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食品分析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3266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4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326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________方法是食品分析检验技术中最基础、最基本、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A.感官检验法B.化学分析法C.仪器分析法D.酶分析法2.烧杯的重量25.0020g,这个数值有________位有效数字。
A.5B.6C.3D.43.下列属于还原糖的是A.纤维素B.淀粉C.蔗糖D.乳糖4.经过筛选试验,专业从事差别试验的感官评价员类型是A.有经验型B.无经验型C.训练型D.专家型5.蛋白质测定消化结束时,凯氏烧瓶内的液体应呈A.褐色B.黑色C.透明蓝绿色D.微红色6.牛奶中的抗生素残留常可用________单位来表示。
═════════════════════════════════════════════════════════A.体积分数B.mL/100mLC.mol/kgD.质量浓度7.总酸度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一般分析核果类及其制品时,用________表示。
A.苹果酸B.酒石酸C.乳酸D.柠檬酸8.计算0.324+12.54+5.07461的值为A.17.9B.17.93C.17.94D.17.9399.蔗糖的水解条件,在50mL的样品处理液中,加5mL盐酸,在________,冷却后用________溶液中和至中性。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32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色谱分离法,是一种在载体上进行物质分离的系列方法的总称。
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可分为()A.吸附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B.反应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C.吸附色谱分离、透析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D.等电点色谱分离、分配色谱分离和离子交换色谱分离2.要防止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受潮、风干、变质,保证样品的外观和化学组成不发生变化,分析结束后的剩余样品,除易腐败变质者不予保留外,其他样品一般要求保存一定数量样品以备复查,保存期为()A.一个月B.两个月C.三个月D.半年3.通过评价员的嗅觉、视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称为()A.食品品尝分析B.食品生化分析C.食品感官分析D.食品理化分析4.液体的相对密度指在20℃时液体的质量与同体积的水在4℃时的质量之比,通常表示符号()A. B.C. D.5.水的表色是指()A.在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色B.在没有除去水中悬浮物时产生的颜色C.水中悬浮物产生的颜色D.不是水中悬浮物产生的颜色6.水不溶性灰分反映的是()A.污染的泥沙和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B.污染的泥沙和铁、钠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C.污染的泥沙和铁、镁等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D.铝氧化物及碱土金属的碱式磷酸盐的含量7.食物纤维是指食品中不能被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A.纤维素、戊聚糖、木质素、果胶、树胶等总和B.纤维素、半纤维素、戊聚糖、果胶、树胶等总和C.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树胶等总和D.纤维素、半纤维素、戊聚糖、木质素、果胶、树胶等总和8.先提供给评价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或相似,这种感官检验是()A.排序检验法B.二-三点检验法C.五中取二检验法D.三点检验法9.天然食品添加剂是由动物或植物中提取制得的,也有一些是来自()A.微生物的分泌物和矿物质B.矿物质C.微生物的分泌物D.生化产物和微生物的分泌物10.临床上经常使用的兽药有()A.抗生素和激素B.抗生素C.激素D.抗生素和生长素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往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真题课程代码:032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被测成分或干扰组分进行选择性吸附而进行的分离称吸附色谱分离,吸附色谱分离常用吸附剂有( )A.聚酰胺、硅胶、硅藻土、氧化铝B.聚酰胺、硅胶C.硅藻土、氧化铝D.硅胶、硅藻土、氧化铝2.食品样品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变化( )A.