带正电)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说明原子核体积很小,质量很大) 49.【原子的构成】: 50.【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由于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51.【原子中的几点注意事项】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3)并非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4)原子的体积是由电子决定的 (5)原子的质量是由原子核决定的,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 (6)原子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5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均很小;(2)原子之间有间隔; (3)原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4)原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53.【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如铜、铁)非金属固体(如金刚石、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 稀有气体(如氦气、氖气、氩气等) 54.【相对原子质量】 定义: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C12)质量的1/12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所得的数值称为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计算式: 注意:①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值,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a粒子轰击金箔实验 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a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 . abed B . abc C . bed D . a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 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 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 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 ④ C.③和⑤ D.③ 和⑥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 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 .最外层 电子数 D.质子数 4、下图是钠与氯气(Cl 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

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 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38 B.50 C.88 D.126 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②表示

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1 幼 2 8 2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7、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 错误的是()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 ?它属于非金属元 素 C ?它有3个电子层 D ?它的最 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C @>易 A D翊 9、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贝I」x 的数值可能是() A. 9 B . 10 C.12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原子的构成》教案-新版

第一节原子的构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原子的构成、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以及原子质量的计算。 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知道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 3、了解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想像、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乐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原子的结构、离子的形成、原子质量计算。 2、教学难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3、[教学过程] 一、原子的构成 1.提问:(1)什么是分子、原子?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和原子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 2. 发挥想象,说说你对原子的最初认识,原子的外形可能是什么样的? (1)猜想:原子不能分。 1)、原子可能是一个实心球体。 2)、原子可能像一个乒乓球。 3)、原子可能像一个樱桃。 …………

19世纪末前的科学家,如道尔顿。当时人们都认为原子不可分 其实,原子不是一个个简单的、实心的球体,而是一个空心球,几个小粒子围绕着一个大粒子运动。但这些粒子是什么呢? 其中居于原子中心的大粒子就是原子核,原子核带正电;小粒子就是电子,电子带负电,它们在原子核外的一定范围内作高速的运动。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原子结构模型图 (2)原子核还能不能再分呢? 想一想原子弹的爆炸? 原子弹爆炸正是利用原子核裂变时产生的巨大能量,这说明原子核还能再分。科学研究表明:原子核也不是简单的、不可分割的,它由质子和中子两种粒子构成。 科学研究还发现,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构成原子的粒子的电性和质量(表1)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4分) 1.(2分)在原子中,一定含有的粒子是() A.质子、电子B.中子、电子C.质子、中子D.质子、中子、电子 2.(2分)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 C.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3.(2分)已知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构成.对于“整个原子为何不带电?” 问题的猜想无意义的一项是 () A.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B.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相等 C.原子中所有微粒也许都不带电 D.中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 4.(2分)电影《2012》里面说到太阳的中微子使地球的地心加热,然后使地壳熔化,移位,造成世界末日.然而实际上中微子具有最强的穿透力,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在100亿个中微子中只有一个会 与物质发生反应,不会引起地心温度异常.中微子不带电,下列微粒也不带电的是() A.质子B.中子C.电子D.原子核 5.(2分)(2008?定西)对分子、原子、离子的下列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氢原子是最小的微粒,不可再分 B.镁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镁离子的质子数 C.当液态水变成冰,水分子间不存在间隔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2分)关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同③质量几乎相等④化学性质相同⑤等质量的三种粒子所 含的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④D.①④⑤ 7.(2分)相对原子质量是() A.一个原子的质量 B.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比值 C.原子核的质量 D.一个原子的质量跟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8.(2分)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 数之和,如用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和() A.中子数相同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D.质子数相同 9.(2分)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原子与镁原子的质量之比为() A.12:1 B.2:12 C.2:1 D.1:2

化学原子的构成

原子的构成提升训练 1.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答案:D 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答案:B 3.最近科学家制造出原子序数为112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5。下列有关112号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12 B.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73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2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85 答案:C 4. 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答案:C 6.“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答案: B 7.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练习题

分子和原子及原子的结构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分子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表示的是一种微观概念,大部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 2、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一种)微粒。 3、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很小: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肉眼是无法看到的 ②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温度升高运动速度加快。 ③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固体、液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可以压缩。 ④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⑤分子由原子构成,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原子构成不同,可分三种情形: a、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不同: b、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相同,但个数不同: c、构成分子的原子种类、个数都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高中学习) 4、分子理论的应用: (1)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2)用分子观点解释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知识点二原子 1、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 2、原子的性质 (1)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2)原子在不断的运动(3)原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4)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原子性质不同。 3、化学变化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注意: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能改变,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一定不变。 注意:分子一定比原子大吗? 答:不一定! 金属单质 (如:Fe 、Cu 、Al 、Hg ) 5、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非金属固态单质 (如:C 、P 、S 、Si )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氡 ) 6、原子的构成: 质子 (带 正 电荷) 体积很小,约占原子体积 的几千亿分之一 原子核(带正电)

初中化学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 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 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 b c d B.a b c C.b c d D.a 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4、下图是钠与氯气(Cl 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 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6、如下左图,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7、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上右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C.它有3个电子层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9、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A.9 B.10 C.12 D.17 10、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失去两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练习题

原子的构成 我夯基我达标 1.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氡。一种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 B.86 C.136 D.222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粒子数之间等量关系的理解程度,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即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等量关系)。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86,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又由于中子数为13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22。 答案: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而在原子核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除有一种氢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构成之外,其他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为1,一般不写,C不正确。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答案:D 3.有两种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8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和19个中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质量 D.原子的带电荷量 思路解析:中子数的不同使得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也就是原子的质量不等。这种原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同位素。 答案:C 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思路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反氢原子是由1个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的,反质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反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B 5.居里夫人是著名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首先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据此可推断放射出的粒子是() A.电子 B.中子 C.质子 D.原子核 思路解析:原子结构中,质子数决定了原子的种类,如果“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那么一定是质子数发生了变化。 答案:C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复习题及答案

中考化学原子的构成考点复习题及答案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 1.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的粒子是( ) A.水分子 B.氧原子 C.碳原子的原子核 D.电子 答案:A 2.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形卡(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D.原子相对质量 答案:B 3.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答案:B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一定有(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质子和中子 答案:AC 5.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答案:D 6.通常原子核是( ) A.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B.不能再分的粒子 C.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答案:D

基础巩固 7.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 C.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答案:D 8.已知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2.65710-26kg,碳12原子的质量的为1.66310-27kg,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16 kg B.16 C.2.65710-26 kg D.1.66310-27kg 答案:B 9.已知某原子核电荷数为a,该原子中核内有b个质子和c个中子,核外有d个电子.则( ) A.a=b=c B.b=c=d C.a=c=d D.a=b=d 答案:D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因为中子不带电. 10.在电解水的反应中,始终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B.氧气分子 C.氢、氧原子 D.氢分子 答案:C 11.铀-235是制造原子弹的一种原料,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核电荷数为92,其核内中子数为 _______________,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____.答案:143 92原子近似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核外 电子数=质子数.一般类似这样的题只要弄清这两个知识点,就可以解决. 能力提高 12.下列有关原子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微粒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九年级化学上册高频考点专训教案原子的构成

九年级化学上册考点专题训练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图、表等资料,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化抽象为直观,初步学会运用类比、想像、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欲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资源分析 ★ 本课题包括“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两部分内容。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子、原子的概念,初步探索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但他们并不满足,还想知道原子是否可以再分?原子的质量有多大?等等。本课题学习原子的构成,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 由于本课题教材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故教材编排简洁扼要,内容浅显,而且较多地穿插了图、表等资料,既增强了直观性,一目了然,又便于进行类比、分析,启发学生的想像。 ★教学策略分析 对于“原子的构成”这部分,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所以教学时尽可能使用模型、多媒体动画片等辅助手段,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材中穿插了多张图、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讨论与交流,既可以初步培养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原子的内部结构、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对“原子不显电性”的理解。 ★教学准备 1.将教材中P68—P69的图、表复印放大、剪下; 2.原子结构的发现史的资料、原子结构的放大模型、原子内部运动的动画片; 3.投影片:附表1、附表2。 ★课时建议 1课时。 ★ 教学过程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一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 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3、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 了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4、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5、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6、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7、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D.17