吸水或失水、霉变、微生物污染、褐变B.霉变、微生物污染、褐变C.微生物污染、褐变、变色D.吸水或失水、霉变、微生物污染3.食品感官分析活动依次是( )A.测量、唤起、分析、最后是对结果的解释B.唤起、测量、分析、最后是对结果的解释C.分析、唤起、测量、最后是对结果的解释D.测量、分析、唤起、最后是对结果的解释4.相对密度是指一定温度下,物质的质量与同体积水的质量之比,常用符号是( )A.B.C.D.5.运动黏度是在相同温度下液体的绝对黏度与其密度的比值,单位为( )A.m2/sB.s2/mC.n2/sD.s2/n6.水溶性灰分反映的是( )A.可溶性的钾、钠、钙、铜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B.可溶性的钾、钠、钙、镁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C.可溶性的钾、硅、钙、镁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D.可溶性的钾、锡、钙、镁等的氧化物和盐类的含量7.无效碳水化合物又称膳食纤维包括( )A.果胶、糖原、纤维素及木质素B.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淀粉C.麦芽糖、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木质素D.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及木质素8.三点检验是差别检验中最常用的方法。
检验中同时提供( )A.三个编码样品B.四个编码样品C.五个编码样品D.六个编码样品9.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繁多,按来源分为( )A.天然添加剂和发酵添加剂B.矿物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C.天然添加剂和植物添加剂D.天然添加剂和化学合成添加剂10.汞元素测定样品消化常用方法是( )A.压力消解罐消解法B.灰化法C.高锰酸钾法D.硫酸-重铬酸钾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商品学试题课程代码:0196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鲜蛋是蛋壳光滑油亮,蛋壳完整而清洁,色泽鲜艳,呈粉红色,或洁白色,无不平的现象,轻磕时如石子相碰的清脆的咔咔声,在手中掂量有轻飘感。
2.碳水化合物分为单糖、双糖、低聚糖、多糖4类。
3.蔬菜按食用器官进行分类有根菜类、茎菜类、花菜类、果菜类及食用菌类。
4.黄曲霉菌株并非都产毒,产毒菌株大多分布在寒冷地区,而湿热地区产毒菌株少。
我国的黄曲霉产毒菌株分布于华中、华北地区,主要污染花生和玉米。
5.酒按酒精含量(一般以容量百分比表示)可分为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
6.新鲜鸡肉、牛肉、猪肉、羊肉中己烯雌酚残留量的测定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7.谷物的结构基本相似,一般由谷壳、表皮、糊粉层、胚乳和胚五个部分组成。
8.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按照是否能在体内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能在体内合成,也可由食物蛋白质供给。
9.植物油精炼方法有水化法、碱炼法和脱色及脱臭,其中主要是脱色。
10.茶叶中的生物碱主要是咖啡碱、茶碱和可可碱三种。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1.大豆蛋白质的大部分存在于子叶中,大豆蛋白质的______可溶于水,故称为______蛋白。
12.粮谷是有生命的有机体,其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有碳水化合物、______、脂类、酶、______、色素、水分和矿物质等。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原料学试题绝密★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食品原料学试题课程代码:0328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乳婴食物中作为唯一糖源的是A.蔗糖B.乳糖C.半乳糖D.葡萄糖2.能水解支链淀粉全部形成葡萄糖的淀粉酶是A.α-淀粉酶B.β-淀粉酶C.葡萄糖淀粉酶D.异淀粉酶3.粮油蛋白质中不溶于水、中性盐和乙醇而能溶于稀酸或稀碱的蛋白质是A.清蛋白C.胶蛋白D.谷蛋白4.灵芝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成分是A.蛋白质B.脂肪C.灰分D.碳水化合物5.蜂王浆中含量最高的有机成分是A.蛋白质B.脂肪C.灰分D.碳水化合物6.鲜牛乳掺水后A.折射率增加B.冰点升高C.比重增加D.酸度增加7.下列关于黄曲霉素说法正确的是A.碱性稳定B.对热稳定C.对紫外线稳定D.中性或弱酸稳定8.瘦肉精是畜禽中禁用的一种饲料添加剂,它属于A.抗生素类B.激素类C.磺胺类D.抗寄生虫类9.果胶质以不同形态存在于果蔬中,其中不溶于水的果胶质是A.原果胶C.果胶酸D.单宁10.果蔬中的有机酸酸度最强的是A.苹果酸B.柠檬酸C.酒石酸D.草酸11.鲜牛乳的自然酸度(以乳酸计)约为A.0.05%B.0.10%C.0.18%D.0.25%12.鱼类的主要呈鲜味的物质为A.谷氨酸和肌苷酸B.谷氨酸和腺苷酸C.肌苷酸和腺苷酸D.谷氨酸和天冬氨酸13.关于肉的成熟过程中变化说法正确的是A.A TP水平升高B.pH降低C.肉质僵硬D.蛋白酶失活14.