8、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常失去两个电子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9、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10、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金刚石中喊有该原子 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11、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12、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判断,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 13、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14、从图3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 确的是()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 15、右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 ..的是() A.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 B.该粒子核外电子总数为18 C.该粒子不显电性D.该粒子属于金属元素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 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 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 A.abcd B.abc C.bcd D.ad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 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 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 和⑥ 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核外电子数B.中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D.质子数 4、下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应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反应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 B. 反应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 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5、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科学家最近研制成了以锶原子做钟摆的“光格钟”,成了 世界上最精确的钟。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这种锶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38 B.50 C.88 D.126 6、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②③④ A.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失去2个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7、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它的核内有12个质子 B.它属于非金属元素 C.它有3个电子层 D.它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 8、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 ) A. B. C. D.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2

原子的构成练习题(2) 1、下列粒子中,质量最小的是() A.分子B.原子C.中子D.电子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分子大原子小 B.是否能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变化中本身是否发生了变化 D.是否在不断地运动 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上 B.中子上 C.电子上 D.原子核上 4、2002年初,美国制成了第一台磁冰箱,其效率比普通冰箱效率高30%以上,生产磁冰箱所用的材料中含稀土元素钆(Gd),钆元素的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7,核电荷数为64,则其原子中子数为() A.64 B.57 C. 93 D. 128 5.有一个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和8个质子,另一个原子的核内有10个中子,核外有8个电子,则它们不相同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质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 6.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 A.质子数 B.核外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电荷数 7.下列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的是() .D. A B C D 8.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质子数是53,相对原 子质量是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荷数是53 B.核外电子数是53 C.中子数是53 D.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是125 9.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其主要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的氦(He-3),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每一百吨氦(He-3)核聚变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相对原子质量为2 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0.一个氧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则一个氧分子内含有的质子数是() A.8 B.16 C.32 D.64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

九年级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一)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分子 B.原子 C.质子 D.电子 2.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3.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碘治疗肿瘤。这种碘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5。下列关于这种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中子数为72 B.质子数为72 C.电子数为53 D.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125 4.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通常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负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体积大约相当于原子⑦质量大约相当于原子 A.①⑤ B.②⑦ C.③④ D.②⑥⑦ 5.用其质量的1/12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的碳原子相对原子的质量是( )。 A.12g B.12 C.1/12g D.1/12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质量的简称 B.相对原子质量可用千克或克作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没有单位的比值 D.原子质量约等于原子核内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 7.下列粒子中带正电荷的是。(填序号) ①电子②质子③中子④原子核⑤原子⑥分子 8.我国著名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铈、铒、锗、锌、镝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为152,则该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9.北约轰炸南联盟时,广泛使用了美制贫铀弹,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灾难。已知贫铀弹中含有铀236(236为相对原子质量),它具有放射性,其质子数为92,则这种铀原子里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为。 10.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求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习题精选(二) 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2.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中子和6个质子另一种原子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则它们不相等的是()。 A.核电荷数 B.核外电子数 C.原子的质量 D.相对原子质量 3.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哈迈德·泽维尔(AhmedHzewail)开创了化学研究新领域,他使运用激光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察到的是()。 A.原子中原子核的内部结构 B.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运动 C.化学变化中生成物分子的形成 D.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的分解

4.1 原子的构成 习题

4.1 原子的构成习题 一、选择题 1.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原子核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②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③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④一切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⑤原子不显电性⑥原子之间有间隔 A.①和② B.②③和④ C.③和⑤ D.③和⑥ 3.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千克,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A.16克 B.16 C.千克 D.千克 4.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相对原子质量 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5.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分子又可分成原子,原子又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这些微粒中,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水分子 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 C.中子和质子 D.电子 6.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C.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 7.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8.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A.12克 B.12 C.千克 D.1/12克 9.在原子中() A.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B.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 C.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三者都相等D.原子核所带电荷数跟核外电子的电荷数相等

10.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任何一种原子都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C.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D.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11.美国铱星公司原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卫星通讯,发射卫星的数目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目恰好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B.铱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7 C.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D.铱原子是金属原子 12.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中含有() A.质子、中子、电子 B.质子、电子 C.中子、电子 D.质子、中子 13.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63 B.铕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63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52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14.科学家用单个分子制成了“纳米车”(如右图),它能在人工操纵下运输药物分子到病源处释放以杀死癌细胞。下列有关“纳米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纳米车”的研制成功说明分子要在人为外力作用下才能运动 B.“纳米车”分子不是由原子构成的 C.“纳米车”运输药物分子的过程是肉眼可以直接看见的 D.“纳米车”研制成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人可以控制分子运动 二、填空题 15.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电荷的和核外带电荷的构成的,由于与相等,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16.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 17.原子的质量很小,使用、记忆不方便。国际上一般采用表示原子的质量。即以为标准,其他跟它(标准)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18.科学家测定: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跟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比较,均约等于。跟质子、中子相比,电子的质量很(大或小),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初中化学《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doc

课题1原子的构成教学设计 物质构成的奥秘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与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原子的构成又是学习物质结构理论和认识元素的基础。因此,原子的构成是本单元乃至整个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本课题是在学生学习分子、原子的概念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原子的内部构成及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并介绍相对原子质量。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还介绍了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 学生在前面三个单元学到的微观知识有限,积累的感性知识不充分,而原子的构成内容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且教材语言以结论性的叙述型语言为主,这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设计将结合教材图表,以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历史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活动,在具体设计时着重关注以下两点: 1、充分利用图、表、多媒体动画、科学史料来创设情景,将抽象问题形象直观化,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2、创设条件,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表与动画、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学习、探究,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结合科学推理与史料的佐证认识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史料、教材图表的观察分析,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学习从图表、动画、史料中分析、归纳获取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通过阅读张青莲教授的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学习活动的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提出想探究的问题,并对研究重点原子的构成提出猜想,在此基础上观看动画演示,分析图表信息,阅读史料介绍,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领悟等系列群体探究方式来逐步完善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其次,通过对具体原子质量的实际数据展示的观察,感受书写使用的不便,进而认识引入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并主动学习查阅相对原子质量的方法。 教学模式探究式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教学难点: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教学过程

初三化学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及答案

原子的构成习题精选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原子和分子的区别是:( ) A.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分成原子,但在化学反应中原子不可再分 B.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只能构成分子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可以变成另一种分子和原子,区别在于它们发生的是不同的变化 2.已知一个质子数和中子数都是6的碳原子的质量是 千克,则一个氧原子的质量是:( ) A.16克 B.16

C.千克 D.千克 3.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 ) 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相对原子质量D.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 4.下列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 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 5.一滴水能分成许许多多个水分子,分子又可分成原子,原子又由中子、质子、电子等构成,这些微粒中,一定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水分子B.构成水分子的原子 C.中子和质子D.电子 6.原子和分子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能直接构成物质B.是否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是否在化学反应中发生种类的变化D.是否能构成单质 7.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B.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C.原子核带正电荷,但原子不显电性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是() A.质子数和中子数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9.下列各种原子各1克,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 A.氧原子B.铁原子C.氢原子D.氯原子 10.下列各式中,表示两个氢原子的是()

A.2H B. C. D. 11.碳的原子量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