下列关于海洋生物中的活性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牛磺酸是鱼贝类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氨基酸B.鱼类中几乎不含EPA而含大量DHAC.鱼贝类中含有降血压功能的活性肽D.甲壳质又名壳聚糖,是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丰富的生物聚合物15.下列不是..鱼类的挥发性盐基氮组分的是A.氨B.三甲胺C.二甲胺D.腺苷酸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326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计算0.0121×25.64×1.05782的值为A.0.328B.0.3282C.0.32818D.0.3281822.______方法可测定糖液的浓度、酒中酒精含量以及检验牛乳是否掺水及脱脂等。
A.折色率法B.旋光法C.密度法D.黏度法3.______方法特别适用于水果滋味的检验、食品风味的检验以及烟酒茶的气味检验等。
A化学分析法 B.感官检验法C.仪器分析法D.微生物分析法4.总酸度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一般分析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时,用______表示。
A.乳酸B.柠檬酸C.苹果酸D.乙酸5.下列哪种方法既可测得样品中自由水含量,也可测得结合水?1 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试题浙江省2013年1月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试题2A.烘干法B.卡尔费休法C.化学干燥法D.蒸馏法6.人舌头的感觉是在______温度时最敏感。
A.11—15℃ B.15—30℃ C.15—25℃D.20—30℃7.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受瓶内的液体是 A.硼酸 B.硝酸 C.氢氧化钠D.盐酸8.下列物质可以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是 A.明胶 B.葡萄酒C.肉制品D.香精油9.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 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用苛性钠吸收水分 C.可确定干燥情况 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10.乳制品在感官检验时的最佳呈送温度是 A.11—15℃ B.13—16℃ C.15℃D.室温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 ”,错误的涂“B ”。
浙江省2024年10月高等教化自学考试食品分析技术试题课程代码:03266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全部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留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离子交换色谱分别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与溶液中的离子之间所发生的交换反应来进行分别的方法。
分为A.阳离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B.阳离子交换和极性分子交换C.极性分子交换和阴离子交换D.离子交换和分子交换2.系统误差是由分析过程中某些固定缘由造成的,使测定结果系统地偏高或偏低。
常见的系统误差依据其性质和产生的缘由,可分为方法误差、仪器误差、试剂误差和A.原始误差等几种B.自然误差等几种C.干扰误差等几种D.操作误差等几种3.训练味觉的识别实力。
品尝时应留意品尝技巧:样品应一点一点地啜入口内,并使其滑动时接触舌的各个部位。
样品不得吞咽,在品尝两个样品的中间漱口用水水温是A.37℃B.30℃C.35℃D.20℃4.肯定黏度是液体以1cm/s的流速流淌时,在每1cm2液面上所需切向力的大小,单位为“Pa·s”。
又称A.运动黏度B.条件黏度C.动力黏度D.相对黏度5.食品工业中常用的相对密度计主要有一般密度计、糖锤度计、波美计和A.乳油计等B.乳稠计等C.咸度计等D.乳清计等6.有效碳水化合物一般包括A.单糖、低聚糖、糊精、淀粉、果胶B.单糖、低聚糖、糊精、淀粉、糖原C.单糖、低聚糖、糊精、淀粉、戊聚糖D.单糖、低聚糖、树胶、淀粉、糖原7.液态食品的组成成分或浓度发生改变时,A.其相对密度不变B.其相对密度往往也随之变小C.其相对密度往往也随之变大D.其相对密度往往也随之改变8.定量描述可用于:新产品的研制;确定产品之间差别的性质;供应与仪器检验数据相对比的感官数据和A.质量限制B.选择产品C.得出样品的级别D.偏爱程度9.抗氧化剂可分为A.油溶性和醇溶性B.油溶性和水溶性C.油溶性和酸溶性D.碱溶性和水溶性10.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 l的测定按GB/T5009.22—2024规定,采纳A.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B.薄层色谱法和分光光度测定法C.薄层色谱法和电泳测定法D.薄层色谱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二、推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推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食品化学与分析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面团形成的两种主要蛋白质是 ( )B.麦清蛋白和麦球蛋白D.麦球蛋白和麦醇溶蛋白2. )B.麦芽糖C.乳糖D.纤维二糖3.维生素E )A.抗佝偻病 C.乳糖 D.纤维二糖4.下列属于必需脂肪酸的是 (A.硬脂酸B.二十二碳六烯酸 D.油酸5.抑制钙吸收的因素是 ( )A.糖类B.维生素DC.蛋白质6. ( )B.氧化还原滴定法C.沉淀滴定法D.络合滴定法7.酸度计测量溶液( )A.电导分析法 C.库仑分析法 D.伏安法8.原电池中自发进行的反应正确的是( )A.+++→+22Cu Zn Cu ZnB.Cu Zn Cu Zn +→+++66D.Cu Zn Cu Zn +=+--229. ( )B.减压干燥法C.蒸馏法D.卡尔费休氏法10.测定豆腐中蛋白质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是A.双缩脲法B.考马斯亮蓝染料比色法 D.Folin-酚比色法11. ( )A.双缩脲法 C.荧光法 D.酶法12.面包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是 ( )A.双缩脲法B.硝酸银络合法C.酶法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 )A.氢化 C.水解 D.萃取B1在光照射下发生荧光的颜色为()B.蓝绿色C.黄色D.黄绿色15.测定牛奶中钙含量的方法是()A.斐林试剂比色法B.双缩脲法C.酶水解法16.()A.谷类 C.蛋类 D.腌菜17.下列属于天然甜味剂的是A.糖精钠B.山梨酸钾 D.糖精18.检测食品中黄曲霉素B1)A.气相色谱法B.分光光度计 D.荧光分光光度法19.油脂酸价测定原理是指()C.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每克植物油消耗盐酸的毫克数计算D.1g油样中所含羰基的质量20.挥发性盐基氮主要是指()A.碳水化合物分解产生的醇类物质C.脂肪分解产生的过氧化脂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往年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真题一、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甜蜜素是目前我国食品行业中应用最多的一种甜味剂。
2.铁标准储备液、铁标准使用液配制后储存于玻璃瓶内,在4℃保存。
3.食品中的总糖通常是指食品中存在的具有还原性的或在测定条件下能水解为还原性多糖的碳水化合物总量。
4.食品的折射率是食品的物理检测法之一。
5.体积分数是指溶质的体积与溶剂的体积之比。
6.质量浓度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之比。
7.嗅觉检验是食品感官检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之一。
8.对于罐装食品,可能存在的细菌是嗜热菌,应采用高温培养再进行菌落计数。
9.将1.0500修约到保留一位小数,修约后为1.0。
10.光谱法是利用物质的光谱特性,对未知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
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空1分,共26分)11.食品添加剂的定义是:为改善食品的__________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__________物质。
12.食品生产中经常测定的项目有:防腐剂、甜味剂、发色剂、__________剂、抗氧化剂、__________剂等。
13.食品中的__________元素对人体的生理机能有很大的影响,有益于人体__________,可以维护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
14.液体食品当其水分被完全蒸发干燥至_______时,所得到的剩余物称为_______或固形物。
15.农药残留是指农药施用后,__________在生物体、农副产品和__________中的微量农药原体、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的总称。
16.食品检测的内容有:食品的感官检验,食品的一般_______检测,食品_______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
绝密★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食品分析技术试题
课程代码:03266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计算0.0121×25.64×1.05782的值为
A.0.328
B.0.3282
C.0.32818
D.0.328182
2.______方法可测定糖液的浓度、酒中酒精含量以及检验牛乳是否掺水及脱脂等。
A.折色率法
B.旋光法
C.密度法
D.黏度法
3.______方法特别适用于水果滋味的检验、食品风味的检验以及烟酒茶的气味检验等。
A化学分析法 B.感官检验法
C.仪器分析法
D.微生物分析法
4.总酸度测定结果通常以样品中含量最多的那种酸表示,一般分析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时,用______表示。
A.乳酸
B.柠檬酸
C.苹果酸
D.乙酸
5.下列哪种方法既可测得样品中自由水含量,也可测得结合水?
A.烘干法
B.卡尔费休法
03266# 食品分析技术试题第1页共4页
C.化学干燥法
D.蒸馏法
6.人舌头的感觉是在______温度时最敏感。
A.11—15℃
B.15—30℃
C.15—25℃
D.20—30℃
7.蛋白质测定蒸馏过程中,接受瓶内的液体是
A.硼酸
B.硝酸
C.氢氧化钠
D.盐酸
8.下列物质可以用直接干燥法测定水分的是
A.明胶
B.葡萄酒
C.肉制品
D.香精油
9.减压干燥装置中,真空泵和真空烘箱之间连接装有硅胶,苛性钠干燥,其目的是
A.用苛性钠吸收酸性气体,用硅胶吸收水分
B.用硅胶吸收酸性气体,用苛性钠吸收水分
C.可确定干燥情况
D.可使干燥箱快速冷却
10.乳制品在感官检验时的最佳呈送温度是
A.11—15℃
B.13—16℃
C.15℃
D.室温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食品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感官检验法、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微生物分析法和酶分析法。
12.物理化学分析法是通过测定密度、黏度、折射率等物质特有的物理性质来求出被测组分含量的方法。
13.用波美计重表测得氯化钠溶液为12°Bé,则其相对密度20
d是1.0902。
20
14.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疲劳现象。
15.卡尔费休法可以测定谷类、果蔬、油类香料等各种样品的水分含量,特别对于香料,是唯一公认的水分含量的标准分析法。
16.密度瓶法常用的仪器是普通密度瓶和带温度计密度瓶。
03266# 食品分析技术试题第2页共4页
17.易腐败变质的样品可放在0—5度冰箱内保存,可保存较长时间;易分解的要避光保存。
18.测定出液体食品的相对密度以后,通过查表可求出该食品的固形物的含量。
19.误差的表示有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20.在测定总灰分的样品预处理过程中,对于果蔬、动物组织等含水量较多的样品,称量完后直接炭化。
03266# 食品分析技术试题第3页共4页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食品干燥、蒸发时去掉的水分主要为______;而很难用蒸发的方法分离出去的是______。
22.食品中砷的测定可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______、______和硼氢化物还原比色法。
23.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公布的发色剂有______和______。
24.蒸馏法测定大多数香辛料时,有机溶剂一般用______,其沸点为110.7℃;对于高温易分解样品则用______作溶剂。
25.食品中挥发酸的测定方法有______和______两种。
26.在测定总灰分中,用过的坩埚经初步洗刷后,可用______浸泡______,再用水冲刷洁净。
27.水分测定过程中,干燥时间的确定有两种方法:______和______。
28.仪器分析法包括______和______。
29.食品中总汞的检测方法可采用______、______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
30.糖锤度计是专门用来测定______的密度计,其刻度是用已知浓度的纯蔗糖溶液中糖的质量分数来标度的,以符号______表示。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微量元素
32.感官检验
33.旋光度法
34.检样
35.抗氧化剂
五、问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36.试述直接滴定法与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比较。
37.写出味精的感官检验过程。
38.简述苯甲酸及其盐类的常用测定方法有哪些及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
39.如何提高分析结果精确度?
40.简述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03266# 食品分析技术试题第4页共4页。